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1講 預防犯罪 達標測試一、單項選擇題:1.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是( )A.憲法 B.刑法 C.民法 D.訴訟法2.__________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確規定了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 )A.民法典 B.治安管理處罰法 C.行政法 D.刑法3.下列選項中,對如圖漫畫理解正確的是( )A.犯罪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B.違法行為都應受到刑罰處罰C.刑罰是對違法犯罪分子最嚴厲的法律制裁D.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4.下列法律中,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是( )A.憲法 B.刑法 C.教育法 D.民法典5.規定犯罪和刑罰的法律是( )A.刑法 B.民法 C.憲法 D.行政法6._________明確規定了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 )A.刑法 B.民法典 C.憲法 D.交通法7.校園嚴重欺凌行為“隨意毆打、恐嚇、威脅”對應的刑法罪名是( )A.敲詐勒索罪 B.侮辱罪 C.聚眾斗毆罪 D.尋釁滋事罪8.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作為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的是( )A.法律 B.法規 C.刑法 D.法院9.下列關于刑法、犯罪、刑罰的表述,正確的是( )A.刑法分為主刑和附加刑B.刑罰的必然法律后果是犯罪C.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利武器D.犯罪明確規定了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10.復習“違法行為及其法律責任”的專題時,小凱所在的小組收集到了以下案例。其中適合在如圖所示的法庭審理的案件是( )A.李某駕駛電動自行車時未按照規定佩戴安全頭盔,被交警警告B.村民黎某因燒荒引發山火,被依法判處拘役五個月,緩刑十個月C.某藥企因生產銷售劣藥受到沒收劣藥、沒收違法所得15804元、罰款20000元的處罰D.張某因發表、轉推侮辱、詆毀袁隆平院士的推文,被人民法院依法判處在國家級新聞媒體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11.觀察下面三幅漫畫的行為,其具備的共同特征是( ) A.都屬于行政違法行為 B.都應承擔民事責任C.都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 D.都違背了民法總則12.下列對判決書(部分)解讀正確的是( )本院認為,被告人何某以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公訴機關指控罪名成立。依照……判決如下:被告人何某犯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8000元。A.本案判決依據是《治安管理處罰法》 B.何某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C.判決書中“公訴機關”指公安機關 D.判決書中“本院”指人民檢察院13.依據下框信息,我們可以推斷出( )判決書(摘要)本院認為,依照……之規定,判決如下:被告人羅某用無人機拍攝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的畫面,已構成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并處罰金十萬元。A.判決書中的“本院”為人民檢察院 B.該判決的依據為《軍事設施保護法》C.羅某的行為已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 D.判決書中有期徒刑和罰金均為主刑14.犯罪的最本質特征是( )A.違反刑法 B.應受刑罰處罰 C.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D.要承擔法律后果15.深圳市某醫院發生醫鬧傷人事件,劉某因對醫治效果不滿蓄意報復,嫌疑人劉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劉某的行為是與醫生間的民事糾紛行為B.劉某傷人事出有因,可以酌情從輕處罰C.不論是誰,違反法律都需承擔刑事責任D.公民應崇尚法治精神,運用法律維護權利二、綜合探究題16. 【依法辦事】案例一 朱某在學校操場拾到蘇某丟失的手表,拒絕歸還。蘇某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判決朱某限期歸還手表。案例二 李某等人在體育館觀看比賽時,起哄、打鬧,向場內投擲礦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標語。工作人員多次勸阻無效,最終公安機關給予李某等人警告處罰。(1)請運用所學知識分別判斷案例一中朱某、案例二中李某等人的違法行為類型。案例三 陳某因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2)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案例三中陳某違法行為的性質及判斷依據。17. 案例分析 初中生小健、小青、小強課后經常聚在一起下棋、打撲克,開始是誰輸誰請客,后來感到不夠刺激,就約定誰輸誰給錢。他們還一起上網吧,到營業性舞廳跳舞,夜不歸宿,對老師和家長的教育置若罔聞。為了滿足賭博和高消費的需求,他們先后多次到同學家里及商場行竊,共竊得現金六千多元和價值三千多元的財物。后來他們在一個商場行竊時,被保安人員當場抓獲,扭送到派出所。(1)上述案例的三位初中生哪些行為是一般違法 哪些行為是犯罪 (2)請結合所學知識談談,青少年如何預防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參考答案1、B 2、D 3、D 4、B 5、 A 6、A 7、D 8、C 9、C 10、B 11、C 12、B 13、 C 14、C 15、 D16、(1)案例一中朱某為民事違法行為;案例二中李某為行政違法行為。(2)案例三中陳某為刑事違法行為。陳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處罰性。17、(1)一般違法行為是指情節比較輕微的行為,如行政違法行為和民事違法行為,在材料中賭博屬于一般違法行為,犯罪是指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在材料中到同學家里和商場行竊屬于犯罪行為。(2)①應自覺樹立法律意識,維護法律的尊嚴,依法自律,做一個守法的人;②加強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積極抵制不良心理和行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③要從小事做起,“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④自覺遵紀守法,防微杜漸,避免沾染不良習氣,防患于未然。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1講 預防犯罪 學案(一)學習目標:1.增強法治觀念,增強防范意識,杜絕不良行為,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遵紀守法的人。2.能夠判斷犯罪行為,能夠明辨是非,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能力。3.了解刑法與刑罰,認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遠離犯罪(二)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杜絕不良行為,從小事做起,依法自律,加強自我防范學習難點: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刑罰的種類(一)閱讀課本,補全知識:1.