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暑假四升五語文自學課day5:解鎖古詩文閱讀的畫面描寫題型(學生版+家長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暑假四升五語文自學課day5:解鎖古詩文閱讀的畫面描寫題型(學生版+家長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Day05:解鎖古詩文閱讀的畫面描寫題型
2024年暑假四升五語文雙周自學課
第一篇:知識導航
第二篇:知識小酌
常考題型:
1、詩歌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用簡潔優美的語言進行描繪。
2、詩歌中的某一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3、請你展開合理的想象,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詩歌“某一句”描繪的畫
面。
答題方法:
1、抓意象,看看詩句中寫了哪些景物。
2、抓修飾語,看看這些修飾語是如何刻畫了這些景物。
3、描繪畫面。結合上下句去聯想、想象,把古詩因為追求簡練而省略的內容補充出來。為了增添語言的優美性、生動性,可以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答題的格式:
這首/句詩/詞描繪了一幅……的畫面,營造了一模板 種··……的氛圍(意境),表達了詩/詞人……的感情
需要注意的地方:
畫面描寫是描繪,而不是解釋,不能偏離詩歌的意境、主題和詩人的情感。
舉個栗子: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畫面描寫。
答:在大漠的遼闊蒼茫中,孤煙直上,仿若寂寥的靈魂升騰向無垠的天空。這片沙漠無邊際的廣袤,沉靜中帶有一份深邃的孤獨。與此同時,遠處一條長河蜿蜒而過,夕陽西下時,天際的邊緣變得溫暖而橙黃,河水在夕陽的映照下如同一條流動的黃金帶。
第三篇:小題速刷
閱讀與理解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①蒼蒼蟲切切②,村南村北行人絕。
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注釋】①霜草:被秋霜打過的草。②切切;蟲叫聲。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村南村北行人絕( ) (2)獨出門前望野田( )
2.用自己的話描繪“月明蕎麥花如雪”一句展現的畫面。
3.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詩寓情于景,詩人匠心獨運地借自然景物的變換。寫出了自己的情感變化。
B.詩歌首句通過描繪蒼蒼蒼霜草和切切蟲鳴,展現了一幅寧靜優美、富有生機的秋夜圖景。
C.“村南村北行人絕”一句描繪了村莊空寂無聲的景象,流露出一種孤獨寂寞的情緒。
D.“獨出門前望野田”是詩歌的過渡,詩人將視野由村莊轉向田野,景物的氛圍也隨之變化。
完善朗誦稿。
我的祖國,
可愛的中國,
我自豪你的堅強,
你創造了huī huáng 的歷史,
你養育了偉大的民族。
我自豪你的悠久,
傷痕累累的jǐ 背狂風吹不huǐ ,
孕育出東方lí míng 的血紅。
我自豪你的堅強,
抵制內憂外患被qīn lüè 的歲月。
今日之責任,
不在他人,
___________
少年智則 ,
少年富則 ,
少年強則 。
今朝唯我少年郎!
讓我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自律 自立 自強
4.借助拼音把漢字寫正確,力求規范、美觀。
5.為下面的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傷痕累累 (léi lěi)
血紅 (xuè xiě)
6.在“——”上填寫合適的詞句。
7.朗誦稿中“內憂外患”的中國讓你想到了成語 、 等。
8.給朗誦稿的最后一句話加上合適的標點符號。
9.朗誦稿完成了,為了更好的朗誦效果可以加上配樂。你會選用 的音樂風格。
A.抒情舒緩 B.節奏歡快 C.慷慨激昂 D.比較傷感
10.如果讓你在這次朗誦會上誦讀一首古詩詞,你會選用 的(作者) (題目),因為 。
閱讀《長相思》和《鄉愁》,完成練習。
長相思([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鄉 愁(余光中)
小時候 后來啊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這頭 我在外頭
母親在那頭 母親在里頭
長大后 而現在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大陸在那頭
11.《長相思》和《鄉愁》都是有關思鄉的作品,《長相思》的體裁是 ,詞牌名是 。《鄉愁》的體裁是 。
12.《長相思》疊用兩個“一程”,突出了行軍的 ,疊用兩個“一更”,突出了氣候 。這首詞中最能表達作者思鄉之情的一句是:
13.下列對《長相思》和《鄉愁》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長相思》中詞人隨著大隊人馬向山海關外進發,一路上跋山涉水,歷盡辛苦。
B.《長相思》描繪了詞人出行關外的艱辛和凄苦,抒發了詞人濃郁的愛國之情。
C.《鄉愁》一詩具有獨特的音樂美和形式美,表達了詩人心中對故鄉、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
14.朗讀這兩首詩詞應該用( )的語氣。
A.急速、悲壯 B.歡快、幸福 C.緩慢、憂傷
對比閱讀。
[甲]示兒 [乙]秋夜將曉①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 三萬里河②東入海,
但悲不見九州同。 五千仞岳③上摩天④
王師北定中原日, 遺民⑤淚盡胡塵⑥里,
家祭無忘告乃翁。 南忘王師⑦又一年。
〖注釋〗①將曉:天將要亮。②三萬里河:指黃河。“三萬里”形容很長。③五千仞(rèn)岳:指華山。仞,長度單位。五千仞,形容很高。④摩天:碰到天,形容極高。⑤遺民:指在金統治地區的原宋朝百姓。⑥胡塵:指金統治地區的風沙,這里借指金政權。⑦王師:指南宋朝廷的軍隊。
15.甲詩和乙詩都是表達 的詩篇。
16.甲詩是陸游在 (什么時候)寫給 (誰的),詩中詩人臨終前的遺憾“ ”;詩人的遺愿是“ , 。”
17.乙詩前兩句描繪了 ,這首詩中表達對統治者批評的詩句是“ , 。”
18.下列對甲詩乙詩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甲詩中的“悲”字表現出詩人去世前悲涼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對死亡的恐懼。
B.甲詩的“元知萬事空”表現了詩人生無所戀、死無所畏的生死觀,更為下文的“但悲”起了有力的反襯作用:不怕死,只是為沒有看到祖國統一而感到悲傷。
C.乙詩的前兩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
D.乙詩的最后一句寫出了金統治地區的原宋朝百姓對南宋朝廷的失望之情。
19.結合注釋品讀古詩,完成下列各題。
出郊
[明]楊慎
高田①如樓梯,平田②如棋局。
白鷺忽飛來,點破③秧針④綠。
【注釋】①[高田]沿著山坡開辟的田畦,又叫梯田。②[平田]指山下平地上的田塊。③[點破]打破。④[秧針]水稻初生的秧苗。
(1)詩中沒有描寫到的景物是    
A.梯田
B.白鷺
C.秧苗
D.樓梯
(2)整首詩描繪的是    
A.春日郊外圖
B.秋日豐收圖
C.白臂戲水圖
D.農民插秧圖
(3)讀第二行詩句,想象畫面,眼前展現的景象可概括為    
A.萬綠叢中一點紅
B.萬綠叢中一點白
C.萬朵紅花一點白
D.濃綠萬枝紅一點
20.對比閱讀古詩,完整練習。
觀書有感
[宋]朱熹
其一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源頭活水”在詩中比喻 。
(2)《觀書有感(其一)》中,借水的清澈,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識的句子是 , 。
