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人教新版八上物理高效完全備課】第一章 機械運動(單元梳理讀記)(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人教新版八上物理高效完全備課】第一章 機械運動(單元梳理讀記)(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一章 機械運動(梳理讀背)
第1節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一、長度的單位
1. 單位
(1)測量物理量的過程實際上是比較的過程,就是將一個待測的物理量與一個公認的標準量進行比較,這個標準量就是單位。
(2)國際單位制:國際計量組織制定了一套國際統一的單位,叫國際單位制(簡稱SI)。
2. 長度單位
(1)國際單位是米,符號m。
(2)常用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
(3)單位換算
1km=103m=106mm=109μm=1012nm 1m=10dm=102cm=103mm。
二、長度的測量
1. 常用測量工具
(1)常用測量工具
測量長度最常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例如,卷尺、直尺、三角尺等。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等常用于機械加工的精密測量,而激光測距儀通常用于遠距離精確測量。
(2)認識刻度尺的“0”刻度線、測量范圍、分度值
①“0”刻度線:刻度尺的起始刻度線。
②測量范圍(量程):是測量范圍上限和下限的差。
③分度值:相鄰兩刻度線之間的長度,它決定測量的精確程度。不同的刻度尺測量范圍與分度值可能不同。如圖所示,刻度尺的量程是0~15cm,分度值是1mm。
(3)刻度尺的選擇
我們可根據測量的要求選擇不同的測量工具。例如,要測量家里門窗的長度或寬度,可以選用卷尺來測量;如果要精確測量螺母的尺寸,可以選用精確度比較高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如游標卡尺等。
2.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做到三看
一看零刻度線: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是否磨損。如已磨損,則應重選一個未磨損的刻度線作為測量的起點。
二看量程:測量長度時要求一次測量出物體的長度,如果測量范圍小于物體的實際長度,則肯定要移動刻度尺測量若干次,這樣會使測量的結果與物體的長度產生較大的偏差。
三看分度值:分度值反映了刻度尺的精確程度。使用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進行測量,所達到的精確程度不同。
(2)測量時:使用時做到五會。
①會“選”:根據測量的要求選取分度值和量程適當的刻度尺。
②會“放”:刻度尺要放正,即刻度尺與被測長度平行,而且要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側緊貼被測物體(如圖甲所示)。零刻度線磨損的,應另選某一刻度線為“零點”,與被測物體長度起始端對齊,讀數時應注意要減去“零點”的數值。如圖丙所示,物體的長度為6.20cm-4.00cm=2.20cm.
③會“看”:讀數時,視線應該垂直于被測物體及刻度尺。
④會“讀”:讀數時,先讀出準確值,再進行估讀(一位)。如圖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讀出準確值是4.7cm,估讀值是0.5mm(0.3~0.6 mm均正確),所以該物體的長度為4.75cm。
甲 乙
讀數時,如果物體的長度恰好對準整數刻度線,應該用0補上。圖乙中鉛筆長度應該記錄為52.0mm 或5.20cm。如果記錄為52mm或5.2cm,就是錯誤的。因為沒有估讀值,體現不出刻度尺的分度值。
⑤會“記”:記錄的測量結果應由準確值、估讀值和單位組成。
3. 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
(1)累積法
適用于測量無法直接測量的某些微小量。可把數個相同的微小量加在一起測量,再將測量結果除以微小量的個數,就可得到一個微小量。例如,測量一張紙的厚度、細銅絲的直徑、塑料膠帶的厚度等。
測量細金屬絲的直徑的方法:把銅絲緊密繞在鉛筆上;數出纏繞在鉛筆桿上的圈數n;用刻度尺量出n圈銅絲圈的長度L;則銅絲的直徑d= L/n.
(2)輔助法
對于用刻度尺無法直接測出的物體長度,可用三角板等進行輔助測量,實質就是將被測長度平移至刻度尺上進行測量。例如測量圓錐體的高、硬幣的直徑等。如圖所示,紀念幣的直徑約為1.06cm。
(3)化曲為直法
用不可伸長的細棉線和要測量的曲線重合,在起點和終點做好記號,拉直后用刻度尺測量出兩標記之間的距離,有比例尺的利用比例尺可計算出實際長度。測量圓柱體的周長、地圖上鐵路長度等可以用化曲為直法。例如,用地圖測出武漢與廣州兩地間鐵路線長度的方法:用棉線AB與地圖上兩地間鐵路線完全重合,測出棉線AB的長度,根據地圖的比例尺n即可求出鐵路線的長度s=sAB×n.
