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暑假復習課》浙教版科學八生九-第02講 化學基礎復習(學案 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暑假復習課》浙教版科學八生九-第02講 化學基礎復習(學案 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暑假復習課》浙教版科學八升九--第2講 化學基礎復習
考點一、原子、分子、離子相關知識
考點精要:
一.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
1.分子模型:人們常用模型來表示分子由原子構成,因為這種方式更形象直觀。
(1)根據不同的分子原子數目和原子組成不同
(2)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也會影響物質的種類
2.如何組成各種分子:原子的種類比較多,現在已知的有幾百種原子。不同種類和不同數量的原子就能構成各種不同的分子。它們之間的互相組合就好像英文字母表中的字母可以組成無數個英語單詞一樣。相同的原子也可以組成不同的分子。
3.分子的變化: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變成原子,原子再重新排列組成新的分子。
4.分子的性質:在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中,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物質通常是由分子構成的,但也有些物質是直接由原子構成的。
5.原子構成的物質:有時候原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由同種原子也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質。
6.分子與原子的關系對比:
項目 分子 原子
不同點 本質區別 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分成原子 在化學反應中不能再分
構成物質情況 大多數物質由分子構成 原子也能直接構成物質,但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相同點 1.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2.都在不停地運動
3.粒子間有間隔 4.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
5.同種粒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粒子性質不同
注意事項 1.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4.對于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原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聯系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它們的關系是
二.粒子的大小與質量
1.原子的體積與質量: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質量和體積。原子的體積很小,原子半徑一般在10-10米數量級。如碳原子的半徑為0.6×10-10米。分子和原子的質量也非常小,科學方法測得1個碳原子的質量約為1.993×-26千克。不同種類的分子和原子,質量不同,體積也不相同。
三.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
1.原子結構的建立
①1803年,道爾頓“實心球模型”:原子是堅實的、不可再分的實心球。
②1897年,湯姆生“西瓜、棗糕模型”:原子是一個平均分布著正電荷的粒子,其中鑲嵌著許多電子,中和了電荷,從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③1911年,盧瑟福“行星繞太陽模型”:原子核的質量幾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質量,電子繞原子核運行,就像行星環繞太陽運轉一樣。
④1913年,丹麥科學家波爾“分層模型”:認為電子只能在原子核外空間的一定軌道上分層繞核做高速的圓周運動。
⑤1927年-1935年,現代物理學家“電子云模型”。
2.α粒子散射實驗:1911年盧瑟福用α粒子(一種帶正電的微粒)去轟擊金屬箔。
(1)實驗發現:
①大多數α粒子能穿過金屬箔。
②少數α粒子發生較大角度的偏轉。
③及少數α粒子被反彈回去.
(2)實驗結論:
①原子大部分空間是空心的。
②原子的中心存在一種體積很小的帶正電的微粒。
③α粒子可能被質量很大但體積很小的核碰撞回來,原子核帶正電荷,位于原子的中心.
四.揭開原子的秘密
1.原子的構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
2.原子核的構成: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兩種粒子一質子和中子構成。
3.原子的電性:質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中子不帶電。整個原子呈電中性,一個核外電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
4.夸克:科學家們又對質子和中子的構成進行了研究,發現質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一夸克構成。
5.注意事項:
①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但原子核很小。原子得失電子后可以認為其質量不變。
②在原子中,質子所帶的電荷數與核外電子所帶的電荷數相等,電性相反,原子顯電中性。
③核電荷數: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④中子數不一定等于質子數。原子核中不一定有中子(氫原子核中只有一個質子,沒有中子)
⑤質子不同,原子種類一定不同。
五.帶電的原子--離子
1.離子:原子失去電子或得到電子之后形成的帶電粒子。
2.離子團:由多個原子組成的一個帶電粒子團。
3.離子構成的物質:也成電中性。
4.原子與離子的對比:
六.同位素--原子的“孿生兄弟”
1.同種原子:一種原子的原子核內質子數與中子數是一定的,核電荷數也是一定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總稱為元素。
3.同位素:原子中核內的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相同的同類原子統稱為同位素原子。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總稱,同位素原子是一種元素的不同種原子。
4.同位素原子的表示:區分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把質子數和中子數的總數標出以示區別。
5.同位素的應用:大多數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同位素原子在工業、農業、醫療、國防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
典型分析:
1.科學家們利用超強激光炮將兩顆鉆石之間壓縮的一個水滴灼燒至近似恒星的溫度時,發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水的新狀態——超離子導體冰,其密度是普通冰的4倍。下列有關超離子導體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和普通水的組成元素不同
B.化學性質和普通水相似
C.分子間沒有間隔
D.1個分子含有的原子個數是普通水分子的四倍
【答案】B
【分析】A、根據物質的組成來分析;
B、根據構成物質的粒子來分析;
C、根據分子的性質來分析;
D、根據物質的化學式來分析。
【解答】解:超離子導體冰是水的新狀態,化學式為H2O。
A、超離子導體冰是水的新狀態,和普通水的組成元素相同,都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故A說法錯誤;
B、超離子導體冰是水的新狀態,超離子導體冰與普通水都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同種分子的化學性質相似,因此兩者的化學性質相似,故B說法正確;
C、分子之間都有間隔,因此超離子導體冰的分子之間也是有間隔的,故C說法錯誤;
D、超離子導體冰的化學式與水的化學式相同,因此1個分子含有的原子個數與普通水分子相同,故D說法錯誤;
故選:B。
【點評】根據題目提供的信息和所學的基本知識解題,難度不大。
2.藍色起源公司近年來一直致力于用月壤實現太陽能發電,據了解月壤中有豐富的資源,尤其是應用于可控核聚變的燃料He﹣3。如圖所示為He﹣3及其同位素原子He﹣4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表示的微粒為中子
B.He﹣3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
C.He﹣3與He﹣4的質子數分別為3和4
D.He﹣3與He﹣4的化學性質不同
【答案】B
【分析】A、根據原子的結構進行分析;
B、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進行分析;
C、根據原子的質子數=原子序數進行分析;
D、根據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
【解答】解: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則“”表示的微粒為質子,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由圖He﹣3中,有2個質子和1個中子,則相對原子質量為3,該選項說法正確;
C、氦為2號元素,原子序數=原子的質子數,則He﹣3與He﹣4的質子數均為2,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為最外層電子數,由于He﹣3與He﹣4和核外電子數均為2,均屬于穩定結構,則化學性質相似,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一般,主要考查原子的結構及原子中各微粒之間的關系,理解相關知識為解答該題的關鍵。
3.從古希臘的古代元素觀,到近代原子結構模型,直至今天的人工合成元素,人類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對物質世界構成規律的探索。下圖為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圖,其中④為電子云模型,符合歷史演變順序的一組是(  )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
【答案】A
【分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
【解答】解:根據人們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歷程可知:開始人們認為原子是一種基本的球形,后來提出了棗糕模型,再到原子的行星模型,現在傾向于電子云模型,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原子結構的基本發展歷程,屬于基礎題目。
4.知識梳理有助于我們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如圖是某同學學習物質結構層次后以氧氣為例進行的梳理,下列選項中與a、b、c相對應的是(  )
A.原子、核外電子、原子核
B.原子核、原子、核外電子
C.原子、原子核、核外電子
D.核外電子、原子核、原子
【答案】C
【分析】根據物質構成的有關知識進行分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據此解答。
【解答】解: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故a是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故b是原子核,c是核外電子,觀察選項,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微觀粒子構成的有關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
5.X2+、Y2﹣核外都有10個電子,下列對于X、Y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X、Y的原子核外都有10個電子
B.兩種離子共有20個質子
C.X、Y的原子核內各有10個質子
D.X的核電荷數小于Y的核電荷數
【答案】B
【分析】根據X2+、Y2﹣核外都有10個電子,X2+是X原子失去2個電子形成的,Y2﹣是是Y原子得到2個電子形成的,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X2+、Y2﹣核外都有10個電子,X2+是X原子失去2個電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有12個電子,Y2﹣是是Y原子得到2個電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有8個電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B、X原子核外有12個電子,Y原子核外有8個電子,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X原子核內質子數為12,Y原子核內質子數為8;原子得失電子形成離子,核內質子數不變,則兩種離子共有12+8=20個質子,故選項說法正確。
C、根據B選項的解析,X原子核內質子數為12,Y原子核內質子數為8,故選項說法錯誤。
D、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X原子核內質子數為12,Y原子核內質子數為8,則X的核電荷數大于Y的核電荷數,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明確原子和離子的相互轉化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舉一反三:
1.知識梳理有助于我們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和內化,下面是小敏同學對物質組成和結構方面的知識進行了梳理,圖中與甲、乙、丙對應是(  )
A.原子、離子、元素 B.元素、離子、原子
C.離子、元素、原子 D.元素、原子、離子
【答案】A
【分析】根據分子、原子、離子以及元素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原子能直接構成分子,通過得失電子能形成離子,分子、原子核離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故填: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的構成微粒和組成元素之間的關系,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
2.1934年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了氫元素的一種同位素原子——氚,氚的質子數為1,中子數為2,則下列能表示其原子結構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分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氚的原子核是一個質子和兩個中子組成的。
【解答】解:氚的原子核是一個質子和兩個中子組成的,核外由一個電子繞著原子核高速運動,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原子結構的基礎知識;知道氫的同位素氚的原子結構。
3.制造北斗三號衛星使用了鈦合金材料,鈦原子的質子數為22,相對原子質量為48,則鈦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
A.22 B.48 C.70 D.26
【答案】A
【分析】根據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判斷。
【解答】解:已知鈦原子的質子數為22,由于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則鈦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22。
故選:A。
【點評】物質的結構是化學考查熱點之一,明確分子、原子、離子的概念,原子內部各種粒子間的質量、電荷、數目關系,是解題的基本要求。
4.人們為了揭示原子結構的奧秘,經歷了漫長的探究過程。下列有關圖中所示的四種原子結構模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湯姆生提出圖①模型:原子是個球體,負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球體內,正電荷像葡萄干鑲嵌其中
B.湯姆生、盧瑟福兩位科學家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推理和想象建構原子模型
C.盧瑟福提出了圖④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個質量大體積小的原子核,認為電子只能在原子內的一些特定的穩定軌道上繞核運動
D.依據各科學家提出模型的時間先后,正確的排列順序是①②③④
【答案】B
【分析】根據已有的原子發現史結合原子的特點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1897年湯姆生發現電子并提出類似“葡萄干面包“的原子模型,認為原子呈圓球狀,充斥著正電荷,而帶負電荷的電子則像一粒粒葡萄干鑲嵌其中,故A不正確;
B、湯姆森、盧瑟福兩位科學家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推理和想象建構原子模型,故選B正確;
C、1911年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等人為探索原子的內部結構又進行了實驗,他們在用一束帶正電的、質量比電子大得多的高速運動的α粒子轟擊金箔,后來提出的核式結構模型認為,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的質量集中在原子核里,且核外電子分布在不同的層次繞核作高速運動,故C不正確;
D、20世紀20年代以來提出現代模型(電子云模型),依據提出時間先后順序,正確的排列是①④②③,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掌握原子結構的發現史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5.如圖為小塘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為電子,內圈為原子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模型表示一種碳原子
B.該原子的核電荷數為2
C.該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2個電子上
D.該原子核由2個中子和2個電子構成
【答案】B
【分析】根據題意,小塘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為電子,內圈為原子核,由圖示可知,核外有2個電子,原子中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核內質子數為2;中子數也為2,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由模型可知該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核內有2個質子,故該模型表示的是氦原子,故A錯誤;
B、由模型可知該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核內有2個質子,核電荷數為2,故B正確;
C、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C錯誤;
D、由模型可知該原子核由2個質子和2個中子構成,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熟練掌握原子的結構,掌握核外電子數、質子數、核電荷數之間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
6.下列離子符號書寫正確的是(  )
A.氯離子:Cl1﹣ B.2個鈣離子:Ca2+
C.鎂離子:Mg+2 D.碳酸根離子:CO32﹣
【答案】D
【分析】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解答】解:A、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氯離子可表示為:Cl﹣,故符號書寫錯誤。
B、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2個鈣離子可表示為2Ca2+,故符號書寫錯誤。
C、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鎂離子可表示為Mg2+,故符號書寫錯誤。
D、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碳酸根離子可表示為CO32﹣,故符號書寫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離子符號的書寫方法(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7.經測定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SO42﹣、Mg2+、Na+、X(離子)等四種離子,某中SO42﹣與Na+的個數比為3:4,X與Mg2+的個數比為
1:1,則可能為(  )
A.CO32﹣ B.K+ C.PO43﹣ D.Cl﹣
【答案】D
【分析】根據溶液中陰陽離子所帶電荷總數相等,然后進行判斷.
