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童年整本書閱讀項目化作業設計案例01.方案設計。【項目作業時長】一個月。【驅動性問題】制作《童年》讀書手賬。【項目作業背景】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快樂讀書吧”的主題是“笑與淚,經歷與成長”,引導學生閱讀與兒童成長相關的小說,是“小說”單元的延伸。編排整本書閱讀,除了引導學生遷移運用小說閱讀的一些方法,還引導即將升入中學的學生做好整本書閱讀的規劃,有計劃、有目的地閱讀,做好閱讀記錄。【項目作業目標】1.梳理情節,繪制“搬家地圖”,感知整本書的主要內容。2.聚焦人物,設計“人物環形圖”,借助具體情節,感受人物的品質。3.關注環境描寫,感受阿廖沙內心變化。4.通過關注小說三要素、制作思維導圖、配置插圖、場景建模等制作《童年》讀書手賬的方法,提升深入閱讀、溝通合作等能力。【成果與公開方式】1.個人成果:思維導圖、手繪插圖、讀書手賬等。2.團隊成果:舞臺劇表演、讀書手賬展板等。3.公開方式:公眾號推送、網絡發布信息技術視頻等。02.實施過程(主線)。一、出示驅動性問題。親愛的同學們,我們已經開啟了第四單元的學習。這個單元,我們認識了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老支書,善良淳樸、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桑娜,忠于革命、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的老班長。通過學習,閱讀小說時我們可以關注小說的三要素,今天我們要帶著閱讀小說的方法去閱讀一本外國小說《童年》,一邊讀一邊制作屬于自己的讀書手賬。二、頭腦風暴。全員討論:如何根據《童年》,制作讀書手賬?(什么是手賬,如何制作,具體安排等。)1.形成項目作業內容:閱讀高爾基的《童年》,制作整本書閱讀的讀書手賬。2.形成項目作業計劃:方案設計項目流程。《童年》建議進行三個階段的閱讀。第一階段建議通讀整部作品,每天1—2章,關注主要人物、重要情節;第二階段建議精讀重點篇章,關注環境描寫、主人公內心變化;第三階段建議試著演一演課本劇,進行創造性活動,豐富讀書體驗。3.形成作業評價量表(嵌入學習過程)。03.學習階段一作業一:閱讀規劃。同學們,好的閱讀計劃可以使閱讀事半功倍。你打算怎么閱讀這本《童年》呢?給自己制定一個個性化的閱讀計劃表吧!我們可以把閱讀計劃表放入讀書手帳的開頭。作業二:繪制“搬家地圖”。小組合作繪制“搬家地圖:”阿廖沙的童年居無定所,一本書的目錄就能告訴我們搬家的信息,讓我們借助目錄來了解一下。如果目錄不具體,請用上“有目的地閱讀”這一方法,找到對應頁數,快速瀏覽章節。合作要求:1.四人小組合作繪制地圖;2.每人選擇一次到兩次,快速閱讀,想一想搬家的原因。作業三:設計“人物環形圖”。小組合作設計“人物環形圖”:阿廖沙的童年時光里出現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在你們初步的閱讀中留意到有哪些人物呢?自主選擇一位人物,填入環形圖的第一環內,把讀到的事例填入第二環,對該人物的印象填入第三環,完成人物環形圖。【項目學習階段一說明】1.設計意圖(1)引導學生制定個性化的閱讀計劃,激發閱讀興趣,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整本書閱讀。(2)通過繪制“搬家地圖”,在感受阿廖沙悲慘童年的同時,梳理出一條情節線索,從而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把握整本書的主要內容。(3)通過設計“人物環形圖”,找出阿廖沙身邊對他有影響的人物,結合具體事例,感受人物的品質。了解小說三要素是一個相互影響的整體:人物行動構成了情節,人物的性格也在情節中展現,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項目一主要抓住人物、情節進行梳理。2.作業評價方式:項目 評價標準 自評 他評 師評作業一 1.閱讀計劃規劃合理。2.執行有效。作業二 1.梳理清楚搬家地點。2.梳理對應的搬家原因。作業三 1.找出對阿廖沙有影響的人物。2.從具體事例中感受人物品質。04.學習階段二作業一:摘錄環境關鍵詞。小組合作:選擇兩處感興趣的居住地,快速瀏覽,找到關于這個地方的環境描寫,摘錄關鍵詞語或短語,寫在紙上。居住地 下新城外祖父家 波列瓦雅大街 卡納特街 繼父家 外祖父家地下室環境描寫作業二:繪畫心情符號圖。小組合作:一次又一次地搬家,你覺得阿廖沙喜歡這些地方嗎?