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講 合理利用網絡 達標測試一、單項選擇題:1.國家網信辦持續開展2023“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包括整治自媒體亂象,打擊網絡水軍,整治短視頻內容導向不良問題,整治網絡戾氣等。維護清朗的網絡空間,警示青少年要( )A.合理使用網絡,利用網絡結交更多網友B.加大執法力度,打擊網絡違法犯罪行為C.自覺恪守道德,遵守法律D.增強法治意識,遠離網絡2.2023年3月28日,國新辦舉行2023年“清朗”系列行動新聞發布會,總結過去一年“清朗”專項行動的不俗成績,部署2023年專項行動的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釋放出加強網絡空間治理、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的鮮明導向。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我們青少年要( )①加大執法力度,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②自覺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法規③合理使用網絡,提高媒介素養 ④推進網絡文明建設,杜絕網絡違法行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3年2月23日,湖南某中學舉行高考沖刺誓師大會,一名高三學生代表的勵志言行遭受網絡暴力。近年來,網絡暴力“按鍵傷人”事件時有發生。這些“按鍵傷人”者( )①用合理宣泄來調節負面情緒 ②缺乏尊重與換位思考的意識③混淆了合法權利與一己之私 ④情緒管理與行為控制力不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隨著互聯網加速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特別是網絡直播和短視頻的迅猛發展,一些惡俗的直播和短視頻,違背公序良俗,甚至觸碰了法律底線。因此,國家開展系列“清朗·2022年網絡環境整治”行動。這給我們的啟示不包括( )A.要學會自我保護,提高自己的辨別能力B.網絡具有消極作用,我們堅決遠離網絡C.正確對待網絡資源,自覺抵制不良信息D.網絡交往對象具有虛擬性,需慎重對待5.羅某在觀看《長津湖》電影和紀錄片后,在網上使用侮辱性語言抹黑中國人民志愿軍“冰雕連”英烈,造成惡劣影響,情節嚴重。其行為構成侵害英烈名譽、榮譽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這告誡青少年( )A.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應遵紀守法 B.堅決守護個人信息,不要泄露隱私C.網絡世界自由無限,能暢所欲言 D.積極維護網絡安全,主動嚴格執法6.若對圖中的網絡造謠者進行勸告,最恰當的是( )A.要學會“信息節食” B.要提高媒介素養C.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 D.要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7.針對曉楠的煩惱,你的建議是( )曉楠日記2023年4月16日周日晴今天本打算花半小時上網看新聞,不知不覺半天過去了。結果,沒時間寫作業,約好的籃球賽也忘記了,好煩?。?br/>A.傳播網絡正能量 B.學會“信息節食”C.遵守網絡法律規定 D.學會辨析網絡信息8.青少年學生是我國網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往往是不合理使用網絡的主要群體。2022年5月,中央文明辦、國家網信辦等部門強調:禁止網站平臺為未成年人提供現金充值、“禮物”購買、在線支付等各類打賞服務。對于青少年學生而言,在網絡生活中應該( )①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②學會辨析網絡信息,及時發布官方信息③學會“信息節食”,瀏覽與學習有關的信息 ④拒絕打賞網紅主播,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9.“掃掃二維碼,共享新生活”。共享商品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遭到了一些人為損毀;使用者也有可能陷入掃碼陷阱,造成財產損失。為此,青少年要( )A.小心陷阱,遠離網絡 B.制定法規,嚴厲打擊C.加強防范,謹防網騙 D.自我約束,拒絕共享10.“兩微一抖”已成為大眾傳播時代的社會符號,呈現出“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新型傳播格局。用戶在網絡上的言行更加隨心所欲,容易逾越法律和道德的限度。這要求公民( )①加大監管力度,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②健康上網,文明、理性發言③集中整治網絡暴力、網絡謠言等問題④遵守法律,積極踐行向上、向善的網絡交往方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防范網絡詐騙,需要( )①網絡運營商規范網絡個人信息管理 ②公民增強個人的隱私保護意識③國家依法懲處網絡詐騙人 ④網民舉報可疑的網絡詐騙作案者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2.