(4)化直為曲法
用已知周長的滾輪在待測的較長的直線或曲線上滾動,記下滾動的圈數,則被測線的長度等于圈數乘以滾輪周長。例如,測量操場的長度,汽車、火車的里程表。如圖中測出輪子的周長L,再讓輪子沿操場滾一周,記錄車輪滾動的圈數n,則操場周長為nL。
(5)化暗為明法
有些待測長度不是明顯地露在外面,而是隱含在物體的內部,刻度尺不能直接測量,可以選擇大小合適的鋼針插入孔內,在管口處給鋼針做上記號,然后再測出鋼針尖端到記號處的長度即可。測量玻璃管的內徑,工件的裂縫深度等,如圖所示。
三、時間的測量
1. 時間單位
(1)國際單位是秒,符號s。
(2)常用單位有:小時(h)、分鐘(min)。
(3)單位換算: 1h=60min 1min=60s
2. 時間的測量工具
(1)古代的測量工具:在古代,人們用圭表、日晷、沙漏等計時儀器來測量時間。
(2)現代生活中測量時間的工具
我們通常使用鐘、表來測量時間;在運動場和實驗室,經常用秒表來測量時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還制造出了更精確的計時儀器,如銫原子鐘。
3. 機械秒表的使用
機械秒表的主要組成部分:大表盤、小表盤、分針、秒針、啟動暫停鍵等(下圖甲所示)。
(1)機械秒表的使用
一按:實驗開始,需要計時時,用大拇指迅速按下啟動暫停鍵,指針轉動,開始計時。
二停:當需要停止計時時,再迅速按一下同一按鈕,指針停止走動,停止計時。
三讀:停止計時后,先讀出小表盤指針指示的“分”,再讀出大表盤指針指示的“秒”,將兩個時間相加即是所測的時間間隔。
四歸零:測量結束后,按一下復位鍵將指針歸零后存放入盒中。
甲 機械秒表的主要組成 乙 機械秒表的讀數
(2)機械秒表的讀數
示數=小盤讀數(min)+大盤讀數(s)
在讀數時,先讀出小表盤上指針所通過的分鐘數(按整數讀);再觀察小表盤上的指針是否超過兩數字之間的半分鐘刻度線,若不超過,則大表盤按照0~30s讀數,若超過,則大表盤按照31~60s讀數。如上圖乙所示,機械秒表的讀數=3min+37.5s=3min37.5s
四、誤差
1. 誤差: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別叫作誤差。[
2. 產生原因
跟測量工具的精確程度有關;跟測量的人讀取的估計值不同有關;受環境等因素影響。
3. 減小誤差的方法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使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
4. 誤差和錯誤的區別
(1)誤差:在正確測量的前提下,所測得的數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因人的眼睛不能準確地估讀,所以誤差是存在且不可以避免的(選填“可以”或“不可以”)。
(2)錯誤:是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或讀取、記錄測量結果時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錯誤是可以避免的(選填“可以”或“不可以”)。
第2節 運動的描述
一、機械運動
1. 定義:把物體位置隨時間的變化叫作機械運動。
2. 機械運動的特點
(1)機械運動是最普遍的運動形式。宇宙中所有的物體都在運動,絕對靜止的物體是不存在的。
(2)機械運動是最簡單的一種運動形式。
(3)微觀世界里分子、原子的運動,電磁運動,生機盎然的生命運動等不屬于機械運動(選填“不屬于”或“不屬于”)。
二、參照物
1. 參照物:描述物體運動時,選做標準的物體叫作參照物。
2. 參照物的選擇
(1)除研究對象本身外其他任何物體都可以選作參照物。
(2)一般情況下,我們默認選地面為參照物。
(3)參照物選取不同,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情況也不同。
3. 古詩詞中有關運動和靜止的描述
(1)“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萬千河”。
“坐地”指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而“日行”則是相對于地軸在運動。
(2)“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青山相對出”是以船為參照物,“孤帆日邊來”是以河岸為參照物。
(3)“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
“山走來迎”是以船為參照物,而“山不動,是船行”是以山為參照物。
4. 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方法
一看選哪個物體作為參照物,二看被判斷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是否發生變化。如果位置變化了,是運動的;如果位置沒有變化,是靜止的。
三、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1. 對于同一個物體,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它的運動情況就可能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 對“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理解
(1)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一切物體都在運動,絕對不動的物體是不存在的。
(2)物體的運動狀態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
3. 運動與靜止相對性的應用
(1)相對運動:指研究對象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發生了變化。例如,拍攝影視劇時,為表現演員向某方向運動,可以讓背景向相反的方向運動。
(2)相對靜止:兩個物體運動的快慢相同,運動的方向相同,它們的相對位置沒有變化,這兩個物體就相對靜止。例如,空中加油時的加油機和受油機,運動快慢相同,運動方向相同,以其中一個為參照物,另一個是靜止的,屬于相對靜止。
第3節 運動的快慢
一、速度
1. 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相同時間,比較路程;路程越長,運動的越快;相同路程,比較時間;時間越短,運動的越快。
2. 速度
(1)定義:路程與時間之比叫作速度。
(2)公式: v=s/t,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v表示速度。
(3)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在數值上等于物體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這個數值越大,表示物體運動越快。
(4)單位:速度的單位由路程單位與時間單位組合而成。
①國際單位制:米/秒,符號是m/s或m s-1
②交通運輸中:千米/小時,符號是km/h或km h-1
③單位換算: 1 m/s=3.6km/h.
