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年級上冊數學必背知識點清單1. 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2. 鐘面上有(三)根針,最長最細的、走得最快的是(秒針),秒針走一小格是(一秒),走一大格是(5 秒),走一圈是(60 秒)也就是(1 分鐘);走的最慢的是(時針),時針走一大格是(1 小時),走一圈是(12 小時);分針走一小格是(1 分鐘),走一大格是(5 分鐘),走一圈是(60 分鐘),也就是(1 小時)。如:分針從 2 走到 9 是(35 分鐘),秒針從 2 走到 9 是(35 秒),時針從 2 走到 9 是(7 小時);3. 分針走一小格,秒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圈);4. 時間單位有:時、分、秒,相鄰兩個時間單位間的進率是 60;1 時=60 分 1 分=60 秒 1 時=3600 秒5. 長度單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鄰常用的兩個長度單位(指的是 :米、分米、厘米、毫米)間的進率是 10;1 千米=1000 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1 米=100 厘米 1 米=1000 毫米 1 分米=100 毫米可以表示為:千米———→米 ——→分米———→厘米——→毫米6. 質量單位有:噸、千克、克;相鄰兩個質量間的進率是 1000;1 噸=1000 千克 1 千克=1000 克7. 計量較重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做單位;稱一般物品的質量用千克,要求城的較精確時用克作單位。8. 筆算加法時,先把相同數位的數對其,再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 1;9. 筆算減法時,先把相同數位的數對齊,在從個位算起,被減數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時,就從前一位退 1 作十,與本位上的數加起來再減;10. 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11. 長方形和正方形都由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它們都是四邊形,它們的四個角都是直角,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12. 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正方形和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13.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或長+長+寬+寬或長×2+寬×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或邊長+邊長+邊長+邊長;長方形的長=(它的周長—寬—寬)÷2長方形的寬=(它的周長—長—長)÷2正方形的邊長=它的周長÷413.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數小,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14.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從個位起(或最低位)乘起,一位數依次去乘多位數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的數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15.郵政編碼有六位數字組成:前兩位數字表示省(自治區、直轄市);前三位數字表示郵區;前四位數字表示縣(市);最后兩位數字表示投遞局(所);16.身份證號碼是 18 位的:前 6 個數字表示省、市、縣,中間 8 個數字表示出生的年、月、日,倒數第二位數字表示性別,一般是男單數,女雙數;身份證號碼是 15 位的:前 6 個數字表示省、市、縣,中間 6 個數字表示出生的年、月、日,倒數第二位數字表示性別,一般是男單數,女雙數;17.驗算加法算式可以交換加數的位置,也可以用和減一個加數,看是否等于另一個加數;驗算減法算式可以用差加減數,看是否等于被減數,也可以用被減數減差看是否等于減數;18.一位數乘三位數,積可能是三位數,也可能是四位數;19.一根繩子對折,長度是原來的 1/2,再對折,長度是原來的 1/4,對折三次,長度是原來的 1/8;附:1.因數中間有一個 0,積中間就一定有一個 0( ×) ;2.兩個長方形的周長相等,它們的長和寬也相等(×) ;3.兩個正方形的周長相等,他們的邊長相等(∨) ;4.0 和任何數相乘都得 0,0 加任何數也得 0(×) ;5.一位數乘三位數,積不一定是四位數(∨) ;6.把一個西瓜分成四份,每份是這個西瓜的 1/4(× ) ;7.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 ;8.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它的周長 (×);9.因數中間有 0,計算時 0 可以省掉(×) ;10.積末尾有 0,因數末尾也一定有 0(×) ;11.積的中間有 0,是因為因數中間有 0(×) ;12.兩個數相乘,積一定比任何一個因數大(×) ;13.一個數乘 1,積不一定比這個數乘 0 大(∨) ;14.一個一位數乘一個三位數,積一定是三位數(×) ;15.學校操場的長度用米來作單位比較合適(∨) ;16.秒針從 1 走到 6 是 5 秒(×) ;17.100 厘米的線比 1 米的線長(×)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