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歷史必備資料:歷史必背知識點+答題模版(10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歷史必備資料:歷史必背知識點+答題模版(10份打包)

資源簡介

高中歷史必背知識點
必修一
1、秦朝從中央到地方統治機構的建立標志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2、清朝雍正時期設立軍機處標志著我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發展到頂峰。
3、1856年天京事變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
4、1861年總理衙門的建立標志著清朝中央機構開始半殖民地化。
5、天京的陷落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6、《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7、1905年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一個新階段。
8、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標志著辛亥革命果實被竊取。
9、1924年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合作的形成。
10、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標志著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大革命)的失敗。
11、1936年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12、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標志著日軍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也標志著全國性抗日戰爭的爆發。
13、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14、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標志著國民黨政權的垮臺。
15、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
16、“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方針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展到一個新階段。
17、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標志著新中國外交的成熟。
18、1976年10月江清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標志著文化大革的命結束。
19、1979年元旦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和鄧小平講話標志著祖國大陸對臺灣政策的重大發展。
20、1982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了許多新規定標志著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發展。
21、1997年7月1日香港的回歸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恥辱,開創了香港和祖國內地共同發展的新紀元;標志著中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標志著中國人民為世界和平、發展與進步事業作出了新的貢獻。
22、《十二銅表法》的頒布標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
23、《民法大全》的編纂標志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24、1688年“光榮革命”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完成。
25、《權利法案》的頒布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26、1787年美國憲法的通過標志著美國共和政體的確立。
27、1789年頒布《人權宣言》標志著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基本實現了爭取經濟自由、政治平等目標。
28、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三大工人運動標志著歐洲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29、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30、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標志著無產階級第一次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31、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標志著世界現代史的開端。
32、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美蘇“冷戰”的開始。
33、1955年以蘇聯為首的華約組織的成立標志著美蘇兩極格局最終形成。
34、1955年日本人均國民收入超過了戰前水平標志著戰后經濟恢復的大體完成。
35、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的結束。
必修二
1、1895年日軍占領威海衛,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
2、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標志著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剝削土地制度被徹底廢除。
3、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4、上海浦東的開放是中國90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志。
5、19世紀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莊的鐵路標志著中國鐵路的誕生。
6、1909年馮如制成中國第一架飛機標志著中國航空事業的開始。
7、1905年《定軍山》首映成功標志著中國電影事業的起步。
8、新航路的開辟標志著世界各民族的歷史逐步融合為一部統一的人類歷史。
9、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標志著英國開始建立海上霸權。
10、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最終形成標志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形成。
11、英國工業革命的完成標志著英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終戰勝封建生產方式。
12、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會議通過《關于以實物稅代替余糧收集制》的決議標志著蘇俄開始由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轉變。
13、1936年蘇聯新憲法的頒布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蘇聯確立,也標志著斯大林創建的高度集中經濟政治體制的形成。
14、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圖宣言》的簽署標志著蘇聯的完全解體。
15、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標志著美國控制了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
16、1993年11月《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正式生效標志著歐共體12國結成歐洲經濟政治聯盟。
17、1999年1月歐元成功啟動標志著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正式建成。
18、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式運轉標志著一個以貿易自由化為中心,囊括世界經濟各領域的多邊貿易體制的建立。
必修三
1、 圓周率的精確度曾標志著一個國家的數學水平。
2、 《詩經》是中國成熟詩歌形成的重要標志。
3、1894年興中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形成。
4、1898年9月21日的戊戌政變標志著戊戌變法的失敗。
5、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6、毛澤東思想成熟的標志:《新民主主義論》的發表。
7、鄧小平理論成熟的標志:1992年南方談話。
8、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標志著宗教改革的開始。
9、伽利略的發現以及他開始的科學研究方法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
10、牛頓力學體系的建立標志著近代科學的形成。
11、量子力學標志著人類對客觀規律是認識開始從宏觀世界深入到微觀世界。
12、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物種起源》一書出版標志著生物進化論誕生。
13、1895年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首次公映其拍攝的影片標志著電影的誕生。
14、1929年英國倫敦首次播送了電視節目,標志著電視藝術的誕生。
高考歷史必背大題
專制主義的發展歷程
專制主義是指中央的決策方式,具體說就是皇帝的個人專斷獨裁;中央集權指全國各種軍、政、財權歸屬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執行中央的政令。
1.戰國時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韓非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國家的主張。新興地主階級從加強專政和保護封建經濟發展的需要,初步確立了君主集權的政治體制。
2.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把專制主義的決策方式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
3.西漢鞏固漢景帝、漢武帝解決了王國分權割據的問題。漢武帝又實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論基礎。從此封建專制主義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鞏固。
4.隋唐完善實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權與相權的矛盾;實行科舉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擴大了統治基礎,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強北宋初年,大力加強中央集權,解決了藩鎮割據和武將爭權的問題,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加強。
6.元朝新發展為了加強封建統治和對遼闊疆域的管轄,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這是加強中央集權的新舉措。
7.明清達到頂峰明朝中央廢丞相,權分六部;地方廢行省,設三司;還設立特務機構,實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設軍機處,大興文字獄。明清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達到了頂峰。
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我國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經濟基礎所決定的,其核心是國家政權的結構關系及其運作方式,是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斗爭的產物。它的確立和變更都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為維護統治階級經濟利益服務的,是與國家的社會性質和發展相適應的。
1.王位世襲制:禹死后,他的兒子啟破壞了民主推選部落首領的禪讓慣例,自己繼承父親的職位,從此,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出現"天下為家"的局面。
2.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分封到各地做諸侯,建立諸侯國,并將封地和對周王的義務密切聯系,從而維系和鞏固了西周的統治。
3.軍功授爵:戰國商鞅變法規定按軍功的大小進行授爵和賜給田宅,廢除了奴隸主貴族享受爵祿的特權,有利于新興地主階級專政的建立。
4.皇帝制:秦統一六國后,確立皇帝至高無上原則,嬴政規定封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皇帝,國家政治、經濟、軍事一切大權都集中在皇帝手里,政事無論大小最后全由皇帝裁決,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5.士族制度:魏晉以來,地主階級中形成了以門第高低為標準的選拔官吏的"做官看門第,通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這一制度形成于魏晉,東晉時充分發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時消亡。
6.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隋朝采用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唐朝繼續沿用并使之完備。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確,相互配合,相互牽制,有利于提高封建國家政府工作效率。科舉制的實行,擴大了地主階級的統治基礎,也使士族制度逐漸消亡。
7.行省制:元朝為有效地管轄遼闊的國土,加強封建統治,實行行省制度。行省成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機構,可以在中央統一政令的基礎上獨立處理省內事務。這一制度對后世影響深遠。
8.八股取士:明朝沿用科舉制度選拔官吏。明政府規定科舉考試只能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考生的答卷不允許有個人的見解;文體死板地分為八個部分。八股取士鼓勵只知埋頭讀書,不講究實際學問的人,旨在為皇帝培養忠順的奴仆。
古代著名的改革
古代歷史上無數次革新與變法實踐表明,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因此,也可以說人類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春秋時期齊國管仲改革:改革內政,發展生產,改革軍制,使齊國強盛,齊桓公確立霸業。公元前356年,秦國商鞅變法:廢井田,開阡陌;廢除特權,獎勵耕戰;建立縣制。秦國封建經濟得到發展,國家實力增強,為秦統一全國創造了條件。
2.北魏孝文帝改革:公元485年頒布均田令,實行漢化政策。改革促進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加速了北方少數民族封建化進程,促進了北方民族融合。
3.王安石變法:青苗法、募役法、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保甲法。興修水利,發展了農業,政府的收入也增加了一些,軍事力量也有所增強。但是新法觸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反對而失敗。
歷代疆域的變遷
中國疆域變遷的歷史是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疆域的變化也從一個重要的方面反映了歷史的進程。因此了解歷代疆域變遷的歷史,能使我們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祖先的光輝業績。
1.商朝:東到大海,西到陜西西部,東北到遼寧,南到長江流域。
2.秦朝:東到大海,西到隴西,北到長城,南到南海。
3.唐朝:東到大海,西到咸海,東北到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庫頁島一帶,南到南海。
4.元朝:北至陰山以北,南至南海諸島,東北到今庫頁島,西北達新疆、中亞地區。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東北地區、臺灣及南海諸島都在元朝統治的范圍之內。
5.清朝: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臺灣及其附屬的島嶼釣魚島、赤尾嶼等,南至南海諸島,成為亞洲最大的國家。
縱觀中國歷史,統一的中國疆域的形成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各族人民共同奮斗的結果。在其形成過程中,漢族作出了主要的貢獻,而少數民族為統一疆域的形成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歷代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統一疆域的形成。歷代統治者順應歷史潮流的政策,鞏固了中國的疆域。封建社會的后期,落后腐敗導致了大塊中國國土的淪喪。
古代經濟發展的原因
發展經濟繁榮社會,這是從古至今歷史發展的一個永恒的主題。在不同歷史時期,經濟發展的原因雖不盡相同,但我們探析古代經濟發展的共性因素,對今天我們進行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古代經濟發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政策:歷代統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經濟發展的土地政策、賦稅政策,或者一定時期對統治政策進行調整的變法、改革。2.科技:勞動人民改進工具,提高生產技術;興修水利,免除水旱災害;政府推廣優良品種;歷代總結生產經驗的著作可以指導人們直接把先進的技術轉化為生產力。3.人民群眾辛勤勞動:各族人民互相融合,共同勞動,相互學習,提高生產技術。高頻考點1: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答題術語]
(1)分封制又稱封邦建國,同姓親族是分封的主體,通過分封周王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過層層分封,西周形成了貴族統治階級內部的森嚴等級“天子一諸侯一卿大夫一士”。
(3)宗法制的特點有嫡長子繼承制、大宗與小宗是相對的、政治制度方面體現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級貴族享受“世卿世祿"特權,把“國”和“家”密切結合起來。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緣關系方面的體現就是宗法制。
高頻考點2: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答題術語]
(1)秦始皇創立中央集權制度.擺脫了血緣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權統治。
(2)秦漢至明清,中央由一公九卿到一省六部再到中書省、樞密院并重,直至明清廢除丞相,設立內閣、軍機處,體現了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直至廢除的趨勢。
(3)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推動了秦漢至明清統治者采取措施調整地方機構。從分封制、郡國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權分三司,體現了地方日益聽命于中央,中央集權不斷強化的趨勢。
高頻考點3:中國古代選官制度
[答題術語]
(1)察舉制、九品中正制到科舉制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發展演變的過程。
(2)科舉制把讀書、考試與做官緊密聯系起來,有利于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質。
(3)科舉制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成為古代中國長期保持繁榮的制度保障之一。
高頻考點4:農耕文明下的農業和手工業
[答題術語]
(1)中國古代農業耕作方式經歷了由刀耕火種向鐵犁牛耕的演變.秦漢時期,基本奠定了以鐵犁牛耕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細作為特點的封建小農經濟模式。
(2)中國古代手工業經營主要有官營、民營和家庭手工業三種形態;冶金、制瓷、紡織一個領域手工業成就突出。
(3)兩漢開始,中國絲綢遠銷亞洲、歐洲,為中國獲得“絲國”的譽稱。運送絲綢產品的商路被后世稱為“絲綢之路”。
高頻考點5:中國古代商業的發展和經濟政策
[答題術語]
(1)商朝出現職業商人.春秋戰國時期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出現許多商晶市場和大商人。
(2)秦漢時期.統治者多推行重農抑商政策.經商活動受到時間、地點的限制。
(3)宋代商業環境相對寬松;商品種類迅速增加;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商稅收入成為政府的重要財源。
(4)明清時期農副產品大量進入市場;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發展較快;出現了地域性的商人群體……“商幫".其中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是徽商和晉商。
(5)戰國時期商鞅首倡“重農抑商”,認為農業是本業,工商業是末業。重農抑商政策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經濟政策,其核心內容是主張重視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限制工商業的發展。
高頻考點6:百家爭鳴和漢代儒學
[答題術語]
(1)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繼承了孔子的“仁”.并將其發展為系統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貫穿著民本思想。
(2)老子認為世界萬物的本原是“道",強調一切要順應自然,提倡清靜無為、知足寡欲;提出“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老子哲學思想的精華是其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3)韓非子主張改革和實行法治,要求“廢先王之教”;繼承和總結了戰國時期法家的思想和實踐,提出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
(4)春秋戰國時期:在社會大動蕩大變革的環境下形成的儒家思想由于不適應當時社會的需要,所以一直沒有受到統治者的重視。
(5)西漢時期:兩漢董仲舒糅合百家思想,對儒學進行了改造,適應了中央集權制的需要,從而確立了儒學在傳統文化中的正統地位。
高頻考點7:宋明理學和明末清初的進步思想
[答題術語]
(1)宋明時期:儒家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形成了理學。理學是儒家思想在宋明時期的新發展,更具思辨性、哲學性,受到了統治階級的認可,緩和了危機。
(2)明清之際:儒家思想在明清之際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的社會環境下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進步思想家的反對君主專制、倡導經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對近代民主思想產生了一定影響。
高頻考點8:中國古代科技和文學藝術
[答題術語]
(1)科技: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中國古代發明和發現,對周邊國家乃至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都產生過巨大影響。
(2)古代書畫:古代中國書畫一體,其藝術獨具東方神韻,在世界藝術寶庫中占有重要一席.并對周邊國家產生重大影響。
(3)古代文學:中國古代的文學也輝煌燦爛。從春秋的《詩經》、戰國的楚辭,直至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不斷得到發展.并呈現平民化的趨勢。
(4)古代戲曲:以京劇為代表的古代中國戲曲獨樹一幟,雅俗共賞。
高頻考點9:近代前期列強侵華和中華民族的抗爭探索
[答題術語]
(1)鴉片戰爭的發生,是英國資本主義國家對外侵略擴張的必然結果。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所簽不平等條約造成的破壞性影響遠遠超過了《南京條約》等條約,外國資本主義勢力南東南沿海擴展到整個沿海并深人內地。領土主權進步遭到破壞;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
(3)《馬關條約》使中國的領土和主權進一步遭受嚴重損失,列強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4)八國聯軍侵華和《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5)太平天國運動體現了新的時代特征,主要是指它在反封建的同時又擔負起了反侵略的任務.提出了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
(6)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迷夢.也沉重打擊了清政府的反動統治。
(7)中國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性的、統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具有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
(8)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勢力.列強在中國再也找不到能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它為民族資本豐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高頻考點10: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答題術語]
(1)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共產黨誕生,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國共合作促成國民革命高潮到來。
(2)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3)長征途中召開的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4)中國的抗戰,是在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后.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領導下的全民族抗戰。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兩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5)1946年6月,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內戰爆發。l947年春,人民解放軍粉碎國民黨對陜北、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1947年6月,人民解放軍開始反攻。
(6)1948年9月至l949年1月,解放軍取得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勝利。l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
高頻考點11: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答題術語]
(1)鴉片戰爭后,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中國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逐漸成為列強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
(2)洋務企業的興辦,引進了外國先進的機器設備,是中國從手工業生產向機器生產過渡的標志,是中國經濟近代化的開端。它對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有定的抵制作用,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有誘導作用。
(3)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民族工業產生。甲午戰爭后,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民族工業獲得初步發展;一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進一步發展,迎來了一個“短暫的春天”;國民政府統治前期,民族工業發展較快;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民族工業日益萎縮,發展陷入絕境。
高頻考點12: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答題術語]
(1)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新中國的成立以及改革開放等,都對社會習俗變革產生了重大影響。
(2)維新派主張“斷發易服”、“廢止纏足”。民國時期的社交禮儀發生重大變化。
(3)1881年,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唐山——胥各莊鐵路通車。1909年,中國人自行設計的京張鐵路通車,成為中國鐵路史上的里程碑。
(4)近代交通與通訊的變化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通訊手段和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轉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使人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5)報刊在通達民情、傳播知識、開啟民智、立言議政和進行輿論監督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報刊多樣化和更加專業化的今天,它對人們的學習教育、文化娛樂、生活消費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6)1983年,中國成功研制出第一臺每秒運算速度上億次的計算機,定名為“銀河——l”號。20世紀90年代,中國正式接人互聯網.此后迅速發展。
高頻考點13: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潮流
[答題術語]
(1)“新思想”萌發:鴉片戰爭驚醒了先進的中國人,他們拋棄陳腐觀念,放眼世界尋求強國御侮之道。林則徐、魏源等是第一批開眼看世界的中國人。
(2)維新思想:19世紀末,資產階級維新派在民族危機面前,提出變法圖強、實行君主立憲制的主張,并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運動,對中國社會起了思想啟蒙作用。
(3)民主共和思想:資產階級革命派主張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國。
(4)新文化運動:1915年,面對袁世凱“尊孔復古”的逆流,以陳獨秀為首的資產階級激進派發動了新文化運動,以民主科學為旗幟,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奠定了基礎。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思想界的主流。
高頻考點14: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答題術語]
(1)1954年第一屆人大通過憲法,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調動了民主人士的參政議政熱情,開創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設國家的新局面。
(3)新中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依據是《共同綱領》和l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內蒙古自治區早在1947年就已成立,其它自治區在建國后成立。
(4)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國”確立為政治體制改革的重點。1999年,把“依法治國”寫人憲法,中國進入建設法治化社會的新時期。
(5)“國兩制”就是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實行社會主義,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不變,兩種制度長期共存,這是實現祖國統一的必經之路。
高頻考點15: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答題術語]
(1)建國初期三大外交方針是“另起爐灶”“一邊倒”“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
(3)1954年參加日內瓦會議是新中國首次以大國身份參加的重要國際會議。
(4)1955年新中國派代表參加萬隆會議,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促進了會議的成功召開。
(5)“求同存異"就是要超越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的差異,為了共同的利益加強團結和合作。
(6)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和中日邦交實現了正常化。
(7)新時期奉行的不結盟政策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爭取了良好的國際環境,加快了經濟和社會發展進程;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8)上海合作組織是一個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區域合作組織。
高頻考點1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答題術語]
(1)新中國成立初期,經過國民經濟恢復和發展、“一五”計劃和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年底,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
(2)全面建設時期,黨和國家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許多成就。但是“左”傾思想發展,“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給黨和國家造成嚴重損害。
(3)1978年十一屆一中全會后,確定了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逐漸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外開放從范圍上不斷擴大,從層次上不斷深化,逐漸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對外開放格局。
高頻考點17:20世紀以來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答題術語]
(1)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后,孫中山把同盟會綱領闡發為一民主義.表達了資產階級在政治上、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論指導。1924年中國國民黨“一大”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張,實際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
(2)毛澤東思想萌芽于國民革命時期;形成于土地革命時期,創立“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論;抗日戰爭時期,創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概念,標志毛澤東思想的成熟;新中國成立后.提出關于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思想,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3)鄧小平理論解決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解決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高頻考點18:現代中國的科技、教育與文學藝術