(5)路程與時間的計算
根據v=可以得出路程與時間的計算公式: 路程s=vt 時間 t=
3. 與運動有關的交通標志
(1)速度表
可以直接顯示出車輛的運動速度。下圖中的汽車速度表,它上面的單位是km/h,當指針指在哪個位置時,說明此時的速度是多少km/h。如圖所示,汽車的速度是80 km/h。“136018”是指這輛車總共通過的路程為136018km。
汽車速度表 限速標志 里程標記
在不同的道路或不同的路段,有很多限速的標志牌。如圖甲所示為限速標志,限速標志牌的單位是km/h,表示機動車在該道路上行駛,速度不得超過60km/h。圖乙是公路上的里程標記牌,表示從此標志牌到北海的路程為24km。
二、勻速直線運動
1. 機械運動的分類
(1)物體做機械運動,按照運動路線的曲直可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2)在直線運動中,按照速度是否變化分為: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
2. 勻速直線運動
(1)定義:物體沿著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叫作勻速直線運動。
(2)特點:
①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②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保持不變,即路程和時間的比值不變,速度與路程和時間無關;不能將v=s/t理解為v與s成正比,與t成反比。
③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
3. 變速直線運動
(1)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
物體做直線運動時,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變化的,即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如圖中汽車的運動,這種運動叫作變速直線運動。
(2)平均速度
①在變速運動中,只做粗略研究,也可用v=s/t來描述運動的快慢,這樣算出來的速度叫作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等于運動的路程與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之比。日常所說的速度,多數情況指的是平均速度。
②計算公式:v=s/t。s是總路程,t指總時間。
③對平均速度的理解
平均速度用來粗略地描述做變速運動的物體的平均快慢程度,但不能精確地知道它的運動情況。我們說一個物體的平均速度時,必須指出在哪段時間內,或在哪段路程中,因為在不同的時間或路程中,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術平均值,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各段平均速度的算術平均值。
4. 物體運動圖像
在物理中常采用數學圖象方法,把物理現象或物理量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這種方法稱為圖象法。(1)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像
用橫坐標表示時間t,縱坐標表示路程s,就得到了s-t圖象。該圖象是過原點的傾斜直線,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同一圖象中直線的傾斜度越大,表示物體的速度越大,如圖甲所示,速度va>vb。圖乙中隨時間的增加路程不變,表示物體靜止。
s-t圖像 甲 乙
(2)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
用橫坐標表示時間,縱坐標表示速度,就得到了v-t圖象。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是一條與t軸平行的直線,說明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是不變的。
在v-t圖象中,同一坐標系,截距越大,速度越大。如圖所示,隨時間的增加速度不變,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甲>v乙。
(3)s-t或v-t圖像的應用
①讀出任一時間內物體通過的路程或通過一段路程所用的時間。
根據如圖甲所示的圖像,物體甲在5s內通過的路程為20m.
②求出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的速度,比較運動的快慢情況
如圖乙所示,甲、乙的速度分別為: v甲===4m/s v乙===1m/s 故v甲>v乙。
③在同一坐標系中比較運動的快慢
如圖所示,時間相同t=t2時,比較路程:因為s2>s1,所以A物體運動的快。路程相同s=s1時,比較時間:因為t1<t2,所以A物體運動的快。
④在不同坐標系中比較運動的快慢
如圖所示,甲乙的速度分別是:
v甲===0.4m/s v乙===0.1m/s 所以v甲>v乙。
第4節 速度的測量
一、測量平均速度
1. 設計實驗
