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暑假二升三語文自學課day7:解鎖文言文閱讀的實詞理解題型(學生版+家長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暑假二升三語文自學課day7:解鎖文言文閱讀的實詞理解題型(學生版+家長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Day07:解鎖古詩文閱讀的實詞理解題型
2023-2024學年暑假二升三語文雙周自學課
第一篇:知識導航
第二篇:知識小酌
常考題型: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
2、下列加點文言實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與上題中某字用法相同的是哪一項?
4、選出某在句子中的意思,將序號填在橫線上。
答題方法:
實詞是有實在意義的詞,可以獨立充當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單獨回答問題。每一個實詞都可以詳細解說其詞義。現代漢語實詞一般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也有人認為代詞屬于虛詞,但多數情況代詞為實詞,因為代詞雖然很難解釋獨立語義,但畢竟其指代內容是明確的。無論在現代漢語中還是在文言文中,實詞都占有絕對多的數量,因為語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離開有實際意義的實詞,這一作用將很難達到。
1、識別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讀音和意義。
2、辨析詞的古今異義。
3、掌握詞類活用。
在古代漢語中,詞類一般是比較穩定的,但是有些詞在特殊情況下會改變它的詞性,起了另一類詞的作用。這種特殊的語言現象叫“詞類活用”。
例:婦撫兒乳。乳,本義是“奶”,這里是名詞作動詞“喂奶”。
4、掌握一詞多義。在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情況很多,同一個詞,在這個句子里是一個意義,在那個句子里又是另一個意義。
(1)“聯想推斷法”
即聯系課內學過的有關語句中該詞的用法推斷詞義。如:“過而能知,可以為明”中的“過”字,如果能聯想到《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人恒過,然后能改”的“過”的意思,就能理解該句中“過”的意思為“犯錯”。
(2)語境推斷法
解釋詞義時,要緊緊抓住上下文,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使者及門”的“及”,結合上下文語境可知“及”應為“到”的意思。
常見實詞:
1、安:①怎么 ②養
2、卑:①低下 ②身份低微
3、備: ①周全、詳盡。②具備。③準備。
4、被:①影響 ②同“披”,穿。
5、鄙:①邊境 ②鄙陋、目光短淺③出身鄙野
6、畢:①盡 ②全部
7、薄:①迫近,接近。 ②輕視。 ③厚度小。
8、策:①馬鞭。 ②鞭打、驅使。 ③記錄。 ⑤計謀。
9、長:cháng ①長度。②與“短”相對。③長久,健康。 ④永遠。⑤zhǎng,排行最大⑥zhǎng,頭領。
10、稱:①相當、配合②稱贊
11、誠:①誠心 ②的確,實在 ③果真
12、懲:①苦于 ②懲罰
13、馳:①騎 ②驅車(追趕)
14、出:①發、起 ② 在邊疆打仗 ③來到 ④產生
15、辭:①推辭 ②語言
16、次:①編次。 ②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
17、簞:①用簞裝著②古代裝飯的圓形竹筐
18、當:①承當,承受。 ②應當。③將要 ④對著,向著。 ⑤值,正在。 ⑥
抵擋。
19、道:①道路。②道義。 ③方法。 ④說,講。
20、得:①能夠 ②得到、獲得 ③同“德”,感激
21、等:①同樣)②諸位,表多數
22、敵:①攻擊 ② 敵人
23、吊:①憑吊 ②慰問
24、度:①dúo估計、推測 ②渡過、越過
25、端:①畫幅的右端 ②正、端正
26、惡:①怎么 ②厭惡
27、發:①行動、發動 ②發射 ③起,被任用 ④征發 ⑤開放 ⑥發出⑦頭
發。
28、凡:①凡是 ②總共
29、方:①見方②長方形③當……時候。
30、分:fēn ①劃分,分開。②分配,分給。 ③長度單位。④fèn,職分,
本分。
31、奉:①通“俸”侍奉 ②接受、奉行 ③供養
32、否:①同“不”沒有 ②惡、壞
33、夫:①那 ②fú,句首發語詞 ③丈夫④成年男子的通稱,人。
34、扶:①沿,順著 ②攙扶
35、拂:①違背、阻礙 ②同“弼”,輔佐 ③輕輕擦過
36、福:①賜福、保佑 ②好事、有福之事
37、富:①富麗②富有、充足,有許多
38、更:①重新 ②進而 ③互相 ④再、又 ⑤更加
39、茍:①如果 ②茍且③且、或許,表希望
40、固:①本來 ② 頑固、固執③一定、必定④鞏固⑤安守,固守
41、故:①舊的,原來的②特意 ③原因,緣故④所以,因此
42、顧:①回頭看 ②難道③看望,拜訪
43、觀:①看 ②景色,景象
44、冠:①居第一位②帽子③男子成人禮
45、光:①發揚光大 ②光線
46、 歸:①歸依 ②回家
47、過:①經過 ②到 ③犯過失 ④超過,勝過
48、好:①美 ②喜歡 ③以便、能夠
49、號:háo ①大叫,呼嘯。 ②hào,別號。 ③hào,國號。 ④hào,號召。
50、 還:①回家 ②xuán, 同“旋”,回轉、掉轉
第三篇:小題速刷
1.請認真閱讀小古文并完成相應習題。
瓶中有果,兒伸手入瓶,取之滿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
(1)下面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是    (填序號)。
A.兒伸/手入瓶,取/之滿握。
B.母曰:“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
C.母曰:“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
(2)請結合自己的理解解釋下面這句話的意思。
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
(3)本文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填序號)。
A.文中的小孩愚蠢無知,軟弱愛哭。
B.做人不能太貪婪,要學會取舍。
C.我們做事要善于動腦筋。
小古文閱讀
孔融讓梨
孔融四歲,與諸①兄同食梨,融獨擇②小者③,父問故④,融曰:“兒年幼,當取小者。”
——選自《后漢書 孔融傳》
[注釋]①諸:眾,各個。②擇:選擇。③小者:小的梨。④故:原因。
2.下列選項中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融/四歲
B.與/諸兄/同食梨
C.融/獨擇/小者
D.兒年/幼,當取/小者
3.“與諸兄同食梨”中的“食”的意思是    
A.食物
B.喂食
C.食欲
D.吃
4.孔融為什么拿小的梨呢?請用原文中的語句回答。
5.讀完故事,你覺得孔融是一個 的孩子。
讀課文選段,完成練習。
群兒戲于庭,   ,足跌沒(méi mò)水中。    ,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de dé)活。
6.在文中橫線上把內容補充完整。
7.給文中加點的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上“√”。
8.“光持石擊甕破之”的“之”是   
A.群兒
B.落水的孩子
C.甕
D.石頭
閱讀闖關。

松,大樹也。葉狀如針。性耐冷,雖至冬日,其色常青。干長而巨,可以造橋,可以造屋。
9.根據文言文內容,判斷對錯,對的畫“√”,錯的畫“×”。
(1)松樹的葉子像針。 ( )
(2)松樹的本性耐寒,但是到了冬天后,它的葉子會凋落。( )
(3)松樹的樹干又高又大。( )
10.結合文言文內容和生活實際,我們可以知道,松樹不可以造( )
A.橋 B.屋 C.紙 D.衣
11.本文表達了作者對松樹怎樣的情感?( )
A.激動 B.喜愛 C.平淡 D.批判
課內閱讀。
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12.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足跌沒水中( ) 水迸( )
13.解釋下面加點字的意思。
(1)群兒戲于庭( ) (2)眾皆棄去( )
(3)光持石擊甕破之( ) (4)水迸( )
14.根據這個故事用自己的話概括司馬光的特點,并說說你從他身上學到了什么?
