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高中化學競賽冬令營常見烴的衍生物2024年1月1 鹵代烴2 醇3 醛、酮4 羧酸鹵代烴01 鹵代烴的概念、分類及物理性質1.概念:烴分子中的氫原子被鹵素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稱為鹵代烴(Haloalkane),簡稱鹵烴。鹵代烴的通式為:(Ar)R-X,X為鹵素原子,可看作是鹵代烴的官能團,包括氟、氯、溴、碘。2.分類與命名:根據取代鹵素的不同,分別稱為氟代烴、氯代烴、溴代烴和碘代烴;也可根據分子中鹵素原子的多少分為一鹵代烴、二鹵代烴和多鹵代烴;也可根據烴基的不同分為飽和鹵代烴、不飽和鹵代烴和芳香鹵代烴等。此外,還可根據與鹵原子直接相連碳原子的不同,分為一級鹵代烴RCH2X、二級鹵代烴R2CHX和三級鹵代烴R3CX。3.物理性質:狀態 基本上與烴不相似,CH3F、CH3CH2F、CH3Cl、CH3Br在常溫下是氣體,余者低級為液體、高級的是固體。沸點 熔沸點大于同碳個數的烴,隨碳原子數增多,沸點依次升高(碳原子數相同時,支鏈越多沸點越低;鹵原子越多沸點越高)。密度 除脂肪烴的一氟代物和一氯代物外,其余鹵代烴密度都比水大。一般隨著烴基中碳原子數目的增加而減小。溶解性 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機溶劑,某些鹵代烴本身就是有機溶劑02 鹵代烴的化學性質相較于烴中的碳碳鍵、碳氫鍵,鹵代烴中的碳鹵鍵鍵能更小。鹵代烷分子中,由于鹵素原子吸引電子能力大于碳原子,使C—X鍵具有極性, C X 在極性試劑作用下,C—X鍵較易發生斷裂,并與試劑的基團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探究實驗1操作:向試管中注入5 mL 1-溴丙烷(或2-溴丙烷)和10 mL飽和氫氧化鉀乙醇溶液,均勻加熱,觀察實驗現象(小試管中裝有約2 mL稀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取試管中反應后的少量剩余物于另一試管中,再向該試管中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滴加硝酸銀溶液,觀察實驗現象。實驗現象反應產生的氣體經水洗后,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實驗結論生成的氣體分子中含有碳碳不飽和鍵反應原理CH3-CH-CH +KOH乙醇2 △ CH3CH=CH2 ↑+KBr+H2OH Br①反應條件:KOH的醇溶液、加熱②實質:相鄰的兩個C上脫去HX形成不飽和鍵!消去反應:有機化合物(醇/鹵代烴)在一定條件下從一個分子中脫去一個或幾個小分子(水/鹵代氫等),而生成不飽和(含雙鍵或三鍵)化合物的反應。醇—C—C— +NaOH C=C +NaX+H△ 2OH XR C W R C W + H BH 有弱酸性B (堿) W: 吸電子基(electron withdrawing group)總結:消去反應的規律①沒有鄰位碳原子的鹵代烴不能發生消去反應,如CH3Cl。②鄰位碳原子上無氫原子的鹵代烴不能發生消去反應,如(CH3)3CCH2Cl。直接連接在苯環上的鹵原子不能消去 Br③鹵代烴發生消去反應可生成炔烴。如:CH2ClCH2Cl+2NaOH CH≡CH↑+2NaCl+2H2O④有兩個鄰位且不對稱的碳原子上均有氫原子時,可得到兩種不同產物。CH3CH CH2CH3Br思考:鹵代烴有兩個鄰位碳原子,且碳原子上均有氫原子時,消去反應怎樣發生?可能生成不同的產物。例如 發生消去反應的產物為:CH3-CH=CH-CH3 為主CH3-CH2-CH=CH2★札依采夫規則鹵代烴發生消去反應時,消除的氫原子主要來自含氫原子較少的相鄰碳原子上。 