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52講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52講

資源簡介

高中歷史一輪復習52講
第1講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 2
第2講 諸侯爭霸與變法運動 6
第3講 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 13
第4講 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鞏固 19
第5講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 26
第6講 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 31
第7講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 37
第8講 三國至隋唐五代的文化 44
第9講 兩宋的政治和軍事 52
第10講 遼夏金元的統治 59
第11講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 67
第12講 遼宋夏金元的文化 75
第13講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 81
第14講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 88
第15講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 95
第16講兩次鴉片戰爭 101
第17講 國家出路的探索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 106
第18講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 114
第19講 辛亥革命 123
第20講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 129
第21講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39
第22講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 146
第23講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 153
第24講 全民族的浴血奮戰與抗日戰爭的勝利 159
第25講 人民解放戰爭 166
第26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173
第27講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182
第28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 189
第29講 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成就 196
第30講 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 207
第31講 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 213
第32講 中古時期的的歐洲 220
第33講 中古時期的亞洲 229
第34講 古代非洲與美洲 236
第35講 全球航路的開辟 238
第36講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 242
第37講 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 249
第38講 資產階級革命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255
第39講 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 265
第40講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 272
第41講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278
第42講 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 286
第43講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 291
第44講 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 296
第45講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303
第46講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 309
第47講 冷戰與國際格局的演變 317
第48講 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 325
第49講 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與變化 334
第50講 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與新興國家的發展 341
第51講 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 348
第52講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 356
第一單元 中華文明起源到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
【課標要求】:
1.通過了解石器時代中國境內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存,認識它們與中華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關系;
2.通過甲骨文、青銅銘文及其他文獻記載,了解私有制、階級和早期國家的特征。
【階段特征】
先秦時期是中國由原始社會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階段,是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發展時期:
政治上:早期國家出現,形成以“家國一體”、借助神權強化王權、權力未高度集中、等級嚴格 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
經濟上:由漁獵采集向農耕經濟發展,青銅時代,生產工具金石并用,井田制下的集體勞作適應了較低的生產力水平;工商業由官府壟斷;
文化上:從夏商到西周,鬼神崇拜相對淡化,提出敬天保民的人文思想;在官府,貴族通過教授禮樂維護等級秩序。
【時空定位】:
主干1: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和文化遺存
(一)舊石器時代
1.概念:
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時代。
2.代表性遺址:
①我國已發現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化石點遺址有數百處。
②代表性有距今約170萬年的元謀人和距今70萬~20萬年的北京人。
3.生產生活現狀:
①能以打制方法制作簡單工具。
②從事漁獵和采集,過著群居生活。
③已經學會用火。
【考點】早期人類遺址的分布的特點及說明的問題?
(1)特點:①分布區域廣泛;②大都分布在江河流域、土地資源豐厚的平原地帶;③分布區域的自然條件較好,有充足的食物來源等。
(2)說明:①中華文明起源的廣泛性和多樣性;②中國是人類文明發源地之一,黃河、長江等大河流域是孕育中華文明的搖籃。
(二)新石器時代
1.概念:
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時代。
2.時間及主要代表:
距今約1萬年前;結束時間從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
主要代表:
①距今約7000~5000年前,仰韶文化時期,器物是彩繪陶器,以粟為主要作物。
②黃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長江的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種植水稻,掌握養蠶繅絲技術。
③距今約5000年,龍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
④遼河上游有紅山文化,長江下游有良渚文化。它們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且出現較大規模的祭壇和神廟。
3.生產與生活: 已大量使用陶器,開始從事原始農業,飼養家畜,生活逐漸穩定。
4.主要特征: 早期:打磨結合制作石器、陶器、農業起源,飼養家畜、修建村落。 后期:向國家過渡。
5.意義:分布廣泛,奠定了多元一體的發展基礎。
(三)原始社會組織的社會特征
1.原始社會組織:分為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會和父系氏族社會三個階段。
2.母系氏族社會:
①出現時間:舊石器時代晚期。
②社會特征:生產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員共同勞動,成果共享。
3.父系氏族社會:
①出現時間:新石器時代晚期。
②社會特征:社會貧富分化與不平等開始出現,氏族間的聯系趨于緊密,形成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聯盟。
③發展趨向:私有制已經產生,階級分化日益明顯,部落中出現了權貴階層。他們通過戰爭不斷爭奪財富和權力,中國即將邁入階級社會的門檻。
主干2: 從部落到國家
(一)部落時代:
1.三皇五帝的傳說:
三皇時代較早,名稱眾說不一,神話色彩濃重。五帝事跡較為具體。
2.炎黃部落聯盟的形成:統一戰爭(阪泉之戰、涿鹿之戰),形成了華夏族(漢族)多元一體的特點與風格,炎黃部落聯盟,被后世尊為華夏始祖。
3.堯、舜、禹“禪讓”傳說: “禪讓”:傳說堯、舜、禹時期由各部落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標準一般為傳賢。
4.“萬邦時代”:
相當于五帝后期的龍山文化時代,邦國林立,階級階層分化較明顯,具備了國家的初始形態。
(二)夏朝(約前2070-約前1600)
1.建立:
約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了我國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啟繼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2.夏朝的統治:
(1)王位世襲制取代禪讓制,從此“公天下”變為“家天下”
(2)中央:夏王是最高統治者;中央設有主管行政、軍事、司法和宗教的機構與職官
(3)地方:對夏部族生活的地區實行直接統治;對其他地方主要通過控制一些部族進行間接統治。
3.生產關系的變化:
1.根本條件:隨著農業的發展,生產力發展,出現了剩余產品;
2.表現:男子開始在生產中占據主導地們,女子地位下降;剩余產品的出現和私有制產生,氏族內部出現了貧富分化;為了調節階級之間的利益,產生了國家。
4.滅亡:夏桀暴政,商湯滅夏
【考點】唯物史觀下國家的產生
生產力發展,原始農業產生,人類有了剩余產品;氏族首領利用自己的權利將一些集體財務據為己有,變為私有財產,出現貧富分化,階級隨之產生。為了調解階級之間的利益沖突,需要一個強制機關,國家應運而生。
2.遠古時期的主要特征
政治上:禪讓制;
經濟上:土地制度歸氏族公社所有;
生產工具:木石骨蚌;
耕作方式:刀耕火種;
手工業:制陶;養蠶繅絲;
商業:商業交換,以物易物;
文化上:文字的早期形態,刻畫符號。
主干3:商和西周
一、商朝(前1600-前1046年)
1.商朝的興衰
(1)建立: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推翻了夏朝,建立商朝。
(2)遷都于殷: 商朝的都城多次遷移,后來定于殷,所以也稱殷朝,公元前1046年被周所滅。
(3)文化成就:
①文字:河南安陽出土甲骨文,主要刻寫的是占卜記錄,是一種成熟文字。
②殷墟還出土了許多青銅器
(4)國家管理
中央:商王是最高統治者,下設尹及各類事務官。
地方:內外服制。內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區,外服指商王間接控制的方國和部落。松散聯盟、集權程度不高。
(5)影響范圍:
東到大海,西及隴山,南跨江漢,北至燕山。
【考點】商朝政治制度的特點.
①神權色彩濃厚;
②神權與王權結合;
③商王對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二、西周(前1046-前771年)
(一)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部族首領周武王率眾伐紂,建立周朝,定都鎬京,史稱西周。
(二)制度:1.分封制:
(1)原因:對廣大的疆域實行有效的統治
(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2)內容:對象:同姓親族為主體,包括功臣、姻親、先代貴族;內容:土地和人民;權力:自主管理,層層分封;義務:服從政令,朝覲述職,繳納貢賦,軍事義務
【考點】 據“西周分封形勢圖”,歸納分封制的特點?
