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國古代史(統一多民族國家逐漸發展壯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明)裹代 基本時代特征 經濟狀況 政治狀況 民族關系狀況 對外交往狀況 社會狀況 文化狀況農業 土地 手工業狀況 商業城市 經濟格局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選官制度 監察制度 法律制度 賦役制度 思想宗教 科學技術 文學藝術 教育變遷夏商 西周 1.生產力水平教低 ,官營占主導地位; 2.權力結構松散;貴族政治,等級高嚴;家國同 構,血緣紐帶;神權色彩; 3.禮樂文化,出現原始民主思想 1.南稻北粟 2.使用耒耜 3.集體耕作 4.井田制,土地國有,所有權歸周天子,經營權歸各級諸侯 1.宮營手工業興起:官府經營管理,產品供 貴族使用 2.青鋼鑄造 技藝水平較高 1.出現職業商人2.貝幣、銅幣 3.“工商食官”政策 4坊市制 經濟中心在黃河流域,南 北方存 在一些交流 家國同構,權力結構松散 1.商朝內外服制度2.西周宗法分封制,各級 貴族形成權利義務關系 世卿世祿制(世官制)為主要 制度 權力監督制度出現 法律萌芽, 《禹刑》 井田制下:勞役地租為主 出現對外交往(周穆王) 1.禮樂制度(社會生活規范) 2.等級森嚴(貴族與四民:士農 工育) 1.樸素天命觀 2.禮樂文化。為儒家思想奠基 3.民本思想 “國君當于民數” 西周中葉,“詩”。 具有現實主 文、人文主義 甲骨文 學在官府,貴族壟斷教育權; 大藝:禮樂射御書數春秋 戰國 1.生產力發展,私有化趨勢,小農經濟 ; 2.周王室衰微,權力下移;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權制度轉型,變法運勸興起 3.禮崩樂壞,社會結構變 動,華夏認同 4.文化下移,百家爭鳴 1.生產力:鐵犁牛耕逐步推廣2.生產關系:土地私有(地主、 自耕農)、小農經濟(耕織結合、 自給自足)、租佃 關系(也是小農) 3.秦國修建都江堰、鄭國渠等大型水利工程(防洪、灌溉、運輸) 1.手工業分工細密,冶鐵業發展2.出現私營 (面向市 場,可能存在雇傭關系)、家庭手工業 1.出現私商2.統治者實行抑商 (限制私商)政策 3.各國貨幣不統一, 局部經濟交流 4.實行坊 市制 楚、吳 等國開發長江流域 三公九卿制萌芽 1.周王室衰微 2.分封制走向瓦解,諸侯國紛紛實行縣制; 3.諸侯國紛紛變 法,土地私有、加強集權; 1.世官制走向瓦解;2.選官方 式多樣:世襲、軍功、 自薦、他薦 3.軍功授爵 春秋時期 鄭國子產 “鑄刑書”,出現成文法:出 現德治與法治之爭 1.春秋:齊國管仲“相地而衰征”,魯國“初稅畝”,按畝收稅,默認土地私 有 2.戰國: 承認土地私有 華夏認同加強 1.舊貴族衰微 2 士階層分化 3.新興地主崛起 1.老子與孔 子 2、諸子百家 既有爭鳴也有融合。 如荀子“禮 法并施” 墨經 《甘石星經》 楚辭、 浪漫主義 私學教育興起秦朝 1.實現統一,鞏固統一 2.土地私有 3.中央集權制度奠基 4.法治國家 1.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土地私有制 2.在嶺南修靈渠, 鞏固統一 三種手工業經營方式并存,以官營為主 1.統一貨幣(半兩 錢)、車軌和度量衡 2 抑商 政策 開發嶺南地區 1、皇帝制度(獨尊地位) 2、三公九卿制 3、文書制 1.全國范圍國內推廣郡縣制; 2.基層實行鄉里制度。 1.選官制度多樣; 2 考核制度:上計制 中央:御史大夫地方:郡 丞、縣丞 《秦律》輕罪重刑; 法律文告 “律” 田賦極高:還有人頭稅和徭役 北逐匈奴:南撫 夷、越: 設郡管理 貴族進一步衰微,平民崛起 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統一文字為小篆 法家教育漢朝 1.