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新授預習】第二章 第二節 氣候 學案 八年級上冊地理(含答案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新授預習】第二章 第二節 氣候 學案 八年級上冊地理(含答案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二章 第二節 氣候 學案
(一)學習目標:
1.學會利用等溫線、等降水量線分布圖, 分析我國的氣候特征。
2.了解我國溫度帶及干濕地區的劃分依據和劃分地區。
3.掌握我國主要的氣候類型。
4.分析影響氣候的因素。
(二)學習重難點:
學習重點:掌握我國氣溫和降水的分布規律;讀圖分析我國的氣候特征。
學習難點:讀圖分析總結我國氣溫和降水的分布規律;分析、歸納、概況我國的
氣候特征。
閱讀課本,識記知識:
1、氣溫分布:
①冬季分布特點:總體上氣溫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溫差很大。最高:海南;最低:漠河。
原因:緯度差異導致氣溫差異,次要:北部離冬季風的源地近。
②夏季分布特點:除青藏高原外,全國普遍高溫,南北溫差不大。最高:新疆吐魯番盆地;最低:青藏高原。原因:地形影響
③溫度帶:根據積溫的多少,劃分為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和青藏高原區。(★見圖P32)
④1月0°C等溫線大致通過秦嶺-淮河-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又稱1月0℃等分線,或者800mm年等降水量線。
2、降水分布:最多為臺灣火燒寮,最少為新疆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
①空間分布: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受夏季風的影響)
②時間分布:受季風影響,我國降水的季節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夏秋季節,南方雨季長,北方雨季短;降水年際變化大(夏季風強弱的影響)。
③干濕地區:劃分依據: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系。
分界線:(等降水量線)800mm、400mm、200mm。
3、氣候的主要特征(見圖P38、★P39活動重點背各氣候類型的特點和典型區域)
(1)季風氣候顯著:兩類季風:冬季風、夏季風,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為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
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一線。季風區降水多,非風季風區降水少。(★見圖P40圖2.28中國的冬季風和夏季風示意)
季風 夏季風 冬季風
源地 太平洋、印度洋 蒙古、西伯利亞
風向 東南風、西南風 西北風、東北風
性質 溫暖濕潤 寒冷干燥
對氣候的影響 增溫增濕 降溫減濕
(2)氣候復雜多樣:①東部主要是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西北部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高原地區形成高原山地氣候。
4、我國氣候的影響
①氣候復雜多樣,有利于發展多種農業經濟,使我國的農作物和各種動植資源極其豐富。
②季風氣候顯著最突出的氣候特征是雨熱同期,降水量最多的時候,也是氣溫最高的時候,這時也正是農作物生長時期,雨熱搭配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
③容易帶來各種災害性天氣。冬季風活動強烈,會爆發寒潮;夏季風活動不穩定,也會導致水旱災害的發生。
1.我國黑龍江省有很多“候鳥老人”,他們每年冬季到溫暖的海南省過冬、次年春夏再返回家鄉。黑龍江省和海南省兩地氣候差異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緯度差異大 B.海陸位置不同
C.地形不同 D.經濟發展程度不同
答案:A
【詳解】我國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將近50個緯度。在冬季太陽直射在南半球,對北半球來說,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角越低。我國北方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晝短,得到太陽的光熱少,氣溫低。南方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比南方高,白晝長,得到太陽的光熱多,氣溫高。所以冬季,我國海南島天氣炎熱,樹木蔥郁,黑龍江沿岸卻冰天雪地、銀裝素裹,兩地氣候差異大,A正確;海陸位置不同、 地形不同、 經濟發展程度不同 不是兩地氣候差異大的主要因素,BCD錯誤。故選A。
2.將海南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國際旅游島”),當黑龍江哈爾濱還是冰天雪地時,海南島早已春暖花開,這是因為我國( )。
A.地勢高低起伏的不同 B.東西跨經度廣
C.海陸位置不同 D.南北跨緯度廣
答案:D
【詳解】我國南北跨緯度廣,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我國南方的低緯度地區,太陽高度角大,獲得的光熱多,氣溫高;我國北方的高緯度地區,太陽高度角小,獲得的光熱少,氣溫低。所以,當黑龍江(北方)還是冰天雪地時,海南島(南方)已在春暖花開了。D符合題意,故選D。
選擇題
1.下列水果,哪種可能產自位于暖溫帶的山東省( )
A.龍眼 B.荔枝 C.蘋果 D.哈密瓜