分配國家政治權力,加強了諸侯國之間的橫向聯系。
(1)分封對象:多元化,但以同姓親族為主體。
(2)分布地區:主要集中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同姓親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戰略要地,周王室保留了關中地區較大的直轄的王畿之地。
(3)縱向聯系:明確周天子權力和諸侯義務,形成嚴格的等級序列,加強了中央與地方的縱向聯系。
(4)橫向聯系:以血緣關系為紐帶
(3)分封制的影響:
積極:①擴大了西周的勢力范圍,成為疆域廣闊的國家;
②周天子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統治效果得到加強;③形成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序列。
局限:諸侯擁有很大自主權,隨著血緣關系的疏遠和諸侯實力的強大,造成了春秋戰國時期分裂割據的局面。
歷史遺存:①影響中國封建社會中以血緣關系為核心的皇族分封。
②中國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國,如宋、魯、鄭、陳等。
③中國的地名簡稱很多源于西周時期的諸侯國國名,如山東省簡稱魯、山西省簡稱晉等。
④推動了文化的交流與文化認同。
【考點】分封制瓦解的原因
①原因:政治上:諸侯國強大,王室衰微;
經濟上:生產力發展,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提高,鐵器、牛耕的使用,封建生產方式的產生)。
②演變:戰國時期商鞅變法“廢分封,行縣制”,秦朝廢除分封制,在全國范圍推行 郡縣制。
2.宗法制
(1)含義:按照血緣宗族關系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系的制度。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
(2)目的: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確立和鞏固父系家長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3)作用:
①有利于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②形成了森嚴的等級關系,保證了各級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
(4)深遠影響:
①利:形成尊宗敬祖、尊老愛幼的濃厚親情觀,有利于社會安定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②弊:導致特權思想嚴重,等級制度森嚴;形成了傳宗接代觀念和重男輕女思想;人們崇尚權威,家長制盛行,缺乏反抗精神;裙帶作風盛行,不利于民主法制的發展。
【考點】 歸納宗法制的特點
①嫡長子繼承制度(主要特點);
②嚴格的大宗和小宗體系;
③家族等級關系與政治隸屬關系相結合(“家”與“國”緊密結合)。
3.禮樂制度:
①目的:維護分封制和宗法制,穩定統治秩序。
②表現:儀式、器具、稱謂。
③作用:是各級貴族的政治和生活準則,
有利于維護等級制度,防止僭越的發生。
【考點】分封制、宗法制和禮樂制度的關系及對中華文明發展的影響。
(1)關系:
影響:
①開發了邊遠地區,擴大了統治區域;
②奠定了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基礎,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③禮樂制度促進了儒家學說和中國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
④為中國長時期政治結構的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滅亡
1.原因:公元前841年,周厲王貪財好利,為政暴虐,引發了“國人暴動”。
2.概況:周厲王出逃, 由大臣召公、周公共同執政,史稱“共和行政”。
3.滅亡: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
(四)經濟
1.農業:
(1)土地制度:井田制
(2)生產工具:木石骨蚌,青銅農具極少
(3)耕作方式:石器鋤耕;大規模簡單協作、千耦其耘(集體耕作)。
知識鏈接: 選必2: 農業出現的意義
①是人類經濟和社會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類開始從食物的采集者轉變為食物生產者;
②促進了生活和生產方式的變化。人類從遷徙過渡到定居,并逐漸形成聚落。出現了專門從事手工勞動的人,原始音樂、文學和宗教因精神生活的需要而產生。
③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如天文、歷法和數學等。
④使人類社會的生產關系發生了巨大變化,私有制、階級和國家出現。(基本邏輯思維體系:農業產生→生產力發展→剩余產品增加→私有制產生→階級產生→國家產生)
2.井田制:
①性質:土地名義上歸國家所有,實際歸周王所有。國家將土地層層分封給各級貴族,土地一般不能買賣,是分封制的經濟基礎。
②內容:井田制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西周晚期,私下土地買賣或小農個體經營發展,使井田制受到沖擊,趨向瓦解的表現,但不代表當時井田制已經被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瓦解是在戰國時期。
3.手工業、商業:
工商食官;青銅鑄造是手工業的主要部門,青銅器種類繁多,主要是禮器和兵器。
(五)文化(的部分內容)
1.文字:商朝甲骨文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成熟的文字;西周時期鑄造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被稱為金文
2.天文歷法:甲骨文中有對日食的記載,世界最早的記錄;夏朝的《夏小正》;商朝的殷歷,干支紀日法。
3.思想:①以人為本:周公“敬天保民”;②天人合一:相信上天和鬼神,遇事必祭天地、祖先;③崇德尚賢,推崇天下為公:西周初年,統治者主張“明德”“敬德”;④崇尚自強不息,厚德載物;⑤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太史伯:“和”,才能產生新事物。
【考點】
一、早期國家的主要特征
1.經濟
(1)土地國有(井田制),集體勞作,是土地經營的基本方式;
(2)青銅鑄造發達,實行“工商食官”。
2.政治
(1)王權與神權相結合,具有神秘色彩;
(2)血緣與政治緊密結合,家國同構;
(3)中央權力逐漸加強,但權力未高度集中。
(4)等級森嚴:形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序列。
(5)穩定延續;世卿世祿制
3.文化思想:
(1)文化代表:甲骨文和青銅文化;
(2)開始形成統一的心理文化認同。
二、商周時期奴隸制經濟發展繁榮的原因
1.政治方面:分封制和宗法制為鞏固奴隸主統治奠定了政治基礎,為奴隸制經濟發展提供了穩定的社會秩序;
2.政治方面:分封制和宗法制為鞏固奴隸主統治奠定了政治基礎,為奴隸制經濟發展提供了穩定的社會秩序;
3.文化方面:甲骨文、科技的發展等,促進了思想觀念的更新,出現了民本思想,有利于統治者關愛百姓,從而繁榮經濟。
【考點】
三、中華文明起源階段劃分及主要表現
【思維導圖】
高考考法探討:
1. (2022年全國乙卷)據下圖可知,商、西周青銅器鑄造的繁榮()
A. 推動了南北農業經濟進步 B. 依賴大規模商業活動開展
C. 反映了南北方聯系的加強 D. 緣于統治區域擴大到江南
答案:正確選C。
【解析】考查的主干是商周的經濟。依據圖示可知, 商周政治重心位于黃河流域,而重要銅礦位于長江流域,長途運輸成為必要,南北方聯系由此加強,C符合題意;結合所學可知,青銅器比較珍貴且堅韌度不夠好,未廣泛用于農業,A排除;青銅鑄造由官府壟斷,B排除;地圖未標示統治區域,無法得出擴大到江南,且青銅鑄造的繁榮主要緣于技術進步等因素,地理因素不是主因,D排除。故選C項。
【點睛】本題以商周青銅器為切入點,揭示了商周青銅文明與長江流域銅礦開發的關系,引導學生得出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共同塑造了早期華夏文明的結論,深化學生對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發展的歷史認知。
2.(2021·全國高考)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與諸侯國君將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賜給卿、大夫作為世祿。西周中期以后,貴族所獲采邑越來越多,到春秋時期,有的諸侯國一個大夫的采邑就多達數十個。這說明
A.土地國有制度廢除 B.分封體制不斷強化
C.諸侯國君權力鞏固 D.社會生產持續發展
答案:正確選D。
【解析】本題考查的主干:西周的分封制。
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可知,西周時期諸侯國接受天子分封并進行世襲統治,西周中期至春秋時期,由于生產力不斷發展,墾田數量增多,推動了諸侯國內部分封規模的擴大,D項正確;井田制在戰國改革變法中被廢除,排除A項;春秋時期,隨著諸侯國實力增強,傳統分封體制受到沖擊,天子權威日益削弱,排除B項;材料信息不能直接體現對諸侯國君權力地位的影響,排除C項。故選D。
第2講 諸侯爭霸與變法運動
【課標要求】:
1.通過了解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和政治變動,理解戰國時期變法運動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學說;通過孟子、荀子、莊子等了解“百家爭鳴”的局面及其意義。
【階段特征】
總體特征: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大動蕩、大變革、大發展時期
政治上:
分封制、宗法制逐漸瓦解,禮崩樂壞,周王室衰微,諸侯展開爭霸兼并戰爭,社會動蕩不安;各國為富國強兵,紛紛進行變法,貴族政治逐步走向官僚政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雛形出現;奴隸主貴族沒落,新興地主階級日益強大;士階層活躍。
經濟上:
鐵犁牛耕出現,生產力得到發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確立,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的小農經濟逐漸形成;重農抑商政策興起。
思想文化上:
百家爭鳴,私學興起,文化下移,科技文化也取得較快的發展,詩歌成為當時代表性的文學形式。
民族關系上:
諸侯爭霸戰爭給廣大勞動人民帶來了嚴重災難,但客觀上加強了華夏族和其他各族的接觸,促進了民族交融,國家漸趨統一,為秦朝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創造了條件。
主干1:列國紛爭與華夏認同
春秋紛爭
1.“春秋五霸”
①背景:春秋時期,一些大的諸侯國擴張勢力,力圖號召和控制中小諸侯國,確立霸權地位。
②概況:齊國、晉國、楚國、吳國與越國等先后建立了霸權,史稱“春秋五霸 ”。
2.“戰國七雄”:區域性統一。
①背景:春秋后期到戰國前期,一些諸侯國的卿大夫掌握了實權。
②概況:韓、趙、魏三家大夫分晉,齊國大夫田氏取代齊國姜姓國君。經過長期紛爭,形成了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大國,史稱“戰國七雄”。
③影響: 消極:社會長期動蕩、社會秩序混亂、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給人民造成深重災難。
積極:有助于結束分裂實現統一,加速新舊制度的更替,同時促進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交流和融合。
思考:比較春秋戰國地圖演所反映出的變化,并指出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
(1)變化:諸侯國數量減少,三家分晉,北部出現長城。
(2)說明:由分裂走向統一,分封制進一步瓦解,匈奴政權逐漸成為北方邊境的主要威脅。
二、華夏認同
1.原因:
經濟發達,奴隸制文明先進,分封制、宗法制等先進的制度形成
①春秋時期:在頻繁往來和密切聯系中,相鄰戎狄蠻夷民族產生了華夏認同觀念。
②戰國之后:戎狄蠻夷逐漸融入華夏族。
2.意義:
華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鮮血液,成為更加穩定和分布更為廣泛的族群
中華文明的內涵逐漸豐富,具有生命力。(多元一體、源遠流長);
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強,有利于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
【考點】
1.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屬于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春秋和戰國的分水嶺是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志。
