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第四單元國際組織國際社會重要行為體:國際組織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國際政治經濟活動的主體:國家國際政治格局國際經濟格局第一單元各具特色的國家第二單元世界多極化第三單元經濟全球化20221125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 以進博會為例第七課 第二框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經濟全球化的推動者議題一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走進中國——受益者/貢獻者消除貧困消除貧困廣闊的市場/充足的資本平衡豐富的產品合作一、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1、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經濟全球化為中國帶來哪些機遇)抓住機遇,積極應對沖擊和挑戰為我國經社發展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動開放型經濟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創造了大批的就業機會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對國家經濟的影響對個人生活的影響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對國際影響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取得了全面的勝利。擺脫貧困一直是困擾全球發展和治理的突出難題。改革開放以來,按照現行貧困標準計算,我國7.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按照世界銀行國際貧困標準,我國減貧人口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70%以上。特別是在全球貧困狀況依然嚴峻、一些國家貧富分化加劇的背景下,我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贊譽。我們積極開展國際減貧合作,履行減貧國際責任,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做世界減貧事業的有力推動者??v覽古今、環顧全球,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實現幾億人脫貧,這個成績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力量!一、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2、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1)中國對全球減貧事業做出重大貢獻。 本身+經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的生活得到極大改善,從短缺走向充裕,從貧困走向小康,數億貧困人口成功脫貧,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的大多數,這本身就是對世界發展的巨大貢獻,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有益啟示。2、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一、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2)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市場、資本、產品、機會、動力、平衡①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機會,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和增長提供了持續強大的推動力, ②中國同一大批國家的聯動發展,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 ③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注意:沒提技術)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相關鏈接:中國的發展道路中國的發展關鍵在于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這是一條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是一條改革創新的道路,是一條在開放中謀求共同發展的道路。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提升發展的內外聯動性,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更多惠及其他國家和人民。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的決心不會變!今天的中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同世界深度互動,向世界深度開放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議題二中國態度中國主張中國行動——建設者材料:習近平主席在多個場合多次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多邊主義就是大家的事情,大家一起商量推動,大家的規則,大家一起制定遵守。不能把一個或幾個國家制定的規則強加于人,也不能由個別國家從所謂“實力地位”出發,給整個世界“帶節奏”。中國有14億多人口和4億以上中等收入群體,每年進口商品和服務約2.5萬億美元,市場規模巨大。中國提供進博會大平臺,意在擴大進口,促進貿易平衡發展(貿易順差,貿易逆差)。讓中國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為國際社會提供了大好機遇。進博會的正能量輻射到方方面面,讓世界一起變得更好。中國連年舉辦進博會,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體現了堅持“拉手”而不是“松手”,“拆墻”而不是“筑墻”的善意,體現了堅持合作共贏,以各國共同利益為重的誠意。進博會共吸引了5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600多家企業參展,來自全國各地的39個交易團、599個交易分團也都加大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洽談合作。進博會還為推動最不發達國家對華出口搭建了新平臺。思考:材料體現出在經濟全球化中怎樣的“中國態度”“中國主張”“中國行動”“中國態度”“中國主張”“中國行動”多邊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通過協商找到共贏方案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更加開放的姿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相關鏈接2018年11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成功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一大創舉。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著眼于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實際行動。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由中國主辦,世界貿易組織等多個國際組織和眾多國家共同參與,它不是中國的“獨唱”,而是多方的“大合唱”。思考: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有什么意義?思考: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有什么意義?①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著眼于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實際行動。②進一步佐證了中國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①中國的態度: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世界經濟的推動者,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持續發展。 P75②中國的主張:中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規則辦事,通過協商為應對共同的挑戰找到共贏的解決方案。