【解答】解:溶液中陰陽離子所帶電荷總數相等,由SO42﹣與Na+的個數比為3:4可知,硫酸根離子所帶的負電荷數與鈉離子所帶的正電荷數比=(3×2):4=3:2,所以X離子必須帶負電荷,且X與Mg2+的個數比為1:1,所以一個X離子所帶的電荷為一個單位的負電。
故選:D。
【點評】溶液中雖然含有帶正電的陽離子和帶負電的陰離子,但陰陽離子所帶電荷總數相等、電性相反,因此整個溶液不現電性.
考點二、元素相關知識
考點精要:
一.元素的種類
1. 元素的種類:人類已知的化學元素有110多種,其中有些是人造元素,事實上,世界上大部分物質只是由幾十種常見元素組成的。
2. 組成物質的元素
(1)稀有氣體:由稀有元素組成,很難發生化學反應,在自然界中的含量也很少。(氦、氖、氬、氪、氙、氡)。
(2)元素名分辨:帶“氣”的常溫下為氣態單質的元素,帶“氵”“水”的常溫下為液態的元素,帶“钅”的為金屬元素,帶“石”的常溫下為固態的非金屬單質。
(3)汞:常溫下呈液態的金屬單質。
3. 單質、化合物概念的區別和聯系
單質 化合物
宏觀組成 元素 元素
微觀構成 同種原子或由同種原子構成的同種分子 由不同種原子構成的同一種分子
化學性質 不能發生分解反應 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分解反應
聯系 它們均屬于純凈物;單質發生化合反應可以生成化合物,化合物發生分解反應可以生成單質
二.元素的分布
1.地殼中元素含量(從大到小):氧、硅、鋁、鐵、鈣、鈉、鉀、鎂、氫。
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屬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鋁,其次是鐵 。
2.海水中的元素含量分別為:氧85.5%、氫10.7%、氯2.0%、鈉、鎂 等。
3.人體中元素:含量最多的分別為:氧、碳、氫、氮。
三.物質、元素、分子、原子、離子間的關系
四.元素符號
1.元素符號的表示規則
(1)用該元素的拉丁文的第一個大寫字母來表示,如H
(2)若有重復,則取前兩個字母,第二個小寫,如 Ca、Cu
2.常見的元素名稱與符號
3.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
(1)(宏觀)一種元素。元素只能講種類,不能講個數。
(2)(微觀)這種元素的1個原子。要表示多個原子,則在元素符號前面加系數如:2H。
(3)(宏觀)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還可以表示這種物質
(4)元素符號周圍數字的意義:化學符號周圍存在許多數字,數字的位置不同,含義不同。
五.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
2.結構特點:
3.元素的排布規律
元素按核電荷數(質子數)由小到大順序,從左到右排列。同周期,從左到右:由金屬元素逐漸到非金屬元素,最后是稀有氣體元素。同主族元素,它們的化學性質很相似。
六.化學式
1.化學式定義: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2.一種物質只用一個化學式表示。原因:一種物質是純凈物,它的組成是固定不變的。
3.化學式書寫規則
(1)單質化學式的寫法
①先寫出組成單質的元素符號,再在元素符號右下角用數字標出構成單質分子的原子個數。
②稀有氣體由原子直接構成,用元素符號表示。
③金屬、固態非金屬單質碳、硫、磷、硅結構比較復雜,用元素符號直接表示。
(2) 化合物化學式的寫法
①先按照一定順序,寫出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號。
②再在每種元素符號右下角,寫出每個化合物分子中該元素的原子個數。
③直接由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其化學式常用其離子最簡單整數比表示。
4.化學式的讀法與寫法
5.化學式的意義
七.離子的符號
1.離子符號的寫法
(1)寫出形成該離子的元素的元素符號。如:Na
(2)用正負號把離子所帶的電荷表示出來,表明離子是陰離子還是陽離子。如:Na+
(3)用數字表明離子所帶的電荷數,標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在正負號前)。如:Mg2+。
帶1個單位電荷的離子,符號中1可以省略。如:Na+
2.原子團:像SO42-在化學反應里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好像一個原子一樣的原子集團。
八.化合價
1.化合價的定義:一種元素一定數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一定數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質,叫做這種元素的化合價。
2.化合價的表示方法(標在元素正上方):
3.化合價數值:有正價和負價
4.常見元素的化合價(離子與離子團化合價與帶電量相等):
4.化合價的一般規律:
(1)常見的化合物中氫總是顯 +1 價,氧總是顯 -2價。
(2)金屬元素常顯正價。
(3)非金屬元素跟氧化合時常顯正價,跟氫化合時常顯負價。
(4)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價。
(5)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
(6)有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里常顯不同的化合價。
5.化合價的使用:
典型分析:
1.下列有關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地殼中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也就是金屬鋁
②對人體而言,鈣是微量元素
③元素既可以天然存在也可以人工合成
④人體中H、O元素含量高跟水占人體質量的以上有關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分析】①根據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鋁的化學性質活潑,進行分析。
②根據鈣是常量元素,進行分析。
③根據元素既可以天然存在也可以人工合成,進行分析。
④根據水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占人體質量的左右進行分析。
【解答】解:①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鋁的化學性質活潑,所以地殼中的鋁元素存在于化合物中,而不是存在金屬鋁,故①錯誤;
②鈣是常量元素,故②錯誤;
③元素既可以天然存在也可以人工合成,故③正確;
④水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占人體質量的左右,水是由氫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的,所以人體中氫、氧元素含量很高,故④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等,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
2.下列關于符號“N”所表示的含義,正確的是(  )
①氮元素
②氮的原子核
③一個氮元素
④一個氮原子
⑤氮氣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④⑤
【答案】C
【分析】元素符號可表示一種元素、一個原子,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符號“N”是氮元素的元素符號,可表示氮元素、一個氮原子;不能表示氮的原子核、氮氣,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不能表示一個氮元素。
故①④說法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元素符號的書寫方法和含義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3.鋰是制造新能源汽車電池的重要原料。圖甲是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圖乙是鋰原子的構成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鋰是非金屬元素
B.鋰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941g
C.鋰原子核內含7個質子
D.微觀粒子a的名稱是電子
【答案】D
【分析】A、根據金屬元素名稱一般有“钅”字旁,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
D、根據原子的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鋰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941,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故選項說法錯誤。
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3;根據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鋰原子核內含3個質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D、鋰原子是由質子、中子、電子構成的,其中電子帶負電,則微觀粒子a的名稱是電子,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靈活運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4.人們常用成熟的香蕉與其他來成熟的水果放一起,是因為成熟的香蕉會釋放一種氣體乙烯,它能夠加快其他水果成熟。乙烯作為催熟劑,其化學式為C2H4,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保持乙烯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乙烯分子
B.乙烯分子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C.乙烯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克
D.乙烯是由碳原子和氫分子構成的
【答案】A
【分析】A、根據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進行分析;
B、根據乙烯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進行分析;
C、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是“1”,通常省略不寫進行分析;
D、根據乙烯的化學式進行分析。
【解答】解:A.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保持乙烯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乙烯分子,故A正確;
B.乙烯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故B錯誤;
C.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是“1”,通常省略不寫,故C錯誤;
D.乙烯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構成的,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與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高鐵酸鉀是一種無機物,化學式為K2FeO4,是一種高效多功能的新型非氯綠色消毒劑。主要用于飲水處理。已知K2FeO4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則鐵元素的化合價為(  )
A.+3 B.+2 C.+6 D.﹣2
【答案】C
【分析】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結合物質的化學式進行解答本題。
【解答】解:鉀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鐵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2+x+(﹣2)×4=0,則x=+6價。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價的原則(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計算指定元素的化合價的方法即可正確解答本題。
舉一反三:
1.世界是由元素組成的。圖中能正確表示地殼中元素含量分布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據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前五種元素來回答本題,再結合所給圖示中前幾種元素的含量來回答本題。
【解答】解: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前五種元素是:O、Si、Al、Fe以及其他,只有B圖中符合。
故選:B。
【點評】回答本題知道了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四種元素,難度不大。
2.下列化學符號中,既能表示一種元素,又能表示一個原子,還能表示一種物質的是(  )
A.O B.N2 C.C60 D.Mg
【答案】D
【分析】根據化學式與元素符號的含義進行分析解答,金屬、大多數固體非金屬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故它們的元素符號,既能表示一個原子,又能表示一種元素,還能表示一種物質。
【解答】解:元素符號能表示一種元素,還能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化學式能表示一種物質,當元素符號又是化學式時,就同時具備了上述三層意義。
A、O屬于氣態非金屬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個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種物質,故選項錯誤。
B、該符號是氮氣的化學式,不是元素符號,故選項錯誤。
C、該符號是C60的化學式,不是元素符號,故選項錯誤。
D、Mg屬于金屬元素,可表示鎂元素,表示一個鎂原子,還能表示鎂這一純凈物,故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由原子構成的物質的化學式一般有三層含義(宏觀:表示一種元素、一種單質,微觀:表示一個原子)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3.一種有趣的鐘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為金屬元素
B.六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的質子數為6
C.十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的離子符號為Na+
D.鐘面上時針、分針所指的兩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O
【答案】A
【分析】根據時針、分針、秒針所對應的元素,結合題意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為氫元素,為非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
B、六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的原子序數為6,原子序數=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則質子數為6,故選項說法正確。
C、十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是鈉元素,其離子符號為Na+,故選項說法正確。
D、鐘面上時針、分針所指的兩種元素分別是氧元素、鎂元素,組成化合物是氧化鎂,其化學式為MgO,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明確鐘表式元素周期表的含義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4.通過化學式“H2O”可以獲取的信息錯誤的是(  )
A.水這種物質
B.一個水分子
C.水分子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D.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答案】C