農耕經濟發展,堅持抑商政策 2. 出現大—統局面,官僚政治發展 3.王朝后期外戚宦官專權 4.儒學成為主流,科技發展 1.農業工具進步 (耬車),土地私有制發展 2.土地兼并,東漢莊園經濟與豪強地主,影響地方治理 1.“絲國” 2.私營手工 業有所發展 1.五銖錢 2.絲綢路 3漢武帝 鹽鐵宮營、 均輸平準、 算緡、告緡 緩:鑄幣權收歸中央,打擊地方勢力、商人 南方和西北地區逐步開發 漢武帝中外朝制度 重用親信、近臣,另立決策機構,架空相權以強化皇權 1.漢初郡國并行制 2.漢景帝平定“七 國之亂” 3.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削弱諸侯,加強中央集權。 1.漢武帝實行察舉制(面向社 會:才(秀才)、德(孝廉)為標準;長官薦舉; 2、東漢以“孝廉”為主。 1.中央:御史臺 2.地方:設十三 州刺史: 巡察地方,以小馭大 《九章律》天人感應、君權神授、限制君權 以刑輔德、三綱五常、行為規范 田賦降低;人頭 稅和財產稅較高;福徭役與兵役 北擊匈奴,取得勝利:設 立西域都護府管理西北;邊疆實行屯戍政策。 打通陸海 兩個通道;甘英 出使大秦;與日 本聯系,"漢倭奴國"金印 漢初布衣卿相; 官僚階層發展;豪強地主勢力壯大 1.漢初黃老之學 2.漢武市尊崇儒術(儒家大一統糅合道、法、陰陽家。 3、西漢末年佛教傳入,東漢時期本土道教產生 張衡地動儀 ;華佗麻沸散; 張仲景《神農本草經》 ;《九常算術》 ;蔡倫改進造紙術 《史記》、《漢書》漢賦 樂府詩、帛畫 與西域的文化交流 中央官學:太學,地方郡縣學,教授儒家經典朝代 基本時代特征 經濟狀況 政治狀況 民族關系狀況 對外交往狀況 社會狀況 文化狀況農業土地 手工業狀況 商業城市 經濟格局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選官制度 監察諫議 法律制度 賦役制度 思想宗教 科學技術 文學藝術 教育變遷三國 兩晉 南北朝 1.江南地區初步開發 2.大分裂,政局動蕩 3.門閥政治,士族壟斷政權 4.南北方民族交融 北魏孝文帝實行均田制 “南青北白” 蜀錦 1.商業發展有限 2.各地貨幣不能統一 北人南遷推動 江南地區初步 開發 皇權相對弱小 ;尚書臺向三省過渡 分裂割據,政權并立 ; 孝文帶實行三長制 九品中正制(面向士族,按門第 選官) 律令儒家化 孝文帝改革實行租調制 胡漢互化,孝文 帝漢化改革; 南北方民族交融最 開辟多條 絲綢之 路,如草原絲綢之路 東晉南期門閥士族地位較高, 士庶矛矛盾逐漸尖銳 佛道盛行, 出現反佛思想(范縝): 三武滅佛,佛學危機; 三教合流 祖沖之計算圓周率。 賈思勰 《齊民要術》 建安文學,南 北朝民歌,田 園詩。 王羲之 顧愷之“以形寫神” 家庭教育《顏氏家訓》隋唐 1.農耕經濟成熟。中后期出現突破,商品經濟明顯發展; 2.政治制度成熟,大一統; 3.形成開放、開明、包容的社會風氣 4.文藝注重法度、加強對外文化交流。 1.農業工具成熟:曲轅犁、筒車 2.經濟作物茶的種植 3.京航大運河 4.唐中期以后均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發展 1.制瓷業成為獨立生產部門 2.唐中期以 后官營手工業出雇募制 1.開元通寶 2.出現邸店、柜坊、 飛線 3.唐中期后,商業時 空界限被打破 4.唐中期后“官商分利”政策,抑商政策松動。 唐中期以后第 二次北人南 遷,推動經濟 重心逐漸南移 三省六部制,將決策和執行結合起來,加強皇權的同時提高效率,標志著中央官制的成熟。 1.州縣制 2.