2.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后期至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后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于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3.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 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后期(公元前256年)為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并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里面。
主干2:經濟發展與變法運動
一、經濟發展
1.農業:
(1)生產工具:
冶鐵農具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農業技術:
①耕作技術: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壟作法;鐵犁牛耕;
②黃河、長江流域已經普遍種植農作物;
(3)水利工程的興修:
芍陂(quèbēi)、都江堰、鄭國渠
(4)農業經營:
由集體耕作向小農經濟轉變。
【概念】
1.小農經濟
(1)含義:
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朽的
(2)原因:
①鐵犁牛耕的出現和逐漸普及;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
(3)特點:
家庭為單位、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精耕細作、農業與手工業相結合。
(4)地位:
中國封建經濟的基礎,自耕農是國家賦稅的主要承擔者。
(5)評價:
前期: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利于提高生產積極性;利于政治穩定,國家統一;利于促進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發展。
晚期:阻礙商品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
精耕細作
(1)概念:
通過投入更多生產資料和勞動,改進生產工具和技術,提高有限土地面積的農作物產量。
(2)歷程:
春秋至秦漢,開始出現;魏晉至隋唐,逐步成熟;宋元,全面成熟;明清,繼續發展。
(3)表現:
①生產工具和勞動技術的不斷提高(鐵器牛耕、唐代曲轅犁、明清引進高產作物);
②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灌溉工具的發明;
③以家庭為單位男耕女織的個體勞作方式。
2.手工業:
春秋晚期:中國冶煉生鐵和塊煉鐵技術出現。
戰國時期:鐵器廣泛使用。
結合選擇必修2
(1)冶鐵技術出現
(2)分工更加細密。
(3)出現了手工業家庭、民營和官營作坊,手工業家庭與作坊的手工業者世代傳承,由統治者登記造冊進行管理。
【考點】 中國古代手工業的經營方式
3.商業: 結合選必2
(1)春秋戰國時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2)交通發達:都城為交通樞紐。
(3)各諸侯國有鑄幣權。戰國時,貨幣流通廣泛,涌現出一批中心城市,各國都城都設市,出現商業區。
(4)春秋時期,實物借貸形式已經比較普遍,并出現了貨幣信貸。
【真題演練】
2.(2019 全國卷)戰國后期,秦國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鄭國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發揮作用。這些工程能夠在秦國完成,主要是因為
A.公田制度逐漸完善 B.鐵制生產工具普及
C.交通運輸網絡通暢 D.國家組織能力強大
答案:正確選D。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后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的雛形,國家對社會控制能力較強,能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進行經濟建設,因此戰國后期秦國出現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選項符合題意。商鞅變法時期確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壞,A選項說法錯誤。鐵制生產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國一地,B選項排除。秦國的交通運輸與其他地區相比并沒有多大優勢,C選項排除。
3.(2020 全國 高考真題)下圖為不同時期的部分貨幣,據圖可知,其形制變化的共同原因是
答案:正確選B。
【解析】商周的貝幣、春秋戰國的布幣和漢代的五銖錢都是當時流通的貨幣,在形制方面都體現出便于攜帶的特征,這種形制有利于商品交易活動的順利進行,說明這些貨幣形制是商品交易活動過程中不斷選擇的結果,B正確;商周貨幣是貝殼,春秋戰國布幣是青銅貨幣,不屬于鑄鐵貨幣,排除A;題干設問中要求的是“形制變化的共同原因”,要求尋找同一性,C選項中的“審美觀念不同”強調的是差異性,排除;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國家并不統一,排除D。
二、變法運動
1.必然性
(1)生產力的發展是各國變法風潮出現的根本原因。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與推廣;土地私有制的確立,削弱了人身依附關系,引起了社會階級關系的變化。
(2)經濟基礎的變化,對上層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興地主和自耕農要求打破束縛,進一步解放生產力。
(3)戰爭的頻繁也對各國提出了變法革新的要求。為了在戰爭中把握主動權,各國都致力于富國強兵。
(4)法家思想的推動。為各國推行變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論武器。
2.目的:富國強兵。
3.結果:建立了君主專制的政治制度。
4.代表:商鞅變法
(1)內容:
①經濟: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②政治:推行縣制,縣的官員由君主任免;
③軍事: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剝奪和限制貴族特權(官員選拔:軍功爵制)。
④社會治理:制定嚴密戶籍制度(目的:征發賦役);強制大家庭拆散為小家庭;實行什伍連坐制。
⑤文化:燔詩書而明法令,燒毀儒家書籍,制《秦律》,輕罪重罰。
(2)評價:
進步性:
①順應歷史潮流,集列國變法之長;②戰國時期持續時間最長、涉及面最廣、改革最為徹底的一次變法;③打擊了貴族特權;④使秦國國富兵強,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局限性:
①輕視教化,輕罪重罰,刑法嚴苛,激化社會矛盾。②賦役沉重,加重人民負擔。
(3)成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順應歷史潮流和變革的需要;策略得當,取信于民;
②國君支持(政治保障);
③指導思想正確,態度堅決;
④改革全面徹底,措施行之有效。
綜合:春秋戰國時期政治之變結合
1.政治制度:春秋時期,貴族等級分封制開始解體。戰國時期,君主權力加強,郡縣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開始產生。
2.選官制度:西周至春秋盛行世官制,貴族壟斷高官。春秋戰國時期,尚賢思想興起,舉薦有才能的人為官,或依據軍功大小授予官職。
3.戶籍制度:戰國時期,制定戶籍。目的是掌握人口變動情況,以便征發賦役。
4.法律與教化:春秋時期,鄭國子產“鑄刑書”,制定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考點】重農抑商(封建社會的基本經濟政策)
①內涵:政府抑制私商,發展官商,增加政府收益。重農思想比較穩定,變化不大,但抑商政策在不斷變化,如漢武帝時期推行過“惠商”
②原因:農業生產為百姓提供生活資料,為政府提供賦稅;鞏固統治的需要;商業與農業爭奪勞動力,商人流動性大,危害統治。
③歷程:戰國時期商鞅變法明確規定的原則,并為此后的歷代封建王朝所繼承。西漢武帝抑制富商,工商專營,明清強化。
④評價:封建社會初期,促進了封建經濟發展,有利于社會穩定,鞏固了封建制度,維護了國家統一。
不利于商品經濟的發展,抑商或輕商觀念長期制約人們的思想,
封建社會后期成為經濟發展的巨大障礙。
【真題演練】
4.(2021·江蘇高考)有學者認為,《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是供學習為吏者使用的識字課本。其末尾附錄的兩條魏律(頒布于公元前252年)規定:商賈和經營客店者“勿令為戶”,不分給他們田地、房屋;派其從軍,殺牛犒賞全軍時,不給他們肉吃。由此
A.魏律成為秦吏準繩 B.強制耕戰成效顯著
C.秦國實行以吏為師 D.抑商思想影響漸廣
答案:正確選D。
【解析】材料反映了秦簡中收錄了魏律中抑制商人的兩條法律條文,這說明戰國時期抑商思想影響漸廣,D項正確;秦簡收錄兩則魏律條文,不代表秦吏以魏律為準繩,排除A項;材料強調抑商思想,沒有涉及耕戰,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秦國對商人的抑制,沒有體現以吏為師,排除C項。
主干3:孔子、老子和百家爭鳴
一、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魯國沒落貴族家庭。
思想內容:
①核心觀念“仁”:主張統治者順應民心,愛惜民力,“為政以德”,通過以身作則的道德感化來治理國家。
②“禮”:主張恢復西周等級森嚴的禮樂制度,同時也承認制度隨著時代變化應當有所改良。
③以“有教無類”的思想辦學,打破了過去貴族階層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動了私學的發展。
④文獻整理:晚年整理的《詩》《書》《禮》《易》《春秋》等文獻,成為儒家的經典,對文化傳承作出重要貢獻。
⑤孔子的主要思想和言論記載在由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整理的《論語》當中。
⑥其他:
①中庸思想:強調凡事掌握好分寸、恰倒好處。
②天命思想:“敬鬼神而遠之”。
③人性論:性相近,習相遠。
老子——道家學派的創始人
①樸素的唯物論:
將天地萬物本原歸結為抽象的“道”,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
②方法論:樸素的辯證法:
事物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對立統一的矛盾;認為物極必反,柔能克剛。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對立的兩方面)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矛盾雙方可以互相轉化)
③政治主張:小國寡民,無為而治。對現實不滿,反對制度束縛。
④觀點見于《老子》一書,分為《德經》和《道經》,又稱《道德經》。
【概念】 無為而治
強調無為而無不為,既尊重自然規律,反對盲目行動,又主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倡導“待時而動”“因時制宜”,是一種“積極無為”的哲學觀,這一思想對約束統治者暴政、緩和階級矛盾,穩定社會秩序有積極作用。
拓展: 道家與道教
作為思想學說,道家以“道”為中心論述哲理,分析宇宙、社會和人的存在;作為宗教派別,道教是以神的崇拜、溝通天人神鬼的儀式、宗教團體組織和思想信仰構成的。
【真題演練】
(2021·全國甲卷)老子認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孔子則說,“不學禮,無以立”, 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反映出,當時他們
A.反思西周的禮樂文化B.迎合封建貴族政治訴求
C.主張維護夏商周制度D.得到統治者的積極支持
答案:正確選A。
【解析】老子是道家學派創始人,主張道是萬物的本源,因此其認為道是禮的本源。孔子強調禮的作用。二人的思想體現出對西周禮樂文化的思考,故A項正確;孔子主張維護奴隸主貴族的統治,排除B項;孔子主張重建西周時期的禮樂社會,而不是維護夏商制度,排除C項;在春秋大變革時期倡導禮并不符合時代的需求,排除D項。
7.(2021·海南卷)《論語·子罕》有曰:“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反映了孔子
A.具有尊卑等級的觀念B.擁有博愛節儉的美德
C.秉持不偏不倚的態度D.達到清靜無為的境界
答案:正確選C。
【解析】材料“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大意是不憑空臆測,不武斷絕對,不固執拘泥,不自以為是,這體現了孔子不偏不倚的中庸態度,故C項正確;材料和尊卑觀念無關,排除A項;材料不能體現博愛節儉,排除B項;D項是道家的思想主張,排除。
老子強調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義”,失去了“義”而后才有“禮”。孔子強調不符合禮制規定的,不能看、不能聽、不能說、不能動。