2.五一假期,小麗一家從陜南出發,自駕去革命圣地延安旅游,途中游覽了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小麗在登山的過程中,親身體驗到詩中描寫的“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在假期結束返回途中,他們遇到了高速公路受山體滑坡影響而臨時關閉。小麗在終南山景區內看到一則標語“人杰地靈名勝跡,和合南北貫東西”,聯想到地理課堂上學習的“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是( )
A.干旱區與半干旱區的分界線 B.農耕區與畜牧區的分界線
C.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D.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3.我國自然環境存在顯著的地理差異,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西北濕潤, 南方干旱 B.地勢西高東低
C.氣溫南低北高 D.降水西多東少
4.下列地區與其相應的耕作制度對應正確的是( )
A.長江流域一年兩熟 B.黃淮海平原一年一熟
C.東北平原一年三熟 D.珠江三角洲二年三熟
5.讀下面我國渝、陜兩省市局部地區圖,對a、b兩城市及附近自然地理特征的說法,正確的是( )

A.a城市位于濕潤區,b城市位于干旱區
B.a城市位于亞熱帶,b城市位于暖溫帶
C.a城市附近河流結冰期長,b城市附近河流結冰期短
D.a城市位于我國地勢第一階梯,b城市位于第二階梯
6.我國降水差異的主要表現為( )
A.自東南向西北遞減 B.自西向東遞減
C.自東北向西南遞減 D.自西北向東南遞減
7.干濕地區與植被對應正確的是( )
A.干旱地區-草原 B.半干旱地區-森林和草原
C.半濕潤地區-草原 D.濕潤地區-森林
8.我國年降水量空間分布的總趨勢是( )
A.從西到東遞減 B.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C.從東北向西南遞減 D.從西南向東北遞減
9.大致經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界線有( )
A.1月平均氣溫 0℃等溫線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C.亞熱帶與熱帶的分界線 D.畜牧業與耕作業的分界線
10.按我國溫度帶和干濕區的劃分,福建省泰寧縣屬于( )
A.暖溫帶、濕潤區 B.亞熱帶、濕潤區
C.亞熱帶、半濕潤區 D.暖溫帶、半濕潤區
11.我國是一個旱澇災害頻發的國家,原因是( )
A.我國地形復雜多樣 B.我國地域遼闊,所跨經度范圍廣
C.夏季風與雨帶的進退“失常” D.夏季氣溫高
12.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是( )
A.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廣 B.氣候復雜多樣和季風氣候顯著
C.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廣 D.寒帶氣候分布廣
13.關于我國氣候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普遍高溫
B.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C.氣候復雜多樣和季風氣候顯著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
D.東部地區自北向南分布著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
14.“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所描述的氣候是( )
A.西北內陸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B.青藏高原的高原山地氣候
C.東北平原的溫帶季風氣候 D.橫斷山區的垂直性氣候
15.有關我國氣候特征所帶來的影響,敘述中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我國動植物資源種類繁多 B.雨熱同期有利于農業生產
C.我國大多數河流自西向東流 D.我國水稻的種植界限偏北
二、解答題
16.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請將甲、乙、丙、丁四種氣候類型與A、B、C、D四地進行正確組合。
甲— ,乙一 ,丙— ,丁— 。
(2)A、B兩地中,年降水量較多的是 地,A地的氣候類型為 ,造成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3)C、D兩地中,夏季較涼爽的是 地,主要影響因素是 。
(4)B、D兩地中,一月平均氣溫低于0℃的是 地,B地氣候類型為 ,描述B地的氣候特征 ,造成B、D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17.讀圖回答問題。

(1)請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山脈A ,山脈B ,盆地C ,高原D 。
(2)中國陸地五種地形類型中,哪一種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大? 。
(3)E地位于 (季風區或非季風區),作物熟制為 。
(4)河流①②均發源于 高原,都流經 省和四川省,向東注入太平洋。由此可推斷我國的地勢特點是 。
18.318國道橫跨我國東中西部,全程5476千米,是中國最長的國道,攬括了平原、丘陵、盆地、山地、高原景觀,包含了江浙水鄉文化、天府盆地文化、西藏人文景觀,擁有高山峽谷驚、險、絕、美、雄、壯的景觀,被評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結合資料及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318國道起點在上海人民廣場,上海的簡稱是 。其從東向西途經了8個省級區域,其中A為 省。