[答題術語]
(1)科技:“兩彈一星”、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高產雜交水稻、銀河億萬次計算機、航天工程等一系列高科技成果令世界矚目,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和現代化建設水平。
(2)“雙百"方針: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國家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推動了科技文藝工作的迅速發展,其間雖有曲折,但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雙百”方針重新得到貫徹執行,推動了我國文化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3)教育事業:建國以后,我國教育事業曾經受到“文革”的干擾,但是“文革”以后,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國家對教育的投入不斷增加,“科教興國"戰略為中國21世紀的崛起奠定了政策基礎。
高頻考點19:古代希臘民主政治和羅馬法
[答題術語]
(1)古希臘城邦政體的主要特征是小國寡民,各邦獨立自治。其實質是公民集體聯合起來,保護自身利益,壓迫奴隸和外邦人的一種國家組織。
(2)雅典民主制的特點是人民主權與輪番而治。人民主權即國家一切權力屬于全體公民;輪番而治就是“輪流統治與被統治”。
(3)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民主對婦女、外邦人、廣大奴隸而言是遙不可及的,它與現代民主是不同的。
(4)《十一銅表法》的誕生,標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使審判、量刑有法可依,這是共和國內部平民與貴族斗爭勝利的成果,平民的利益得到了保護。
(5)羅馬法在發展過程中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不斷修正、完善.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其本身的系統性、邏輯性很強,法理精深,有利于它的發展和傳播。
(6)羅馬法保護私有財產,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維護了羅馬帝國的統治。
高頻考點20: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展
[答題術語]
(1)起源:智者學派強調人的價值和尊嚴,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義精神的最初體現;蘇格拉底重視人的倫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識”,奠定了人文主義的基礎。亞里士多德創立了邏輯學,對人的研究進一步深入,是人文主義精神的升華。
(2)復興:文藝復興強調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宗教改革打破對羅馬教會的迷信,人文主義得到進一步的傳播和發展。
(3)發展:啟蒙思想家宣揚理性,認為人類憑借理性就能完美地了解社會,人要獲得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就要反對專制和神學。這種理性主義推動了人文精神的進一步發展。
高頻考點21: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
[答題術語]
(1)英國君主立憲制:l688年“光榮革命”后,議會權力大增;1689年頒布的《權利法案》以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了國王的權力,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等;到18世紀中葉國王逐漸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
(2)美國總統共和制:美國獨立后,通過l787年憲法,確立了聯邦制、總統制、一權分立原則等,開創了資本主義代議制的新形式。
(3)法國議會共和制:法國大革命后,共和派與君主派斗爭激烈,法國政體也幾經反復,最終于1875年頒布憲法,確立了共和政體。
(4)德意志君主立憲制:19世紀中后期,德意志通過王朝戰爭完成了國家統,1871年制定了帝國憲法,確立起君主立憲制政體。德意志君主立憲制帶有濃厚的專制主義、軍國主義色彩,是一種不徹底、不完善的代議制。
高頻考點22: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
[答題術語]
(1)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為創立科學理論密切合作,他們批判地繼承前人優秀文化成果,于1848年發表《共產黨宣言》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社會主義理論由空想變成科學。
(2)馬克思主義成為國際無產階級無比銳利的思想武器,在這一理論指導下,工人運動蓬勃興起,對人類社會的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
(3)巴黎公社是在巴黎無產階級通過暴力革命,推翻反動資產階級政府的基礎上,通過普選建立起來的新型政權。
(4)1917年二月革命的爆發,推翻沙皇專制制度,形成了工兵代表蘇維埃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并存的局面。
(5)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正確運用了馬克思主義原理,結合俄國革命的具體實踐,創造性地把社會主義由理論變為現實,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從而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高頻考點23:新航路開辟與殖民擴張
[答題術語]
(1)對財富的追求、地理知識的增加、航海技術的發展以及傳播天主教的熱情最終導致了新航路的開辟。
(2)新航路開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間的相互孤立狀態,促使世界逐漸連成整體,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3)荷蘭向海外殖民擴張,在17世紀建立了世界范圍內的殖民帝國;英國也積極向海外殖民擴張,并與荷蘭、法國進行了激烈的爭奪,到18世紀中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
(4)歐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圍內的擴張是世界市場建立的主要途徑;殖民掠奪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同時也將深重的災難帶給亞、非、拉美等殖民地。
高頻考點24: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
[答題術語]
(1)1765年,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大幅度增加了棉紗產量。“珍妮紡紗機"的出現首先在棉紡織業中引發了發明機器、進行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2)工業革命使大機器生產取代手工操作,以蒸汽機的發明為代表,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生產關系發生重大變革,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誕生,工人運動興起;近代城市興起,自然環境遭到定程度的破壞;列強對外擴張,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3)以電的發明和應用為標志,第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電氣時代";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產生了壟斷和壟斷組織;列強加緊瓜分世界和輸出資本,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起來。
高頻考點25:近代以來世界科技發展的歷程
[答題術語]
(1)物理學:牛頓的經典力學奠定了近代物理學的基礎;20世紀以來,相對論和量子論的提出和發展掀起了物理學的革命。相對論和量子論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基本理論框架。
(2)生物學:達爾文進化論破解了生命的起源問題,否定了宗教的創世說。
(3)技術革命:經過二次科技革命,人類由“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向“信息時代”轉變,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
高頻考點26:19世紀以來的文學藝術
[答題術語]
(1)浪漫主義文學的突出特點是深入挖掘人類的情感世界,通過瑰麗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塑造特點鮮明的人物形象。
(2)現實主義文學(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特點是關注社會問題,剖析社會生活本質,揭露和批判社會的罪惡。
(3)現代主義文學的特點是集中表現自我;表現手法和語言風格與傳統大相徑庭。
(4)德國音樂大師貝多芬,是歐洲古典主義音樂向浪漫主義音樂過渡架起橋梁的偉人。
(5)1895年法國盧米埃爾兄弟放映自制電影成功,標志著電影的誕生。
高頻考點27: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
[答題術語]
(1)在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沖擊下,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應對措施。羅斯福新政成功地使美國渡過了危機,維護了民主制度,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資本主義經濟思想實現了由自由主義到凱思斯主義的轉變。
(2)在市場經濟的前提下,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節,已經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3)一戰后,西方社會流行著福利國家的思想,福利國家的動機既出于人道主義的考慮,又出于對社會矛盾加深的恐懼。
高頻考點28: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答題術語]
(1)列寧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其中包括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最終探索出一條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2)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逐步形成“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蘇聯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和創新,曾在初期和戰爭時期發揮過積極作用,但不是建設社會主義的唯一模式。
(3)隨著“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日益顯露,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和戈爾巴喬夫相繼對其進行改革,其中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因方向性錯誤而最終導致蘇聯解體。
高頻考點29:當今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
[答題術語]
(1)戰后初期:美國和蘇聯成為主宰世界的兩大主要力量,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的矛盾,導致美蘇同盟關系破裂,美蘇兩極相互對峙,“冷戰"局面出現。
(2)20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力量對比的變化.歐共體、日本、第三世界崛起,多極化趨勢出現,有力地沖擊了兩極格局。
(3)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瓦解.“冷戰"結束,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
(4)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超多強"是當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點。
高頻考點30: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
[答題術語]
(1)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特點是規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會員國的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保持固定的匯率。
(2)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形成穩定了世界經濟秩序;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加強了美國在國際金融中的特權和支配地位,便利了美國對外經濟擴張和霸權地位的確立。
(3)《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宗旨是降低關稅,減少貿易壁壘,在實施互惠和平等的基礎上實現國際貿易自由化。
(4)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經濟開始朝區域集團化方向發展,歐盟——一體制化,沒有超越國家權力的機構;北美自由貿易區——半體制化,無協調性組織機構;亞太經合組織——論壇性經濟組織,不具備實際管理職能。
(5)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
(6)經濟全球化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既給我們帶來機遇,也帶來巨大的挑戰,我們要積極參與,趨利避害。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
【插圖·阿爾及利亞壁畫】說明了農業和畜牧業起源于同一地區,后來逐步走向分離,不適合農業發展地區走向畜牧業發展。
【特點·古代文明】多元文明并立。
【補充·《吉爾伽美什》】反映了蘇美爾國家制度的基本情況,暗示了在國王扮演重要角色的國家制度中仍存有一定的民主因素。
【解讀·歷史縱橫】洪水傳說說明了文明之間相互影響。在傳播過程中,傳說會隨時間和地區的不同而被相應的改造。
【補充·城邦】又稱“城市國家”。土地所有者、公民和戰士享有一定的經濟、政治特權。
【理解·歷史】發生于過去的客觀存在,對于過去的記錄,如理解、選擇、組織、評論。
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
【補充·城邦殖民運動】時間: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6世紀。特點:沿海地區和相對獨立。意義:擴大了希臘人的統治范圍,使希臘人接觸到西亞、埃及和更廣大地區,對希臘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補充·帝國】前提條件:農業發展和農耕文明擴張。直接途徑:戰爭。
【行省·波斯帝國】古代國家設置的一種范圍相對較大的地區性行政管理單位。
【原因·亞歷山大帝國解體】制度建設用力不多。
【原因·羅馬征服維持統治】強大的軍隊和制度的繼承、發展;將被征服地區上層與羅馬統治緊密聯系,建立同盟體系;在被征服地區,推行行省制度和庇護制度等;廣泛輸出羅馬文化。
【相同·亞歷山大帝國與羅馬帝國】跨洲和跨文明;原屬于古希臘、古埃及和西亞文明地區,因為武力,被納入一個單獨的政權統治之下;軍事入侵,武力擴張造成災難的同時,增進了不同文明間的交流。
【原因·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基督教性質發生改變,由反抗到順從羅馬,適應了時代新形式。
【特點·古代帝國】依靠軍事征服建立,并依靠軍隊和官僚體系維持;最高統治者是專制君主;帝國的維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君主個人能力和制度運行效率;帝國內不同地區和不同階層之間的沖突,最終埋葬了這些帝國。
中古時期的歐洲
【插圖·中國瓷器】特點:中國畫風格。說明了古代非洲與中國貿易關系密切。
【解讀·史料閱讀】畜牧業重要地位;城市人口眾多;工商業比較發達。
【插圖·古代非洲的國家】非洲文明呈現出滿天星斗狀。
【原因·廷巴克圖的衰落】新航路開辟后,貿易中心轉移,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失去了繁榮。
【插圖·大津巴布韋遺址】說明了當時人已掌握了建筑學、幾何學和力學等方面的復雜知識。出土文物的多樣性,體現了其與外界世界保持了密切的交往。
【插圖·神廟壁畫】時間:約公元8世紀創作。1946年,在墨西哥南部發現。內容涉及貴族、儀仗隊列、戰爭與凱旋、懲罰俘虜、交納貢賦等場面,反映了瑪雅社會的歷史及風俗。
【插圖·美洲文明分布】體現了印加帝國范圍擴大,反映了美洲文明大致空間范圍。
【補充·結論】印加人采取了和亞歐大陸上的古代帝國幾乎相同的措施。說明了人類在相同歷史背景下,
有可能走上同樣的發展道路,體現了歷史發展的統一性。
全球航路的開辟
【插圖·新型航海圖】又名“波特蘭航海圖”。
【補充·新航路開辟】歐洲內部產生了新的生產方式;中央集權政府為遠洋航行提供了物力和財力保障;地理知識、航海和造船技術水平的進步。
命的歷史性和復雜性。
【補充·英格蘭共和國】克倫威爾領導議會軍打敗王黨軍隊后,于1649年處死了查理一世,建立了英格蘭共和國。1653年,克倫威爾宣布就任“護國主”,共和國名存實亡。1660年,查理二世復辟,共和國覆滅。
【補充·“光榮革命”】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統治、防止天主教復辟的非暴力政變。
【補充·《王位繼承法》】由威廉三世簽署生效,規定威廉死后,由詹姆士二世的幼女安娜繼承。安娜之后,由信奉新教的詹姆士一世女兒的后裔漢諾威選侯繼承。從而,排斥了信奉天主教的國王復位的可能性。
【補充·《獨立宣言》】首次以法律文獻方式肯定“主權在民”原則,自由民主思想付諸實踐。
【補充·1791年憲法】確立了一切政權由全民產生和三權分立原則。新的制度:君主立憲制。
【解讀·史料閱讀】法國大革命的局限性:殖民擴張、奴隸貿易、民主選舉權。
【補充·熱月政變】1794年7月,推翻雅各賓派羅伯斯庇爾政權的政變。政變推翻了雅各賓派統治,宣告了市民革命的結束。政變中建立了以熱月黨人為代表的政權,法國歷史進入維護大革命成果時期。
【補充·霧月政變】1799年11月,拿破侖發動兵變。政變使拿破侖掌握了軍政大權,維護了大革命果實。同時,標志著拿破侖軍事獨裁的開始。
【補充·反對黨的價值】在成熟的資產階級議會民主制中,反對黨發揮著對執政黨的監督作用,利于減少政府的決策失誤和腐敗現象。
【補充·農奴制】15世紀下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俄國在以勞役制為主要剝削形式的地主莊園經濟基礎上,建立的經濟、法律制度。
【解讀·史料閱讀】內戰時期發表,利于贏得人心;對整個美國黑奴解放運動具有促進性作用。
【補充·軍國主義】概念:為了侵略擴張,瘋狂擴軍備戰,把國家置于軍事控制下的黷武思想政策和制度。特點:殘酷性、反動性。
【影響·明治維新】經濟上,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實現了由落后農業國向先進工業國的轉變。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極性不斷顯現,農民的貧困影響國內市場的擴大,制約工業的發展。政治上,實現了由中央集權向君主立憲政體的過渡。憲法頒布后,藩閥長期壟斷政權,議會形同虛設,人民沒有民主權利。文化上,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傳播,社會面貌發生深刻變化,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根深蒂固。國際上,擺脫民族危機,躋身于強國行列,為亞洲其他國家提供啟迪和經驗。狹隘的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傳統推動日本加入對外侵略的行列, 給亞洲國家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紀,社會主義思想形成時代思潮,出現了眾多流派。
【插圖·童工】反映了工業革命期間,英國工人階級的勞動情況。
【補充·工人】由于婦女、兒童作為不熟練的工人進入工廠,工廠主迫切需要簡便實用的技術。
【補充·盧德運動】英國工人以破壞機器為手段反對工廠主壓迫和剝削的自發工人運動。
【補充·“新盧德分子”】在當代,反對工業化、自動化、數字化或一切新科技的人被稱為“新盧德分子”。
【無產階級·歷史舞臺】表現:工人形成階級意識,擁有初步的政治綱領和斗爭目標。
【空想社會主義·來源】建立人人平等的社會。
【空想社會主義·局限】未能揭示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和發展規律;寄希望于少數人采取和平方式改造社會,反對暴力革命和階級斗爭;沒有真正認識到無產階級的力量。
【補充·“共產主義者同盟”】1847年6月,倫敦成立,是第一個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國際無產階級的政黨。1852年11月,宣告解散。
【補充·馬克思】唯心主義者 → 唯物主義者;革命民主主義者 → 共產主義者。
【補充·古典政治經濟學】時間:產生于17世紀中期,完成于19世紀初。概念:代表英國新興資產階級利益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主張:經濟自由,反對重商主義和封建專制。
【補充·《國富論》】內容: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個人利益是人從事經濟活動的唯一動力。同時,人又是理性的,作為理性的經濟人,人們能在個人的經濟活動中獲得最大的個人利益。如果經濟活動不會受到干預,經由價格機制這只“看不見的手”引導,人們不僅會實現個人利益的最大化,還會推進公共利益。影響:奠定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理論基礎,標志著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建立。
【補充·德國古典哲學】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
【補充·兩個發現】唯物史觀(研究和分析歷史的基本方法);剩余價值學說(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核心)
【插圖·英國殖民者在印度】時間:19世紀晚期。
【解讀·史料閱讀】今后:1884年后;本議定書簽字國:在非洲內陸殖民擴張的國家;原則:共同占領。
【插圖·列強瓜分非洲】時間:19世紀末20世紀初。
【子目·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分析其對世界歷史發展進程的影響。
【影響·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區客觀上受到了資本主義思想和工業文明的影響,推動了本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解讀·學習拓展】重建的使命:引入新的生產方式,促進了當地社會變革與發展。
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
【補充·拉丁美洲】階段性:趕走殖民者,獲獨立;民主改革,鞏固成果,促發展。
【補充·考迪羅主義】拉丁美洲特有的軍閥、大地主和教會三位一體的本土化獨裁制度。經濟上,依靠大地產大莊園主;政治上,依靠軍人專政來維持統治;政策上,對外投靠外國勢力,對內殘酷鎮壓人民反抗。
【影響·門羅主義】一定意義上,防止了已獨立的拉丁美洲國家再次遭遇列強侵略淪為殖民地。另一方面,加強了美國對拉丁美洲國家的控制。
【補充·大棒政策】西奧多·羅斯福提出和實行武力威脅和戰爭訛詐的外交政策。政策主張以武力為后盾,迫使拉丁美洲國家聽命于美國。在該政策的指導下,美國憑借武力,多次公開干涉拉丁美洲國家的內政。
【補充·金元外交】塔夫脫提出的鼓勵和支持銀行家擴大海外投資,以實現向外擴張的外交政策。實際上是一種資本滲透,通過對外投資來奪取更多的海外市場和殖民特權。
【插圖·獨立后的拉丁美洲】時間:1826年前后。
【解讀·史料閱讀】國家對××領域的所有權得到了法律保障。
【子目·亞洲的覺醒】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
【補充·提拉克】發動下層群眾,推動民族獨立。
【解讀·學思之窗】打擊了舊勢力,推動了歷史進步。
【子目·非洲的抗爭】特點:反侵略,求獨立。
【補充·馬赫迪】“被真主引上正道之人”。領導者:穆罕穆德·艾哈邁德。
月;聯共(布)1925年12月;蘇共1952年后。
【補充·工人代表蘇維埃】時間:1905年首創。
【補充·蘇維埃政權】無產階級專政的蘇維埃政權,簡稱“蘇俄”。
【插圖·攻占東宮】十月革命勝利標志。
【子目·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追隨理想的實驗”;“面對現實的實驗”;“回歸理想的實驗”。
【補充·余糧收集制】時間:1919年1月—1921年3月。
【內容·戰時共產主義】亦稱“軍事共產主義”。城市實施工業國有化,企業沒有自主權;流通領域和分配領域實行國家壟斷和非市場化,禁止私人商業和自由貿易;城鄉經濟關系和個人消費趨向實物化;采取普遍勞動義務制。
【解讀一·學思之窗】脫離了戰爭條件繼續推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違背經濟規律。
【解讀二·學思之窗】“新經濟政策”是根據形勢變化糾正錯誤的過程。
【解讀三·學思之窗】實質是尊重經濟規律,按照市場和商業原則在工業和農業之間建立正常的經濟聯系。
【插圖·拖拉機廠】蘇聯工業化標志成就之一。引進了美國先進技術和設備,當時世界領先水平。
【補充·農業集體化運動】時間:1930年1月—1934年。概念:斯大林時期,農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主要措施,用“階級斗爭”方式,進行生產關系變革。影響:改變了農村的所有制結構,農業生產被納入“計劃經濟”體制;損害了農民利益,農民生產積極性嚴重受挫,農業長期處于落后狀態。
【啟示·蘇聯模式】以國情實際出發,走自己特色道路;經濟政策的制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建設社會主義要保證農業、輕工業和重工業協調發展;建設社會主義要不斷深化改革,與時俱進;建設社會主義要注重改善民生。
【補充·學習蘇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俄為師”,中國革命遭受重挫。新中國成立初期,“以蘇為師”和“一切學習蘇聯”,迷信盲從。社會主義建設初期,“以蘇為鑒”,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良好開端。改革開放初期,“走自己的道路”。20世紀90年代,“以蘇為戒”,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補充·民族民主運動】又稱“民族解放運動”或“民族解放斗爭”。
【補充·戰略反攻】斯大林格勒戰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1942年8月—1943年2月)
阿拉曼戰役(1942年10月-1942年11月)
【人物·董必武】時間:1886年—1975年。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創建者和早期領導者、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卓越領導者、新中國的重要締造者和奠基人、新中國法制建設的重要開拓者。
【補充·雅爾塔體系】大國謀求勢力范圍的產物。評價:雅爾塔體系提倡的和平、民主、獨立原則,對戰后世界和平民主和獨立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定意義上,奠定了戰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
【補充·影響】經過二戰,歐洲在19世紀建立起來的世界霸權地位一去不復返。
【認識·戰爭】戰爭對于人類而言,是一場深重的災難;我們應該珍惜和平,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戰爭;我們要牢固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反對戰爭意識,充分發揮聯合國的作用。
冷戰與國際格局的演變
【補充·國際格局】演變:兩極走向多極趨勢。
【補充·第一次柏林危機】發生于1948年,又稱“柏林封鎖”,其導火線為1948年6月蘇聯阻塞鐵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至1949年5月蘇聯宣布解除封鎖,停止行動之后,危機緩和。
【補充·第二次柏林危機】發生于1958年,蘇聯發出最后通牒,要求英、美、法六個月內撤出西柏林駐軍,后來以蘇聯讓步完結。
【補充·第三次柏林危機】發生于1961年,蘇聯重新提出西柏林撤軍要求,事件以蘇聯筑起柏林墻作結,
美蘇關系以蘇聯凍結柏林問題而得以緩和。
【評價·柏林墻】反映了冷戰對抗的緊張激烈,是其自我控制機制的典型運用。
【補充·冷戰的特征】大國間利益之爭;明顯地緣政治特點;強烈意識形態色彩;自我控制機制。
【補充·地緣政治】19世紀末提出,將地理因素視為影響甚至決定國家政治行為的一個基本因素。
【解讀·史料閱讀】美國在二戰中后期,意識到戰后自己有力量、有條件、有機會領導世界;說明了美國領導世界的理由;表明了美國決心并采取行動。
【補充·國家大戰略】最高層面的戰略。美國:全球擴張戰略;蘇聯:保障國家安全戰略。
【補充·工農兵學員】時間:1970年—1980年。流程: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復審。
【補充·“鐵幕”演說】1946年3月,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美國富爾頓城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的反蘇聯、反共產主義的演說。演說被認為是正式拉開了冷戰的序幕。
【補充·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時間:1947年—1956年。歐洲九國共產黨和工人黨為交換經驗和協同行動而建立的聯合組織。
【補充·經濟互助委員會】時間:1949年—1991年。由前蘇聯組織建立的一個由社會主義國家組成的政治經濟合作組織,總部設在莫斯科。經互會從成立到其解散之前,是世界上貿易額僅次于歐共體的區域性經濟組織,對經互會各國之間的經濟交流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經互會在客觀上加強了蘇聯對其他成員國的經濟控制,削弱了其社會主義成員國的經濟獨立性。
問題:工、農業比例和民主法治建設。
【補充·赫魯曉夫時期】內容:平反冤假錯案上,恢復了“大清洗”時期遭迫害人的名譽。干部制度上,實施了輪換制與任期制。工業管理體制上,將部門管理體制改為地區管理體制,打破了部門間障礙,加強了企業間橫向聯系,擴大了地方權限。結果:農業領域,未觸及集體農莊制度。工業領域,改革收效甚微。
【解讀·史料閱讀】蘇聯仍堅持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總路線,蘇共已認識到農業落后,開始農業改革。
【數據·年均增長】粗放型: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
【補充·戈式改革】多元化:政治多黨制、經濟私有化、意識形態自由化。
【插圖·獨立國家】蘇聯解體使亞歐的地緣政治格局產生了深刻變化。
【子目·東歐的社會主義建設、改革和劇變】模式束縛、改革迷失、社會劇變。
【補充·南斯拉夫道路】工人自治(1950年—1962年)
社會自治(1963年—1970年)
聯合勞動自治(1971年—20世紀80年代)
【辨析·劇變與巨變】劇變:通常是人們不希望或無法預料的情況突然發生。
巨變:通常是人們有預料或認為該變化是合理或必然。
【主題·杭州峰會】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
【意義·杭州峰會】中國代表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發聲,與更多國家進行良性互動,實現多方共贏。
【補充·G7】由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七個主要工業國家,就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舉行的年度首腦會晤機制。七國集團峰會旨在對復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從整體上協調政策,緩解內部矛盾。
【補充·政治多極化】時間:萌芽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
【補充·經濟全球化】時間:1985年提出。
【補充·理解全球化】各國國內經濟規則趨于一致;世界各國經濟聯系逐漸加強,相互依賴程度日益提高;國際經濟協調機制不斷強化,經濟組織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協調和約束加強。
【補充·“逆全球化”現象】是經濟全球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現形態之一。
【補充·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實現和諧,則萬物即可生長發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則無法發展、繼續。【補充·“和”觀念】含義由音樂之和,到人際關系之和,到國家政事之和,逐步深化。
【補充·文化表述】詞匯:交流、對話、學習、碰撞、前行。
【意義·進博會】促進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增長,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
【關系·和平與發展】和平是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發展經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
【挑戰·和平與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如生態惡化;對世界和平的挑戰,如恐怖主義。
【補充·方興未艾】方:正在;興:興起;艾:停止。意思是事物正在發展,尚未達到止境。
【影響·內部戰爭】社會保障不足、食物短缺、大量人口被迫流亡海外等。
【補充·中東戰爭】以色列與埃及、敘利亞等周圍阿拉伯國家所進行的五次大規模戰爭。
【影響·NTS】威脅中國的和平發展;考驗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
【對策·NTS】化解矛盾,重視國內不穩定因素對國家安全的威脅;主動預警,及時處理好敏感問題。
【補充·提升國際地位】在全球自然災害救援中提升;在全球反恐任務中提升;在全球疾控中提升等。
【補充·SCO】簡稱“上合組織”,成立于2001年6月。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進一步加強了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其宗旨是“和平、友誼、進步、發展”。
【補充·協和萬邦】源于《尚書》,主張人民和睦相處,國家友好往來。
【認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二戰后,國際秩序和改革發揮了一定作用,但無法完全適應新發展;和平與發展潮流下,中國方案的提出成為解決全球問題的新思路。 一、中國古代史★
1.西周分封制的對象主要是姬姓王族,故被分封的諸侯都與周王有血緣關系。(×)
提示:西周分封制不僅分封王族,還分封異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而異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與周王并無血緣關系。
2.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的關系是固定的。(×)
提示:大宗和小宗是相對而言的。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姓貴族的大宗,諸侯對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國內,諸侯對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對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內,對于士而言,卿大夫是士的大宗,士對卿大士而言是小宗。
3.秦推行郡縣制,故郡縣制最早出現在秦朝。(×)
提示:秦推行郡縣制,但郡縣制最早出現于春秋時期。秦朝統一后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郡縣制。
4.君主專制就是中央集權。(×)
提示: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是與民主政體相對立的概念,是一種決策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皇帝個人的專斷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力于一身;中央集權是一種相對于地方分權的制度。其特點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沒有獨立性,必須嚴格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5.“封建專制”等于“封建制度”。(×)
提示:“封建專制”專指封建社會的個人獨裁統治;“封建制度”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包括封建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教育制度等。
6.元朝中央設置中書省,其職能與唐朝三省制的中書省職權相同。(×)
提示:唐朝的中書省掌管政令的草擬,經門下省審議,再經皇帝決斷,其職能是參與決策;而元朝的中書省則是最高行政機構,故與唐朝中書省的職權不同。
7.明清內閣制是前代宰相制的延續,是法定的一級中央機構。(×)