微信朋友圈原本是人們交流感情、分享日常點滴的平臺,但不少微信用戶紛紛抱怨,稱他們的朋友圈遭賣東西的友人瘋狂刷屏,有時甚至出現賣假貨的現象。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朋友圈內賣商品容易引起糾紛,應該堅決取締微信②應該盡快完善互聯網監管體系,加強對微商的管理③頻繁刷屏給他人帶來諸多不便,應該尊重他人④熟人間售賣商品考驗彼此的誠信度,應該珍惜自身誠信品質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化的同時利用網絡技術的詐騙行為已成為損壞民眾利益和互聯網新興產業的毒瘤。面對互聯網詐騙,廣大網民應該( )①抵制誘惑,增強防范意識 ②完善制度,堵塞安全漏洞③增長見識,提高防騙能力 ④加強協作,打擊違法犯罪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互聯網時代,各種網絡平臺為學生即時解答疑惑、在線討論、互動服務。中學生正確利用網絡時要( ?。?br/>①提高媒介素養,獲取新知②對與中學生有關的信息,全部瀏覽③要學會辨別網絡信息,不造謠、不傳謠④做負責的網絡參與者,不制造和傳播謠言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5.八年級學生小芳,因沉溺于網絡游戲,各科成績直線下降,父母為此狠狠批評了她,小芳也很苦惱。此時小芳應該( )A.反正學習不行了,破罐子破摔 B.遠離網絡,用學習來挽回一切C.繼續我行我素,讓別人說去吧 D.學會“信息節食”,戒掉網癮,努力學習二、綜合探究題16. 網絡推動進步,上網需要理性。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近年來,看短視頻成為一種流行的休閑方式。短視頻便捷的操作、新奇的內容吸引了不少青少年。一項針對1974名受訪家長進行的調查顯示,92.1%的受訪家長覺得青少年沉迷短視頻的現象普遍,70.6%的受訪家長擔心孩子沉迷短視頻會對學習、生活提不起興趣,66.3%的受訪家長擔心孩子模仿短視頻中的不良內容。(1)對此,兩名同學發表了不同看法,請你分別分析他們觀點。【小鑫】男生/【小紅】女生小鑫認為::學生主業在學習,科學管理靠自己。小紅認為網絡發展有意義,上網娛樂很合理。一、對女生的觀點分析:二、對男生的觀點分析:(2)為減少家長對未成年人沉迷短視頻的擔憂,請你為家長和社會提出2條合理建議。對家長說:對社會說:17. 一直以來,抖音秉持記錄美好生活的產品理念,讓普通用戶拍攝視頻的門檻大幅度降低,幫助更多人自由地記錄和表達,讓信息的更快流動和連接。2020年10月16日晚,第三屆抖音美好奇妙夜在廣州落幕。歷經三年,抖音美好奇妙夜已成為標桿文娛IP,亦成為品牌聚焦的營銷高地,抖音為品牌帶來的增益肉眼可見,所以今年加入抖音的品牌數量更多,橫跨汽車、護膚、出行、美妝、在線教育等多個領域,這是行業對抖音創新力、商業價值的認可,為疫情后助力經濟復蘇點燃了“星星之火”。另外,抖音利用平臺優勢,為傳播知識、藝術和非遺做出更多努力,已成中國知識、藝術和非遺傳播的重要平臺,抖音上匯聚大量傳統文化創作者和非遺傳承人,他們通過短視頻或直播的形式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當晚,也有多名這一領域的創作者亮相,比如歌手李健和抖音創作者王夢婷、王文惠共同演繹了節目《傳奇》,他們在原歌曲基礎上,融入京劇《貴妃醉酒》和昆曲《游園驚夢》,是傳統戲曲與流行創新融合的又一嘗試。網絡直播、小視頻等新興網絡形式異?!盎鸨保罅课闯赡耆怂⒅辈?、刷小視頻上癮。過去幾年,因過分沉迷而荒廢學業、離家出走、重金打賞主播,甚至抖音傳播色情內容影響未成年人的事件比比皆是。據國家網信辦在《人民日報》發布消息稱,抖音等平臺存在大量誘導未成年人參與應援打榜、大額消費、煽動挑撥青少年粉絲群體互撕謾罵、造謠傳謠的不良信息和行為。針對上述問題,國家網信辦視違規情節和問題性質,依法分別采取約談、責令限期整改、停止相關功能、全面下架,停止互聯網接入服務等處罰措施,堅決打擊損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身心健康的違法違規行為。請運用“網絡生活新空間”的相關知識,結合材料,寫一篇時政短評。參考答案1、 C 2、C 3、D 4、B 5、A 6、D 7、B 8、A 9、C 10、 D 11、D 12、B 13、 A 14、 B 15、D16、(1) 如今網絡不斷發展,上網適當娛樂是合理的。但是要注意增強自我控制能力,科學安排時間,防止自己依賴網絡沉迷網絡。學生目前的最主要任務是學習,因此要加強自身對外界紛擾信息的抵抗能力,進行充分自我管理。但是也要認識到網絡的兩面性,適度用網。(2)①要相信小孩能夠擁有自我管理的能力;②在平常注意培養小孩對于網絡兩面性的看法和觀點;③以身作則,適度用網。①在網絡中不傳播負面信息;②對于游戲應用應該對未成年人出臺防沉迷機制。17、網絡的積極影響:①網絡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②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網絡的消極影響:①在網絡時代,出現了一些虛假的、不良的信息。②沉迷于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③個人隱私容易被侵犯。理性參與網絡生活:①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③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只有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講 合理利用網絡 學案(一)學習目標:1.