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課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精講課件)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課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精講課件)

資源簡介

(共57張PPT)
教師寄語:晨鐘暮鼓,不辜負前路和父母;破釜沉舟,不愧對時光和自己!
第一課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 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
2025.一輪復習
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目 錄

理清知識脈絡 明確考點考向

精講核心考點 跨越常見誤區

感知多維命題 體驗限時訓練

解讀時政熱點 拓寬解題思路
第一章
理清知識脈絡
明確考點考向
理清知識脈絡
整書脈絡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
第一課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社會主義制度建立
第二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第三課
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第四課
回看走過的路
遠眺前方的路
堅持自己的路
比較別人的路
(社會發展規律)
(社會主義制度建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理清知識脈絡
本課脈絡
明確考點考向
課標要求 近年考情 考向預測
1.描述不同社會形態的本質特征;解釋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過程,闡明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取決于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 2.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地位,概述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軌跡,闡明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 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般以考查選擇題為主。 1.2023浙江高考,以選擇題形式考查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2.2023安徽高考以選擇題形式考查考查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空想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 3.2022海南高考以選擇題形式考查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空想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總趨勢 1.采用圖說等方式,揭示生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2.結合當前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態勢評析當代資本主義的發展困境,揭示資本主義的發展趨勢。
3.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活動,考查《共產黨宣言》的現實意義、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在科學社會主義中的地位;
4.結合我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的成就,考查科學社會主義為什么科學。
精講核心考點
跨越常見誤區
第二章
名詞點擊
包括:
1.生產資料所有制
2.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
3.產品分配制度
包括三要素:
1.生產者(主導)
2.生產工具(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3.生產對象
生產力
生產關系
生產關系的總和
經濟基礎
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意識形態及相應的制度、組織和設施等。
上層建筑
決定
決定
反作用
反作用
思考: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過程是怎么樣的?
社會主義社會
資本主義社會
封建社會
奴隸社會
原始社會(最初階段、最低階段)
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的最高階段)
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
生產力的發展
生產關系(經濟基礎)
上層建筑
社會形態更替
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取決于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根本原因、根本動力)
小結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
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狀況
1.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過程
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
2.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因(根本動力)
3.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狀況
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狀況
4.衡量社會進步的標準
真題演練
A
(2024·湖北·高考真題.1)我們即將迎來祖國75周年華誕。經過不懈奮斗,中國由一窮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建國以來的經濟建設實踐證明:生產關系一定要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以下對此做出正確詮釋的是( )
①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促進了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②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喚醒了很多人的創業夢想
③農村“三權分置”改革,推動了基層社會治理的完善
④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讓新能源汽車走俏世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真題演練
C
(2024·吉林·高考真題.2)習近平指出,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該理論的貢獻在于( )
①闡釋了新質生產力的特點,成為了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②豐富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內涵,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
③深化了對生產力發展規律的認識,創新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
④拓展了生產力構成的基本要素,催生了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精講核心考點
核心考點一:原始社會
1.地位
2.生產力
3.生產關系
4.基本單位
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初階段,也是最低階段,是人類社會的童年。
(1)舊石器時代:采集天燃食物,學會用天然火
(2)新石器時代:出現原始畜牧業、農業
(1)生產資料所有制:共同占有生產資料。
(2)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平等互助的關系。
(3)產品的分配方式:平均分配。