課內閱讀。
司馬光
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_______________。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____________。
15.這篇文言文選自《 》。
16.將文言文補充完整。
17.“皆”的意思是: 。
18.你覺得司馬光是個 _____________ 的孩子。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用“﹏﹏﹏”畫出來。
19.讀文言文時,注意句子的停頓。下面停頓正確的是( )
A.光 / 持石擊 / 甕 / 破之
B.光 / 持石 / 擊甕 / 破之
C.光持石 / 擊甕 / 破 / 之
小古文閱讀。
曹沖稱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輕重,不能稱。操之幼子名沖,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將他物積載船中,使水及原痕。復稱他物,則象重可知矣。”
20.請根據語境為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①“欲知其輕重” A.欲望 B.想要 C.將要
②“刻其水痕所至” A.到達 B.極、最 C.甚至
21.“欲知其輕重”中的“其”指的是 。
2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去象,將他物積載船中,使水及原痕。”的意思。
23.曹沖想出了什么好辦法稱出大象的重量?
短文閱讀。

池中種荷,夏日開花,或① 紅或白。荷梗② (gěng)直立。荷葉形圓。莖(jīng)橫泥中,其名曰③ (yuē)藕(ǒu)。藕有節,中有孔,斷之有絲。
[注釋]① 或:有的。② 梗:這里指荷花的花柄和荷葉的葉柄。③ 曰:叫作。
24.借助注釋,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其名曰藕:
25.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分錯誤的是( )
A.或紅/或白。 B.荷葉/形圓。 C.莖/橫泥/中。
26.這篇古文主要寫了荷的 、梗、 、莖這四個部分。
27.我們還學過與“荷”有關的詩句,如“接天 ,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 。”
閱讀理解。
《畫龍點睛》
張僧繇①于金陵②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③曰:“點之即④飛去。”人以為誕⑤,因⑥點其一。須臾⑦,雷電破壁,一龍乘云上天,未點睛者皆在。
(選自《歷代名畫記·卷七》,有改動)
注釋:①張僧繇:南朝梁畫家。②金陵:地名,今江蘇南京。③每:時常。④即:立即。⑤誕:荒誕。⑥因:就。⑦須臾:一會兒。
28.理解詞語。
畫四龍于壁: 點之即飛去: 未點睛者皆在:
29.為什么張僧繇不給自己畫的龍點睛呢?用直線畫出來。
30.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張僧繇 。
司馬光的古今故事讓奇奇對文言文產生了興趣,他隨即找了另一篇文言文故事,請你幫他完成下面的問題,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文彥博灌水取球
文彥博少時,與群兒擊球。球忽躍①入樹穴②,群兒謀取之,穴深,不能得。彥博以盆取水,灌③入穴中,球遂浮出。
【注釋】①躍:跳。這里指掉。②穴:洞。③灌:注,流入。這里指倒進。
31.給下列加點詞選擇正確的解釋。
(1)文彥博少時( )
A.數量少 B.不多時 C.年幼,與“老”相對
(2)不能得( )
A.獲得 B.可能 C.得意
32.請給下列句子劃分停頓。(僅限兩處)
球 忽 躍 入 樹 穴。
33.給下面的句子選擇正確的翻譯( )
彥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
A.文彥博用盆子裝水,把水倒進樹洞里。
B.文彥博用盆子把樹洞里的水舀出。
34.閱讀文章,你覺得文彥博是個怎樣的人?
35.請寫出兩個你知道的類似的小故事。
閱讀《司馬光好學》,完成練習。
司馬光好學
光生七歲,凜然①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②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③。自是④手不釋⑤書,至不知饑渴寒暑。
(選自《宋史 司馬光傳》)
[注釋]①凜然:嚴肅莊重的樣子。
②退:回去。
大指:大意,主要意思。指,同“旨”。
④自是:從此。⑤釋:放下。
36.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意思。
(1) 聞講《左氏春秋》( )
A.聽見 B.聽見的事情
C.出名,有名望 D.用鼻子嗅氣味
(2) 即了其大指( )
A.完結,結束 B.明白,知道
C.完全(不) D.放在動詞后,表示動作完成
37.對比閱讀本文和課文《司馬光》,并回憶我們以前字過的其他課文,下列說法有誤的是( )
A.對比本文和課文,本文中的司馬光機智勇敢,課文中的司馬光老成持重、聰明好學。
B.與其他課文相比,本文和課文《司馬光》的文字都非常簡練,句子都很短。
38.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司馬光勤奮好學。
小古文閱讀。
菊花盛開,清香四溢。其瓣如絲,如爪。其色或黃、或白、或赭、或紅。種類繁多。性耐寒,嚴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獨盛。
39.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其中“或”的意思是 。
40.小古文中第 句話寫了菊花的花瓣,它的形狀如 ,如 。
41.我會仿寫:天上流云,其形如 ,如 。
參考答案
1.(1)B
(2)你不要貪多,少拿幾個果子,手就可以出來了。
(3)B
【詳解】(1)本題考查斷句。
A.“兒伸/手入瓶,取/之滿握”中“伸手入瓶”作為一個完整的動作,更合適的停頓應該是“兒伸手/入瓶”。“兒伸手入瓶”和“取之滿握”分別構成了兩個動作單元,前者是進入瓶子的動作,后者是抓取的動作和結果。因此,合適的停頓應該是在這兩個動作單元之間。應為:兒伸手/入瓶,取之/滿握。
C.“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的停頓并不符合漢語的自然節奏和語義結構,因為“汝”和“勿貪多”應該作為一個整體來理解,同樣,“則拳”和“可出矣”也應該作為一個整體來理解。應在“汝”和“勿”之間,以及在“則”和“拳”之間應該有停頓,以區分不同的語義單元。
故選B。
(2)本題考查句子翻譯。
汝:你。勿,不要;拳,手。句意:你不要貪多,少拿幾個果子,手就可以出來了。
(3)本題考查文章主旨。
結合“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可知,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不要太貪,要懂得取舍。故選B。
【點睛】參考譯文:
瓶子里有一些果子,小孩伸手去取,抓了一大把果子,由于瓶口小,手無法出來,手疼,于是心急大哭,母親說:“你不要貪多,少拿幾個果子,手就可以出來了。”
2.D 3.D 4.兒年幼,當取小者。 5.懂得禮讓他人的孩子、尊敬兄長。
【解析】2.本題考查朗讀句子。
D.“兒年幼,當取小者”的意思是:我年紀最小,應當拿小的梨。正確的停頓應該是: 兒/年幼,當取/小者。這樣停頓更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也能更準確地傳達出句子的意思。其中,“兒”和“年幼”是兩個獨立的詞語,應該分開停頓;“當取”和“小者”也是兩個獨立的詞語,也應該分開停頓。而原句中的“兒年”和“幼當取”都不是符合中文表達習慣的詞語組合,因此停頓不正確。故選D。
3.本題考查文言文的字詞解釋。
“與諸兄同食梨”的意思是:與眾兄弟一同吃梨。“食”的意思是吃。
4.本題考查對內容的理解。
根據原文的“融獨擇小者,父問故,融曰:‘兒年幼,當取小者。’”可知孔融拿小的梨是因為他認為自己年幼,應當拿小的梨。在原文中,孔融的父親問他為什么要選擇小的梨,,孔融回答說:“兒年幼,當取小者。” 這句話就是孔融解釋自己為什么要拿小梨的原因。
5.本題考查人物的分析。
本文的主人公孔融他年僅四歲,便能在與兄長們一同吃梨時,主動選擇小的梨,而不是挑大的。當他的父親詢問原因時,他能夠清晰、有邏輯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說明他年幼但已有很高的道德認知。由此可以分析得出孔融是一個謙遜、有禮、懂事的孩子。
【點睛】譯文:孔融四歲時,與眾兄弟一同吃梨,總是挑個小的梨,父親問他原因,孔融說:“我年紀最小,應當拿小的梨。”宗族親戚們認為他是個奇才。
6.一兒登甕 眾皆棄去 7.mò dé 8.C
【解析】6.本題考查文言文的默寫。
書寫時注意“登、甕、皆、棄”的正確寫法。
7.
