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新授預習】第二章 第一節(jié) 地形和地勢 學案 八年級上冊地理(含答案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新授預習】第二章 第一節(jié) 地形和地勢 學案 八年級上冊地理(含答案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二章 第一節(jié) 地形和地勢 學案
(一)學習目標:
1.理解地形的定義和分類;
2.掌握我國地形的主要特征和分布情況;
3.了解地形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二)學習重難點:
學習重點:地形的分類和特征
學習難點:地形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閱讀課本,識記知識:
1、地形特點: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地形類型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
2、三級階梯分界線:第一、二階梯分界線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
第二、三階梯分界線是: 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一線。
3、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對我國氣候、河流、交通產(chǎn)生的影響:
①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有利于海上的濕潤氣流深入內(nèi)陸,為我國廣大地區(qū)帶來了豐沛的降水。
②對河流的影響:西高東低的地勢,造成我國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奔入海洋;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nèi)陸的聯(lián)系
③對水能的影響:河流從高一級階梯向低一級階梯流動時,落差大,產(chǎn)生巨大的水能。
4、地形區(qū)的基本特征
(1)四大高原的特點
①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廣布、雪山連綿。我國第一大高原。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②黃土高原:世界上面積最廣的黃土分布區(qū),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水土流失嚴重。
③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石灰?guī)r)廣布,地表崎嶇不平。
④內(nèi)蒙古高原:我國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蕩、一望無垠。
(2)三大平原特點
①東北平原: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地勢坦蕩,黑土廣布,農(nóng)作物一年一熟,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② 華北平原:我國最完整的平原,又稱“黃淮海平原”。
③長江中下游平原:我國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
(3)四大盆地特點
①塔里木盆地:我國面積最大盆地,有我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和我國最大內(nèi)流河——塔里木河,分布有綠洲。
②準噶爾盆地:我國面積第二大盆地,相對濕潤。
③柴達木盆地:我國地勢最高的盆地,有“聚寶盆”之稱。
④四川盆地:也稱“紫色盆地”,農(nóng)業(yè)發(fā)達,物產(chǎn)豐富,西側(cè)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5、 山脈是地形的骨架。
主要山脈:東西走向:北:天山—陰山 中:昆侖山—秦嶺 南:南嶺。(橫向自北向南看,天陰昆秦南嶺南)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
東北—西南走向:東:臺灣山脈 中:長白山—武夷山 西: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東部東北向西南,臺灣長白武夷山,大興安嶺當頭望,太行巫山雪峰山)南北走向:賀蘭山、橫斷山。
6、各級階梯的基本特征
階梯名稱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類型 主要地形區(qū)
第一級階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東緣
第二級階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內(nèi)蒙古高原、云貴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
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級階梯 500米以下 丘陵、平原、 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7、山區(qū)面積廣大
(1)山區(qū):包括山地、崎嶇的高原和丘陵,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2/3。
(2)山區(qū)的開發(fā)利用
①有利條件:山區(qū)在發(fā)展旅游、采礦和農(nóng)業(yè)多種經(jīng)營等方面優(yōu)勢較大,森林、礦產(chǎn)、生物資源、山區(qū)水能豐富。