外重內輕,中期節度使勢力壯大,導致“安史之亂” 和藩鎮割據,最終 出現“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 科舉制初步發展,面向社會,才為標準,考試選找,標志著選官制度成熟 諫官、門下省官員皇權的自我凈 化機制、官員考 核機制“四善二十七最” (唐律疏議》,禮法結合 唐前期, 租庸調制:中期以后,楊炎兩稅法 (人丁到田產,實物到貨幣),放松人身控制 隋朝與琉球聯系; 唐朝民族關系范圍廣、較融洽,交柱方式多樣;東北:冊西北:戰爭、冊封;西南:會盟、和親 陸上絲綢之路:中亞、西亞:海上絲綢之路:東南亞、南亞:東亞地區日本、朝鮮:遣唐使 1.士族走向衰微 2.官僚地位提升 3.平民崛起 佛教本土化,三教合流。 入學依然占主導; 入學復興運動興起(韓愈) 雕版印刷術;火藥; 《唐本草》孫思邈,僧一行實測地球子午線 法度;顏筋柳骨;吳道子 詩歌: 李白杜甫 石窟藝術 絲綢之路推動中外文化交流;鑒真東 渡、玄奘西行 國子監遼宋夏金 1.工商業經濟繁榮,重心南移完成 2.社會流動性增強,市民 階層興起,社會控制逐漸寬松; 3.中央集權加強、分化事權、文宮政治 4.民族交融、相互借鑒 5、科技頂峰文化多元 1.引入占城稻 2.稻麥兼種、棉花種植 2.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政府規范土地交易 4.租佃關系盛行 1.制瓷、礦冶、印刷、造紙等產業發展 2.私營手工業發展迅速 1.紙幣交子、會子 2.坊市制 逐漸崩潰 3.城市繁榮,經濟功 能增強 4.抑商政策松動5.對外貿易繁榮 兩宋之際第三 次北人南遷推 動經濟重心南移完成 二府(中書門下、樞密院) 三司(財權)六部; 分化事權 四監司 知州通判,強干弱枝 崇文抑武 。出現“三冗兩積,中期范仲淹、王安石等人改革 科舉制進一步完善: 三級考試 機制,糊名之法,明法科,錄取人數大大增加;文官政治。 諫院在一定程 度上限制皇權, 臺諫合流的趨勢 《宋刑統》,沿用唐律 附加稅較重:王安石募役法 民族政權并立;戰爭頻發;和議與榷場“互市”;不同民族政權互相學習借鑒;政治制度、文字 海路暢通,泉州 成為重要的貿易港;市舶司 文人地位提升;市民階層興起; 門第觀念逐漸淡化;政府對社會控制減弱 理學:儒學的體系化、 管理化,“存天理滅人欲” ; 程朱與陸王:格物致知與發明本心 活字印刷術、 突火槍; 指南針(羅盤針)廣泛用于航海 ;沈括《夢溪筆談》 文人文藝:散 文、文人畫、 書法重意境 (雅) 世俗文藝: 詞、風俗面、 話本、南戲 (俗) 書院迅速發展元朝 1、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2、民族進一步交融 1、邊境地區發展棉花種植 2、進一步擴展大運河 1、棉紡織業出現黃道婆2、匠籍制(限制工匠流動) 1、釋道發達2、大元寶鈔3、出現海禁 南北經濟交流更加頻繁 行省制、相權較大 行省制推動邊境內地一體化,協調中央與地方的關系,鞏固國家統一。 一度廢除科舉制,知識分子地位不高。 "九儒 " 御史臺 北方租庸調,南方兩稅法 設宣政院管轄西藏,澎湖巡檢司管轄臺灣,不同民族差別對待。 馬可波羅來到中國 民族矛盾與融合、出現回族 程朱理學成為統治思想 郭守敬《授時歷》,王禎《農書》 市民文化、雜劇、散曲朝代 基本時代特征 經濟狀況 政治狀況 民族關系狀況 對外交往狀況 社會狀況 文化狀配農業土地 手工業狀況 商業城市 經濟格局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選官制度 監察諫議 法律制度 賦役制度 思想宗教 科學技術 文學藝術 教育變遷明清時期 1.社會經濟有所發展,出新的生產方式,但總體上依然固守農耕經濟。2.君主專制強化,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發展3.與西方有一點交流,但總體上逐漸隔絕于世界4.市民階層壯大5.程未理學占主導,出現進步思潮,世俗文化發展 1.高產作物玉米等從美洲傳入、經濟作物棉花等: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2.人地矛盾尖銳,部分地區農業動力出通倒退3.江南地區佃雇農地位有所提高4.自然經濟占主導,不具備先進性 1.