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節(jié) 物質的變化考試這樣考題型一 物質的變化角度1:判斷物質變化1.陶瓷是中華民族在人類科技史上的偉大發(fā)明。下列陶瓷制作工藝中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A.混合 B.成型 C.晾干 D.燒結角度2:微觀解釋物質的變化2.從微觀的角度來認識物質的構成和物質的變化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某密閉容器中物質變化過程中的微觀示意圖如圖:(1)上述變化Ⅰ、Ⅱ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從微觀角度解釋判斷依據 。(2)依據此圖,從微觀角度揭示了化學反應的實質是 。題型二 尋找物質變化的證據3.某同學用干冷的燒杯罩在點燃著的蠟燭火焰上方,如圖所示。下列能作為蠟燭燃燒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的證據是( )A.出現“蠟燭油” B.蠟燭變軟C.聞到了蠟燭油的氣味 D.燒杯內壁出現水珠4.物質的燃燒會有明顯的現象,下列現象描述正確且是化學變化的證據的是( )A.木炭燃燒后生成黑色固體B.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C.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生成帶刺激性氣味的氣體D.鐵絲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題型三 物質變化規(guī)律5.如圖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質的實驗。(1)圖1中觀察到下層的蠟燭火焰先熄滅,上層的蠟燭火焰后熄滅;說明CO2具有的性質是 ,用途是 。(2)圖2中向盛有CO2的軟塑料瓶中加入約1/3的水,立即擰緊瓶蓋,振蕩,觀察到軟塑料瓶變癟了。由實驗說明CO2具有的性質是 ,用途是 。題型四 學科綜合6.某公司通過提取玉米中的某種營養(yǎng)成分,加工成可以承受110℃高溫的“玉米杯”。玉米杯在自然環(huán)境中降解 的產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既安全又環(huán)保。玉米杯加工流程如圖所示。(1)從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上分析,玉米的果實屬于 。(2)圖中營養(yǎng)成分A遇碘液會變藍色,則A是 。(3)如圖物質循環(huán)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發(fā)酵 B.降解 C.加工成型題型五 拓展創(chuàng)新7.許多物質燃燒都伴隨發(fā)光放熱的現象.王剛同學認為有發(fā)光放熱現象的變化都是化學變化,王剛小組的同學對此展開了探究:【提出問題】有發(fā)光放熱現象的變化都是化學變化嗎?【猜想與假設】 一、都是化學變化;二、 。【收集證據】同學們設計了下列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1)將干冷的燒杯罩在蠟燭燃燒火焰上,觀察到:①燒杯內壁出現了物質;②手摸燒杯壁有 感覺;③蠟燭火焰逐漸變小至熄滅。(2)將燒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觀察到石灰水發(fā)生了變化。蠟燭燃燒產生了新物質。蠟燭燃燒為 變化。(3)觀察白熾燈(燈絲為鎢絲):通電前 通電中 通電后燈絲為銀白色固體 發(fā)出白光,手摸燈泡感覺 燈絲為銀白色固體通電前后,鎢絲本身沒有發(fā)生變化,燈泡通電發(fā)光、放熱屬于 變化。【獲得結論】猜想 (填“一”或“二”)正確。能力提升訓練角度1:辨析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1.化學變化的結果是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把反應物看成是“舊物質”,下面對“新物質”和“舊物質”的理解,正確的是( )A.“新物質”是指世界上沒有的物質B.“新物質”不會再變成其他物質C.“新物質”就是在組成或結構上與變化前的物質不同的物質D.“新物質”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在顏色、狀態(tài)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質2.2017 年哈佛大學科學家在《科學》雜質上發(fā)布了獲取金屬氫的相關報告。將微小的固態(tài)氫置于 488 萬個標準大氣壓下,氫氣分子破裂為氫原子,由氫原子直接構成金屬氫。金屬氫具有金屬的性質,儲藏著巨大能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金屬氫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 B.金屬氫與氫氣的化學性質相同C.制造金屬氫的過程只發(fā)生了物理變化 D.構成固態(tài)氫和金屬氫的微粒相同參考答案考試這樣考1.D 2.(1)II III 分子種類不變 (2)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 3.D 4.C5.(1)密度比空氣大,不可燃也不助燃 滅火 (2)能溶于水 制汽水6.器官 淀粉 C能力提升訓練1.C 2.A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3張PPT)第1節(jié) 物質的變化浙教版 九年級上教材解析【核心概念】2.物質的變化與化學反應 結構與功能【學習內容與要求】2.3 物質變化的特征⑦了解物質的變化存在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描述化學變化是產生新物質的過程;化學變化還會伴隨沉淀、產生氣體、顏色變化、發(fā)光、吸熱或放熱等現象。⑨理解化學變化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原子的種類和數量不變;化學變化前后,分子的種類發(fā)生改變認識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創(chuàng)設情境如果你在篝火上燒烤食物,你能看到燃燒使堅硬的干柴變?yōu)樗纱嗟哪咎浚踔磷優(yōu)榛覡a;你能聽到火焰發(fā)出的嘶嘶聲;你能聞到煙味;你能感受到燃燒放出的熱量;你甚至還能品嘗到燒烤后的熟食。