即“氫少消氫”02探究實驗2向試管中注入5 mL 1-溴丙烷(或2-溴丙烷)和10 mL 20%的氫氧化鉀水溶液,加熱,觀察實驗現象。取試管中反應后的少量剩余物于另一試管中,再向該試管中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滴加硝酸銀溶液,觀察實驗現象02現象: 結論:①中溶液分層②中有機層厚度減 2-溴丙烷與KOH溶液共熱小,直至消失④中有淺黃色沉淀 產生了Br-生成NaBr+AgNO ===AgBr↓+NaNO淡黃色 3 3沉淀 ?取代反應(水解反應)CH3CH2CH2Br + NaOH—H—2ONaBr+ CH3CH2CH2-OH取代反應 消去反應反應物 CH3CH2CH2CH2Br CH3CH2CH2CH2Br反應條件 NaOH水溶液,加熱 NaOH醇溶液,加熱生成物 CH3CH2CH2CH2OH、 CH3CH2CH=CH2、NaBr、NaBr H2O斷鍵位置 C—Br C—Br、鄰碳的C—H應用 引入羥基 引入不飽和鍵結論 1無-溴醇丁烷則在有不同醇的 條 件有下醇發生則不無同醇類型的反應03 鹵代烴的合理應用鹵代烴的用途(一)鹵代烴廣泛應用于藥物合成、化工生產中,許多有機化合物都需要通過鹵代烴去合成。例如,溴乙烷是合成藥物、農藥、染料、香料的重要基礎原料,是向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引入乙基的重要試劑。選取鄰二氯苯為原料,經硝化、氟代、還原、縮合、水解等一系列反應,可合成治療敏感菌引起的各類感染的“諾氟沙星”。鹵代烴在有機推斷中的橋梁作用:1 引入羥基2 引入不飽和鍵3 改變官能團的位置通過鹵代烴的消去反應獲得烯烴,再通過烯烴與HX在一定條件下的加成反應,又得到鹵代烴,但鹵素原子的位置發生了變化。以1 溴丙烷為主要原料,選擇相應試劑制取少量2 溴丙烷4 改變官能團的數目通過鹵代烴的消去反應獲得烯烴,再通過烯烴與X2的加成反應,得到二鹵代烴。以1 溴丙烷為主要原料,選擇相應試劑制取少量1,2 二溴丙烷5 對官能團進行保護如在氧化CH2===CHCH2OH的羥基時,碳碳雙鍵易被氧化,常采用下列方法保護:(二)氯乙烷常用作局部麻醉劑。因其沸點低,從加壓容器中噴在皮膚表面時會迅速汽化,同時吸收大量的熱量,使皮膚迅速冷卻導致該部位的神經末梢處于麻醉狀態。由氯乙烷制成的噴霧劑被廣泛應用于運動場所緊急處理運動員的傷痛。(三)鹵代烴除了用于合成藥物,還是制備高聚物的原料。例如,氯乙烯是聚氯乙烯(PVC)的單體,PVC曾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常用于建筑材料、工業制品、地板革、地板磚、人造革、管材、包裝膜等。由氟乙烯合成得到的聚氟乙烯、聚三氟乙烯、聚四氟乙烯等高聚物,以優良的耐熱、耐磨、耐腐蝕等性能,開辟了材料應用的新領域。(四)鹵代烴常用于合成藥物,在農藥、殺蟲劑生產中的使用更為普遍。含有氟原子的藥物可增加分子在細胞膜上的脂溶性,提高藥物的吸收和傳遞速率,具有用量少、低成本、低毒性、低殘留、對環境友好等優點,對新藥研制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據報道,近年來研制的農藥新藥中,含氟的新藥就高達50%。(五)鹵代烴對環境的危害(1)鹵代烴比較穩定,在環境中不易被降解。(2)部分鹵代烴對大氣臭氧層有破壞作用。(3)機動車尾氣中的鹵代烴主要是氯代烷烴、氯代烯烴,人吸入這些氣體后會引起神經中樞甚至內臟器官不同程度的中毒反應。(4)揮發性鹵代烴有可能造成大氣二次污染。鹵的合理應用鹵代烴破壞臭氧層原理氟利昂可在強烈的紫外線作用下分解,產生的氯原子自由基會對臭氧層產生長久的破壞作用。以CCl3F為例,它破壞臭氧層的反應過程可表示為:紫外線CCl3F CCl2F·+Cl·04 鹵代烴的制備常見的方法有:1.烷烴、芳烴側鏈的光鹵代(Cl、Br)2.烯烴α-H的高溫鹵代3.