【分析】根據化學式的意義進行分析:①宏觀意義:a.表示一種物質;b.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②微觀意義:a.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b.表示該物質的分子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化學式“H2O”可表示水這種物質,故選項說法正確。
B、化學式“H2O”可表示一個水分子,故選項說法正確。
C、化學式“H2O”可表示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錯誤。
D、化學式“H2O”可表示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化學式的宏觀與微觀意義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5.晶體熔化實驗時用到的海波化學名稱為硫代硫酸鈉(Na2S2O3),其中硫代硫酸根離子的結構與硫酸根離子類似,相當于將硫酸根離子中的一個氧原子用硫原子替代,則中兩個硫原子的化合價為(  )
A.+2、+2 B.﹣2、+4 C.﹣2、+6 D.﹣2、+8
【答案】C
【分析】根據硫代硫酸根離子的結構與硫酸根離子類似,相當于將硫酸根離子中的一個氧原子用硫原子替代,結合原子團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等于原子團的化合價,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硫代硫酸根離子的結構與硫酸根離子類似,相當于將硫酸根離子中的一個氧原子用硫原子替代,氧元素顯﹣2價,替代氧原子的硫原子的化合價為﹣2價;化合價的數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值,且符號一致,則硫代硫酸根顯﹣2價,其中一個硫原子顯﹣2價,氧元素顯﹣2價,設硫代硫酸根中一個硫原子的化合價是x,由原子團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等于原子團的化合價,可得:x+(﹣2)+(﹣2)×3=﹣2,則x=+6價。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理解題意、明確原子團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等于原子團的化合價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考點三:元素質量分數計算與質量比
考點精要:
一.相對原子質量
1.相對原子質量表示的意義:原子的質量極小,如果用千克表示,在使用過程中和記憶上都極不方便。因此,國際上規定采用相對原子質量來表示原子的質量關系。
2.原子的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的關系
原子的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
得出與性質 實驗測出的,是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 比較得出的,是相對質量
單位 有單位(kg) 是一個比值,單位是“1”
聯系(計算公式) 相對原子質量=某原子的質量/碳—12原子質量的十二分之一
3.說明
①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它不是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但能反映出一個原子實際質量的相對大小,如氫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碳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則一個碳原子的實際質量也是一個氫原子實際質量的12倍。
②碳原子有多種,它們的質子數都是6,但中子數不同,有6或7或8等。C—12原子是指原子核中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碳原子。③相對原子質量是大于等于1的數值。
二.相對分子質量
1.定義:一個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就是該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也是一個比值,國際單位是1,常略去不寫,相對分子質量常用符號Mr表示。
2.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1)步驟:寫出正確的化學式→查出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計算。
(2)在相對分子質量計算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數清原子數目,帶上原子質量進行乘積,后求和。
②化學式中原子團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其個數,計算時可先求出一個原子團的相對質量,再乘以其個數。
三.元素質量分數和質量比的確定
1.計算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
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個數乘積之比。
2.計算物質中某一元素的質量分數
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就是該元素的質量與組成物質的元素總質量之比。
如果是根據化學式求元素的質量分數,就是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和原子個數的乘積,與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的比值,一般用百分號表示。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
3.已知某物質的質量,計算該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
某元素的質量=物質的質量×某元素質量分數
=
4.已知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計算該物質的質量
物質的質量=
5.化學式相關計算關系
典型分析:
1.如圖,天平右盤中的“”為一個C﹣12原子質量的,據圖推斷,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
A.1 B.144 C.12 D.9
【答案】C
【分析】根據天平右盤中的“”為一個C﹣12原子質量的,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天平右盤中的“”為一個C﹣12原子質量的,則一個A原子的質量等于12個C﹣12質量的的和,即一個A原子的質量等于1個C﹣12原子質量。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和實際質量呈正比,1個碳﹣12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則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12。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明確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和實際質量呈正比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2.某物質是一種常用的食品添加劑,其化學式為NaNOx;已知該化合物中氮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16,請計算:
(1)NaNOx由    種元素組成。
(2)x=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    。
(3)該物質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請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3;
(2)2;+3;
(3)33.3%。
【分析】(1)根據常用的食品添加劑化學式的含義,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100%,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某物質是一種常用的食品添加劑,其化學式為NaNOx,是由鈉、氮、氧3種元素組成的。
(2)該化合物中氮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16,則14:16x=7:16,x=2。
NaNO2中氮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x+(﹣2)×2=0,則x=+3價。
(3)該物質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0%≈33.3%。
答:該物質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3.3%。
故答案為:
(1)3;
(2)2;+3;
(3)33.3%。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理解題意、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有關計算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舉一反三:
1.ABC干粉滅火劑主要組分為磷酸二氫銨,含量為75%。2024年“315”晚會曝光了“滅不了火的滅火器,被公開兜售”的新聞。在學習完《微粒的符號與模型》后,某學習小組選擇進行關于磷酸二氫銨微觀模型的微項目學習,如圖是該小組的項目學習記錄單(部分),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驅動性問題:如何制作磷酸二氫銨結構模型?
模型展示: 化學式:NH4H2PO4 模型說明書: 一個氫原子的質量:1.674×10﹣27千克 一個氧原子的質量:2.657×10﹣26千克 一個磷原子的質量:5.189×10﹣26千克 一個氮原子的質量:2.324×10﹣26千克 一個碳原子的質量:2.00×10﹣26千克
為了加強對相對原子質量的理解,小明以一個C原子質量的為標準,用其他原子的質量與該“標準”相比得出的比值當做“相對原子質量”。則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A.2 B.4 C.12 D.16
【答案】B
【分析】根據該小組以一個碳原子質量的為標準,用其他原子的質量與該“標準”相比得出的倍數當做“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該小組以一個碳原子質量的為標準,用其他原子的質量與該“標準”相比得出的倍數當做“相對原子質量”,則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
故選:B。
【點評】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要理解和熟記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及其計算方法,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
2.浙江省疾控中心提醒,春季流感高發,注意防控。如果被確認為甲流,醫生建議在48小時內服用磷酸奧司他韋,可以有效縮短病程。如圖為磷酸奧司他韋干混懸劑及其說明書部分內容。
【成分】本品活性成分為磷酸奧司他韋 【性狀】白色混懸液 【適應癥】用于成人和1周及以上兒童的甲型流感 【規格】總容量60mL (按照奧司他韋計)12.5mL:75mg 奧司他韋分子式:C16H28N2O4 【用量】對1歲以上的兒童推薦按照下列體重一劑量表服用(劑量是以奧司他韋質量計) 體重推薦劑量≤15千克每次30毫克,每天兩次15﹣23千克每次45毫克,每天兩次23﹣40千克每次60毫克,每天兩次>40千克每次75毫克,每天兩次
(1)奧司他韋分子中碳、氧原子個數比為    。
(2)奧司他韋(C16H28N2O4)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多少?(請寫出計算過程)
(3)某甲流患者體重是25千克,在治療過程中,需每天服用“奧司他韋”2次,那么該患兒每天需服用該混懸劑多少毫升?(請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4:1;
(2)9%;
(3)20mL。
【分析】(1)根據1個奧司他韋分子的構成,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100%,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某甲流患者體重是25千克,每次60毫克,每天兩次,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1個奧司他韋分子中含有16個碳原子、4個氧原子,則奧司他韋分子中碳、氧原子個數比為16:4=4:1。
故答案為:4:1。
(2)奧司他韋(C16H28N2O4)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100%≈9%。
(3)某甲流患者體重是25千克,每次60毫克,每天兩次,那么該患兒每天需服用該混懸劑的體積為12.5mL×=20mL。
答:(2)奧司他韋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9%;
(3)該患兒每天需服用該混懸劑的體積為20mL。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理解題意、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有關計算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2023年5月28日,我國自行研制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C919完成了首次商業航班飛行。飛機上以氯酸鈉為產氧劑提供氧氣。能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  )
A.O2 B.2O C.O D.O2﹣
【答案】A
【分析】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分析。
【解答】解: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氧氣是由氧氣分子構成的,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氧氣分子(O2)。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需要學生掌握標在元素符號不同位置的數字所代表的含義。
2.最近,科學家制造出了含4個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一個氧氣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的,針對以上事實,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新型“氧分子”與氧氣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構成的
B.每個新型“氧分子”與每個氧氣分子含有氧原子個數不同
C.氧氣分子與新型“氧分子”的化學性質應該有不同之處
D.一個新型“氧分子”由2個氧氣分子構成
【答案】D
【分析】A、根據氧分子是由兩個氧原子構成的,新型“氧分子”是由4個氧原子構成的進行分析;
B、根據4個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氧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的進行分析;
C、根據分子構成不同的物質,物理性質可能不同進行分析;
D、根據4個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氧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的進行分析.
【解答】解:A、氧分子是由兩個氧原子構成的,新型“氧分子”是由4個氧原子構成的,故A說法正確;
B、4個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氧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的,故B說法正確;
C、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分子性質不同,故C說法正確;
D、新型“氧分子”是由4個氧原子構成,不是由2個氧氣分子構成,故D說法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知識的遷移,難度不大,結合學過的知識的題中的提示即可解答.
