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章 大單元復習任務單(四)體系脈絡構建考點定向突破考點一 中國農業的分布【鏈接·考點】1.我國南、北方地區的農業差異:比較項目 秦嶺—淮河線以北 以南耕 地 類 型 旱地 水田主要 農作物 糧食作物 小麥、玉米 水稻油料作物 花生 油菜糖料作物 甜菜 甘蔗農作物熟制 東北平原一年一熟,華北平原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一年兩熟 至三熟2.我國東、西部地區的農業差異: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東側主要為種植業、林業和漁業,西側主要為畜牧業。【變式·提能】 (2023·巴中學業考)民以食為天,食以粉為爽。如圖所示,位于長沙市韭菜園路的湖南米粉街云集了省內多家米粉品牌,并設有湖南省米粉博物館。讀圖,完成1、2題。1.湖南人喜歡“嗦粉”,米粉品種繁多,是因為這里盛產(A)A.水稻 B.小麥 C.玉米 D.高粱2.長沙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米市之一,其優越地理條件有(C)A.山地地形為主B.全年溫和多雨C.水運條件便利D.長江干流流經3.除糧食安全以外,食用油的安全也對國家安全有著重要的影響。中國食用油自給率約30%,遠低于世界公認50%的安全警戒線。大豆、油菜是中國排在前兩位的油料作物。如圖示意中國高油大豆和油菜的集中種植區分布。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甲地的地形區是四川盆地;乙地的耕地類型是旱地,其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2)歸納油菜集中區的分布特點: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或長江流域);集中成片分布。(3)從季風區和非季風區來看,高油大豆和油菜集中區均位于季風區,與油菜集中區相比,大豆集中區農業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是土壤較肥沃;耕地資源較豐富,不利自然條件是緯度較高,熱量較不足;更易受低溫冷凍災害影響。 油菜利用冬閑田進行種植,采取水稻與油菜輪作的方式充分利用土地。長江流域由于水稻秋季收割晚,易錯過油菜最佳種植期;種油菜勞動強度比較大,經濟效益低,對農村青壯年勞動力不具有吸引力,他們寧可外出打工。(4)請你對長江流域冬閑田種植油菜面臨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培育早熟油菜品種;提高機械化程度,以減輕勞動強度;增加油菜補貼,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等。考點二 中國工業的分布及發展【鏈接·考點】1.我國四大工業基地的發展條件:2.影響我國四大工業基地的主要因素:3.四大工業基地發展的共同有利條件:(1)位于東部沿海地區,水陸交通便利。(2)城市多,工業基礎好。(3)農業發達。(4)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變式·提能】 (2023·蘇州學業考)鋰是新能源電動汽車中鋰電池的主要原料,被稱為21世紀改變世界的“綠色能源金屬”。安徽省某電動汽車廠每年需要從國外購買鋰礦生產鋰電池。如圖為我國部分工業基地分布圖。據此完成4、5題。4.該電動汽車廠鄰近的工業基地(B)A.位于黃河三角洲地區B.有水路運輸便利的顯著優勢C.比遼中南工業基地水資源少D.與京津唐工業基地同臨渤海5.我國推廣電動汽車(D)①會消耗更多的石油資源②可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③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④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3·寶雞模擬)由廣東深圳某科技公司研制,在廣東東莞制造的植保無人機,可應用于噴灑農藥、農田勘測等方面,成為廣大農民生產、經營中的“新寵”。如圖為我國四大工業基地分布圖。讀圖,完成6、7題。6.植保無人機產地位于我國(D)A.甲工業基地 B.乙工業基地C.丙工業基地 D.丁工業基地7.深圳成為“無人機之都”的關鍵因素是(D)A.自然資源 B.勞動力數量C.交通運輸 D.人才和技術考點三 中國主要鐵路干線、樞紐及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鏈接·考點】1.我國主要鐵路干線:(1)南北向干線:京滬線、京九線、京哈線、京廣線、太焦—焦柳線、寶成—成昆線。(2)東西向干線:京包—包蘭線、隴?!m新線、滬昆線。(3)高原鐵路:青藏線。(4)西南干線:南昆線。2.圖示鐵路樞紐:3.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方式 優 點 缺 點 適宜對象鐵路 運輸 運量較大,速度較快,運費較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 造價高,消耗金屬材料多,占地面積廣 客運或大宗笨重貨物公路 運輸 機動靈活,可“從門口到門口” 運量小,能耗多,成本高 客運或短途鮮活貨物水路 運輸 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 速度慢,靈活性差 客運或大宗笨重貨物航空 運輸 速度快,效率高 運量少,能耗大,運費高 客運或急需、貴重貨物管道 運輸 運量大,損耗少,連續性強 投資大,靈活性差 石油、天然氣、水等【變式·提能】8.(2023·滄州模擬)“十一”假期是旅游的旺季,下面是廣州的李歡“十一”期間隨旅行團的旅游路線圖和日程安排表。讀圖表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時間 日程安排(旅游路線) 交通工具第一天 廣州→武漢→宜昌 火車、長江游輪第二天 宜昌→重慶 長江游輪第三天 重慶→成都 火車第四、五天 成都→青海湖 飛機、汽車第六天 青海湖→廣州 ■(1)列車從廣州駛向武漢,經過的鐵路干線是京廣線。