芳烴的鹵代(Fe催化),取代4.烯、炔加HX、X,加成……醇01 醇的結構和性質1.概念烴分子中飽和碳原子上的氫原子被羥基取代所形成的化合物稱為醇。即:羥基(—OH)與烴基或苯環側鏈上的碳原子相連的化合物稱為醇。2.官能團名稱:羥基 符號:—OHCH OHCH3CH22OH CH3CHCH3OH02 醇的重要應用3.醇的分類 (1)按分子中羥基的數目分:一元醇 二元醇 多元醇飽和一元醇 (R-OH)一元醇 通式:CnH2n+1OH (n≥1)醇 不飽和一元醇: CH2=CHCH2-OHCH2-OH多元醇 CH2-OHCH2-OH CH-OH 丙三醇乙二醇 CH2-OH(2)按烴基是否飽和分:飽和醇 不飽和醇(3)按烴基的種類分: 脂肪醇 脂環醇 芳香醇(4) 按與羥基相接的碳原子的級數分:1 醇(伯醇) 2 醇(仲醇) 3 醇(叔醇)CH3CH2OH CH3CHCH3 C(CH3)3-OHOH伯醇 RCH2OH 仲醇 R2CHOH 叔醇 R3COH.OHCH3CH2CHCHCHCH 2CH3CH CH CH CH2,6-二甲基-3,5-二乙基-4-庚醇3 3CH3 CH3CH 2CH 3 1-乙基環戊醇OHCl OHCH3CHCHCH2CHCHCH3 2,6-二甲基-5-氯-3-庚醇CH3 CH3CH2═CHCH2CH2OH 3-丁烯-1-醇OH 6-甲基-3-環已烯醇CH 3CH 2CH 3CH CH CH 2OH 2-乙基-3-苯基-1-丁醇CH 3CH CH CH 2 OH 3-苯丙烯醇CH 2 CH 2 CH 2 CH CH 2 CH 2 CH CH 3OH OH OH OH OH OH OH乙二醇 丙三醇(甘油) 1,2-丙二醇.6.常見的醇——乙醇H H結構式: 球棍模型H C—C—O—HH H結構簡式:CH3CH2OH或C2H5OH空間填充模型 醇的化學性質主要由羥基所決定,醇分子氧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比氫原子和碳原子強,①O-H鍵和②C-O鍵的電子對都向氧原子偏移,因而,醇在起反應時,①O-H鍵和②C-O鍵容易斷裂。①④⑤ H H ② ①②H—C—C—O—H④ ③ ⑤ ③H H推測: a C-O鍵極性——親核取代b O-H鍵極性——酸性H反應c 涉及β-H斷裂——消除d 涉及 α-H斷裂——氧化比較Na與水及乙醇的反應鈉與水 鈉與乙醇鈉是否浮在液面上 浮在水面 沉在液面下鈉的形狀是否變化 熔成小球 仍是塊狀有無聲音 發出嘶嘶響聲 沒有聲音有無氣泡 放出氣泡 放出氣泡劇烈程度 劇烈 緩慢2Na+2H化學方程式 2O= 2CH3CH2OH+2Na→2NaOH +H2↑ 2CH3CH2ONa+H2↑【結論】 ①乙醇羥基上的氫原子比水中氫原子不活潑。 ⑤②2CH3CH2O-H+2Na→2CH3CH2ONa+H ③2↑ ④乙醇鈉斷①號鍵 置換反應每2mol 羥基與足量的Na反應生成1mol H2其它活潑金屬如鉀、鈣等也可與乙醇反應產生H2。醚不能跟鈉反應。①燃燒(淡藍色火焰):C2H5OH +3 O 點燃2 2CO2 +3H2O乙醇能夠被氧化劑氧化。②與強氧化劑反應:重鉻酸鉀由橙色變為綠色檢驗酒駕+C2H5OHK 2 C r 2 O 7 ( H ) CH COOH或KMnO4(H+)3酸性高錳酸鉀紫色褪去③催化氧化(去氫):2Cu + O △2 2CuO 紅色變為黑色CH3CH2OH + CuO △ CH3CHO+Cu+H2O乙 醇 乙 醛2CH3CH OH + OC2 2u 或 A g 2CH CHO+2H O△ 3 2O—H O ①Cu 或Ag2CH3—C—H + O2 △ 2CH3—C + 2 H2O ⑤ ②H斷①③號鍵 H ③乙醛 ④結構條件:α-C有H(α-H)①實驗現象: ⑤Ⅱ中產生油狀液體 ②④ ③CH3CH2BrC2H5 OH + H Br △ C2H5Br + H2O斷②號鍵R—OH+HX―→R—X+H2O醇不僅可以與氫溴酸反應,還可以與其他氫鹵酸反應。