②不利條件:地形崎嶇,耕地不足,交通不便,易發(fā)生自然災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
1.關(guān)于我國地勢的影響敘述錯誤的一項是( )
A.便于海上濕潤氣流深入內(nèi)陸
B.這種地勢不利于東西交通
C.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D.地勢決定了我國許多大河的流向
答案:B
【詳解】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階梯狀分布,并且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nèi)地,形成降水。這種地勢,使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加強了沿海與內(nèi)地的聯(lián)系;還使許多河流在從高一級階梯流入低一級階梯的地段,水流湍急,產(chǎn)生巨大的水能。故ACD正確,不合題意,B錯誤,符合題意。故選B。
2.大興安嶺是我國一條著名的地理分界線界山,下列關(guān)于大興安嶺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是東北平原與內(nèi)蒙古高原的分界線 B.屬于地勢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C.屬于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分界線 D.是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和遼寧省的省界線
答案:D
【詳解】遼寧省不與大興安嶺交界,大興安嶺不是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和遼寧省的省界線,D錯誤;大興安嶺以西是內(nèi)蒙古高原(位于我國地勢第二階梯),以東是東北平原(位于我國地勢第三階梯),AB正確;大興安嶺也是我國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分界線,年降水量在400mm左右,C正確。依據(jù)題意,故選D。
選擇題
1.下列有關(guān)我國地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最大的高原是內(nèi)蒙古高原,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B.我國東部分布著高原、山地,西部主要是平原、盆地、丘陵
C.我國大陸架面積廣大,位于地勢的第三級階梯上
D.我國三大平原都位于地勢的第一級階梯上
2.讀沿32°N線中國地形剖面圖(左圖)和我國各類地形面積比例示意圖(右圖),關(guān)于我國地形地勢說法正確的是( )

A.地形復雜多樣,利于農(nóng)業(yè)多種經(jīng)營 B.山區(qū)面積廣大,適宜發(fā)展種植業(yè)
C.地勢東高西低,呈階梯狀分布 D.地勢階梯落差大,便于發(fā)展東西交通
3.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太行山是河北省與山西省的界山
B.天山是準噶爾盆地與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線
C.巫山是長江中下游平原與四川盆地的分界線
D.大興安嶺是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與吉林、黑龍江、遼寧的分界線
4.“地面坦蕩,很多地方是一望無際的原野”描述的高原是( )
A.內(nèi)蒙古高原 B.云貴高原
C.黃土高原 D.青藏高原
5.我國四大盆地中,基本上位于濕潤區(qū)的盆地是( )
A.塔里木盆地 B.柴達木盆地 C.準噶爾盆地 D.四川盆地
6.讀世界部分地區(qū)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地形為高原 B.②山脈為落基山
C.③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 D.④河流航運價值大
7.“貴州十八怪”中有這樣的說法:“火車沒有汽車快,袖珍小馬好能耐”,這反映了當?shù)氐牡匦翁攸c是( )
A.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B.山高谷深,山路崎嶇
C.土質(zhì)疏松,溝壑縱橫 D.地面平坦,一望無際
8.下列關(guān)于我國地形、地勢、地形區(qū)的描述,不與實際相符的是( )
A.我國地形類型多樣,為農(nóng)業(yè)的多樣化經(jīng)營提供了有利條件
B.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C.“遠看是山,近看成川”是我國青藏高原的真實寫照
D.四川盆地號稱“紫色盆地”,是我國重要的熱帶經(jīng)濟作物生產(chǎn)基地
9.從我國各類地形面積比例表中,不能得出的結(jié)論是( )
地形類型 山地 高原 盆地 平原 丘陵
所占比例 33% 26% 19% 12% 10%
地形類型多樣 B.山區(qū)面積廣大
C.地勢西高東低 D.平原占比較小
10.圖中山脈位于階梯界線上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讀我國四省份輪廓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為我國少數(shù)民族最多的省份,簡稱黔
B.乙位于地勢的第三級階梯,域內(nèi)有“紫色盆地”
C.丙省北部水土流失問題嚴重,為溫帶季風氣候
D.丁為我國跨緯度最廣的省份,地勢特點為“三山夾——平原”
12.我國大型水電站集中分布在地勢階梯交界處的原因( )