(1)實驗原理:v=
(2)需要測量的物理量: 路程s和時間t。
(3)實驗器材:斜面、木塊、小車、刻度尺、停表、金屬擋板等。
(4)實驗裝置圖:
(5)實驗器材的作用
①斜面的作用:使小車獲得動力,能夠自由下滑。
②刻度尺的作用:測量小車通過的路程。
③停表的作用:測量小車運動的時間。會讀停表的示數:示數=小表盤示數(min)+大表盤示數(s),根據小表盤分針是否過半加30s。
④金屬片的作用:讓小車停止運動,便于測量時間。
(6)實驗注意事項:
①斜面的坡度太小,小車可能達不到底部;斜面的坡度太大,小車運動的速度大,所用時間短,導致測量難度大、實驗誤差大。
②實驗過程中,斜面的傾斜程度不能變。
③測量小車下滑路程時,起點從車頭算起,終點也應該是車頭。
2. 實驗步驟
(1)如圖,將長木板的一端用小木塊墊起,形成一個坡度很小的斜面;
(2)將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金屬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測出小車要通過的路程s1,把和后面測得的數據填入實驗記錄表格中;
(3)用停表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撞擊金屬片的時間t1;
(4)根據測得的s1、t1,利用公式v1= s1/t1算出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5)將金屬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測出小車到金屬片的距離s2;
(6)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過斜面上半段s2所用的時間t2,算出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7)實驗記錄表格
路程s/cm 時間t/s 平均速度v/(cm·s-1)
s1= t1= v1=
s2= t2= v2=
3. 分析論證
路程s/cm 時間t/s 平均速度v/(cm·s-1)
s1= 70 t1=2.5 v1=28
s2=35 t2=1.6 v2=22
(1)計算全程、上半段的平均速度:
全程的平均速度 v===28cm/s
上半段的平均速度 v===22cm/s
(2)計算下半段的平均速度
下半段路程 s3=35cm,小車通過下半段路程所用時間 t3=t1-t2=2.5s-1.6s=0.9s,下半段的平均速度
v3===39cm/s
(3)三次平均速度的大小依次是v3>v1>v2。
(4)實驗結論
①小車沿斜面下滑做加速直線運動。
②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不相等(相等/不相等)。所以講平均速度或計算平均速度時,必須強調是物體在哪一段時間內或哪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4. 交流與評估
(1)實驗成功的關鍵是測時間。小車開始運動的同時開始計時,小車撞擊金屬片的同時停止計時。正式實驗之前應該多練習幾次,熟練之后會使測量數據更準確。
(2)斜面墊起的一端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過高會使小車速度過大,不易記錄時間,過低時可能會使測出的平均速度太接近)。
(3)誤差分析(實驗誤差主要來自于時間測量的誤差)
①當小車過了起始位置才開始計時或小車未達終點就停止計時,會導致測量時間偏小,平均速度偏大;
②當小車到達終點后才停止計時或小車未開始運動提前計時,會導致測量時間偏大,平均速度偏小;
③小車沒有從靜止開始下滑,所測平均速度偏大。
二、拓展性實驗:用位置傳感器測量物體的速度
【實驗目的】測量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速度;測量人的手掌移動時速度的變化情況。
【實驗器材】位置傳感器、小車、斜面、計算機等。
【實驗原理】如圖所示,A為可在斜面上自由移動的小車,B為固定在斜面一端的傳感器。傳感器利用超聲波可以測出在不同時刻小車與它的距離,然后計算機再根據時間就可以算出運動的小車在不同位置時的速度。
如果將傳感器放置在合適的位置,實驗者面對傳感器,前后行走,就可以在計算機屏幕上觀察實驗者行走的速度。
【進行實驗】
(1)調節傳感器的位置,使傳感器的激光對準小車,讓小車從斜面上滑下,觀察計算機顯示速度波形的變化情況。
(2)將手掌放在位置傳感器前,來回移動手掌,觀察計算機顯示速度波形的變化情況。
【實驗結論】通過速度變化圖像,我們發現小車的速度不斷變大,后減為零。通過速度變化圖像,我們發現手掌移動的速度在不斷變化。
【分析論證】傳感器測距離配合計算機測速的優點
(1)位移傳感器可自動測出各時刻的距離;
(2)計算機可以根據距離和對應時間信息,自動算出速度;
(3)計算機可以直接顯示出速度~時間圖像。
三、超聲波測距、測速
1. 超聲波測距
測距的原理:如圖所示,發射器向被測物發射超聲波,在發射的同時開始計時。超聲波傳播過程中遇到被測物會被反射,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停止計時。根據計時器記錄的時間t及超聲波傳播的速度v,儀器就能自動計算出發射點與被測物之間的距離 s=vt/2。
如果被測物是運動的物體,超聲波測量儀還可測出物體移動的速度。
