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菲的世界》知識點總結作者簡介喬斯坦·賈德(1952—),挪威世界級作家。1952年8月8日出生于挪威首都奧斯陸,父親科努特是一位校長,母親英爾·瑪格麗特·賈德是位老師,并撰寫過一些兒童讀物。喬斯坦·賈德進入奧斯陸大學后,主修斯堪的納維亞語,研讀哲學、神學與文學,畢業后曾擔任高中哲學老師。他于1974年開始寫作,早期寫了幾本有關哲學和神學的教科書。自1986年出版第一部小說《賈德談人生》以來,已成為北歐當代最重要的作家。1991年,《蘇菲的世界》出版,該書一經面世便暢銷挪威、丹麥、瑞典和德國,銷量達到三百萬冊,在世界文壇上引起強烈反響,喬斯坦·賈德也迅速成為挪威繼192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漢姆生之后最成功的本土作家。喬斯坦·賈德擅長以對話形式述說故事,能將高深的哲理以簡潔、明快的筆調融入小說情境,他的作品動人心弦,啟發無數讀者對于個人生命、歷史定位以及浩瀚宇宙的探討,他的作品還包括《青蛙城堡》《紙牌的秘密》《圣誕的故事》《西西莉亞的世界》等。喬斯坦·賈德除了致力于文學創作,啟發讀者深思生命之外,對公益事業也不遺余力。1997 年,他創立“蘇菲基金會”,旨在促進環境發展。每年頒發10萬美元的“蘇菲獎”,鼓勵那些能以創新方式對環境發展提出獨特方案并將之付諸實施的組織或個人。創作背景喬斯坦·賈德寫出《蘇菲的世界》并非偶然。在歐洲所有的大學,從中世紀開始有七大學科,包括天文學、哲學、數學、音樂等,現在波蘭、挪威等國家仍然把哲學作為基礎學科。挪威有著濃厚的哲學傳統,學生們在學任何學科時(不管是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之前)都要通過一個關于哲學史的考試。1990年,喬斯坦·賈德的《紙牌的秘密》連續獲得挪威文化部獎、評論家獎、青少年兒童獎,和這些榮譽一起到來的是一筆獎金。獎金不算豐厚,但可以支持喬斯坦·賈德的家庭一年運轉。在這段不用工作的時間里,作為中學哲學老師的喬斯坦·賈德,利用自己多年的哲學教學經驗,寫出了《蘇菲的世界》這本哲學小說,目的在于讓青少年能更好地了解哲學這門學科,讓他們對哲學感興趣。主題概括《蘇菲的世界》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蘇格拉底、薩特、亞里士多德、笛卡兒、黑格爾等人的哲學思想都通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并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解釋,引人入勝。作品概述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與此同時,她收到一張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請蘇菲轉交給席德”,郵戳來自黎巴嫩。從這一天開始,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她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后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魔鏡、少校的小屋、會說話的漢密士、叫她席德的艾勃伯特、寫著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現實中再現的夢中金十字架、撿到的十元硬幣……接踵而至的奇聞怪事讓蘇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在一位神秘導師艾勃伯特·諾克斯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莫名其妙的函授課程持續進行著,聯絡方式也一變再變。終于,痛苦憤怒的艾勃伯特·諾克斯出現在她面前,并開始教她學習哲學史。艾勃伯特·諾克斯用淺顯易懂的筆觸帶著蘇菲回顧從蘇格拉底以前的希臘直到尚·保羅·沙特時代的哲學發展。同時,“席德”的名字不斷在她身邊以不可思議的方式頻繁出現。原來蘇菲這個人物,只是在黎巴嫩聯合國部隊工作的挪威少校艾勃特·納格為慶祝女兒席德生日而虛構出來的。艾勃特·納格把她的情況編寫成一個富有哲學趣味的故事當做女兒的生日禮物。在艾勃伯特·諾克斯的提示下,蘇菲漸漸意識到自己只是書中的一個角色,是艾勃特少校意識的一部分,在忠實地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務之余,他們開始了對艾勃特少校的抗爭。在他們的努力下,書中世界漸漸扭曲了,變得古怪而難以駕馭。最終,艾勃伯特·諾克斯和蘇菲逃出了書中世界,來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人物賞析主要人物 精要分析 性格特征蘇菲·阿曼德森 她是一個充滿好奇心又活力十足的女孩,能夠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不僅向艾勃伯特學習,也向他提問并表現出自己想要實施的想法;她為人友善,但不善交際,更多的時候是在自省,而不是交談。事實上,自從她開始學習哲學以后,就幾乎忘記了好朋友喬安;她很挑剔,對她愛的人也不放過,她的母親就多次聽過她的批評,喬安和艾勃伯特也聽了不少;她還很執拗,堅持自己的看法,只愿說出自己心中所想。 活潑、開朗、聰明、勇敢、對哲學充滿好奇心、善于思考艾勃伯特·諾克斯 他強烈信仰哲學,從不急于判斷,總是思考自己所做的事。作為蘇菲的老師,他總是迫使她自己思考問題并得出結論,從不為她降低難度,同時他也關心蘇菲,希望她能學好。 熱愛哲學、熱愛思考、十分有耐心席德 她是艾勃特·納格的女兒。和蘇菲一樣,也愛沉思。同時,她還極富有同情心,她同情蘇菲和艾勃伯特,而她的父親把他們的生活玩弄于股掌之中。從黎巴嫩回家途中,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此來證明她的獨立性。 愛思考、有同情心、善良艾勃特·納格 他是席德的父親,為了逗女兒開心,他創造出了蘇菲和艾勃伯特。他有一種具備諷刺意味的幽默,熱愛世界。他為聯合國工作, 聰明、幽默、知識淵博希望人們和平、和諧地相處。他還希望女兒學哲學,那樣她就可以思考并以他認為適合的方式去生活。和艾勃伯特一樣,他也是一位哲學家,世界本身對他來說就足以令人陶醉。蘇菲的媽媽 書中最滑稽的角色之一,因為她為蘇菲的哲學經歷提供了一個陪襯。她認為女兒蘇菲定是丟了魂,才會開始執著于研究人和動物的差異以及思考是什么塑造了人類這些問題。同時,她還代表了世界上那些不愿思考的人。 遲鈍、不愿思考、對生活沒有好奇心語段賞析語段:她跳起來,走進浴室,手里拿著那封奇怪的信。她站在鏡子前面,凝視著自己的眼睛。“我的名字叫莉莉。”她說。鏡中的女孩卻連眼睛也不眨一下。無論蘇菲做什么,她都依樣畫葫蘆。蘇菲飛快地做了一個動作,想使鏡中的影像追趕不及,但那個女孩卻和她一般的敏捷。“你是誰?”蘇菲問。鏡中人也不回答。有一剎那,她覺得迷惑,弄不清剛才問問題的到底是她,還是鏡中的影像。賞析:作者通過對蘇菲充滿生活化的動作描寫,把一個具有強烈好奇心,可愛的小女孩形象生動地展示在讀者眼前,讀來覺得十分親切。