8.(2019·海南卷)孔子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這表明孔子 ()
A.主張嚴格社會等級 B.重視社會道德構建
C.認同社會貧富分化 D.反對百姓追求富裕
答案:正確選B。
【解析】 材料“君子喻于義”和“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說明孔子重視道德,鄙視無道德的富貴,故選B項;材料主要論述道德而不是社會等級,排除A項;孔子否定的是無道德的富貴,不是認同貧富分化,排除C項;材料“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說明孔子否定無道德的富貴,而不是反對追求富裕,排除D項。
拓展:從家國情懷視角認識孔子的“經世濟民”
孔子極力倡導仁人君子之道。從理想人格的意義講,孔子所謂的仁人君子不僅應關切個人自我道德修養,具備忠信、孝悌、克己、禮讓、好學、知勇、仁恕等諸美德,而且更應懷抱經世濟民情懷,“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三、百家爭鳴
1.內涵:
當時出現眾多學說、學派,各自提出對政治、社會乃至宇宙萬物的看法,彼此論戰辯駁,形成百家爭鳴的思想文化繁榮局面。
2.背景
(1)經濟:生產力的提高,社會經濟的發展。
(2)階級關系:階級關系出現新變化,舊的貴族等級體系開始瓦解,新興的士階層崛起并受重用。
(3)社會風氣:各國統治者出于爭霸需要,禮賢下士,爭相招攬人才。
(4)政治:諸侯爭霸,禮壞樂潰,社會經歷大變革,環境相對寬松。
(5)教育:私學的興起,學術下移。
3.諸子代表的思想
4.百家爭鳴的影響
(1)性質: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發展、階級關系變化在思想領域內的反映。
(2)影響:
當時:①為新興的地主階級崛起奠定思想理論基礎;
②利于教育普及;
③削弱血緣貴族地位,促進社會轉型。
后世:
各家學派為后世中國傳統政治文化奠基,提供封建社會治國理論;
精神:
彰顯古代中國的人文精神,對世界文化發展也起巨大推動作用。
鏈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
1.重視以人為本:
周公:敬天保民。孔子:仁者愛人。管子: 順應民意。孟子:仁政、民貴君輕。
2.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3.提出愛國,追求家國情懷:
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學說的精髓。
4.提出崇德尚賢,推崇天下為公:
西周:明德、敬德。墨子:“夫尚賢者,政之本也”孟子:尊賢使能。《禮記》 :大道之行、 天下為公、選賢與能。
5.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戰國時期的孟子,強調“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
6.中華文化主張和而不同:
西周太史伯:“和則生物,同則不繼”。 孔子:和為貴。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四、文學藝術與科學技術
(1)文學、藝術
①《詩經》:春秋時期孔子編訂。匯集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其人文精神和現實主義傳統對后世文學有重要影響。
②楚辭:戰國時期楚國屈原創造。 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
③書法(以青銅銘文及石鼓文為代表);繪畫(留傳至今的戰國帛畫《人物龍鳳圖》,造型準確,色彩絢麗,表明中國繪畫藝術從萌芽走向成熟)
④音樂(戰國編鐘——世界音樂史上的奇跡)舞蹈(以宮廷樂舞為主)
(2)科學技術
①指南針:發明司南。
②天文歷法:戰國時期的《甘石星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天文學著作,《石氏星表》為世界最早星表。
③數學:春秋時期出現的九九乘法口訣、度量衡,春秋戰國時期發明用竹棍做算籌的籌算法。
④醫學:編纂于戰國的《黃帝內經》(成書于西漢)是中國現存較早的一部醫書,奠定了中醫理論的基礎。
【考點】先秦儒學的特征
(1)政治:重視傳統,注重繼承;政治和倫理相結合;在治國方略上主張德治,以德為主,德刑相輔,強調“為政以德”;重人治,注重對人進行引導的禮治而不是對人實施純粹強制的法治;“和貴”“中庸”;在天與人的關系上重于人事,虛于天命;
(2)經濟:認為人民的貧富與國家的治亂安危有很大的關系。同時提倡對財富欲望加以節制,要重義輕利;
(3)教育:孔子提出“有教無類”,他創辦私學,開創了平民能夠接受教育的新時代。先秦儒家除了重視禮、義、信等,還注重培養為政治國的能力,強調理論與實際的結合與統一;
(4)倫理:提倡人倫價值。孔子強調“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孟子主張“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強調每個人在社會人倫關系中的地位及其應盡的義務。注重社會秩序。孔子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復禮,齊之以禮。
【考點】諸子百家人生與社會
(1)治國主張:儒家主張“仁政”,反對嚴刑峻法;
而法家主張法治,強調嚴刑峻法。
(2)倫理觀:孟子主張“性本善”;而荀子主張“性本惡”。
(3)人與自然的關系:荀子主張“制天命”;而老子主張“順自然”。
(4)人生態度:儒家主張積極入世,強調社會責任;
而道家主張“逍遙”的人生態度,強調“超脫”。
【真題演練】
9.(2022·湖北高考)1978年,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蓋上繪有按星空方位標注的二十八星宿圖,其中的星宿名稱多數與《石氏星表》中的記載相同。這表明
A.圖像比文獻記載更可靠 B.西周重視天文觀測
C.文物與文獻可相互印證 D.楚國制漆工藝精湛
答案:正確選C。
【解析】考點:史學研究方法。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漆箱繪有按星空方位標注的二十八星宿圖名稱多數與《石氏星表》中的載相同,說明出土文物與文獻可以相互印證,C項正確;不能從圖像或文獻記載來評判史料的可靠性,除A項;材料無法體現西周對天文觀測的重視,排除B項;材料主旨不是說明楚國制漆工藝精湛,排除項。故選C項。
10.(2022 湖南高考)儒家起于魯,傳布于齊、晉、衛;墨家始于宋,傳布于魯、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齊、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晉,盛行于秦。這( )
A.促進了政治統一 B.維系了“學在官府”的局面
C.沖擊了貴族政治 D.導致了各諸侯國之間的矛盾
答案:正確選C。
【解析】材料反映了思想的傳播,思想的傳播伴隨著人才的流動,依據所學可知,諸侯國君出于爭霸需要,大量吸收人才,“士”階層隨之崛起,從而沖擊了當地舊有貴族(依靠血緣獲得官位)對政治的壟斷,C項正確;百家的思想各異,并不能促進國家政治統一,排除A;春秋時期,孔子創辦私學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局面,排除B項;D項顛倒因果,諸侯國的矛盾導致各家的盛行。故選C項。
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
【課標要求】:
1.通過了解秦朝的統一業績和漢朝削藩、開疆拓土、尊崇儒術等舉措,認識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及鞏固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
2.通過了解秦漢時期的社會矛盾和農民起義,認識秦朝崩潰和兩漢衰亡的原因。
【階段特征】
總體特征:我國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形成與初步發展時期,奠定了大一統中央集權國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其中:
政治上,統一國家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確立并發展;郡縣制成為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
經濟上,經濟初步發展;鐵犁牛耕推廣到全國,農業生產力不斷進步;
思想上,推崇法家、焚書坑儒,加強了思想專制,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惡劣的影響;民族關系上,秦時與少數民族之間和平多于戰爭,加強對邊疆的管理。
主干1:秦的統一
一、條件:(史料實證)
材料一“亂莫大于無天子,無天子則強者勝弱,眾者暴寡,以兵相殘,不得休息。”
——《呂氏春秋》
材料二 交通運輸的發展,諸侯國之間的經濟聯系加強,但各自為政的局面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材料三 “夫商君為孝公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決裂阡陌,教民耕戰,是以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故秦無敵于天下,立威諸侯。”
——《史記》
1.人民愿望:長期戰亂給社會帶來巨大災難,人民渴望安定統一;
2.經濟需求:各地域經濟的發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帶來的阻礙;
3.商鞅變法:秦實行法治,獎勵耕戰,國家日益強盛,統一奠定了物質基礎;
4.地理位置:秦地理位置優越,物質基礎雄厚;
5.局部統一:爭霸和兼并戰爭使國家由區域性統一向大一統發展;
6.主觀努力:秦王勵精圖治,廣納賢才,吏治較為清明(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二、過程
1.東方:從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國采取遠交近攻策略相繼滅掉東方六國,建立第一個統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陽。
2.南方: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區,修靈渠,開辟“五尺道”,置郡縣。
3.北方:北擊匈奴,奪回河套。修長城,筑直道。
4.疆域: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并陰山至遼東。
統一意義
①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奠定了此后歷代疆域的基本版圖;
②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權制度,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加強和完善。
③推動了統一多民族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
【真題演練】
1.(2019·全國Ⅱ卷)戰國后期,秦國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鄭國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發揮作用。這些工程能夠在秦國完成,主要是因為 (D)
A.公田制度逐漸完善 B.鐵制生產工具普及
C.交通運輸網絡通暢 D.國家組織能力強大
答案:正確選D。
【解析】 題干材料的主旨是戰國時期秦國興修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大型水利工程的興修需要調動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當時秦國通過商鞅變法,開始建立中央集權制度,因此秦國具有強大的組織能力,足以完成這些任務,故D項正確;戰國時期,公田制度已經遭到破壞,故A項錯誤;鐵制工具在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已經開始使用,所以只是提供了一種可能性,還要考慮秦國的國情,故B項錯誤;交通運輸網絡的通暢與水利工程建設并沒有直接關系,故C項錯誤。
2.(2022·湖北高考)下列關于秦漢歷史的記述,集中反映了( )
A.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 B.家國同構模式改變
C.“大一統”的觀念開始出現 D.華夏認同不斷增強
答案:正確選A。
【解析】“秦并海內,兼諸侯,南面稱帝,以養四海”反映了秦朝統一全國,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撥亂誅暴,平定海內,卒踐帝祚,成于漢家”指西漢滅秦朝,建立統一的政權漢朝,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接漢緒,茂育群生,恢復疆宇”指東漢延續了西漢國家的統一,材料集中反映了秦漢時期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A項正確;家國同構指家庭、家族和國家在組織結構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親一宗法關系來統領,體現了血緣關系與政治關系的融合,排除B項;C項中“開始”表述錯誤,排除;材料沒有涉及華夏認同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A項。