A.地勢平坦,利于水電站建設(shè) B.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C.經(jīng)濟發(fā)達,用電量大 D.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13.由中國地勢三級階梯分布示意圖,可知我國地勢的主要特征是( )
A.東高西低,呈斜坡狀分布 B.東高西低,呈階梯狀分布
C.西高東低,呈水平狀分布 D.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14.下列有關(guān)我國地勢特征及其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勢呈階梯狀分布,阻擋了海洋水汽的深入,故內(nèi)陸地區(qū)氣候干燥
B.地勢西高東低,河流從高一級階梯流入低一級階梯時,落差大,產(chǎn)生豐富的水能
C.地勢呈三級階梯分布,第一級階梯主要是平原和丘陵
D.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畜牧業(yè)只分布在第一級階梯
15.讀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地為河套平原,降水豐富
B.地形區(qū)②位于中溫帶,農(nóng)作物一年兩熟
C.地形區(qū)④多為內(nèi)流河,氣候干旱
D.地形區(qū)③氣候冷濕,地形以平原和山地為主
二、解答題
16.讀中國地形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中 山脈(填字母和名稱)是世界最雄偉的山脈,其主峰 是世界最高峰。
(2)C山脈北側(cè)③是 (地形區(qū)),南側(cè)⑨為 (地形區(qū));⑤是 (地形區(qū)),B是 山脈。
(3)“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 高原的寫照;“地表崎嶇,石灰?guī)r廣布”描繪的是 高原景觀。(填數(shù)碼和名稱)
(4)ABCG四列山脈中,山脈走向與其他山脈不同的是 。(填數(shù)碼)
(5)以黃河為例,如果你是水電專家,你會選擇河流哪個河段修建水電站?請闡述理由。
17.復雜多樣的地形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又使祖國各地的生產(chǎn)活動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某校地理小組借鑒《航拍中國》的形式,以中國山川之美、家園之美為主題開展“云航拍”。請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脈縱橫交錯,構(gòu)成了中國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鑲嵌其中。
航拍主題1:色彩之美
(1)藍色——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海域面積十分遼闊,其中⑤是 海。
紅色、紫色——③地形區(qū)是 ,地表多裸露紫紅色砂、頁巖,故有“紅色盆地”或“紫色盆地”之稱。
白色——①所在的高原被美稱為“ ”,高山終年積雪,冰川縱橫。
綠色——④ 平原以地勢低平、湖泊眾多、河網(wǎng)稠密、水田連片為特色,被美稱為“魚米之鄉(xiāng)”。
航拍主題2:起伏之美
(2)從圖(一)地形剖面圖中可以看出,我國地勢特點是 ,該特點對我國氣候的影響是 。
航拍主題3:和諧之美
在云南,哈尼族人用1300年將山雕琢成無數(shù)階梯,在這里,山、水、林、田、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3)從人地關(guān)系的角度,說明“山上種樹、山腰居住、山下種田”的優(yōu)點。
18.如圖為中國部分山脈分布圖和沿36°N中國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①是 山脈,呈 走向;②是 山脈,是我國地勢 階梯的分界線。
(2)我國地勢特征是 ,呈 分布。受地勢影響,我國許多大河的流向為 。
(3)沿36°N地形剖面圖中,位于第二階梯的地形區(qū)是 ,其地形特征是 。
(4)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對我國發(fā)展的不利影響有 (寫出一點即可)。
(一)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我學會了:
本節(jié)課存在的問題:
把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畫出思維導圖
附:達標檢測參考答案:
1.C
【詳解】我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排除A;我國東部分布著平原、丘陵,西部主要是高原、山地,排除B;我國大陸架面積廣大,位于地勢的第三級階梯上,C正確;我國的三大平原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上,排除D;故選C。
2.A
【詳解】據(jù)圖可知,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利于農(nóng)業(yè)多種經(jīng)營,A正確;我國山區(qū)面積廣大,不適宜發(fā)展種植業(yè),B錯誤;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C錯誤;地勢階梯落差大,便于發(fā)展水能,D錯誤。故選A。
3.D
【詳解】太行山是河北省與山西省的界山;天山是準噶爾盆地與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線;巫山是長江中下游平原與四川盆地的分界線;大興安嶺不是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與黑龍江、吉林省、遼寧省的分界線,是內(nèi)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的分界線;符合題意的選項是D。 故選D。
4.A