(3)《觀書有感(其二)》中,揭示了基本功到家了,則熟能生巧、駕馭自如的道理的句子是 , 。
(4)對《觀書有感》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觀書有感(其一)》是借景喻理的名詩,以源頭活水形象地比喻豐富的書法藝術靈感才是書法藝術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闡明了作者獨特的讀書感受
B.《觀書有感(其二)》是說創作藝術基本功到家,則熟能生巧,駕馭自如
C.這兩首詩都是表達作者“觀書”的感受,借景揭示深刻的哲理。
初夏絕句
[宋]陸游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21.詩的前兩句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22.詩的末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問題。
冬夜讀書示①子聿②
[宋]陸游
古人學問③無遺④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注釋】①示:訓示、指示。②子聿(yù):陸游的小兒子。③學問:指讀書學習,此處是學習的意思。④遺:保留,存留。
23.解釋加點字詞的意思。
終: 絕知:
24.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詩句的意思。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25.詩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與下列(  )項句子的意思相近。
A.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B.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C.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D.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你跟妙妙找到了以下兩首古詩詞,請完成下面的學習任務。(課文同手法:動、靜態描寫)(一)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①,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②兩三松。
(二)定西番
[唐]牛嶠(qiáo)
紫塞③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樓④寒。夢長安。
鄉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畫角⑤數聲嗚咽,雪漫漫。
【注釋】①青靄:青色的云氣。②倚:靠。③紫塞:長城,亦泛指北方邊塞。④戍樓:邊塞駐軍的營房。⑤畫角:古樂器名,軍中多用以報昏曉,振士氣。
26.通過讀詩題《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可知此詩所寫之景的地點是 。
27.下列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
A.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B.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C.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樓/寒。 D.畫角數/聲嗚咽,雪/漫漫。
28.觀察下面的圖片,作為( )句詩的配圖更合適。
A.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B.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C.畫角數聲嗚咽,雪漫漫。
29.寫出下面詩詞句所描繪的畫面。
①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②鄉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
30.《訪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第三、四句既有景語又有含蓄的敘事:以“時見鹿”反襯不見人;以“ ”暗示道院無人。從詩的最后兩句可以看出道院的一片凈土,展現出主人的淡泊與高潔,也可以體會到詩人在 境況下 的心情。
31.請結合詞作內容簡要說明《定西番》這首詞中主人公“夢長安”的原因。
夏日雜題①
[宋]陸游
憔悴衡門②一禿翁③,回頭無事不成空。
可憐萬里平戎④志,盡付蕭蕭暮雨中。
【注釋】①此詩的寫作背景是:在抗金戰場上捷報頻傳之時,趙構解除岳飛、韓世忠等大將的兵權,南宋與金訂立“紹興和議”的合約,岳飛含冤而死。②衡門:指簡陋的房屋。③禿翁:指詩人自己。④戎:指北方入侵的敵人。
32.結合《夏日雜題》全詩,說說首句“憔悴衡門一禿翁”的作用。
33.下列對《夏日雜題》一詩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語文要素:結合資料,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A.由詩中的“憔悴”“暮雨”等詞可知朗讀本詩時應使用低沉憂郁的語調。
B.詩中“可憐”一詞與其在現代漢語中的意思相同,都指的是“值得憐憫”。
C.詩中“回頭無事不成空”與《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有異曲同工之妙。
D.詩的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回首往事時無法實現心中理想的萬般無奈和不甘。
第四篇:名家閱讀(歐·亨利)
二十年后
——歐·亨利
1紐約的一條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著。一陣冷嗖嗖的風向他迎面吹來。已近夜間十點,街上的行人寥寥無幾了。
2在一家小店鋪的門口,昏暗的燈光下站著一個男子。他的嘴里叼著一支沒有點燃的雪茄煙。警察放慢了腳步,認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他向那個男子走了過去。
3“這兒沒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見警察向自己走來,那個男子很快地說。“我只是在這兒等一位朋友罷了。這是二十年前定下的一個約會。你聽了覺得稀奇,是嗎?好吧,如果有興致聽的話,我來給你講講。大約二十年前,這兒,這個店鋪現在所占的地方,原來是一家餐館……”
4“那餐館五年前就被拆除了。”警察接上去說。
5男子劃了根火柴,點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著火柴的光亮,警察發現這個男子臉色蒼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塊小小的白色的傷疤。
6“二十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繼續說,“我和吉米·維爾斯在這兒的餐館共進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們倆都是在紐約這個城市里長大的。從孩提時候起,我們就親密無間,情同手足。當時,我正準備第二天早上就動身去西部發財。那天夜晚臨分手的時候,我們倆約定: 二十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時間,不論我們發生什么情況,也不論我們在什么地方,我們倆將來到這里再次相會。”
7“這聽起來倒挺有意思,”警察說,“你們分手后,你就沒收到過他的信嗎?”
