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三章 第二節 土地資源 學案(一)學習目標:1.結合具體實例了解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2.運用各種統計圖表理解我國土地資源的構成特點和發展趨勢。3.能夠在中國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圖中指出幾種農業用地的集中分布地區,理解土地分布和地形、氣候的關系。4.通過閱讀各種地理統計圖表,進一步鞏固這類地理圖表的閱讀和分析方法。5.通過分析我國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樹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意識。(二)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特征、我國不同農業用地的分布。學習難點:我國不同農業用地的分布和地形、氣候的關系。閱讀課本,識記知識:1、利用類型:耕地、林地、草地屬于農業用地;建設用地屬于非農業用地以及難以利用的土地。2、土地資源的現實狀況: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比重最大。土地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占有量小,而且各類土地資源地區分布不均。3、土地資源的主要利用類型及分布:(1)耕地分布: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丘陵;耕地類型:秦嶺—淮河以北是旱地,以南是水田。(種植業)(2)草地分布:年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北內陸地區。(畜牧業)(3)林地分布:東部季風區的山地和丘陵。西南、東北為天然林,東南為人工林。(林業)(4)土地資源利用中的主要問題:水土流失,亂占耕地,土地荒漠化等。(5)為了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資源,我國先后頒布了《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并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確定為基本國策。1.下列關于南海海洋資源開發和保護的措施的描述,錯誤的是( )A.嚴禁未處理的污水排入海洋 B.提高海洋石油開發技術C.加大對海洋生物的捕撈力度 D.制定海洋保護的法律法規答案:C【詳解】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入海洋是對海洋資源的正確開發和保護,A正確,不符合題意;南海油氣資源豐富,我國對油氣資源的需求大,要提高海洋石油開發技術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B正確,不符合題意;對海洋生物資源要合理的捕撈,安排休漁期,C錯誤,符合題意;加大海洋環境保護力度,制定海洋保護的法律法規,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2.讀《不堪重負》漫畫圖,漫畫反映的主要問題是( ) A.人口增長快 B.亂占耕地C.耕地污染 D.人均耕地減少答案:C【詳解】讀圖可得,漫畫《不堪重負》反映的主要問題是由于重金屬超標造成的耕地污染,故C正確。故選C。選擇題1.“家中有糧,心中不慌”,為確保糧食安全,國家提出“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戰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人均土地資源豐富,土地生產力較高B.保護耕地數量,提高耕地質量,提高農業科技水平,科技育種C.大力開墾荒地,擴大耕地面積D.棄牧毀草開荒,改變后備土地資源不足的現狀2.讀下圖,下列有關牡丹江市土地利用類型敘述正確的是( ) A.以林地為主 B.農業用地比重小 C.草地較多 D.無水域面積3.有關我國土地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A.南方相比北方耕地多,水資源多B.耕地利用上,北方以水田為主,南方以旱地為主C.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濕潤、濕潤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區D.我國后備土地資源充足,且利用合理4.下列不屬于中國土地資源主要利用類型的是(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沙漠5.我國土地資源利用的有利條件是( )A.人與耕地的矛盾突出 B.土地資源類型齊全C.土地資源人均不足 D.耕地少,難利用的土地多6.我國耕地和林地90%以上集中分布在( )A.東部季風區 B.西北內陸地區C.青藏高原區 D.西北、華北、東北7.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我國土地資源的構成特點是( )A.建設用地比例高 B.耕地、林地比例低C.草地比例比耕地、林地低 D.難利用土地多,后備耕地充足8.我國疆域遼闊,地理差異顯著。下列有關中國地理差異的敘述,正確的一組是( )①降水量東南沿海多,西北內陸少②地勢東高西低,東部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西部以高山、高原和盆地為主③我國人口分布不均勻,東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④耕地和水資源在分布上都具有南多北少的特點⑤農業生產呈現出西牧東耕,南稻北麥的分布特點⑥外流河都分布在東部季風區,內流河都分布在西部非季風區A.②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④⑤9.中國西北內陸地區主要土地利用類型是(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水田10.下列各圖中陰影部分代表的土地利用類型對應正確的是( ) A.①—旱地 B.②—林地 C.③—水田 D.④—草地11.下圖中每一幅小圖表示我國一種土地資源的分布情況,下列選項中圖文內容相符的是-( ) A.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荒地B.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C.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D.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林地12.我國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A.非季風區的高原、山地 B.季風區的山地、丘陵C.干旱、半干旱的盆地 D.季風區的平原、盆地13.東北林區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林區,以下不屬于東北地區樹種的是( )A.