在反應中,醇分子中的羥基被鹵素原子取代生成鹵代烴:乙醇的消去反應實驗現象:稀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生成了乙烯H H濃H SO ①H C C H 1 720 0 C4 H2O + CH2=CH2⑤H OH ②斷②⑤號鍵④ ③消去反應在一定條件下,一個有機化合物分子內脫去一個或幾個小分子生成不飽和化合物(含雙鍵或三鍵)的反應。CH3-CH=CH-CHCH 濃硫酸33-CH2-CH-CH3 △ +H2OOH 或CH3-CH2-CH=CH2CH2-CH2-CH -CH 濃硫酸2 2△ CH2=CH-CH=CH2 +H OOH OH 2結構條件:β-C有H(β-H)注意:實驗室制備的乙烯常含有有乙醚、乙醇蒸氣、SO2、CO2及H2O分子間脫水:CH3CH2-OH+H-O-CH2CH3濃 H 2 S O 4 CH3CH2-O-CH2CH3 +H2O1 4 0 ℃ 乙 醚 斷①②號鍵① 醚:分子由兩個烴基通過氧原子連接而成的有機化合物。烴基可以是烷基、烯基、苯基等。⑤② 醚常用作有機溶劑。④ ③ 溫度適中使人著迷(醚)溫度過高使人窒息(制烯)⑤為何使液體溫度迅速升到170℃,不能過高或高低?③酒精與濃硫酸混合液如何配置(1:3) ④溫度計的位置?⑦有何雜質氣體?②濃硫酸的作 如何除去?用是什么 ⑧如何收集氣體 ①放入幾片碎瓷片作用是 ⑥混合液顏色如何什么 變化?為什么?性質分析結構 斷鍵部位 反應類型 反應試劑 條件 反應產物① Na 醇鈉① 取代反應H O H 羧酸 酯②R C C R'①或② 取代反應 濃H2SO4 醚④ ③ ①③H H 氧化反應O2,Cu 醛、酮β α ② 取代反應 氫鹵酸 鹵代烴②④ 消去反應 濃H2SO4 烯烴7.幾種重要的醇——甲醇甲醇:為無色透明的液體。甲醇能與水及許多有機溶劑混溶。甲醇有毒,內服少量可致人失明,多量可致死。這是因為它的氧化產物甲醛和甲酸在體內不能同化利用所致。7.幾種重要的醇——乙二醇CH2 CH2 無色、無臭、具有甜味的黏稠液體。熔點-16℃ ,OH OH 沸點197℃ 。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是汽車防凍乙二醇 液的主要成分、合成滌綸的主要原料。7.幾種重要的醇——丙三醇CH CH CH 俗稱甘油,無色、無臭、具有甜味的黏稠液體。沸2 2OH OH OH 點290℃ 。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具有很強的吸丙三醇 水能力。主要用于制造日用化妝品和三硝酸甘油酯。醛 酮01 醛的結構1、概念:醛是由烴基或氫原子與醛基相連構成的化合物。2、官能團名稱:醛基 結構簡式: -CHOOHC-H-C- R-C-H -COH ‖ ‖O O-CH=O醛基以及與醛基直接相連的原子處于同一平面。如甲醛分子中的 4 個原子就處于同一平面上。OH C H甲醛3、分類 一元醛:如CH3CHO 乙醛二元醛:CHO 乙二醛(1)按醛基的數目分 CHO多元醛:OHC-CH-CH2CHOCHO(2)按烴基是否飽和分 飽和醛 C H3CH2CHO不飽和醛CH2=CHCHO脂肪醛(3)按烴基種類芳香醛 CHO飽和一元醛通式: CnH2nO (n≥1 )或CnH2n+1CHO02 常見的醛(一)乙醛常溫下為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密度比水小,沸點:20.8℃,易揮發,易燃燒,能與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乙醛的結構分子式 結構式 結構簡式 官能團H O—CHOC H C C H2H4O CH3CHO (醛基)H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甲基氫原子吸收 醛基氫原子強度10 8 6 4 2 0乙醛的核磁共振氫譜乙醛分子結構中含有兩類不同位置的氫原子,在核磁共振氫譜中有兩組峰。