8“哦,收到過他的信。有一段時間我們曾相互通信。”那男子說,“可是一兩年之后,我們就失去了聯系。你知道,西部是個很大的地方。而我又總是不斷地東奔西跑。可我相信,吉米只要還活著,就一定會來這兒和我相會。他是我最信得過的朋友。”
9說完,男子從口袋里掏出一塊小巧玲瓏的金表。表上的寶石在黑暗中閃閃發光。
10“九點五十七分了。”他說,“我們上一次是十點整在這兒的餐館門前分手的。”
11“你在西部混得不錯吧?”警察問道。
12“當然啦! 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趕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實在不容易啊! 這些來,我一直不得不東奔西跑……”
13又是一陣冷嗖嗖的風穿街而過。接著,一片沉寂。他們倆誰也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兒,警察準備離開這里。
14“我得走了,”他對那個男子說,“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會到來。假若他不準時趕來,你會離開這兒嗎?”
15“不會的。我起碼要再等他半個小時。如果吉米還活在人間,他到時候一定會來到這兒的。就說這些吧,再見,警官先生。”
16“再見,先生。”警察一邊說著,一邊沿街走去。街上已經沒有行人,空蕩蕩的。
男子又在這店鋪的門前等了大約二十分鐘的光景。這時候,一個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徑直走來。他穿著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領向上翻著,蓋住了耳朵。
17“你是鮑勃嗎?”來人問道。
18“你是吉米·維爾斯?”站在門口的男子大聲地說,顯然,他很激動。
19來人握住了男子的雙手。“不錯,你是鮑勃。我早就確信我會在這兒見到你的!二十年是個不短的時間啊!你看,鮑勃,原來的那個飯館已經不在啦。要是它沒有被拆除,我們還能一塊兒在這里共進晚餐,那該多好啊!鮑勃,你在西部的情況怎么樣?”
20“喔,我已經設法獲得我所需要的一切東西。你的變化不小啊,吉米。我原來根本沒有想到你會長這么高的個子。”
21“哦,你走了以后,我是長高了一點兒。”
22“吉米,你在紐約混得不錯吧?”
23“一般吧。我在市政府的一個部門里上班,坐辦公室的。來,鮑勃,咱們去轉轉,找個地方好好地敘敘往事。”
24這條街的街角處有一家大商店。盡管時間已經不早了,商店里的燈還在亮著。來到亮處以后,這兩個人都不約而同地轉過身來看了看對方的臉。
25突然間,那個從西部來的男子停住了腳步。
26“你不是吉米·維爾斯。”他說,“二十年的時間雖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個人變得容貌全非。”從他說話的聲調中可以聽出,他在懷疑對方。
27“然而,二十年的時間有時候卻可以使一個好人變成壞人。”高個子說,“你被捕了,鮑勃。芝加哥警方猜到你會來這里,于是他們通知我們說,他們想跟你‘聊聊’。好吧,在我們還沒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給你看一張條子,是你的朋友寫給你的。”
28鮑勃接過便條。讀著讀著,他微微地顫抖起來。便條上寫著:
鮑勃:
剛才我準時趕到了我們的約會地點。當你劃著火柴點煙時,我發現你正是芝加哥警方通緝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親自逮捕你,只得找了個便衣警察來做這件事。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Day05:解鎖古詩文閱讀的畫面描寫題型
2024年暑假四升五語文雙周自學課
第一篇:知識導航
第二篇:知識小酌
常考題型:
1、詩歌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用簡潔優美的語言進行描繪。
2、詩歌中的某一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3、請你展開合理的想象,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詩歌“某一句”描繪的畫
面。
答題方法:
1、抓意象,看看詩句中寫了哪些景物。
2、抓修飾語,看看這些修飾語是如何刻畫了這些景物。
3、描繪畫面。結合上下句去聯想、想象,把古詩因為追求簡練而省略的內容補充出來。為了增添語言的優美性、生動性,可以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答題的格式:
這首/句詩/詞描繪了一幅……的畫面,營造了一模板 種··……的氛圍(意境),表達了詩/詞人……的感情
需要注意的地方:
畫面描寫是描繪,而不是解釋,不能偏離詩歌的意境、主題和詩人的情感。
舉個栗子: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畫面描寫。
答:在大漠的遼闊蒼茫中,孤煙直上,仿若寂寥的靈魂升騰向無垠的天空。這片沙漠無邊際的廣袤,沉靜中帶有一份深邃的孤獨。與此同時,遠處一條長河蜿蜒而過,夕陽西下時,天際的邊緣變得溫暖而橙黃,河水在夕陽的映照下如同一條流動的黃金帶。
第三篇:小題速刷
閱讀與理解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①蒼蒼蟲切切②,村南村北行人絕。
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注釋】①霜草:被秋霜打過的草。②切切;蟲叫聲。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村南村北行人絕( ) (2)獨出門前望野田( )
2.用自己的話描繪“月明蕎麥花如雪”一句展現的畫面。
3.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詩寓情于景,詩人匠心獨運地借自然景物的變換。寫出了自己的情感變化。
B.詩歌首句通過描繪蒼蒼蒼霜草和切切蟲鳴,展現了一幅寧靜優美、富有生機的秋夜圖景。
C.“村南村北行人絕”一句描繪了村莊空寂無聲的景象,流露出一種孤獨寂寞的情緒。
D.“獨出門前望野田”是詩歌的過渡,詩人將視野由村莊轉向田野,景物的氛圍也隨之變化。
完善朗誦稿。
我的祖國,
可愛的中國,
我自豪你的堅強,
你創造了huī huáng 的歷史,
你養育了偉大的民族。
我自豪你的悠久,
傷痕累累的jǐ 背狂風吹不huǐ ,
孕育出東方lí míng 的血紅。
我自豪你的堅強,
抵制內憂外患被qīn lüè 的歲月。
今日之責任,
不在他人,
___________
少年智則 ,
少年富則 ,
少年強則 。
今朝唯我少年郎!