他對不同的地方都有怎樣的感受呢?請畫一畫阿廖沙的心情符號圖。居住地 下新城外祖父家 波列瓦雅大街 卡納特街 繼父家 外祖父家地下室心情符號圖作業三:批注閱讀感受。1.打開書,細讀書中第十二章節P279-281,找一找關于花園的環境描寫,邊讀邊批注你的感受。2.高爾基這寥寥幾筆就讓我們感受到阿廖沙兩處截然不同的心境,以后在讀到這樣有感觸的語言文字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把它摘錄在自己的閱讀手帳上。作業四:繪畫環境插圖在這本書中,有些環境,有些情節是沒有插圖的,回家后請在你有感觸的地方畫一畫插圖。【項目學習階段二說明】1.設計意圖通過找環境描寫的關鍵詞語、繪畫心情符號圖,感受阿廖沙對這一處環境的喜好,從而搭建環境描寫與人物心情的橋梁,認識到情節在一定環境中發生,環境也影響著情節的發展,反映出人物的內心。小說三要素是相互影響的一個整體。2.作業評價方式項目 評價標準 自評 他評 師評作業一 1.關鍵詞語準確。2.關鍵詞語細致。作業二 1.能根據不同的環境,感受到主人公不同的心境。作業三 1.能夠在閱讀中有所感悟。2.批注角度多樣。作業四 1.能根據文字的描述,畫出環境的特點。2.能體現主人公的心境。05.學習階段三作業一:配置插圖結合文字閱讀,說一說這幾幅插圖畫的是哪一個場景。作業二:場景建模配樂有同學利用信息技術還原了阿廖沙童年生活的幾個場景,還配上了解說。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播放視頻,學生錄音講解)但有點兒可惜的是,這段視頻只有文字解說,缺少了點兒背景音樂。如果讓你來豐富這段視頻,你會給這幾個場景配上什么樣的音樂呢?居住地 下新城外祖父家 波列瓦雅大街 卡納特街 繼父家 外祖父家地下室背景音樂作業三:舞臺劇表演1.觀看舞臺劇:閱讀中期好多同學都在組隊排練《童年》的舞臺劇,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其中一個小組的最終成果展示吧。2.采訪主演:這個小組表演得這么好,那就讓我們來現場采訪一下外祖父的扮演者,聽聽他的想法。你飾演的外祖父抓住了所有人的視線。你為什么會這樣去演繹外祖父呢?在編排劇本的過程中,你還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嗎?還有幾個小組,選擇了不同的片段進行表演,我們記錄下了這些精彩的瞬間,也放入我們的讀書手帳之中。現在我們的讀書手帳內容越來越豐富了。作業四:鏈接名家,學寫書評讀了這本書,我們有了這么多個性化的閱讀收獲,制作了屬于我們的讀書手帳。在這本書問世的百年間,有許多著名作家以及和我們一樣的普通讀者也在和我們一起閱讀,他們用文字記錄下了自己閱讀時的感受,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同學們,我們還可以從哪些角度來寫書評呢?想一想,讓我們也動筆寫一寫吧。正所謂“好書不厭百回讀”,今天我們回顧了整個閱讀過程,共同完成了這樣一份讀書手帳。今后我們再讀到長篇小說,比如高爾基的《在人間》和《我的大學》,這一份讀書手帳指南可以幫助我們記錄閱讀過程和收獲。期待著你們能讀更多,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成長。【項目學習階段三說明】1.設計意圖第三階段的學習主要以交流分享為主,在交流制作“《童年》讀書手賬”這個活動中,整合了前兩個階段學生繪制的人物環形圖、搬家路線圖,通過繪制插圖漫畫、舞臺劇表演、寫書評讀后感這些個性化閱讀作業完成了一份讀書手帳指南,鼓勵學生運用這些方法,課后再去讀一讀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在人間》和《我的大學》,在讀中收獲更多感悟和成長。2.作業評價方式項目 評價標準 自評 他評 師評作業一 能準確說出繪畫的地點。作業二 能根據不同的環境,選擇不一樣的配樂。作業三 能夠演繹書中的角色,并說出自己的感悟。作業四 1.掌握寫書評的不同角度。2.能自己選擇一個角度寫一寫書評。06.實踐與評價在“制作《童年》讀書手賬”的大任務中,計劃三個學習階段,每個學習階段設置了多個子任務,形成一個完整的任務群。在前兩個階段的學習中,主要搭建了“關注小說中的人物、情節、環境”這一支架,以思維導圖作輔助,情節、環境與人物共同完成虛構一個“可能的世界”的任務,從而掌握閱讀長篇小說的方法。在第三階段學習中,不僅是簡單的分享交流,還為學生提供展示個性化閱讀收獲的平臺,鼓勵學生在閱讀其他長篇小說時,學會遷移運用整本書閱讀的方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