本題考查字音的辨析。
沒:[méi]1.無,沒有。2.副詞。未,未曾。
[mò]1.沉下去。2.漫過,高過。3.隱藏。4.把財物充公。5.完了,終結。
跌沒,讀音diē mò;摔倒后沉下去。
得:[dé]1.得到;獲得。2.收獲。3.相合;適合。4.可以;能夠。5.滿意;滿足。6.完成;做好。7.用于談話時,表示無須再說。8.用于情況變壞時,表示只好如此。9.演算得到結果。
[děi]1.需要。2.應該;必須。3.估計必然如此,相當于“要”“會”。4.〈方〉舒服;滿意。
得活,讀音dé huó;得救;得以活命。
8.
本題考查字詞解釋。
“光持石擊甕破之”意思是:司馬光拿起石頭把甕砸破了。之:甕。故選C。
【點睛】
參考譯文:
司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戲,一個小孩爬上甕,失足落人水中。大家都嚇跑了,只有司馬光拿石頭砸甕,甕破了。水一下子噴涌出來,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9. √ × √ 10.D 11.B
【解析】9.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1)從“葉狀如針”可知,松樹的葉子像針。故此題判斷為正確。
(2)從“性耐冷,雖至冬日,其色常青。”可知,松樹的本性耐寒,但是到了冬天后,它的葉子四季常青。故此題判斷為錯誤。
(3)從“干長而巨”可知,松樹的樹干又高又大。故此題判斷為正確。
10.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及日常積累。
從“干長而巨,可以造橋,可以造屋。”可知,松樹可以造橋和屋。結合生活實際可知,松樹還要以造紙,松樹是造紙工業中常用的原材料之一,特別是在中國湖南和福建等地區。松木制成的紙張適用于書本、報紙、畫紙等多種領域。松樹的木材纖維可以用于制作紙張,其纖維結構與其他樹種相比具有優勢。衣物通常由布料、皮革等制成,而松樹并非這些材料的來源。因此,松樹不可以造衣。
故選D。
11.本題考查主旨情感。
結合文段內容可知,文中描述了松樹的多種特性,如葉子形狀像針、耐冷、顏色常青、樹干長而粗壯,以及它可以用于造橋和造屋的實用性。這些描述都展現了作者對松樹的欣賞和喜愛。
故選B。
【點睛】參考譯文:松樹,是一種高大的樹木。其葉形狀似針。本性耐得住寒冷,即使到了冬天,葉子也不凋落,四季常青。松樹的枝干長且粗壯,可以用來建造橋梁,也可以用來建造房屋。
12. mò bèng 13. 庭院 全;都 拿 涌出 14.機智、遇事沉著冷靜。①面對問題要打破常規,尋找解決辦法。②面對困難既要機智,又要采取行動。
【解析】12.本題考查漢字讀音。
“沒”讀méi,意思是無;讀mò,意思是隱在水中。根據詞義應選“mò”。
“迸”讀bèng,意思是1.向四處濺射或爆開。2.向外突然發出。
13.本題考查文言文字詞意思。
(1)“群兒戲于庭”意思是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玩耍。庭:庭院。
(2)“眾皆棄去”意思是其他小孩都嚇跑了。皆:全,都。
(3)“光持石擊甕破之”意思是只有司馬光拿起石頭把缸砸破。持:拿。
(4)“水迸”意思是水涌出來。迸:涌出、流出。
14.本題考查文段內容的理解。
從“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可知,一小孩落水時,其他孩子都嚇跑了,只有司馬光沒有跑,他拿起一塊石頭砸破了缸,水涌出來,孩子得救。可見司馬光是一個聰明機智、遇事沉著冷靜孩子。我從司馬光身上學到面對復雜的情況要沉著冷靜,不能慌亂,要尋找解決辦法,并付諸行動。
【點睛】譯文: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面玩耍,一個小孩爬到水翁(大水缸)上面,(不小心)失足跌落到水缸中被水淹沒,小孩子們全都跑著離開了,司馬光拿著石頭砸開了水翁,水流了出來,小孩子得以活命。
15.宋史·司馬光傳 16.足跌沒水中 兒得活 17.全,都 18.機智勇敢,遇事冷靜
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19.B
【解析】15.本題考查作家作品。
結合注釋可知,《司馬光》選自《宋史·司馬光傳》。
16.本題考查課文的默寫。
書寫時要注意“跌”“得”的正確寫法。
17.本題考查字義。
結合參考譯文,“眾皆棄去”的意思: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皆:全,都。
18.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結合參考譯文可知,“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的意思: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馬光拿石頭砸開了缸,水從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由此可知,從“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一句可以看出司馬光是一位遇事沉著冷靜、機智勇敢的孩子。
19.本題考查句子的停頓。
結合參考譯文,可知,“光持石擊甕破之”的意思:只有司馬光拿石頭砸開了缸。由此可知,正確的停頓是:光/持石/擊甕/破之。
故選B。
【點睛】參考譯文:
司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個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沒,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馬光拿石頭砸開了缸,水從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20. B A 21.巨象 22.把大象趕下來,用別的東西一個個裝船上,使水面痕跡再到原來的痕跡處。 23.只要把大象放進船里,標記水痕到達的地方。讓大象出來,然后把其他東西裝到船上,直到水達到原來刻記號的地方。再稱出這些東西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解析】20.本題考查字詞解釋。
(1)“欲知其輕重”意思是想知道大象的重量。欲:想。故選B;
(2)“刻其水痕所至”意思:就沿著水面,在船舷上畫一條線。至:到達;故選A。
21.本題考查字詞解釋。
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即可。“欲知其輕重”意思是:想要知道大象的體重。欲:想。其:巨象。
因此“其”指的是巨象。
22.本題考查句子翻譯。
結合所給句子“去象,將他物積載船中,使水及原痕。”,
象:大象;物:物品;使:讓;及:到;原痕:原來的痕跡;