從宜昌乘游輪到重慶,選擇的是水路運輸方式。(2)在六天的行程中,鐵路運輸(交通運輸方式)受天氣的影響最小。(3)到達某旅游地后,近距離游覽一般都選擇汽車作為交通工具,原因是汽車機動靈活,可以滿足“門對門”的服務要求。(4)日程安排表上第六天的交通工具被油墨弄模糊了,如果需要當天就到家,只能選擇飛機作為交通工具。成果分層評價【能力提升】 生物長期適應氣候條件的周期性變化,形成與此相適應的生長發育節律,這種現象稱為物候現象。讀3月上旬我國某種農作物物候現象分布圖。回答1、2題。1.據圖判斷,該農作物是(D)A.水稻 B.甘蔗 C.甜菜 D.冬小麥2.導致甲、乙兩地物候現象出現差異的主要因素是(B)A.海陸位置 B.地形 C.土壤 D.緯度位置 (2023·鹽城模擬)如圖為我國制糖工業分布圖,讀圖,完成3、4題。3.我國制糖工業分布主要靠近(B)A.大城市B.原料種植區C.人口稠密地區D.鐵路干線沿線4.影響糖料作物甘蔗分布的最主要地理因素是(A)A.熱量 B.降水 C.地形 D.土壤 (2023·北京豐臺二模)數字創意產業是現代信息技術與文化創意產業逐漸融合而產生的一種新經濟形態。如圖為2019年我國數字創意上市掛牌企業分布圖。讀圖,完成5、6題。5.我國數字創意上市掛牌企業(C)A.集中分布在第一、二級階梯B.主要分布在人口地理界線以西C.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氣候區D.均分布在長江、黃河沿岸地區6.影響我國數字創意上市掛牌企業分布的主要原因是(B)①市場需求大②創意人才多③礦產資源豐富④科研能力強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湛江模擬)讀黑龍江哈爾濱開往海南省三亞市“越冬專列”圖,完成7、8題。7.“越冬專列”途經的鐵路干線有(B)A.哈大線、京滬線 B.京哈線、京九線C.京哈線、京滬線 D.哈大線、京廣線8.“越冬專列”的建設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極大,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B)A.有效緩解了途經沿線的運輸壓力B.有效緩解了隴海線的運輸壓力C.促進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D.促進區域旅游業的發展9.每當雨季到來,云南各地的野生菌大量上市。松茸是一種純天然的珍稀名貴食用菌類,多生長在高山叢林中,被譽為“菌中之王”。云南的香格里拉是云南松茸的主要產地。松茸營養豐富,保鮮期短。云南香格里拉的新鮮松茸運往上海的最佳運輸方式是(A)A.航空運輸 B.海洋運輸C.公路運輸 D.鐵路運輸【拓展遷移】 (2023·南京模擬)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運輸的發展,春運發生了諸多變化。如圖為2019年春運第一周統計數據。讀圖,完成10~12題。10.運輸人次最多的交通運輸方式是(B)A.鐵路運輸 B.公路運輸C.航空運輸 D.水路運輸11.運輸人次同比增長幅度最大的交通運輸方式是(C)A.鐵路運輸 B.公路運輸C.航空運輸 D.水路運輸12.高鐵建設在平原地區也多采用高架橋梁,主要是為了(B)A.減少噪聲擾民 B.較少占用耕地C.縮短運營里程 D.降低工程難度1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先后5次到河南考察調研,讓我們跟隨習近平總書記的腳步,了解河南的發展與變化。下圖為河南省示意圖。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艱苦奮斗傳承紅旗渠精神】 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到紅旗渠考察。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英雄氣概建成的水利工程,將漳河水引入缺水的林縣。如今,紅旗渠成為5A級景區,吸引各地游客參觀學習紅旗渠精神。(1)結合紅旗渠的發展變化,完成以下框圖。①空間、②山地。【堅守紅線保糧食供應安全】 2021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陽走進一處麥田,看到豐收在望時指出,河南要抓實糧食生產工作,建設農業強省。(2)5月中下旬開始,河南各地小麥收割工作從南陽、駐馬店一帶依次向北(方向)推進。除小麥外,淮河以南的信陽和黃河北岸的原陽縣,相比其他地區灌溉水源充足,有大面積的水稻種植。(3)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從農業大省邁向農業強省,河南應該B。①持續擴大耕地面積,向河灘丘陵要土地②提升農業設施水平,推廣新型灌溉模式③加強科技力量支撐,培育優質高產品種④減少小麥種植面積,發展高利潤農產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4)食品工業是河南經濟的重要支柱,列舉河南發展食品工業的有利條件。答:地處糧食主產區,原料充足;交通運輸便捷,通達性好;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市場需求量大。【科技創新爭中部崛起先鋒】 2014年和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分別到鄭州中鐵工程裝備集團和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調研裝備制造企業發展,強調要堅定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自主創新,發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5)相比河南其他城市,鄭州發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最突出的優勢是經濟發達,基礎設施最完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