這個過程中許多物質發(fā)生了變化,而你能感知到的只是這些物質發(fā)生變化時所伴隨的現象。探究實踐自然界的物質會發(fā)生變化:冰雪融化云霧繚繞下雨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下雪面粉制成面條蔗糖溶于水蔗糖 水 糖水共同點:探究實踐自然界的物質會發(fā)生變化:二氧化碳光葉綠體(貯存能量)淀粉+氧氣+水場所條件原料產物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新物質生成。探究實踐自然界的物質會發(fā)生變化:煤礦自燃鐵生銹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共同點:有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鐵變成鐵銹氫氧化鈣變成了碳酸鈣探究實踐思考與討論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在本質上有哪些不同?變化時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質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有無新物質生成。化學變化物理變化物質變化探究實踐從微觀角度解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在本質上有哪些不同?液態(tài)水氣態(tài)水物理變化:分子間的間隔改變,分子種類不變。化學變化:原子的重新組合,生成新分子。探究實踐兩種變化的聯系:化學變化一定伴隨著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不一定伴隨化學變化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 變化。 。蠟燭熔化成燭淚是 變化。化學物理點燃一支蠟燭,你發(fā)現了哪些現象?物質發(fā)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探究實踐怎么判斷物質有沒有發(fā)生變化?物質發(fā)生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盡管現象各不相同,但許多變化都伴隨有以下一個或幾個現象:通過觀察和實驗來尋找物質變化的證據。探究實踐通過觀察和實驗來尋找物質變化的證據。1、綠葉的變化證據:顏色的變化(由綠色變成黃色)2、鋼鐵的熔化證據:溫度的變化、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探究實踐3、鐵絲的形變證據:形狀發(fā)生變化4、水的電解證據:產生氣體通過觀察和實驗來尋找物質變化的證據。探究實踐5、硝酸鉛和碘化鉀反應Pb(NO3)2+ 2KI ═ PbI2↓+ 2KNO3無色溶液黃色沉淀證據:顏色的變化、產生沉淀無色溶液黃色沉淀無色溶液黃色沉淀探究實踐236457物質變化的證據溫度變化性質變化產生氣體發(fā)光發(fā)熱18生成沉淀狀態(tài)變化pH變化等顏色改變根據以上物質變化的事例和生活經驗,請歸納物質變化的證據有哪些?探究實踐探究實踐1. 如圖所示,取2 支試管,在其中1 支中加入5 毫升澄清石灰水, 在另1 支中加入等量的蒸餾水。2. 分別向2 支試管中加入5 毫升碳酸鈉溶液。3. 觀察2 支試管,你認為哪支試管里可能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哪些證據支持你的推斷?蒸餾水 澄清石灰水碳酸鈉溶液裝澄清石灰水的試管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證據:無色變成了白色、產生了白色沉淀。小結:產生沉淀、產生氣體、pH的變化等證據,有新物質生成可推斷發(fā)生化學反應。活動探究實踐活動在10mL氯化鐵溶液中滴入硫氰化鉀溶液反應,可觀察到什么現象?FeCl3 + 3KSCN = Fe(SCN)3 + 3KCl黃色無色血紅色根據這個性質,我們可以用硫氰化鉀溶液檢驗三價鐵離子的存在。探究實踐無水硫酸銅硫酸銅晶體滴水思考與討論白色硫酸銅固體遇水會呈藍色,這一性質有什么用途?用途:檢驗水;或吸收水,作干燥劑由物質的性質可以推測用途,性質決定了用途。課堂小結方法觀察法實驗法探究變化性質表現出用途體現決定化學性質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物理性質遷移應用1.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濕衣服晾干 B.鐵生銹C.銅導電 D.石蠟熔化2.下列能判斷蠟燭燃燒是化學變化的依據是( )A.發(fā)光發(fā)熱 B.逐漸變短C.火焰周圍蠟熔化 D.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BD3.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1)自行車輪胎爆裂 (2)節(jié)日燃放鞭炮(3)泥水靜止產生沉淀 (4)清水中滴入紅墨水變成紅色(5)霓虹燈發(fā)出有色光 (6)從海水中曬制食鹽(2)(1)(3)(4)(5)(6)遷移應用4.下列文字描述了有關物質的變化和性質:①潺潺的流水能蒸發(fā)成水蒸氣②水蒸氣可以變成天空中的白云③白云變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鐵制成鐵鍋⑤鋼鐵可能變成鐵銹⑥煤著火燃燒,殘余一堆灰燼請分析:其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______(填序號,下同);屬于化學性質的是____;屬于物理變化的是________;屬于化學變化的是________。①②⑤③④⑥板書設計證據判斷變化物理變化:無新物質生成、無新分子生成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有新分子生成推測性質決定用途第1節(jié) 物質的變化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節(jié) 物質的變化【核心概念】2.物質的變化與化學反應 結構與功能【學習內容與要求】2.3 物質變化的特征⑦了解物質的變化存在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描述化學變化是產生新物質的過程;化學變化還會伴隨沉淀、產生氣體、顏色變化、發(fā)光、吸熱或放熱等現象。