句子意思為:取出大象,將同樣重量的物體放到船里,讓水位到達原先所刻的地方。
23.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
結合文章句子“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將他物積載船中,使水及原痕。復稱他物,則象重可知矣。”可知曹沖想出的稱出大象重量的好方法:把大象放進船里,記錄水痕到達的地方。取出大象,將同樣重量的物體放到船里,讓水位到達原先所刻的地方。而后再稱出這些物體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點睛】參考譯文:曹操得到一頭大象,他想知道大象的體重,苦于無法稱量。曹操的兒子曹沖才七歲,他站出來,說:“只要把大象放進船里,記錄水痕到達的地方。取出大象,將同樣重量的物體放到船里,讓水位到達原先所刻的地方。而后再稱出這些物體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24.它的名字叫做藕。 25.C 26. 花 葉 27. 蓮葉無窮碧 向臉兩邊開
【解析】24.本題考查句子翻譯。
結合注釋作答,“其名曰藕”意思是它的名字叫藕。
25.本題考查朗讀節奏劃分。
C.結合意思作答。斷句不能把句子意思斷破。“莖橫泥中”意思是:荷花的莖橫臥在泥土中。故應劃分為:莖/橫/泥中。
26.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
結合譯文理解文意后作答,古文依次描寫了荷花(或紅或白)、荷梗(直立)、荷葉(形圓)、莖(有節,中有孔,斷之有絲)。
27.本題考查名篇名句默寫。
書寫時注意“蓮、碧、臉”的正確寫法。
【點睛】池塘種著荷花,夏天荷花開放,有的荷花紅,有的荷花白。荷葉的莖挺立在水中。荷葉的形狀圓圓的。荷花的莖橫臥在泥土中,它的名字叫“藕”。 藕有節,其中很多孔,把藕掰斷會看到藕絲。
28. 在 走 都 29.點之即飛去。 30.畫技高超
【解析】28.本題考查詞語解釋。
畫四龍于壁:金陵安樂寺墻壁上畫了四條龍。于:在。
點之即飛去:畫上眼睛龍就飛走了。去:走。         
未點睛者皆在:沒有被點上眼睛的龍仍然留在璧上。皆:仍然、都。
29.本題考查對文言文的理解。
短文的“每曰:‘點之即飛去。’”意思是:他常常說:“畫上眼睛龍就飛走了。”就是張僧繇不給自己畫的龍點睛的原因,把這句畫出即可。
30.本題考查對人物的分析。
句子“因點其一。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乘云上天,未點睛者皆在。”解釋為:于是(張僧繇)為其中一條龍點上了眼睛。一會兒,雷電交加,那條龍破壁而出,乘云飛上了天,沒有被點上眼睛的龍仍然留在璧上。從中可以看出張僧繇畫畫的技術高超。
【點睛】參考譯文: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墻壁上畫了四條龍,但沒有畫眼睛,他常常說:“畫上眼睛龍就飛走了。”人們都認為很荒唐,于是(張僧繇)為其中一條龍點上了眼睛。一會兒,雷電交加,那條龍破壁而出,乘云飛上了天,沒有被點上眼睛的龍仍然留在璧上。
31. C A 32.球/忽躍入/樹穴。 33.A 34.我認為文彥博是一個聰明機智、沉著冷靜的人。 35.曹沖稱象、智救庫吏。
【解析】31.本題考查字詞解釋。
(1)“文彥博少時”這句話的意思是文彥博小時候。少:年輕。因此選項C符合題意。
故選C。
(2)“不能得”這個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是由于球掉入了深穴中,群兒無法直接用手或其他工具將球取出。“得”是一個動詞,表示獲取或得到某物。因此選項A符合題意。
故選A。
32.本題考查句子節奏。
“球忽躍入樹穴”這句話中“球”是一個完整的名詞,描述的是球這個物品,所以“球”后面應該有一個停頓。“忽躍入”描述的是一個突然的動作,所以“忽”和“躍入”之間應該有一個短暫的停頓,以強調這個動作的突然性。“樹穴”是一個完整的名詞,描述的是球最終進入的地方,所以“樹穴”前面應該有一個停頓。這種停頓方式能夠更準確地傳達出這句話的含義,即球突然跳躍進入樹穴。
因此,正確的停頓方式是“球/忽躍入/樹穴”。
33.本題考查對句子意思的理解。
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詞達句順。
“彥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意思是:彥博用盆裝了一盆水,灌進樹洞中。
故選A。
34.本題考查人物形象。
從文中內容可知,當球掉進了樹洞里后其他小孩也在想辦法將球取出來,但是都拿不出來。只有文彥博想出了“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浮出”的辦法,把球取了出來。從中可以看出文彥博是一個聰明、善于動腦的人。
35.本題考查開放性作答。
從文彥博少時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使用智慧解決問題的情節:當球掉入深穴中無法取出時,文彥博通過將水倒入穴中,使球浮出,解決了問題。接下來,我們需要尋找二個與這個故事類似的小故事,即那些展現智慧、策略或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故事。
如:烏鴉喝水:在這個故事中,烏鴉為了解渴,通過將石頭放入瓶中,使水位上升,從而喝到了水。這個故事展示了烏鴉的聰明才智和對物理原理的巧妙應用。
愛迪生救媽媽:這個故事描述了愛迪生在媽媽生命垂危的情況下,利用鏡子反射的原理,讓醫生在家中就能完成手術,成功救活了媽媽。
這些故事都體現了智慧、策略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文彥博用盆取水使球浮出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點睛】參考譯文:文彥博小時候,和一群小孩兒玩球。球忽然掉進了樹洞里,這群小孩兒都在想辦法將球取出來,可是樹洞太深,球拿不出來。文彥博就用盆裝了一盆水,灌進洞中,于是球就浮出來了。
36. A B 37.A 38.聞講左氏春秋,愛之 自是手不釋書
【解析】36.本題考查字義的理解。
可以聯系課內學習積累,相互比照,學會遷移;依據前后語境,根據整句中對應詞語的意思推斷詞義。也可通過給字組詞的方法等方法幫助理解字義。解釋完后放回語境中去檢驗。
(1) 聞講《左氏春秋》:聽人講《左氏春秋》。聞:聽見。
(2)即了其大指:就明白了它的大致意思。了:明白,知道 。
37.本題考查課文理解。
A項錯誤。本文中的司馬光7歲時就對《左氏春秋》愛不釋手,甚至忘記饑渴和冷熱。體現的是其聰明好學,而不是機智勇敢。
38.本題考查對短文內容的掌握。
根據譯文,從句子“聞講左氏春秋,愛之 ”以及句子“自是④手不釋⑤書,至不知饑渴寒暑”可以看出司馬光勤奮好學。
【點睛】譯文:
