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魚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授課PPT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說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概念。 2.概述魚類的外形、運動與呼吸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3.舉例說明魚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4.關注漁業資源,認同保護水域生態環境、合理利用漁業資源的重要性。教學重難點 重點: 1.魚類的主要特征,包括身體結構、呼吸方式和運動方式。 2.魚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及與人類的關系。 難點:理解魚類適應水生生活的方式,如呼吸和運動機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主要師生活動導入新課 【圖片展示】魚是一類常見的生物,老師準備了很多名字中有魚字的生物,請同學們判斷它們是不是魚。 【提出問題】有“魚”不一定是魚,生物具有怎樣的特征才能被稱為魚?新課講解——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圖片展示】魚、青蛙、恐龍、家鴿、家兔的骨骼圖片。 【引導】在骨骼之中有一條縱穿全身的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 【提出問題】還有哪些動物有脊柱。 【歸納總結】除魚類外,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在身體內都有脊柱稱之為脊椎動物。 【提示】還有一類動物,如蚯蚓,體內無脊柱,稱之為無脊椎動物。新課講解——魚 【過渡】之前學習的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都是無脊椎動物。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脊椎動物中的第一個代表——魚類。 1.出示圖片認識中國的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鳙魚。 2.【播放視頻】引導學生觀察魚的外形和各種魚鰭。 【提出問題】魚有哪些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 【歸納總結】能靠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御敵害;能在水中呼吸。 3.【演示實驗】觀察魚的外形和運動 同學們可以取一條活魚,放在一個盛水的玻璃缸中,先觀察它的外形,再觀察它在游泳時各種鰭的動作。 【提出問題】 (1)鯽魚的身體分成哪幾部分? (2)鯽魚的外形有什么特點?是否有利于克服水的阻力? (3)鯽魚體表有什么覆蓋物?用手摸一摸魚的體表,感覺體表特點。 (4)魚的運動器官是什么? 【歸納總結】 鯽魚身體分頭部、軀干部、尾部三部分,呈流線型,有利于減少魚仔水中游泳時遇到的阻力。體表有鱗片覆蓋,鱗片上有黏液。魚在水中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4.【演示實驗】探究魚的呼吸 取一條活魚,放在一個裝有清水的玻璃缸中,觀察鯽魚的呼吸。 【提出問題】 (1)魚在呼吸時,它的口和鰓蓋后緣是同時張合的嗎? (2)用吸管吸取一些紅墨水,慢慢地滴在魚的前方,墨水流入魚口后,從哪流出來? (3)魚呼吸時,流入鰓的水和流出鰓的水溶解的氣體成分會有哪些變化? 5.總結魚的主要特征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歸納總結】生活在水中;體表常有鱗片覆蓋;用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課堂小結 總結本節課學習的知識點,強調魚類的主要特征、生態作用及與人類的關系。引導學生思考如何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資源。板書設計 第四節 魚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