⑨理解化學變化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原子的種類和數量不變;化學變化前后,分子的種類發(fā)生改變認識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教學目標】1.科學觀念:了解物質是在不斷變化著的;能從微觀角度解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qū)別2.科學思維:會正確判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3.探究實踐:了解探究物質變化規(guī)律的方法和應用;學習研究物質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方法。4.態(tài)度責任:從物質運動與相互作用這一科學統一的概念和原理出發(fā),認識自然界的物質處于永不停息地運動和變化之中,不同的物質形態(tài)和運動形式發(fā)生著相互作用。【教學思路】本關于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在七年級上冊教材中已經學過,本節(jié)課是從微觀角度深入理解上述概念。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能讓學生知道如何尋求物質發(fā)生變化的證據,學會根據所獲取的證據判斷發(fā)生變化的類型,為接下來學習酸、堿、鹽知識作鋪墊。【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明確問題 如果你在篝火上燒烤食物,你能看到燃燒使堅硬的干柴變?yōu)樗纱嗟哪咎浚踔磷優(yōu)榛覡a;你能聽到火焰發(fā)出的嘶嘶聲;你能聞到煙味;你能感受到燃燒放出的熱量;你甚至還能品嘗到燒烤后的熟食。 這個過程中許多物質發(fā)生了變化,而你能感知到的只是這些物質發(fā)生變化時所伴隨的現象。 結合自身的活動經驗,活躍了課堂氣氛。物質是在不斷變化著的 [情景展示1] [問題探究] 自然界中的這些變化是什么變化 [思考交流] [歸納總結] 自然界中會發(fā)生兩種變化: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下雨是物理變化,煤礦自燃和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化學變化。 [繼續(xù)探究] 從宏觀上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qū)別是什么 [思考交流] [歸納總結] 物理變化中無新的物質產生,化學變化中會產生新的物質。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是否有新的物質產生。 先由學生找出各種變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后歸納出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情景展示2] 水蒸發(fā)的微觀示意圖 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 [問題探究] 水蒸發(fā)和水電解過程中分子本身有沒有發(fā)生改變 從微觀角度來判別水蒸發(fā)和水電解分別是什么變化 [思考交流] [歸納總結] 水蒸發(fā)過程中分子本身沒變,是物理變化;水電解過程中分子發(fā)生了改變,變成了其他分子,是化學變化。 [繼續(xù)探究] 化學變化的實質是什么 [思考交流] [歸納總結] 化學變化的實質是構成物質的分子重新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由宏觀到微觀,強化了化學變化的實質。探究物質變化的方法 [情景展示1] [問題探究] 上述圖片所示變化中伴隨著什么現象 物質發(fā)生變化的證據有哪些 [思考交流] [歸納總結] 物質的顏色、形狀、狀態(tài)和溫度的改變,是否有氣體或沉淀生成等都可以作為判別物質變化的證據。 [繼續(xù)探究] 探究物質變化的方法有哪些 [思考交流] [歸納總結] 觀察和實驗是探究物質變化的基本方法,除此以外,還有查閱資料等方法。 [繼續(xù)探究]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的證據是什么? [思考交流] [歸納總結]無色變成了白色、產生了白色沉淀是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的證據。 產生沉淀、產生氣體、pH的變化等證據,有新物質生成可推斷發(fā)生化學反應。 由學生觀察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物質變化規(guī)律的應用 [情景展示1] 觀察實驗: [問題探究] 在氯化鐵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鉀溶液后產生了什么現象 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此變化體現出的性質有什么應用 [思考交流] [歸納總結] 在氯化鐵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鉀溶液后溶液變成血紅色,生成了新物質,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利用這一性質,可以用硫氰化鉀溶液檢驗三價鐵離子的存在。 [情景展示2] 演示實驗:在無水硫酸銅粉末中加水。 [問題探究] 白色的硫酸銅固體遇水會呈藍色,這一性質有什么用途 [思考交流] [歸納總結] 白色的硫酸銅粉末可作某種物質是否含有水分的檢測劑,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劑。 [繼續(xù)探究] 物質的變化規(guī)律有哪些應用 [思考交流] [歸納總結] 我們可以通過物質的變化和變化規(guī)律來推測物質的性質,再根據物質的性質對物質進行應用,以造福人類。 實驗、觀察、和分析、歸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知識、能力與科學思維的統一。課堂小結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章 第1節(jié) )物質的變化 教學設計.docx 第1節(jié) 物質的變化 (共23張PPT).pptx 考試這樣考--第1節(jié) 物質的變化.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