讓我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自律 自立 自強
4.借助拼音把漢字寫正確,力求規范、美觀。
5.為下面的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傷痕累累 (léi lěi)
血紅 (xuè xiě)
6.在“——”上填寫合適的詞句。
7.朗誦稿中“內憂外患”的中國讓你想到了成語 、 等。
8.給朗誦稿的最后一句話加上合適的標點符號。
9.朗誦稿完成了,為了更好的朗誦效果可以加上配樂。你會選用 的音樂風格。
A.抒情舒緩 B.節奏歡快 C.慷慨激昂 D.比較傷感
10.如果讓你在這次朗誦會上誦讀一首古詩詞,你會選用 的(作者) (題目),因為 。
閱讀《長相思》和《鄉愁》,完成練習。
長相思([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鄉 愁(余光中)
小時候 后來啊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這頭 我在外頭
母親在那頭 母親在里頭
長大后 而現在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大陸在那頭
11.《長相思》和《鄉愁》都是有關思鄉的作品,《長相思》的體裁是 ,詞牌名是 。《鄉愁》的體裁是 。
12.《長相思》疊用兩個“一程”,突出了行軍的 ,疊用兩個“一更”,突出了氣候 。這首詞中最能表達作者思鄉之情的一句是:
13.下列對《長相思》和《鄉愁》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長相思》中詞人隨著大隊人馬向山海關外進發,一路上跋山涉水,歷盡辛苦。
B.《長相思》描繪了詞人出行關外的艱辛和凄苦,抒發了詞人濃郁的愛國之情。
C.《鄉愁》一詩具有獨特的音樂美和形式美,表達了詩人心中對故鄉、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
14.朗讀這兩首詩詞應該用( )的語氣。
A.急速、悲壯 B.歡快、幸福 C.緩慢、憂傷
對比閱讀。
[甲]示兒 [乙]秋夜將曉①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 三萬里河②東入海,
但悲不見九州同。 五千仞岳③上摩天④
王師北定中原日, 遺民⑤淚盡胡塵⑥里,
家祭無忘告乃翁。 南忘王師⑦又一年。
〖注釋〗①將曉:天將要亮。②三萬里河:指黃河。“三萬里”形容很長。③五千仞(rèn)岳:指華山。仞,長度單位。五千仞,形容很高。④摩天:碰到天,形容極高。⑤遺民:指在金統治地區的原宋朝百姓。⑥胡塵:指金統治地區的風沙,這里借指金政權。⑦王師:指南宋朝廷的軍隊。
15.甲詩和乙詩都是表達 的詩篇。
16.甲詩是陸游在 (什么時候)寫給 (誰的),詩中詩人臨終前的遺憾“ ”;詩人的遺愿是“ , 。”
17.乙詩前兩句描繪了 ,這首詩中表達對統治者批評的詩句是“ , 。”
18.下列對甲詩乙詩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甲詩中的“悲”字表現出詩人去世前悲涼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對死亡的恐懼。
B.甲詩的“元知萬事空”表現了詩人生無所戀、死無所畏的生死觀,更為下文的“但悲”起了有力的反襯作用:不怕死,只是為沒有看到祖國統一而感到悲傷。
C.乙詩的前兩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
D.乙詩的最后一句寫出了金統治地區的原宋朝百姓對南宋朝廷的失望之情。
19.結合注釋品讀古詩,完成下列各題。
出郊
[明]楊慎
高田①如樓梯,平田②如棋局。
白鷺忽飛來,點破③秧針④綠。
【注釋】①[高田]沿著山坡開辟的田畦,又叫梯田。②[平田]指山下平地上的田塊。③[點破]打破。④[秧針]水稻初生的秧苗。
(1)詩中沒有描寫到的景物是    
A.梯田
B.白鷺
C.秧苗
D.樓梯
(2)整首詩描繪的是    
A.春日郊外圖
B.秋日豐收圖
C.白臂戲水圖
D.農民插秧圖
(3)讀第二行詩句,想象畫面,眼前展現的景象可概括為    
A.萬綠叢中一點紅
B.萬綠叢中一點白
C.萬朵紅花一點白
D.濃綠萬枝紅一點
20.對比閱讀古詩,完整練習。
觀書有感
[宋]朱熹
其一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源頭活水”在詩中比喻 。
(2)《觀書有感(其一)》中,借水的清澈,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識的句子是 , 。
(3)《觀書有感(其二)》中,揭示了基本功到家了,則熟能生巧、駕馭自如的道理的句子是 , 。
(4)對《觀書有感》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觀書有感(其一)》是借景喻理的名詩,以源頭活水形象地比喻豐富的書法藝術靈感才是書法藝術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闡明了作者獨特的讀書感受
B.《觀書有感(其二)》是說創作藝術基本功到家,則熟能生巧,駕馭自如
C.這兩首詩都是表達作者“觀書”的感受,借景揭示深刻的哲理。
初夏絕句
[宋]陸游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21.詩的前兩句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22.詩的末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問題。
冬夜讀書示①子聿②
[宋]陸游
古人學問③無遺④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注釋】①示:訓示、指示。②子聿(yù):陸游的小兒子。③學問:指讀書學習,此處是學習的意思。④遺:保留,存留。
23.解釋加點字詞的意思。
終: 絕知:
24.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詩句的意思。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25.詩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與下列(  )項句子的意思相近。