馬光7歲時,已經像成年一樣(古代成年指弱冠,16歲,并非如今的18歲)特別喜歡聽人講《左氏春秋》,回去后講給家人聽,就能明白鼠的主要意思。從此對《左氏春秋》愛不釋手,甚至忘記饑渴和冷熱。
39.有的 40. 2 絲 爪 41. 羽毛 魚鱗
【解析】39.本題考查字詞解釋。
其色或黃、或白、或赭、或紅:它的顏色有的黃,有的白,有的赭有的紅。故“或”的意思是:有的。
40.本題考查句子理解。
其瓣如絲,如爪:它的花瓣有的像絲、有的像爪。這句話是小古文的第二句話,它的形狀如絲,如爪。
41.本題考查句子仿寫。
“流云”指的是:流動的云。發揮想象,天上的流云變幻莫測的時候,都會出現什么形狀。
例如:天上流云,其形如駿馬,如長龍。
【點睛】參考譯文:菊花盛開,清香四溢,它的花瓣有的像絲、有的像爪。它的顏色有黃的、白的、赭的、還有紅色的,種類繁多。菊花很耐嚴寒,當嚴霜降臨的時候,其他的花都凋謝了,唯有菊花依然盛開。
第四篇:童話故事
小豬變干凈了
森林里有一只小豬,它從不刷牙、洗臉。有一天,天氣格外晴朗。小豬一起床就跑出去找其他小動物玩。
小豬先去找小白兔玩,小豬說:“小白兔,你跟我交朋友,好嗎?”小白兔說:“小豬,我才不跟你交朋友呢。”小豬又去找小雞玩,小豬說:“小雞,我跟你交朋友吧。”小雞說:“我才不跟你交朋友呢。”小豬又去問小鴨:“小鴨,我跟你交朋友吧。”小鴨說:“我才不跟你交朋友呢。” 小豬只好傷心地往回走,在路上遇見了老山羊,它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老山羊。老山羊溫和地說:“小豬,你身上臟兮兮的,大家當然都不跟你一起玩啦。”小豬知道原因了,它馬上回家刷牙,洗臉。
從此以后,小豬每天刷牙,洗臉,成了一只干凈的小豬,還交
到了許多新朋友呢。
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黑龍出世
早在一千年前,傳說四大種族——羊族、賽爾族、摩爾族和惡狼族分別都有一塊晶石,只要誰能將四塊晶石合體,就能召喚出沉睡的黑龍,成為青青草原上的霸主。
一天。紅太狼在地下室里撿到一本書,她疑惑地問:“灰太狼,
這是什么東西?”“我來了,老婆。”灰太狼慢吞吞地走過來,接過書翻看起來。看著看著,他的眼睛突然一亮:“這是一本秘籍。它上面說有四塊晶石,要是我們得到這四塊晶石,整個青青草原就都是我們的啦,哈哈哈 ”紅太狼也眉飛色舞起來,音調也高了八度:“那 還不趕快去偷!”灰太狼眼珠一轉,說:“好,我先去羊村。”灰太狼大躡手躡腳地來到了羊村。喜羊羊眼尖,第一個發現了他。喜羊羊大聲呼喊:“大家快跑啊!灰太狼來了!”暖羊羊邊跑邊說:“喜羊羊,快去實驗室找村長。”喜羊羊撒開腿,箭一般跑到實驗室。他上氣不接下氣地說:“村 村長,灰 灰太狼來了,聽說是來偷 偷晶 晶石的。”村長眉頭緊皺,著急起來:“難道他也知道這個秘密?快去通知賽爾族和摩爾族。”“哦,知道了。”喜羊羊一路飛奔,不一會兒便來到了賽爾族大營。 喜羊羊將灰太狼要偷晶石的事告訴了雷伊大將軍,并請將軍轉告摩爾族。雷伊對此事不屑一顧,心想:不就是一塊晶石嗎?有什么好擔心的?他沒把這事告訴摩爾族。喜羊羊回到實驗室,可是晶石已被灰太狼偷去了。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時,灰太狼已經集齊了四塊晶石,并召喚出了黑龍。這黑龍四肢強壯有力,口中還能噴出熊熊烈火。但它并不聽灰太狼的使喚,幾天下來,把幾個家族攪得天翻地覆。灰太狼吃了很多苦頭,他把晶石還給了其他幾個家族。現在只有大家聯手打敗黑龍,青青草原才得安寧。
第二天,四大家族重又聚首,商量怎樣打敗黑龍。賽爾族的普尼說:“只要把千年火山口打開,把晶石扔下去,然后許一個愿,黑龍便會消失。”喜羊羊聽了,自告奮勇擔下了這個重任。他揣著四塊晶石,日夜兼程地趕路,爬雪山,過沼澤,經過了無數的艱難險阻,終于登上了千年火山頂。喜羊羊狠狠地把晶石扔了下去。然后又拿出紙和筆,寫上:愿沉睡的黑龍永世不得超生。接著,喜羊羊很快離開了火山。過了一會兒,只聽“轟隆隆”一陣巨響,天昏地暗,一條黑影被一陣颶風卷進了火山口中。霎時間,天亮了起來,青青草原上又恢復了平靜。
西米鹿的故事
西米鹿特別喜歡這條小河。
  她最愛干的事情,就是在小河邊坐著。
  老去小河邊,有什么好玩的呀 好朋友玉米狐問。
  你不懂,小河會唱歌。
  西米鹿說。
  小河會唱歌 這可真是件稀奇事。
  玉米狐就學著西米鹿的樣子,在小河邊靜靜地坐下。
  嘩啦,嘩啦,河水在流淌。
  嘩啦,嘩啦,水花在飛揚。
  西米鹿露出陶醉的表情聽見了嗎 多悅耳的歌,多干凈的音符。
  玉米狐抱歉地撓了撓頭對不起,我聽不出來這是一首歌。
  除了西米鹿,沒有人認為小河會唱歌。
  于是每天坐在河邊聽小河唱歌的,就只有西米鹿自己。
  這天,玉米狐看到西米鹿急急忙忙的樣子。
  你怎么了,西米鹿 玉米狐問。
  小河生病了!西米鹿焦急地說,它唱的歌不一樣了!
  不一樣 怎么個不一樣法
  原本小河的歌是安靜的、干凈的,可是今天,歌聲變得暴躁,變得沙啞……小河一定是生病了!
  玉米狐不能理解,但是作為西米鹿的好朋友,他很愿意為她分擔一些煩惱。
  玉米狐說讓我們沿著小河,到上游去看看吧。
  兩個好朋友沿著長長的河岸,向上游走去,一邊走一邊聆聽著小河的嗚咽……
  終于,在一個地方,玉米狐和西米鹿看見蛤蟆大嬸提著一桶臟水走到小河邊,拎起水桶就要倒——
  住手!玉米狐和西米鹿異口同聲地喊道。
  在接受了兩個孩子的指責后,蛤蟆大嬸的臉變得紅通通的,她一再保證,再也不干這樣的缺德事了。
  蛤蟆大嬸看來是說話算數的。
  不久后,小河的歌聲又變回了原來的樣子,那樣清澈,那樣悅耳。
  我想,我現在能聽懂小河的歌了。
  玉米狐這樣對西米鹿說。
  西米鹿笑了。
  后來,甜橙小鎮上越來越多的人能聽懂小河的歌了,在他們共同的努力下,再沒人往水里亂倒垃圾。
  小河越來越純凈,歌聲越來越動聽。
  如果你聽得再仔細些,甚至能聽出歌聲中夾雜著一串又一串的謝謝呢。
  
獅王的故事
  忙了大半個晚上,獅王本想第二天好好地睡個飽,沒想到隔天一大清早,小獅子仔仔就跑到他的跟前,拼命撒嬌,一個勁兒地嚷嚷著爸爸,我不想去上學了啦!
  為什么 獅王揉著眼睛,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
  我覺得我該學的都已經學會了呀!
  獅王嘆了一口氣,哎,這個孩子喔,真是的!前段時間老是吵著不想去上學,說什么我是未來的獅王,為什么還要去上學,現在呢居然換了另外一個同樣離譜甚至更離譜的說法了。
  獅王說好吧,既然你覺得自己已經什么都知道,那么請你到花園里去看看,被關在那個籠子里的怪物是什么。
  這是昨天晚上我們在森林里抓到的,沒人認得那是什么。
  好哇,我現在就去!說著,仔仔就跑去了。
  獅王則閉目養神,耐心地等著。
  果然,沒過多久,仔仔就跑回來了,害怕地說爸爸,那是什么怪物啊 我真的從來也沒有見過!
  那只怪物的模樣實在是太怪了!渾身腫脹,全是一大堆厚厚的、臟兮兮的、亂七八糟的毛。
  由于這些毛發太過濃密,把怪物的臉幾乎全部遮住,第一眼看過去大伙兒根本就找不到他的臉,好不容易才隱隱約約找到了他的眼睛。
  別說實際看過,就連在書本、圖表或是影像數據上,仔仔也從來沒有見過像這樣的怪物!