【詳解】我國的四大高原中,“地面坦蕩,很多地方是一望無際的原野”描述的內(nèi)蒙古高原,是我國四大高原中最為平坦的,故A正確。云貴高原地形崎嶇、喀斯特地貌典型,黃土高原溝壑縱橫,青藏高原是冰川廣布,排除BCD,故選A。
5.D
【詳解】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位居天山南北,深居內(nèi)陸,遠離海洋,降水稀少,盆地內(nèi)沙漠廣布。柴達木盆地多干旱荒漠,是我國地勢最高的內(nèi)陸盆地。所以ABC是錯誤的,四川盆地緯度較低,有“紫色盆地”之稱,位于南方的濕潤地區(qū),水網(wǎng)稠密,土壤肥沃。故選D。
6.D
【詳解】圖中①為澳大利亞的中部平原,這里有澳大利亞大盆地,地形以平原、盆地為主,A錯誤。②為美國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山脈,B錯誤。③為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為巴西高原,C錯誤。④為萊茵河,萊茵河航運十分方便,是世界上航運最繁忙的河流之一,D正確。故選D。
7.B
【詳解】我國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特點為雪山連綿,冰川廣布;內(nèi)蒙古高原特點為地勢平坦,一望無際;云貴高原特點為山高谷深,山路崎嶇;黃土高原特點為千溝萬壑,支離破碎。貴州屬于云貴高原地區(qū),所以地形破碎,山路崎嶇,坡路較多,火車行駛的比較慢,B正確,ACD錯誤。故選B。
8.D
【詳解】我國地形類型多樣,為農(nóng)業(yè)的多樣化經(jīng)營提供了有利條件,A不符合題意;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狀分布,B不符合題意;“遠看是山,近看成川”是我國青藏高原的真實寫照,青藏高原是構(gòu)成我國第一級階梯的主體,C不符合題意;四川盆地位于亞熱帶地區(qū),不是我國重要的熱帶經(jīng)濟作物生產(chǎn)基地,D符合題意;故選D。
9.C
【詳解】讀表格可知,我國各類地形均有分布,地形類型多樣,A正確;通常把山地、丘陵,連同比較崎嶇的高原統(tǒng)稱為山區(qū),故山區(qū)占比約為33%+26%+10%=69%,山區(qū)面積廣大,B正確;平原只占12%,平原占比較小,D正確;C選項說法正確,但表格中無法得出,故選C。
10.D
【詳解】由圖可知,圖中顯示階梯分界的山脈是②太行山脈和④巫山。這兩條山脈是第二、三階梯分界線,即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①為賀蘭山,③為秦嶺,都不是階梯的分界線。D正確,ABC錯誤。故選D。
11.C
【詳解】讀圖可知,甲乙丙丁分別是云南省,四川省,陜西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甲為我國少數(shù)民族最多的省份,簡稱滇或云,A錯;乙位于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域內(nèi)有“紫色盆地”之稱的四川盆地,B錯;丙省北部有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問題嚴重,為溫帶季風氣候,C正確;丁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我國跨緯度最廣的省是海南省,且新疆地勢特點為“三山夾兩盆”,D錯。故選C。
12.D
【詳解】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地勢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豐富,適合建水電站,D正確;ABC錯誤;故選D。
13.D
【詳解】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的地勢是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導致我國大多數(shù)河流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D正確,ABC錯誤,故選D。
14.B
【詳解】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地勢是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利于海洋水汽的深入,A錯誤;我國地勢階梯狀分布,河流自西向東流,在階梯的交界處,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B正確;我國第一階梯是青藏高原,C錯誤;我國的畜牧業(yè)主要分布第二階梯和第一階梯,D錯誤;故選B。
15.C
【詳解】根據(jù)我國山脈和地形區(qū)的分布,讀圖可知,①地為河西走廊,A錯誤;地形區(qū)②是四川盆地,位于亞熱帶,農(nóng)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B錯誤;地形區(qū)③是內(nèi)蒙古高原,氣候較為干燥,地形以高原為主,D錯誤;地形區(qū)④是塔里木盆地,多為內(nèi)流河,氣候干旱,C正確;故選C。
16.(1) E喜馬拉雅山 珠穆朗瑪峰
(2) 黃土高原 四川盆地 云貴高原 雪峰山
(3) ④內(nèi)蒙古 ⑤云貴
(4)C
(5)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豐富。
【分析】本題以中國地形、地勢圖為載體,考查我國地形地勢的分布,主要的地形單元和山脈等方面的知識,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對基礎(chǔ)知識的識記和運用能力。
【詳解】(1)圖中E山脈是喜馬拉雅山,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
(2)圖中C為秦嶺,其北側(cè)是黃土高原,南側(cè)是四川盆地,⑤是云貴高原,B是雪峰山,是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分界線。