02 醛的化學性質H δ- 碳氧雙鍵分析 + R C C δ H 碳氫單鍵結構H 均為極性共價鍵α 醛基乙醛由于醛基上的H原子受C=O的影響,活性增強,能被氧化劑所氧化;由于醛基上的C=O與C=C類似,可以與H2發生加成反應。 OCH3CH2OH CH3CHO CH3COOH加氫 加氧乙醇 乙醛 乙酸被還原 被氧化加H去O 的叫 還原反應。 加O去H 的叫 氧化反應;氧化 氧化乙醇 乙醛 乙酸還原(1)加成反應CH3CHO+HNi2 CH3CH2OH 還原反應ONi O-HCH3-C-H + H—H CH3-C-H加熱、加壓H與-CHO加成的物質有:H2、HCN – –+這類加成反應在有機合成中可用于增長碳鏈(2)氧化反應點燃①燃燒 2CH3CHO+5O2 4CO2+4H2O②催化氧 化 O O催化劑2CH3-C-H +O2 △ 2CH3C-O-H乙醛能使KMnO +4/H 褪色嗎 能使溴水褪色嗎 乙醛可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③與強氧化劑反應:乙醛具有較強的還原性CH3CHO+Br2+H2O → CH3COOH+2HBr5CH3CHO+2KMnO4+3H2SO4→5CH3COOH+2MnSO4+K2SO4+3H2O探究實驗1操作:向潔凈的試管中加入1 mL 2%的AgNO3溶液,邊振蕩試管邊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產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再滴入3滴乙醛,振蕩后把試管放在熱水浴中加熱,觀察實驗現象。銀鏡反應現象:向①中滴加氨水,現象為先產生白色沉淀后變澄清,加入乙醛,水浴加熱一段時間后,試管內壁出現一層光亮的銀鏡。原理:先產生白色沉淀后變澄清①中:AgNO3+NH3·H2O===AgOH↓(白色)+NH4NO3AgOH+2NH3·H2O===Ag(NH3)2OH+2H2O;(氫氧化二氨合銀)+1 被還原 0Ag(NH3)2OH AgCH3CHO被 氧 化 CH3COONH4④被弱氧化劑氧化CH3CHO+2Ag(NH水浴3)2OH CH3COONH4+2Ag↓+3NH3↑+H2O還原劑 氧化劑巧記方程式:水銀氨,一二三,再加一摩乙酸銨銀鏡反應實驗注意事項:1.試管內壁應潔凈。2.必須用水浴加熱,不能用酒精燈加熱。3.加熱時不能振蕩試管和搖動試管。4.配制銀氨溶液時,氨水不能過多或過少只能加到AgOH (Ag2O)沉淀剛好消失。5.堿性環境下,乙醛被氧化成乙酸后又與NH3反應生成乙酸銨。6.銀氨溶液必須隨配隨用,不可久置,否則會產生易爆炸的物質疊氮化銀(AgN3)。銀鏡反應有什么用途? 怎樣清洗做銀鏡反應的試管?1、銀鏡反應的應用:(1)檢驗醛基,并測定醛基的個數(-CHO~2Ag)(2)制鏡或水瓶膽(用含醛基的葡萄糖)2、實驗前:潔凈的試管——熱NaOH溶液洗,再水洗實驗后:銀鏡用HNO3浸泡,再用水洗。探究實驗2操作:向試管中加入3 mL 5%的NaOH溶液,滴入3~4滴2%的CuSO4溶液,振蕩后加入0.5 mL乙醛溶液,加熱,觀察實驗現象。現象:①中溶液出現藍色絮狀沉淀, +2 被還原 +1Cu(OH)2 Cu O滴入乙醛,加熱至沸騰后, 2CH CHO 被氧化③中溶液有磚紅色沉淀產生。 3 ?CH3COONa原理:①中:2NaOH+CuSO4===Cu(OH)2↓+Na2SO4;③中:CH3CHO + 2 Cu(OH)2 + NaOH△CH3COONa + Cu2O ↓ + 3H2O磚紅色注意:(1) 氫氧化銅溶液一定要新制(2) 堿一定要過量應用:(1)檢驗醛基的存在(2)醫學上檢驗病人是否患糖尿病(檢驗葡萄糖中的醛基)3.