  那到底是什么啊,爸爸
  獅王微微一笑等一下你就知道了。
  就在這時,有人進來報告,說特別去鎮上請的一位資深剪毛師已經到了。
  好的,快把他帶到花園。
  說著,獅王對仔仔說,孩子,你也一起來吧!
  仔仔就這樣緊緊跟在爸爸的身后,戰戰兢兢地來到花園。
  當剪毛師只身進入那個關著怪物的籠子里時,仔仔嚇得都要叫出來了,心想,這個家伙怎么這么大膽啊!
  不過,在剪毛師忙了好長一段時間以后,仔仔這才赫然發現,原來那頭怪物竟然是一只很久很久很久都沒有剪過毛的綿羊啊!大家估計,他可能是從羊圈里跑了出來,然后就一直在外頭流浪。
  獅王問仔仔現在你還認為自己什么都知道嗎
  仔仔慚愧地低下頭去,不敢吭氣了。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Day07:解鎖古詩文閱讀的實詞理解題型
2023-2024學年暑假二升三語文雙周自學課
第一篇:知識導航
第二篇:知識小酌
常考題型: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
2、下列加點文言實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與上題中某字用法相同的是哪一項?
4、選出某在句子中的意思,將序號填在橫線上。
答題方法:
實詞是有實在意義的詞,可以獨立充當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單獨回答問題。每一個實詞都可以詳細解說其詞義。現代漢語實詞一般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也有人認為代詞屬于虛詞,但多數情況代詞為實詞,因為代詞雖然很難解釋獨立語義,但畢竟其指代內容是明確的。無論在現代漢語中還是在文言文中,實詞都占有絕對多的數量,因為語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離開有實際意義的實詞,這一作用將很難達到。
1、識別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讀音和意義。
2、辨析詞的古今異義。
3、掌握詞類活用。
在古代漢語中,詞類一般是比較穩定的,但是有些詞在特殊情況下會改變它的詞性,起了另一類詞的作用。這種特殊的語言現象叫“詞類活用”。
例:婦撫兒乳。乳,本義是“奶”,這里是名詞作動詞“喂奶”。
4、掌握一詞多義。在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情況很多,同一個詞,在這個句子里是一個意義,在那個句子里又是另一個意義。
(1)“聯想推斷法”
即聯系課內學過的有關語句中該詞的用法推斷詞義。如:“過而能知,可以為明”中的“過”字,如果能聯想到《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人恒過,然后能改”的“過”的意思,就能理解該句中“過”的意思為“犯錯”。
(2)語境推斷法
解釋詞義時,要緊緊抓住上下文,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使者及門”的“及”,結合上下文語境可知“及”應為“到”的意思。
常見實詞:
1、安:①怎么 ②養
2、卑:①低下 ②身份低微
3、備: ①周全、詳盡。②具備。③準備。
4、被:①影響 ②同“披”,穿。
5、鄙:①邊境 ②鄙陋、目光短淺③出身鄙野
6、畢:①盡 ②全部
7、薄:①迫近,接近。 ②輕視。 ③厚度小。
8、策:①馬鞭。 ②鞭打、驅使。 ③記錄。 ⑤計謀。
9、長:cháng ①長度。②與“短”相對。③長久,健康。 ④永遠。⑤zhǎng,排行最大⑥zhǎng,頭領。
10、稱:①相當、配合②稱贊
11、誠:①誠心 ②的確,實在 ③果真
12、懲:①苦于 ②懲罰
13、馳:①騎 ②驅車(追趕)
14、出:①發、起 ② 在邊疆打仗 ③來到 ④產生
15、辭:①推辭 ②語言
16、次:①編次。 ②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
17、簞:①用簞裝著②古代裝飯的圓形竹筐
18、當:①承當,承受。 ②應當。③將要 ④對著,向著。 ⑤值,正在。 ⑥
抵擋。
19、道:①道路。②道義。 ③方法。 ④說,講。
20、得:①能夠 ②得到、獲得 ③同“德”,感激
21、等:①同樣)②諸位,表多數
22、敵:①攻擊 ② 敵人
23、吊:①憑吊 ②慰問
24、度:①dúo估計、推測 ②渡過、越過
25、端:①畫幅的右端 ②正、端正
26、惡:①怎么 ②厭惡
27、發:①行動、發動 ②發射 ③起,被任用 ④征發 ⑤開放 ⑥發出⑦頭
發。
28、凡:①凡是 ②總共
29、方:①見方②長方形③當……時候。
30、分:fēn ①劃分,分開。②分配,分給。 ③長度單位。④fèn,職分,
本分。
31、奉:①通“俸”侍奉 ②接受、奉行 ③供養
32、否:①同“不”沒有 ②惡、壞
33、夫:①那 ②fú,句首發語詞 ③丈夫④成年男子的通稱,人。
34、扶:①沿,順著 ②攙扶
35、拂:①違背、阻礙 ②同“弼”,輔佐 ③輕輕擦過
36、福:①賜福、保佑 ②好事、有福之事
37、富:①富麗②富有、充足,有許多
38、更:①重新 ②進而 ③互相 ④再、又 ⑤更加
39、茍:①如果 ②茍且③且、或許,表希望
40、固:①本來 ② 頑固、固執③一定、必定④鞏固⑤安守,固守
41、故:①舊的,原來的②特意 ③原因,緣故④所以,因此
42、顧:①回頭看 ②難道③看望,拜訪
43、觀:①看 ②景色,景象
44、冠:①居第一位②帽子③男子成人禮
45、光:①發揚光大 ②光線
46、 歸:①歸依 ②回家
47、過:①經過 ②到 ③犯過失 ④超過,勝過
48、好:①美 ②喜歡 ③以便、能夠
49、號:háo ①大叫,呼嘯。 ②hào,別號。 ③hào,國號。 ④hào,號召。
50、 還:①回家 ②xuán, 同“旋”,回轉、掉轉
第三篇:小題速刷
1.請認真閱讀小古文并完成相應習題。
瓶中有果,兒伸手入瓶,取之滿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
(1)下面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是    (填序號)。
A.兒伸/手入瓶,取/之滿握。
B.母曰:“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
C.母曰:“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
(2)請結合自己的理解解釋下面這句話的意思。
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
(3)本文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填序號)。
A.文中的小孩愚蠢無知,軟弱愛哭。
B.做人不能太貪婪,要學會取舍。
C.我們做事要善于動腦筋。
小古文閱讀
孔融讓梨
孔融四歲,與諸①兄同食梨,融獨擇②小者③,父問故④,融曰:“兒年幼,當取小者。”
——選自《后漢書 孔融傳》
[注釋]①諸:眾,各個。②擇:選擇。③小者:小的梨。④故:原因。
2.下列選項中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融/四歲
B.與/諸兄/同食梨
C.融/獨擇/小者
D.兒年/幼,當取/小者
3.“與諸兄同食梨”中的“食”的意思是    
A.食物
B.喂食
C.食欲
D.吃
4.孔融為什么拿小的梨呢?請用原文中的語句回答。
5.讀完故事,你覺得孔融是一個 的孩子。
讀課文選段,完成練習。
群兒戲于庭,   ,足跌沒(méi mò)水中。    ,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de dé)活。
6.在文中橫線上把內容補充完整。
7.給文中加點的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上“√”。
8.“光持石擊甕破之”的“之”是   
A.群兒
B.落水的孩子
C.甕
D.石頭
閱讀闖關。

松,大樹也。葉狀如針。性耐冷,雖至冬日,其色常青。干長而巨,可以造橋,可以造屋。
9.根據文言文內容,判斷對錯,對的畫“√”,錯的畫“×”。
(1)松樹的葉子像針。 ( )
(2)松樹的本性耐寒,但是到了冬天后,它的葉子會凋落。( )
(3)松樹的樹干又高又大。( )
10.結合文言文內容和生活實際,我們可以知道,松樹不可以造( )
A.橋 B.屋 C.紙 D.衣
11.本文表達了作者對松樹怎樣的情感?( )
A.激動 B.喜愛 C.平淡 D.批判
課內閱讀。
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12.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足跌沒水中( ) 水迸( )
13.解釋下面加點字的意思。
(1)群兒戲于庭( ) (2)眾皆棄去( )
(3)光持石擊甕破之( ) (4)水迸( )
14.根據這個故事用自己的話概括司馬光的特點,并說說你從他身上學到了什么?