提示:明代以前丞相制下,丞相被賦予決策大權,其地位是 “百官之首”;明代內閣制并非法定機構,只是皇帝的侍從咨詢機構,本身并無決策權,盡管有的閣臣一度大權在握,但權力來自皇帝的支持和信任,對皇權也難以起到實質性的制約作用。
8.小農經濟就是自然經濟。(×)
提示:小農經濟產生于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的背景下,強調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精耕細作,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其最本質屬性是農業經營規模小,隨著社會屬性的變化,和商品經濟相聯系加深。自然經濟早在原始社會就產生了,是相對于商品經濟而言的,和商品經濟對立,具有排斥社會分工,生產分散、規模小、技術落后的特點。
9.自然經濟下農民生活很富足。(×)
提示:自然經濟的基本特征“自給自足”中的“足”并非指富足,而是指基本滿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很少進行商品交換。事實上,封建制度下農民的賦稅、徭役負擔沉重,生活非常艱苦。
10.官營手工業在古代一直占據主導地位,民營手工業就是家庭手工業,一直處于次要地位。(×)
提示:中國古代手工業經營主要分為官營手工業、民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三種形態,官營手工業是政府直接經營,集中、大作坊生產軍用品和官府貴族生活用品,代表我國古代手工業水平,產品不在市場流通,至明代前期占據主導地位;民營手工業是民間私人經營方式,產品主要用于民間消費,產品在市場流通,受到政府的壓制,但明中葉后占據主導地位;家庭手工業是農戶的副業,小農經濟的附屬,產品主要供自己消費和交納賦稅,剩余部分出售,一直存在于社會經濟生活中。
11.“海禁”政策就是“閉關鎖國”政策。(×)
提示:“海禁”政策是指明清時期嚴厲禁止私人出海貿易,即“片板不得下海”,海外貿易必須在官方的主持下進行。“閉關鎖國”政策嚴格限制(不是禁絕)對外貿易,即禁止本國人民出海貿易也限制外商來華貿易,如清朝規定一切對外貿易均在廣州“十三行”進行。
12.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是閉關鎖國和重農抑商政策。(×)
提示: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閉關鎖國和重農抑商政策,而是腐朽的專制制度。閉關鎖國與重農抑商政策都是君主專制制度的衍生物,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具體原因。
13.孟子提倡的“仁政”就是孔子提倡的“仁”。(×)
提示:孔子的“仁”是一種含義極廣的倫理道德觀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愛人”。孟子從孔子“仁”的精神出發,把它進一步發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施政綱領,即“仁政”。
14.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的“儒術”就是孔子、孟子的“儒學”。(×)
提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的“儒術”是指經過董仲舒改造后的糅合了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等的思想而形成的儒學,已經不完全是先秦時期的儒學,而是對先秦儒學的繼承和發展。
15.陸王心學與程朱理學看待世界本原、認識途徑不同,故陸王心學是對程朱理學的徹底否定。(×)
提示:陸王心學與程朱理學雖然在認識世界本原、途徑不同,但二者本質是一致的,都是以儒家的綱常倫紀來約束社會,維護專制統治,遏制人們的自然欲求,都屬于唯心主義的范疇。
16.明清之際批判思想針對理學進行了批判,徹底否定儒學思想。(×)
提示:明清之際的思想家針對理學束縛、君主專制等腐朽制度的不合理現象進行了揭露批判,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的要求。但由于階級和時代的局限,他們只著眼于對黑暗現實的揭露,沒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層次;所提出的為君之道與治國之道,仍然沒有跳出傳統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因而,明清之際批判思想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對儒學的批判與繼承。
17.四大發明在中國古代沒有發揮作用。(×)
提示:四大發明在中國古代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但不能說沒有發揮作用。任何重大發明和創造,只有在它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時候,才能發揮其改造社會的巨大作用。
18.中國古代科技與西方近代科技的特點相同。(×)
提示:(1)中國的傳統科技重經驗,近代科技重實驗。中國傳統科學嚴格講是經驗科學、描述科學,主要表現為把人類同自然界長期斗爭的經驗積累、整理;近代科學把系統觀察和實驗同嚴密的邏輯體系結合,形成以實驗事實為根據的系統的科學理論。
(2)傳統科技重綜合,近代科技重分析。傳統科技善于全面觀察現象,直接從這些現象中進行整體理論綜合,揭示現象背后本質的機制,則是很薄弱的;近代科技善于運用分析法,近代弗蘭西斯·培根將分析的實踐上升到科學方法論的高度加以闡明,從而給近代科學理論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確方向。
(3)傳統科技重實用,近代自然科學重理論。傳統科技大多是生產經驗的總結,實用性強,但缺乏用邏輯方法進行理論概括和分析。近代科技屬于理論科學,大都屬于對事物規律和本質的探索,主要采取觀察和實驗方法。
19.中國“文人畫”的突出特點是畫景。(×)
提示:中國文人畫也稱“士大夫寫意畫”或“詩意畫”。其作品大都取材于山水、古木、竹石、花鳥等。表現手法以水墨或淡設色寫意為主。雖然從取材和外在形式上是寫景,實際不是寫景,而是寫意,強調作者個人內心情感的抒發。中國“文人畫”的突出特點不是畫景而是寫意,強調作者個人內心情感的抒發。
★二、中國近代史★
20.近代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就是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質,經濟上是封建性質。(×)
提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內涵。“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喪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獨立自主權;在經濟上是指中國逐漸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淪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在文化上則表現為“西學東漸”。“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義,又發展了資本主義。
21.林則徐禁煙運動打擊了英國的鴉片貿易,因而英國發動侵華戰爭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國的虎門銷煙。(×)
提示:鴉片戰爭爆發前中國處于君主專制社會末期,政治腐朽,經濟、軍事落后;對外實行閉關鎖國。而同時期的英國經濟上工業革命率先完成,資本主義經濟大發展;政治上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確立;軍事上裝備先進,具有海上霸主的地位;積極加強對外殖民擴張,尋找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故英國急于打開中國市場是發動侵略戰爭的主要因素。而中國的虎門銷煙是英國發動侵略戰爭的借口。
22.《資政新篇》是對《天朝田畝制度》的繼承和發展。(×)
提示:《天朝田畝制度》是l853年初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為鞏固政權而頒布的革命綱領,是試圖在小農經濟的基礎上消滅私有制,在生產力落后的情況下實行公有共享和絕對平均主義,是太平天國的綱領性文件。而《資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殲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國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方案,反映了先進的中國人發展資本主義的愿望。二者在追求社會發展道路的問題上,并不是一種繼承與發展關系,而是一種相互對立、矛盾的關系,二者設想的兩種社會制度有著本質的區別。
23.辛亥革命結束了我國的封建制度。(×)
提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但并沒有改變中國封建社會的性質,也沒有結束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24.五四運動取得了完全勝利。(×)
提示:五四運動促使北洋軍閥政府罷免三個賣國賊、釋放被捕學生和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反映了五四運動取得了勝利,但是其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并沒有完成,因而五四運動只是取得初步勝利而不是完全勝利。
25.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方式是兩黨合并,第二次合作才是黨內合作。(×)
提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方式既不是兩黨合并,也不是黨外合作,而是黨內合作,中國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同時保持政治、組織、思想上的獨立性。第二次國共合作是黨外合作,而不是黨內合作,中國共產黨名義上接受國民政府的領導,共同抗日,但是中國共產黨擁有自己的政府、軍隊等。
26.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導致了國民大革命的失敗,故國民大革命沒有促進中國的近代化進程。(×)
提示: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國共合作遭到破壞,加之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錯誤,導致了國民大革命的失敗,這里的失敗是指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但是國民革命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推動了中國革命發展,促進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
27.新三民主義就是“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提示:新三民主義增加了國民平等權利、明確反對帝國主義和評價地權,與中國共產黨民主革命綱領基本一致,成為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三大政策是指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新三民主義是革命綱領,是奮斗目標,三大政策是實現綱領和目標的指導思想、方法、途徑和具體方針。新三民主義中蘊含著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義的精髓。
28.工農紅軍長征是為了宣傳革命思想而進行的必要戰略轉移。(×)
提示: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取得了勝利,傳播了革命思想,撒下了革命的火種,促進了北上抗日。但是長征是王明的“左”傾錯誤,導致中國工農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中國工農紅軍被迫進行的戰略轉移。
29.遵義會議清算了“左”傾錯誤。(×)
提示:遵義會議糾正了黨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左”傾錯誤,但并沒有清算“左”傾錯誤。“左”傾錯誤的清算是在延安整風運動中。
30.近代中國實現近代化是實現民族獨立的前提。(×)
提示:民族獨立和中國的近代化是近代中國兩大革命任務,二者的關系不能顛倒。民族獨立是實現近代化的前提,因為沒有民族獨立就不可能有國家富強,而國家不富強,民族獨立也就沒有保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不實現民族獨立和推翻封建主義,近代化是不可能真正實現的。
31.中國的近代化就是要實現工業化。(×)
提示:近代化是指工業化以及與工業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變化,它是人類社會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變遷過程,其核心是經濟的工業化、政治的民主化、思想文化的多元化。
32.洋務運動是中國政治、經濟等近代化的全面起步。(×)
提示:近代化包括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維方式的全方位的社會革。洋務運動主要是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設備,促進了中國工業、技術、軍事、教育、思想等方面的近代化,客觀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邁出了中國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是并未變革政治制度,政治體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議事日程。
33.鴉片戰爭后中國的自然經濟完全解體。(×)
提示:鴉片戰爭后,中國自然經濟逐步破產。主要表現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各種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使中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國農產品日益商品化,破壞了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小農經濟結構。但自然經濟發展趨勢是逐漸走向衰落解體。整體而言,其瓦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自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
34.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洋務派創辦的民用企業是民族資本主義企業。(×)
提示:洋務派為了解決軍事工業的資金困難創辦近代民用企業,但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管理方式也是封建官僚式的,所以仍為封建生產的官僚資本企業;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企業,主要是官僚、地主、商人私人投資的近代企業,資金來源、管理方式等都與民用企業不同。
35.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是為了發展資本主義。(×)
提示:甲午中日戰爭后,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并不是為了發展資本主義,而是為了擴大稅源、解決財政危機,以維護腐朽的專制統治,但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36.辛亥革命成立的南京臨時政府才開始允許自由剪發、廢除纏足。(×)
提示:允許臣民自由剪發的最早時間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后;清朝纏足陋俗最盛,但清朝并不支持纏足,還多次下令廢除纏足。
37.影視、互聯網等數字信息化迅速發展,報紙已經失去了昔日的作用。(×)
提示:影視、互聯網的發展都給人們生活方式帶來了影響,但與報刊的側重點不同:報刊最主要的是影響人們的政治生活;影視主要滿足大眾的文化娛樂生活;互聯網全方位、徹底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在數字信息化的今天,報紙在政治生活、娛樂生活中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8.康有為尊孔實質目的是宣傳封建舊文化。(×)
提示:康有為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學說同傳統的儒家思想相結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權威來論證資產階級維新變法的合理性,為維新變法思想創造歷史根據,而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士為宣傳民主和科學則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以孔子為首的儒家傳統道德,以改造國民奴性,為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掃清了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礙。兩次運動中的尊孔和倒孔實質上是一致的,都服務于宣傳資產階級思想文化和發展資本主義之宗旨。
39.資產階級維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運動學習西學、反封建是一脈相承的。(×)
提示:資產階級維新派、革命派、激進派們都主張向西方學習,但其宣傳西學方面各有其特點,并不是完全一脈相承。維新派是把西方的政治學說同傳統的儒家思想結合起來宣傳維新變法的道理,主張君主立憲;革命派是以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作為革命斗爭的思想武器,學習西方的暴力革命方式,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新文化運動的激進派提出了“民主”和“科學”的口號,矛頭直指正統思想,宣傳資產階級文化。
★三、中國現代史★
40.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提示: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結束,而不是社會主義革命的結束。它是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始。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4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基本政治制度。(×)
提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只是該制度的一個重要機構。
42.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社會主義國家的綱領性文件是《共同綱領》。(×)
提示:《共同綱領》規定的國家性質是新民主主義國家,但其發展方向是社會主義社會;1954年憲法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首次規定國家的性質是社會主義國家。
43.中國要避免十年“文革”的悲劇重演就是要反對教條主義和個人崇拜。(×)
提示:中國要避免十年“文革”那樣的悲劇重演,主要在于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實行并落實依法治國方略,而不單是防止教條主義和個人崇拜。
44.“一國兩制”政策下“兩制”的地位相同。(×)
提示:“一國兩制”并不是說“兩制”都是主體。“一國兩制”的前提和基礎是一個國家,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種制度并存,國家的主體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
45.香港、澳門問題與臺灣問題的性質和原因是相同的。(×)
提示:臺灣問題不同于港澳問題,臺灣問題是中國國共兩黨內戰遺留問題,屬于中國內政;而港澳問題是殖民主義遺留問題,需要國家間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46.臺灣問題與德國問題、朝鮮問題性質完全相同。(×)
提示:東西德、韓國和朝鮮問題是二戰后根據國際協議形成的,屬于二戰的遺留問題。臺灣問題是國共兩黨內戰遺留問題,屬于中國的內政問題。
47.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就是實現民族完全自治。(×)
提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范圍內,在中央政府集中統一領導下,遵循國家憲法的規定,各少數民族以聚居區為基礎,建立自治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利,當家作主,管理本地區本民族內部事務的自治制度。其主要特點是中央統一領導下的區域自治;都必須是在依照憲法規定的權限下行使自治權;是以少數民族聚居為基礎實行的區域自治。
48.1971年中國挫敗了美國企圖阻止中國加入了聯合國的陰謀。(×)
提示: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聯合國。這是因為中國是聯合國創始國之一,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創始國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
49.1972年《中美聯合公報》的發布,標志著中美正式建交。(×)
提示:中美正式建交的標志不是l972年《中美聯合公報》的簽署,而是l979年初開始中美建交;1972年尼克松訪華以及《中美聯合公報》的簽署說明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關系實現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著美國放棄壓制中國的政策。
50.中日關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是中美關系的緩和。(×)
提示:中美關系的緩和推動了中日關系正常化,但不是根本原因,中日關系正常化符合中日雙方的利益是根本原因。
51.新時期中國外交政策調整的出發點是“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
提示:新時期中國外交政策調整是隨著國際形勢和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化而調整的,其出發點是“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
52.“大躍進”與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錯誤都是生產關系嚴重超越了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提示:“大躍進”的錯誤在于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忽視了中國經濟落后的國情,與生產關系無關;人民公社化運動片面強調“一大二公”,錯誤在于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發展水平極不適應,超越了歷史發展階段。
53.經濟特區就是實行不同于內地的特色經濟、政治制度。(×)
提示:經濟特區就是經濟建設過程中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不同于內地經濟管理體制的地區,經濟特區不是政治特區,仍然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這與特別行政區不同。
54.毛澤東思想是毛澤東個人的思想。(×)
提示:毛澤東思想并不是毛澤東個人的思想,而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對中國長期革命實踐中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出概括所形成的科學思想體系。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55.新中國成立初期“兩彈一星”研制的本質目的是為了打破美蘇兩國的核壟斷。(×)
提示:“兩彈一星”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兩彈一星”研制戰略的提出是由20世紀五六十年代嚴峻的國際形勢和中國國內形勢決定的。建國初期美蘇兩極格局已經形成,中國面臨美蘇的核威脅,為了打破美蘇核壟斷,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果斷地作出了獨立自主研制“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打破美蘇核壟斷維護世界和平只是客觀目的,研制“兩彈一星”的根本目的應是維護國家安全,服務社會主義和平建設環境。
56.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標志中國進入了航天時代。(×)
提示: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蘇兩國的核壟斷,加強了中國的國防實力,但這不是中國進入航天時代的標志;1970年中國自己研制的“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從而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后第五個能夠獨立發射衛星的國家,標志著中國開始進入航天時代。知識點整理(一)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是夏;我國的早期國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會后期禪讓制被王位世襲制所取代。
3.為了進行有效的統治,周朝在政治上實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點是嫡長子繼承制。
分封制與宗法制的關系是互為表里,相輔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論》說“夏、商、周、漢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義是分封制。
5.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創的皇帝制度,是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個最高官職。
7.唐朝時,掌握草擬、審議和行政的職能分別是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機構分別是中書門下省和中書省。
9.元朝時,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的機構是宣政院。為管理邊遠地區設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時,中國的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
11.雍正帝時設置軍機處,標志著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
12.古代中國農業生產的主要組織方式是以家庭為單位從事生產勞動。古代中國農業生產的主要特點是形成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體系。
13.牛耕是我國農業技術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使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耕作方式是壟作法。
15.古代中國手工業的三種主要經營形態分別是官營手工業、民營手工業、家庭營手工業。
16.明清時期,蘇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絲織業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是北宋發行的“交子”。
19.元代時,泉州被外國旅行家譽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時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只廣州一處對外通商。
20.唐朝時,專管對外貿易的機構稱為市舶使。宋代時,在邊境設置與少數民族貿易場所稱為榷場。中國最早的商標是宋代山東濟南劉家功夫針。
21.“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22.孔子整理的“六經”是《詩》《書》《禮》《易》《樂》《春秋》。四書是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23.提出“性善論”是孟子;提出“性惡論”是荀子。提出“三綱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論”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是顧炎武。
24.后人稱孔子為“至圣”、稱孟子為“亞圣”。朱熹宋朝理學集大成者。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是明未清初著名思想家。
25.
①提出“愛人者,人恒愛之”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孟子。
②提出“節用而愛人”“為政以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孔子
③提出“與人為善,暖于布帛”“以德服人”“君舟民水”是荀子。
④提出“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應”是董仲舒。
⑤提出“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是二程(程顥、程頤)。
⑥提出“心外無物”“致良知”“宇宙便吾心”是王陽明。
⑦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是非”是李贄。
⑧提出“人民為主”“天下為主,君為客”“工商皆民生之本”是黃宗羲
⑨提出“經世致用”的有顧炎武和王夫之
26.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標表示恒星位置的,是中國戰國時期的天文學石申,他著有《天文》;
27.《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星表。
28.在望遠鏡發明以前,渾儀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工具。
29.混合選擇法最早見于西漢農書《汜勝之書》;《齊民要術》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農書。
30.素有“天下第一行書”美譽,是指王羲之創作的《蘭亭序》;
知識點整理(二)
1.羅馬法從形式上可分成文法和習慣法。從按結構上分為公民法、萬民法和自然法。
2.公元前5世紀中期,《十二銅表法》標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民法大會》標志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3.公民法適用范圍僅限于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
萬民法指適用于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4.公元前6世紀初梭倫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礎;
公元前6世紀末克里斯提尼改革,確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黃金時代”
5.羅馬法是世界上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善、對后世影響最廣泛的古代法律
6.希臘城邦最突出的特征是小國寡民。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點是人民主權與輪番而治
7.伯里克利時代雅典國家最高的權力機關是公民大會 ,最高司法機關是陪審法庭。
8.希臘文明的源頭是愛琴文明
9.古希臘智者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羅泰戈拉和安提豐等人。
10.泰勒斯被西方譽為“哲學之父”
11.“人是萬物的尺度”和“認識你自己”“道德就是知識”分別是普羅塔哥拉和蘇格拉底
12.《理想國》的作者是柏拉圖
13.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啟蒙運動的核心是理性。
14.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三杰”是但丁、比特拉克、薄伽丘。
15.被譽為文藝復興“人文主義之父”的是彼特拉克。
16.文藝復興是歐洲歷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實質是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
啟蒙運動是歐洲歷史上第二次解放運動。
17.伏爾泰是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其思想對18世紀的歐洲產生影響最廣泛。
18.孟德斯鳩提出三權分立學說,其核心是權力相互的“制約和平衡”。代表作《論法的精神》
19.盧梭提倡“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認為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財產的私有。代表作《社會契約論》
20.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哲學家,其理性批判哲學最終確立了人類的主體地位。代表作《純粹理性批判》
21.為經典力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的科學家是伽利略
22.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是伽利略的發現以及他開始的科學研究方法
23.經典力學體系(牛頓力學體系)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歷史上對自然規律第一次進行的理論性概括和總結。
24.標志著近代科學的形成是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
25.引發物理學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發展了牛頓力學,推動物理學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的科學家是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
26.相對論和量子論的創立使人們的認識深入到新層次和領域,特別是發現了微觀物質運動規律,為現代技術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27.被譽為19世紀的三大科學發現的是細胞學說、生物進化論和能量守恒定律
28.蒸汽機是工業革命時期最偉大的發明。
29.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為發電機的研制奠定了理論基礎。
30.20世紀90年代,一種新的經濟形態首先在美國出現,這就是知識經濟。
31.堪稱資本主義的“社會百科全書”是巴爾扎克的小說集《人間喜劇》
32.西班牙的畫家畢加索是最有影響的現代主義美術大師。
33.①被稱為“交響樂之父”的是海頓。
②被譽為“鋼琴之王”的是李斯特。
③被譽為“樂圣”的是貝多芬。
④被譽為“歌曲之王”的是舒伯特。
⑤被譽為“圓舞曲之王”是約翰。斯特勞斯。
34.1895年,由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放映了自己拍攝的電影短片,標志電影的誕生。
35.被稱為“第七藝術”、“第八藝術”分別是電影和電視。
36.歐洲人開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
37.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歐最早探尋新航路的國家。
38.從歐洲前往美洲的航路的開辟者是哥倫布
39.被稱作“17世紀歐洲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是荷蘭
40.英國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是機器生產基本上取代手工勞動
知識點整理(三)
1.①1840年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等第一批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②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的簽訂,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③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和《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④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簽訂,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①《南京條約》開放的通商口岸有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
②《天津條約》開放10處,其中屬于今天廣東省的有潮州(后改為汕頭)
③《北京條約》開放天津。
④《馬關條約》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
3.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最先行改革的兩個省份是安徽和四川。
最先實行開放的兩個省份是廣東和福建。
4.①1980年建立四大經濟特區分別是_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注意:被譽為“一夜崛起的城市”?屬于廣東省的?)