主干2:秦朝的統治
一、確立皇帝制度:
材料王初并天下,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乃更號曰“皇帝”,命為“制”,令為“詔”,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為謚,則是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自今以來,除謚法。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
——《資治通鑒》卷第七《秦紀二》
嬴政自稱“始皇帝”皇位世襲;通過具體規定和禮儀突出皇帝的獨尊地位;皇帝對國家事務擁有至高無上的決定權,皇權至上。
特點:皇位世襲;皇帝獨尊;皇權至上。
二、三公九卿制(中央)
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主要輔佐大臣;九卿分掌具體事務的諸卿。
作用:相互配合,彼此牽制,軍政大權操縱與皇帝手中,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決策的失誤。
特點: 家國同構;職位分工,分層管理。
三、廷議制度:國家重大事務往往由公卿進行廷議,最后由皇帝裁斷。
影響:利:大臣們議政,可以集思廣益,減少決策失誤;
弊:對君權的制約作用大小與皇帝個人的品質有關,缺乏政治的穩定性和延續性。
四、推廣郡縣制(地方):
材料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
丞相(王)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音鎮)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
始皇下其議于群臣,群臣皆以為便。
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
——《史記·秦始皇紀》
廢除分封制,設立郡、縣兩級行政機構,其主要官員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縣以下設鄉、里和亭,分別負責管理民眾和治安。地域關系取代血緣關系,貴族政治轉化為官僚政治。
特點:
①郡縣官員由中央任免;
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③各級分工明確,相互配合,彼此牽制。
【考點】
1.比較分封制與郡縣制
2.貴族政治與官僚政治的比較
3.周秦之際政治文明的轉型
(1)中央君主權力由分散到集中:
由商周天子權力的尚未集中到秦朝君主集權的“皇帝制”。
(2)地方權力由分散獨立到集權:
由獨立性較強的分封制到集權于中央的郡縣制。
(3)由貴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由商周時期的貴族世襲到秦朝官員由皇帝任命。
(4)大一統:
從名義上的“天下共主”、觀念上的“天下一家”到制度上的大一統,地域上真正的統一,思想上的統一,經濟文化層面的統一,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真正形成。
【考點】(一)關于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1.涵義:
專制主義:是指一個人或少數幾個人獨裁的政權組織形式,體現在帝位終身制和皇位世袋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權至上。專制主義是一種決策方式
中央集權:是一種相對于地方分權的制度,體現的是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其特點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沒有獨立性,必須嚴格服從中央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權是一種管理方式。
2.原因:
(1)經濟(根本原因):
封建個體小農經濟需要一個強力的國家政權,以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安定;
(2)政治:封建統治階級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維護其封建統治;
(3)思想:法家集權思想奠定理論基礎;
3.過程:
戰國(萌芽),確立(秦朝),鞏固(西漢),完善(隋唐),加強發展(宋元),強化(明清)。
4.矛盾:
(1)君權與相權的矛盾;
(2)地方分權與中央集權的矛盾
5.趨勢:
(1)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直到廢除;
(2)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勢力不斷削弱。
6.特點:以皇權為核心;家國同治,人治色彩濃厚。
7.評價:積極:
(1)政治: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王朝所沿用;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有利于維護祖國統一。
(2)經濟: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事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和經濟建設以及救災行動,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
(3)思想文化:利于各地區各民族間思想文化交流,推動了文化的廣泛傳播。
消極:
(1)政治:導致權力過分集中和個人崇拜極易形成暴政,導致腐敗,引起政局動蕩。
(2)思想:導致獨尊一家、鉗制思想,阻礙了思想進步和自然科學的發展。
(3)經濟:在封建社會末期,阻礙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發展,妨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造成漸漸落后于西方的局面。
(二)秦統一多民族國家建立的意義
(1)奠定國家疆域:
集全國之力北御匈奴,開拓西南及南方疆域,建立起幅員遼闊的統一多民族國家。
(2)民族國家認同:
秦朝建立大一統國家,泰山封禪,祭祀文化名山和舜、禹等華夏先王,有利于強化華夏民族的祖先認同與文化認同,從而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3)政治制度構建:
秦朝確立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縣制被后世王朝長期沿用,影響深遠。
(4)經濟社會發展:
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各民族之間的交融,以及各地文化的交流與傳播。
(5)大一統觀念:
廢除列國間重重關隘及限制,“大一統觀念深入人心”。
其他制度結合
1.文書制度:
各級官僚機構以文書推行行政管理,建立以郵傳為中心的文書傳送系統,以保障政令能傳送到全國各地。
2.官員選拔:“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即向官吏學習律令而為官;
實質:摒棄諸子學說,專任法家思想;
影響: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專制,造成了嚴重的倒退。
3.官員考核: 上計制即每年歲末,郡國匯總,上報中央,御史參與審核。考核結果是官員賞罰的依據
4.監察: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監御史
5.法律: 秦以法家思想治國,推動了律的編篡。此后,歷朝法律多以“律”命名。
6.民族關系
(1)設立官職:設典客、典屬國等官職來管理民族事務
(2)邊疆管理:北逐奴,修筑長城;南撫夷、越;設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7.賦稅制度:田賦稅率高,人頭稅極重
8.戶籍管理:分類登記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戶籍外,還有宗室籍(宗室貴族)、宦籍(官吏)、市籍(商賈)等
9.社會治理:什伍組織;遷六國貴族豪強;大規模的移民;整頓社會風俗等。
10.思想文化:以法治國;統一文字;焚書坑儒
11.經濟方面: 統一貨幣(圓形方孔錢)、度量衡;統一車軌;修筑馳道、直道、五尺道等,構成以咸陽為中心的全國性道路網;開鑿靈渠,溝通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選必2 第12課)
【真題演練】
3.(2016.10·浙江高考)制度設計關乎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柳宗元論及秦漢史事與制度時,用“有叛人而無叛吏”,“有叛國而無叛郡”相評。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縣制 D.世官制
答案:正確選C。
【解析】 分封制導致了春秋戰國時期的爭霸戰爭,故A項錯誤;宗法制是指按照血緣關系來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與材料涉及的叛國現象無關,故B項錯誤;郡縣制實行的是官僚政治,材料中的“有叛人而無叛吏”“有叛國而無叛郡”肯定的是郡縣制的作用,故C項正確;世官制是指按照血緣關系世襲為官,材料沒有涉及官吏的選拔方式,故D項錯誤。
4.(2021·江蘇卷)有學者認為,《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是供學習為吏者使用的識字課本。其末尾附錄的兩條魏律(頒布于公元前252年)規定:商賈和經營客店者“勿令為戶”,不分給他們田地、房屋;派其從軍,殺牛犒賞全軍時,不給他們肉吃。由此可見
A.魏律成為秦吏準繩 B.強制耕戰成效顯著
C.秦國實行以吏為師 D.抑商思想影響漸廣
答案:正確選D。
【解析】 材料反映了秦簡中收錄了魏律中抑制商人的兩條法律條文,這說明戰國時期抑商思想影響漸廣,D項正確;秦簡收錄兩則魏律條文,不代表秦吏以魏律為準繩,排除A項;材料強調抑商思想,沒有涉及耕戰,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秦國對商人的抑制,沒有體現以吏為師,排除C項。
5.(2019 浙江高考)走進歷史博物館,人們經常能看到說明書上畫著一個“馬”字,但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的寫法卻很是不同,使人感到,如果不是秦始皇統一文字,方塊字還不知道會裂變成幾種古怪的文字呢!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然而有學者翻檢史書注意到,戰國時的外交活動非常頻繁,縱橫家們到處上書,謀求列國君主信用,卻沒有出現任何文字障礙的例子。研究戰國七雄的文字,發現90%以上是一樣的,秦統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罷其不與秦文合者”。這說明
A.治史之難,難在問題的發現與提出,難在觀點的梳理與解讀B.認識事物有一個摸索的過程,但材料無疑是歷史研究的出發點
C.對人們視為定論的說法,不可盲從,應當搜集原始材料去檢驗D.處理問題與史料的關系時,須杜絕先樹觀點,再找材料的做法
答案:正確選C。
【解析】根據材料“如果不是秦始皇統一文字,方塊字還不知道會裂變成幾種古怪的文字呢”、“研究戰國七雄的文字,發現90%以上是一樣的,秦統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可知體現的是對人們視為定論的說法,不可盲從,應當搜集原始材料去檢驗,C選項符合題意。治史之難,難在問題的發現與提出,難在觀點的梳理與解讀的說法與材料無關,A選項排除。認識事物有一個摸索的過程,但材料無疑是歷史研究的出發點的說法與材料無關,B選項排除。處理問題與史料的關系時,應該注意用史料論證觀點的合理性,D選項排除。
主干3:秦朝的暴政與滅亡
一、秦的暴政
1.秦始皇:
①大興土木,建造宮殿、陵墓;求仙訪藥;巡游、封禪,征發繁重。
②接受李斯的建議,實施“焚書坑儒”,加強了思想專制,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惡劣的影響。
焚書: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下令天下將非秦國史書,非《詩》《書》等諸子百家書籍全部焚毀。
坑儒:秦始皇以“或為妖言以亂黔首”罪名,將460 余名儒生方士坑殺。
2.秦二世:
殘忍昏庸,實行嚴刑峻法,加重人民負擔。
3.結果:
致使階級矛盾和統治階層內部矛盾尖銳化,最終爆發了農民起義。
二、秦末農民戰爭
(1)原因:
①秦朝的暴政激化了社會階級矛盾。
②法律嚴酷,逾期當死。
(2)過程
①陳勝、吳廣起義: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陳勝自立為王,號為“張楚”,不久戰敗。
②項羽、劉邦亡秦:
公元前207年,劉邦的軍隊進占咸陽,秦朝滅亡。
【考點】秦朝迅速滅亡的原因
華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周熾成:“秦的很多做法恰恰是法家所反對的,韓非子《亡征》篇中列舉的一百多種國家滅亡的征兆,秦始皇的做法就占了好幾條。法家要為秦亡負多大的責任呢?