(3)④是內(nèi)蒙古高原,地形平坦開闊、以草地為主,適宜發(fā)展畜牧業(yè),因此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自然景觀;⑤為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廣布,因此有“地表崎嶇,石灰?guī)r廣布”的自然景觀。
(4)圖中A為臺灣山脈,B為雪峰山,G為巫山,走向都是東北--西南走向;C為秦嶺,走向為東西走向。
(5)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在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豐富,適合建水電站。
17.(1) 東
四川盆地 世界屋脊 長江中下游
(2) 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nèi)地形成降水
(3)山上種樹可以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山腰冬暖夏涼,水源潔凈,適宜居住;山下海拔較低,熱量充足,水、肥可順地勢自流至農(nóng)田,利于水稻種植。
【分析】本大題以我國地勢階梯狀分布剖面圖為材料,涉及我國地形特點、地勢特點和三級階梯的地形及影響等知識點,主要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區(qū)域認知。
【詳解】(1)我國東部臨渤海、黃海東海、南海。讀圖1可知,圖中⑤位于我國長江中下游東部沿海,是東海。圖中③是四川盆地,物產(chǎn)富饒,土壤呈紫色,有“紅色盆地”成“紫色盆地”之稱。①是青藏高原,位于第一級階梯上,由于海拔高,山頂終年積雪,冰川廣布,被美稱為世界屋脊。④是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河湖眾多,是水稻和淡水魚的主產(chǎn)區(qū),有“水鄉(xiāng)”和“魚米之鄉(xiāng)”的稱號。
(2)讀圖可知,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我國東部臨太平洋,有利于海洋上濕潤氣流深入內(nèi)陸,形成降水,有利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3)讀圖可知,山上種樹可以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山腰海拔降低,有冬暖夏涼的特點,水源清潔,適宜居住;山下海拔較低,水熱條件好,坡度較小,適合建梯田,水、肥可順地勢自流至農(nóng)田,有利于水稻種植。
18.(1) 長白 東北——西南 橫斷 一、二
(2) 西高東低 階梯狀 自西向東
(3) 黃土高原 千溝萬壑
(4)交通不便,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難度較大;易發(fā)生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zhì)災害。
【分析】本題以中國部分山脈分布圖和沿36°N中國地形剖面圖為材料,涉及我國主要山脈等知識點,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
【詳解】(1)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我國東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脈為:最西的一列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間的一列是長白山、武夷山;最東的一列是臺灣山脈。圖示中①是長白山脈;②是橫斷山脈;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
(2)我國地勢特征主要有: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受地勢影響,我國許多大河流向為自西向東,水能資源在階梯交界處十分豐富。
(3)依據(jù)36°N地形剖面圖,位于第二階梯的地形區(qū)是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形成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地表形態(tài)特征。
(4)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總的來說,山區(qū)在發(fā)展旅游、采礦和農(nóng)業(yè)的多種經(jīng)營等發(fā)面優(yōu)勢較大,部分水熱條件較好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發(fā)展種植業(yè);但是山區(qū)地面較為崎嶇,交通不便,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難度較大,且易發(fā)生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zhì)災害。
目標解讀
基礎(chǔ)梳理
典例探究
達標測試
自學反思
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山市| 郴州市| 张家口市| 台东市| 万年县| 马鞍山市| 名山县| 阳东县| 隆回县| 开封县| 鄂尔多斯市| 庆阳市| 南岸区| 太原市| 烟台市| 兴文县| 天祝| 昔阳县| 泉州市| 桂东县| 揭东县| 隆德县| 云南省| 江陵县| 金华市| 东辽县| 延安市| 新化县| 司法| 莱西市| 弥勒县| 上虞市| 林芝县| 白城市| 西安市| 宝鸡市| 荥经县| 玉山县| 万年县| 尖扎县|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