②1988年建立海南經濟特區。
③1990年開放上海浦東,成為中國90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志。
5.①近代生活習俗發生變化最大的是上海。
②20世紀初汽車開始出現在上海。
③中國第一部市內電話開通在南京。
④中國第一條有線電報線架設于臺灣省。
⑤1833年第一份中文報刊創辦于廣州。(〈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
⑥近代中國歷時最長、影響最大的中文報刊創辦于上海。(《申報》)
6.①1931年日軍制造了九一八事變,不到半年就侵占了整個東北。
②1932年日軍襲擊了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變。
③1935年日軍為侵占華北,制造了一系列的事變,總稱為“華北事變”。
④1937年7月制造了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成為中國抗日戰爭的開端。
⑤1937年8月制造八一三事變,威脅南京。
7.①甲午中日戰爭,日本制造旅順大屠殺。
②1928年為阻撓國民政府北伐,制造了“濟南慘案”
③1937年12月日軍制造了南京大屠殺
④1941年在河北制造了潘家峪慘案。
⑤在東北成立“731部隊”有中國活人作試驗。
8.①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先后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重大戰役。
②1940年下半年,中共組織了百團大戰。
③1942年為確保滇緬公路這條國際交通線,國民政府組織了中國遠征軍。
9.①“七大”的召開為爭取抗戰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②抗日戰爭勝利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帝斗爭的完全勝利。
③新民主義革命的勝利標志著中國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歷史從此結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獨立、統一的新中國即將誕生。
④新政協的召開標志著三座大山被推翻,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勝利,國內矛盾、社會性質和革命性質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也標志著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民主協商政治制度的建立。
⑤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已經結束,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統一的道路,進入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
10.①最早提出近代化方案,最早提出以法治國,最早要求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最早提出新式學堂,最早提出平等外交的是洪仁玕的《資政新篇》。
②最早提出把農業國變為工業國是在1949年七屆二中全會。
11.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本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12.三民主義的核心是民權主義。
①“平均地權”,是資本主義土地綱領是民生主義(社會革命)。
②“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推翻清朝封建統治是民族主義(民族革命)。
③“創立民國”,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是民權主義(政治革命)
13.20世紀中國三次歷史性巨變分別是辛亥革命、新中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和改革開放。
14.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孫中山)
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

知識點整理(四)
1.不同時期中共重要會議:
(1)1921年中共一大: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定為奮斗目標,堅持以革命手段實現這一目標.
(2)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在全國人民面前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3)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決定與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制定革命統一戰線方針.
(4)1927年八七會議:糾正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的思想.
(5)“工農武裝割據”思想:中共領導下,把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相結合.
(6)1935年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黨內的統治,確立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是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
(7)1935年底的瓦窯堡會議: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8)1937年的洛川會議:制定了動員全民族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的人民戰爭路線即全面抗戰路線.
(9) 1938年持久戰理論: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指明了抗戰發展的正確道路.
(10)1942年整風運動:中共開展了一次普遍的馬克思主義教育運動。黨從思想上清算了“左”傾和右傾錯誤,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統一.
(11)1945年春中共七大:確定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12)1949年春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決定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解決了由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重大問題.
(13)1956年召開的八大,確定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由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中國而奮斗的總任務。
(14)”文化大革命”后,開展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打破了長期以來的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束縛,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
(15)1978年底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新時期黨的基本路線的思想開始形成。
(16)1981年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徹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7)1982年的十二大明確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8)1987年召開的十三大確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9)1992年的十四大提出了90年代改革和建設的主要任務,即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加快改革開放,集中力量把經濟建設搞上去。還提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1)1997年的十五大將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12)2002年的十六大確定的考點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2.確立黨的三代領導集體的會議分別是遵義會議、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四大。
3.實行黨的工作重心轉移的會議分別是八七會議、七屆二中全會、十一屆三中全會。
4.糾正黨內的錯誤的會議分別是八七會議、遵義會議、十一屆三中全會。
5. ①確立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是在1945年中共“七大”。
②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行動指南是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
③把“三個代表”思想確立為黨的主刀思想并寫入黨章是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
6.標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五四運動。
7.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基礎是新三民主義。
8.標志著國民黨的主力基本被消滅是三大戰役。
9.標志著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政府覆滅是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10.1949年中共“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
11.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是在1964年中共三屆人大。
12.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13.共和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樁冤案是劉少奇案
14.1989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頒布,1999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行政復議法》。這兩部法律規范了政府行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證。

知識點整理(五)
1.五四運動要求懲辦的三個賣國賊分別是曹爾霖、陸宗輿、章宗祥
1926年北伐三派勢力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2.標志著中共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是南昌起義。
3.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比較: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
4.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的革命運動被稱為“大革命”,“大”的含義是群眾基礎的廣泛性
5.辛亥革命和1927年大革命的失敗。這里所說的失敗,主要是指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6.揭開了解放戰略反攻序幕的是劉鄧大軍挺進中原。
7.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建設方針是在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
8.①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是1924年國民黨一大的召開。(革命統一戰線)
②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于1937年9月。(第二次國共合作)
③在我黨的歷史上組成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愛國統一戰線
9.①我國政府能夠恢復對香港、澳門行使主權的各種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改革開放使綜合國力大大增強
②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改善的根本原因是中美雙方有共同利益(不是綜合國力的提高)
10.臺灣的統一問題:
①1979年全國人大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首次提出和平統一、三通。  
②1981年葉劍英《關于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主張第三次國共合作,對臺政策與后來的港澳相比,可保留軍隊。
③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一國兩制”構想中的“兩制”指的是兩種社會制度。“一國兩制”構想首先在解決香港問題上得到成功的運用
④1984:“一國兩制”在六屆人大二次會議上獲得通過(在香港首先應用,香港高度自治不包括外交、國防事務)
⑤“汪辜會談”是兩岸關系發展的一次歷史性的突破。
11.標志著中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是香港的回歸。
12.①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標志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1953年為解決中印、中緬關系而提出)。
②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1953年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提出。
③1954年中印、中緬發表聯合聲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關系的準則。
13.①1954年中國首次以五大國身份參加日內瓦會議:
②1955年提出“求同存異”方針是在萬隆會議(第一次沒有殖民國家參加)
①1971年10月聯合國第26屆大會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的合法席位。
②1971年基辛格秘密訪華,成為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聞。
③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在上海發表《中美聯合公報》。
④1978年中美發表《中美建交公報》,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惟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15.新中國成立后,第一位訪問中國的美國總統是尼克松。
第一位訪問美國的中國領導人是鄧小平。
16.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兩國關系正常化。(注意:日本與中國建交早于美國)
17.中美關系最大的阻礙是臺灣問題。中日關系最的阻礙是歷史問題。
18.建國初期的外交政策
①“另起爐灶”主要特點是不承認國民政府舊的屈辱外交關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關系。使
中國改變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國際交往中獨立自主。
②“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主要特點是先清除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再考慮與之建立外交關系為鞏固中國的獨立和主權、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關系奠定了基礎。
③“一邊倒”主要特點是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
19.新時期的外交政策
①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
②不結盟政策是獨立自主原則的具體表現。方法總論
解歷史大題,一定要注重將個人經驗與高質量試題及答案相結合,整理出多角度和思路清晰的答題模板。首先,要保證思路清晰。其次需要明確答題角度,看到設問仔細審題,做到字字落實,然后分角度作答。關于要點劃分,最重要的就是合理概括,不重不漏,話少點多。
最重要的是兩點:反復背誦大事年表(含朝代更替表),把常考易忘的年份以時間軸的方式寫下來,每次大考前都會復習一遍;每一個歷史階段的階段特征,最好是根據關鍵詞來記憶。
答題模板
(一)特點類
1.涉及主體:廣泛多樣/單一,……主導。
2.時間:起源早/晚,持續時間長/短,階段性。
3.色彩:宗教色彩、神權色彩、近代色彩。
4.過程、趨勢:新舊融合/交替,平民化、世俗化、大眾化、封建化、體系化、專門化、規范化、法治化,更加……,具有……傾向,……與……同步。
5.性質:隨意性、主觀性、包容性、正義性、妥協性、漸進性。
6.目的:為……服務,以……為目標,注重……,強調……,以……為主。
7.程度:完整、徹底、片面/全面、局部、合理、均衡。
8.方式:……并舉,以法律為手段,恩威并施。
2023
{ 甲卷15題 }
材料
農奴制改革前,俄國鐵路建設較為緩慢。1855年,俄國鐵路總長度僅為980俄里。1861年農奴制改革后,為適應經濟發展需要,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財政和行政管理措施。并為私有鐵路公司作為建設資金的股票和債券提供5%的收入擔保。1870-1880年,俄國政府將境外發行債券中的6億盧布入股政府的專項鐵路建設基金,以用于購買私有鐵路公司的債券、股票等。19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政府全面收購私有鐵路公司,統一運價。隨著帝國主義在遠東地區矛盾的加劇,90年代俄國鐵路修建的重心轉向中亞、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至90年代末,鐵路長達5萬多俄里。
——摘編自張廣翔、逯紅梅《19世紀下半期俄國私有鐵路建設及政府的相關政策》等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19世紀后半期俄國鐵路建設發展的特點。
[參考答案]
特點:政府主導并重視;制訂了一系列管理措施;支持私有鐵路公司的發展;設立專項鐵路建設基金,以購買私有鐵路公司債券、股票(為債券資本提供擔保);統一造價;90年代鐵路修建重心轉移至中亞等地區;成就顯著。
[詳解]
(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農奴制改革后的俄國。根據材料“為適應經濟發展需要,政府又制訂了一系列財政和行政管理措施”可得出政府主導與重視,并制訂了一系列管理措施;根據材料“并為私有鐵路公司做為建設資金的股票和債券提供5%的收入擔保”可知,設立專項鐵路建設基金,以購買私有鐵路公司債券、股票,即為債券資本提供擔保;根據材料“政府全面收購私有鐵路公司,統一造價”可得出統一造價;根據材料“90年代俄國鐵路修建的重心轉向中亞、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可得出90年代鐵路修建重心轉移至中亞等地區;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俄國農奴制改革后,鐵路建設成就顯著。
(二)
背景、原因、因素類
思考角度:由小到大:個體→組類(民族、國家、其他國家)→國際(或歷史大趨勢);由主(觀)到客(觀);由直(接原因)到間(接原因,含根本原因)。
1.直接原因(相對于間接原因)、間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相對于次要原因)。
2.內在原因=主觀原因(歷史主體者自身因素;背景不包括主觀因素)、外在原因=客觀原因(歷史主體者自身之外的因素)
3.必要性(即原因=促使歷史事件發生、變化的因素),可能性(即條件=促使歷史事件能夠發生、變化的主、客觀條件)。
4.“因素”內涵較復雜(構成事物本質的成分;決定事物成敗的原因或條件。)
(三)
意義、影響類
1.由小到大:個人→社會→民族→國家→其他國家→國際。
2.由近及遠:過去→現在→未來。
3.物質/精神,積極(反話正說)/消極。
4.主體法:個人、政府、社會……
2023
{ 甲卷17題 }
材料
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在周游列國遭遇困境的情況下,仍“講誦弦歌不衰”。孔子曾向魯國、齊國的音樂大師學習,并有深刻的領悟力和高超的演奏技巧。史載,孔子整理的《詩》305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孔子強調“正音”“雅樂”,反對靡靡之音,他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又說:“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在孔子看來,“樂教”不僅僅是聲樂、器樂、歌舞等形式,而且是育人才、齊風俗,實現政治與社會理想的重要途徑。“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 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
——據《史記》等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孔子提倡“樂教”的原因。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折孔子“樂教”思想的影響。
[參考答案]
(1)原因:春秋晚期,王官之學開始向私家之學過渡;孔子是西周奴隸制度的崇拜者和積極唯護者;維護等級秩序的需要;樂本身已經具備了禮的性質;樂具有情感感化的作用等。
(2)影響:樂教思想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所包含的“禮樂”、“感化”、“美”的思想亦成為我國歷史文化的瑰寶;樂教側重于個人和社會的關系,以個人的自我修養,達到社會的和諧;樂教把音樂和社會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為現實政治服務;孔子的樂教思想是企圖教導人們維護傳統的貴族音樂,以達到政治上恢復西周宗族制的所謂理想社會。
[詳解]
(1)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春秋時期的中國。原因:結合材料中關于“樂教”的內容和所學知識可知,可從孔子生活的時代、代表的階級利益、樂本身的特征和作用、私學的興起等角度進行分析。
(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時空是春秋時期的中國。影響:結合材料中孔子關于“樂教”的內容、上述分析的原因和所學知識可知,關于影響可從孔子儒家思想的發展、“樂教”對維護等級秩序與和諧社會發展的影響、為現實政治服務的需要及樂教的本質等角度進行分析。
什么?高考真題還沒刷夠?那就來看看我們的歷史1000題吧~精選高考真題,從高一刷到高三,刷歷史題就只需這一本就夠!
(四)
史料實證
1.原則:①不同史料相互印證。②根據時代環境辨別。③論從史出。④孤證不立。⑤考慮作者意圖、立場、性格。⑥鑒別史料價值,考慮史料真偽。
2、研究角度①描寫:豐富詳實/簡略。②權威性:官方/民間。③研究視角:新/舊,全面/片面。④來源:證據充分/不足,真實/虛構⑤是否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3.史料價值①定性:史料類型。②具體內容+反映了……③可用于研究……
2020
{ 北京卷 }
司馬光修史
北宋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鑒》時,以官修的正史、實錄為基礎,同時參考了各種史料。他另外撰成《資治通鑒考異》,說明取舍史料的理由。以下是《考異》的幾個事例
材料一
關于隋末名將薛仁果的名字,《考異》提到《舊唐書》《新唐書》《柳宗元集》寫作“仁果”,《太宗實錄》寫作“仁果”。而唐太宗陵墓前有石馬六匹,其中一匹的銘文為“白蹄烏,平薛仁果時所乘”。《考異》認為石馬銘文“最可據”。
材料二
關于唐玄宗的生日,《考異》提到《玄宗實錄》記載的是八月一日,但通過查詢歷法發現這一時間有誤。玄宗時文人顧況有詩曰:“八月五夜佳氣新,昭成太后生圣人(即皇帝)。”故而《考異》認為玄宗生日是八月五日。
材料三 關于吐蕃贊普世系,唐代林恩撰寫的雜史《補國史》記載,唐文宗時吐蕃彝泰贊普去世,其弟繼位。
此事《文宗實錄》《舊唐書》都沒有記載,《考異》參照《補國史》編入。
(1)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鑒》參考了哪些類型的文獻史料,根據上述材料說明,
(2)根據上述材料,說明《資治通鑒》在哪些情況下會采用官修史書以外的其他史料。
[參考答案]
(1)①史書:又可分為實錄,如《太宗實錄》;正史,如《舊唐書》;雜史,如《補國史》。
②文集(和詩詞),如《柳宗元集》、顧況的詩。
③石刻、碑銘(或金石史料),如唐太宗陵墓前的石馬銘文。
(2)①當官修史書出現明顯史實錯誤時,參照可靠的雜史、詩文等來編寫。如材料二中《玄宗實錄》關于玄宗出生日期的記載有誤,司馬光采用了顧況詩中的描述。②官修史書史事缺載時,酌情根據雜史、小說的記載補入。如材料三中《實錄》《舊唐書》都沒有記載吐蕃彝泰贊普去世,司馬光根據《補國史》補入。③多種官修史書記載相互沖突時,采擇與歷史事件時間更近、錯誤可能性更小的其他史料。如材料一中正史與實錄記載有沖突時,采用了唐太宗陵墓前的石馬銘文。
(五)
說明、評價、評述
1.說明:是什么+怎么做。
2.評價:定性+分析。
3.評述:先說明再評價。
(六)
開放性問題答題技巧
1.打破思維定式,不是所有的開放性問題都是小論文,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小論文格式:論點+論證(最好3個,歷史事實和史實解釋,為觀點服務)+小結。
3.可以從微觀切入,也可以宏觀把握。
4.結尾適當升華,恰當運用唯物史觀。
5.要求:主題明確、史實精準、層次分明。
(七)
審題技巧
1.審設問:明確第一要答什么:目的、背景、影響……第二要求是什么:概括、簡析……
2.找限定語:所學知識包括歷史知識和方法知識,即階段特征和答題角度。
3.讀分數,規劃要點個數。
4.讀材料:明確時空定位,關注材料出處、作者,逐段概括并歸納整合。
5.宏觀把握:作答時把握小問之間的聯系。1.西周分封制的對象主要是姬姓王族,故被分封的諸侯都與周王有血緣關系。(×)
提示:西周分封制不僅分封王族,還分封異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而異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與周王并無血緣關系。
2.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的關系是固定的。(×)
提示:大宗和小宗是相對而言的。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姓貴族的大宗,諸侯對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國內,諸侯對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對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內,對于士而言,卿大夫是士的大宗,士對卿大士而言是小宗。
3.秦推行郡縣制,故郡縣制最早出現在秦朝。(×)
提示:秦推行郡縣制,但郡縣制最早出現于春秋時期。秦朝統一后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郡縣制。
4.君主專制就是中央集權。(×)
提示: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是與民主政體相對立的概念,是一種決策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皇帝個人的專斷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力于一身;中央集權是一種相對于地方分權的制度。其特點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沒有獨立性,必須嚴格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5.“封建專制”等于“封建制度”。(×)
提示:“封建專制”專指封建社會的個人獨裁統治;“封建制度”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包括封建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教育制度等。
6.元朝中央設置中書省,其職能與唐朝三省制的中書省職權相同。(×)
提示:唐朝的中書省掌管政令的草擬,經門下省審議,再經皇帝決斷,其職能是參與決策;而元朝的中書省則是最高行政機構,故與唐朝中書省的職權不同。
7.明清內閣制是前代宰相制的延續,是法定的一級中央機構。(×)
提示:明代以前丞相制下,丞相被賦予決策大權,其地位是 “百官之首”;明代內閣制并非法定機構,只是皇帝的侍從咨詢機構,本身并無決策權,盡管有的閣臣一度大權在握,但權力來自皇帝的支持和信任,對皇權也難以起到實質性的制約作用。
8.小農經濟就是自然經濟。(×)
提示:小農經濟產生于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的背景下,強調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精耕細作,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其最本質屬性是農業經營規模小,隨著社會屬性的變化,和商品經濟相聯系加深。自然經濟早在原始社會就產生了,是相對于商品經濟而言的,和商品經濟對立,具有排斥社會分工,生產分散、規模小、技術落后的特點。
9.自然經濟下農民生活很富足。(×)
提示:自然經濟的基本特征“自給自足”中的“足”并非指富足,而是指基本滿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很少進行商品交換。事實上,封建制度下農民的賦稅、徭役負擔沉重,生活非常艱苦。
10.官營手工業在古代一直占據主導地位,民營手工業就是家庭手工業,一直處于次要地位。(×)
提示:中國古代手工業經營主要分為官營手工業、民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三種形態,官營手工業是政府直接經營,集中、大作坊生產軍用品和官府貴族生活用品,代表我國古代手工業水平,產品不在市場流通,至明代前期占據主導地位;民營手工業是民間私人經營方式,產品主要用于民間消費,產品在市場流通,受到政府的壓制,但明中葉后占據主導地位;家庭手工業是農戶的副業,小農經濟的附屬,產品主要供自己消費和交納賦稅,剩余部分出售,一直存在于社會經濟生活中。
11.“海禁”政策就是“閉關鎖國”政策。(×)
提示:“海禁”政策是指明清時期嚴厲禁止私人出海貿易,即“片板不得下海”,海外貿易必須在官方的主持下進行。“閉關鎖國”政策嚴格限制(不是禁絕)對外貿易,即禁止本國人民出海貿易也限制外商來華貿易,如清朝規定一切對外貿易均在廣州“十三行”進行。
12.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是閉關鎖國和重農抑商政策。(×)
提示: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閉關鎖國和重農抑商政策,而是腐朽的專制制度。閉關鎖國與重農抑商政策都是君主專制制度的衍生物,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具體原因。
13.孟子提倡的“仁政”就是孔子提倡的“仁”。(×)
提示:孔子的“仁”是一種含義極廣的倫理道德觀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愛人”。孟子從孔子“仁”的精神出發,把它進一步發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施政綱領,即“仁政”。
14.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的“儒術”就是孔子、孟子的“儒學”。(×)
提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的“儒術”是指經過董仲舒改造后的糅合了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等的思想而形成的儒學,已經不完全是先秦時期的儒學,而是對先秦儒學的繼承和發展。
15.陸王心學與程朱理學看待世界本原、認識途徑不同,故陸王心學是對程朱理學的徹底否定。(×)
提示:陸王心學與程朱理學雖然在認識世界本原、途徑不同,但二者本質是一致的,都是以儒家的綱常倫紀來約束社會,維護專制統治,遏制人們的自然欲求,都屬于唯心主義的范疇。
16.明清之際批判思想針對理學進行了批判,徹底否定儒學思想。(×)
提示:明清之際的思想家針對理學束縛、君主專制等腐朽制度的不合理現象進行了揭露批判,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的要求。但由于階級和時代的局限,他們只著眼于對黑暗現實的揭露,沒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層次;所提出的為君之道與治國之道,仍然沒有跳出傳統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因而,明清之際批判思想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對儒學的批判與繼承。
17.四大發明在中國古代沒有發揮作用。(×)
提示:四大發明在中國古代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但不能說沒有發揮作用。任何重大發明和創造,只有在它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時候,才能發揮其改造社會的巨大作用。
18.中國古代科技與西方近代科技的特點相同。(×)
提示:
(1)中國的傳統科技重經驗,近代科技重實驗。中國傳統科學嚴格講是經驗科學、描述科學,主要表現為把人類同自然界長期斗爭的經驗積累、整理;近代科學把系統觀察和實驗同嚴密的邏輯體系結合,形成以實驗事實為根據的系統的科學理論。
(2)傳統科技重綜合,近代科技重分析。傳統科技善于全面觀察現象,直接從這些現象中進行整體理論綜合,揭示現象背后本質的機制,則是很薄弱的;近代科技善于運用分析法,近代弗蘭西斯·培根將分析的實踐上升到科學方法論的高度加以闡明,從而給近代科學理論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確方向。
(3)傳統科技重實用,近代自然科學重理論。傳統科技大多是生產經驗的總結,實用性強,但缺乏用邏輯方法進行理論概括和分析。近代科技屬于理論科學,大都屬于對事物規律和本質的探索,主要采取觀察和實驗方法。
19.中國“文人畫”的突出特點是畫景。(×)
提示:中國文人畫也稱“士大夫寫意畫”或“詩意畫”。其作品大都取材于山水、古木、竹石、花鳥等。表現手法以水墨或淡設色寫意為主。雖然從取材和外在形式上是寫景,實際不是寫景,而是寫意,強調作者個人內心情感的抒發。中國“文人畫”的突出特點不是畫景而是寫意,強調作者個人內心情感的抒發。
20.近代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就是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質,經濟上是封建性質。(×)
提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內涵。“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喪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獨立自主權;在經濟上是指中國逐漸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淪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在文化上則表現為“西學東漸”。“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義,又發展了資本主義。
21.林則徐禁煙運動打擊了英國的鴉片貿易,因而英國發動侵華戰爭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國的虎門銷煙。(×)
提示:鴉片戰爭爆發前中國處于君主專制社會末期,政治腐朽,經濟、軍事落后;對外實行閉關鎖國。而同時期的英國經濟上工業革命率先完成,資本主義經濟大發展;政治上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確立;軍事上裝備先進,具有海上霸主的地位;積極加強對外殖民擴張,尋找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故英國急于打開中國市場是發動侵略戰爭的主要因素。而中國的虎門銷煙是英國發動侵略戰爭的借口。
22.《資政新篇》是對《天朝田畝制度》的繼承和發展。(×)
提示:《天朝田畝制度》是l853年初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為鞏固政權而頒布的革命綱領,是試圖在小農經濟的基礎上消滅私有制,在生產力落后的情況下實行公有共享和絕對平均主義,是太平天國的綱領性文件。而《資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殲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國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方案,反映了先進的中國人發展資本主義的愿望。二者在追求社會發展道路的問題上,并不是一種繼承與發展關系,而是一種相互對立、矛盾的關系,二者設想的兩種社會制度有著本質的區別。
23.辛亥革命結束了我國的封建制度。(×)
提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但并沒有改變中國封建社會的性質,也沒有結束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24.五四運動取得了完全勝利。(×)
提示:五四運動促使北洋軍閥政府罷免三個賣國賊、釋放被捕學生和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反映了五四運動取得了勝利,但是其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并沒有完成,因而五四運動只是取得初步勝利而不是完全勝利。
25.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方式是兩黨合并,第二次合作才是黨內合作。(×)
提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方式既不是兩黨合并,也不是黨外合作,而是黨內合作,中國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同時保持政治、組織、思想上的獨立性。第二次國共合作是黨外合作,而不是黨內合作,中國共產黨名義上接受國民政府的領導,共同抗日,但是中國共產黨擁有自己的政府、軍隊等。
26.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導致了國民大革命的失敗,故國民大革命沒有促進中國的近代化進程。(×)
提示: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國共合作遭到破壞,加之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錯誤,導致了國民大革命的失敗,這里的失敗是指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但是國民革命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推動了中國革命發展,促進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