課內閱讀。
司馬光
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_______________。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____________。
15.這篇文言文選自《 》。
16.將文言文補充完整。
17.“皆”的意思是: 。
18.你覺得司馬光是個 _____________ 的孩子。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用“﹏﹏﹏”畫出來。
19.讀文言文時,注意句子的停頓。下面停頓正確的是( )
A.光 / 持石擊 / 甕 / 破之
B.光 / 持石 / 擊甕 / 破之
C.光持石 / 擊甕 / 破 / 之
小古文閱讀。
曹沖稱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輕重,不能稱。操之幼子名沖,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將他物積載船中,使水及原痕。復稱他物,則象重可知矣。”
20.請根據語境為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①“欲知其輕重” A.欲望 B.想要 C.將要
②“刻其水痕所至” A.到達 B.極、最 C.甚至
21.“欲知其輕重”中的“其”指的是 。
2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去象,將他物積載船中,使水及原痕。”的意思。
23.曹沖想出了什么好辦法稱出大象的重量?
短文閱讀。

池中種荷,夏日開花,或① 紅或白。荷梗② (gěng)直立。荷葉形圓。莖(jīng)橫泥中,其名曰③ (yuē)藕(ǒu)。藕有節,中有孔,斷之有絲。
[注釋]① 或:有的。② 梗:這里指荷花的花柄和荷葉的葉柄。③ 曰:叫作。
24.借助注釋,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其名曰藕:
25.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分錯誤的是( )
A.或紅/或白。 B.荷葉/形圓。 C.莖/橫泥/中。
26.這篇古文主要寫了荷的 、梗、 、莖這四個部分。
27.我們還學過與“荷”有關的詩句,如“接天 ,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 。”
閱讀理解。
《畫龍點睛》
張僧繇①于金陵②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③曰:“點之即④飛去。”人以為誕⑤,因⑥點其一。須臾⑦,雷電破壁,一龍乘云上天,未點睛者皆在。
(選自《歷代名畫記·卷七》,有改動)
注釋:①張僧繇:南朝梁畫家。②金陵:地名,今江蘇南京。③每:時常。④即:立即。⑤誕:荒誕。⑥因:就。⑦須臾:一會兒。
28.理解詞語。
畫四龍于壁: 點之即飛去: 未點睛者皆在:
29.為什么張僧繇不給自己畫的龍點睛呢?用直線畫出來。
30.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張僧繇 。
司馬光的古今故事讓奇奇對文言文產生了興趣,他隨即找了另一篇文言文故事,請你幫他完成下面的問題,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文彥博灌水取球
文彥博少時,與群兒擊球。球忽躍①入樹穴②,群兒謀取之,穴深,不能得。彥博以盆取水,灌③入穴中,球遂浮出。
【注釋】①躍:跳。這里指掉。②穴:洞。③灌:注,流入。這里指倒進。
31.給下列加點詞選擇正確的解釋。
(1)文彥博少時( )
A.數量少 B.不多時 C.年幼,與“老”相對
(2)不能得( )
A.獲得 B.可能 C.得意
32.請給下列句子劃分停頓。(僅限兩處)
球 忽 躍 入 樹 穴。
33.給下面的句子選擇正確的翻譯( )
彥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
A.文彥博用盆子裝水,把水倒進樹洞里。
B.文彥博用盆子把樹洞里的水舀出。
34.閱讀文章,你覺得文彥博是個怎樣的人?
35.請寫出兩個你知道的類似的小故事。
閱讀《司馬光好學》,完成練習。
司馬光好學
光生七歲,凜然①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②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③。自是④手不釋⑤書,至不知饑渴寒暑。
(選自《宋史 司馬光傳》)
[注釋]①凜然:嚴肅莊重的樣子。
②退:回去。
大指:大意,主要意思。指,同“旨”。
④自是:從此。⑤釋:放下。
36.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意思。
(1) 聞講《左氏春秋》( )
A.聽見 B.聽見的事情
C.出名,有名望 D.用鼻子嗅氣味
(2) 即了其大指( )
A.完結,結束 B.明白,知道
C.完全(不) D.放在動詞后,表示動作完成
37.對比閱讀本文和課文《司馬光》,并回憶我們以前字過的其他課文,下列說法有誤的是( )
A.對比本文和課文,本文中的司馬光機智勇敢,課文中的司馬光老成持重、聰明好學。
B.與其他課文相比,本文和課文《司馬光》的文字都非常簡練,句子都很短。
38.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司馬光勤奮好學。
小古文閱讀。
菊花盛開,清香四溢。其瓣如絲,如爪。其色或黃、或白、或赭、或紅。種類繁多。性耐寒,嚴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獨盛。
39.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其中“或”的意思是 。
40.小古文中第 句話寫了菊花的花瓣,它的形狀如 ,如 。
41.我會仿寫:天上流云,其形如 ,如 。
第四篇:童話故事
小豬變干凈了
森林里有一只小豬,它從不刷牙、洗臉。有一天,天氣格外晴朗。小豬一起床就跑出去找其他小動物玩。
小豬先去找小白兔玩,小豬說:“小白兔,你跟我交朋友,好嗎?”小白兔說:“小豬,我才不跟你交朋友呢。”小豬又去找小雞玩,小豬說:“小雞,我跟你交朋友吧。”小雞說:“我才不跟你交朋友呢。”小豬又去問小鴨:“小鴨,我跟你交朋友吧。”小鴨說:“我才不跟你交朋友呢。” 小豬只好傷心地往回走,在路上遇見了老山羊,它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老山羊。老山羊溫和地說:“小豬,你身上臟兮兮的,大家當然都不跟你一起玩啦。”小豬知道原因了,它馬上回家刷牙,洗臉。