按照血緣關系結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單位。在氏族制度下,人們通過氏族議事會管理集體事務,一切大事都在議事會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討論決定。
上層建筑
精講核心考點
核心考點一:原始社會
5.解體 原因
影響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隨著原始社會的解體,出現了兩大地位不同的集團——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
所謂階級,就是在一定生產關系中處于不同地位的集團
出現了奴隸主和奴隸兩大階級
(奴隸社會產生)
個體勞動盛行
生產資料逐漸私有化
生產工具改進
生產力發展
貧富分化加劇
勝者處于支配地位、敗者處于被支配地位
爭奪生產資料
精講核心考點
核心考點二:奴隸社會
1.基本階級
2.生產力
3.生產關系
4.國家產生
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
主要矛盾
奴隸主為了維護本階級利益,鎮壓奴隸的反抗,建立了軍隊、法庭、監獄等暴力機關,奴隸制國家產生。
本質: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是階級統治的工具。
金屬工具的廣泛使用;
個體勞動逐漸盛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分工;
農業、畜牧業、手工業進一步發展。
(1)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并完全占有奴隸;
(2)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在奴隸主強制下勞動;
(3)奴隸勞動的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占有和支配,
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
上層建筑
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使人類擺脫蒙昧野蠻的狀態,邁入了文明時代的門檻,這是歷史的進步
精講核心考點
核心考點三:封建社會
1.基本階級
2.生產力
3.生產關系
4.地主階級的統治手段
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
主要矛盾
①經濟剝削: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基礎。地主階級通過收取地租(主要方式)、高利貸的方式剝削農民。
②政治壓迫:封建國家的顯著特征是君主專制、等級森嚴。
③思想鉗制:散布封建迷信、鼓吹“君權神授”,鉗制人民思想。
①鐵質農具得到廣泛使用和推廣,耕作技術有了顯著進步;②水利事業有了較大發展;③手工業進一步發展,冶鐵業成為最重要的手工業部門;④商業和城市逐漸發展起來。
①地主占有絕大部分土地,通過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農民大部分勞動成果;②農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勞動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勞動成果除繳納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歸自己支配。
跨越常見誤區
1.原始社會沒有剝削和壓迫,是人類的理想社會。
2.人類進入奴隸社會,私有制確立,國家產生。
3.奴隸有一定的財產和人身自由,奴隸主占有奴隸大部分勞動成果。
4.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主要方式。
5.封建社會的農民依附于地主,完全沒有人身自由。
解析: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初階段,也是最低階段。原始社會雖然沒有剝削和壓迫,但并不是人類的理想社會。
解析:原始社會末期,私有制確立,人類進入奴隸社會,國家產生。
解析:奴隸沒有一定的財產和人身自由,奴隸主完全占有奴隸勞動成果。
解析:收取地租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主要方式。或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基礎。
解析:封建社會的農民對地主依然存在人身依附關系,但是相對于奴隸,農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夠比較自主地勞動。
精講核心考點
核心考點四:資本主義社會
1.基本階級
2.生產力
3.生產關系
4.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
主要矛盾
①原因:新興資產階級在經濟上有很大優勢,但政治上沒什么地位,封建貴族和官僚利用政治特權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②確立的標志: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
③確立的意義: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工業革命的發生和完成,帶來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巨大飛躍;促進了人類思想的解放,使科學、教育、文化的發展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機器大生產、生產社會化、科技快速發展并應用于生產。
資本家占有一切生產資料;失去生產資料的勞動者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受雇于資本家,成為雇傭工人;資本家在生產過程中占有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
精講核心考點
5.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危機 基本特征
主要表現
爆發原因
發展趨勢
生產相對過剩
核心考點四:資本主義社會
(1)大量商品賣不出去,大量生產資料被閑置;
(2)大批生產企業、銀行破產,大批工人失業,生產迅速下降;(3)信用關系被破壞,整個社會生活陷入混亂。
(1)直接原因: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以及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
(2)根本原因: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
注意: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的體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沖突的總根源。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貫穿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始終,決定著資本主義的命運。
基本矛盾
資本主義終究要被社會主義所取代,雖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知識拓展
資本主義終究要被社會主義所取代的歷史必然性
(1)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的狀況,這一基本規律,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
(2)資本主義的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是人類社會基本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的體現,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沖突的總根源,決定資本主義命運。
(3)生產社會化程度越高,資本、生產資料就越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手里,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就越不可避免,資本主義終究被社會主義代替。
(4)從人類社會進程看,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不可逆轉;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看,共產主義信念不可動搖。
跨越常見誤區
1.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征是生產過剩。
2.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3.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直接原因是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