27.新三民主義就是“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提示:新三民主義增加了國民平等權利、明確反對帝國主義和評價地權,與中國共產黨民主革命綱領基本一致,成為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三大政策是指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新三民主義是革命綱領,是奮斗目標,三大政策是實現綱領和目標的指導思想、方法、途徑和具體方針。新三民主義中蘊含著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義的精髓。
28.工農紅軍長征是為了宣傳革命思想而進行的必要戰略轉移。(×)
提示: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取得了勝利,傳播了革命思想,撒下了革命的火種,促進了北上抗日。但是長征是王明的“左”傾錯誤,導致中國工農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中國工農紅軍被迫進行的戰略轉移。
29.遵義會議清算了“左”傾錯誤。(×)
提示:遵義會議糾正了黨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左”傾錯誤,但并沒有清算“左”傾錯誤。“左”傾錯誤的清算是在延安整風運動中。
30.近代中國實現近代化是實現民族獨立的前提。(×)
提示:民族獨立和中國的近代化是近代中國兩大革命任務,二者的關系不能顛倒。民族獨立是實現近代化的前提,因為沒有民族獨立就不可能有國家富強,而國家不富強,民族獨立也就沒有保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不實現民族獨立和推翻封建主義,近代化是不可能真正實現的。
31.中國的近代化就是要實現工業化。(×)
提示:近代化是指工業化以及與工業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變化,它是人類社會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變遷過程,其核心是經濟的工業化、政治的民主化、思想文化的多元化。
32.洋務運動是中國政治、經濟等近代化的全面起步。(×)
提示:近代化包括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維方式的全方位的社會變革。洋務運動主要是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設備,促進了中國工業、技術、軍事、教育、思想等方面的近代化,客觀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邁出了中國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是并未變革政治制度,政治體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議事日程。
33.鴉片戰爭后中國的自然經濟完全解體。(×)
提示:鴉片戰爭后,中國自然經濟逐步破產。主要表現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各種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使中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國農產品日益商品化,破壞了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小農經濟結構。但自然經濟發展趨勢是逐漸走向衰落解體。整體而言,其瓦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自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
34.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洋務派創辦的民用企業是民族資本主義企業。(×)
提示:洋務派為了解決軍事工業的資金困難創辦近代民用企業,但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管理方式也是封建官僚式的,所以仍為封建生產的官僚資本企業;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企業,主要是官僚、地主、商人私人投資的近代企業,資金來源、管理方式等都與民用企業不同。
35.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是為了發展資本主義。(×)
提示:甲午中日戰爭后,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并不是為了發展資本主義,而是為了擴大稅源、解決財政危機,以維護腐朽的專制統治,但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36.辛亥革命成立的南京臨時政府才開始允許自由剪發、廢除纏足。(×)
提示:允許臣民自由剪發的最早時間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后;清朝纏足陋俗最盛,但清朝并不支持纏足,還多次下令廢除纏足。
37.影視、互聯網等數字信息化迅速發展,報紙已經失去了昔日的作用。(×)
提示:影視、互聯網的發展都給人們生活方式帶來了影響,但與報刊的側重點不同:報刊最主要的是影響人們的政治生活;影視主要滿足大眾的文化娛樂生活;互聯網全方位、徹底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在數字信息化的今天,報紙在政治生活、娛樂生活中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8.康有為尊孔實質目的是宣傳封建舊文化。(×)
提示:康有為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學說同傳統的儒家思想相結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權威來論證資產階級維新變法的合理性,為維新變法思想創造歷史根據,而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士為宣傳民主和科學則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以孔子為首的儒家傳統道德,以改造國民奴性,為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掃清了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礙。兩次運動中的尊孔和倒孔實質上是一致的,都服務于宣傳資產階級思想文化和發展資本主義之宗旨。
39.資產階級維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運動學習西學、反封建是一脈相承的。(×)
提示:資產階級維新派、革命派、激進派們都主張向西方學習,但其宣傳西學方面各有其特點,并不是完全一脈相承。維新派是把西方的政治學說同傳統的儒家思想結合起來宣傳維新變法的道理,主張君主立憲;革命派是以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作為革命斗爭的思想武器,學習西方的暴力革命方式,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新文化運動的激進派提出了“民主”和“科學”的口號,矛頭直指正統思想,宣傳資產階級文化。
40.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提示: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結束,而不是社會主義革命的結束。它是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始。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4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基本政治制度。(×)
提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只是該制度的一個重要機構。
42.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社會主義國家的綱領性文件是《共同綱領》。(×)
提示:《共同綱領》規定的國家性質是新民主主義國家,但其發展方向是社會主義社會;1954年憲法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首次規定國家的性質是社會主義國家。
43.中國要避免十年“文革”的悲劇重演就是要反對教條主義和個人崇拜。(×)
提示:中國要避免十年“文革”那樣的悲劇重演,主要在于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實行并落實依法治國方略,而不單是防止教條主義和個人崇拜。
44.“一國兩制”政策下“兩制”的地位相同。(×)
提示:“一國兩制”并不是說“兩制”都是主體。“一國兩制”的前提和基礎是一個國家,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種制度并存,國家的主體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
45.香港、澳門問題與臺灣問題的性質和原因是相同的。(×)
提示:臺灣問題不同于港澳問題,臺灣問題是中國國共兩黨內戰遺留問題,屬于中國內政;而港澳問題是殖民主義遺留問題,需要國家間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46.臺灣問題與德國問題、朝鮮問題性質完全相同。(×)
提示:東西德、韓國和朝鮮問題是二戰后根據國際協議形成的,屬于二戰的遺留問題。臺灣問題是國共兩黨內戰遺留問題,屬于中國的內政問題。
47.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就是實現民族完全自治。(×)
提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范圍內,在中央政府集中統一領導下,遵循國家憲法的規定,各少數民族以聚居區為基礎,建立自治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利,當家作主,管理本地區本民族內部事務的自治制度。其主要特點是中央統一領導下的區域自治;都必須是在依照憲法規定的權限下行使自治權;是以少數民族聚居為基礎實行的區域自治。
48.1971年中國挫敗了美國企圖阻止中國加入了聯合國的陰謀。(×)
提示: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聯合國。這是因為中國是聯合國創始國之一,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創始國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
49.1972年《中美聯合公報》的發布,標志著中美正式建交。(×)
提示:中美正式建交的標志不是l972年《中美聯合公報》的簽署,而是l979年初開始中美建交;1972年尼克松訪華以及《中美聯合公報》的簽署說明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關系實現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著美國放棄壓制中國的政策。
50.中日關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是中美關系的緩和。(×)
提示:中美關系的緩和推動了中日關系正常化,但不是根本原因,中日關系正常化符合中日雙方的利益是根本原因。
51.新時期中國外交政策調整的出發點是“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
提示:新時期中國外交政策調整是隨著國際形勢和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化而調整的,其出發點是“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
52.“大躍進”與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錯誤都是生產關系嚴重超越了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提示:“大躍進”的錯誤在于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忽視了中國經濟落后的國情,與生產關系無關;人民公社化運動片面強調“一大二公”,錯誤在于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發展水平極不適應,超越了歷史發展階段。
53.經濟特區就是實行不同于內地的特色經濟、政治制度。(×)
提示:經濟特區就是經濟建設過程中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不同于內地經濟管理體制的地區,經濟特區不是政治特區,仍然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這與特別行政區不同。
54.毛澤東思想是毛澤東個人的思想。(×)
提示:毛澤東思想并不是毛澤東個人的思想,而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對中國長期革命實踐中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出概括所形成的科學思想體系。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55.新中國成立初期“兩彈一星”研制的本質目的是為了打破美蘇兩國的核壟斷。(×)
提示:“兩彈一星”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兩彈一星”研制戰略的提出是由20世紀五六十年代嚴峻的國際形勢和中國國內形勢決定的。建國初期美蘇兩極格局已經形成,中國面臨美蘇的核威脅,為了打破美蘇核壟斷,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果斷地作出了獨立自主研制“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打破美蘇核壟斷維護世界和平只是客觀目的,研制“兩彈一星”的根本目的應是維護國家安全,服務社會主義和平建設環境。
56.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標志中國進入了航天時代。(×)
提示: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蘇兩國的核壟斷,加強了中國的國防實力,但這不是中國進入航天時代的標志;1970年中國自己研制的“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從而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后第五個能夠獨立發射衛星的國家,標志著中國開始進入航天時代。中國史熱點專題突破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轉型
[總體特征]
中國社會經歷著大變革。具體而言:
(1)從國家政局看:國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統一。
(2)從社會性質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興起預示著中國社會由奴隸社會逐步向封建社會過渡。
(3)從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看: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產力的顯著提高,中國歷史由青銅時代進入鐵器時代;耕作動力由人力轉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時期的大規模簡單協作轉向以戶為單位,以男耕女織為特點的家庭個體經營。
(4)從民族關系看:諸侯爭霸和兼并戰爭直接推動了中原華夏族與周邊少數民族的交往,我國歷史出現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5)從思想文化看:呈現出繁榮景象。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國”,道家的“無為而治”,墨家的“兼愛”、“尚賢”等思想主張,不僅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而且對當今構建和諧社會也具有重大的現實借鑒意義。
[新視角]
從考古史料分析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特征
(1)生產力水平:青銅器大量出現,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時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由青銅發展到使用鐵器、牛耕,體現了生產力的巨大飛躍。生產工具的飛躍推動了社會轉型。
(2)政治生活
①神權色彩:青銅器大多有銘文且用于祭祀,說明當時國家政治生活中“神權色彩”濃厚。
②戰亂紛爭變法圖強:出土車馬坑、戈等文物,說明國家政治生活中戰爭的頻繁性。只有變法圖強才能成為強者,兼并弱者。
(3)文化:青銅器上有銘文,印證文字的存在,文字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這一時期的銘文我們一般稱之為“金文”。
[特別提醒]
1.社會變革都以經濟基礎的發展變化為根本推動力,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的使用是該時期經濟、政治、思想文化變革的根本動力。
2.春秋戰國時期的爭霸戰爭推動了社會轉型的加速發展,諸侯國為增強本國實力,致力于改革,增加生產;注意籠絡人才。改革加速了社會的轉型。
3.每一次社會轉型都會造成社會階層的分化,貴族階層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轉型中趨于衰落,新興的平民階層逐漸成為歷史舞臺的主角,新舊政治勢力的斗爭貫穿于社會轉型的始終。
4.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轉型對中國古代社會影響非常深遠,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中央集權的官僚政治、強調“仁政”的儒家思想、主張辯證思維的道家思想奠定了中國古代經濟、政治、思想和哲學的基礎。
明清時期的機遇與挑戰
[總體特征]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鞏固和封建制度的漸趨衰落。具體而言:
(1)政治領域:君主專制空前強化,充分暴露了封建統治的腐敗。
(2)經濟領域:商品經濟活躍,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但自然經濟仍占統治地位。
(3)民族關系領域:明清大大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有效管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和定型。
(4)對外關系出現新現象:一方面西方殖民者開始侵略中國,中國開始了反殖民侵略的斗爭;另一方面,對外政策由開放逐步走向閉關。
(5)思想文化領域呈現的特征——承古萌新。“承古”的具體表現:一方面集大成的科技著作問世;另一方面古典文化進入總結時期,官方組織編纂大型圖書成就突出(類書——《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叢書——《四庫全書》)。“萌新”的具體表現:一方面帶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啟蒙思想產生;另一方面“西學東漸”,西方一些科學技術和自然科學知識開始傳入中國。
[史家爭鳴]
有學者認為,“我們鴉片戰爭以前的中國史,幾乎是千年未變;而鴉片戰爭后,則幾乎是十年一變。”這里的“未變”,主要是指中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倫理道德,科舉選拔人才的制度,天朝上國、華夷之辨的觀念等。
[特別提醒]
1.明清時期中國經濟的落后主要體現在經濟結構上。從經濟總量上看,當時中國在世界大國中,仍然處于絕對的領先位置,但是,中國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自給自足,從事商品生產的手工業很少,更沒有機器生產。
2.明清時期的商人沒有發展成為獨立的社會力量。大部分商人既是商人也是地主,甚至是官僚,形成“以商致富、以地守財、以官護商”的循環,這是明清時期商人未能成為瓦解封建社會力量的重要原因。
3.明清時期對外關系是在封建制度衰落和資本主義、殖民主義蓬勃興起的大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它明顯地呈現出新舊交替、承上啟下的時代特點。
甲午后至五四前
[總體特征]
由傳統農業社會逐步向近代工業社會轉變,中國近代化全面展開。具體而言:
(1)政治領域:民族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先后發動了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開始啟動,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的結束、中華民國的成立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使民主共和觀念逐步深入人心。
(2)經濟領域:產生于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獲得了兩次重要的發展機遇,第一次是甲午戰爭后的“初步發展”,第二次是一戰期間的“短暫的春天”;在列強侵略和近代工業的沖擊下,自然經濟進一步瓦解。
(3)思想文化領域:先進的中國人在向西方學習的歷程中,由政治領域逐步轉向思想文化領域;1915~1919年的新文化運動,倡導民主和科學,成為近代中國思想文化邁向近代化的重要標志。它不僅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而且具有廣泛而深遠的歷史影響。
[史家爭鳴]
中國近代化的“沖擊—反應”模式。費正清教授主張“當時西方是19世紀及20世紀震撼全球的技術進步及其他種種進步的搖籃和發明者,因而西方能夠從自身的文明中完成近代化,而中國由于自身獨特的傳統,則只能借助外部力量實現近代化”。由此可見,西方的沖擊是影響近代中國的一個重要因素。
[特別提醒]
1.推動中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轉型的動力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嚴重的民族危機,一個是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這決定了中國革命的兩大訴求,第一是民族獨立,第二是民主富強。
2.甲午戰爭后至五四運動前,中國的社會轉型本質上是向近代化邁進,具體表現為:政治上體現為民主化、法制化;經濟上體現為工業化、市場化;思想上體現為理性化、科學化;社會生活上也發生了深刻變化。
3.甲午戰爭后至五四運動前中國歷史舞臺的主角是民族資產階級。他們在政治上發動了維新變法、辛亥革命;經濟上掀起實業救國浪潮;思想上發動新文化運動,這些活動都不同程度地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
4.這一時期雖然處于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但已經孕育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火種。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壯大了無產階級隊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礎,可以說這一時期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社會主義過渡時期
[總體特征]
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具體而言:
(1)兩個階段:經濟恢復(1949~1952年)、經濟建設(1953~1956年)。
(2)三項任務:鞏固人民民主政權;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建立社會主義制度。
(3)社會主義工業化和民主政治建設開始啟動;1953~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開始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進程,其特點是優先發展重工業,建設與改造并舉(即發展生產力與變革生產關系同步進行),建設成就顯著,其中東北成為“新中國工業的長子”;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開啟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歷程。
(4)外交方面:確立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受兩極格局的影響,新中國選擇了“一邊倒”的外交方針;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表明新中國外交政策走向成熟;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和1955年的萬隆會議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
[新視角]
從學者觀點分析新中國初期工業化道路的策略、特點及原因
(1)策略:實行“一五”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借鑒蘇聯的經驗,走不同于西方的工業化道路。
(2)特點
①實行五年計劃建設,優先發展重工業。
②社會主義工業化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步進行。
③立足于中國國情。
(3)原因
①國內資金和資源缺乏,只有集中人力、物力進行重工業與工業體系的建設。
②斯大林模式的影響。
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新中國的“遏制和孤立”;中國“一邊倒”政策倒向蘇聯。
④中國經歷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原因。
[特別提醒]
1.社會主義國家在建立社會經濟基礎的過程中從兩個方面開展:第一、大力發展生產力,也就是進行工業化建設;第二、變革生產關系,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中國在過渡時期也是從這兩個方面進行的。
2.新中國成立時,世界形勢發生深刻變化,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初步形成并走向對峙,這對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產生了深刻影響。
3.新中國在建立社會主義的過程中借鑒了蘇聯的經驗,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政治方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借鑒了蘇聯的蘇維埃體制;第二、經濟方面,計劃經濟體制借鑒了蘇聯高度集中的斯大林體制,重點發展重工業;第三、科技教育,大力發展軍事科技,偏重理工科教育。
4.計劃經濟體制,是落后國家實現現代化的最初的一種必要手段,同時對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政策調整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
[總體特征]
作為社會轉型期,其變化表現在:
(1)對內改革:①經濟體制改革:改革的目標(直接目的)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改革的實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的性質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改革的內容:從生產資料所有制看,由單一的社會主義公有制轉向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從經濟體制的演變看,由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管理方式看,由直接計劃管理轉向間接宏觀調控;從經濟增長方式看,由分散、粗放型轉向規模、集約型。②政治體制改革:目標是建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以人為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對外開放:目的是利用外國資金和先進技術,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高綜合國力;格局是逐步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從沿海到內地)這樣一個多層次有重點,點、線、面結合的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格局。
(3)新時期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基礎上,同任何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系。一是與西方大國開展不結盟的和平外交;努力構建戰略協作關系(伙伴關系或互惠關系)。二是重視和第三世界國家發展關系。三是積極開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
高考對本主題的考查一般集中在經濟領域,并與國際政治、經濟發展趨勢相聯系,要求學生正確認識中國改革開放的必然性和產生的深遠影響。
[新視角]
 從學者觀點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經驗教訓
(1)中心任務:“文化大革命”中以階級斗爭為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結論: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堅持改革開放。
(2)建設速度:1958年“大躍進”,片面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結論:尊重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不能急于求成。
(3)生產關系:1958年人民公社“一大二公”,脫離生產力發展水平;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結論:生產關系調整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現實水平。
(4)建設道路:新中國初期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日益顯現;改革開放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結論:立足中國國情,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外國經驗。
(5)依靠力量: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統一戰線發展為愛國統一戰線,更具有廣泛性。結論:必須調動一切力量為經濟建設服務。
(6)外部環境:對外開放,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積極參與世界多極化趨勢與經濟全球化趨勢。結論: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為建設社會主義營造經濟建設的外部環境。
[特別提醒]
1.本次社會轉型從經濟領域開始,很快影響到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文化教育等領域,雖然沒有政治運動轟轟烈烈,但是,其深刻程度是任何一次革命都無法比擬的。
2.本次社會轉型重點表現為與國際社會的全面接軌,這既是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也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必然結果,但是,與國際社會的接軌并非西方化,而是借鑒西方先進的經驗。
3.本次社會轉型從進程上看,表現為漸進性的特點,從點滴開始,逐漸積累,最后達到質變的效果,避免了社會轉型期的社會動蕩,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
4.任何一次社會轉型都會帶來利益的再分配和社會階層的分化,這是社會轉型期容易造成社會動蕩的原因所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也不例外,需要政府積極化解社會矛盾,強力破除改革的阻力。
世界史熱點專題突破
17~18世紀歐美社會的轉型
[總體特征]
西歐封建社會的解體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迅速興起。具體而言:三件大事——新航路的開辟、早期殖民擴張和文藝復興,均具有標志性的意義。
(1)從一體化進程看,新航路的開辟首次打破了世界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相對分散、隔絕的狀態,世界開始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被看作人類一體化進程的開端。
(2)從世界市場的角度看,新航路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世界各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開始發生或加強,這都標志著世界市場開始出現。
(3)從社會轉型看,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迅速興起加速了西歐封建社會的解體,西歐正在逐步向近代資本主義社會過渡。
(4)從思想文化看,文藝復興成為歐洲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它所倡導的人文主義,不僅為正在形成的資產階級提供了反封建、反神學的思想武器,而且促使了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
[史家爭鳴]
美國學者法里德·扎卡里亞寫的《后美國時代》一書中認為,世界近500年來發生過三次結構性的權力中心的轉變:
(1)第一次轉變是西方世界(歐洲)的崛起,此轉變始于15世紀的新航路開辟與殖民擴張,在18、19世紀兩次工業革命過程中急劇加速。
(2)第二次轉變發生在19世紀末第二次工業革命過程中美國的崛起,認為美國逐漸取代歐洲成為世界權力中心,20世紀的全球經濟、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時間是由美國主導的。
(3)現代史上的第三次權力轉變是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21世紀加速進行,也稱為“群雄競起”的時代。反映了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全球化與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的加強。
[特別提醒]
1.歐美17~18世紀的變化本質上體現了資產階級在政治、經濟、思想上的要求,其矛頭直指封建勢力,從封建主義到資本主義是17~18世紀社會轉型的本質內涵。
2.18世紀,英國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備的資本主義制度,歐洲大陸卻盛行君主專制,人民與封建君主的矛盾非常尖銳。因此,歐洲大陸國家反封建的要求更為強烈,這是啟蒙思想在法國發展進入高峰的原因所在。
3.英國之所以首先在18世紀60年代爆發工業革命,是民主政治建立、國內外市場擴大、資本市場發達、自由勞動力充裕、工業技術較高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帶有一定的必然性。
4.歐美近代科學發展的根本動力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人文主義思想發展的產物。反過來,近代科學的發展又推動了工業革命和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科學與經濟、思想之間是相互促進、交替上升的關系
兩次工業革命引發的社會巨變
[總體特征]
資本主義先后進入自由資本主義階段和帝國主義階段。表現:
(1)生產力方面: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資本主義各國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生產關系方面:工業革命導致兩大對立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出現;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了壟斷組織的產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3)世界格局方面:工業革命使東方從屬于西方;第二次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殖民體系形成,東西方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4)都有負面影響。如環境問題、交通擁堵問題。
本主題是高考考查頻率最高的主題,大部分試題要求學生認識工業革命的復雜影響,一般要求學生一分為二地分析,客觀地看待工業革命引發的社會變革。
[新視角]
1.從新史觀的角度認識兩次工業革命
(1)從整體史觀的角度看,兩次工業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訊工具的發明為加強世界聯系提供了物質條件,推動了整體世界的形成和發展。
(2)從文明史觀的角度看,工業革命是人類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的轉折點。
(3)從近代化史觀的角度看,工業革命推動了全球近代化進程,帶來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經濟上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學化,社會生活上的文明化。
(4)從社會史觀的角度看,工業革命帶來了嚴重社會問題:無產階級相對貧困化的問題(包括童工問題);城市化問題(如倫敦人口劇增);嚴重的集群性社會問題;特殊人群(失業者、退休者、殘疾人等)的生活保障、醫療健康、教育、住房、社會服務(社會工作)等。
(5)從生態史觀的角度看,工業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環境的惡化和資源的過度消耗,影響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2.從縱向和橫向的視角審視工業革命
從縱向發展來看,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是資本、市場和勞動力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的必然發展。同時,工業革命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引起了社會關系的變革。
從橫向發展來看,歐美進行工業革命后,加快了對外殖民擴張的步伐,亞非拉美國家日益貧困,成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同時推動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
[特別提醒]
1.工業革命后的社會變革本質上是向工業文明的轉型,即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經濟上的商品化、工業化,思想上的理性化。這些內容幾乎是所有經歷工業革命的國家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2.科技在推進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家主要是一線的工人和技師,其發明主要依靠經驗的總結;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明家主要是科學家,其發明主要依靠科學理論和科學實驗。