材料臺灣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它的征戰、大興土木也超過了生產力的承擔極限。但是我不覺得秦亡跟法家有那么直接的關系,秦政在很多地方違背了法家的教訓。
秦的暴政之所以失敗,是由很多偶然因素和舉措失當造成的。
——《中華讀書報》(2013.6.26)
提示: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
(1)秦朝的暴政激化了階級矛盾和統治階層內部矛盾(根本原因);
(2)秦朝缺乏治理統一大國的經驗;
(3)對東方六國舊勢力缺乏有效的融合和控制;
(4)陳勝吳廣起義和反秦勢力的壯大(直接原因)。
三、楚漢戰爭:
公元前206年,劉邦和項羽為爭奪天下進行了楚漢戰爭,公元前202年,經過四年的戰爭,劉邦擊敗項羽,建立漢朝,歷史上稱“西漢”。
【考點】 在楚漢戰爭中劉邦勝項羽敗的原因
(1)劉邦:
①“約法三章”,廢秦苛法;
②善于用人,聽取諫言,指揮得當;
③主張統一集權;
④有關中做穩固的根據地。
(2)項羽:
①剛愎自用,不善用人,賞罰不明;
②放縱部下燒殺搶掠;
③分封政策失當;
④缺乏穩固的根據地。
【真題演練】
6.(2021·浙江高考)秦兵馬俑造型精美,比例勻稱,神態逼真,威武雄壯的軍陣生動再現了秦統一中國的磅礴氣勢。秦兵馬俑大型藝術群塑體現了
A.和當地的自然環境和諧地融為一體B.實用性與裝飾性精確巧妙地結合
C.鮮明的民本意識和高超的表現技巧D.高度概括和細膩寫實的藝術手法
答案:正確選D。
【解析】由材料信息“秦兵馬俑造型精美,比例勻稱,神態逼真,威武雄壯”可知,秦兵馬俑大型藝術群塑體現了高度概括和細膩寫實的藝術手法,故D正確;材料信息無法體現和當地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故A錯誤;兵馬俑不能體現實用性,故B錯誤;“民本”主要表現為重民、貴民、安民、恤民、愛民等,材料沒有民本意識的信息,故C錯誤。
7.(2021·江蘇高考)《史記·淮陰侯列傳》:“吾如淮陰,淮陰人為余言,韓信雖為布衣時,其志與眾異。其母死,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散地,令其旁可置萬家。余視其母冢,良然”。在這里,司馬遷采用的史學方法是
A.檔案文獻與現場考察結合 B.口述資料與實地探訪互證
C.出土簡牘與歷史文獻參校 D.民間傳說與墓志銘文比對
答案:正確選B。
【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太史公說:我到淮陰,淮陰人對我說,韓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時,他的心志就與眾不同。他母親死了,家中貧困無法埋葬,可他還是到處尋找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讓墳墓旁可以安置萬戶人家。我看了他母親的墳墓,的確如此。故司馬遷采用的史學方法是口述資料與實地探訪互證,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檔案文獻、出土簡牘、墓志銘文等信息,排除ACD項。故選B項。
第4講 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鞏固
【課標要求】:
1.通過了解漢朝削藩、開疆拓土、尊崇儒術等舉措,認識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鞏固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
2.通過了解兩漢的社會矛盾和農民起義,認識兩漢衰亡的原因。
主干1:西漢的建立與“文景之治”
(一)西漢建立:
公元前202 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劉邦即漢高祖。
(二)“文景之治”:
(1)背景: 漢初社會殘破,經濟凋敝;
漢初統治集團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訓;
(2)措施:尊奉黃老無為思想,采取“與民休息”政策。
減輕賦稅、徭役和刑罰,提倡節儉,減少財政支出。
(3)作用:經濟得到了明顯恢復,社會穩定,出現“文景之治”。
(三)漢初的政治制度
1.“漢承秦制”
2.地方實行郡縣與分封并行制。
(1)原因:
①吸收亡秦孤立之敗的教訓;
②國家財政困難,很難對地方進行有效的統治;
③安撫宗室和功臣的工具;
④維護劉氏政權的長期統治。
(2)概況:
劉邦在統一戰爭中分封了七個異姓功臣為諸侯王,他們擁兵自重,對中央集權造成嚴重威脅。漢高祖將異姓諸侯王逐漸剪除,陸續分封了一批同姓諸侯王,給漢王朝的統一和穩定埋下了隱患。
(3)影響:
積極:給王國較大自主權,客觀上維護了劉氏政權,促進了.經濟發展。
消極:威脅中央集權,出現“王國問題”,導致“七國之亂”的發生。
主干2:西漢的強盛
(一)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
1.政治上
(1)中央:
中外朝制度:加強皇權,削弱丞相權力,設立直接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書令的作用提升。
(2)地方:
①推恩令 ,成功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
②監察:刺史制,監察轄區內郡級官員及子弟和豪強勢力。
③選官:察舉制;
④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打擊豪強、游俠等社會勢力的不法行為。
⑤官員考核:上計制)
法律制度:《九章律》 沿襲秦律,制《九章律》,開啟律令儒家化的進程,以經注律。
【考點】
1.中(內)外朝制度
(1)背景:
西漢初年,丞相權力極大,丞相權力的強大影響了皇帝的集權。
(2)目的:
為了限制丞相的權力,加強皇權,漢武帝時期實行。
(3)內容:
中朝即內朝,由皇帝左右的親信近臣構成;
外朝又稱外廷,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九卿組成的官僚機構。
(4)演變:
漢元帝時,宦官專斷國政;哀平之世,外戚把持中朝,終于釀成新莽代漢的結局。
東漢時中外朝仍然存在,而且還有所變化。光武帝、明帝時吸取西漢覆亡的教訓,對功臣、外戚防范甚嚴。外朝的三公成為備員,中朝尚書的地位便更加重要。章帝以后,外戚、宦官逐漸取代尚書而成為中朝的支柱,最終導致東漢衰落。
(5)評價:
①中朝預政是朝廷政治體制的重大改革,它加強了皇權對國家各方面的控制。
②中朝或內朝的人員是顧問性質的人員,但因與皇帝關系密切,所以升遷較快。它以法外的方式削奪相權、加強皇權。
③隨著中朝勢力的膨脹,和皇帝最為親密的宦官、外戚成為中朝的主宰,新莽代漢與東漢時的宦官、外戚交替專權就是其表現。
2.刺史制
(1)形成:
漢武帝后期,分全國為十三州。州設刺史。
刺史:官級低于郡守,但代表中央,巡行郡國,監察地方的諸侯王和郡守縣令,形成一套監察制度。
(2)演變:
東漢時期,刺史逐步增添地方行政權和軍權,到東漢末年, 刺史改稱為州牧,州逐漸演變成地方行政區,郡縣兩級制轉變成為州郡縣三級制。
東漢末年已發展成為割據勢力,威脅中央集權。
(3)特點:
位卑權重,以卑馭尊;監察權與行政權分離。
(4)影響:
積極:強化地方管理,加強中央集權;監督官員規范執政,防止官員貪污腐敗。
局限:服務于專制皇權,實際效能有限;“人治而非“法治”;具有明顯的缺陷,后權力日重,威脅中央。
3.察舉制
(1)內容:
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并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察孝廉,舉秀才,以德行為先,學問上以儒學為主,后注重官員的吏治能力;舉薦與考試相結合。東漢弊端顯現。
(2)影響:
積極:注重品行、才學,打破血緣、世襲。
消極:容易任人唯親;操縱在世家大族手中;難以選拔到真正的人才。
(二)經濟上:
1.改革幣制:
五銖錢、將鑄幣權收歸中央。
2.鹽鐵官營:
①始于:春秋戰國時期
②加強于:漢武帝時期
此后朝代都不同程度地加強了鹽鐵專賣。
③作用:其收入是歷代政府的重要財源;
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商品流通及商業發展。
3.均輸平準 ——增加收入,平抑物價
均輸:政府統一征收、運輸、買賣;
平準:貴時拋售,賤時收買,以穩定市場價格。
4. 抑制工商業者,征收財產稅(“算緡”);凡有人告發商人隱匿資產不報或報告不實者,即給與所沒收資產的一半,作為獎賞(“告緡”)。
5.其他:
(1)賦役制度 :(92頁)
①田賦:漢初,田賦稅率大大降低。實行十五稅一后改為三十稅一。
②人頭稅:漢朝人頭稅分口賦、算賦,規定不分男女,7~14歲每人每年繳口賦,15~56歲每人每年出算賦,商人和奴婢的算賦錢還要加倍;漢朝還征收財產稅,甚至農民飼養六畜都要繳稅。
③徭役:更卒徭役的法定服務期限是一個月;正卒役期一般是兩年;戍卒役期一般是一年。
(2)戶籍制度:編戶齊民(98頁)
①丞相主管全國戶籍工作,各級地方政府也均有專門人員主管戶籍
②戶是政府征派賦役的單位。百姓編戶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國家的“編戶齊民”;
③掌握人口數,也會定期進行人口調查。
(三)思想上: 尊崇儒術
1.目的:
思想的統一有利于維護和鞏固政治大一統。
2.措施:
①罷黜百家,獨尊儒術;②設立五經博士;③設太學
3.影響:
積極:①有利于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大一統局面的鞏固。②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有助于以漢族為主體的文化共同體形成。③加強了對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視。
消極方面:結束了學術思想平等競爭的局面,扼制了學術思想的自由發展,實質上是文化專制。
【考點】 漢代新儒學
1.背景:
①經濟發展,國力強盛;
②漢初黃老之學無法解決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問題;
③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適應了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國家統一的需要。
2.來源:以《公羊春秋》為基礎,融合了陰陽家、黃老之學以及法家思想形成。
3.內容:
(1)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大一統思想;
(2)基礎和核心:“天人感應”學說:①宣揚“君權神授”,應當“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②實行仁政:人君必須遵循天道,實行仁政。③倫理道德;三綱五常。
4.特點:
以儒為主,外儒內法。
5.影響:
儒學獨尊地位確立,此后,儒學成為我國封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
【考點】新儒學“新”在哪里?
(1)統治術的變化:從“以禮理民”到“禮法并用”;
(2)人民性逐漸淡化:從“民貴君輕”到“三綱五常”;
(3)濃厚的神秘色彩:從“不語怪力亂神”到“天人感應”;
(4)地位發生變化:從先秦民間學說上升為漢代官方哲學。
(四)開拓邊疆——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
1.北擊匈奴,設置河西四郡:
漢初,朝廷對北方的匈奴采取和親政策。漢武帝任用衛青、霍去病為將,控制了陰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區域;在河西走廊設立酒泉、武威、張掖、敦煌四郡。
2.張騫出使西域:
開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進了西域與中原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系,出現了是著名的“絲綢之路”;派使臣出使大秦。
3.行政管理:
公元前60年,設置西域都護府,作為管理西域的軍政機構。
4.加強對東南沿海和西南少數民族的治理。
5.其他:漢朝設大鴻臚管理民族事務;
東北,西漢設護烏桓校尉;
邊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設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考點】“漢承秦制,有所損益”的表現及實質
(1)“漢承秦制”:
①承襲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如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②承襲秦朝的監察制,如設御史大夫。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漢武帝時實施刺史制度,監察郡國等地方高官,東漢時刺史地位進一步提高,后成為地方長官,掌軍政。
③承襲秦朝的郡縣制。郡守縣令的任免權歸皇帝。
④承襲秦朝的田租、戶賦、徭役、兵役制,西漢發展為編戶制度,以加強對人民的管理和控制。
(2)“有所損益”:
①秦朝賦稅、兵役、徭役沉重,漢初采取“與民休息”政策。
②秦朝法律嚴酷,漢文帝減輕刑罰,約法省禁。
③秦朝“焚書坑儒”,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
會的統治思想。
④漢初施行了分封,出現了諸侯王國與郡縣并存的體制,被稱為“郡國并行制”。到漢武帝,解決了王國問題,漢朝實現了州、郡、縣三級管理制度體系。
(3)實質:
