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 題 我們的水鐘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教具教材內容 分 析 前一課《用水計量時間》中發現的水流速度特點,為本課制作水鐘激發學習興趣和奠定理論基礎。本課學習中,學生要運用已掌握的知識設計一個水鐘,用圖文的形式對自己設計的水鐘進行描述,并要親自動手制作一個水鐘,還要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水鐘是否能準確計時,以及對水鐘的設計進行改進。這個過程也是一個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過程。本課鼓勵學生在討論與分享的過程中表達想法、闡明創意,在實踐中培養研究科學的興趣,在合作中體會團隊和諧分工的重要性。設計理念 本課主要是引導學生經歷一個初級的、完整的科學工程活動。整個科學工程活動在良好的思考情境下開展,重點開發學生的設計與制作能力,并在改進中對自制水鐘進行理論聯系實際地系統分析,提出多種改進措施。學情分析 通過前一課的教學,學生觀察到“滴漏實驗”中水流速度的特點,對水鐘作為計時工具的原理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且激發了制作簡易水鐘的欲望。水鐘的設計、制作、分析與改進指向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學生可能無法清晰表達設計的意圖,需指導學生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闡明創意。在制作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可能因參與積極性、性格等原因配合不默契,教師需引導學生發揮各自的作用,和諧分工合作。自制水鐘的計時準確性不一定能達到學生的預期效果,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多次迭代。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設計與制作水鐘時,應用控制水流速度的方法,使水鐘計時更加準確。 科學思維:基于水流速度的規律設計方案,闡明自己的創意;通過有說服力的論證,認同或質疑設計方案,并初步判斷可行性和合理性;在改進中,應用創造性思維的方法,提出多種改進措施。 探究實踐:在實踐中,有初步構思、設計、實施、驗證與改進的能力;設計時,運用畫圖和文字描述的方法設計方案,并據圖制作水鐘;在測試與評估中判斷水鐘的準確程度,根據實際反饋改進水鐘的設計與制作,并展示。 態度責任:在制作水鐘的過程中,感受到科學制作帶來的樂趣,體會分工合作與和諧地開展探究實踐的重要性;體驗到完成一個科學工程需要不斷重復實驗,在實驗中逐步完善。教學重難點 重點:設計與制作水鐘。 難點: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表達制作水鐘的方案,并根據設計方案進行制作。教學過程教學環節(一) 師生活動 1.上節課我們觀察了“滴漏實驗”中的水流速度。水流的速度有什么特點呢? 2.人們曾用一個底部鉆有小孔的碗,放在水中,讓碗慢慢下沉來計量時間。我們可以做一個類似的計時器。 3.明確任務:讓我們制作一個計時10分鐘的水鐘。揭示課題:我們的水鐘(板書)。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回顧水流的速度特點,并認識古人利用水流計時的應用,明確本節課的主要任務。教學環節(二) 師生活動 1.制作水鐘,我們需要考慮哪些問題呢?我們一個一個來思考并解決問題。 (1)制作水鐘需要哪些材料? 打孔用什么好呢?切割用什么工具?…… (2)怎樣控制漏水的速度?請用畫圖的方式表示。 (3)如何來劃分10分鐘的時間刻度? 2.圖文結合,設計方案。 你將要怎樣一步一步完成你的制作呢?用畫圖與文字結合的方式設計方案吧!設計意圖 圖文繪制設計方案是技術與工程的重要環節。學生擔任工程設計師,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表達設計,在討論中培養科學思維。教學環節 (三) 師生活動 1.教師講述:接下來,請按照自己的設計加工并組裝水鐘。也可參考插圖來確定制作的流程。做好每分鐘水流量的記錄,分別標出 1~10 分鐘的時間刻度。 2.學生制作水鐘活動。設計意圖 學生擔任工程技術人員,在產品制作過程中,需熟練讀取設計方案并精準制作。教師指導學生合理安排制作步驟,學生之間分工合作、和諧探究。教學環節 (四) 師生活動 1.提問:自己制作的水鐘計時準確嗎?怎么測? 2.學生進行測試活動。考慮課堂時長,課堂上僅測試2-3分鐘內計時是否準確。設計意圖 學生在相同的驗收標準中測試,了解自身產品的精準性與不足之處,在觀察等待中靜心思考。可創設長時課堂,建議給予更多時間測試。教學環節 (五) 師生活動 1.提問:根據測試結果,你的水鐘計時準確嗎?如果不夠準確請說一說為什么,怎么來改進呢?如果很準確,請向大家分享經驗。 2.提問:制作水鐘簡單嗎?說一說你的體會。設計意圖 學生在產品測試結果中反思設計與制作的不足之處,并進行改進。教師引導學生要考慮減少材料消耗來節約資源與降低成本,通過縮短工期來提高工作效率。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本課在前一課《用水計量時間》的教學中,學生完成了“觀察水流速度”和“測量水流速度及變化”的實驗,對流水作為計時器的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制作水鐘的欲望和理論基礎。 于是,在本節課的教學中,直接出示教學任務,先讓他們根據書上的設計方案,討論思考,設計出小組方案并用畫圖的方式,先畫出方法步驟再進行實驗操作。雖然強調帶普通礦泉水瓶,但是帶來的瓶子是大小各異,厚薄不同。在進行裁剪時就遇到了難題,有個別小組計時不夠準確,還有小組未完成,只能課后自己再試著完成本次活動。不過,也有幾個小組,組員之間配合默契,迅速開展活動,進行操作,做出的水鐘計時也較準確。最后,組織學生交流,引導學生充分研討,讓他們自己提出在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有什么改進的方法。并且思考“還可以用哪些流動的物體來制作計時工具?”學生也根據生活中所見進行分享。 本課經歷思考方案–制定計劃–實施方案–檢驗成果–尋找原因–改進完善的探究活動,讓他們意思到一項科學成果要想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就必須不斷進行反思和改進,逐步完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