(2)318國道的中段經過B有“天府之國”之稱的 (地形區),處于 (溫度帶), (干濕地區),這里的氣候類型是 。
(3)318國道沿途有平原、丘陵、盆地、高原等景觀,下圖中C處地形區為 平原。
(4)318國道上的“驚、險、絕、美、雄、壯”高山峽谷景觀,主要在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的交界處D處 山脈及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一級階梯的交界處E處 山脈地區。
(5)根據相對位置判斷圖中的F處是 省。
(一)課后反思:
本節課我學會了:
本節課存在的問題:
把本節課所學知識畫出思維導圖
附:達標檢測參考答案:
1.C
【詳解】龍眼、荔枝產自熱帶、亞熱帶地區,排除AB;蘋果、哈密瓜產自暖溫帶地區,蘋果產自位于暖溫帶的山東省,哈密瓜主要產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C正確,排除D;故選C。
2.D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秦嶺—淮河一線主要是我國四大區域中,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年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水稻、小麥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等,D正確;干旱區與半干旱區的分界線是200mm等降水量線,A錯誤;農耕區與畜牧區的分界線是400mm等降水量線,B錯誤;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C錯誤;故選D。
3.B
【詳解】我國自然環境存在顯著的地理差異,表現有南方濕潤, 西北干旱、 地勢西高東低,氣溫南高北低、降水東多西少,故選B。
4.A
【詳解】長江流域位于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地區, 一年兩熟,A正確。黃淮海平原位于我國北方地區,一年二熟到二年三熟,B錯誤。東北平原緯度高氣溫低,一年一熟,C錯誤。珠江三角洲緯度低,熱量較高,一年二熟到三熟,D錯誤,故選A。
5.B
【詳解】據圖和所學知識可知,a城市為重慶市,位于濕潤區,b城市為西安市,位于半濕潤區,A錯誤;a城市重慶市位于亞熱帶,b城市西安市位于暖溫帶,B正確;a城市重慶市附近河流沒有結冰期,C錯誤;a城市重慶市位于我國地勢第二階梯,b城市西安市位于第二階梯,D錯誤。故選B。
6.A
【詳解】季風的影響是導致降水時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風的影響,我國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故選A。
7.D
【詳解】以上四大干濕區中,干旱地區對應的是荒漠,半干旱地區對應的是草原,半濕潤區對應的是森林和草原,濕潤地區對應的是森林,排除ABC,故選D。
8.B
【詳解】受到海陸位置、季風和地形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從空間上看,我國降水呈現出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規律,B正確、ACD錯。故選B。
9.AB
【詳解】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是半濕潤區與濕潤區的分界線,是1月份0℃等溫線大致經過的地方;也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經過的地方,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AB對;亞熱帶與熱帶的分界線為回歸線,C錯;畜牧業與耕作業的分界線為400mm等降水量線,D錯;故選AB。
10.B
【詳解】福建省位于南方地區,從溫度帶劃分來看,福建省位于亞熱帶,從干濕地區劃分來看,福建省位于濕潤地區,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1.C
【詳解】我國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部離印度洋也較近,是世界上受季風氣候影響顯著的國家。為我國帶來降水的主要是夏季風,但夏季風很不穩定,有的年份來得早、退的晚,有的年份來得晚,退的早,有的年份風力強盛,有的年份勢力不足,正是由于夏季風與雨帶的進退“失常,造成旱澇災害頻發, C正確;我國旱澇災害頻發與地形復雜多樣、地域遼闊,所跨經度范圍廣、夏季氣溫高無關,ABD錯誤;故選C。
12.B
【詳解】中國地跨熱帶、溫帶,東、南兩面瀕臨大洋,氣候具有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分布廣的特點,B對;我國無溫帶海洋性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和寒帶氣候,ACD錯;故選B。
13.D
【詳解】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普遍高溫,A正確;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B正確;氣候復雜多樣和季風氣候顯著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C正確;東部地區自南向北分布著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D錯誤。本題要求選擇敘述不正確的選項,故選D。
14.A
【詳解】“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反映出當地晝夜溫差大,我國西北內陸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全年降水少,氣溫年較差和氣溫日較差都很大,A正確。這種現象與青藏高原的高原山地氣候、東北平原的溫帶季風氣候、橫斷山區的垂直性氣候不符,BCD錯誤,故選A。