形成正確的網絡生活意識和習慣;養成遵守網絡規則的意識;養成利用網絡合理表達訴求的習慣2.學會“信息節食”;掌握正確地傳遞網絡正能量的方法3.知道媒介素養和“信息節食”,了解網絡規則(二)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學習難點:掌握正確的網絡生活方式(一)閱讀課本,補全知識:1.怎樣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我們要提高 ___________,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______和______有關的信息,不應該在___________面前停留,不應該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網絡,要學會“____________”。我們要學會_____________,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________暴力、色情、恐怖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我們要自覺遵守道德與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2.怎樣傳播網絡正能量?(1)我們要充分利用____________為社會發展__________。可以向有關部門積極提出意見和建議,為決策科學化、民主化貢獻力量。(2)我們要在網上____________。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讓網絡公共空間充滿正能量,高揚主旋律。(二)閱讀課本,找到下列問題并標注出來:1、★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如何辨別網絡謠言?3、★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1.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莫過于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這句話充分說明了當前人們過分依賴手機和網絡的現實。網絡的普及和手機大眾化造就了-支迅猛發展的“低頭族”大軍,并向未成年人蔓延。據統計,上網的中學生中有50%的學生聊天、打游戲,20%的瀏覽過不健康網站, 15%的查閱學習資料, 10%的看電影、聽音樂等。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教材知識說說中學生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2. 網絡將天涯海角、素不相識的人連在一起,網絡交往對象看不見,摸不著。網友在網上可能表現得溫柔體貼,善解人意,他或許出于真心,也可能故意偽裝起來以騙取我們的信任,以達到他們的目的。材料:國家網信辦統籌指導西瓜視頻、好看視頻、波波視頻等14家短視頻平臺,以及騰訊視頻、愛奇藝等4家網絡視頻平臺,統一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進入青少年模式后 ,所有網絡視頻用戶使用時段、服務功能、在線時長均受限,只能訪問專屬內容池。(1)說說為什么要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 (2)預防網絡沉迷,我們青少年應如何做 (3)網絡時代,我們應如何保護好隱私 3. 材料一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談到互聯網時作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互聯網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寶庫,里面有取之不盡的寶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給人類自己帶來無盡的傷害。材料二 在全國上下口罩緊缺的情況下,王某利用網友急購口罩的心理,在多個微信群和QQ群內加了許多新網友,她不斷散發我國口罩生產原材料已耗盡的信息,并提供自己有大量進口口罩出售的虛假信息,在短短幾天內騙得網友多人的定金共計人民幣近50000元,最終王某被抓拿歸案。材料三 小林同學學習成績優秀,性格開朗,深受同學和老師喜愛。從去年家里為他買了一部手機后,一切都改變了。他上課時用手機玩游戲,在寢室時用手機上網聊天,有時還利用手機觀看不良視頻。小林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與老師、同學的交流日漸減少。老師和父母做了許多工作,但他仍沉迷網絡,不能自拔。(1)根據材料一,請你談談對“互聯網用得好是阿里巴巴的寶庫,用不好是潘多拉的魔盒”這句話的感悟。(2)結合材料,請你談談合理利用網絡的理解?4.【健康網絡 守護成長】觀察漫畫,回答下列問題。(1)漫畫一反映了應對網絡信息需要提高 素養。(2)結合漫畫一,請你對“清朗·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系列專項行動進行評析。5. [網絡生活理性參與]以下為大頭兒子一家“曬”在網上的生活畫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網絡是把雙刃劍,請結合以上三幅圖片的內容分析其利弊。(2)請你判斷材料中中國法院網公布的“假借網絡刷單行詐騙”的行為是哪種違法行為 ,并說明理由。(3)請你為大頭兒子如何正確享受網絡生活提三條合理建議。