羥醛縮合反應 在稀堿存在下,兩分子醛(酮)相互作用,一分子的α氫加到另一分子的羰基的氧原子上,而其余部分加到另一分子的羰基的碳原子上,生成 α–羥基醛(酮),α–羥基醛(酮)受熱生成α,β-不飽和醛(酮)。OH RCH2CHORCH2CHO RCHCHORCH2CH(OH)CHCHO RCH2CH=CHCHOR R03 常見的醛(二)甲醛甲醛又名蟻醛,是最簡單的醛,是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甲醛能使蛋白質凝固,其水溶液常用作消毒劑和防腐劑。35%~40%的甲醛水溶液俗稱“福爾馬林”(Formalin),可用于農作物種子的消毒及動物標本的保存,還可用于制備酚醛樹脂和脲醛樹脂。甲醛在1H NMR譜圖中有1種特征峰O‖H-C-H相當于含兩個醛基縮聚反應由有機化合物分子間脫去小分子獲得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線型酚醛樹脂在濃氨水催化下,主要得到體型酚醛樹脂,體型酚醛樹脂是熱固性的;在濃鹽酸催化下,主要得到線型酚醛樹脂,線型酚醛樹脂是熱塑性的。尿素與甲醛在一定條件下也能發生縮聚反應生成高分子材料脲醛樹脂。脲醛樹脂可以制成熱固性高分子黏合劑,它廣泛應用于膠合板、人造纖維板、刨花板和木地板等木材加工業。05 酮的結構與性質概念:羰基與兩個烴基相連的化合物。—C—通式: R R’|| R、R’可以相同,O 也可以不同。丙酮 最簡單的酮在1H-NMR譜圖中有1種特征峰酮的化學性質還原 氧化伯醇 醛 羧酸H2還原仲醇 酮 不能被氧化H2 (無C—H鍵)丙酮是常用的有機溶劑。丙酮用途廣泛,主要用于制備重要化工原料雙酚A和制備有機玻璃。雙酚A的結構簡式雙酚A(也稱BPA)的用途非常廣泛,主要用于生產聚碳酸酯(PC)、環氧樹脂等高分子材料。也可用于生產增塑劑、阻燃劑、抗氧化劑、熱穩定劑、橡膠防老化劑、農藥等化工產品。有機玻璃有機玻璃(縮寫PMMA)是一種重要的熱塑性塑料。目前使用較多的有機玻璃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單體為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機玻璃合成過程甲基丙烯酸甲酯環己酮常作為生產合成纖維、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石蠟、蟲膠、油漆、染料和制藥中間體的溶劑,還可用于制備己二酸和己內酰胺,它們都是生產聚酰胺纖維的重要原料。羧酸01 羧酸的結構41.定義: 由烴基(或H)與羧基相連的化合物×O官能團 羧基 結構式 -C-O-H結構簡式 -COOH 或 HOOC-羧酸通式: R-COOH 或 R-(COOH)n飽和一元羧酸: CnH2nO2 或 CnH2n+1-COOH=脂肪 軟脂酸亞油酸芳香HOOC—COOH草酸3.羧酸的系統命名法(1)選主鏈:選擇含有羧基的最長碳鏈作為主鏈,按主鏈碳原子數稱為某酸。(2)編號位:在選取的主鏈中,從羧基碳原子開始給主鏈上的碳原子編號。(3)定名稱:在“某酸”名稱之前加上取代基的位次號和名稱。3-甲基丁酸02 羧酸的性質4(一)羧酸的物理性質羧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子中碳原子數目小于4的羧酸與水互溶;隨著分子中碳鏈的增長,羧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迅速減小,直至與相對分子質量相近的烷烴的溶解度相近。羧酸的沸點:羧酸的沸點較高,這與分子間可以形成氫鍵有關。O OR C O H R C O HO 氫鍵 O 氫鍵R C O H H O C R……由于羧酸分子形成氫鍵的機會比相對分子質量相近的醇的多,羧酸的沸點比相應的醇的高。相對分子質量 沸點乙酸 60 118℃1-丙醇 60 97.4℃(二)羧酸的化學性質1. 