15.C
【詳解】復雜多樣的氣候條件,有利于多種動植物的繁殖生長,使我國的動植物資源比較豐富,A表述正確;我國季風氣候顯著,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具有雨熱同期的特點,有利于農作物生長,B表述正確;我國大多數河流自西向東流是受我國地勢的影響,與氣候無關,C表述錯誤;由于受到氣候的影響,我國水稻的種植界限偏北,D表述正確;結合題意,故選C。
16.(1) B D C A
(2) B 溫帶大陸性氣候 海陸位置
(3) C 地勢
(4) B 溫帶季風氣候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緯度位置
【分析】本題以我國氣候類型圖為材料,考查氣候資料圖的判讀、影響氣候的因素及我國不同地區的氣候類型,結合圖中所示的信息和所學知識點解答即可。
【詳解】(1)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圖中可知,甲是溫帶季風氣候,乙是亞熱帶季風氣候,丙是高原高山氣候,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B位于北方地區,是甲溫帶季風氣候,D南方地區,是乙亞熱帶季風氣候,A是西北地區,是丁溫帶大陸性,C位于青藏高原地區,是丙高原山地氣候。
(2)圖中可知,A、B兩地中,年降水量較多的是B地,A地的氣候類型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造成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海陸位置。
(3)圖中可知,C、D兩地中,夏季較涼爽的是C地,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地勢因素(C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
(4)圖中可知,B、D兩地中,一月平均氣溫低于0℃的是B地(B地位于北方地區),B地氣候類型為溫帶季風氣候,造成B、D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緯度位置。
【點睛】觀察氣候資料圖時,可以先看橫坐標軸,它表示月份,再看左側縱坐標軸表示氣溫,最后根據氣溫曲線上的點估出各月氣溫值;降水柱狀圖的判讀和氣溫曲線圖的判讀一樣,只不過降水是估算各月長方形柱狀的數值。我國是世界上氣候類型最多的國家之一。
17.(1) 阿爾泰山 大興安嶺 準噶爾盆地 云貴高原
(2)山地
(3) 季風區 一年兩熟至三熟
(4) 青藏 青海 西高東低
【分析】本題以我國地形地勢為材料,設置四個小題,涉及我國的山脈分布、地形地勢分布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詳解】(1)讀圖可知,A為位于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脈;B為位于東北地區西北部的大興安嶺;盆地C為新疆北部的準噶爾盆地;高原D為位于我國西南地區的云貴高原。
(2)讀圖可知,中國陸地五種地形類型中,山地占比33%,高原占比26%,盆地占比19%,平原占比12%,丘陵占比10%,故占比最大的是山地。
(3)讀圖可知,E地位于我國南方地區,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地處季風氣候區,緯度低,熱量充足,作物熟制為一年兩熟至三熟。
(4)讀圖可知,河流①為黃河、②為長江,均發源于青藏高原,流經青海省和四川省,均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河流由地勢高處流向地勢低處,可知我國地勢西高東低。
18.(1) 滬 湖北
(2) 成都平原 亞熱帶 濕潤地區 亞熱帶季風氣候
(3)長江中下游
(4) 巫山 橫斷
(5)青海
【分析】本題以我國318國道分布圖和我國的地勢剖面圖為材料,設置五道小題,涉及我國行政區劃簡稱、地形區、溫度帶、氣候、階梯分界線等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詳解】(1)318國道起點在上海人民廣場,上海的簡稱是滬。其從東向西途經了8個省級區域,其中A為湖北省,簡稱鄂。
(2)讀圖分析,318國道的中段經過B有“天府之國”之稱的是成都平原,位于秦嶺—淮河以南,處于亞熱帶、濕潤地區,這里是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濕潤。
(3)318國道沿途有平原、丘陵、盆地、高原等景觀,其中C處地形區為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河道縱橫,有“魚米之鄉”之稱。
(4)318國道上的驚、險、絕、美、雄、壯"高山峽谷景觀,主要在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的交界處D處巫山山脈及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一級階梯的交界處橫斷山脈地區,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5)讀圖分析,根據相對位置判斷圖中的F處是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上,省會西寧。
目標解讀
基礎梳理
典例探究
達標測試
自學反思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阳县| 海南省| 吉隆县| 松潘县| 封丘县| 花垣县| 四川省| 乌鲁木齐县| 东丽区| 嵩明县| 文安县| 平利县| 濮阳市| 磐安县| 温宿县| 旅游| 高平市| 宜春市| 东平县| 白玉县| 晋宁县| 汕尾市| 张家界市| 桂林市| 麻城市| 卓资县| 安塞县| 龙口市| 汉沽区| 沾化县| 武强县| 砀山县| 平昌县| 石柱| 浮梁县| 宁远县| 西林县| 黑水县| 南召县| 忻州市| 临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