3.當今史學界對工業革命的評價是一分為二的,對其負面的評價主要表現在:第一、經濟上,巨大的生產力造成了生產的相對過剩;第二、政治上,工人階級的貧困化,社會不公平現象嚴重;第三、生活上,工業革命使人成為經濟動物,疏遠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第四、環境上,環境破壞嚴重,從根本上損害了人類的生存根基;第五、軍事上,強大的生產能力制造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造成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災難。
4.自由主義、社會主義、民族主義是工業革命后的三股進步潮流,都是工業革命的產物。
20世紀人類現代化的新趨勢
[總體特征]
面對工業革命引發的社會問題,20世紀,人類探索更加公平合理的社會,資本主義國家建立了社會保障制度,運用政府力量干預經濟發展;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并開始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道路。20世紀,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兩種社會制度相互借鑒,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
高考對本主題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經濟運行機制中如何運用市場調節和政府干預兩個經濟杠桿方面,要求學生認識市場和計劃都是經濟手段,在經濟發展中要充分發揮兩者的優勢、盡量避免兩者存在的問題。
[新視角]
整體史觀下的“經濟全球化”
目前在中國對全球化的理解有三種且代表三種不同的全球史觀。第一種認為全球化就是人類生活的一體化過程,是超越地區、尤其是民族國家主權的一種全球整體性發展階段;第二種觀點認為,所謂全球化就是資本主義化,是資本主義的一種新形式或新的發展階段;第三種觀點認為,全球化就是西方化或美國化。上述第一種觀點認為,人類歷史的發展是一個整體,是“從分散走向整體”的歷史,是一種整體史觀;第二種觀點認為,全球化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這種觀點的核心是“歐美中心論”;第三種觀點則認為,全球化就是美國化,其核心是“美國中心論”。
[特別提醒]
1.兩種社會制度的共存和競爭是20世紀人類社會的顯著特點,兩種社會制度既有競爭的一面,也有相互借鑒的一面,促進了資本主義的調整和社會主義的改革。
2.在斯大林模式的影響下,社會主義國家單純地依靠政府的計劃來發展經濟,排斥市場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是對這一誤區的修正。經濟大危機爆發前,資本主義國家單純依靠市場來調整經濟,羅斯福新政采取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是對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的一次重大修正。
3.20世紀的變革本質是對生產相對過剩、社會不公、戰亂不斷等問題的回應和解決,這是現代史觀對世界現代史的解讀,是站在人類發展的角度分析20世紀的結論。
4.從20世紀上半期的混亂到二戰后的美蘇冷戰,再到和平與發展成為主流,體現了國際社會共同進步的時代要求。
大國崛起的經驗教訓
[總體特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解讀15世紀以來世界性大國崛起的歷史,探究其興衰背后的原因是本主題的目的所在。這里所說的“世界性大國”,不是人口和面積意義上的大國,而是在歷史“成為全世界的歷史”之后出現的具有全球性影響的國家。
中國的幾代領導人反復強調:我們的發展,要吸收和借鑒全人類的文明成果。今天的中國,正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擁有眾多人口和悠久歷史的中國應如何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綜合國力快速提升,“中國崛起”成為國際話題。總結世界歷史上大國崛起的經驗和教訓,對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大國崛起和大國關系是國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考命題關注的熱點問題。
[新視角]
1.俄羅斯(蘇聯、俄國):經濟、政治、法律等各項改革要協調進行;經濟改革要關注民生的改善;政治改革要關注權力的監督和法制建設;各項政策要隨環境、歷史背景的變化而不斷調整;改革的挫折意味著新起點的開始。
2.德國:分裂削弱國家實力,統一能增強國力;外交是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在歐洲大陸的政治版圖上結盟或不結盟都是為了謀求國家利益;積極的民族精神能使國家奮起,扭曲的民族精神易使國家偏離正確的軌道。
3.美國:科技是國家發展的根本;善于抓住機遇和吸收外來優秀成果提升自己;法律是自由的保障,重視法律制度建設;發展不能以強權為保護傘。
[特別提醒]
1.制度創新是大國崛起的普遍經驗。英國開創了君主立憲制,美國開創了民主共和制,這些都為本國的穩定和發展創造了條件,蘇聯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而迅速實現了工業化。德國因為保留濃厚的軍國主義和專制主義傳統而使崛起之路夭折。
2.充分利用國際機遇期。英國充分利用了新航路開辟的機遇,卻未能充分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這是其衰落的重要因素。美國利用了兩次世界大戰和二戰后的有利地位,建立并強化了自己的強國地位。
3.經濟發展是大國崛起的基礎。英國曾經處于世界工廠的地位,美國長期處于資本主義世界第一。
4.發達的科學技術是大國崛起的重要標志。英國曾經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領頭羊,美國和德國則領跑第二次工業革命,美國和蘇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領先。
5.主要大國之間的相互關系及特點
(1)英法關系——爭奪歐洲和世界霸權,時而對立時而聯合。
(2)英德關系——長時期是相互爭奪的對手,目前是同盟關系。
(3)美日關系——從19世紀末起,是爭奪遠東優勢地位的兩個主要國家。
(4)法德關系——在近代為爭奪歐洲霸權進行了長期爭奪,并形成“世仇”。
(5)英美關系——長期爭奪世界霸權,18世紀曾一度形成敵對關系,一戰后、二戰后期、二戰后,兩國一直都是同盟關系。
(6)美蘇關系——二戰前是敵對國家,二戰中結盟共同反對法西斯國家,二戰后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代表世界勢力的兩極。 高中歷史100個核心知識大匯總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給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但同時存在分裂的隱患。
2.秦代中央設置三個最高官職: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御史大夫,執掌奏章,下達詔令,兼理國家監察事務;太尉,負責全國軍事。
郡縣制建立:秦始皇在全國范圍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
3.唐朝三省六部制: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門下省掌審議,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并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4.漢初,在地方上,郡國二制并行。
5.元朝:中央以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在地方采用行省(行中書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漢的州和唐的道,起先都是監察機構,后都演變成地方行政實體。
6.明朝:通過廢除丞相制度和創設內閣,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
7.清朝:雍正帝時,軍機處的創設,使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
君主專制制度的影響:極大地妨礙了社會的進步,自此,中國社會的發展開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2列強武裝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
8.鴉片戰爭(1840~1842):
戰爭中,廣州北郊三元里人民自發起來反抗英國侵略者。1842 年 8 月,中英《南京 條約》簽訂,內容規定:①割香港島給英國;②賠款 2100 萬銀元;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口通商;④協定關稅。
影響: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中國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9.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
英法聯軍侵入北京,洗劫焚燒了圓明園。1860 年清政府被迫簽訂《北京條約》。俄國在此期間趁機先后共侵占了中國 150 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
10.甲午中日戰爭(1894):
黃海海戰中致遠艦管帶鄧世昌英勇作戰,壯烈殉國。1895 年,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中日《馬關條約》,內容規定:①割遼東半島、臺灣(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澎湖列島給日本;②賠款白銀 2 億兩;③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④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影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11.八國聯軍侵華:1900 年 6 月,八國聯軍借口鎮壓義和團運動,發動侵華戰爭。
1901 年 9 月,清政府與侵略者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內容規定:①賠款白銀 4.5 億兩;②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保護;③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臺,允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④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斗爭。
影響:標志 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2.抗日戰爭開始標志:1937 年的“盧溝橋事變”。 侵華日軍罪行:1937年 12 月,日本攻陷南京后,屠殺南京平民和放下武器的軍人30 萬人。日軍還在中國成立了從事細菌戰的“七三一部隊”。
13.抗日戰爭:面對日軍侵華,國共兩黨停止內戰,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奮起抗戰。淞滬會戰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企圖。抗戰前期,中國軍隊取得了平型關戰役(太原會戰)、臺兒莊戰役(徐州會戰)的勝利。1940 年,彭德懷指揮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這是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大規模戰役。
歷史地位:①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帝斗爭的完全勝利;②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的民 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④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3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14.太平天國運動:
1851 年初,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宣布起義,建號“太平天國”。9 月,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權。1853 年占領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國都。1853 年冬,太平天國頒布《天朝田畝制度》作為建國綱領。
進步性:反映了農民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
局限性:體現了平均主義思想,只是空想,根本無法實現。1859 年冬,干王洪仁玕提出具有鮮明資本主義色彩的治國方案《資政新篇》,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但迫于形勢未能實行。1864 年,天京的陷落,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15.辛亥革命:
1905 年,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政治綱領,并將其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1911 年 10 月 10 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首役成功。1912 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同年春,孫中山領導的臨時政府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
意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 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局限性: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證明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
16.五四運動:
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成為五四運動的直接導火線。1919 年 5 月 4 日,五四運動爆發。運動 分為前后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地點北京,運動主力為學生;從 6 月 5 日起轉入第二階段,地點上海,主力轉為工 人。
五四運動的影響:是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運動的性質),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中共的成立: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舉行,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922 年 7 月,中共二 大明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17.第一次國共合作:1924 年 1 月,孫中山在廣州召開國民黨一大,將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事實上確立了 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新三民主義成為國共合作的基礎,國共第一次合作形成。
18.北伐戰爭:1926 年 7 月開始,直接打擊的目標是北洋軍閥孫傳芳、吳佩孚和張作霖三派勢力。
19. 南昌起義:1927 年 8 月 1 日,周恩來、賀龍等在南昌發動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同年 10 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20.長征:1934 年 10 月,中央機關和紅軍八萬多人,離開根據地開始長征。1936 年 10 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 告長征勝利結束。
21. 遵義會議:1935 年 1 月長征途中,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會議。
內容:會議全力糾正了軍事上、組織上的“左”傾 錯誤,肯定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選舉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
意義: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 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成為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2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1947年 6 月,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 攻的序幕。1948 年中共中央連續發動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隊主力。
七屆二中全會:1949 年春,中國共產黨在河北西柏坡召開,毛澤東指出將黨的工作重心由農村轉移到城市,并提出促進革命取得全國勝利的方針。
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意義:①國內:標志著中國一百多年屈辱分裂的歷史從此結束和獨立統一的中國即將誕 生;②國際:它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對比,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 解放斗爭的士氣。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的勝利。
4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23.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1954 年,一屆人大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1949 年舉行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初步建立了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1949 年的“共 同綱領”明確規定,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應實行民族的區域自治”。1954 年憲法也規定我國實行民族區域 自治制度,并成為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4.民主法制建設:1982 年,全國人大修訂憲法,這部憲法對建國以來三十多年歷史經驗教訓進行了總結。1999 年, 九屆人大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進憲法。
25.祖國統一大業:1979 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發出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呼吁。20 世紀 80 年 代初,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中國政府于 1997 年7 月 1 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門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26.九二共識:1992 年,臺灣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達成“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重要共識,史稱九二共識。
5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27.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3 年 12 月,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它的提出 標志著新中國外交的成熟,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
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28.日內瓦會議:1954 年 4 月在瑞士的日內瓦舉行會議,這是新中國首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參加重要國際會 議,周恩來為首的中國代表團展開了積極的外交活動。
29.萬隆會議:1955 年 4 月,亞非 29 個國家政府首腦,在印尼的萬隆舉行國際會議,這是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國際會議。會議期間,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會議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聯系,會后,中國同更多的亞非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30.打開外交新局面:1971 年 10 月,聯合國第 26 屆大會上,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2 年 2 月,尼克松總統訪華,在上海簽訂了《中美聯合公報》。1978 年底,中美兩國發表《中美建交公報》, 中美兩國于 1979 年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2 年秋,田中角榮首相訪華,第二年,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建交的影響:符合三個國家的利益;有利于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中國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1991 年開始,中國外交部長每年都作為特邀貴賓出席東盟會議;由中國領導創立的 “上海合作組織”,于 2001 年在上海正式成立。
31.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外交:1985 年,鄧小平明確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兩大主題。這一論斷成為新時期中國對外方針的出發點。由中國領導創立的“上海合作組織”,于 2001 年在上海正式成立,對加強中國與俄羅斯及中亞各國的政治和經濟合作,起到重要作用。六、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32.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發展:公元前6 世紀初,梭倫改革——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礎。公元前6 世紀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確立起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 5世紀,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黃金時代)。
33.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在雅典城邦,公民大會——最高權力機構;陪審法庭——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與監察機 關;首席將軍——執掌軍政大權。為鼓勵公民參政,國家為擔任公職和參加城邦政治活動的公民發放津貼。
34.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公元前 5世紀中期,由貴族組成十人委員會制定的法律,鐫刻在十二塊銅表上發表,稱為《十二銅表法》。它標 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公元前 3 世紀中期之前,羅馬法律的適用范圍僅限于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被稱為公民法, 具有明顯的狹隘性;在羅馬對外擴張的過程中,公民法逐漸演變為普遍適用于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萬民法”。羅馬法的作用:①羅馬法的制定和實施是為了維系和穩定帝國統治;②羅馬法內容豐富,體系完善,是歐洲歷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律體系;③是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古代法律體系,它的很多原則和制度對近代歐美 資產階級產生了重要影響。
6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
35.英國君主立憲制:1689 年,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它以明確的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力,保證議會的權利。標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責任內閣制是英國政治制度的一個顯著特點,于 18 世紀前期開始形成。根據這一制度,英國首相身兼政府首腦、議會黨團領袖和多數黨領袖數職,事實上成為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
36.美國總統共和制: 美國 1787年憲法:根據美國憲法,聯邦政府分為行政、立法、司法三個相對獨立的部門。國家立法權歸于由參 議院和眾議院兩院組成的國會;行政權歸于總統,他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還是軍隊的總司令;最高司法機關是聯邦法院,并擁有解釋一切法律及條約的權力。政府各部門的權力是彼此制約和平衡的。美國 1787 年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
37.法國的總統共和制: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規定,行政權力歸于總統,立法權歸于參議院和眾議院的兩院議會。
38.德意志聯邦制的君主國家: 《德意志帝國憲法》規定,憲法授予皇帝巨大權力;帝國宰相主持政府工作,由皇帝任命,只對皇帝負責。議會作為立法機構,但是任何法案必須經皇帝批準。德意志帝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不徹底和不完善的代議制。
7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39.1848 年,《共產黨宣言》發表。《共產黨宣言》內容: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進一步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
它的問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871 年 3 月 28 日成立的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40.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1917 年 3 月,“二月革命”推翻了統治俄國長達三百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在歷史轉折的關鍵時刻,長期流亡國外的列寧回到彼得格勒,發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綱》,提出了從資產階級民 主革命向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任務。1917 年 11 月 7 日,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爆發,次日凌晨,革命工人和士兵完全占領臨時政府的最后據點 ——冬宮,起義取得勝利。期間,通過了《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宣布政權轉歸蘇維埃。
十月革命勝利的意義:①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②它成功的將社會主義理論變成實踐;③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鼓舞了無產階級革命和民族獨立運動。
41.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建立:1954 年,一屆人大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為我國由新民主 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提供了法律保證。到 1956 年底,全國基本完成了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三大改造),生產資料 由私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宣告了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起來了,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8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42.兩極世界的形成:雅爾塔體制:二戰后期,美、英、蘇三大國首腦在雅爾塔等國際會議上達成若干協議,確立了以美、蘇為主導的國際關系新體系,即雅爾塔體制,奠定了戰后世界兩極格局的框架。
43.杜魯門主義——它的出臺是“冷戰”開始的標志,是“冷戰”在政治領域的表現。
44. 馬歇爾計劃——“冷戰”在經濟領域的表現。
45.北約:1949 年春,美、英、法等 12 國在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宣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成立。
46.華約:1955 年 5 月,蘇聯和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等八國政府首腦在波蘭首都華沙簽署《友好合作互助條約》, 正式成立了華沙條約組織(華約)。
北約和華約的建立,標志了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局面的形成。
德國和朝鮮的分裂,以及古巴導彈危機,導致“冷戰”局面的加劇。
47.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196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1993 年,歐洲聯盟成立。到 20 世紀 80 年代,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1961 年,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在貝爾格萊德舉行,不結盟運動正式形成,奉行非集團、不結盟的政策。它在國際舞臺發揮巨大作用,有力地沖擊了兩極格局。
48.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世界兩極格局瓦解。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格局呈現出“一超多強”的局面, 世界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
9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49.精耕細作的古代農業:耕作方式的變革:“刀耕火種”——“石器鋤耕”——“鐵犁牛耕” 其中,鐵犁牛耕是主要的耕作方式,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
50.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小農經濟:①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②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 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③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51.領先世界的古代手工業:
冶金業——青銅器:商周時代,進入繁榮時期。
鐵器:西周晚期,中國已有鐵器;戰國時期,鐵農具逐步推廣;東漢時期,杜詩發明水排,用水力鼓風冶鐵。
煉鋼:春秋晚期,中國已能制造鋼劍。魏晉南北朝時期發明的灌鋼法,使鋼的產量和質量大大提高。16 世紀以 前,中國的煉鋼技術一直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制瓷業——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商朝工匠燒制出了原始瓷器。早期生產的是青瓷,后來又燒出白瓷,到唐 代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宋代著名的江西景德鎮瓷窯,到元代發展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燒制出白地藍花的青花瓷器。明清時期,景德鎮是全國的“瓷都”,明代的官窯燒制的瓷器質量最好,尤以宣德年間的青花瓷最佳。明中后期,又在青花瓷的基礎上,燒制出多種彩瓷。清代還發明了琺瑯彩,色彩鮮艷,效果如同油畫。
紡織業——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綢的國家(至少在五六千年前)。絲綢之路開通后,絲綢外銷的數量激增。明清時期, 絲織業的發展進入鼎盛時期。蘇州和杭州是著名的絲織業中心,明清兩代都在那里設有官局,專門生產供宮廷消費的絲織品。
52.古代商業的發展:西漢“開關梁”后,富商大賈周流天下,每個城市都設有專供貿易的“市”,官府設有專職官員市令或市長進行 管理。
唐代長安城內有坊、市之分。廣州成為重要的外貿港口,唐政府在這里設有市舶使,專管對外貿易。那時還出現了專營貨幣的存放和借貸的柜坊(我國最早銀行雛形)和類似后世的匯票的飛錢。唐代后期,城市坊和市的界限逐漸被打破。到宋代,店鋪已可隨處開設。南宋時,海外貿易海外貿易稅收成為國庫財富重要來源之一。
元朝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華的商業大都會,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業和手工業中心,泉州是元代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被外國旅行家譽為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時期,在全國各地,涌現了許多地域性的商人群體,叫做商 幫,其中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是徽商(南方)和晉商(北方)。
53.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商鞅首倡“重農抑商”政策,明太祖、雍正帝也都強調該政策。重農抑商的含義:重視農業,抑制工商業發展。重農抑商的影響:阻礙了工商業的發展;強化了自然經濟。
54. “海禁”與閉關鎖國的含義:嚴格限制對外貿易。“海禁”與閉關鎖國的影響:①妨礙了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② 而且使中國與世隔絕,未能及時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以發展生產力,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
10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55.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①自然經濟的解體;②外商企業的刺激;③洋務運動的誘導。自然經濟的解體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勞動力、資金和市場,促進了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
56.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分布:東南沿海地區;代表:方舉贊在上海創辦的發昌機 器廠、陳啟沅在廣東南海開設的繼昌隆繅絲廠、朱其昂在天津經營的貽來牟機器磨坊等。
57.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短暫春天:民國初期,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華民國,為我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臨時 政府獎勵發展實業的法令,激發了投資近代工業的熱情。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處于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夾縫中的民族工商業,出現了一個短暫的春天。其中,以紡織業和面粉業的發展最快,著名的 實業家有張謇、周學熙和榮宗敬、榮德生兄弟。一戰結束后,歐洲列強卷土重來,整個中國民族工業迅速蕭條。
曲折發展:從 1927~1936 年(南京政府建立到抗戰爆發前的十年),民族工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抗日戰爭爆發后,淪陷區的廠礦或被日軍所毀,或被日軍以各種形式吞并;國統區實施戰時體制,強化對經濟的全面統治。造 成官僚資本的膨脹,民族資本的萎縮。
民族工業的萎縮:蔣介石為了取得美國的援助發動內戰,1946 年與美國簽訂《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此后, 美國商品大量涌入中國市場,排擠了國貨;官僚資本還大肆進行經濟壟斷,殘酷擠壓民族企業;此外,國民政府的 苛捐雜稅不斷增加,民族工業陷入絕境。
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受到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
作用——中國民族資產 階級抱著實業救國的信念,奮力拼搏,但歷史證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實業救國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1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58.三大改造:到 1956 年底,我國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上建立起來了。