3.下列關于H2O2、MnO2、CO2、ClO2、O2五種物質組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都含有氧氣 B.都含有氧分子
C.都含有氧元素 D.都含有2個氧原子
【答案】C
【分析】根據H2O2、MnO2、CO2、ClO2、O2五種物質的宏觀組成和微觀構成,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H2O2、MnO2、CO2、ClO2四種物質均是純凈物,均不含氧氣,故選項說法錯誤。
B、H2O2、MnO2、CO2、ClO2四種物質中均不含氧分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C、H2O2、MnO2、CO2、ClO2、O2五種物質中都含有氧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
D、H2O2、MnO2、CO2、ClO2、O2五種物質的每個分子中都含有2個氧原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物質的宏觀組成和微觀構成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4.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根據實驗,不能獲得的結論是(  )
A.金原子核帶正電 B.金原子核外電子帶負電
C.金原子核體積很小 D.金原子核的質量比α粒子大得多
【答案】B
【分析】根據該實驗的三種現象來分析:大多數α粒子能穿過金箔且不改變原來的前進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變了原來的方向,甚至有極少數的α粒子被反彈了回來,每一種現象說明了什么問題。
【解答】解:A、一小部分改變了原來的方向,又因為α粒子帶正電,所以遇到了帶正電的微粒才改變了方向,說明了金原子核帶正電,故A說法正確;
B、該實驗的三種現象根本不能說明核外電子所帶電荷情況,故B說法錯誤;
C、大多數α粒子能穿過金箔且不改變原來的前進方向,說明原子核的體積很小,原子核外空間很大,故C說法正確;
D、有極少數的α粒子被反彈了回來,說明遇到了質量很大的東西,即原子核質量很大,故D說法正確。
故選:B。
【點評】通過回答本題知道了原子中,原子核的體積很小,但質量很大,帶正電荷,核外電子的質量很小。
5.2022年北京冬奧會,碲化鎘發電玻璃成為綠色奧運和科技奧運的創新點。碲元素是一種重要的工業添加劑,如碲﹣128。其相對原子質量為128,質子數為52,則碲﹣128原子中的中子數為(  )
A.128 B.52 C.76 D.180
【答案】C
【分析】根據在原子中,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分析.
【解答】解:根據在原子中,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其相對原子質量為128,質子數為52,則碲﹣128原子中的中子數為128﹣52=76。
故選:C。
【點評】此題難度不大,掌握在原子中,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即可順利解決問題。
6.我國近七成的人有著腸胃不適的癥狀,在檢查時大部分都會發現腸胃中存在著幽門螺旋桿菌,這是一種對腸胃傷害較大,且具有傳染性的細菌。幽門螺旋桿菌檢測方法中最簡單的就是碳﹣13、碳﹣14尿素呼氣試驗法。(碳﹣13、碳﹣14為碳﹣12原子的同位素原子,可表示為13C、14C)請回答:體檢的人被要求口服一顆膠囊(內含13C或14C標記的尿素),15分鐘后吹氣,便可檢測是否感染,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3C、14C中的中子數相同 B.13C、14C的核外電子數相同
C.13C、14C的化學性質不同 D.13C、14C中的質子數分別為13和14
【答案】B
【分析】根據元素的定義、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分析;
【解答】解:A、13C、14C都屬于碳元素,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A錯誤;
B、13C、14C都屬于碳元素,質子數相同,核外電子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相同,B正確;
C、13C、14C都屬于碳元素,化學性質相同,C錯誤;
D、13C、14C都屬于碳元素,質子數都為6,相對原子質量分別為13、14,D錯誤;
故選:B。
【點評】明確元素定義及相對原子質量的求法是解答本題關鍵。
7.反電子、反質子跟普通電子、質子的質量、電量均相等,電性相反。反氫原子是由反質子和反電子構成。1997年年初和年底,歐洲和美洲的研究機構分別制造出9個和7個反氫原子,這是人類探索反物質的一大進步。請推測反氫原子的結構可能是(  )
A.由一個帶正電荷的質子與一個帶負電荷的電子構成
B.由一個帶負電荷的質子與一個帶正電荷的電子構成
C.由一個不帶電荷的中子與一個帶負電荷的電子構成
D.由一個帶負電荷的質子與一個帶負電荷的電子構成
【答案】B
【分析】根據氫原子是由一個帶正電的質子和一個帶負電荷的電子構成的,反氫原子的結構中粒子所帶的電荷正好相反,進行解答。
【解答】解:首先要明確一個氫原子是由一個電子和一個質子構成的,那么,一個反氫原子就是由一個反電子和一個反質子構成的。反電子帶正電,反質子帶負電。
故選:B。
【點評】本題是一信息題,關鍵根據信息找出反氫原子與氫原子的不同點。
8.分類是研究物質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屬于單質,后者屬于化合物的是(  )
A.食鹽、食醋 B.液氧、二氧化碳
C.冰水、銅絲 D.青銅器、空氣
【答案】B
【分析】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A、食鹽是氯化鈉的俗稱,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食醋中含有水和醋酸,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B、液氧是由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二氧化碳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故選項正確;
C、冰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銅是由銅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故選項錯誤;D、青銅器是合金,屬于混合物,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等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本考點考查了物質的分類,要加強記憶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夠區分應用。本考點的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9.分類是化學學科常見的思想方法之一。如圖呈現的物質分類關系中,①與②是并列關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純凈物,則③不可能是(  )
A.空氣 B.硝酸鉀
C.氫氣 D.二氧化氮
【答案】A
【分析】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解:A、②是純凈物,空氣是混合物,不包含在②中,不可能是③,故A符合題意;
B、純凈物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硝酸鉀屬于純凈物中的化合物,可能是③,故B不符合題意;
C、氫氣是純凈物中的單質,可能是③,故C不符合題意;
D、二氧化氮屬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可能是③,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本考點考查了物質的分類,要加強記憶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夠區分應用。本考點的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10.下列各組元素中,元素符號的第一個字母相同的一組是(  )
A.氯、碳、鈣、銅 B.氫、汞、鐵、銀 C.鈉、鎂、氧、氮 D.錳、硫、鋅、銀
【答案】A
【分析】書寫元素符號時應注意:①有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②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由常見元素符號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解:A、氯、碳、鈣、銅四種元素的元素符號分別是Cl、C、Ca、Cu,第一個字母相同,故選項正確;
B、氫、汞、鐵、銀四種元素的元素符號分別是H、Hg、Fe、Ag,第一個字母不相同,故選項錯誤;
C、鈉、鎂、氧、氮四種元素的元素符號分別是Na、Mg、O、N,第一個字母不相同,故選項錯誤;
D、錳、硫、鋅、銀四種元素的元素符號分別是Mn、S、Zn、Ag,第一個字母不相同,故選項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熟記常見元素的元素符號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1.化學中元素符號能表示一定的意義,不同的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不同.下列對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解釋正確的是(  )
序號 元素符號 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
A H 只表示氫元素
B Fe 表示鐵元素,表示一個鐵原子,表示鐵這種物質
C N 只表示一個氮原子
D O 表示氧元素,表示一個氧原子,表示氧氣這種物質
A.A B.B C.C D.D
【答案】B
【分析】根據金屬、稀有氣體、固態非金屬的元素符號可表示一種元素、一個原子或這種物質,其它的元素符號只有2個意義,即表示一個元素或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進行解答.
【解答】解:A、H可表示氫元素或一個氫原子,故A錯誤;
B、金屬元素的元素符號可表示3個意義,即Fe可表示鐵元素,表示一個鐵原子,表示鐵這種物質,故正確;
C、N表示氮元素或一個氮原子,故錯誤;
D、元素符號表示3個意義只有金屬、稀有氣體、固態非金屬的元素符號,O是氣態非金屬元素符號,只表示2個意義,即氧元素或一個氧原子,故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元素符號的意義,題目較易.
12.2023年10月我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礦物——鈮包頭礦,富含的鈮元素在我國核工業系統等領域具有重要用途。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關于鈮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鈮的元素符號為nb
B.鈮原子的質子數和中子數相同
C.鈮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41
D.鈮的相對原子質量為92.91g
【答案】C
【分析】根據圖中元素周期表可以獲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解: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元素名稱的右上角的符號為元素符號,注意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小寫,鈮的元素符號是Nb,故A錯誤;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41;根據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該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為41,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中子數≠質子數,故B錯誤;
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元素名稱的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因此鈮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41,故C正確;
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鈮的相對原子質量為92.91,單位為“1”,不是“g”,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靈活運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3.鉑是一種純度高、穩定性好的金屬,常用于生物醫學、宇航飛行等特殊領域。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推測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分析】根據金屬元素一般分布在元素周期表的左方及下方,非金屬元素一般分布在元素周期表的右方(氫除外)及上方,稀有氣體元素分布在元素周期表的最右側分析。
【解答】解:該元素的名稱鉑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根據金屬元素一般分布在元素周期表的左方及下方,非金屬元素一般分布在元素周期表的右方(氫除外)及上方,稀有氣體元素分布在元素周期表的最右側,故推測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②。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靈活運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解題的能力.
14.鉑是一種純度高、穩定性好的金屬,常用于生物醫學、宇航飛行等特殊領域。下列有關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所包含的信息,正確的是(  )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可以獲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解:元素周期表每一格所包含的信息: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
15.下列相關化學用語表述正確的是(  )
A.K2S——硫化二鉀
B.——硫酸根離子
C. ——氯酸鉀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
D.O2——氧分子
【答案】D
【分析】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的計量數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
【解答】解:A、K2S讀作硫化鉀,故選項錯誤;
B、讀作亞硫酸離子,故選項錯誤;
C、氯酸鉀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不是+4價,故選項錯誤;
D、根據化學式的意義可知,O2可表示氧分子,故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書寫和理解能力,題目設計既包含對化學符號意義的了解,又考查了學生對化學符號的書寫,考查全面,注重基礎,題目難度較易。
16.下列含氮的物質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由低到高排列的是(  )
①NO ②NH3 ③N2O ④NO2 ⑤N2 ⑥KNO3.
A.①③⑤⑥④② B.⑥④③⑤①② C.②④①③⑤⑥ D.②⑤③①④⑥
【答案】D
【分析】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結合的化學式進行解答本題.
【解答】解:①氧元素顯﹣2價,設NO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x+(﹣2)=0,則x=+2價。
②氫元素顯+1價,設NH3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y,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y+(+1)×3=0,則y=﹣3價。
③氧元素顯﹣2價,設N2O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z,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2z+(﹣2)=0,則z=+1價。
④氧元素顯﹣2價,設NO2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w,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w+(﹣2)×2=0,則w=+4價。
⑤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因此氮氣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零;
⑥鉀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m,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m+(﹣2)×3=0,則m=+5價。
因此氮元素的化合價由低到高排列的為②⑤③①④⑥。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價的原則計算指定元素的化合價的方法即可正確解答本題.