A.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B.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C.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D.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你跟妙妙找到了以下兩首古詩詞,請完成下面的學習任務。(課文同手法:動、靜態描寫)(一)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①,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②兩三松。
(二)定西番
[唐]牛嶠(qiáo)
紫塞③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樓④寒。夢長安。
鄉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畫角⑤數聲嗚咽,雪漫漫。
【注釋】①青靄:青色的云氣。②倚:靠。③紫塞:長城,亦泛指北方邊塞。④戍樓:邊塞駐軍的營房。⑤畫角:古樂器名,軍中多用以報昏曉,振士氣。
26.通過讀詩題《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可知此詩所寫之景的地點是 。
27.下列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
A.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B.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C.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樓/寒。 D.畫角數/聲嗚咽,雪/漫漫。
28.觀察下面的圖片,作為( )句詩的配圖更合適。
A.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B.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C.畫角數聲嗚咽,雪漫漫。
29.寫出下面詩詞句所描繪的畫面。
①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②鄉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
30.《訪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第三、四句既有景語又有含蓄的敘事:以“時見鹿”反襯不見人;以“ ”暗示道院無人。從詩的最后兩句可以看出道院的一片凈土,展現出主人的淡泊與高潔,也可以體會到詩人在 境況下 的心情。
31.請結合詞作內容簡要說明《定西番》這首詞中主人公“夢長安”的原因。
夏日雜題①
[宋]陸游
憔悴衡門②一禿翁③,回頭無事不成空。
可憐萬里平戎④志,盡付蕭蕭暮雨中。
【注釋】①此詩的寫作背景是:在抗金戰場上捷報頻傳之時,趙構解除岳飛、韓世忠等大將的兵權,南宋與金訂立“紹興和議”的合約,岳飛含冤而死。②衡門:指簡陋的房屋。③禿翁:指詩人自己。④戎:指北方入侵的敵人。
32.結合《夏日雜題》全詩,說說首句“憔悴衡門一禿翁”的作用。
33.下列對《夏日雜題》一詩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語文要素:結合資料,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A.由詩中的“憔悴”“暮雨”等詞可知朗讀本詩時應使用低沉憂郁的語調。
B.詩中“可憐”一詞與其在現代漢語中的意思相同,都指的是“值得憐憫”。
C.詩中“回頭無事不成空”與《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有異曲同工之妙。
D.詩的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回首往事時無法實現心中理想的萬般無奈和不甘。
參考答案:
1. 絕跡 獨自 2.明月映照下的蕎麥花潔白如瑩。 3.B
【解析】1.本題考查字詞釋義。
(1)“村南村北行人絕”的釋義是村子周圍靜寂一片,杳無人跡。絕:絕跡。
(2)“獨出門前望野田”的釋義是我獨自來到前門眺望田野。獨:獨自。
2.本題考查詩詞的理解。
“月明蕎麥花如雪”的釋義是只見皎潔的月光照著一望無際的蕎麥田,滿地的蕎麥花簡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結合該句釋義,用自己的話對該句所展示的畫面進行描述即可。
例:白色的蕎麥花在皎潔的月光的照耀下,猶如一片耀眼的雪。
3.本題考查古詩的理解和分析。
B.“霜草蒼蒼蟲切切”的釋義是在一片被寒霜打過的灰白色秋草中,小蟲在竊竊私語著。首句起筆連用兩疊詞,“蒼蒼”二字,見出秋色的濃重蒼茫;“切切”二字,宣染了秋夜凄清寂靜,并不是展現了一幅寧靜優美、富有生機的秋夜圖景。
故選B。
4.輝煌 脊 毀 黎明 侵略 5. lěi xuè 6.而全在我少年 國智 國富 國強 7. 危在旦夕 危機四伏 8., , ! 9.C 10. 王昌齡 《出塞》 若我生活在中國內憂外患的時期,我想做一個像李廣那樣的良將,將侵略者趕出中國的土地。
【解析】4.本題考查了詞語的拼寫能力。
首先仔細拼讀音節,讀準字音;然后想清楚對應的詞語是什么,準確書寫出來,寫完后再次檢查拼寫是否有誤,字體要端正,結構、筆畫要規范。書寫時注意“脊、黎”的正確寫法。
5.本題考查字音的辨析。
累:[lèi]疲乏,過勞。[lěi]連續,重疊,堆積。[léi]連續成串。
傷痕累累(lěi):指全身是傷。
血:[xuè]人和高等動物體內循環系統中的液體組織。[xiě]義同“血”。
血紅(xuè):鮮紅。
6.本題考查名篇名作的識記。
書寫時注意“智、富”的正確寫法。
7.本題考查詞語積累。
朗誦稿中“內憂外患”的意思是指國內的變亂和外來的禍患;也指內部的糾紛和外部的壓力。意思相近的詞語還有:多事之秋、內外交困、兵荒馬亂。
8.本題考查標點符號的使用。
讀句子“讓我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自律 自立 自強 ”可知,最后一句感情強烈,中間分別用逗號分隔,最后用感嘆號。即:自律,自立,自強!