手工業品受海外歡迎2.私營手工業發展迅速,江南地區的出現新的生產方式:資本主義萌芽(面向市場、雇傭關系、手工工場) 1.商幫2.白銀貨幣化、長途貿易興盛3.江南地區出現專業的工商業市鎮4.朝貢貿易為主5.堅持抑商,實行“礦禁” 6.明朝時弛時禁,清朝長期一口通商 江南經濟進一步發展,,內地與江南差距擴大。 1.明太祖廢丞相,明成祖設內閣,明中后期內閣權力有所擴大,出現宦官專權2.清雍正設軍機處,參與機要,但基本上沒有決策權3.清奏折制度 1.明初沿用行省制,中期三司分權,后期設總督、巡撫協調。2、清朝督、撫、將軍制 八股取士;考試標準化;程序規范化;內容較僵化 1、諫議制度消失;2、監察制度達到成熟(中央實行科道制,地方設按察司)3、特務統治;廠衛 《大明律》;《大清律》;鄉約具有約束力,鄉約與法律合流 明張居正“一條鞭法”清雍正“攤丁入畝”(取消人頭稅,賦役征銀) 1.明朝對蒙作戰,邊境互市,東北衛所與西南土司;2.清朝多措并舉,有效經略蒙古(和親、盟、旗)西北(伊犁將軍)、西藏(宗教)、 臺灣等邊疆地區 維持朝貢體系:清朝對外關系緩慢轉型,《尼布楚條約》:實行“自主限關”政策(海禁) 1.市民階層壯大;2、城市生活豐富;3、社會價值觀出現變化(重商、享樂等) 1.程朱理學屬于主導2.明中期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3.明清之際進步思想李贄獨立思考、個性解放;黃宗羲限制君權,工商皆本;顧炎武經世致用;王夫之唯物辯證,主張改革。 1.古典科技進入總結階段;徐光啟《農政全書》、宋應星 《天工開物》、李時珍《本草綱目》2.西學東漸出現:利瑪竇等西方傳教士傳播西方自然料學,如數學、天文歷法、地理等 1.雅文化:文人畫注重個性;明朝江南地區昆曲2.世俗文化:小說、京劇、木刻版畫、年畫;雅俗共賞 基層教育發展;儒家經典為主要內容,鄉約趨勢或特點 1.農作物種類多 元化2.農業工具逐漸改進3.小農經濟長期占主導4.土地私有制逐新發展5.租佃關系逐漸盛行 1.手工業技藝水平逐漸提升 2.經營方式多樣3.逐漸出現新的生產方式 1.由官營導私營,由個休到群體2.商品交易的時空界限逐漸打破3.城市的經濟功能逐漸增強;4、貨幣多樣化 5.對外貿易從開放走向海禁 1.經濟重心逐漸由北向南轉移。2、邊疆地區逐漸開發。 1.君主專制逐漸加強。 2、中樞權力系統逐漸完備。 1.中央集權逐漸加強2.地方行政層級增多;3、監察區轉為行政區;4、縣級政區保持穩定5、地方權力系統逐漸完備 1.選官范圍巡漸擴大2、選官標準逐漸趨于客觀;3、選官方式趨于科學4、選官程序逐漸規范5、科舉制逐漸成為主要選官制度 1、獨立于行政系統之外2、幸存監察網絡3、臺諫合流4、以輕制重,以小馭大 1.服務于中央集權制度2、逐步系統化3禮法結合4.以刑法為主5、逐步向基層社會滲透 1.稅種逐漸簡化;2、征收標準從人丁到田產,人頭稅逐漸消失。3征收內容從實物到貨幣 1.輻射范圍較廣2、中央王朝的影響力逐漸擴大3、民族交融,互相學習4、交流方式多樣,內容豐富 1.從主動到被動2.從先進到落后3、以經濟文化交流為主,形成儒家文化圈4、中國堅持朝貢體系 1.社會結構總體穩定,有一些變動;貴族走向衰微,市民階層發展壯大2、“四民”秩序總體穩定3、社會控制放松趨勢4、城市逐漸繁榮,社會觀念多元。 1.從思想多元到儒家獨尊;2儒家思想體現包容性,與時俱進發展,逐漸體系化。3、明清時期出現進步思想。4、思想發展體現時代訴求。 1、長期領先于世界2、重實用、輕理論。3、重經驗,輕實驗。4、明清走向總結,未能產生近代自然科學。 1.文藝多元, 雅俗兼具;2、詩書畫印融為一體。3、文學體裁逐漸多樣,內容逐漸豐富,形式逐漸靈活。4、文人藝術從重意境到個性化。5、文藝世俗化、平民化趨勢明顯。 1.從官學到私學2、儒學逐漸成為教育的重要內容。3、教育逐漸向基層滲透。4、家庭教育逐漸受到重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