2. 超聲波測速
(1)區間測速
“區間測速”目前在全國大部分高速路實行。原理就是在兩監測點安裝監控和測速探頭,測出一輛車通過兩個監測點的時間,再根據兩點間的距離算出該車在這一區間路段的平均車速,如果這個平均車速超過了該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為超速。
(2)測速儀(定點測速)
如圖所示是在高速公路上常見的測速裝置,其主要部分是一個測速儀。其原理如下圖所示,汽車向測速儀的方向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出兩次短促的(超聲波)信號,超聲波信號遇見汽車前面板,反射回測速儀。測速儀根據汽車在兩次遇到信號之間所通過的路程及所用的時間,由速度公式v=s/t可得出汽車的平均速度。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一章 機械運動(梳理讀背)
第1節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一、長度的單位
1. 單位
(1)測量物理量的過程實際上是 的過程,就是將一個待測的物理量與一個公認的 進行比較,這個標準量就是單位。
(2)國際單位制:國際計量組織制定了一套國際統一的單位,叫 (簡稱SI)。
2. 長度單位
(1)國際單位是 ,符號m。
(2)常用單位有: (km)、 (dm)、 (cm)、 (mm)、 (μm)、 (nm)。
(3)單位換算
1km= m= mm= μm= nm 1m= dm= cm= mm。
二、長度的測量
1. 常用測量工具
(1)常用測量工具
測量長度最常用的基本工具是 。例如,卷尺、直尺、三角尺等。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等常用于機械加工的精密測量,而激光測距儀通常用于遠距離精確測量。
(2)認識刻度尺的“0”刻度線、測量范圍、分度值
①“0”刻度線:刻度尺的 刻度線。
②測量范圍(量程):是測量范圍上限和下限的 。
③分度值:相鄰兩刻度線之間的長度,它決定測量的 。不同的刻度尺測量范圍與分度值可能不同。如圖所示,刻度尺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
(3)刻度尺的選擇
我們可根據測量的 選擇不同的測量工具。例如,要測量家里門窗的長度或寬度,可以選用 來測量;如果要精確測量螺母的尺寸,可以選用精確度比較高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如游標卡尺等。
2.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做到三看
一看零刻度線:看刻度尺的 是否磨損。如已磨損,則應重選一個未磨損的刻度線作為測量的起點。
二看量程:測量長度時要求一次測量出物體的長度,如果測量范圍小于物體的實際長度,則肯定要移動刻度尺測量若干次,這樣會使測量的結果與物體的長度產生較大的偏差。
三看分度值:分度值反映了刻度尺的 。使用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進行測量,所達到的精確程度不同。
(2)測量時:使用時做到五會。
①會“選”:根據測量的要求選取 和 適當的刻度尺。
②會“放”:刻度尺要放正,即刻度尺與被測長度 ,而且要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側緊貼被測物體(如圖甲所示)。零刻度線磨損的,應另選某一刻度線為“零點”,與被測物體長度起始端對齊,讀數時應注意要減去“零點”的數值。如圖丙所示,物體的長度為 cm.
③會“看”:讀數時,視線應該 于被測物體及刻度尺。
④會“讀”:讀數時,先讀出準確值,再進行 。如圖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讀出準確值是 cm,估讀值是 mm(0.3~0.6 mm均正確),所以該物體的長度為 cm。
甲 乙
讀數時,如果物體的長度恰好對準整數刻度線,應該用 補上。圖乙中鉛筆長度應該記錄為 mm或 cm。如果記錄為52mm或5.2cm,就是錯誤的。因為沒有估讀值,體現不出刻度尺的分度值。
⑤會“記”:記錄的測量結果應由準確值、估讀值和 組成。
3. 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
(1)累積法
適用于測量無法直接測量的某些微小量。可把數個相同的微小量加在一起測量,再將測量結果除以微小量的個數,就可得到一個微小量。例如,測量一張紙的厚度、細銅絲的直徑、塑料膠帶的厚度等。
測量細金屬絲的直徑的方法:把銅絲緊密繞在鉛筆上;數出纏繞在鉛筆桿上的圈數n;用刻度尺量出n圈銅絲圈的長度L;則銅絲的直徑d= L/n.
(2)輔助法
對于用刻度尺無法直接測出的物體長度,可用三角板等進行輔助測量,實質就是將被測長度平移至刻度尺上進行測量。例如測量圓錐體的高、硬幣的直徑等。如圖所示,紀念幣的直徑約為 cm。
(3)化曲為直法
用不可伸長的細棉線和要測量的曲線重合,在起點和終點做好記號,拉直后用刻度尺測量出兩標記之間的距離,有比例尺的利用比例尺可計算出實際長度。測量圓柱體的周長、地圖上鐵路長度等可以用化曲為直法。例如,用地圖測出武漢與廣州兩地間鐵路線長度的方法:用棉線AB與地圖上兩地間鐵路線完全重合,測出棉線AB的長度,根據地圖的比例尺n即可求出鐵路線的長度s= .