紅松 B.樺樹 C.望天樹 D.椴樹14.有關我國各種土地利用類型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線與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基本一致B.我國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區C.我國的林地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西南等邊疆地區D.我國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區15.我國關于土地資源利用的基本國策是( )A.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B.“開源與節流土地并舉”C.積極開發荒地,擴大耕地面積 D.退耕還林,防止水土流失二、解答題16.讀左圖我國土地用類型分布示意圖,右圖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統計圖,回答下列問題。 (1)A地位于 (填山脈),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 ;B地位于 自治區,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 ;C所在省區簡稱是 ,主要土地利用類型是 。(2)右圖反映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特點:農業用地中 地、 地占比重大, 地比重小。沙漠、戈壁、石山等難利用土地較 (多或少),后備土地資源不足。(3)根據甲、乙的介紹,判斷并寫出所屬的土地利用類型。甲:我的老家在江蘇南部,那里地勢平坦,主要種植水稻。 。乙:我的老家在四川西部橫斷山區多,植被茂密。 。(4)漫畫反映的問題是 ,治理該問題的措施主要有 (至少兩條)。 17.讀“中國土地資源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土地利用類型,①和②是 。(2)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圖中序號①②②④中,最適合發展畜牧業的是 號,最適合發展林業的是 號。(寫序號)(3)從干濕地區來看,水田主要分布在 區;從我國南北方來看,旱土主要分布在 ;從季風區、非季風區來看,草地主要分布在 區;從地形類型來看,林地主要分布在 。18.讀下面一組有關土地資源利用不當的漫畫,完成下列問題。 (1)在“土地的怒吼”中,人類的錯誤是 ,造成的后果是 。(2)在“小草的衰求”中,人類的錯誤是 ,在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這種現象多見于 地區。應該改進的措施是 。(3)在“飛來的山峰”中,人類的錯誤是 ,對此你提出的更好辦法是 。(一)課后反思:本節課我學會了:本節課存在的問題:把本節課所學知識畫出思維導圖附:達標檢測參考答案:1.B【詳解】我國土地資源豐富,類型較齊全,但土地生產力較低,A錯誤;我國人均耕地少,因此我們應保護耕地數量,提高耕地質量,提高農業科技水平,科技育種,B正確;大力開墾荒地,棄牧毀草開荒,擴大耕地面積,都易造成土地荒漠化,CD錯誤。故選B。2.A【詳解】由牡丹江市土地利用類型圖可以看出,該城市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林地,約占71%,其次是耕地,說明該市地形多山地,平原面積小,故A正確。林地、耕地和草地都屬于農業用地,比重大;草地只占1%,有水域面積,排除BCD。故選A。3.C【詳解】南方相比北方耕地少,水資源多;北方以旱地為主,南方以水田為主;我國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濕潤、濕潤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區;我國的后備土地資源不足。所以A、B、D三項說法錯誤,C說法正確,故選C。4.D【詳解】中國土地資源主要利用類型主要有耕地、林地、草地、建設用地;沙漠目前在中國不能充分利用,因此不屬于主要土地利用類型,D正確;故選D。5.B【詳解】人與耕地的矛盾突出、后備土地資源不足、耕地少,難利用的土地多,是我國土地資源利用的劣勢條件,ACD不符合題意;我國土地資源總量豐富,類型齊全是我國土地資源利用的優勢條件,B符合題意。所以選B。6.A【詳解】我國東部季風區,雨熱同期,土壤肥沃,生產力高,集中了全國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特別是平原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農業發達,是耕地主要分布區。A正確;我國西北內陸地區,土地利用類型是草地和荒漠。華北地區、東北地區主要的土地利用類型是旱地,青藏高原的土地利用類型是草地,BCD錯誤。故選A。7.B【詳解】我國各類土地資源齊全,各類土地資源在土地資源總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其中建設用地比例低,A錯誤;耕地、林地比例低,B正確;草地比例比耕地、林地高,C錯誤;難利用土地多,后備耕地不足,D錯誤。故選B。8.C【詳解】我國降水量東南沿海多,西北內陸少;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東部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西部以高山、高原和盆地為主;我國人口分布不均,大致以黑河—騰沖線為界,東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我國水資源東多西少,南多北少,耕地資源南少北多;我國農業生產呈現出西牧東耕,南稻北麥的分布特點;處于非季風區的額爾齊斯河注入北冰洋,屬于外流河。①③⑤正確,②④⑥錯誤,故選C。【點睛】我國地形西部多高原、山地和盆地,東部多平原和丘陵,我國地勢的特征是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9.B【詳解】中國西北內陸降水較少,主要是干旱、半干旱地區,耕地主要分布在濕潤、半濕潤地區,故A錯誤;草地適宜生長在降水較少的地區,故B正確;林地、水田需水量大,CD錯誤。故選B。10.D【詳解】我國土地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草地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小,難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備土地資源不足是我國土地利用構成特點。分布特點為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南方為①水田,北方為②旱地,林區有東北和西南兩大③林區,內蒙古高原東部和青藏高原的東部和南部是我國④草地分布的地方。故圖中的①②③④分別是水田、旱地、林地、草地,D正確,ABC錯誤。故選:D。