藝術特色《蘇菲的世界》被譽為20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作為一部闡述西方哲學發展史的小說,無論從敘述結構還是敘述內容上,都呈現出其獨有的藝術特色。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1.多層次的敘述結構。作者以一封怪異的信件開篇,不僅導入了小說情節,將年少的主人公蘇菲介紹給讀者,同時也開啟了小說的主線敘述模式。艾勃伯特引領蘇菲走入哲學世界中,通過他的哲學課程,為讀者建立了一個新哲學世界。艾勃伯特不僅為蘇菲講解了系統的哲學知識,兩人也漸漸地推測出他們只是艾勃特少校寫給女兒席德小說中的人物而已。至此,小說的副線敘述模式也已經展開,故事脈絡逐漸清晰:小說一方面繼續講解席德閱讀小說,另一方面講解蘇菲跟隨艾勃伯特學習哲學課。雙線并行,呈現出精湛的敘述技巧。2.通俗易懂的哲學內涵。作者以蘇菲學習哲學思想作為切入點,將整個西方哲學史的發展歷程呈現出來。每敘述一位哲學家的哲學思想,作者都會對哲學思想的產生背景進行詳細的敘述,使晦澀難懂的哲學不再令人望而生畏。例如,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人哲學思想的著眼點主要集中于“個人的地位”;文藝復興時期哲學思想的著眼點則集中表現為“人文主義關懷”;以德國哲學家康德為代表的啟蒙哲學家,哲學觀點主要體現為無時無刻不要忘記提醒人民群眾的“蒙昧”,為建立更加有序的社會而服務。3.高超的語言技巧。《蘇菲的世界》作為一部備受世界各國青睞的巨著,其備受世人喜歡的原因,除了巧妙的敘述結構和條理清晰的哲學觀以外,更有語言文字的嫻熟運用。作者在講述每一段哲學的發展史時,文字都應用得精準無誤,在亦真亦假、虛與實之間,不僅完成了故事的講解,還完成了哲學的講解,擁有著高超的語言加工能力。模擬訓練1.下列不屬于《蘇菲的世界》中的句子是( )你太習慣這個世界了,才會對任何事情都不感到驚奇。我們把世界看錯,反說它欺騙了我們。我們來到這個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問候,并結伴同游一段短暫的時間。這個世界不可能大家都喜歡我,我也不需要每個人都喜歡我,我只能說很多人還不了解我。2.(2017~2018學年浙江紹興初二下學期期中第5題)下列有關文學常識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柳宗元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并稱“韓柳”。陶淵明,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代表作品有《歸園田居》《桃花源記》《己亥雜詩》和《飲酒》組詩等。C.《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這些詩歌分為“風”“雅”“頌”三部分,主要表現手法是賦、比、興,從漢朝起儒家將其奉為經典。D.《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于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3.下列選項中,搭配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傅雷家書》 傅雷 書信集B. 《平凡的世界》 路遙 長篇小說C. 《蘇菲的世界》 喬斯坦·賈德 歷史小說D. 《名人傳》 羅曼·羅蘭 人物傳記4.下列關于文學名著知識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A.《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05篇。《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之為《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詩經》是我國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奠定了中國古典詩歌溫和的抒情基調。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白話小說代表作《狂人日記》《阿Q正傳》。《社戲》選自他的《彷徨》,是一篇小說。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的《蘇菲的世界》,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小說,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學啟蒙讀物。《核舟記》一文,通過對核舟的細致描繪,顯示了雕刻者構思的巧妙,贊揚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藝,同時也顯示了我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卓越成就,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選自《虞初新志》卷十,為清代張潮所編,作者魏學洢。參考答案1.【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對名著內容的掌握。《蘇菲的世界》主要講述了14歲的少女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前展開。在一位神秘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她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后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A、C、D三項均是《蘇菲的世界》里面的句子,B項不是,它出自泰戈爾的《飛鳥集》。2.【答案】 B【解析】 《己亥雜詩》的作者是龔自珍。3.【答案】 C【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名著基礎知識的掌握,主要考查名著的類型。A、B、D三項是正確的。C項有誤。《蘇菲的世界》是喬斯坦·賈德所著的一本有關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不是歷史小說。4.【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文學常識及名著的掌握情況。對于課本上的課文涉及的名著,尤其是所收錄的名作家的文章、作品,不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處、作者的相關常識,還要對文章(名著)的內容、主題等有一個清晰的認識。A、C、D三項正確;B項有誤,《社戲》選自《吶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