(4)化直為曲法
用已知周長的滾輪在待測的較長的直線或曲線上滾動,記下滾動的圈數,則被測線的長度等于圈數乘以滾輪周長。例如,測量操場的長度,汽車、火車的里程表。如圖中測出輪子的周長L,再讓輪子沿操場滾一周,記錄車輪滾動的圈數n,則操場周長為 。
(5)化暗為明法
有些待測長度不是明顯地露在外面,而是隱含在物體的內部,刻度尺不能直接測量,可以選擇大小合適的鋼針插入孔內,在管口處給鋼針做上記號,然后再測出鋼針尖端到記號處的長度即可。測量玻璃管的內徑,工件的裂縫深度等,如圖所示。
三、時間的測量
1. 時間單位
(1)國際單位是 ,符號s。
(2)常用單位有: (h)、 (min)。
(3)單位換算: 1h= min 1min= s
2. 時間的測量工具
(1)古代的測量工具:在古代,人們用圭表、日晷、沙漏等計時儀器來測量時間。
(2)現代生活中測量時間的工具
我們通常使用鐘、表來測量時間;在運動場和實驗室,經常用 來測量時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還制造出了更精確的計時儀器,如銫原子鐘。
3. 機械秒表的使用
機械秒表的主要組成部分: 表盤、 表盤、分針、 針、啟動暫停鍵等(圖甲所示)。
(1)機械秒表的使用
一按:實驗開始,需要計時時,用大拇指迅速按下啟動暫停鍵,指針轉動,開始計時。
二停:當需要停止計時時,再迅速按一下同一按鈕,指針停止走動,停止計時。
三讀:停止計時后,先讀出小表盤指針指示的“分”,再讀出大表盤指針指示的“秒”,將兩個時間相加即是所測的時間間隔。
四歸零:測量結束后,按一下復位鍵將指針歸零后存放入盒中。
甲 機械秒表的主要組成 乙 機械秒表的讀數
(2)機械秒表的讀數
示數=小盤讀數(min)+大盤讀數(s)
在讀數時,先讀出小表盤上指針所通過的分鐘數(按整數讀);再觀察小表盤上的指針是否超過兩數字之間的半分鐘刻度線,若不超過,則大表盤按照 s讀數,若超過,則大表盤按照 s讀數。如上圖乙所示,機械秒表的讀數=
四、誤差
1. 誤差: 值和 值之間的差別叫作誤差。[
2. 產生原因
跟測量工具的 有關;跟測量的人讀取的 值不同有關;受 等因素影響。
3. 減小誤差的方法
;使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
4. 誤差和錯誤的區別
(1)誤差:在正確測量的前提下,所測得的數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因人的眼睛不能準確地估讀,所以誤差是存在且 避免的(選填“可以”或“不可以”)。
(2)錯誤:是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或讀取、記錄測量結果時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錯誤是 避免的(選填“可以”或“不可以”)。
第2節 運動的描述
一、機械運動
1. 定義:把物體 隨時間的變化叫作機械運動。
2. 機械運動的特點
(1)機械運動是最普遍的運動形式。宇宙中所有的物體都在運動,絕對靜止的物體是不存在的。
(2)機械運動是最簡單的一種運動形式。
(3)微觀世界里分子、原子的運動,電磁運動,生機盎然的生命運動等 機械運動(選填“ ”或“ ”)。
二、參照物
1. 參照物:描述物體運動時,選做 叫作參照物。
2. 參照物的選擇
(1)除研究對象本身外其他任何物體都可以選作參照物。
(2)一般情況下,我們默認選地面為參照物。
(3)參照物選取不同,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情況也不同。
3. 古詩詞中有關運動和靜止的描述
(1)“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萬千河”。
“坐地”指相對于 是靜止的,而“日行”則是相對于地軸在運動。
(2)“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青山相對出”是以 為參照物,“孤帆日邊來”是以 為參照物。
(3)“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
“山走來迎”是以 為參照物,而“山不動,是船行”是以 為參照物。
4. 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方法
一看選哪個物體作為參照物,二看被判斷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是否發生變化。如果位置變化了,是 的;如果位置沒有變化,是 的。
三、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1. 對于同一個物體,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它的運動情況就可能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 性。
2. 對“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理解
(1)運動是 的,靜止是 的。一切物體都在運動,絕對不動的物體是不存在的。
(2)物體的運動狀態取決于所選的 。
3. 運動與靜止相對性的應用
(1)相對運動:指研究對象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發生了變化。例如,拍攝影視劇時,為表現演員向某方向運動,可以讓背景向相反的方向運動。
(2)相對靜止:兩個物體運動的 相同,運動的 相同,它們的相對位置沒有變化,這兩個物體就相對靜止。例如,空中加油時的加油機和受油機,運動快慢相同,運動方向相同,以其中一個為參照物,另一個是 的,屬于相對靜止。
第3節 運動的快慢
一、速度
1. 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相同時間,比較 ;路程越長,運動的越快;相同路程,比較 ;時間越短,運動的越快。
2. 速度
(1)定義:路程與時間 叫作速度。
(2)公式: ,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v表示速度。
(3)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在數值上等于物體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這個數值越大,表示物體運動越快。
(4)單位:速度的單位由路程單位與時間單位組合而成。
①國際單位制: ,符號是 或m s-1
②交通運輸中: ,符號是 或km h-1
③單位換算: 1 m/s= km/h.