11.B【詳解】讀圖分析,①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為水田;②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北方地區,為旱地;③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和西南,為林地;④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為草地。故選B。12.D【詳解】我國土地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平衡,土地生產力的區域差異明顯;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地區。我國西部耕地面積小,分布零星;D正確;西北部半干旱區、干旱內陸區和高原、山地,耕地分布少,ABC錯誤;故選D。13.C【詳解】東北林區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林區,主要分布在有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大興安嶺主要樹種有興安落葉松、樟子松、紅松、白樺、椴樹、胡桃楸、水曲柳、柞樹等,小興安嶺主要樹種是紅松。望天樹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地區西雙版納熱帶地區。故根據題意選C。14.D【詳解】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線與秦嶺-淮河一線基本一致,故A錯誤。我國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濕潤、半濕潤地區,故B錯誤。我國的林地主要分布在東北、東南和西南等濕潤、半濕潤地區,故C錯誤。我國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不足 400 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區,故D正確。故選D。15.A【詳解】我國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基本國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A正確,B、C、D錯誤,故選A。16.(1) 大興安嶺 林地 西藏 草地 魯 耕地(2) 草 林 耕 多(3) 耕地 林地(4) 過度放牧,導致草場退化嚴重。 建設人工草場,保障牧民對草場的需求;制定相關政策,保護草地;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們的保護意識【分析】本大題以我國土地用類型分布示意圖和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統計圖為材料,設置四道小題,涉及我國土地利用類型、行政區劃簡稱、土地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等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詳解】(1)讀圖分析,A地位于大興安嶺,以山地為主,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林地;B地位于西藏自治區,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草地,有我國西藏牧區;C所在省區是山東省,簡稱魯,主要土地利用類型是耕地。(2)讀圖分析,我國農業用地中草地、林地占比重大,分別是34.48%、31.86%;耕地比重小,僅為12.68%;沙漠、戈壁、石山等難利用土地較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且開發難度大。(3)甲同學家在江蘇南部,那里地勢平坦,主要種植水稻,土地利用類型是耕地;乙同學家在四川西部橫斷山區多,植被茂密,土地利用類型是林地。(4)讀圖分析,漫畫反映的問題是過度放牧,導致草場退化嚴重,治理該問題的措施主要有建設人工草場,保障牧民對草場的需求;制定相關政策,保護草地;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們的保護意識,做到合理放牧。17.(1)耕地(2) ④ ③(3) 濕潤區 北方 非季風區 山地【分析】本題以中國土地資源分布示意圖為材料,涉及我國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及農業發展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獲取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原理及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思維、區域認知等地理核心素養。【詳解】(1)由圖可知,①和②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土地利用類型為耕地。(2)由圖可知,①為水田,②為旱地,①和②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雨熱同期,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適合發展種植業;③為林地,地形以山地為主,適宜發展林業;④為草地,地形以高原為主,草場廣布,適宜發展畜牧業。(3)由圖可知,從干濕地區來看,水田主要分布在濕潤地區,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從我國南北方來看,旱土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北的北方;從季風區、非季風區來看,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較少的非季風區;從地形類型來看,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18.(1) 過度砍伐森林 水土流失(2) 過度放牧 西北 減少放養性畜數量(3) 大量占用耕地 建高層或占用其他土地類型【分析】本題以有關土地資源利用不當的漫畫為材料,涉及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類型及存在的問題、解決措施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讀圖分析能力。【詳解】(1)認真讀圖可知,漫畫“土地的怒吼”反映了目前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過度砍伐森林;造成的后果是水土流失。(2)漫畫“小草的衰求”反映了當前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過度放牧;西北地區以畜牧業為主,故這種現象多見于西北地區。應該改進的措施是減少放養性畜數量,合理放牧等。(3)通過讀漫畫圖,根據圖中農民耕地與樓房建筑的矛盾,可以得出土地在利用中存在的亂占耕地或人為占用過多的問題。更好辦法是:建高層或占用其他土地類型。目標解讀基礎梳理典例探究達標測試自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