17.如圖是銅元素和硫元素常見的化合價坐標圖,C點表示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
A.CuS B.Cu2S C.CuS2 D.Cu2S2
【答案】B
【分析】根據題意,C點上物質銅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硫元素顯﹣2價,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C點上物質銅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硫元素顯﹣2價,則C點上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Cu2S。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明確銅元素和硫元素常見化合價的坐標圖的含義、掌握化合物化學式的書寫方法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8.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一個碳原子的質量為akg,另一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b,則該元素的一個原子的質量為(  )
A.kg B.kg C.kg D.kg
【答案】B
【分析】根據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一個碳原子的質量為akg,另一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b,設該元素的一個原子的質量為x,則=b,x=kg。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9.有CO、CO2和N2組成的混合物,已知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4%,則N2的質量分數可能是(  )
A.8% B.12% C.30% D.44%
【答案】C
【分析】設該混合氣體的質量為100g.則混合氣體中含碳24克,假設全部是二氧化碳,求出此時氮氣的質量,假設全部是一氧化碳,求出此時氮氣的質量,氮氣的質量應在這兩個值之間.
【解答】解:設該混合氣體的質量為100g.則混合氣體中含碳元素24g,假設全部來自于二氧化碳,則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4g÷=88g,則氮氣為:100g﹣88g=
12g;假設全部來自于一氧化碳,則一氧化碳的質量為:24g÷=56g,求出此時氮氣的質量為100g﹣56g=44克,氮氣的質量應在這兩個值之間。故氮氣的質量分數也是在12%到44%之間即可。
故選:C。
【點評】本題是一道考查混合物質中根據某元素的質量分數來求的另外幾種物質或者元素的質量分數,方法有多種,但可以用排除法做類似的題目;難度較大,培養學生的創新和逆向思維能力.
20.某氫氧化物的化學式為Rx(OH)y,它的相對分子質量是M,則R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
A. B. C.M+17y D.M﹣17y
【答案】B
【分析】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為構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某氫氧化物的化學式為Rx(OH)y,它的相對分子質量是M,設R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a,則ax+(16+1)×y=M,a=。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靈活運用化學式的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1.某陽離子Mn+的核外電子共有x個電子,核內有y個中子,則M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  )
A.x+y B.x+y+n C.x﹣n+y D.x+n﹣y
【答案】B
【分析】陽離子是原子失去電子之后形成的,由陽離子的核外電子數推出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核內質子數,由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計算出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即可.
【解答】解:某陽離子Mn+的核外電子共有x個電子,是M原子失去n個電子得到的,則M原子核外電子數為x+n;由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故其核內質子數為x+n;核內有y個中子,由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則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x+n+y。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并靈活運用原子與離子的相互轉化、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22.在FeO、Fe2O3、Fe3O4三種化合物中,與等質量鐵元素相結合的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
A.6:9:8 B.12:8:9 C.2:3:6 D.1:3:4
【答案】A
【分析】由三個化學式可知,鐵原子的個數分別為1、2、3,則求得最小公倍數為6,得到如下關系式:6FeO、3Fe2O3、2Fe3O4,即三種化合物中,含有等質量的鐵,進行解答.
【解答】解:根據最小公倍數法求得:6FeO、3Fe2O3、2Fe3O4,即三種化合物中,含有等質量的鐵,由題意可知,與等質量鐵元素相結合的氧元素的質量比,就是氧原子的個數比,即為6:9:8;
故選:A。
【點評】最小公倍數法適用于兩物質等質量或兩物質含有等質量的某元素的相關計算.
23.某白色固體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碳酸鈉、碳酸鉀和碳酸鎂,經實驗測定其中碳元素的百分含量是12%。則該物質中(  )
A.一定含有碳酸鉀 B.一定含有碳酸鈉
C.一定含有碳酸鎂 D.可能含有碳酸鎂
【答案】C
【分析】根據碳元素在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求出混合物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利用大小組合法確定一定含有的物質.
【解答】解:碳元素在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為12%,設混合物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x,則x==100,碳酸鈉的相對分子質量=23×2+12+16×3=106;碳酸鉀的相對分子質量=39×2+12+16×3=138;碳酸鎂的相對分子質量=24+12+16×3=84;三種物質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00,則一定有大于100的,也一定有小于100的,因此一定含有碳酸鎂。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元素質量分數的靈活計算,根據元素的質量分數求出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利用大小組合法確定物質是解題關鍵.
24.有72g葡萄糖(化學式為C6H12O6)和醋酸(化學式為C2H4O2)的水溶液,其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8,則該混合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為(  )
A.1g B.3g C.6g D.12g
【答案】C
【分析】將葡萄糖和醋酸的化學式變形改寫,根據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求出氧元素的質量。
【解答】解:葡萄糖(化學式為 C6H12O6),可以寫成C6(H2O)6,醋酸(化學式為 C2H4O2 ),可以寫成C2(H2O)2;
在水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8,又因為溶液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8,故溶液中C:H:O=3:1:8;該混合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72g×=6g;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根據化學式中元素質量比進行計算,注意將化學式變形,找出相同點。
25.已知MgS,MgSO4,MgSO3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則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
A.a% B.2a% C.1﹣1.75a% D.1﹣2a%
【答案】C
【分析】根據三者之間的共同點,把Mg、S和O元素的總質量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分析,得出正確結論。
【解答】解:MgS,MgSO4,MgSO3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則視為兩部分MgS和氧元素組成,
Mg元素質量:S元素質量=24:32,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則鎂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4=0.75a%,則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a%﹣0.75a%=1﹣1.75a%;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難度較大。要注意找出三者之間的共同點是解題的關鍵,側重考查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26.分類是科學研究和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質屬于金屬單質的是    ,屬于化合物的是    ,含有氧元素的有    (均填序號)。
①二氧化碳 ②氧氣 ③空氣 ④水銀 ⑤冰水混合物 ⑥銅絲
【答案】④⑥;①⑤;①②③⑤。
【分析】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水銀、銅絲都屬于金屬單質;氧氣屬于非金屬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二氧化碳屬于化合物,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水屬于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有:二氧化碳、氧氣、空氣、冰水混合物;故答案為:④⑥;①⑤;①②③⑤。
【點評】本考點考查了物質的分類,要加強記憶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夠區分應用。本考點的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27.規范書寫是學習中必須遵循的原則,小科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到如圖所示的一格后,明白了不能把一氧化碳寫成“Co”的原因。
(1)“Co”表示鈷元素,它屬于    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
(2)“CO”是由碳、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填“單質”或“化合物”)
【答案】(1)金屬;
(2)化合物。
【分析】(1)根據元素名稱的偏旁進行分析;
(2)根據化合物的概念進行分析。
【解答】解:(1)“Co”表示鈷元素,鈷字帶有“钅”字旁,它屬于金屬元素;
(2)“CO”是由碳、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故答案為:
(1)金屬;
(2)化合物。
【點評】掌握化合物、單質的概念即可解答本題。
28.元素周期表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相對原子質量為19.00的元素屬  非金屬 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
(2)科學家宣布,現已人工合成了第135號元素,則此元素的質子數為    。
(3)地殼中含量前兩位的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學式)。
(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則下列各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的是    (填字母)。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答案】(1)非金屬;
(2)135;
(3)SiO2;
(4)BD。
【分析】(1)金屬元素名稱一般有“钅”字旁,固態非金屬元素名稱有“石”字旁,氣態非金屬元素名稱有“氣”字頭,液態非金屬元素名稱有“氵”字旁。
(2)根據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地殼中含量前兩位的非金屬元素是氧元素和硅元素,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相對原子質量為19.00的元素是氟元素,氟帶“氣”字頭,屬于非金屬元素。
(2)現已人工合成了第135號元素,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則此元素的質子數為135。
(3)地殼中含量前兩位的非金屬元素是氧元素和硅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硅,其化學式為SiO2。
(4)由題意可知,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Be和Mg、F和Cl均位于同一族,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C和Ne、Al和Si不位于同一族,化學性質不相似。
故答案為:
(1)非金屬;
(2)135;
(3)SiO2;
(4)B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靈活運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排列規律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29.用元素符號或化學式表示下列物質或微粒。
(1)氦氣    。
(2)保持水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
(3)m個硫酸根離子    。
(4)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是   。
(5)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    。
【答案】(1)He。
(2)H2O。
(3)m。
(4)O2。
(5)Al2O3。
【分析】書寫元素符號時,第一個字母要大寫,第二個字母要小寫;化學符號周圍的數字表示不同的意義: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分子或離子的個數;右上角的數字表示一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幾個原子構成一個分子;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元素的化合價。
【解答】解:(1)氦氣表示為He。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其化學式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保持水化學性質的微粒是水分子,表示為H2O。
(3)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m個硫酸根離子表示為m。
(4)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是氧氣,表示為O2。
(5)地殼含量較多的元素(前四種)按含量從高到低的排序為:氧、硅、鋁、鐵,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鋁,表示為Al2O3。
故答案為:(1)He。
(2)H2O。
(3)m。
(4)O2。
(5)Al2O3。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需要學生掌握標在元素符號不同位置的數字所代表的含義。
30.以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環狀有機化合物中,從含三個碳原子到含十個碳原子的碳、氫化合物依次按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來標記碳原子數,并根據碳原子數命名為“環某烷”。
如環丙烷,其化學式為C3H6,結構式如圖(1),也可簡寫為圖(2);如環丁烷,化學式C4H8,結構圖如圖(3)。現有一種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有機環狀化合物,其結構式簡寫成圖(4),該物質的名稱是:   ,化學式為:   。
【答案】環己烷;C6H12。
【分析】根據環狀有機化合物的組成、特點命名方法寫出名稱和化學式,根據化學式的意義進行有關的計算。
【解答】解:如環丙烷,其化學式為C3H6,結構式如圖(1),也可簡寫為圖(2);如環丁烷,化學式C4H8,結構圖如圖(3)。根據題目給出的信息和結構圖可知,圖(4)該物質的一個分子中含有6個碳原子,名稱是:環己烷,化學式為:C6H12;
故答案為:環己烷;C6H12。
【點評】本題屬于信息給予題,較為簡單,注意認真審題,從題干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來解答問題。
31.用化學用語表示:
(1)2個氮原子    ;
(2)4個二氧化硫分子    ;
(3)6個氫氧根離子    。
【答案】(1)2N;
(2)4SO2;
(3)6OH﹣。
【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3)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的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單位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2個氮原子可表示為2N。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則4個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為4SO2。
(3)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的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單位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6個氫氧根離子可表示為6OH﹣。
故答案為:
(1)2N;
(2)4SO2;
(3)6OH﹣。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化學用語(原子符號、分子符號、離子符號等)的書寫方法、離子符號與化合價表示方法的區別等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32.維生素C(簡寫Vc)又叫做抗壞血酸,可以對抗身體內的氧化性物質,促進人體膠原形成,對受損組織進行修補,促進人體的脂肪、蛋白質合成,促進葡萄糖的利用。如圖是已破損的維生素C(化學式:C6H8OX)的說明書部分信息。已知維生素C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請回答。
(1)Vc中氫、碳元素的質量比為    。
(2)Vc的化學式為    。
(3)小科爸爸每天服用該Vc片劑,小科建議爸爸可食用“Vc之王”獼猴桃來代替Vc片,若每100g獼猴桃含Vc的量在100﹣420mg之間,則小科爸爸要達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需要每天至少食用獼猴桃多少克?(列出計算過程,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答案】(1)1:9;
(2)C6H8O6;
(3)14.3g。
【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
(2)由于標簽中維生素C化學式中氧原子個數因標簽破損而不能直接得出,因此,可利用相對分子質量首先計算出化學式中O的原子個數,確定化學式;
(3)根據題意,每片含Vc10mg,一日3次,每次2片,則可計算出每日應服用的Vc的質量;進而由100g西紅柿含Vc15mg,可計算出每天食用西紅柿的質量。
【解答】解:(1)Vc中氫、碳元素質量之比=(1×8):(12×6)=8:72=1:9;故答案為:1:9;
(2)Vc的化學式中O元素的原子個數==6,則Vc的化學式為C6H8O6;故答案為:C6H8O6;
(3)根據題意,每片含Vc10mg,一日3次,每次2片,則每日應服用的Vc的質量為10mg×3×2=60mg;每100g獼猴桃含Vc的量在100—420mg之間,則每天食用獼猴桃的質量=×60mg≈14.3g。答:需要每天至少食用獼猴桃14.3g。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標簽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與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3.化學家Tim Richard將分子結構簡式像小狗的某有機物(如圖1所示),取名為“小狗烯”(化學式為C26H26),請計算:
(1)求“小狗烯”的相對分子質量。
(2)求“小狗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0.1%)
(3)求33.8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多少克。
(4)如圖2所示,堿性品紅(化學式C20H20ClN3)用于棉、人造纖維、紙張、皮革的印染,也用于噴漆、墨水等。現有“小狗烯”和堿性品紅的混合物,經測定:含碳元素的質量為120g,則含氫元素的質量為多少克?