從此以后,小豬每天刷牙,洗臉,成了一只干凈的小豬,還交
到了許多新朋友呢。
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黑龍出世
早在一千年前,傳說四大種族——羊族、賽爾族、摩爾族和惡狼族分別都有一塊晶石,只要誰能將四塊晶石合體,就能召喚出沉睡的黑龍,成為青青草原上的霸主。
一天。紅太狼在地下室里撿到一本書,她疑惑地問:“灰太狼,
這是什么東西?”“我來了,老婆。”灰太狼慢吞吞地走過來,接過書翻看起來。看著看著,他的眼睛突然一亮:“這是一本秘籍。它上面說有四塊晶石,要是我們得到這四塊晶石,整個青青草原就都是我們的啦,哈哈哈 ”紅太狼也眉飛色舞起來,音調也高了八度:“那 還不趕快去偷!”灰太狼眼珠一轉,說:“好,我先去羊村。”灰太狼大躡手躡腳地來到了羊村。喜羊羊眼尖,第一個發現了他。喜羊羊大聲呼喊:“大家快跑啊!灰太狼來了!”暖羊羊邊跑邊說:“喜羊羊,快去實驗室找村長。”喜羊羊撒開腿,箭一般跑到實驗室。他上氣不接下氣地說:“村 村長,灰 灰太狼來了,聽說是來偷 偷晶 晶石的。”村長眉頭緊皺,著急起來:“難道他也知道這個秘密?快去通知賽爾族和摩爾族。”“哦,知道了。”喜羊羊一路飛奔,不一會兒便來到了賽爾族大營。 喜羊羊將灰太狼要偷晶石的事告訴了雷伊大將軍,并請將軍轉告摩爾族。雷伊對此事不屑一顧,心想:不就是一塊晶石嗎?有什么好擔心的?他沒把這事告訴摩爾族。喜羊羊回到實驗室,可是晶石已被灰太狼偷去了。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時,灰太狼已經集齊了四塊晶石,并召喚出了黑龍。這黑龍四肢強壯有力,口中還能噴出熊熊烈火。但它并不聽灰太狼的使喚,幾天下來,把幾個家族攪得天翻地覆。灰太狼吃了很多苦頭,他把晶石還給了其他幾個家族。現在只有大家聯手打敗黑龍,青青草原才得安寧。
第二天,四大家族重又聚首,商量怎樣打敗黑龍。賽爾族的普尼說:“只要把千年火山口打開,把晶石扔下去,然后許一個愿,黑龍便會消失。”喜羊羊聽了,自告奮勇擔下了這個重任。他揣著四塊晶石,日夜兼程地趕路,爬雪山,過沼澤,經過了無數的艱難險阻,終于登上了千年火山頂。喜羊羊狠狠地把晶石扔了下去。然后又拿出紙和筆,寫上:愿沉睡的黑龍永世不得超生。接著,喜羊羊很快離開了火山。過了一會兒,只聽“轟隆隆”一陣巨響,天昏地暗,一條黑影被一陣颶風卷進了火山口中。霎時間,天亮了起來,青青草原上又恢復了平靜。
西米鹿的故事
西米鹿特別喜歡這條小河。
  她最愛干的事情,就是在小河邊坐著。
  老去小河邊,有什么好玩的呀 好朋友玉米狐問。
  你不懂,小河會唱歌。
  西米鹿說。
  小河會唱歌 這可真是件稀奇事。
  玉米狐就學著西米鹿的樣子,在小河邊靜靜地坐下。
  嘩啦,嘩啦,河水在流淌。
  嘩啦,嘩啦,水花在飛揚。
  西米鹿露出陶醉的表情聽見了嗎 多悅耳的歌,多干凈的音符。
  玉米狐抱歉地撓了撓頭對不起,我聽不出來這是一首歌。
  除了西米鹿,沒有人認為小河會唱歌。
  于是每天坐在河邊聽小河唱歌的,就只有西米鹿自己。
  這天,玉米狐看到西米鹿急急忙忙的樣子。
  你怎么了,西米鹿 玉米狐問。
  小河生病了!西米鹿焦急地說,它唱的歌不一樣了!
  不一樣 怎么個不一樣法
  原本小河的歌是安靜的、干凈的,可是今天,歌聲變得暴躁,變得沙啞……小河一定是生病了!
  玉米狐不能理解,但是作為西米鹿的好朋友,他很愿意為她分擔一些煩惱。
  玉米狐說讓我們沿著小河,到上游去看看吧。
  兩個好朋友沿著長長的河岸,向上游走去,一邊走一邊聆聽著小河的嗚咽……
  終于,在一個地方,玉米狐和西米鹿看見蛤蟆大嬸提著一桶臟水走到小河邊,拎起水桶就要倒——
  住手!玉米狐和西米鹿異口同聲地喊道。
  在接受了兩個孩子的指責后,蛤蟆大嬸的臉變得紅通通的,她一再保證,再也不干這樣的缺德事了。
  蛤蟆大嬸看來是說話算數的。
  不久后,小河的歌聲又變回了原來的樣子,那樣清澈,那樣悅耳。
  我想,我現在能聽懂小河的歌了。
  玉米狐這樣對西米鹿說。
  西米鹿笑了。
  后來,甜橙小鎮上越來越多的人能聽懂小河的歌了,在他們共同的努力下,再沒人往水里亂倒垃圾。
  小河越來越純凈,歌聲越來越動聽。
  如果你聽得再仔細些,甚至能聽出歌聲中夾雜著一串又一串的謝謝呢。
  
獅王的故事
  忙了大半個晚上,獅王本想第二天好好地睡個飽,沒想到隔天一大清早,小獅子仔仔就跑到他的跟前,拼命撒嬌,一個勁兒地嚷嚷著爸爸,我不想去上學了啦!
  為什么 獅王揉著眼睛,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
  我覺得我該學的都已經學會了呀!
  獅王嘆了一口氣,哎,這個孩子喔,真是的!前段時間老是吵著不想去上學,說什么我是未來的獅王,為什么還要去上學,現在呢居然換了另外一個同樣離譜甚至更離譜的說法了。
  獅王說好吧,既然你覺得自己已經什么都知道,那么請你到花園里去看看,被關在那個籠子里的怪物是什么。
  這是昨天晚上我們在森林里抓到的,沒人認得那是什么。
  好哇,我現在就去!說著,仔仔就跑去了。
  獅王則閉目養神,耐心地等著。
  果然,沒過多久,仔仔就跑回來了,害怕地說爸爸,那是什么怪物啊 我真的從來也沒有見過!
  那只怪物的模樣實在是太怪了!渾身腫脹,全是一大堆厚厚的、臟兮兮的、亂七八糟的毛。
  由于這些毛發太過濃密,把怪物的臉幾乎全部遮住,第一眼看過去大伙兒根本就找不到他的臉,好不容易才隱隱約約找到了他的眼睛。
  別說實際看過,就連在書本、圖表或是影像數據上,仔仔也從來沒有見過像這樣的怪物!
  那到底是什么啊,爸爸
  獅王微微一笑等一下你就知道了。
  就在這時,有人進來報告,說特別去鎮上請的一位資深剪毛師已經到了。
  好的,快把他帶到花園。
  說著,獅王對仔仔說,孩子,你也一起來吧!
  仔仔就這樣緊緊跟在爸爸的身后,戰戰兢兢地來到花園。
  當剪毛師只身進入那個關著怪物的籠子里時,仔仔嚇得都要叫出來了,心想,這個家伙怎么這么大膽啊!
  不過,在剪毛師忙了好長一段時間以后,仔仔這才赫然發現,原來那頭怪物竟然是一只很久很久很久都沒有剪過毛的綿羊啊!大家估計,他可能是從羊圈里跑了出來,然后就一直在外頭流浪。
  獅王問仔仔現在你還認為自己什么都知道嗎
  仔仔慚愧地低下頭去,不敢吭氣了。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熟市| 浙江省| 新龙县| 宁波市| 娄底市| 拉萨市| 双江| 扶风县| 阿巴嘎旗| 延寿县| 芷江| 桐庐县| 治多县| 陆河县| 聂拉木县| 象山县| 桐乡市| 宜兴市| 拜城县| 开封县| 漳平市| 庄浪县| 磐石市| 嘉禾县| 商南县| 科尔| 综艺| 广河县| 嘉鱼县| 珠海市| 大安市| 石林| 资源县| 彰武县| 油尖旺区| 闸北区| 深泽县| 调兵山市| 枞阳县| 体育| 集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