4.工業革命,標志著資本主義社會的開始,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解析: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征是生產相對過剩。
解析: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在階級關系上表現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
解析: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
解析: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標志著資本主義社會的開始,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真題演練
A
(2024·吉林·高考真題)下列對“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關系認識正確的是( )
①兩者都依據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規律闡釋社會形態的更替問題
②兩者都論證了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但過程是漫長的
③前者揭示社會形態更替的必然性,后者揭示其實現的條件性
④前者反映資本主義社會的運行方式,后者反映社會形態更替的實現方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兩個必然”: 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這就是現在所說的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兩個必然”。 “兩個決不會”:
1859年,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提出:“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
真題演練
C
(2023·浙江·高考真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爆發至少證明兩點: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沒有能力繼續駕馭它的生產力。另一方面,這種生產力要求擺脫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建立適應它的生產關系。由此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
①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調整可以促進生產力發展
②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發生尖銳沖突
③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一定會適合生產力狀況
④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真題演練
C
(2023·浙江·統考高考真題)《共產黨宣言》指出:“從封建社會的滅亡中產生出來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并沒有消滅階級對立,它只是用新的階級、新的壓迫條件、新的斗爭形式代替了舊的。”由此可見( )
①人類社會的歷史是階級斗爭的歷史
②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
③社會形態的更替不一定是歷史的進步
④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不可避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真題演練
D
(2023·河北·高考真題)經濟危機是一部對資本主義制度殘酷罪行的判決書。危機顯示出資本主義制度沒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產力,物質豐富成了巨大的災害,成了破產和貧困的根源。而人類勞動產品的銷毀和貶值,卻成了一種救命手段,用以激活因危機而周期性地癱瘓的經濟機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勞動產品的銷毀和貶值是解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本途徑
②生產力的發展是造成資本主義社會破產和貧困的根源
③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生產的一切矛盾的總爆發
④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無法克服的痼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真題演練
C
(2022·海南高考真題,1)19世紀初,空想社會主義者傅立葉指出:“在文明時代,貧困是由過剩本身產生的”“這種文明制度使野蠻時代每一以簡單方式犯下的罪惡,都采取了復雜的、曖昧的、兩面的、虛偽的存在形式”。該論斷( )
A.強調了階級斗爭的重要性
B.表達了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訴求
C.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的真實面目
D.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滅亡的歷史必然性
精講核心考點
核心考點五:科學社會主義
1.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
(1)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思想來源:空想社會主義
原因 伴隨著資本主義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日益顯現的激烈矛盾,社會主義思想得以產生和發展。
形成 在資本主義到來之時,一些先進分子看到了資本主義的弊端,紛紛對資本主義進行揭露和批判,同時表達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訴求,從而形成了空想社會主義。
地位 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
評價 歷史進步性 看到了資本主義的弊端,對資本主義進行揭露和批判,同時表達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訴求,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
歷史局限性 僅從理性正義等原則出發揭露資本主義的弊端。他們主張階級調和,反對階級斗爭,看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沒有找到消滅資本主義社會和建立新社會的強大力量,也沒有找到進行社會變革的正確途徑。
精講核心考點
核心考點五:科學社會主義
1.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
(2)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
①表現: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
②意義:以三大工人運動的發生為標志,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開始聯合起來反抗資產階級的統治,將斗爭的矛頭指向整個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制度。
③地位: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
【補充】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形式:經濟斗爭、政治斗爭、思想理論斗爭
精講核心考點
核心考點五:科學社會主義
1.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
(3)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基石: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
唯物史觀 剩余價值學說
創立
內容
意義
通過研究社會歷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合理成分,徹底擺脫了唯心主義思想的影響,創立了唯物史觀。