漢承秦制的實質是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強化的表現。
主干3:東漢的興衰
(一)王莽政權
(1)背景:西漢后期,政治日趨黑暗,土地兼并嚴重,賦稅徭役沉重,社會動蕩。
(2)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奪取皇位,改國號為新,西漢滅亡。
(3)改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措施不切實際,激化社會矛盾。
(4)滅亡:23年,綠林軍擊敗王莽軍隊主力,攻入長安,推翻王莽政權。
【概念】王莽改制
又稱王莽新政,是王莽為緩和西漢末年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而采取的“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王田""私屬"制)、幣制改革、商業改革和官名縣名改革。由于改制觸及了大地主、大貴族、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貪官污吏利用改制“侵漁百姓”,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再加上措施不切實際,使社會矛盾更加激化。導致了農民起義終于爆發了。
(二)東漢(25-220年)
1.建立:
25年,西漢宗室劉秀(漢光武帝)重建漢朝,不久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2.“光武中興”:
指的光復漢政權;社會經濟恢復發展;漢王朝再次出現盛世景象。
采取的措施:
①平定割據政權,實現全國統一;
②加強皇權,增強尚書臺的作用;
③嚴格控制外戚干政;
④裁并郡縣,裁減官吏,節省開支;
⑤整頓吏治,懲處貪污腐敗;
⑥清查全國墾田、戶口數量,釋放奴婢;
⑦重視儒學等。
結果:社會經濟發展,政局穩定。
3.衰敗:中后期
(1)背景:
①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政治腐朽黑暗。
②一些正直官員和士人不滿現實,抨擊時政,稱為“清議”。觸犯了宦官利益,被誣陷為“黨人”,遭到嚴厲鎮壓,史稱“黨錮之禍”。
③豪強地主勢力在東漢發展迅速,土地兼并嚴重,階級矛盾日益尖銳。
④匈奴問題:東漢后期,國力衰敗,匈奴成為威脅東漢政權的外部力量。
(2)過程:
①184年,張角創立的“太平道”發動起義(黃巾起義——宗教形式),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基礎(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②地方長官趁機擁兵自重,軍閥割據局面出現,東漢政權名存實亡。
【考點】
1.豪強地主
(1)盛于東漢:“世族”“士族”“世家大族”
(2)自給自足的莊園經濟是其基礎;
(3)政治:把持著中央和地方政權
經濟:兼并土地
軍事:掌握著私人武裝、塢堡。
(4)東漢劉秀本為南陽大地主,追隨劉秀一統天下的大將,成為新貴,權傾朝野,累世公卿,從而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豪強地主把持大權的特點,
最終導致東漢后期皇權削弱、外戚專權、軍閥割據。
2.漢代莊園
(1)土地來源:
漢代莊園主要是由商人、豪強地主、官僚等用威脅、欺騙、敲詐、權威、買賣、強占等手段,兼并農民的土地,形成土地私有制。
(2)經濟形態:
典型的自給自足經濟,莊園主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需要,布置莊園,使耕種與紡織等手工業結合,把莊園建成一個獨立封閉的王國。
(3)剝削方式:
莊園除有一部分奴仆勞動外,大多由徒附、賓客、族人通過租佃的方式來耕作,他們一般向莊園主交納實物地租。除實物地租外,他們也須無償地為莊園主服一些勞役,如砍伐林木、看家護院、充當“部曲”等。
(4)結果:
逐新演變為一種地方割據勢力。
主干4:兩漢的文化
歷史概念: 紀傳體
(1)定義:
是指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的體裁。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
(2)特點:
①是以大量人物傳記為中心內容,是記言、記事的進一步結合,能夠更好地表現人物的性格。
②從體裁的形式上看,紀傳體是本紀、世家、列傳、書志、史表、載記和史論等的綜合。
(3)內容:
①本紀:基本上是編年體,兼述帝王本人事跡。
②世家:主要是記載諸侯和貴族的歷史。
③列傳: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傳記。
④書志:是關于典章制度和有關自然、社會各方面的歷史。
⑤表:有世表、年表、月表、世系表、人表等多種名稱,是用來表示錯綜復雜的社會歷史情況和無法一一寫入列傳的眾多人物。
【考點】漢朝官僚政治的特點
(1)布衣將相:
是指西漢開國諸臣授官將相的人絕大多數“起自布衣”,這些人大多都沒有貴族頭銜,稱之為“布衣將相”。這既是對秦末農民起義結果的承認,也是削弱貴族勢力的必然產物。
(2)重視母族親屬關系:
漢代皇室的母族勢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視,西漢出現了呂后暴政和竇太后的專權,東漢出現了外戚干政的局面,這些都是母族勢力強大的表現。
(3)儒士受到重用:
漢初,重視“黃老之學”,但是,并不排斥儒學。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幾乎壟斷了漢代官僚體系。
(4)地方勢力強大:
漢初,王國是中央集權的主要威脅。王國問題解決后,豪強地主逐漸成為威脅中央集權的主要力量,最終導致了東漢的滅亡和魏晉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考點】漢代經濟政策
(1)休養生息政策:
為了恢復發展社會經濟,適當限制大地主兼并土地現象,使重農政策落到實處,對辛勤耕作的農民減免賦稅,實行以農為先、與民休息的政策,促進了漢初社會經濟的發展,為“大一統”局面形成奠定了物質基礎。
(2)重農抑商政策:
繼續推行戰國以來的重農抑商政策,重農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但從政治上將商人打入賤民行列,經濟上重征商人“租稅以困辱之”,阻礙了商業的繁榮。
(3)鹽鐵官營政策:
鹽鐵官營是漢武帝實行的財政政策。鹽鐵官營雖然在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抑制商人勢力,但也不免帶有封建官營事業共有的弊病。
【考點】兩漢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對中國歷史發展的意義
(1)鞏固統一:漢武帝鞏固邊疆;公元前60年,為了管理統一后的西域,西漢建立西域都護府;東漢對西域與烏桓等地的經營等舉措,對疆域拓展、鞏固統一、開發邊疆、推動民族交融,有重要意義;
(2)制度創設:完善中央集權體制,完善官僚選拔、管理和監察體制,為后世政治體制的進一步創新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3)經濟發展: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和管理,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促進了封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絲綢之路的形成和發展為中外經濟的交流和發展提供了基礎;
(4)價值觀念:推廣儒學的價值觀念及“大一統”的政治理論,沖破學派、地域、民族的藩籬,增強了國家統一意識與凝聚力;
(5)民族交融:境內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不斷深入,出現相互交融、共同創造新文化的局面;
(6)統一心理:秦漢之后,統一多民族國家成為歷史發展的主導模式,也成為一種人心所向的必然歸宿。即使是在分裂狀態下,“華夏必將走向統一”也是占據主導地位的政治意識。
【真題演練】
1.(2021·全國乙卷)西漢末、東漢中期部分地區民戶數量表 單位:戶
據上表可知,在此期間
A.長江以南經濟發展加速B.豪強大族勢力沒落C.南北經濟的不平衡加劇D.個體農耕經濟衰退
答案:正確選A。
【解析】從材料信息看,中原地區的民戶數從西漢末到東漢中期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而江南地區的民戶數則急劇增長,這說明在此期間長江以南地區經濟發展迅速,故選A項;材料體現的是中原地區和江南地區的民戶數量,而非豪強大族勢力的盛衰,排除B項;漢代中原地區經濟依然比江南地區發達,但江南地區經濟的發展,縮小了南北差距,排除C項;江南地區民戶數量增多,不能說明小農經濟衰退,排除D項。
2.(2020·全國Ⅲ)東漢末年,曹操在許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發展屯田,以解決軍糧供應、田畝荒蕪和流民問題。“數年中所在積粟,倉廩皆滿。”曹操實行屯田,客觀上
A.助長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動了農業商品化進程
C.促進了中原人口南遷D.緩和了社會的主要矛盾
答案:正確選D。
【解析】東漢末年,曹操實行屯田以解決軍糧供應、田畝荒蕪和流民問題,這有利于減輕農民的負擔,增加糧食生產和穩定社會秩序,客觀上緩和了當時的社會矛盾,故D項正確;曹操實行的屯田制實際上是一種封建社會的土地國有制,軍隊或農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權,沒有土地的所有權,不能進行土地買賣,因此無法助長大土地所有制,故A項錯誤;根據題干材料“以解決軍糧供應、田畝荒蕪和流民問題”,可知屯田生產的糧食主要作為軍糧和民眾食糧,體現了自給自足的特點,題干材料沒有反映將糧食銷售到市場上去,因此無法體現農業商品化進程,故B項錯誤;曹操主要是在黃河流域實行屯田,對安定中原人民從事農業耕作起到了重大作用,這一措施不能促進中原人口南遷,故C項錯誤。
3.(2020年全國Ⅱ卷)據史書記載,角抵(摔跤)“蓋雜技樂也,巴俞(渝)戲、魚龍蔓延(百戲節目)之屬也”。秦二世曾在宮中欣賞。漢武帝在長安舉行了兩次大規模的角抵表演,長安百姓“三百里內皆觀”,他也曾用角抵表演歡迎來長安的西域人。據此可知,當時角抵
A.促進了川劇藝術的發展 B.擁有廣泛的社會影響
C.推動了絲路文化的交流
答案:正確選B。
【解析】根據材料“秦二世曾在宮中欣賞,漢武帝在長安舉行了兩次大規模的角抵表演”“百姓‘三百里皆觀’”“歡迎來長安的西域人”等信息可知,這時期的角抵表演雅俗共賞,受到不同階層的欣賞,說明角抵擁有廣泛的社會影響,B項正確;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這時期不同階層的人都欣賞角抵表演,沒有強調對川劇藝術發展的促進作用,A項錯誤;根據材料“用角抵表演歡迎來長安的西域人”可知,角抵表演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絲路文化的交流和發展,但不能完整體現材料內容,C項錯誤;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當時角抵表演擁有廣泛的社會影響,沒有體現其淵源,無法得出源于民間勞動技能的結論,D項錯誤。
4.(2020年全國Ⅲ)下圖為不同時期的部分貨幣,據圖可知,其形制變化的共同原因是
A.鑄鐵技術的進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審美觀念的不同 D.國家統一的推動
答案:正確選B。
【解析】商周的貝幣、春秋戰國的布幣和漢代的五銖錢都是當時流通的貨幣,在形制方面都體現出便于攜帶的特征,這種形制有利于商品交易活動的順利進行,說明這些貨幣形制是商品交易活動過程中不斷選擇的結果,B正確;商周貨幣是貝殼,春秋戰國布幣是青銅貨幣,不屬于鑄鐵貨幣,排除A;題干設問中要求的是“形制變化的共同原因”,要求尋找同一性,C選項中的“審美觀念不同”強調的是差異性,排除;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國家并不統一,排除D。
8.(2022 廣東高考)“奉朝請”是兩漢朝廷給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許參加朝會,地位也隨之提高。東漢中葉以后,王、侯多不就國,而是以“奉朝請”的名義留駐京師,封國大權操于國相,這客觀上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強勢力的擴張 B.埋下了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的隱患
C.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D.有利于朝廷對封國的直接控制
答案:正確選D。
【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東漢中葉以后,王、侯多不就國,封國的實際控制權到了中央派駐的國相的手里,客觀上有利于朝廷對封國的直接控制,D項正確;遏制地方豪強勢力擴張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A項;國相是由中央派駐的,剛開始是作為朝廷的監督人員,此時開始郡守化,相當于“郡縣長官”,排除B項;此現象與外戚干政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
9.(2022 山東高考)云夢秦簡《日書》對選擇善馬的標準有嚴格規定,漢代官府內有專門學習相馬理論者,相馬術已成為專門技術自設一科,與書數、射御等同。這一時期相馬術的發展主要服務于