9.本題考查主旨情感。
通讀全文可知,本篇朗誦稿主要描寫的是祖國輝煌的歷史,經歷的苦難,對祖國的贊美和祝福。所以配樂要選用慷慨激昂的音樂風格。故選C。
10.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和詩詞積累。
本篇朗誦稿主要描寫的是祖國輝煌的歷史,經歷的苦難,對祖國的贊美和祝福。結合本篇朗誦稿的內容可知,選擇一篇和戰爭相關的詩詞即可。如:選用唐代詩人王翰的《涼州詞》,正是因為有豪放曠達,視死如歸,衛國保家的戰士們,才能抵抗外敵入侵,我們才能生活在和平的時代。
11. 詞 長相思 現代詩 12. 艱辛 惡劣 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13.B 14.C
【解析】11.本題考查作品體裁。
完成此類題目,需要平時的學習積累作答。結合學習過的課文與知識積累可知,《長相思》和《鄉愁》都是有關思鄉的作品,《長相思》的體裁是詞,詞牌名是長相思。《鄉愁》的體裁是現代詩。
12.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分析時要結合時代背景資料,和詩詞表達的含義,結合已有的知識細細揣摩,慢慢體會。通過朗讀、感悟,才能體會到。《長相思》中的“山一程,水一程”意思是跋山涉水走過一程又一程,疊用兩個“一程”描寫出旅程的艱難曲折,遙遠漫長,突出了行軍的艱辛。“風一更,雪一更”體現了塞外狂風驟雪的荒寒景象,疊用兩個“一更”,突出了氣候的惡劣。這首詞描寫了將士在外對故鄉的思念,抒發了情思深苦的綿長心情。最能表達作者思鄉之情的一句是“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13.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解答時需要讀懂詩歌的內容,并且能夠根據重點語句理解詩人的思想情感。正確理解其意思,然后結合題目的要求辨析作答。
A.根據《長相思》中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意思可知,這是詩人與將士們跋山涉水走過一程又一程,馬不停蹄地向著山海關進發。夜已經深了,千萬個帳篷里都點起了燈。由此可知本題理解正確。
B.《長相思》詞作上片描寫跋涉行軍與途中駐扎,夾雜著頗多無奈情緒;下片敘述夜來風雪交加,攪碎了鄉夢,倍覺惆悵。全詞描寫將士在外對故鄉的思念,抒發了情思深苦的綿長心情。語言淳樸而意味深長,取景宏闊而對照鮮明。由此可知本題理解錯誤,并沒有體現出詞人濃郁的愛國之情。
C.《鄉愁》這首詩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國的統一,又將鄉愁描寫的淋漓盡致。還具有獨特的音樂美和形式美,表達了詩人心中對故鄉、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由此可知本題理解正確。
故選B。
14.本題考查了朗讀。
通過朗讀這兩首詩詞可知,這兩首詩詞都是與思鄉有關,都抒發著作者情思深苦的綿長心境,故在朗讀時要用緩慢、憂傷的語氣。
故選C。
15.愛國情懷 16. 臨終前 兒子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17. 祖國壯麗的山河 遺民淚盡胡塵里 南忘王師又一年 18.B
【解析】15.本題考查主旨情感。
《示兒》此詩傳達出詩人臨終時復雜的思想情緒和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之情以及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故甲乙兩詩均是表達愛國情懷的詩篇。
16.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示兒》為陸游的絕筆詩。此時陸游在臨終前,給兒子們寫下了這首詩。這既是詩人的遺囑,也是詩人發出的最后的抗戰號召。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表明詩人即將離開人世,就什么都沒有了,萬事皆空,用不著牽掛了。第二句“但悲不見九州同”描寫詩人的悲愴心境。此句詩意是詩人向兒子們交代他至死也無法排除的極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沒有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而深深感到遺憾。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詩人以熱切期望的語氣表達了渴望收復失地的信念。最后一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情緒又一轉,無奈自己已經看不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孫。
故第二句“但悲不見九州同”是詩人臨終前的遺憾,“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是詩人的遺愿。
17.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意思:三萬里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華山聳入云霄上摩青天。這兩句詩描繪了祖國的壯麗山河。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的意思:中原人民在胡人壓迫下眼淚已流盡,他們盼望王師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遺民深受壓迫的無限關切、強烈盼望南宋朝廷收復失地的愛國情懷以及對南宋朝廷的不滿。
18.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A.甲詩中的“悲”字表達了作者自己未能親眼見證祖國統一的遺憾,并不是詩人對死亡的恐懼。
B.“元知萬事空”不但表現了詩人生死所戀,死無所畏的生死觀,更重要的是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襯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強勁有力,反襯出詩人那種“不見九州同”則死不瞑目的心情。
C.“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采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描繪出奇偉壯麗的山河。
D.“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表達了詩人對遺民深受壓迫的無限關切、強烈盼望南宋朝廷收復失地的愛國情懷以及對南宋朝廷的不滿。這是詩人在表達對南宋朝廷不滿與失望,不是金統治地區的原宋朝百姓。
故選B。
19.(1)D
(2)A
(3)B
【詳解】(1)本題主要考查對內容的理解。
詩句描寫的畫面:山坡上一級一級的畦田像樓梯,平原上整整齊齊的畦田像棋盤。白鷺忽然飛到水稻田上來,在一片綠色的秧苗上點上了白點。因此,詩中沒有描寫到的景物是樓梯。
故選D。
(2)本題主要考查對詩句的理解。
結合詩句“高田如樓梯,平田如棋局。白鷺忽飛來,點破秧針綠。”的意思是:山坡上一級一級的畦田像樓梯,平原上整整齊齊的畦田像棋盤。白鷺忽然飛到水稻田上來,打破了這一片初生秧苗的綠色。這是描寫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概括為春日郊外圖。
故選A。
(3)考查對詩句的理解。
“白鷺忽飛來,點破秧針綠。”的意思是:白鷺忽然飛到水稻田上來,打破了這一片初生秧苗的綠色。翠綠的水稻,被白鷺點綴成一點白,眼前展現的景象可概括為萬綠叢中一點白。
故選B。
20.(1)知識不斷更新和發展
(2)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3) 向來枉費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4)C