(5)路程與時間的計算
根據v=可以得出路程與時間的計算公式: 路程s= ,時間 t= 。
3. 與運動有關的交通標志
(1)速度表
可以直接顯示出車輛的運動 。下圖中的汽車速度表,它上面的單位是 ,當指針指在哪個位置時,說明此時的速度是多少km/h。如圖所示,汽車的速度是 km/h。“136018”是指這輛車總共通過的路程為136018km。
汽車速度表 限速標志 里程標記
在不同的道路或不同的路段,有很多限速的標志牌。如圖甲所示為限速標志,限速標志牌的單位是 ,表示機動車在該道路上行駛,速度不得超過 。圖乙是公路上的里程標記牌,表示從此標志牌到北海的路程為 。
二、勻速直線運動
1. 機械運動的分類
(1)物體做機械運動,按照運動路線的曲直可分為: 運動和 運動。
(2)在直線運動中,按照速度是否變化分為: 直線運動和 直線運動。
2. 勻速直線運動
(1)定義:物體沿著直線且 不變的運動叫作勻速直線運動。
(2)特點:
①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②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保持不變,即 的比值不變,速度與路程和時間 關;不能將v=s/t理解為v與s成正比,與t成反比。
③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
3. 變速直線運動
(1)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
物體做直線運動時,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變化的,即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如圖中汽車的運動,這種運動叫作 運動。
(2)平均速度
①在變速運動中,只做粗略研究,也可用v=s/t來描述運動的快慢,這樣算出來的速度叫作 速度。平均速度等于運動的路程與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之比。日常所說的速度,多數情況指的是平均速度。
②計算公式:v= 。s是總路程,t指總時間。
③對平均速度的理解
平均速度用來 地描述做變速運動的物體的平均快慢程度,但不能精確地知道它的運動情況。我們說一個物體的平均速度時,必須指出在哪段 內,或在哪段 中,因為在不同的時間或路程中,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術平均值,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各段平均速度的算術平均值。
4. 物體運動圖像
在物理中常采用數學圖象方法,把物理現象或物理量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這種方法稱為圖象法。(1)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像
用橫坐標表示時間t,縱坐標表示路程s,就得到了s-t圖象。該圖象是過原點的 直線,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 比,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同一圖象中直線的傾斜度越大,表示物體的 越大,如圖甲所示,速度va vb。圖乙中隨時間的增加路程不變,表示物體 。
s-t圖像 甲 乙
(2)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
用橫坐標表示時間,縱坐標表示速度,就得到了v-t圖象。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是一條與t軸 的直線,說明做勻速直線運動的 是不變的。
在v-t圖象中,同一坐標系,截距越大,速度越大。如圖所示,隨時間的增加速度不變,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甲 v乙。
(3)s-t或v-t圖像的應用
①讀出任一時間內物體通過的路程或通過一段路程所用的時間。
根據如圖甲所示的圖像,物體甲在5s內通過的路程為 m.
②求出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的速度,比較運動的快慢情況
如圖乙所示,甲、乙的速度分別為: v甲= m/s v乙= m/s 故v甲 v乙。
③在同一坐標系中比較運動的快慢
如圖所示,時間相同t=t2時,比較路程:因為s2>s1,所以A物體運動的快。路程相同s=s1時,比較時間:因為t1<t2,所以A物體運動的快。
④在不同坐標系中比較運動的快慢
如圖所示,甲乙的速度分別是:
v甲= m/s v乙= m/s 所以v甲 v乙。
第4節 速度的測量
一、測量平均速度
1. 設計實驗
(1)實驗原理: 。
(2)需要測量的物理量: 和 。
(3)實驗器材:斜面、木塊、小車、 、 、金屬擋板等。
(4)實驗裝置圖:
(5)實驗器材的作用
①斜面的作用:使小車獲得動力,能夠 。
②刻度尺的作用:測量小車通過的 。
③停表的作用:測量小車運動的 。會讀停表的示數:示數=小表盤示數(min)+大表盤示數(s),根據小表盤分針是否過半加30s。
④金屬片的作用:讓小車停止運動,便于測量 。
(6)實驗注意事項:
①斜面的坡度太小,小車可能達不到 ;斜面的坡度太大,小車運動的速度大,所用 短,導致測量難度大、實驗誤差大。
②實驗過程中,斜面的傾斜程度不能變。
③測量小車下滑路程時,起點從車頭算起,終點也應該是 。
2. 實驗步驟
(1)如圖,將長木板的一端用小木塊墊起,形成一個坡度很小的斜面;