(全球治理)中國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掘新動力,使世界經濟增長更加包容。(增長動力)P76③中國的行動: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 P76中國如何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開放的“三觀”正推動的“方法”強二、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4)要堅持正確義利觀,堅決摒棄過時的零和思維,堅持義利相顧、先義后利,與各國人民共享機遇,共迎挑戰,共同繁榮。(義利相顧)多邊貿易:是指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為了相互間的收支能夠在整體上獲得平衡,通過協議在多邊結算基礎上所進行的貿易。世界貿易組織所管理的體制就是多邊貿易體制。貿易保護主義:是指在對外貿易中通過關稅或非關稅壁壘限制進口,以減輕本國產品在國內市場遭受的外國產品競爭,并向本國產品提供各種補貼或優惠,以增強其國際競爭力的主張和政策。知識拓展【名詞點擊】:多邊貿易與貿易保護主義 P75(1)要求在國際交往中,要堅持正確義利觀,堅決摒棄過時的零和思維,堅持義利相顧、先義后利,與各國人民共享機遇,共迎挑戰,共同繁榮。(義利相顧)(2)意義它是對國家主權原則的尊重、維護和補充,也是對狹隘國家利益觀的超越,更是對見利忘義、損人利己的霸權行為的反對和鞭撻。堅持正確義利觀,對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歷史意義。 P82綜合探究最后一段義利相顧中國如何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④、中國的原則正確認識中國與世界經濟發展的關系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中國是國際秩序的 維護者中國是全球治理和規則制定的參與者我國緊緊抓住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脫貧減貧偉大成就為世界各國發展提供有益啟示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持續發展,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中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規則辦事,通過協商為應對共同的挑戰找到共贏的解決方案。將中國在全球化中的角色同內涵正確連線①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②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世界經濟推動者③中國是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全球治理和規則制定的參與者④中國是行動派A.抓住機遇,積極應對沖擊和挑戰D.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C.中國對全球減貧事業作出巨大貢獻;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機遇B.中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規則辦事,通過協商為應對共同的挑戰找到共贏的解決方案課堂小結7.2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1.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2.奉行多邊貿易體制:3.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1.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2.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總要求 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打開國門搞建設,更加主動地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轉方式 適應新形勢,我們要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發展方式】新優勢 要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拓展對外貿易,推進貿易強國建設。(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貿易上】引進來 適應新形勢,我們要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寬市場準入(縮減政府的負面清單,保護好外商的合法權益,優化營商環境),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改善外商投資環境)【投資上】走出去 要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就顿Y和產能上的優勢】原則 我國仍然要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發展的根本基點。【核心知識點一】在新時代,如何適應新形勢(如何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關系原因措施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我國既注重對外開放、合作共贏,又強調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對外開放和自力更生好比兩條強有力的“腿”,支撐我國經濟邁入現代化。(1)我國國情決定(必要性):P72-2中國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任何時候都不能依賴別人搞建設,必須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的出發點,這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2)關鍵核心技術的重要性:P72-2。 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對推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①我們尤其要矢志不移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②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閉關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未來中國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中國的對外開放不會停滯,更不會走回頭路。我們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核心知識點二】對外開放與自力更生(1)國家:我國緊緊抓住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和挑戰,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動了開放型經濟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2)個人: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核心知識點三】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1)中國的脫貧攻堅對世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有益啟示。【中國智慧、中國方案】(2)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①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機會,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和增長提供了持續強大的推動力。②中國同一大批國家的聯動發展,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③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緦κ澜缃洕拇龠M作用】【核心知識點四】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1.中國態度: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持續發展,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2.