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講 在社會中成長 達標測試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觀點中不正確的是( )A.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B.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C.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D.每個人從社會中獲得的主要是衣食住行等物質支持2.浩浩的15 歲生日恰逢國慶。在當天的日記中,浩浩真誠地寫下了對父母、老師、朋友的感謝,也表達了對偉大祖國繁榮昌盛的衷心祝福。浩浩的日記告訴我們( )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②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③社會學習比課堂學習更重要 ④個人只要融入國家就能夠發展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3.通過父母的撫育、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和社會的關愛等,我們的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這說明( )A.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 B.我們要主動認識社會、融入社會C.我們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D.人們成長的社會化過程是相同的4.“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下列符合上述表述的是( )①知識不斷豐富 ②規則意識不斷增強③價值觀念日漸養成 ④經濟收入不斷增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勞動思政課9月24日上午,110多位浙江大學大一新生參加了一堂有趣的勞動思政課,同學們要自己開荒種蘿卜;蘿卜出苗后要確保能夠茁壯成長;待蘿卜成熟時,要將收獲的蘿卜送到寢室樓的共享廚房做成菜。以下幾位同學看到這則新聞后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認同的是( )A.學校此舉在于讓同學們學會與不同的人打交道,盡快適應大學生活B.參與勞動、體驗生活,在社會課堂中成長,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C.學生應該學會基本的農業勞動技能,才能成長為合格的社會成員D.能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6.一滴水的壽命是短暫的,但當它匯入大海,與浩瀚的大海融為一體時,就獲得了新的生命。大海不干涸,一滴水就永存于大海之中。這一比喻說明( )①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 ②個人是社會的一分子,個人與社會是密不可分的③個人離開社會,照樣可以生活 ④社會是個人成長的舞臺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7.“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著別人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份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愛因斯坦的話說明( )①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②只有幫助他人,才可以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肯定③社會只能為個人的發展提供物質支持④很多人為我們的生活和成長承擔著責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同植物生長需要陽光、空氣和水一樣,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 )①物質支持 ②外在改變 ③精神滋養 ④親情安慰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9.中學生小俊最近的生活忙碌而充實,收獲滿滿:每天早上起床上網課,中午下樓參與核酸檢測,下午抽空網購食材,晚上做好飯菜等父母下班回來……這反映了( )①每個人的社會身份是唯一的 ②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③人的身份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確定的 ④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0.某班學生自發組織探究小組,利用暑假時間到博物館、科技館參觀學習,收獲頗多。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A.在多彩的社會生活中學習、成長 B.占用太多的學習時間,得不償失C.他們是為了從社會中獲得物質回報 D.暑假經歷不利于個人成長11.個人之所以成為個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義,是由于他是偉大人類社會的一員。這告訴我們( )A.個人和社會互不相干 B.個人可以脫離社會而存在C.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D.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不需要個人12.學習了《我與社會》一課后,同學們討論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以下觀點正確的是( )A.小紅:一個人的成功是靠個人努力獲得的,與社會沒有關系B.小張:“狼孩”的故事說明人在狼群中也能完成社會化C.小麗:青少年的主業是學習,不需要關注社會生活D.小華:魯濱遜的故事說明個人的生存不能離開社會13.收看“天宮課堂”直播,傾聽宇航員的講解,欣賞一個個奇妙的實驗,感受中國的科技力量。可以讓我們從中獲得( )A.智力發展 B.精神滋養 C.身體成長 D.物質支持14.中學生小軒每天都會觀看《新聞聯播》,了解國家政策和社會發展動態,他也經常和爸爸一起交流社會熱點問題,為社區建設提出建議。這說明隨著身體的成長、智力的發展、能力的提高,我們的社會生活空間不斷延展,我們會( )①更加關心國家發展 ②認為社會中只有美好的事物③更加關注社區治理,并獻計獻策 ④更加依賴父母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15.青少年在社會中成長,應養成親社會行為。下列不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 )A.中學生小明急切關切2月的土耳其地震B.十余年免費為鄉親看CT報告的醫生C.成都路口群眾合力制服揮舞菜刀的歹徒D.中學生小剛網絡宣揚暴飲暴食和暴玩二、綜合探究題16. 【點贊好少年,學習好榜樣】閱讀材料,完成問題。中央文明辦等聯合發布年度“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安徽省銅陵市女孩錢書瑤入選,錢書瑤從小就熱愛自然,善歡江豚,在老師的幫助下,她組織成立了校級守護“微笑”興趣小組、參與編寫的《身邊瑰寶》《保護江豚》《永遠留住江豚的微笑》等科普讀物被銅陵市教體局地方教材收錄。后來,她還成為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紅領巾講解員,兩年來,義務講解江豚知識50多場。(1)從個人與社會角度看,錢書瑤參與編寫保護江豚的科普讀物被教體局收錄,說明了什么?(2)成為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紅領巾講解員,對于錢書瑤自身的成長有什么意義?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社會主體,都有自己的生命價值,不應該忽視自我價值的實現;但人又是社會的人,是社會的一份子,應該主動為社會作貢獻。所以,我們應該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奉獻社會,在奉獻社會的過程中提升自我。這樣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材料二 2022年9月,我省疫情突然爆發,在援“筑”行動中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走出家門,為千萬戶居家隔離的市民提供幫助,為醫務人員提供接送服務,為物資緊缺的地方輸送物資……他們是抗擊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他們是我們身邊平凡的普通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愿者。某班決定以上述材料為背景組織一次主題班會宣傳活動,請你完成下列任務。(1)請你為本次主題班會設計一個主題。(2)活動的目的是要我們做個融入社會的人, 請你就“人的生存和發展為什么離不開社會”設計一個簡單的發言提綱。(3)材料二中志愿者的行為屬于什么行為 養成這種行為有哪些積極意義 (4)我們中學生應該如何養成上述行為 請你向同學們提出幾點建議。參考答案1、 D 2、B 3、C 4、A 5、 B 6、 A 7、C 8、B 9、D 10、A 11、C 12、D 13、 B 14、 A 15、 D16、(1)社會的進步,離不開個人的努力。