乙酸乙酸又叫醋酸,無色冰狀晶體(又稱冰醋酸),熔點16.6℃,沸點117.9℃,有刺激性氣味,易溶于水。分子式 結構式 結構簡式 官能團H O▏ ‖ —COOHC2H4O2 H-C-C-O-H CH3COOH (羧基)▏HO 使氧氫鍵的極性增強,更易斷裂,電離出H+,R C O H 表現酸性。碳氧單鍵易斷裂,發生取代反應。O 使羰基較難發生加成反應,R C O H 通過催化加氫的方法很難被還原。受C=O的影響: -O-H更易斷受-O-H的影響: C=O不易斷乙酸的化學性質(1)弱酸性①使石蕊變紅,能電離出H+CH3COOH CH3COO- +H+(酸性:HCl>CH3COOH>H CO >C H OH>HCO -2 3 6 5 3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此反應可除去水壺中的水垢)。羧酸的通性(1)由于—COOH能電離出H+,使羧酸具有弱酸性。(2)羧酸可與氫氧化物作用,生成羧酸鹽。(3)羧酸的酸性比碳酸強,可與碳酸鈉或碳酸氫鈉作用生成羧酸鈉。燒魚時常加醋加酒,這樣魚的 酒中還有很多有機酸(如醋酸),味道就變得特別鮮美。 經過長時間的儲存后會變得更香醇,即“酒越陳越香”。探究實驗1酯化反應實驗酯化反應實驗實驗現象: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液面上有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生成,且能聞到香味。思考:乙酸乙醇發生酯化反應時分別斷裂的是什么鍵?乙酸乙酯同位素示蹤法酸脫羥基醇脫氫酯化反應實驗試劑的加入順序是什么?先加入乙醇,然后沿器壁慢慢加入濃硫酸,冷卻后再加入乙酸。導管末端能插入飽和Na2CO3溶液中嗎?導管末端不能插入飽和Na2CO3溶液中,防止因揮發出來的CH3COOH、CH3CH2OH溶于水而造成溶液倒吸。酯化反應實驗濃硫酸的作用是什么?①催化劑——加快反應速率。②吸水劑——提高CH3COOH、CH3CH2OH的轉化率。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①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層,得到酯。②與揮發出來的乙酸反應。③溶解揮發出來的乙醇。探究實驗2乙酸乙酯的水解實驗反應是可逆的,即反應生成的乙酸乙酯在同樣條件下又部分發生水解反應,生成乙酸和乙醇。思考:請根據化學平衡移動原理設計增大乙酸乙酯產率的方法1、使用冰醋酸和無水乙醇。同時采用乙醇過量的辦法。2、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揮發而方便收集,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提高乙醇、乙酸的轉化率。2. 甲酸甲酸——羧酸中碳原子數最少的羧酸。又稱蟻酸,它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沸點為100.5 ℃,熔點為8.4 ℃,可與水、乙醇等混溶。在飽和一元羧酸中,甲酸的酸性最強,并具有極強的腐蝕性。OH C O-H 既有羧基結構,又具有醛基結構。①羧基的性質=②醛基的性質注意甲酸與新制的Cu(OH)2混合,若加熱二者發生氧化反應,若不加熱二者發生酸堿中和反應。思考:n 個乳酸分子發生酯化反應,產物又是怎樣呢 ……HO CH COOH + HO CH COOH+ HO CH COOH……CH3 CH3 CH3酯化反應 酯化反應O O O…… CH C O CH C O CH C O ……CH3 CH3 CH3聚乳酸(PLA)PLA用途真題講練2023年江蘇初賽2022年江蘇初賽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