【答案】(1)338;
(2)92.3%;
(3)31.2;
(4)10.
【分析】(1)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為構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100%,進行分析判斷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該化合物的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堿性品紅的化學式分析計算
【解答】解:(1)“小狗烯”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2×26+1×26=338。
(2)小狗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100%≈92.3%。
(3)33.8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的質量為33.8g××100%=31.2g。
(4)“小狗烯”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是:(12×26):(1×26)=12:1,堿性品紅(化學式C20H20ClN3)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是:(12×20):(1×20)=12:1,由此可知,“小狗烯”和堿性品紅的混合物中含碳元素的質量為120g,則含氫元素的質量為10克。
答:(1)“小狗烯”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38;
(2)“小狗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92.3%;
(3)33.8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31.2克;
(4)含氫元素的質量為10克。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有關計算等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4.從微觀層面認識物質是化學獨特的視角。許多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分子又由原子構成。原子雖然很小,但本身也存在質量。如圖是水分子的微觀模型圖,表中是幾種原子的質量,請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原子種類 1個原子的質量/kg 相對原子質量
氫 1.674×10﹣27 1
氧 2.657×10﹣26 16
碳12原子 1.993×10﹣26 12
(1)1個水分子的質量是多少?(在橫線上列出算式)   ≈2.992×l0﹣26 kg
(2)由上述計算可知分子很小,書寫、記憶和使用都很不方便。為此可采用類似“原子”的處理方法。即以碳12原子質量的作為標準,用分子的質量跟它的比值,得到就是分子的相對質量。試求水的相對分子質量。(計算結果保留整數)
(3)你還有其他方法計算水的相對分子質量嗎?請計算。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1)根據水分子的構成來分析;
(2)根據水分子結構以及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來分析;
(3)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方法來分析。
【解答】解:(1)每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與1個氧原子構成的,所以1個水分子的質量是1.674×10﹣27kg×2+2.657×10﹣26kg;故填:1.674×10﹣27kg×2+2.657×10﹣26kg;
(2)水的相對分子質量就是每個水分子的質量與碳﹣12原子質量的的比值,即:;故填:;
(3)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為構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可知,水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16=18;故填:水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16=18。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靈活運用相對原子質量、化學式的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暑假復習課》浙教版科學八升九--第2講 化學基礎復習
考點一、原子、分子、離子相關知識
一.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
1.分子模型:人們常用模型來表示分子由原子構成,因為這種方式更形象直觀。
(1)根據不同的分子原子數目和原子組成不同
(2)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也會影響物質的種類
2.如何組成各種分子:原子的種類比較多,現在已知的有幾百種原子。不同種類和不同數量的原子就能構成各種不同的分子。它們之間的互相組合就好像英文字母表中的字母可以組成無數個英語單詞一樣。相同的原子也可以組成不同的分子。
3.分子的變化: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變成原子,原子再重新排列組成新的分子。
4.分子的性質:在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中,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物質通常是由分子構成的,但也有些物質是直接由原子構成的。
5.原子構成的物質:有時候原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由同種原子也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質。
6.分子與原子的關系對比:
項目 分子 原子
不同點 本質區別 在化學反應中可以分成原子 在化學反應中不能再分
構成物質情況 大多數物質由分子構成 原子也能直接構成物質,但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相同點 1.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2.都在不停地運動
3.粒子間有間隔 4.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
5.同種粒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粒子性質不同
注意事項 1.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4.對于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原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聯系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它們的關系是
二.粒子的大小與質量
1.原子的體積與質量: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質量和體積。原子的體積很小,原子半徑一般在10-10米數量級。如碳原子的半徑為0.6×10-10米。分子和原子的質量也非常小,科學方法測得1個碳原子的質量約為1.993×-26千克。不同種類的分子和原子,質量不同,體積也不相同。
三.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
1.原子結構的建立
①1803年,道爾頓“實心球模型”:原子是堅實的、不可再分的實心球。
②1897年,湯姆生“西瓜、棗糕模型”:原子是一個平均分布著正電荷的粒子,其中鑲嵌著許多電子,中和了電荷,從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③1911年,盧瑟福“行星繞太陽模型”:原子核的質量幾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質量,電子繞原子核運行,就像行星環繞太陽運轉一樣。
④1913年,丹麥科學家波爾“分層模型”:認為電子只能在原子核外空間的一定軌道上分層繞核做高速的圓周運動。
⑤1927年-1935年,現代物理學家“電子云模型”。
2.α粒子散射實驗:1911年盧瑟福用α粒子(一種帶正電的微粒)去轟擊金屬箔。
(1)實驗發現:
①大多數α粒子能穿過金屬箔。
②少數α粒子發生較大角度的偏轉。
③及少數α粒子被反彈回去.
(2)實驗結論:
①原子大部分空間是空心的。
②原子的中心存在一種體積很小的帶正電的微粒。
③α粒子可能被質量很大但體積很小的核碰撞回來,原子核帶正電荷,位于原子的中心.
四.揭開原子的秘密
1.原子的構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
2.原子核的構成: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兩種粒子一質子和中子構成。
3.原子的電性:質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中子不帶電。整個原子呈電中性,一個核外電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
4.夸克:科學家們又對質子和中子的構成進行了研究,發現質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一夸克構成。
5.注意事項:
①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但原子核很小。原子得失電子后可以認為其質量不變。
②在原子中,質子所帶的電荷數與核外電子所帶的電荷數相等,電性相反,原子顯電中性。
③核電荷數: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④中子數不一定等于質子數。原子核中不一定有中子(氫原子核中只有一個質子,沒有中子)
⑤質子不同,原子種類一定不同。
五.帶電的原子--離子
1.離子:原子失去電子或得到電子之后形成的帶電粒子。
2.離子團:由多個原子組成的一個帶電粒子團。
3.離子構成的物質:也成電中性。
4.原子與離子的對比:
六.同位素--原子的“孿生兄弟”
1.同種原子:一種原子的原子核內質子數與中子數是一定的,核電荷數也是一定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總稱為元素。
3.同位素:原子中核內的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相同的同類原子統稱為同位素原子。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總稱,同位素原子是一種元素的不同種原子。
4.同位素原子的表示:區分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把質子數和中子數的總數標出以示區別。
5.同位素的應用:大多數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同位素原子在工業、農業、醫療、國防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
典型分析:
1.科學家們利用超強激光炮將兩顆鉆石之間壓縮的一個水滴灼燒至近似恒星的溫度時,發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水的新狀態——超離子導體冰,其密度是普通冰的4倍。下列有關超離子導體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和普通水的組成元素不同
B.化學性質和普通水相似
C.分子間沒有間隔
2.藍色起源公司近年來一直致力于用月壤實現太陽能發電,據了解月壤中有豐富的資源,尤其是應用于可控核聚變的燃料He﹣3。如圖所示為He﹣3及其同位素原子He﹣4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表示的微粒為中子
B.He﹣3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
C.He﹣3與He﹣4的質子數分別為3和4
D.He﹣3與He﹣4的化學性質不同
3.從古希臘的古代元素觀,到近代原子結構模型,直至今天的人工合成元素,人類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對物質世界構成規律的探索。下圖為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圖,其中④為電子云模型,符合歷史演變順序的一組是(  )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
4.知識梳理有助于我們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如圖是某同學學習物質結構層次后以氧氣為例進行的梳理,下列選項中與a、b、c相對應的是(  )
A.原子、核外電子、原子核
B.原子核、原子、核外電子
C.原子、原子核、核外電子
D.核外電子、原子核、原子
5.X2+、Y2﹣核外都有10個電子,下列對于X、Y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X、Y的原子核外都有10個電子
B.兩種離子共有20個質子
C.X、Y的原子核內各有10個質子
D.X的核電荷數小于Y的核電荷數
舉一反三:
1.知識梳理有助于我們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和內化,下面是小敏同學對物質組成和結構方面的知識進行了梳理,圖中與甲、乙、丙對應是(  )
A.原子、離子、元素 B.元素、離子、原子
C.離子、元素、原子 D.元素、原子、離子
2.1934年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了氫元素的一種同位素原子——氚,氚的質子數為1,中子數為2,則下列能表示其原子結構的是(  )
A.A B.B C.C D.D
3.制造北斗三號衛星使用了鈦合金材料,鈦原子的質子數為22,相對原子質量為48,則鈦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
A.22 B.48 C.70 D.26
4.人們為了揭示原子結構的奧秘,經歷了漫長的探究過程。下列有關圖中所示的四種原子結構模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湯姆生提出圖①模型:原子是個球體,負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球體內,正電荷像葡萄干鑲嵌其中