A.農耕技術的推廣 B.商業交往的便利
C.軍事戰爭的需要 D.禮樂制度的重建
答案:正確選C。
【解析】根據材料“漢代官府內有專門學習相馬理論者、與書數、射御等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代戰馬對軍隊是非常重要的,故漢代設有專門的相馬理論者,C項正確;農耕主要是鐵犁牛耕,排除C項;漢代采取的是重農抑商政策,不會因為商業而專門設立相馬課,排除B項;跟禮樂制度的重建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
10.(2022 浙江高考)漢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設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轄區內巡行,年終赴京奏事。刺史秩僅600石,但能以卑臨尊,監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國相。由此可知,西漢刺史的設置
A.可以彌補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B.有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C.是地方行政體制建設的重要內容 D.代表著社會履行監察官員的職能
答案:正確選B。
【解析】根據材料“漢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設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轄區內巡行,年終赴京奏事。刺史秩僅600石,但能以卑臨尊,監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國相”及所學知識可得,刺史是代表中央監察地方官員,位卑權重,有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B項正確;材料未體現出宰相的不足,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中央派下去的刺史監察地方,而沒有強調地方,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中央與地方的關系,而不是說代表著社會履行監察官員的職能,排除D項。故選B項。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
【課標要求】:
1.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更迭的歷史脈絡,認識這一時期民族交融、區域開發的新成就;
2.理解士族、民族交融等基本概念。
【階段特征】
總特征:是國家大分裂、民族大交融、江南經濟大發展時期。1.政治上:封建國家分裂,政權交替頻繁,分裂中孕育著統一;門閥政治極大的削弱的皇權;民族融合加速了中華民族的發展;
2.經濟上:北方農耕經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南方經濟得到開發;士族莊園經濟和寺院經濟占有重要地位;莊園經濟惡性膨脹,隱匿大量農戶,封建國家與地主、寺院爭奪對土地和勞動力的控制非常劇烈;
3.民族關系上:民族政權并立與民族交融。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出現了民族交融局面,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漢化政策。多民族交融成為魏晉時期的重要歷史特征;
4.思想文化上:佛、道興起,沖擊儒學,儒學正統地位受到挑戰;特立獨行的士人群體形成,推動了書法、繪畫、文學等藝術的發展。
主干1:三國兩晉南北朝更迭
三國與西晉
1.三國鼎立(220—280年)
(1)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①魏國:220 年曹丕代漢稱帝,定洛陽,國號魏。
②吳國:孫權定都建業,國號吳。
③蜀漢:劉備仍用漢的國號,定都成都,史稱蜀漢,后世簡稱蜀。
(2)三國鼎立局面的結束
①263年,曹魏權臣司馬昭發兵滅蜀。
②266年,司馬炎代魏稱帝,國號晉,史西晉。
③280年,西晉滅吳,完成統一。
2.西晉的統治(265-316)
(1)五族內遷:
東漢末到魏晉時期。主要有匈奴、羯、氐、羌、鮮卑。
(2)八王之亂:
晉武帝死后,宗室諸王展開對中央權力的爭奪,演化為內戰。
二、東晉與南朝
1.東晉的統治(317-420年)
317年司馬睿在建康重建晉朝,史稱東晉。
2.南朝的更替(420—589年):
宋、齊、梁、陳均定都建康,合稱“南朝” (加上三國吳和東晉合稱“六朝”)
三.十六國與北朝
1.十六國
①內涵:東晉時,北方先后出現的15個割據政權,加上西南地區的成漢,合稱“十六國”。
②淝水之戰:前秦統一北方后進攻東晉,表面強大的前秦政權戰敗后迅速崩潰,曾經稍顯緩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劇了。
2.北朝
①北魏統一北方:
4世紀末,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統一北方。
②北魏分裂:6世紀分裂為東魏和西魏,稍后東魏和西魏又分別被北齊、北周取代。合稱北朝。
【考點】
【考點】士族門閥制度:
(1)涵義:
是以宗族為紐帶所形成的封建貴族特權集團,形成于魏晉,鼎盛于東晉,南朝逐漸衰落。士族享有特權,構成了強大的社會政治勢力。門閥之外的地主階層通稱庶族,他們政治社會地位低下,只能任低級小官。
(2)原因:
①歷史根源:東漢以來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
②政治原因:魏晉政權依賴于士族的支持;
③經濟基礎:自給自足的莊園經濟;
④制度保障:九品中正制淪為士族維護其特權的工具。
(3)特點:
①政治上:按門第高低分享特權,世代擔任重要職位。
②經濟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勞動力建立起自給自足的莊園經濟。
③社會生活上:不與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④文化上:崇尚清談(士大夫不務實際,空談哲理)。
(4)衰落原因:
①士族自身腐朽,與生俱來的特權使之缺乏執掌政權的能力;
②東晉、南朝統治集團內部斗爭激烈,庶族地主乘機崛起;
③隋唐科舉制的實行動搖了士族的政治基礎;
④均田制和租庸調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經濟基礎.
(5)評價:
積極:一定的時期內有利于統治的穩定;
消極:門閥士族長期把持朝廷要職,縮小了選官的范圍,降低了統治集團的素質;
造成大量的冗員。
【考點】九品中正制:(《選擇必修1》 P30)
(1)含義:
又稱九品官人法,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官吏選拔制度。220年,曹丕用吏部尚書陳群建議,立九品官人之法。它的主要內容是,在各州郡選擇賢有識見、有名望,善識別人才的官員任“中正”,查訪評定州郡人士,將他們分成九等,作為吏部授官的依據。
(2)背景:
①東漢末年政治與社會秩序大亂,人口流動加劇,鄉里清議失去社會基礎。
②察舉-征辟制選舉權流失的弊病,豪強地主操縱選拔權控。(3)標準:
(4)評價:
進步性:由于中正官為中央派出,將選舉權收歸中央,有利于鞏固中央集權。
局限性:不利于選拔人才,后期淪為士族門閥統治的工具。
主干2: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經濟
1.農業:
①耕作技術:
魏晉南北朝時,北方旱地形成耕耙耱技術;
②灌溉工具:
曹魏時馬鈞改制翻車
③江南的開發:
從西晉末年起,北方人民為躲避戰亂和民族壓迫大批流亡南下,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也充實了勞動力資源。東晉南朝時期,南方土地大量開墾,農作物品種增加,產量提高。
2.手工業:
紡織、礦冶、陶瓷、造船、造紙等行業都有明顯進步;北朝燒出成熟的白瓷,把陶瓷坯件放在匣缽中燒制;冶金業南北朝出現灌鋼法。
3.商業:
北方長期戰亂和分裂導致商品經濟水平低下;
以長江沿岸最為活躍,江南草市形成。
【考點】屯田制(曹魏時期土地國有制度)
(1)含義:源于西漢,主要實行于曹魏,國家強制農民或士兵耕種國有土地,征收一定數額的田租。
(2)背景:東漢末年戰亂不斷,生產力遭到破壞,土地荒蕪。
內容:軍屯指士兵屯田,一邊戍守,一邊屯田;民屯指在國有土地和無主土地上,由國家直接派官員管理而不受郡縣官員的管理,按照軍事組織的方式,強征佃農開墾耕種,收成按照四六或者對半分給國家。
(3)影響:緩和了社會矛盾;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后期引起了屯田的軍民的反抗與逃亡。
(4)特點:寓兵于農,兵農合一;
(5)性質:封建土地國有制
【考點】占田制(兩晉時期土地私有制度)
(1)含義:農民、士族等向官府登記自有田畝,占田數是國家允許占有的土地限額。
(2)目的:既保證政府收入,又保護士族特權
(3)內容:農民按限額占有土地,征收田租;士族地主有占田、蔭客、蔭親屬等特權。
(4)影響:確認和保護士族已占到大量土地和戶口的既成事實,鞏固了士族特權和地位。
【考點】寺院經濟:
(1)含義: 以寺院為中心的獨特的封建地主經濟形式。
(2)形成原因:①佛教廣泛傳播;②統治者的支持。
(3)影響:
①寺院經濟過渡發展,廣占田宅,侵奪百姓;
②與政府爭奪勞動力,影響政府財政收入;
③加重農民的負擔;
④寺院經濟的發展,為佛教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考點】寺院經濟與傳統小農經濟有哪些不同?
①寺院經濟下土地全部為寺廟封建主占有,農民沒有土地;小農經濟下自耕農擁有少量土地。
②寺院經濟下農民沒有生產自主性,缺乏生產積極性;小農經濟下農民有一定的生產自主性,生產積極性較高。
③寺院經濟下農民受寺廟封建主的控制,向寺廟交租服役;小農經濟下農民受國家控制,向國家(或地主)交租服役。
【考點】魏晉南北朝時期經濟發展的原因、特點及影響。
1.原因:
(1)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增加了南方勞動力;
(2)南遷人口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
(3)南方自然條件優越:稻麥雙收使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
(4)南方社會相對穩定;
(5)南方統治者的重視。
2.特點:
(1)江南經濟發展較快,中原發展相對緩慢;
(2)士族莊園經濟和寺院經濟占有重要地位;
(3)商品經濟發展水平較低;
(4)各民族經濟交流加強。
3.影響:
①促進了民族交融和南北文化交流;
②縮減南北方經濟差距,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礎。
主干3: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交融
一、歷程
1.蜀、吳兩國加強了對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治理。
2.自東漢以來,西、北邊陲的一些少數民族不斷向內地遷徙。到西晉,內遷的少數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鮮卑五族。
3.十六國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國號、年后、學習漢族的典章制度。在長期混戰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亂,各族之間頻繁接觸,差異慢慢縮小,但民族隔閡仍然廣泛存在。
4.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動了北方民族交融。
5.西魏北周統治者積極推動民族交融、有效強化內部凝聚力。
二、特點:
1.民族對立到民族差異縮小再到民族交融加強。
2.漢族與內遷邊疆民族從沖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動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考點】中國古代的人口遷移(融合)
1.原因:
(1)中原王朝實力衰落,無法保持秦漢時傳統政策;
(2)北方割據勢力大量招引周邊民族補充勞力和兵源;
(3)氣候變冷及西域地區的生存環境破壞日益嚴重.
(4)中原地區的人口南遷,大片肥沃的土地荒無。
2.表現:
(1)東漢以來,少數民族不斷內遷
西晉時,內遷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鮮卑等——學習漢族典章制度、頻繁接觸、通婚雜居。5世紀,北魏統一北方,推行漢法。
(2)漢人南遷
南方,三國吳、蜀及東晉、南朝經濟開發,經濟重心的南移,進一步加強南遷中原人民與東南、西南地區人民的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芬河市| 双辽市| 霍邱县| 和顺县| 六枝特区| 莲花县| 永登县| 华池县| 长丰县| 顺平县| 广灵县| 威宁| 石棉县| 云安县| 新化县| 开原市| 汉中市| 古交市| 马龙县| 修水县| 阳春市| 呼伦贝尔市| 安阳市| 揭西县| 潜江市| 维西| 囊谦县| 镇沅| 西宁市| 平遥县| 昌吉市| 湟源县| 安岳县| 平舆县| 广丰县| 隆化县| 万载县| 静宁县| 二连浩特市| 富宁县| 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