(2)將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金屬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測出小車要通過的路程s1,把和后面測得的數據填入實驗記錄表格中;
(3)用停表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撞擊金屬片的時間t1;
(4)根據測得的s1、t1,利用公式v1= s1/t1算出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5)將金屬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測出小車到金屬片的距離s2;
(6)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過斜面上半段s2所用的時間t2,算出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7)實驗記錄表格
路程s/cm 時間t/s 平均速度v/(cm·s-1)
s1= t1= v1=
s2= t2= v2=
3. 分析論證
路程s/cm 時間t/s 平均速度v/(cm·s-1)
s1= 70 t1=2.5 v1=28
s2=35 t2=1.6 v2=22
(1)計算全程、上半段的平均速度:
全程的平均速度 v== cm/s
上半段的平均速度 v= cm/s
(2)計算下半段的平均速度
下半段路程 s3=35cm,小車通過下半段路程所用時間 t3=t1-t2=2.5s-1.6s=0.9s,下半段的平均速度
v3===39cm/s
(3)三次平均速度的大小依次是v3 v1 v2。
(4)實驗結論
①小車沿斜面下滑做 直線運動。
②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相等/不相等)。所以講平均速度或計算平均速度時,必須強調是物體在哪一段 內或哪一段 中的平均速度。
4. 交流與評估
(1)實驗成功的關鍵是測時間。小車開始運動的同時開始計時,小車撞擊 的同時停止計時。正式實驗之前應該多練習幾次,熟練之后會使測量數據更準確。
(2)斜面墊起的一端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過高會使小車速度過大,不易記錄時間,過低時可能會使測出的平均速度太接近)。
(3)誤差分析(實驗誤差主要來自于時間測量的誤差)
①當小車過了起始位置才開始計時或小車未達終點就停止計時,會導致測量時間偏小,平均速度偏 ;
②當小車到達終點后才停止計時或小車未開始運動提前計時,會導致測量時間偏大,平均速度偏 ;
③小車沒有從靜止開始下滑,所測平均速度偏 。
二、拓展性實驗:用位置傳感器測量物體的速度
【實驗目的】測量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速度;測量人的手掌移動時速度的變化情況。
【實驗器材】位置傳感器、小車、斜面、計算機等。
【實驗原理】如圖所示,A為可在斜面上自由移動的小車,B為固定在斜面一端的傳感器。傳感器利用超聲波可以測出在不同時刻小車與它的距離,然后計算機再根據時間就可以算出運動的小車在不同位置時的 。
如果將傳感器放置在合適的位置,實驗者面對傳感器,前后行走,就可以在計算機屏幕上觀察實驗者行走的 。
【進行實驗】
(1)調節傳感器的位置,使傳感器的激光對準小車,讓小車從斜面上滑下,觀察計算機顯示速度波形的變化情況。
(2)將手掌放在位置傳感器前,來回移動手掌,觀察計算機顯示速度波形的變化情況。
【實驗結論】通過速度變化圖像,我們發現小車的速度不斷變 ,后減為 。通過速度變化圖像,我們發現手掌移動的速度在不斷變化。
【分析論證】傳感器測距離配合計算機測速的優點
(1)位移傳感器可自動測出各時刻的距離;
(2)計算機可以根據距離和對應時間信息,自動算出速度;
(3)計算機可以直接顯示出速度~時間圖像。
三、超聲波測距、測速
1. 超聲波測距
測距的原理:如圖所示,發射器向被測物發射超聲波,在發射的同時開始計時。超聲波傳播過程中遇到被測物會被反射,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停止計時。根據計時器記錄的時間t及超聲波傳播的速度v,儀器就能自動計算出發射點與被測物之間的距離 s= 。
如果被測物是運動的物體,超聲波測量儀還可測出物體移動的速度。
2. 超聲波測速
(1)區間測速
“區間測速”目前在全國大部分高速路實行。原理就是在兩監測點安裝監控和測速探頭,測出一輛車通過兩個監測點的 ,再根據兩點間的 算出該車在這一區間路段的平均車速,如果這個平均車速超過了該路段的 ,即被判為超速。
(2)測速儀(定點測速)
如圖所示是在高速公路上常見的測速裝置,其主要部分是一個測速儀。其原理如下圖所示,汽車向測速儀的方向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出兩次短促的(超聲波)信號,超聲波信號遇見汽車前面板,反射回測速儀。測速儀根據汽車在兩次遇到信號之間所通過的路程及所用的時間,由速度公式v=s/t可得出汽車的平均速度。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明县| 定边县| 常宁市| 重庆市| 饶河县| 集安市| 板桥市| 札达县| 区。| 县级市| 岢岚县| 共和县| 新干县| 武定县| 万安县| 柳河县| 富平县| 岫岩| 石泉县| 辉县市| 策勒县| 曲松县| 库车县| 东乌珠穆沁旗| 井冈山市| 淳安县| 汕尾市| 桑日县| 罗平县| 民勤县| 柳河县| 中阳县| 额济纳旗| 大丰市| 洮南市| 唐河县| 高雄县| 开平市| 五大连池市| 建阳市| 葵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