刑法的作用: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確規定了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犯罪的含義及特征含義: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特征:_________________(最本質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然法律后果)是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犯罪的后果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犯罪行為都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罰。刑罰的種類(管制、_______、有期徒刑、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剝奪政治權利、__________、驅逐出境)。5.怎樣加強犯罪的自我防范?(1)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___________,認清__________,遠離________。(2)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___________。(3)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________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4)我們要從______做起,避免沾染__________,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二)閱讀課本,找到下列問題并標注出來:1、刑法的作用和內容?犯罪的含義?★犯罪的基本特征?刑罰的含義?★刑罰的種類?★青少年應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刑事責任年齡8、“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的區分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熱播劇《狂飆》講述了以一線刑警安欣為代表的正義力量,與黑惡勢力展開長達二十年的生死搏斗的故事。最后,黑惡勢力接受了法律審判,受到了應有的懲罰。該劇向世人昭示了“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法律懲惡揚善保護人民”的不變真理。犯罪是我們成長道路上最兇險的陷阱。運用所學知識,請談一談青少年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 2.材料:《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 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修正案(十一)規定,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應當負刑事責任。(1)犯罪有哪些特征 最本質特征是什么 (2)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罰。刑罰分為哪兩大類 請你列出來。3.品學兼優的陳某結識了社會.上的朋友后,便無心學習、經常曠課,開始還有些自責,覺得對不起老師和父母,后來便放縱自己,并因偷東西、打罵同學等受到學校紀律處分。他非但沒有接受教訓,反而經常偷竊財務等,因此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仍不悔改。為了搞到錢去網吧玩游戲,他和另外兩個“朋友”竟攔路搶劫,在短短幾天之內多次作案,最終因搶劫罪被判刑。(1)這警示我們:預防犯罪,需要我們 不良行為。(2)陳某最終因搶劫罪被判刑,刑罰又稱刑事處罰、刑事處分, 是指 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的 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3)請你說說我國刑罰的種類有哪兩類 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漫畫中販賣信息者的行為屬于哪種違法行為?(2)有期徒刑屬于哪一類刑罰?(3)請從國家和個人兩個角度分析,如何減少或杜絕漫畫中販賣個人信息現象的發生?5.初中學生陳某在七年級時經常曠課逃學,玩電腦游戲,屢教不改。升入八年級后,他仍沉迷于上網,為了去網吧,花完零用錢就偷家里的錢,后來發展到偷別人的手機和學校的電腦零部件去賣,結果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到了九年級,陳某結交了一些社會閑雜人員,經常一起惹是生非,在一次聚眾斗毆中將他人打成重傷,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1)上述案例中,陳某哪些行為屬于一般違法行為?哪些行為屬于犯罪行為?(2)法院對陳某的制裁屬于哪種法律制裁?法院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3)陳某從一般違法發展到犯罪的過程給我們哪些警示?見課時練習(一)課后反思:本節課我學會了:本節課存在的問題:把本節課所學知識畫出思維導圖附合作探究參考答案:1.①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③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個自覺守法的人。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2.(1)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受刑罰處罰性。其中,犯罪的最本質特征是嚴重社會危害性。(2)刑法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其中,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3. (1)杜絕(2) 司法最嚴厲(3)主刑和附加刑4.(1)刑事違法行為或犯罪。(2)主刑。(3)國家:嚴厲打擊收集、出售他人個人信息等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個人:增強法律意識和道德素質,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或尊重他人的隱私權,不做侵犯他人隱私權的事。5.(1)①偷別人的手機和學校的電腦零部件屬于一般違法行為。②將他人打成重傷是犯罪。(2)①刑事制裁或刑罰。②法院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保衛國家的安全,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是為了遏制、教育犯罪分子,使其懸崖勒馬,同時對某些有不良行為的人也是一種震懾。(3)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③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④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目標解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達標測試自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暑假新授預習】第11講 預防犯罪 學案 統編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doc 【暑假新授預習】第11講 預防犯罪 達標檢測 統編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