通過剖析資本主義社會,批判繼承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思想成果,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
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
揭示了剩余價值的來源,資本家剝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勞動的秘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
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
注意: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集中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
精講核心考點
核心考點五:科學社會主義
1.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
(4)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標志:《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主要內容 ①從社會發展規律看:《共產黨宣言》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
②從領導社會變革的力量看:《共產黨宣言》總結了工人運動的經驗和教訓,第一次系統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任務和策略原則,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
③從未來社會藍圖看:《共產黨宣言》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激勵著人們不斷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
意義 ①《共產黨宣言》的問世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
②《共產黨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偉大著作
③《共產黨宣言》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品格、政治立場、崇高理想、革命綱領、國際主義精神
④《共產黨宣言》是一部科學洞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經典著作,是一部充滿斗爭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經典著作,是秉持人民立場、為人民大眾謀利益、為全人類謀解放的經典著作。
精講核心考點
核心考點五:科學社會主義
1.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
(5)科學社會主義的歷史性飛躍
歷史性飛躍 第一次: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實現了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
第二次: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的偉大跨越
第三次:二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實現了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中國/越南/朝鮮/古巴/老撾)
精講核心考點
核心考點五:科學社會主義
2.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
嘗試 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專政的一次偉大嘗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
實現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 的歷史性飛躍,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
實現了 的歷史性飛躍。
曲折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蘇聯解體、東歐劇變,
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出現嚴重曲折。
上升趨勢 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看,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逆轉的;
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看,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的信念是不可動搖的;
從社會主義的實踐看,中特的偉大實踐使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了強大的生命力。
生產關系的特點: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消滅了人剝削人的制度,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關系;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
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
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
區分:科學社會主義與空想社會主義
類別 空想社會主義 科學社會主義
區別 階級本質 沒有揭露資本主義剝削的本質 科學闡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明確了資本主義階級剝削的本質
革命斗爭 否認社會革命和階級斗爭 主張通過社會革命和階級斗爭的方式推翻資產階級統治
人民群眾 沒有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力量 肯定了人民群眾社會歷史主體地位,明確了無產階級是資本主義的掘墓人
社會規律 沒有認識到社會發展規律 揭示了社會發展規律,明確了社會主義社會一定會取代資本主義社會
理想社會 對未來社會的描述處于理想狀態 科學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闡述了共產主義社會的根本特征
聯系 空想社會主義作為科學社會主義思想的源頭,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
對應 社會形態 生產力 生產關系 經濟基礎 上層建筑
原始社會
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
資本主義
社會主義社會
決定
決定
構成
區分:五種不同社會形態的本質特征
新舊石器
金屬工具
鐵器農耕
機器生產
自動化
所有制:共同占有生產資料
人的關系:平等互助的關系
分配制度:平均分配
所有制:奴隸主占有生資并完全占有奴隸
人的關系:奴隸毫無人身自由,被強制勞動
分配制度: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保障
所有制:地主占有絕大部分土地
人的關系:農民依附于地主,有一定人身自由
分配制度:地主向農民收取地租、徭役、高利貸、苛捐雜稅,農民占有部分勞動成果
所有制:資本家占有一切生產資料
人的關系:勞動者有人身自由,受雇于資本家
分配制度:資本家占有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
所有制: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
人的關系:平等互助的關系
分配制度:按勞分配
氏族制度
階級、國家產生
奴隸主專制
封建君主專制、森嚴的等級制度。封建迷信、道德,君權神授等思想
自由平等博愛
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跨越常見誤區
1.唯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的創立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誕生。
2.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基石是空想社會主義。
3.剩余價值學說總結了工人運動的經驗和教訓,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
4.一種社會形態代替另一種社會形態,究竟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判斷的主要標準是看生產力是否適應生產關系的發展要求,是否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