B.湯姆生、盧瑟福兩位科學家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推理和想象建構原子模型
C.盧瑟福提出了圖④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個質量大體積小的原子核,認為電子只能在原子內的一些特定的穩定軌道上繞核運動
D.依據各科學家提出模型的時間先后,正確的排列順序是①②③④
5.如圖為小塘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為電子,內圈為原子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模型表示一種碳原子
B.該原子的核電荷數為2
C.該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2個電子上
D.該原子核由2個中子和2個電子構成
6.下列離子符號書寫正確的是(  )
A.氯離子:Cl1﹣ B.2個鈣離子:Ca2+
C.鎂離子:Mg+2 D.碳酸根離子:CO32﹣
7.經測定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SO42﹣、Mg2+、Na+、X(離子)等四種離子,某中SO42﹣與Na+的個數比為3:4,X與Mg2+的個數比為
1:1,則可能為(  )
A.CO32﹣ B.K+ C.PO43﹣ D.Cl﹣
考點二、元素相關知識
一.元素的種類
1. 元素的種類:人類已知的化學元素有110多種,其中有些是人造元素,事實上,世界上大部分物質只是由幾十種常見元素組成的。
2. 組成物質的元素
(1)稀有氣體:由稀有元素組成,很難發生化學反應,在自然界中的含量也很少。(氦、氖、氬、氪、氙、氡)。
(2)元素名分辨:帶“氣”的常溫下為氣態單質的元素,帶“氵”“水”的常溫下為液態的元素,帶“钅”的為金屬元素,帶“石”的常溫下為固態的非金屬單質。
(3)汞:常溫下呈液態的金屬單質。
3. 單質、化合物概念的區別和聯系
單質 化合物
宏觀組成 元素 元素
微觀構成 同種原子或由同種原子構成的同種分子 由不同種原子構成的同一種分子
化學性質 不能發生分解反應 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分解反應
聯系 它們均屬于純凈物;單質發生化合反應可以生成化合物,化合物發生分解反應可以生成單質
二.元素的分布
1.地殼中元素含量(從大到小):氧、硅、鋁、鐵、鈣、鈉、鉀、鎂、氫。
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屬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鋁,其次是鐵 。
2.海水中的元素含量分別為:氧85.5%、氫10.7%、氯2.0%、鈉、鎂 等。
3.人體中元素:含量最多的分別為:氧、碳、氫、氮。
三.物質、元素、分子、原子、離子間的關系
四.元素符號
1.元素符號的表示規則
(1)用該元素的拉丁文的第一個大寫字母來表示,如H
(2)若有重復,則取前兩個字母,第二個小寫,如 Ca、Cu
2.常見的元素名稱與符號
3.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
(1)(宏觀)一種元素。元素只能講種類,不能講個數。
(2)(微觀)這種元素的1個原子。要表示多個原子,則在元素符號前面加系數如:2H。
(3)(宏觀)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還可以表示這種物質
(4)元素符號周圍數字的意義:化學符號周圍存在許多數字,數字的位置不同,含義不同。
五.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
2.結構特點:
3.元素的排布規律
元素按核電荷數(質子數)由小到大順序,從左到右排列。同周期,從左到右:由金屬元素逐漸到非金屬元素,最后是稀有氣體元素。同主族元素,它們的化學性質很相似。
六.化學式
1.化學式定義: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2.一種物質只用一個化學式表示。原因:一種物質是純凈物,它的組成是固定不變的。
3.化學式書寫規則
(1)單質化學式的寫法
①先寫出組成單質的元素符號,再在元素符號右下角用數字標出構成單質分子的原子個數。
②稀有氣體由原子直接構成,用元素符號表示。
③金屬、固態非金屬單質碳、硫、磷、硅結構比較復雜,用元素符號直接表示。
(2) 化合物化學式的寫法
①先按照一定順序,寫出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號。
②再在每種元素符號右下角,寫出每個化合物分子中該元素的原子個數。
③直接由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其化學式常用其離子最簡單整數比表示。
4.化學式的讀法與寫法
5.化學式的意義
七.離子的符號
1.離子符號的寫法
(1)寫出形成該離子的元素的元素符號。如:Na
(2)用正負號把離子所帶的電荷表示出來,表明離子是陰離子還是陽離子。如:Na+
(3)用數字表明離子所帶的電荷數,標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在正負號前)。如:Mg2+。
帶1個單位電荷的離子,符號中1可以省略。如:Na+
2.原子團:像SO42-在化學反應里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好像一個原子一樣的原子集團。
八.化合價
1.化合價的定義:一種元素一定數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一定數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質,叫做這種元素的化合價。
2.化合價的表示方法(標在元素正上方):
3.化合價數值:有正價和負價
4.常見元素的化合價(離子與離子團化合價與帶電量相等):
4.化合價的一般規律:
(1)常見的化合物中氫總是顯 +1 價,氧總是顯 -2價。
(2)金屬元素常顯正價。
(3)非金屬元素跟氧化合時常顯正價,跟氫化合時常顯負價。
(4)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價。
(5)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
(6)有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里常顯不同的化合價。
5.化合價的使用:
典型分析:
1.下列有關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地殼中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也就是金屬鋁
②對人體而言,鈣是微量元素
③元素既可以天然存在也可以人工合成
④人體中H、O元素含量高跟水占人體質量的以上有關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下列關于符號“N”所表示的含義,正確的是(  )
①氮元素
②氮的原子核
③一個氮元素
④一個氮原子
⑤氮氣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④⑤
3.鋰是制造新能源汽車電池的重要原料。圖甲是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圖乙是鋰原子的構成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鋰是非金屬元素
B.鋰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941g
C.鋰原子核內含7個質子
D.微觀粒子a的名稱是電子
4.人們常用成熟的香蕉與其他來成熟的水果放一起,是因為成熟的香蕉會釋放一種氣體乙烯,它能夠加快其他水果成熟。乙烯作為催熟劑,其化學式為C2H4,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保持乙烯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乙烯分子
B.乙烯分子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C.乙烯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克
D.乙烯是由碳原子和氫分子構成的
5.高鐵酸鉀是一種無機物,化學式為K2FeO4,是一種高效多功能的新型非氯綠色消毒劑。主要用于飲水處理。已知K2FeO4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則鐵元素的化合價為(  )
A.+3 B.+2 C.+6 D.﹣2
舉一反三:
1.世界是由元素組成的。圖中能正確表示地殼中元素含量分布的是(  )
A. B. C. D.
2.下列化學符號中,既能表示一種元素,又能表示一個原子,還能表示一種物質的是(  )
A.O B.N2 C.C60 D.Mg
3.一種有趣的鐘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為金屬元素
B.六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的質子數為6
C.十一點整,時針所指元素的離子符號為Na+
D.鐘面上時針、分針所指的兩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O
4.通過化學式“H2O”可以獲取的信息錯誤的是(  )
A.水這種物質
B.一個水分子
C.水分子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D.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5.晶體熔化實驗時用到的海波化學名稱為硫代硫酸鈉(Na2S2O3),其中硫代硫酸根離子的結構與硫酸根離子類似,相當于將硫酸根離子中的一個氧原子用硫原子替代,則中兩個硫原子的化合價為(  )
A.+2、+2 B.﹣2、+4 C.﹣2、+6 D.﹣2、+8
考點三:元素質量分數計算與質量比
一.相對原子質量
1.相對原子質量表示的意義:原子的質量極小,如果用千克表示,在使用過程中和記憶上都極不方便。因此,國際上規定采用相對原子質量來表示原子的質量關系。
2.原子的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的關系
原子的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
得出與性質 實驗測出的,是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 比較得出的,是相對質量
單位 有單位(kg) 是一個比值,單位是“1”
聯系(計算公式) 相對原子質量=某原子的質量/碳—12原子質量的十二分之一
3.說明
①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它不是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但能反映出一個原子實際質量的相對大小,如氫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碳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則一個碳原子的實際質量也是一個氫原子實際質量的12倍。
②碳原子有多種,它們的質子數都是6,但中子數不同,有6或7或8等。C—12原子是指原子核中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碳原子。③相對原子質量是大于等于1的數值。
二.相對分子質量
1.定義:一個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就是該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也是一個比值,國際單位是1,常略去不寫,相對分子質量常用符號Mr表示。
2.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1)步驟:寫出正確的化學式→查出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計算。
(2)在相對分子質量計算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數清原子數目,帶上原子質量進行乘積,后求和。
②化學式中原子團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其個數,計算時可先求出一個原子團的相對質量,再乘以其個數。
三.元素質量分數和質量比的確定
1.計算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
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個數乘積之比。
2.計算物質中某一元素的質量分數
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就是該元素的質量與組成物質的元素總質量之比。
如果是根據化學式求元素的質量分數,就是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和原子個數的乘積,與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的比值,一般用百分號表示。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
3.已知某物質的質量,計算該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
某元素的質量=物質的質量×某元素質量分數
=
4.已知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計算該物質的質量
物質的質量=
5.化學式相關計算關系
典型分析:
1.如圖,天平右盤中的“”為一個C﹣12原子質量的,據圖推斷,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
A.1 B.144 C.12 D.9
2.某物質是一種常用的食品添加劑,其化學式為NaNOx;已知該化合物中氮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7:16,請計算:
(1)NaNOx由    種元素組成。
(2)x=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    。
(3)該物質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請寫出計算過程)。
舉一反三:
1.ABC干粉滅火劑主要組分為磷酸二氫銨,含量為75%。2024年“315”晚會曝光了“滅不了火的滅火器,被公開兜售”的新聞。在學習完《微粒的符號與模型》后,某學習小組選擇進行關于磷酸二氫銨微觀模型的微項目學習,如圖是該小組的項目學習記錄單(部分),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驅動性問題:如何制作磷酸二氫銨結構模型?