【詳解】(1)本題考查字詞解釋。
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源頭活水:比喻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從而不斷積累,只有在人生的學習中不斷地學習、運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進和活力,就像水源頭一樣。
(2)本題考查古詩的識記和理解。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意思是: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現象,比喻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步。
書寫時注意“渠”“得”“源”的正確寫法。
(3)本題考查古詩的識記和理解。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的意思是:以往花費許多力量也不能推動它,今天在水中間卻能自在地移動。詩人借助形象喻理,以泛舟為例,讓讀者去體會與學習有關的道理,說明做學問要功夫到家則熟能生巧,駕馭自如。
書寫時注意“費”“推”“移”“流”的正確寫法。
(4)本題考查對古詩的理解。
C.這兩首詩都是表達作者“觀書”的感受,《觀書有感(其一)》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詩,《觀書有感(其二)》借事說理。該選項敘述錯誤。
故選C。
21.描繪了春天開放的繁茂百花都已凋謝化作塵土,在布谷鳥啼叫聲中夏天已悄然而至的畫面。 22.對南宋不收復失地,卻向金人屈膝求和行為的諷刺和憤怒。
【解析】21.本題考查詩句內容理解。
解答時,首先要能夠準確的翻譯出詩句的內容,然后結合詩歌意境和所表達的情感進行具體的描會。紫嫣紅的花兒紛紛落下,已化作了塵埃,在布谷鳥的叫聲中夏天已悄悄的到來。這兩句作者用清新的筆調描繪了夏天悄然而至的情錄。據此作答即可。如:詩句描繪了山間綠樹成蔭,稠密枝葉間看不到鳥兒的身影;桑麻地一塊連著一塊,水稻也是在不分晝夜的長高。
22.本題考查古詩情感。
詩的前兩句寫夏景很傳神,也很清澈。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對初夏美景的喜愛之情;后兩句,桑麻行不盡,意指繁華,太平人是指天下太平,也就是太平盛世的人。這可能是有初夏欣欣向榮的景色而引發的感想,體現了作者對盛世太平活的一種向往之情,再者結合作者的身世背是,他始終堅持抗金,在什途上不浙受到當權派的排反打擊,晚年長期勢居農村,也中一種不才不遇,報國無門之感。據此作答即可。如:詩歌體現了作者對國家衰落的失望和悲憤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祖國統一的殷切期盼。
23. 到底,畢竟 深入、透徹地認識 24.古人做學問總是竭盡全力的,青少年時肯下功夫,到老年才能有所成就。 25.A
【解析】23.本題考查字詞的理解。
結合詩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的意思: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終:畢竟。
結合詩句“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絕知:深入、透徹地認識。
24.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翻譯。
結合注釋中“學問:指讀書學習,此處是學習的意思。”“遺:保留,存留。”,重點詞“無遺力:用出全部力量,沒有一點保留,不遺余力、竭盡全力。”“少壯:青少年時代。”“工夫:做事所耗費的時間。”“始:才。”故詩句“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的意思:古人學習知識不遺余力,年輕時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25.本題考查對詩句和名言的理解。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學習知識這件事還必須親自實踐。
A.“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的意思:到了實際要應用的時候,才懊悔書讀得太少,沒有親身經歷過就不知事情的艱難。
B.“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的意思:我奉勸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規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C.“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意思:對于一頓粥或一頓飯,我們應當想著來之不易;對于衣服的半根絲或半條線,我們也要常念著這些物資的產生是很艱難的。
D.“學如不及,猶恐失之”的意思:學習知識就像追趕不上那樣,又會擔心丟掉什么。
結合句義可知,與“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意思相近的一項是: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故選A。
26.戴天山 27.D 28.B 29.①詩人問了許多人,沒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只好來回靠著幾棵古松,排解自身的愁思。②思鄉的時候仰望蒼天,蒼天像思愁浩渺無邊,刁斗的殘聲里殘星稀落。 30. 不聞鐘 造訪不遇 悵然若失 31.“金甲冷,戍樓寒”體現了邊塞苦寒,詞中主人公因戍邊生活艱苦而夢回京都;“長安”借代朝廷,體現了他希望皇恩浩蕩,不要冷落了生活清苦的戍邊將士的愿望,因此,主人公因思念故鄉而“夢長安”。
【解析】26.本題考查題目理解。
根據題目“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可知,題目的意思是拜訪戴天山的道士,但是沒有遇到。所以“訪”后面跟著的就是寫景之地:戴天山。
27.本題考查停頓劃分。
根據意思劃分停頓,“畫角數聲鳴咽,雪漫漫。”的意思是:只聽得戍樓之間間蕩的畫角數聲,嗚咽沉郁。畫角數聲鳴咽,雪漫漫。所以正確劃分是:畫角/數聲鳴咽,雪/漫漫。故選D。
28.本題考查古詩意思理解。
A.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意思是:野竹分開青霧直穿藍天,飛瀑掛在碧綠山峰之上。
B.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意思是:在林間小道上行進,常常見到出沒的麋鹿;林深路長,來到溪邊時已是正午,是道院該打鐘的時候了,卻聽不到鐘聲。
C.畫角數聲鳴咽,雪漫漫。意思:只聽得戍樓之間間蕩的畫角數聲,嗚咽沉郁。畫角數聲鳴咽,雪漫漫。
根據圖片內容,圖上畫的是茂密的森林,樹下有一只鹿,所以選B。
29.本題考查古詩意思理解。
①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意思:沒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著幾株古松犯愁。
②鄉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意思:思鄉的時候仰望蒼天,蒼天像思愁浩渺無邊。
30.本題考查古詩意思理解及主旨情感。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第三、四句: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意思是:林間小道上行進,常常見到出沒的麋鹿;林深路長,來到溪邊時已是正午,是道院該打鐘的時候了,卻聽不到鐘聲。所以“不聞鐘”暗示道院無人。