(2)有利于增強尊重和敬畏生命的意識,熱愛生活;有利于提升個人的演講水平和表達能力,促進自我發展;有利于養成親社會行為,樹立正確人生觀;有利于增強社會責任感,熱心公益,服務社會;有利于培養增強自信、自強品格,活出人生的精彩;等等。17、(1)“融入社會、奉獻社會”、“參與社會、奉獻關愛”、“積極養成親社會行為”。(2)①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②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③個人是社會中的人,個人的成長、進步和發展離不開社會,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社會,任何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是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3)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4)①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②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講 在社會中成長 學案(一)學習目標:1.樹立“謙讓”“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親社會行為的意識;培養親近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自覺性。2.養成親社會的習慣;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投身社會實踐。3.知道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掌握親社會行為的重要性,能夠自覺培養自己的親社會行為(二)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社會對個人成長的作用學習難點:引導學生親近社會,服務和奉獻社會,積極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一)閱讀課本,補全知識:1.在社會課堂中成長(我們是怎樣在社會課堂中成長的?)(1)在社會課堂中成長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我們會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2)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2.親社會行為的表現_______社會,_______社會,_______社會。3.青少年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__________,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_______社會,________社會,________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2)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___________,塑造__________,形成正確的________,獲得他人和社會的_______與_______。(3)我們只有__________社會。_________社會,________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__________。4.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1)親社會行為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中養成。我們要主動______社會,關注社會_____變化,積極投身于____________。(2)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__________和______,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3)具體的養成方式:參加志愿者活動,討論社會熱點事件,學會謙讓、合作等。(二)閱讀課本,找到下列問題并標注出來:1、什么是社會化?2、如何理解“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3、★為什么說個人離不開社會?親社會行為有哪些表現?★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6、★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清華附中定期組織同學們走進自然,走進社會,進行綜合實踐文化考察活動,引導同學們在祖國大好河山中,在火熱的社會生活中感受、體驗、實驗、探究。這項活動得到家長、社會廣泛稱贊,同學們更是收獲滿滿。(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請你推斷同學們參加這樣的活動有什么意義。請聯系自己的親身經歷,談談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2.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同植物生長需要陽光、空氣和水一樣。我們從老師那里汲取知識、從醫生里獲得健康,從環衛工人那里享有干凈整潔的學習生活環境……我們享受著他人辛勤勞動成果。(1)人的成長能離開社會嗎?為什么?(2)列舉你所熟知的親社會行為。(兩項即可)3.河池市節水宣傳進校園活動在宜州區第二小學舉行,來自本校10余位“節水大使”志愿者代表用最堅定、最響亮的聲音莊嚴宣警,表達了踐行志愿者精神、全力以赴為節水宣傳活動服務的信心與決心。(1)上述志愿者的行為對個人成長有何意義?(2)我們應該如何向志愿者學習,養成親社會行為?4.【走進社會課堂】我市大中小學生積極參加了由云南省生態環境廳、省教育廳主辦的“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主題系列活動。某校圍繞主題開展了“美麗曲靖,我在行動”的實踐活動,同學們走進自然、走進社區身體力行。以下是同學們的一些做法及收獲。我們小組到寥廓山義務撿垃圾,過往的市民向我們投來贊許的目光我們小組去珠江源,用手機錄下公園的美麗瞬間,上傳微視頻宣傳曲靖。我們小組去農貿市場當志愿者,發放宣傳材料,提醒市民注意衛生和安全(1)請運用“在社會中成長”的相關知識,說說學生參與這些活動是一種什么行為 (2)養成這種行為有何重要意義 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小軍迷戀網絡游戲,放學后就把自己關在臥室里玩,也不跟父母交流;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各種課外活動都找各種理由不參加:雙休日和寒暑假也不怎么出門。請運用第一課《豐富的社會生活》中的知識,對小軍進行勸導。見課時練習(一)課后反思:本節課我學會了:本節課存在的問題:把本節課所學知識畫出思維導圖附合作探究參考答案:1.(1)有利于拓寬視野,提高綜合素養;有利于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有利于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2)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②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社會實踐;③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2.(1)不能。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2)勞動體驗、研學活動、關心時事、扶老助幼等等。3.(1)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2)①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②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③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4.(1)親社會行為。(2)①有利于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②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③有利于體驗社會生活,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己;④有利于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5.要養成親社會行為或要走進社會生活;因為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人不能脫離社會;只有走進社會,才能感受到社會生活的絢麗多彩;走進社會生活,能使我們在社會課堂中成長;走進會生活,能體驗到人生的價值。目標解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達標測試自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暑假新授預習】第2講 在社會中成長 學案.doc 【暑假新授預習】第2講 在社會中成長 達標檢測.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