解析: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解析: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基石是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
解析:《共產黨宣言》總結了工人運動的經驗和教訓,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
解析:是看生產關系是否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否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
真題演練
D
(2023·新課標Ⅱ卷,12)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科學社會主義之所以是科學,是因為它( )
①對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進行了原則性描述
②對現存的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深刻的批判
③以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理論基礎
④找到了實現人類解放的社會力量和正確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真題演練
D
(2023·湖南·統考高考真題)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寫道,在共產主義社會里,“任何人都沒有特殊的活動范圍,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社會調節著整個生產,因而使我有可能隨自己的興趣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后從事批判,這樣就不會使我老是一個獵人、漁夫、牧人或批判者。”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這是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形態的全面描繪
②人的自由發展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前提
③追求人的自由發展是共產主義的價值旨歸
④共產主義社會人們將擺脫傳統分工的束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真題演練
B
(2023·湖南·統考高考真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于改革開放新時期,但了解其形成和發展的脈絡,認識其歷史必然性和科學真理性,應該拉長時間尺度,放在世界社會主義演進的歷程中去把握。從這一歷程來看( )
①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并已跨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
④冷戰結束后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低潮狀態得到了根本改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真題演練
B
(2023·江蘇·高考真題)當代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一定程度擺脫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據此,有觀點認為,資本主義可以通過科技創新避免經濟危機的發生。這一觀點( )
A.肯定了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
B.否定了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不可克服
C.否定了資本主義社會具有自我調節的功能
D.肯定了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感知多維命題
體驗限時訓練
第三章
限時訓練
A
2023年10月8日晚,燃燒15天的杭州亞運會主火炬熄滅。而主火炬設計靈感則來自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是以磨光玉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其中心“良渚遺址”是探索中國文明起源,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的一片“圣地”。良渚文化是文明的黎明,卻鮮有人真正了解它。杭州亞運,讓世界更多地了解良渚文化。據此可以推斷出( )
①良渚文化時期社會已經出現了畜牧業同農業的分工
②杭州亞運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淵源
③采集天然食物是良渚文化時期人們主要的生存方式
④良渚遺址體現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已邁入了文明時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開始計時
限時訓練
B
(2023·重慶渝中·重慶巴蜀中學校考模擬預測)2023年2月15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河北尚義四臺遺址等5項重要考古成果。尚義四臺遺址分為四個片區,面積約15萬平方米,是近年冀西北地區發現的一處面積較大的新石器時代早中期遺址。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出當時該地的居民( )
①已從食物采集者變為生產者
②大事由氏族全體成員共同決定
③出現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分工
④通過氏族會議來管理集體事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開始計時
限時訓練
D
(2024·河北唐山·二模)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從“環境決定人的性格”理念出發,提出了一個改造資本主義、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的方案。他認為,勞動公社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由農、工、商、學結合起來的大家庭,每個成員各盡所能,彼此團結互助。”歐文甚至為此進行了實驗,但均失敗。歐文的上述主張和做法( )
①是從抽象的倫理道德和理性原則設計出來的
②正確地揭示了社會和諧的本質和發展的規律
③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弊端,但缺乏理論的指導
④蘊含的構建“和諧社會”思想具有歷史進步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開始計時
限時訓練
B
(2024·安徽池州·二模)習近平指出:“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科學社會主義的主張受到中國人民歡迎,這不是偶然,而是同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廣大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念融通的。”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在中國大地開花結果,是因為( )
①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②科學社會主義寓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念中
③中國社會變革的需要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源泉動力
④科學社會主義正確揭示了中國社會發展的特殊規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開始計時
限時訓練
A
當地時間2023年7月13日,美國演員工會及廣播電視藝人聯合工會宣布,他們與制片公司的談判破裂,即日起開始罷工。除薪資矛盾外,本次大罷工的主要原因是人工智能(AI)可能取代演員。談判中制片公司提議,把群演們全身掃描一遍,給一天的工資,在未來任何影視項目中,群演的圖像和肖像公司想用就用,不需要給額外的錢。這次罷工( )
①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體現
②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及其剝削關系
③反映出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已無法緩和