詩的最后兩句: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意思是:沒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著幾株古松犯愁。可以看出,詩人沒有見到道士,所以是悵然若失的心情。
31.本題考查古詩意思理解及主旨情感。
結合詩句“紫塞③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樓④寒。夢長安。”意思:明月千里照著長城,將士的盔甲寒冷如冰,戍樓上寒風凜冽,又把長安吹入夢中。紫塞:長城,亦泛指北方邊塞。金甲:鐵愷甲。戍樓:邊塞駐軍的營房。 
這首詞描寫邊塞風物,表現征人的鄉愁。詞以“紫塞月明千里”開篇。“金甲冷,戍樓寒”展示了北國早寒,夜間披金甲,本已凄冷難耐。孤獨中眺望遠天,只見明月臨關,光照千里。“長安”借代朝廷,體現了他希望皇恩浩蕩,不要冷落了生活清苦的戍邊將士的愿望,因此,主人公因思念故鄉而“夢長安”。
32.①生動形象地刻畫出詩人衰老、憔悴的形象;②為后面情感抒發做鋪墊。 33.B
【解析】32.本題考查詩句的理解。
結合注釋可知,詩句“憔悴衡門一禿翁”意思是:我只是一個住在簡陋房屋里的面容憔悴的老人。這句詩既描述了詩人自身的狀況,又通過“衡門”和“禿翁”兩個意象,表達了作者年老體衰、孤獨無依的心境;整首詩以“夏日”為背景,通過描繪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和感受,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感慨,同時,通過使用“一禿翁”這個形象,詩人也暗示了自己年老體衰、力不從心的狀態,進一步加深了全詩的悲涼氛圍。
33.本題考查古詩內容的理解。
B.結合詩意可知,“可憐萬里平戎志”是指可惜我空有殺敵報國的志向,“可憐”一詞在詩中的含義是“可惜”。
故選B。
第四篇:名家閱讀(歐·亨利)
二十年后
——歐·亨利
1紐約的一條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著。一陣冷嗖嗖的風向他迎面吹來。已近夜間十點,街上的行人寥寥無幾了。
2在一家小店鋪的門口,昏暗的燈光下站著一個男子。他的嘴里叼著一支沒有點燃的雪茄煙。警察放慢了腳步,認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他向那個男子走了過去。
3“這兒沒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見警察向自己走來,那個男子很快地說。“我只是在這兒等一位朋友罷了。這是二十年前定下的一個約會。你聽了覺得稀奇,是嗎?好吧,如果有興致聽的話,我來給你講講。大約二十年前,這兒,這個店鋪現在所占的地方,原來是一家餐館……”
4“那餐館五年前就被拆除了。”警察接上去說。
5男子劃了根火柴,點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著火柴的光亮,警察發現這個男子臉色蒼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塊小小的白色的傷疤。
6“二十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繼續說,“我和吉米·維爾斯在這兒的餐館共進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們倆都是在紐約這個城市里長大的。從孩提時候起,我們就親密無間,情同手足。當時,我正準備第二天早上就動身去西部發財。那天夜晚臨分手的時候,我們倆約定: 二十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時間,不論我們發生什么情況,也不論我們在什么地方,我們倆將來到這里再次相會。”
7“這聽起來倒挺有意思,”警察說,“你們分手后,你就沒收到過他的信嗎?”
8“哦,收到過他的信。有一段時間我們曾相互通信。”那男子說,“可是一兩年之后,我們就失去了聯系。你知道,西部是個很大的地方。而我又總是不斷地東奔西跑。可我相信,吉米只要還活著,就一定會來這兒和我相會。他是我最信得過的朋友。”
9說完,男子從口袋里掏出一塊小巧玲瓏的金表。表上的寶石在黑暗中閃閃發光。
10“九點五十七分了。”他說,“我們上一次是十點整在這兒的餐館門前分手的。”
11“你在西部混得不錯吧?”警察問道。
12“當然啦! 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趕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實在不容易啊! 這些來,我一直不得不東奔西跑……”
13又是一陣冷嗖嗖的風穿街而過。接著,一片沉寂。他們倆誰也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兒,警察準備離開這里。
14“我得走了,”他對那個男子說,“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會到來。假若他不準時趕來,你會離開這兒嗎?”
15“不會的。我起碼要再等他半個小時。如果吉米還活在人間,他到時候一定會來到這兒的。就說這些吧,再見,警官先生。”
16“再見,先生。”警察一邊說著,一邊沿街走去。街上已經沒有行人,空蕩蕩的。
男子又在這店鋪的門前等了大約二十分鐘的光景。這時候,一個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徑直走來。他穿著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領向上翻著,蓋住了耳朵。
17“你是鮑勃嗎?”來人問道。
18“你是吉米·維爾斯?”站在門口的男子大聲地說,顯然,他很激動。
19來人握住了男子的雙手。“不錯,你是鮑勃。我早就確信我會在這兒見到你的!二十年是個不短的時間啊!你看,鮑勃,原來的那個飯館已經不在啦。要是它沒有被拆除,我們還能一塊兒在這里共進晚餐,那該多好啊!鮑勃,你在西部的情況怎么樣?”
20“喔,我已經設法獲得我所需要的一切東西。你的變化不小啊,吉米。我原來根本沒有想到你會長這么高的個子。”
21“哦,你走了以后,我是長高了一點兒。”
22“吉米,你在紐約混得不錯吧?”
23“一般吧。我在市政府的一個部門里上班,坐辦公室的。來,鮑勃,咱們去轉轉,找個地方好好地敘敘往事。”
24這條街的街角處有一家大商店。盡管時間已經不早了,商店里的燈還在亮著。來到亮處以后,這兩個人都不約而同地轉過身來看了看對方的臉。
25突然間,那個從西部來的男子停住了腳步。
26“你不是吉米·維爾斯。”他說,“二十年的時間雖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個人變得容貌全非。”從他說話的聲調中可以聽出,他在懷疑對方。
27“然而,二十年的時間有時候卻可以使一個好人變成壞人。”高個子說,“你被捕了,鮑勃。芝加哥警方猜到你會來這里,于是他們通知我們說,他們想跟你‘聊聊’。好吧,在我們還沒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給你看一張條子,是你的朋友寫給你的。”
28鮑勃接過便條。讀著讀著,他微微地顫抖起來。便條上寫著:
鮑勃:
剛才我準時趕到了我們的約會地點。當你劃著火柴點煙時,我發現你正是芝加哥警方通緝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親自逮捕你,只得找了個便衣警察來做這件事。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辰溪县| 油尖旺区| 桓仁| 冕宁县| 瑞昌市| 抚顺县| 济源市| 江城| 漳浦县| 花莲市| 池州市| 沙坪坝区| 丘北县| 丹寨县| 红安县| 太仓市| 翼城县| 含山县| 双辽市| 九龙坡区| 渝北区| 石家庄市| 新和县| 西峡县| 安远县| 涪陵区| 秦皇岛市| 莱西市| 新化县| 通江县| 屏东县| 台东市| 鄯善县| 石林| 秦安县| 日喀则市| 阳春市| 衢州市| 长武县| 邢台市| 金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