中國主張:(1)中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參與他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規則辦事,通過協商為應對共同的挑戰找到共贏的解決方案。(2)中國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掘新動力,使世界經濟增長更加包容。3.中國行動:我國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4.要堅持正確義利觀,堅決摒棄過時的零和思維,堅持義利相顧、先義后利,與各國人民共享機遇,共迎挑戰,共同繁榮。【核心知識點五】怎樣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共建“一帶一路”僅著眼于促進我國自身發展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積極制定全球經濟規則與相關各國共同應對挑戰。中國減貧主要是經驗上對世界的貢獻大中國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廣闊市場、更充足資本、更豐富產品、更寶貴合作機會和先進的技術。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為了減少貿易摩擦,我國可以采取貿易保護措施,加大對出口企業補貼支持力度,扶持企業發展1.共建“一帶一路”不僅著眼于促進我國自身發展,而且以我國發展為契機,讓更多國家搭上我國發展快車,同沿線各國共同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幫助其實現發展目標。2.全球經濟規則是相關各國共同制定的,中國是積極參與者。3.中國減貧事業的巨大成就,本身就是對世界發展的巨大貢獻,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有益啟示。4.中國能提供先進的技術,不是普遍性的,在個別上能做到,比如高鐵技術5.√ 。6.不符合世貿組織的原則,不符合經濟規律,加重政府負擔。易錯易混綜合探究一:P79第一問答案。1、我國成為貿易強國的措施(1)我們要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2)要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拓展對外貿易,推進貿易強國建設;(3)要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4)要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知識拓展:貿易壁壘2009年,美國以中國輪胎擾亂美國市場為由,對中國輸美輪胎連續三年分別加征35%、30%和25%的特別關稅。最終WTO裁定中國敗訴。歐美日等國家憑借其經濟和技術優勢,對我國農產品制定苛刻復雜的環保衛生標準,具有濃厚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嚴重影響了我國果蔬產品的正常出口貿易。2019年5月,華為被美國納入實體清單,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就此開始。此后,美國不斷升級制裁力度,全方位打擊中國的核心科技產業鏈。關稅壁壘綠色壁壘技術壁壘知識拓展:全面認識綠色壁壘和技術壁壘 綠色壁壘 技術壁壘含義 是指以保護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為名,通過制定一系列復雜苛刻的環保標準,對來自其他國家的產品和服務設置障礙,以保護本國產業 即科學技術上的關卡,它通過設立認證制度、衛生檢驗檢疫制度、檢驗程序以及質量、包裝、規格和標簽標準等,提高對進口產品的技術要求,增加進口難度成因 世界環境的惡化引起人類價值觀念的變化;傳統的非關稅壁壘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各種綠色組織的存在及其政治影響;各國環境標準存在差異 我國已成為世界貿易大國,技術性貿易壁壘成為一種新的貿易保護主義工具;我國出口的一些產品檔次低、質量差、結構單一;我國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宏觀管理也存在嚴重不足2、我國企業應對貿易壁壘的措施(1)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開發技術,形成競爭優勢;(2)努力提高產品質量,以質取勝,實施品牌戰略;(3)積極推行產品標準化工作,開展國際認證,與國際標準接軌;(4)建立綠色壁壘預警和防范機制,提高產品抗風險能力,等等。綜合探究一:P79第二問答案。針對跨國購物存在的問題,請從政府、企業、市場、消費者等方面談談如何保護消費者權益。(1)政府: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市場監管,堅決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2)企業:遵守法律法規和市場道德,誠信經營。(3)市場: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機制,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規范市場秩序,堅持“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原則。(4)消費者:加強監督,積極舉報違法行為,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綜合探究一:P79第四問答案。國家經濟安全(1)含義:指一國的國民經濟運行、發展和經濟實力處于不受根本威脅的狀態。(2)內容:信息安全、金融風險防范和處置問題、貿易摩擦與糾紛問題、引進外資與保護民族工業的矛盾、石油及重要礦產資源的供應保障、糧食供應保障。(3)金融安全: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維護金融安全,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全局的一件帶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綜合探究二:P79第四問答案。4、防范金融風險、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措施(1)樹立和提升防范經濟風險的意識和能力,掌握應對風險的本領。(2)當前的全球治理機制還難以有效化解國際金融市場頻繁動蕩、資產泡沫積聚等問題。為此,我們要與國際社會協作,完善國際經濟協調機制,加強風險的共同應對與防范。(3)面對國際貿易中出現的貿易摩擦,我國政府和企業要共同攜手,運用我們的智慧,充分利用國際組織賦予的權利,客觀公平公正地解決分歧,為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綜合探究二:P80答案。世界貿易組織基本原則 P81非歧視性原則 透明度原則 自由貿 易原則 公平競爭原則最惠國待遇原則 國民待遇原則 一成員將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領域給予任何其他國家或地區(無論是否為世貿組織成員)的優惠待遇,立即和無條件地給予其他各成員 對其他成員的產品、服務或服務提供者、知識產權所有者和持有者所提供的待遇,不低于本國或本地區同類產品、服務或服務提供者、知識產權所有者和持有者所享有的待遇 各成員應公布所制定和實施的貿易措施及其變化情況,并通知世貿組織,不公布的不得實施。各成員參加的有關影響國際貿易政策的國際協議也在公布和通知之列 通過多邊貿易談判,實質性削減關稅,減少其他貿易壁壘,擴大成員之間的貨物和服務貿易 各成員應避免采取扭曲市場競爭的措施,糾正不公平貿易行為,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領域,創造和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環境5、促進世貿組織自身的改革和發展的措施(1)要堅持主權國家一律平等,平等參與決策、享受權利、履行義務;(2)要賦予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更多代表性和發言權;(3)要堅持多邊主義,維護多邊體制的權威性和有效性;(4)國際交往中,要堅持正確義利觀,摒棄零和思維,堅持合作共贏。綜合探究二:P81答案。6、正確認識義和利的關系(1)要求:我們在國際交往中,堅決摒棄過時的零和思維,堅持義利相兼、先義后利,與各國人民共享機遇,共迎挑戰,共同繁榮。(2)意義:是對國家主權原則的尊重、維護和有益補充,也是對狹隘國家利益觀的超越,更是對見利忘義、損人利己的霸權行為的反對和鞭撻。堅持正確義利觀對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歷史意義。綜合探究二:P82答案。7、完善全球治理體系的要求(1)在新的治理體系下,各國平等參與決策、平等享受權利、平等履行義務;(2)賦予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更多代表性和發言權,要堅持多邊主義,維護多邊體制的權威性和有效性。(3)建立新的治理體系并不是推翻原有治理體系,而是要以規則為基礎,以公平為導向,以共贏為目標。綜合探究二:P82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