見課時練習(一)課后反思:本節課我學會了:本節課存在的問題:把本節課所學知識畫出思維導圖附合作探究參考答案:1.①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 ,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我們要學會“信息節食”, 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應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不應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 可沉迷于網絡。③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2.(1)①網絡信息良莠不齊,沉迷網絡影響工作和學習,個人隱私容易被侵犯。②末成年人身心發育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侵害,需要給 予特殊保護。③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2)合理安排上網時間,學會“信息節食”, 增強自我控制能力,培養高雅情趣,豐富課外生活,自覺接受老師、父母的監督等。(3)①要增強防范意識,提高防范能力,保護好含有自己隱私的物品。②對個人的家庭住址、經濟狀況、聯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③不要侵犯他人的隱私權。④當發現個人隱私遭受侵犯時,要依法制止,并學會求助。3.(1)網絡交往擴大了我們交往的領域、對象,改變了以往的交往方式,豐富了我們的人生經驗;為我們了解時事、學習知識、與人溝通、休閑娛樂等提供了便捷的條件,這時,互聯網是阿里巴巴的寶庫。另一方面,沉迷網絡會荒廢學業、危害身體健康、影響人際關系,甚至誘發違法犯罪,這時,網絡是潘多拉的魔盒。(2)①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注意瀏覽、尋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學會"信息節食";③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4.(1)媒介。(2)是凈化網絡環境,規范網絡秩序的表現。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參與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是營造健康網絡環境的需要;是保護廣大網民合法權益的需要。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學會辨析網絡信息;合理使用網絡。5.(1)利 :手機遠程遙控家電,網絡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網絡豐富日常生活等;直播帶貨,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速;打破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生活變得便利豐富多彩結交朋友、查閱資料、學習新知、購買物品、尋醫問藥、休閑娛樂。推動社會進步,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弊:沉迷于網絡,會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出現了一些虛假的不良的信息;個人隱私易被侵犯;影響身心健康;易誘發違法犯罪為等。( 其他符合題意答案亦可)(2)犯罪 ;刑事違法行為;嚴重違法行為,網絡詐騙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觸犯了刑法,(應受刑罰處罰性)受到了刑罰處罰。(3)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學會辨析網絡信息;不沉湎網絡游戲,接受父母給予的建議和保護;提高媒介素養,利用互聯網獲取知識完善自我;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工作有關的信息,不沉溺于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負責任的網絡參與者;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傳播網絡正能量;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在網上傳播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揚主旋律;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基 本準則;網上捐款、網絡問政等。言之有理即可。目標解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達標測試自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暑假新授預習】第4講 合理利用網絡 學案 統編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doc 【暑假新授預習】第4講 合理利用網絡 達標檢測 統編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