59.中共八大內容:①在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建立的情況下,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②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 狀況之間的矛盾。③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這是對我國 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黨在探索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的一次嚴重失誤。
60.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
內容:①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左”傾錯誤方針,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②作出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實行改革開 放的偉大決策。
歷史意義:①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一次偉大轉折,也是共和國歷史的一次偉大轉折;②成為我國開辟中國特 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開創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偉大起點。
61.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開展,隨后全國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率先開始的地區:安徽、四川等省。
62.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增加企業活力。管理體制方面,把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政企分開,擴大企業自主權;所有制方面:實行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形式;分配方面:實行按勞分配為主、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作用: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企業有了競爭機制,增加了活力,經濟得到快速的發展。
63.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創辦經濟特區:1980 年,中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經濟特區誕生。同年,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建 立(四個經濟特區)。1988 年 3 月,劃出海南島設置海南經濟特區。
興辦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沿海開放城市和其他開放城市,劃出一定的區域建立經濟技術開發區。
開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 年,開放14 個沿海港口城市。其中,屬于江蘇的有連云港、南通。
開辟沿海經濟開發區:從 1985 年起,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和環渤海灣地區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
1990 年,中央政府宣布開發開放上海浦東,這成為中國 90 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志。
這樣,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
64.中共十四大上(1992):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
65.中共十五大上(1997):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12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66.留美的幼童揭開“斷發易服”的序幕。辛亥革命以后,孫中山提倡中山裝,受到新派人士的歡迎;
戊戌變法時的維新派,主張“斷發易服”“廢止纏足”,改革傳統的婚姻制度。
民國建立后,頒布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法令。
在大城市里,新一代知識分子,倡導婚姻自由。婚喪儀式也由 鋪張繁瑣愚昧,改為簡約文明。
輪船:鴉片戰爭后,輪船開始進入中國,但又被列強壟斷。洋務派創辦的輪船招商局成立后,打破了這一壟斷 局面。鐵路:19 世紀 80 年代初,清政府修建從唐山到胥各莊的
鐵路(唐胥鐵路),標志著中國鐵路的誕生。
汽車:20 世紀初,汽車開始出現在上海。
飛機:1909 年,旅美華僑馮如制成中國的第一架飛機,標志著中國航空事業的開始;1920 年,中國的首條航線 北京——天津航線開通,拉開了中國民航業的序幕。
電訊:福建巡撫在臺灣主持架設中國第一條有線電報線。到甲午戰爭前夕,已形成四通八達的電訊網絡;20 世 紀初,上海崇明開設無線電報局;20 世紀初,清政府在南京開辦第一個電話局,開通第一部市內電話。
大眾傳媒的變遷:報刊:1873 年,艾小梅在漢口主辦的《昭文新報》,被認為是國人最早在國內創辦的報刊。此后,戊戌變法時期的《時務報》、辛亥革命時期的《民報》以及五四新文化運動期間《新青年》等,發揮了重大的啟蒙作用。
報刊的誕生,是人類由信息封閉時代進入大眾傳播時代的標志。
電影:1905 年,國人自己攝制的《定軍山》首映成功,標志著中國電影事業的起步;1931 年,有聲電影《歌女 紅牡丹》拍攝成功,結束了中國無聲電影時代;《漁光曲》是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榮譽的影片;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出自電影《風云兒女》。
電視:1958 年,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前身)開始試驗播出,標志著中國電視事業的誕生。大眾傳播媒體的發展,使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變得越來越密切,社會化程度大大加強。
13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和發展
67.開辟新航路:1487 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到達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1492 年,哥倫布率領船隊橫渡大西洋, 終于到達美洲。1497 年,葡萄牙航海家達 伽馬到達了印度;1519——1522 年,麥哲倫率領船隊,完成了環球航行。
開辟新航路的意義:①結束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狀態,世界開始連成一體,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②加 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68.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的拓展:荷蘭:17 世紀,被稱為“海上馬車夫”。在非洲、亞洲、美洲搶占了廣大的殖民地,如:好望角、臺灣、新尼德蘭等。英國:1588 年,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開始走上殖民擴張之路;17 世紀頒布《航海條例》,引發三次英荷 戰爭,荷蘭失去海上霸權和北美殖民地;18 世紀通過“七年戰爭”最終打敗法國,奪得法屬北美殖民地,取得在印度的優勢,最終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號稱“日不落帝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建立的主要途徑:殖民擴張與殖民掠奪。
69.兩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于 18 世紀60 年代,英國的棉紡織業,被稱為“蒸汽時代”。重要發明:哈格里夫斯――珍妮機, 瓦特――改良蒸氣機, 富爾頓――汽船, 史蒂芬孫――蒸汽機車。第一次工業革命對世界市場的影響:資產階級依靠工業革命帶來的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在世界范圍內拓展市場,搶占原料,以及交通運輸條件的改變,到 19 世紀中后期,一個統一的世界市場形成了。
第二次工業革命:1870 年以后,科學研究的成果被應用于工業生產,人類進入“電氣時代”。重要成就:電的廣泛使用,電報、電話、電燈、電車、電影等的發明;內燃機的使用,帶動新的交通工具汽車、飛機的發明;化工技術的發展,石油成為另一重要能源;科技推動鋼鐵等工業的進步;壟斷組織開始出現。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世界市場的影響:生產力的發展,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訊手段的出現,世界市場進一步發展,國際分工日益明顯,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最終建立起來。
14羅斯福新政與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節
70.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時間:1929~1933 年 特點:來勢特別猛、時間特別長、范圍特別廣、破壞性特別強。
71.羅斯福新政背景:美國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胡佛反危機措施的失敗。
72.新政主要內容:①整頓銀行與金融業,克服金融危機;②調整農業政策,恢復農業生產;③復興工業,保護工 人權利;④實施社會救濟與公共工程,建立社會保障體系。新政特點: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對經濟進行全面的干預。羅斯福新政的作用:①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大危機;②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形成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以后資本主義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73.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①美國:黃金時期:二戰后 20 年滯脹時期:20 世紀 70 年代經濟復蘇:20 世紀 80 年代經濟繁榮:20 世紀 90 年代克林頓當政時期
②聯邦德國:進入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時期:20 世紀50 年代成為歐洲頭號資本主義國家:20 世紀60 年代初
二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出現的最重要的變化是——國家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資本主義進入到國家壟斷資 本主義階段。這一政策,是對傳統的自由放任的經濟理論的變革。
15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
74.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主要內容:①實行余糧收集制;②全面推行工業國有化;③取消自由貿易,實行實物配給 制;④實行普遍勞動義務制。
新經濟政策的背景:對繼續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不滿。
時間:1921 年。
內容:①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②允許私人投資中小企業,實行國家資本主義;③恢復自由貿易,廢除實物配給制;④實行按勞分配制。
作用:促進經濟恢復,鞏固工農聯盟政權;是一條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
75.“斯大林模式”表現:政治上,高度集權,干部終身制,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盛行;經濟上,國民經濟比例嚴 重失調,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優先發展重工業,以犧牲農民利益為代價。
76.赫魯曉夫改革:經濟上,以農業為改革的重點和突破口,對工業管理體制也進行了改革;政治上,平反冤假錯案,破除對斯大林的個人迷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戈爾巴喬夫改革:經濟上,承認市場對經濟的調節作用;政治上,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 ,實際上背離 了社會主義的方向,是蘇聯解體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16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77.“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1944 年,布雷頓森林會議通過《布雷頓森林協定》。據此協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成立。此協定規定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
78.《關稅與貿易總協定》(關貿總協定)的簽訂:創立于 1947 年,1948 年正式實施。該協定的宗旨是降低關稅, 減少貿易壁壘,實現國際貿易自由化。是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
79.歐洲聯盟(歐盟)成立:1967 年,西歐六國將“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 “歐洲原子能共同體” 三個機構合并為歐洲共同體(經濟實體)。1993 年,歐盟(經濟政治實體)正式成立。
80.北美自由貿易區:1994 年正式成立,會員國有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是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組成的經濟集團。
81.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又稱“亞太經合組織“APEC):1989 年問世,1991年大陸、中國臺北和香港一起加入。2001 年第九次會議在上海舉行。
82.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式成立于 1995 年,前身是“關貿總協定”,是一個多邊貿易組織。其宗旨: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它標志著規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貿易體系的建立,有力推動了經濟全球化。中國于 2001 年 12 月加入。
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它是一把雙刃劍,既加速世界經濟的發展,也加劇了全球競爭的利益失衡。發達國家憑借 優勢,成為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對發展中國家則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經濟全球化的本質是: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
17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83.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道家學派的老子和莊子;儒家學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學派的墨子;法家學 派的韓非子等。
84. 孔子觀點:思想的核心是仁;統治者要“以德治民”,教育上主張“有教無類” 。孟子觀點:把孔子的“仁”發展成為更加系統的“仁政”思想;進一步提出“民貴君輕”;主張“性本善” 。荀子觀點:主張統治者施政用“仁義”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主張“性本惡”。與孔孟相比,增加了法 治的內容
85.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西漢,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主張:“春秋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三綱五常” 為了推廣儒學,漢武帝在長安興辦太學。此后,儒學思想成為歷代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也逐漸成為中國傳 統文化的主流思想。
86.宋明理學:北宋:程顥、程頤兄弟,觀點:天理是宇宙萬物的本原,這是理學的核心思想。南宋:朱熹,他是宋朝理學的集大成者,觀點:天理是作為道德規范的三綱五常,強調“存天理,滅人欲” 。其 著述《四書章句集注》,成為后世科舉考試依據的教科書。
87.心學是理學的一個流派。南宋:陸九淵,觀點:把“心”作為宇宙萬物的本原。明朝:王陽明,把理學發展為“心”學,成為“心”學的集大成者,觀點:“心外無物” “心外無理”,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學說。
88.“離經叛道”的李贄,自稱“異端”,挑戰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89.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共同觀點:反對君主專制獨裁,重視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批判繼承傳統儒學,促使我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了生機。
黃宗羲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顧炎武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天下興亡,匹夫 有責),他還主張“經世致用”,著有《天下郡國利病書》;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啟示了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
18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
90.蘇格拉底:認為“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提出“美德即知識” ,而教育可以使人認識自己已有的美德。
91.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要求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其實質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開始于意大利,首先在文學藝術領域表現出來。
92.文藝復興“文學三杰”:薄伽丘,短篇小說集《十日談》;但丁,長詩《神曲》;彼特拉克,代表作《歌集》,被譽為“人文主義之父”。
93.德意志的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拉開宗教改革的序幕。主要思想:①只要有虔誠的信仰,靈魂就可 以得救;②每個基督徒都有直接閱讀和解釋《圣經》的權利。影響:人文主義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94.啟蒙運動的核心是“理性”。法國:(領袖)伏爾泰——君主立憲、天賦人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鳩——三權分立、法律不能違背人的理性,奠定了資產階級有關國家和法的理論基礎。盧梭——天賦人權、人民主權、社會契約、人類不平等的根源是財產的私有。
啟蒙運動在法國達到高峰,之后,又傳播到其他國家。
德意志:康德——強調人的重要性、主權在民,自由平等是天賦人權、人要自律。
啟蒙思想的進步意義:①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沖擊了歐洲的封建專制統治;②法國爆發 了大革命,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③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
19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
95.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活字印刷術。
造紙術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火藥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展,使騎士階層日益衰落;指南針促成了新航路 的開辟,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印刷術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20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發展歷程
96.經典力學的建立:
奠基:17 世紀初,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現自由落體定律,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并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為經典力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
建立:1687 年,英國科學家牛頓發表了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在這本書中提出了物體運動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等,形成了一個以實驗為基礎和以數學為表達形式(實驗和數學為該體系的兩大特點)的牛頓力 學體系,即經典力學體系,標志著近代自然科學的形成。
97.相對論: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 20 世紀初,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兩者統稱為相對論。相對論的提出否定了經典力學的絕對時空論,是物理學領域的一次重大革命。量子論:1900 年,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說,宣告了量子論的誕生。愛因斯坦則進一步推動了量子 論的發展。它們的提出,不僅推動了物理學自身的進步,而且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改變了人們認識世界的角度、方式。
98.進化論:1859 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出版,標志著生物進化論誕生。他認為,一切生物都經歷了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生物界現存的物種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種的變異是“自 然選擇”的結果。這就是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生物進化學說。
99.工業革命時期,英國人瓦特對蒸汽機作了進一步改進,促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100.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為發電機的研制奠定了理論基礎,人類社會進 入“電氣時代”。這一時期的發明有電燈、電話、電車、電影和電視。
1946 年,美國研制成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奠定了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
20 世紀 60 年代末,美國出于“冷 戰”的需要,加緊對信息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促進了互聯網的產生。
20 世紀 90 年代以后,它進一步發展成為全球 信息網(WWW 萬維網)。
信息技術的發展,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步伐,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人類進入到“信息時 代”。一、古代中國政治
1.分封制又稱封邦建國,同姓親族是分封的主體,通過分封周王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過層層分封,西周形成了貴族統治階級內部的森嚴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3.宗法制的突出特點有嫡長子繼承制;大宗與小宗是相對的;政治制度方面體現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級貴族享受“世卿世祿”特權,把“國”和“家”密切結合起來。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緣關系方面的體現就是宗法制。
6.“皇帝”名號的確立,是秦完成一統大業的產物,顯示了皇帝獨尊的權勢和地位。
7.以“皇帝”之稱代替“王”之號反映了神化君權的新統治觀念的出現。
8.以三公九卿為主的中央政府各級官員,在地位、職責和權力等方面都處于互相配合、互相牽制的狀態,任何人都無法獨攬朝政,軍國大權最終操縱在皇帝一人之手。
9.秦代的地方行政機構,分郡、縣兩級,與此相適應,也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級官僚體系。
10.在秦代,皇帝的命令,通過三公九卿,經由郡、縣,再通過鄉、里,可以直達百姓。
11.郡縣制與分封制的顯著不同點,是最高統治者直接委派官吏統治地方,最高統治者的命令可以通過各級官吏直達百姓。
12.由秦代開始形成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徹底打破了傳統的貴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統王朝制度的基礎。
13.三省六部的運行程序:中書省(起草詔令)→門下省(封駁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六部(具體實施)。
14.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間既相互牽制,又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同時,完整的相權被分割,避免了權臣獨攬大權,有利于加強皇權。
15.宋朝:實行二府三司制。其特點:進一步分割相權,加強了皇權,卻減弱了對皇權的約束;職權過于分散,導致行政效率低,出現了冗官局面。
16.科舉制把讀書、考試與作官緊密聯系起來,有利于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質。
17.科舉制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成為古代中國長期保持繁榮的制度保障之一。
18.從漢到元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呈現出兩大趨勢:一是君主專制不斷加強,即不斷削弱相權,強化皇權;二是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即不斷削弱地方權力,把地方權力收歸中央。
19.以三省六部制為代表的中央行政制度,以科舉制為代表的選官用人制度及維護官僚隊伍廉潔高效的監察制度,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現。
20.宋初中央集權的強化:直接目的是解決地方割據問題;根本目的是加強皇權,鞏固統治。
21.宋初收精兵:設“三衙”統領禁軍,發兵權歸樞密院。
作用:實現統兵權和調兵權分離,有利于皇帝控制軍權。
22.宋初削實權:削弱或剝奪地方節度使、州郡長官和武將權力;州郡直屬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長官,下設通判監督地方官。
23.宋初制錢谷:地方財賦運往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據勢力的物質基礎,維護了統一與安定。
24.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改變了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的分裂局面;基本解決了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同時,造成“冗官”、“冗兵”、“冗費”的國家財政危機。
25.明太祖吸取元朝權貴專權的教訓,裁撤中書省,廢除丞相,親掌六部。所設殿閣大學士,僅備顧問兼協理章奏,不參與決策。
26.中國古代中樞權力體系發展變化的趨勢是相權逐漸被削弱,專制皇權不斷加強。
27.中國古代中樞權力體系變化:三公九卿制(秦朝)→三省六部制(隋唐)→二府三司制(宋朝)→中書一省制(元朝)→廢丞相、設內閣(明朝)→增設軍機處(清朝)。
28.清朝雍正年間設軍機處,最初只參與處理西北軍務,后職權擴大,可參與處理機要事務。但只能跪奏筆錄,上傳下達。
29.清代軍機處的設置簡化了政務手續,提高了行政效率;它是專制皇權高度發展的重要標志。
二、古代中國農業
30.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并將其逐漸推廣。漢朝以后,鐵犁牛耕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31.隋唐時期,江東地區出現曲轅犁,一直為后世沿用。
32.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的形成條件: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的出現和牛耕的逐漸推廣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
33.小農經濟的突出特點: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男耕女織,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目的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納賦稅。
34.在封建社會的形成和發展時期,小農經濟適應了生產力發展,其積極作用是主要的。在封建社會后期,小農經濟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不利于社會的進步。
35.官營手工業由政府直接經營,進行集中的大作坊生產,憑借國家權力,征調優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產不計成本,產品大多精美。
36.東漢:燒出成熟的青瓷;
北朝:燒出成熟的白瓷;
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兩大制瓷系統;
宋朝時:中國制瓷技術大放異彩,瓷窯遍布全國各地;
元代:進入彩瓷,青花瓷。
明清時期:瓷器種類豐富,青花瓷、彩瓷、琺瑯彩爭奇斗艷。
37.家庭手工業產品主要用來交納賦稅和家庭消費,剩余的一小部分作為商品出賣。
38.民間手工業經歷春秋戰國和秦漢的發展后,魏晉南北朝時曾遭受摧殘,到隋唐才得以恢復和發展。
39.元朝時,民間棉紡能手黃道婆推廣先進的棉紡織技術,棉紡織品產量增多,改變了絲、麻、棉的紡織品比例。
40.西漢開始,中國絲綢遠銷亞洲、歐洲,為中國獲得“絲國”的譽稱。運送絲綢產品的商路被后世稱為“絲綢之路”。
41.唐朝起,中國瓷器大量輸出國外,遠達歐洲、非洲。明清時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瓷器對外的銷量更大。
42.西方國家稱中國為“瓷器大國”。在中國制瓷工藝的影響下,從17世紀開始,歐洲國家陸續生產瓷器。
43.統治者往往對民營手工業的發展加以限制,阻礙了生產的發展,不利于新技術的研制與發明。
44.代表古代手工業最高水平的官營手工業對工匠的束縛和壓迫,使工匠缺乏改進技術的積極性;而私營手工業的小規模經營和世代嚴守技術秘密,使生產技術難以交流提高。
45.國家的政局。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有利于商品交換的發展,這以秦漢時期、隋唐時期和元明清時期最為典型;反之,國家四分五裂,戰亂不止,就會嚴重影響商品交換的進行,這以魏晉南北朝時期和五代十國時期最為典型。
46.農業發展帶來農產品的增加和農民的富裕,手工業的發展帶來手工業產品的增加,農產品和手工業品需要交換,這個過程就是由商人通過商業活動完成的。所以說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是商業發展的基礎。
47.封建統治者長期以來采取的重農抑商政策以及清朝統治者采取的閉關鎖國政策,都嚴重阻礙了國內商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而南宋統治者則鼓勵海外貿易,促進了南宋時海外貿易的興盛。
48.在封建社會前期,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封建地主階級的形成,鞏固了封建地主階級的政權基礎,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財政收入。后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
49.古代城鎮的發展對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漸減,趨向生產性和商業性;隨著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逐漸發生變化。
50.兩宋時期商業的繁榮,就是建立在從唐代后期起,市坊嚴格分開的制度被打破,以及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時間基礎上的。
51.原始社會,由于生產力水平的極端低下,土地屬于氏族公社所有。
52.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大量的荒地得到開墾,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國君繳納賦稅。
53.公元前594年,魯國首先規定:不論公田、私田,都要按畝納稅。其他諸侯國也相繼進行稅制改革,這實際上承認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國有向私有的轉化。
54.在春秋時期土地關系變革的基礎上,戰國時期,在新興的封建地主階級的推動下,各諸侯國先后進行了變法活動。
55.商鞅變法規定“為田開阡陌封疆”,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56.土地兼并的實質是大地主與封建國家爭奪財源。其影響有:社會矛盾激化,導致農民起義;影響國家財政收入。
57.“重農抑商”的根本原因: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必然產物;鞏固封建統治的需要。
58.重農抑商政策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經濟政策,其核心內容是主張重視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嚴格限制工商業的發展。
59.戰國時期商鞅首倡“重農抑商”,提出農業是本業,工商業是末業。
60.自給自足、落后閉塞的自然經濟是“閉關鎖國”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
61.清政府試圖通過“閉關政策”,對內加強自身的統治,對外進行民族“自衛”。這種消極防御手段,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對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過一定的民族自衛作用。
62.明清時期的閉關政策妨礙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阻礙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中國長期與世界隔絕,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經濟長期延續,從而助長了封建統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63.“重農抑商”政策保障了農業的發展,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封建社會晚期破壞正常的商業經營,阻礙資本主義萌芽和經濟發展,違背歷史發展潮流,造成中國的落后。
三、古代中國的文化
64.春秋戰國時期文化繁榮的局面,是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階級關系劇烈變化,奴隸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
65.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針對當時社會動蕩的現實,孔子希望恢復社會秩序,于是他提出“克己復禮”,希望人們克服自己的私利和欲望,恢復社會秩序。
66.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的著名主張。
孔子的私學打破了受教育對象的地域、族類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擴大了教育的社會基礎,有力地推動了春秋以來的學術下移。
67.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繼承了孔子的“仁”,并將其發展為系統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貫穿著民本思想。
68.孟子主張“性善”,主張通過修養和擴充,達到堯舜的境界;荀子主張“性惡”,但又認為通過后天的學習和改造后,人仍然可以成為堯舜。二者在最終目標上殊途同歸。
69.老子認為世界萬物的本原是“道”,強調一切要順應自然,提倡清靜無為、知足寡欲;提出“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老子哲學思想的精華是其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70.韓非子主張改革和實行法治,要求“廢先王之教”;繼承和總結了戰國時期法家的思想和實踐,提出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
71.“百家爭鳴”反映了當時社會激烈和復雜的政治斗爭,主要是新興地主階級和沒落奴隸主之間的階級斗爭。
72.在“百家爭鳴”的過程中,各家學派相互取長補短,形成了中國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寬容開放的特點。
73.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奠定了中國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