模型展示: 化學式:NH4H2PO4 模型說明書: 一個氫原子的質量:1.674×10﹣27千克 一個氧原子的質量:2.657×10﹣26千克 一個磷原子的質量:5.189×10﹣26千克 一個氮原子的質量:2.324×10﹣26千克 一個碳原子的質量:2.00×10﹣26千克
為了加強對相對原子質量的理解,小明以一個C原子質量的為標準,用其他原子的質量與該“標準”相比得出的比值當做“相對原子質量”。則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A.2 B.4 C.12 D.16
2.浙江省疾控中心提醒,春季流感高發,注意防控。如果被確認為甲流,醫生建議在48小時內服用磷酸奧司他韋,可以有效縮短病程。如圖為磷酸奧司他韋干混懸劑及其說明書部分內容。
【成分】本品活性成分為磷酸奧司他韋 【性狀】白色混懸液 【適應癥】用于成人和1周及以上兒童的甲型流感 【規格】總容量60mL (按照奧司他韋計)12.5mL:75mg 奧司他韋分子式:C16H28N2O4 【用量】對1歲以上的兒童推薦按照下列體重一劑量表服用(劑量是以奧司他韋質量計) 體重推薦劑量≤15千克每次30毫克,每天兩次15﹣23千克每次45毫克,每天兩次23﹣40千克每次60毫克,每天兩次>40千克每次75毫克,每天兩次
(1)奧司他韋分子中碳、氧原子個數比為    。
(2)奧司他韋(C16H28N2O4)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多少?(請寫出計算過程)
(3)某甲流患者體重是25千克,在治療過程中,需每天服用“奧司他韋”2次,那么該患兒每天需服用該混懸劑多少毫升?(請寫出計算過程)
1.2023年5月28日,我國自行研制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C919完成了首次商業航班飛行。飛機上以氯酸鈉為產氧劑提供氧氣。能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  )
A.O2 B.2O C.O D.O2﹣
2.最近,科學家制造出了含4個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一個氧氣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成的,針對以上事實,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新型“氧分子”與氧氣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構成的
B.每個新型“氧分子”與每個氧氣分子含有氧原子個數不同
C.氧氣分子與新型“氧分子”的化學性質應該有不同之處
D.一個新型“氧分子”由2個氧氣分子構成
3.下列關于H2O2、MnO2、CO2、ClO2、O2五種物質組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都含有氧氣 B.都含有氧分子
C.都含有氧元素 D.都含有2個氧原子
4.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根據實驗,不能獲得的結論是(  )
A.金原子核帶正電 B.金原子核外電子帶負電
C.金原子核體積很小 D.金原子核的質量比α粒子大得多
5.2022年北京冬奧會,碲化鎘發電玻璃成為綠色奧運和科技奧運的創新點。碲元素是一種重要的工業添加劑,如碲﹣128。其相對原子質量為128,質子數為52,則碲﹣128原子中的中子數為(  )
A.128 B.52 C.76 D.180
6.我國近七成的人有著腸胃不適的癥狀,在檢查時大部分都會發現腸胃中存在著幽門螺旋桿菌,這是一種對腸胃傷害較大,且具有傳染性的細菌。幽門螺旋桿菌檢測方法中最簡單的就是碳﹣13、碳﹣14尿素呼氣試驗法。(碳﹣13、碳﹣14為碳﹣12原子的同位素原子,可表示為13C、14C)請回答:體檢的人被要求口服一顆膠囊(內含13C或14C標記的尿素),15分鐘后吹氣,便可檢測是否感染,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3C、14C中的中子數相同 B.13C、14C的核外電子數相同
C.13C、14C的化學性質不同 D.13C、14C中的質子數分別為13和14
7.反電子、反質子跟普通電子、質子的質量、電量均相等,電性相反。反氫原子是由反質子和反電子構成。1997年年初和年底,歐洲和美洲的研究機構分別制造出9個和7個反氫原子,這是人類探索反物質的一大進步。請推測反氫原子的結構可能是(  )
A.由一個帶正電荷的質子與一個帶負電荷的電子構成
B.由一個帶負電荷的質子與一個帶正電荷的電子構成
C.由一個不帶電荷的中子與一個帶負電荷的電子構成
D.由一個帶負電荷的質子與一個帶負電荷的電子構成
8.分類是研究物質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屬于單質,后者屬于化合物的是(  )
A.食鹽、食醋 B.液氧、二氧化碳
C.冰水、銅絲 D.青銅器、空氣
9.分類是化學學科常見的思想方法之一。如圖呈現的物質分類關系中,①與②是并列關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純凈物,則③不可能是(  )
A.空氣 B.硝酸鉀
C.氫氣 D.二氧化氮
10.下列各組元素中,元素符號的第一個字母相同的一組是(  )
A.氯、碳、鈣、銅 B.氫、汞、鐵、銀 C.鈉、鎂、氧、氮 D.錳、硫、鋅、銀
11.化學中元素符號能表示一定的意義,不同的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不同.下列對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解釋正確的是(  )
序號 元素符號 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
A H 只表示氫元素
B Fe 表示鐵元素,表示一個鐵原子,表示鐵這種物質
C N 只表示一個氮原子
D O 表示氧元素,表示一個氧原子,表示氧氣這種物質
A.A B.B C.C D.D
12.2023年10月我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礦物——鈮包頭礦,富含的鈮元素在我國核工業系統等領域具有重要用途。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關于鈮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鈮的元素符號為nb
B.鈮原子的質子數和中子數相同
C.鈮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41
D.鈮的相對原子質量為92.91g
13.鉑是一種純度高、穩定性好的金屬,常用于生物醫學、宇航飛行等特殊領域。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推測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鉑是一種純度高、穩定性好的金屬,常用于生物醫學、宇航飛行等特殊領域。下列有關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所包含的信息,正確的是(  )
A. B. C. D.
15.下列相關化學用語表述正確的是(  )
A.K2S——硫化二鉀
B.——硫酸根離子
C. ——氯酸鉀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
D.O2——氧分子
16.下列含氮的物質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由低到高排列的是(  )
①NO ②NH3 ③N2O ④NO2 ⑤N2 ⑥KNO3.
A.①③⑤⑥④② B.⑥④③⑤①② C.②④①③⑤⑥ D.②⑤③①④⑥
17.如圖是銅元素和硫元素常見的化合價坐標圖,C點表示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
A.CuS B.Cu2S C.CuS2 D.Cu2S2
18.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一個碳原子的質量為akg,另一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b,則該元素的一個原子的質量為(  )
A.kg B.kg C.kg D.kg
19.有CO、CO2和N2組成的混合物,已知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4%,則N2的質量分數可能是(  )
A.8% B.12% C.30% D.44%
20.某氫氧化物的化學式為Rx(OH)y,它的相對分子質量是M,則R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
A. B. C.M+17y D.M﹣17y
21.某陽離子Mn+的核外電子共有x個電子,核內有y個中子,則M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  )
A.x+y B.x+y+n C.x﹣n+y D.x+n﹣y
22.在FeO、Fe2O3、Fe3O4三種化合物中,與等質量鐵元素相結合的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
A.6:9:8 B.12:8:9 C.2:3:6 D.1:3:4
23.某白色固體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碳酸鈉、碳酸鉀和碳酸鎂,經實驗測定其中碳元素的百分含量是12%。則該物質中(  )
A.一定含有碳酸鉀 B.一定含有碳酸鈉
C.一定含有碳酸鎂 D.可能含有碳酸鎂
24.有72g葡萄糖(化學式為C6H12O6)和醋酸(化學式為C2H4O2)的水溶液,其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8,則該混合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為(  )
A.1g B.3g C.6g D.12g
25.已知MgS,MgSO4,MgSO3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則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
A.a% B.2a% C.1﹣1.75a% D.1﹣2a%
26.分類是科學研究和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質屬于金屬單質的是    ,屬于化合物的是    ,含有氧元素的有    (均填序號)。
①二氧化碳 ②氧氣 ③空氣 ④水銀 ⑤冰水混合物 ⑥銅絲
27.規范書寫是學習中必須遵循的原則,小科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到如圖所示的一格后,明白了不能把一氧化碳寫成“Co”的原因。
(1)“Co”表示鈷元素,它屬于    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
(2)“CO”是由碳、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填“單質”或“化合物”)
28.元素周期表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相對原子質量為19.00的元素屬  非金屬 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
(2)科學家宣布,現已人工合成了第135號元素,則此元素的質子數為    。
(3)地殼中含量前兩位的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學式)。
(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則下列各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的是    (填字母)。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29.用元素符號或化學式表示下列物質或微粒。
(1)氦氣    。
(2)保持水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
(3)m個硫酸根離子    。
(4)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是   。
(5)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    。
30.以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環狀有機化合物中,從含三個碳原子到含十個碳原子的碳、氫化合物依次按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來標記碳原子數,并根據碳原子數命名為“環某烷”。
如環丙烷,其化學式為C3H6,結構式如圖(1),也可簡寫為圖(2);如環丁烷,化學式C4H8,結構圖如圖(3)。現有一種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有機環狀化合物,其結構式簡寫成圖(4),該物質的名稱是:   ,化學式為:   。
31.用化學用語表示:
(1)2個氮原子    ;
(2)4個二氧化硫分子    ;
(3)6個氫氧根離子    。
32.維生素C(簡寫Vc)又叫做抗壞血酸,可以對抗身體內的氧化性物質,促進人體膠原形成,對受損組織進行修補,促進人體的脂肪、蛋白質合成,促進葡萄糖的利用。如圖是已破損的維生素C(化學式:C6H8OX)的說明書部分信息。已知維生素C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請回答。
(1)Vc中氫、碳元素的質量比為    。
(2)Vc的化學式為    。
(3)小科爸爸每天服用該Vc片劑,小科建議爸爸可食用“Vc之王”獼猴桃來代替Vc片,若每100g獼猴桃含Vc的量在100﹣420mg之間,則小科爸爸要達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需要每天至少食用獼猴桃多少克?(列出計算過程,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33.化學家Tim Richard將分子結構簡式像小狗的某有機物(如圖1所示),取名為“小狗烯”(化學式為C26H26),請計算:
(1)求“小狗烯”的相對分子質量。
(2)求“小狗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0.1%)
(3)求33.8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多少克。
(4)如圖2所示,堿性品紅(化學式C20H20ClN3)用于棉、人造纖維、紙張、皮革的印染,也用于噴漆、墨水等。現有“小狗烯”和堿性品紅的混合物,經測定:含碳元素的質量為120g,則含氫元素的質量為多少克?
34.從微觀層面認識物質是化學獨特的視角。許多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分子又由原子構成。原子雖然很小,但本身也存在質量。如圖是水分子的微觀模型圖,表中是幾種原子的質量,請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原子種類 1個原子的質量/kg 相對原子質量
氫 1.674×10﹣27 1
氧 2.657×10﹣26 16
碳12原子 1.993×10﹣26 12
(1)1個水分子的質量是多少?(在橫線上列出算式)   ≈2.992×l0﹣26 kg
(2)由上述計算可知分子很小,書寫、記憶和使用都很不方便。為此可采用類似“原子”的處理方法。即以碳12原子質量的作為標準,用分子的質量跟它的比值,得到就是分子的相對質量。試求水的相對分子質量。(計算結果保留整數)
(3)你還有其他方法計算水的相對分子質量嗎?請計算。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安市| 中卫市| 原阳县| 六枝特区| 蒙自县| 准格尔旗| 沾化县| 雷州市| 三台县| 长沙县| 会东县| 炎陵县| 黑河市| 七台河市| 迁西县| 九龙县| 镇沅| 德安县| 花莲市| 吉林省| 五华县| 张北县| 光泽县| 汕头市| 昭平县| 彭州市| 花莲县| 丁青县| 治多县| 渝中区| 宜良县| 内乡县| 安吉县| 曲阳县| 灵武市| 光泽县| 乐业县| 凯里市| 临夏市| 花莲市| 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