④是廣大工人對自己所受政治壓迫的反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開始計時
限時訓練
D
(2024·江蘇南通·二模)恩格斯指出:“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暴露出自己無能繼續駕馭這種生產力。另一方面,這種生產力本身以日益增長的威力要求消除這種矛盾,要求擺脫它作為資本的那種屬性,要求在事實上承認它作為社會生產力的那種性質。”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資本主義經濟出現衰退的根本原因在于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
B.生產力的發展決定著生產關系的變革,共產黨代表著人民大眾的利益
C.揭示了無產階級斗爭的新特點,資本主義滅亡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D.只有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取而代之,才能根本解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矛盾
開始計時
限時訓練
D
(2024·全國·二模)馬克思對勞動有很多不同的論述,如:
論述1:(在資本主義社會)只要肉體的強制或其他強制一停止,人們就會像逃避瘟疫那樣逃避勞動。
——卡爾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論述2:在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上……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
——卡爾 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
對以上論述的理解正確的是( )
①雇傭勞動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②勞動是資本主義社會痛苦的根本源泉
③勞動是共產主義社會中人的全面發展的途徑
④勞動的性質隨社會形態的變化而變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開始計時
解讀時政熱點
拓寬解題思路
第四章
解讀時政熱點
解讀時政熱點
2023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175周年。
170多年前,《共產黨宣言》發表,馬克思、恩格斯用詩一般的文字,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170多年來,這部著作所蘊含的思想的光芒穿越時空,對人類社會和歷史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成為人類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標志性文獻之一。它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演化規律,指明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確定了共產黨人的理論原理,闡發了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共產黨宣言》的理論價值是由其主要觀點來體現的,正確理解它的主要觀點是科學認識其理論價值的前提和基礎。
思考:運用科學社會主義的知識說明為什么《共產黨宣言》是真理?
《共產黨宣言》發表175周年
拓寬解題思路
提示:
①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②《共產黨宣言》發表,無產階級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蓬勃發展。《共產黨宣言》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共產黨宣言》宣告,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③《共產黨宣言》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揭示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本質,激勵著人們不斷為共產主義而奮斗。
拓寬解題思路
陳培永談到,作為一種思潮,一套學說,科學社會主義不是憑空出現,不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它有人類社會前期的理論成果的淵源。下列關于這一觀點的理解表述正確的是( )
①空想社會主義勾畫美好社會藍圖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思想源頭
②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奠定了理論基石
③《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理論的飛躍
④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拓寬解題思路
2023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175周年。《共產黨宣言》所秉持的人民立場和為人民大眾謀利益、為全人類謀解放的思想,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得到了傳承和創新發展。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重溫《共產黨宣言》的現實意義有( )
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確立人民根本立場
②堅定理想信念,為共產主義事業接續奮斗
③肩負歷史重任,確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④堅定理論自信,真正堅持科學社會主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拓寬解題思路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共產黨宣言》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理論寶庫,值得我們反復學習、深入研究,不斷從中汲取思想營養。”這部偉大著作雖然發表于170多年前,但猶如一座馬克思主義的精神豐碑,到今天依然具有巨大的真理力量和時代價值。當前,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我們黨帶領人民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在新時代重溫《共產黨宣言》,要深刻理解和感悟其中蘊含的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不斷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結合材料,運用科學社會主義的有關知識,分析重溫《共產黨宣言》的時代價值。
拓寬解題思路
【答案】
①《共產黨宣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新時代重溫《共產黨宣言》有利于中國人民堅定社會主義必勝的信念,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②《共產黨宣言》第一次系統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任務和策略原則,闡明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新時代重溫《共產黨宣言》有利于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好地增進人民福祉,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③《共產黨宣言》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新時代重溫《共產黨宣言》有利于中國共產黨人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共產主義理想。
下節課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宝应县| 五峰| 五莲县| 建宁县| 昭平县| 宁武县| 扎鲁特旗| 吉首市| 宾阳县| 丰原市| 巫山县| 江山市| 德令哈市| 普安县| 漳平市| 江津市| 香河县| 新泰市| 彭阳县| 巴林左旗| 牟定县| 富阳市| 荔浦县| 阿瓦提县| 泰宁县| 苏尼特左旗| 垦利县| 北安市| 赞皇县| 策勒县| 成都市| 宝山区| 沙湾县| 湖北省| 广平县| 九江市| 临澧县| 潞西市| 玛纳斯县| 上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