74.董仲舒大一統主張充滿唯心色彩,但大一統確實是中國發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國統一的需要。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扼殺不同學術流派的做法不可取,應鼓勵各種學術思想的爭鳴。
75.“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說,純屬唯心主義。
但其要求統治者愛護百姓,卻是有利于維護封建統治的。
76.三綱充滿封建意識,應當拋棄。
五常推崇仁義禮智信,拋棄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弘揚。
77.北宋時,儒家學者融合了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理學”。
78.程朱理學適應了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備受推崇,成為南宋以后(確立于明朝)長期居于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有力地維護了封建專制統治。
79.程朱理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陸王心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內在的“心”,認為本心是“理”。
80.程朱理學主張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認識和把握“理”,陸王心學提出,求“理”就是進行內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
81.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都是以儒家綱常約束社會,維護專制統治,遏制人的欲求;都強調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對塑造民族性格產生了積極影響。
82.李贄的思想具有鮮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戰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83.黃宗羲的政治主張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對以后反專制斗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84.顧炎武以他崇實致用的學風和鍥而不舍的學術實踐,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
85.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啟示了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86.明末清初三大進步思想家的反對君主專制、倡導經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對近代民主思想產生了一定影響。
87.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的主要特點:反傳統、反教條;反君主專制;帶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要求。
88.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在中國和歐洲的作用和地位大不一樣,這給我們一個深刻啟示:科技發揮的效益和作用取決于社會環境。
89.造紙術使紙張很快代替了歐洲中世紀長期使用的書寫材料羊皮紙和小牛皮紙,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
90.火藥推動了歐洲從冷兵器時代進入熱兵器時代,使封建統治階級日益衰落,還促進了歐洲采礦業和金屬制造業的發展。
91.指南針的使用,為西歐人開辟新航路提供了有力的條件,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92.印刷術,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
93.中國古代數學、天文、歷法、農學等科技門類的發展,與農業文明息息相關;中國古代醫藥學相當發達,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生態度。
94.中國古代科技是建立在農耕文明基礎之上的,科技一旦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就失去了發展的動力。
同時,為鞏固大一統封建專制統治,古代統治者重視社會秩序和倫理道德的教化,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學教育的成分,使中國古代失去了研究自然科學的條件。
95.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我國古代并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不能說其作用不大,只能說明任何重大科技發明創造,只有在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時候,才能發揮改造社會的巨大作用。
96.明清時期我國科技繼續發展,而西方文藝復興后科技也在迅速發展。我國明清時期的科技屬于傳統科技,而西方的是近代科技;中國明清時期的科技屬于古典的應用科技,而西方的屬于實驗科學。
97.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特點:
從科技內容上看,應用性強,而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探索不夠。從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采用傳統的典籍整理與經驗總結,缺少實驗。
從科技使用上看,主要服務于封建農業經濟,缺乏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意識。
從科技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與農業息息相關的農學、天文歷法以及醫學等方面。
98.《詩經》具有現實主義的特征;屈原的《離騷》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作,抒發了愛國主義情懷。
99.漢賦以華麗的辭藻、夸張的手法,描繪了兩漢“大一統”局面形成后的恢弘氣勢。
100.詩歌的繁榮反映了唐代國家統一、經濟繁榮的盛世景象,也體現了科舉制度的發展,促進了詩歌創作繁榮的鮮明特征。
101.宋代商業的發展,城市的繁榮,以及市民數量的增加,是促使詞成為宋代文學的主流形式和標志的物質基礎。
另外,兩宋時期社會矛盾尖銳,政治動蕩不安,邊患不斷,文學家用詞表達思想感情。
102.明代中葉以后,手工業和商業繁盛,商品流通擴大,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市民階層進一步壯大,市民階層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喚出一個中國古典小說的黃金時代。
此外,封建制度開始衰落,社會矛盾凸現,不少文人開始對現實進行批判。
103.中國畫的演變深刻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的時代特征,如隋唐時期繪畫藝術的發展,是隋唐盛世的縮影;宋代繪畫藝術則明顯地反映工商業發達、城市繁榮的時代特征。
104.行書兼具楷書的規矩和草書的放縱,是一種最活躍的字體。既有審美價值,又有實用價值。
105.清朝誕生的京劇逐漸從官方走向民間,將獨具特色的中國戲曲推向一個新的高峰,被譽為“國粹”。
106.古希臘城邦政體的主要特征是小國寡民,各邦獨立自治。其實質是公民集體聯合起來,保護自身利益,壓迫奴隸和外邦人的一種國家組織。
四、世界古代政治與思想
107.雅典民主制的特點是人民主權與輪番而治。
人民主權即國家一切權力屬于全體公民;輪番而治就是“輪流統治與被統治”。
108.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民主對婦女、外邦人、廣大奴隸而言是遙不可及的,它與現代民主是不同的。
109.《十二銅表法》的誕生,標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
其制定,使審判、量刑有法可依,這是共和國內部平民與貴族斗爭勝利的成果,平民的利益得到了保護。
110.廣義的羅馬法指適用于羅馬帝國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制度;狹義的羅馬法指羅馬公民法。
111.羅馬法在發展過程中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不斷修正、完善,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其本身的系統性、邏輯性很強,法理精深,有利于它的發展和傳播。
112.羅馬法保護私有財產,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維護了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統治。
113.羅馬法的制定主要是體現帝國統治者的利益,對于被統治者來說,只能承擔義務,受到不公正的處罰。
114.提倡懷疑精神,反對迷信,強調人的價值、人的決定作用,這一切構成了古希臘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
115.智者學派強調人作為認識客觀事物的主體意義,否定了神或命運等超自然的力量對社會人生的作用,樹立了人的尊嚴。
116.蘇格拉底開創了希臘哲學的新方向,使哲學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亞里士多德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五、世界近代政治
117.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經過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復雜和曲折的斗爭,1688年的光榮革命標志著這場革命的完成。
118.1689年頒布的《權利法案》,一方面是從立法權、司法權、稅收和軍權等方面限制王權;另一方面,又將議會所擁有的“自由”和權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119.1689年《權利法案》大大削弱了國王的權力,而使議會治理國家的權力增強,有利于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
120.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對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而且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
它作為資本主義的政治上層建筑,發揮了對經濟基礎的積極反作用。
121.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是在光榮革命后建立起來的國家體制,屬于資產階級民主制政體類型。
英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
122.自19世紀中期以來,英國的君主立憲制逐漸保守,議會的作用下降,國家的權力中心逐漸轉移到內閣和首相手中。
123.英國君主立憲制下君主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
國家權力中心在議會,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
由內閣掌握行政權對議會負責,法律上賦予英王的權力都由內閣和議會行使。
124.英國責任制內閣下:
內閣要在下議院中占有決定作用的多數;在大政方針上閣員保持一致并集體負責;內閣所設的首腦有控制內閣決定的發言權,且必須是下議院多數黨的首領。
125.獨立之初美國的邦聯作為松散聯盟,造成國家權力的微弱及各州權力的過大,使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
126.美國的總統權利使聯邦的行政權保持強有力的地位,其政治制度被稱為總統共和制。
美國總統的權力由憲法賦予。
127.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各州擁有較大權力。州政府機構的設置與聯邦政府相同,也由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構成,實行分權和制衡。
州的行政首腦是州長,州議會實行兩院制。
128.“分權與制衡”: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三權之間相互制約達到平衡。
總統和國會之間、國會自身兩院之間、司法與其他部門之間均構成制衡。
129.美國1787年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
130.通過1787年憲法,美國聯邦制賦予政府強有力的權力,利于國家的鞏固;聯邦政府實行三權分立原則,權力之間制約平衡,防止專制獨裁,保障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
131.通過1787年憲法,美國地方自治權與中央政權形成較為和諧統一的關系,維護國家主權的同時,有利于地方積極性的調動和創造性的發揮。
132.剛剛獨立的美國既要建立強有力的政權以確保獨立,又要防止政權走向獨裁,故美國1787年憲法強調三權分立的原則。
133.兩黨對峙交替執政,在國會中激烈角逐,是美國共和政體的一大特色。但需明確,它們的本質都是資產階級政黨。
134.在德意志,本應代表民意的議會,特別是帝國議會作用很小,實權掌握在皇帝和宰相手中,因此,議會在德意志只起到裝點門面的作用。
135.法國共和制體現制約與平衡的原則;德國君主立憲制下行政權控制立法權。
136.德國君主立憲制有世襲君主;而法國共和制的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
137.法國議會擁有立法權,議會中擁有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組成內閣;總統由議會兩院聯席會議選出;總統掌握行政權。
德國政府首腦(皇帝)掌握國家大權,是國家元首和軍隊統帥,擁有任免官員、召集和解散議會及決定對外政策等實際權力。
138.法國共和制確立歷程所呈現的特點:政權更替頻繁,政局動蕩不安,帝制、共和制幾次反復;共和國確立之路充滿了曲折反復,呈波浪式前進。
139.英國君主是象征性的國家元首,其職責多數是禮儀性的,無權解散議會。美國規定作為國家元首的總統行使行政權,也無權解散議會。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規定總統經參議院同意可解散眾議院。德意志帝國憲法規定皇帝是國家元首,有權召集和解散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
140.英國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法國是議會制共和制,美國是總統制共和制,德意志帝國是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141.資本主義政體復雜多樣,影響政體的因素包括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水平、資產階級成熟程度、該國階級力量對比以及地理條件、歷史傳統、民族特點、國際環境等。
六、馬克思主義和巴黎公社革命
142.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被稱為科學社會主義,是因為它闡明了資本主義為什么必將被共產主義所取代。
143.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社會經濟前提。獨立工人運動的興起,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階級基礎。
144.德意志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直接思想來源。
145.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為創立科學理論密切合作,他們批判地繼承前人優秀文化成果,于1848年發表《共產黨宣言》,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社會主義理論由空想變成科學。
146.1847年由正義者同盟改組而成的共產主義者同盟,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
147.1848年2月發表的《共產黨宣言》,第一次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作了較為完整系統的闡述,成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
148.馬克思主義成為國際無產階級無比銳利的思想武器,在這一理論指導下,工人運動蓬勃興起,對人類社會的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
149.馬克思主義伴隨著工人運動的發展而誕生,科學地指導著國際工人運動,也在無產階級革命的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完善。
150.法國在普法戰爭失敗后先后建立的國防政府和以梯也爾為首的臨時政府,實行投降賣國和敵視工人的反動政策,是巴黎公社革命爆發的直接原因。
151.巴黎公社是特殊條件下的具有自發性、偶然性的起義,并不是生產關系阻礙了生產力發展的結果。
152.從巴黎公社產生的情況來看,它是在巴黎無產階級通過暴力革命,推翻反動的資產階級政府的基礎上,通過普選建立起來的新型政權。
153.巴黎公社不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它是一個以無產階級為主體,聯合小資產階級各派,在特殊情況下掌握地方政權的嘗試。
154.巴黎公社失敗的客觀原因:敵人過于強大,普法聯合鎮壓。
155.巴黎公社失敗的主觀原因:沒有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導;沒有乘勝追擊;沒有沒收法蘭西銀行,讓它給反動政府以資助;沒有建立工農聯盟,無產階級孤軍奮戰。
156.巴黎公社失敗的根本原因:資本主義還處在上升時期,當時還不具備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條件。
七、世界近代經濟
157.14、15世紀歐洲興起了文藝復興運動,其主流社會思潮是人文主義,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價值,鼓勵人們敢于冒險、勇于開拓進取去挑戰并征服自然,大膽地追求財富并實現個人價值。
158.新航路的開辟對世界首先可能帶來的影響:
歐洲人發現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不同的人類文明開始交融會合,人類開始越來越緊密地聯成一個整體。
159.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的出現。
歐洲商人開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業聯系,他們把亞洲的茶葉、絲綢、瓷器、香料,非洲的象牙、黃金,美洲的黃金、白銀、玉米、煙草帶回歐洲,并把歐洲的工藝品等銷往世界各地。
以此為核心人類文明開始交融會合,日益聯系成一個整體。
160.哥倫布等航海家的探險的目的是為了金錢和財富,他們不畏艱難,勇敢堅毅,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其壯舉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打破各大洲孤立分散、封閉隔絕狀態,使世界逐漸成為一個整體;但同時他們為了獲得黃金、白銀,不擇手段,殺擄掠奪,給被殖民地區的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
161.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期殖民掠奪的結果:
財富并沒有在這兩個國家形成資本,而是流入荷蘭等西歐國家,引起了西歐歷史上的“價格革命”和“商業革命”,促進了這些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同時激發它們紛紛加入海上探險和殖民擴張的行列。
162.荷蘭向海外殖民擴張,在17世紀建立了世界范圍內的殖民帝國;英國也積極向海外殖民擴張,并與荷蘭、法國進行了激烈的爭奪,到18世紀中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
163.17世紀荷蘭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商船隊,成為當時世界頭號貿易強國,“海上馬車夫”的稱號由此而來。
164.荷蘭利用商業壟斷公司這個向外擴張的強有力的組織形式,建立起自己的殖民霸權,即由大商人組建公司,政府給予其建立武裝、管理殖民地、貿易壟斷權等很多特權。
165.英國能夠確立世界殖民霸權的主要原因:
具備了擴大海外貿易的得天獨厚的條件;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確立了海上霸權;資本主義手工業發達,為海外殖民提供了物質基礎;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提供了強大的政治保障;歐洲首屈一指的強大海軍,為海外殖民提供了軍事上的保障;國家政策一貫重視海外事業,資產階級革命后更把爭奪海上霸權放在首要地位。
166.荷蘭敗于英國的主要原因在于:
荷蘭雖然是資本主義國家,但以商業立國,缺乏工業基礎作為其海外擴張的后盾,而工業資本的強大優于商業資本。
167.英法爭霸英國獲勝的主要原因在于:
英國確立了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而法國則是歐洲大陸封建專制主義的堡壘。
168.歐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圍內的擴張是世界市場建立的主要途徑;殖民掠奪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同時也將深重的災難帶給了亞、非、拉美等殖民地。
169.在資本主義生產發展過程中,早期的資本積累是不可逾越的關鍵環節。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最強有力的手段是海外掠奪和奴隸貿易。
經過西歐殖民者在殖民地的種種野蠻的強盜式掠奪行徑,他們獲取了巨額利潤,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大大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
170.15~19世紀西歐的資本主義發展正處于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海外殖民方式還比較簡單粗暴,西方殖民者在美洲進行殖民侵略的過程中。
一方面在美洲發展種植業。
另一方面對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實行大規模的種族滅絕政策,造成了勞動力的嚴重不足。
171.18世紀從英國發起的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時代。
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172.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173.18世紀60年代,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是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蒸汽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
174.17世紀中期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以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聯盟為基礎的君主立憲制度。
資產階級利用國家政權加速推行發展資本主義的政策和措施,促進了工業革命各種前提條件的迅速形成。
175.資產階級通過大規模地對外掠奪以及在國內實行的國債制度和消費稅政策,積累了巨額財富,為工業革命提供了所必須的貨幣資金;大規模的圈地運動,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勞動力和廣闊的國內市場。
176.工場手工業的蓬勃發展,培養了大批富有實踐經驗的熟練工人,為機器的發明和應用創造了條件;自然科學的發展及其成就,特別是牛頓的力學和數學,為機器的產生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
177.蓬勃發展的工場手工業,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知識,增加了產量,但仍然無法滿足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一場生產手段的革命(工業革命)呼之欲出。
178.1765年,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大幅度增加了棉紗產量。“珍妮紡紗機”的出現首先在棉紡織業中引發了發明機器、進行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179.1840年前后,英國的大機器生產已基本取代了工場手工業生產,工業革命基本完成。
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180.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科學技術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工廠取代手工工場,徹底改變了傳統生產方式。
181.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完成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技術傳播到各地,沖擊著舊制度、舊思想,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
182.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完成加快了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東方從屬于西方,殖民侵略導致了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183.為滿足工業生產的需要,以英國為首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范圍內搶占商品市場,掠奪原料產地,傾銷工業品,將亞、非、拉廣大地區納入資本主義體系。
184.1870年以后,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并被迅速應用于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
185.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
186.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自然科學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起來,科技發展促進技術革新,進而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直接動力。
187.工業革命開創了大機器工業,使工場手工業成為了遙遠的過去。打斷了農業社會的進程,建立了工廠制度。
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卻是在大機器工業內部進行的。這種大工業內部的興衰對社會結構的沖擊,表現為漸進的,它沒有使生產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188.在工業革命的進程中,資本主義取得了統治地位。第二次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從自由資本主義階段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189.工業革命是從棉紡織業開始,以蒸汽機的使用為標志,以資本主義工廠制度的確立為完成標志,完成了工業的第一步飛躍。
接著而來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從重工業的變革開始,以電力的應用為標志,以產業結構的巨大變化告終的。
190.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不僅傳統的鋼鐵工業、機械加工工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而且興起了電氣、化工、汽車、石油等一系列工業部門。
191.工業革命使英國最先從農業社會中脫穎而出,憑借著廉價的紡織品等工業制成品聚斂了大量財富,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192.世界市場是指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以商品流通為主要內容的經濟活動的總和。
它是伴隨著資本主義發展與國際分工的拓展而形成的;是建立在西方列強野蠻擴張與殖民掠奪基礎之上的。殖民擴張和掠奪是其形成的主要途徑。
193.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擴大。
15~18世紀,早期的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場開始形成并不斷擴大。英國在17~18世紀先后戰勝荷蘭和法國,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國的地位,擁有了廣闊的海外市場。
194.18世紀60年代,英國首先發生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先后擴展到法、德、美等許多國家。
工業革命導致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促使資本主義工業國到世界各地搶占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把許多殖民地國家和半殖民地國家和地區卷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使之成為經濟附庸,世界市場體系初步形成。
195.19世紀70年代后,隨著資本主義制度已牢牢地取得世界統治地位,資本主義在經濟、政治和征服世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再度急劇擴大,迫使生產領域進一步實行相應的變革,工業革命進入新的時期,造成社會生產力進一步提高,資本主義各國爭先恐后地爭奪殖民地,劃分勢力范圍,以便為本國經濟發展獲得更多的市場,20世紀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畢,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196.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指的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至20世紀初形成的資本主義世界政治經濟體系,即世界范圍內資本主義國家和其他非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它們之間的相互經濟聯系而形成的統一的經濟整體。
八、世界近代文化
197.文藝復興運動作為一場弘揚新興資產階級文化的思想解放運動,在傳播過程中為早期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奠定了深厚基礎,也同時為早期的資產階級積累了原始財富。
198.文藝復興運動興起于意大利,后經傳播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出現了著名的城市如羅馬、佛羅倫薩、威尼斯以及尼德蘭等一系列新型城市。
資本主義工商業開始茁壯發展,資本也開始源源不斷地涌入新興資產階級的囊中,為同時進行的新航路開辟、宗教改革以及今后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提供了必要條件。
199.文藝復興運動充分地肯定了人的價值,重視人性,成為人們沖破中世紀的層層紗幕的有力號召。
200.文藝復興運動對當時的政治、科學、經濟、哲學、神學世界觀都產生了極大影響。
是新興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里的一場革命風暴,也被稱為“出現巨人的時代”。
201.文藝復興運動在傳播過程中因為過分強調人的價值,在傳播后期造成個人私欲膨脹,物質享受和奢靡泛濫,有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202.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人文主義者以“人性”反對“神性”,用“人權”反對“神權”。
他們非常不滿教會對精神世界的控制,他們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他們歌頌人的智慧和力量,贊美人性的完美與崇高,反對宗教的專橫統治和封建等級制度,主張個性解放和平等自由,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要求現世幸福和人間歡樂,提倡科學文化知識。
203.文藝復興打破了宗教神秘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動和影響了宗教改革運動,并為這個運動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204.文藝復興打破了以神學為核心的經院哲學統一的局面,為以后的思想解放進一步掃清了道路,使各種世俗哲學興起。
205.在中世紀,封建特權是天經地義,門第觀念根深蒂固。
文藝復興則使這些東西在衡量人的天平上喪失了過去的重量。人的高貴被賦予新的內涵。
206.文藝復興恢復了理性、尊嚴和思索的價值。
雖然文藝復興在哲學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毀了僵化死板的經院哲學體系,提倡科學方法和科學實驗,開創了探索人和現實世界的新風氣,為17到19世紀的自然科學的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7.中世紀,圣經傳說充斥藝壇,窒息了藝術的生命。
文藝復興則不但把圣母變成人間婦女(拉斐爾),以圖像化為對人體的歌頌,而且開始了對日常生活和現實人的直接描寫。西歐近代現實主義藝術從此發端。
208. 宗教改革是指在16世紀至17世紀進行的一次改革,是資產階級披著宗教外衣的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209. 16世紀西歐的宗教改革都把矛頭對準羅馬教會對歐洲的大一統神權統治,要求通過改革建立適應于民族國家發展的“民族教會”或適應于資產階級興起需要的“廉價教會”。
210.1517年,威登堡大學的神學教授馬丁·路德貼出一張布告,這就是著名的《九十五條論綱》,它標志著宗教改革的開始。
211.馬丁·路德的思想核心是“因信稱義”,每個人都可以憑借自己的虔誠信仰得到拯救。
212.馬丁·路德點燃了德國人民反對羅馬天主教會的烈焰。1555年,《奧格斯堡和約》承認諸侯有權決定臣民的宗教信仰,這標志著路德教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213.加爾文主張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并把它解釋為先定論,即永生與永罰、成功與失敗,甚至貧富榮辱都是上帝先定的。
214.宗教改革打擊了天主教會的神權統治,剝奪了教會在各國的政治、經濟特權,各國王權得到加強,有利于民族國家的發展。
215.宗教改革確立了適應資產階級需要的倫理規范和生活方式,奪取了大量原屬教會的財產,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216.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會的精神壟斷,使人們的思想得到解放,發展了人文主義。
217.宗教改革實質上是在宗教的外衣下,早期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統治和宗教神權的思想解放和社會運動。
218.啟蒙運動是發生在17、18世紀歐洲的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解放運動,它為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
219.在文藝復興運動的推動下,自然科學取得很大進展,科學家們揭示了許多自然界的奧秘,教會的很多說教不攻自破,人們有了更多的自信。
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擺脫封建專制統治和教會壓迫的愿望日益強烈,首先在思想領域展開了反對封建專制統治和教會思想束縛的斗爭,由此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歷史上稱之為啟蒙運動。
220.啟蒙時代的學者不同于之前的文藝復興時代的學者:他們不再以宗教輔助文學與藝術的復興,而是力圖以經驗加理性思考而使知識系統能獨立于宗教的影響,作為建立道德、美學以及思想體系的方式。
221.啟蒙運動是文藝復興時期資產階級反封建、反禁欲、反教會斗爭的繼續和發展,直接為一七八九年的法國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
222.啟蒙思想家們從理論上證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從而提出一整套哲學理論,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個以“理性”為基礎的社會。
223.啟蒙思想家們用政治自由對抗專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對抗宗教壓迫,用自然神論和無神論來摧毀天主教權威和宗教偶像,用“天賦人權”的口號來反對“君權神授”的觀點,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來反對貴族的等級特權,進而建立資產階級的政權。
224.孟德斯鳩是資產階級國家學說理論的奠基者之一。
伏爾泰是啟蒙運動的領軍人物,是啟蒙運動的杰出領袖。
狄德羅是啟蒙運動中百科全書派的代表人物。
盧梭被稱為人民主權的捍衛者,對法國封建社會進行的批判最為嚴厲,最為激烈,是一位激進的民主主義者。
225.啟蒙運動首先為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啟蒙運動所宣傳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動了資產階級的革命和改革;也對19世紀以后的亞洲國家有很大影響,如鼓勵了中國和日本的一批仁人志士為改造社會而斗爭。
226.文藝復興是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物,主要是反對教會對人的束縛。啟蒙運動是資本主義發展的結果,主要對世俗的君主專制制度提出了批評。
227.文藝復興提倡“人性”,旨在擺脫天主教神學的束縛,強調追求現世的幸福;啟蒙運動則前進一步,高舉“理性”的旗幟,旨在反對專制主義、教權主義和封建特權,追求政治平等和經濟自由。
228.文藝復興反對天主教神學思想,追求現世幸福,是對神的挑戰;啟蒙運動既反對教權主義,更反對封建專制,追求自由平等,是對君主的挑戰和對封建制度的宣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城| 维西| 博爱县| 阿坝| 南充市| 凯里市| 博爱县| 丰顺县| 佛山市| 云梦县| 长沙市| 宁晋县| 平果县| 福建省| 永嘉县| 万山特区| 小金县| 庆安县| 文昌市| 临沧市| 雅安市| 清原| 丰宁| 藁城市| 右玉县| 修文县| 宁城县| 维西| 祥云县| 梓潼县| 太仓市| 温宿县| 美姑县| 绵竹市| 抚州市| 马关县| 和龙市| 澳门| 通河县| 南城县| 兴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