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15.3 電熱器 電流的熱效應(第1課時)蘇科版九年級下冊內容總覽課標要求01學習目標02探究新知03典例分析04課堂總結05當堂檢測06目錄2022新課標要求3.4.5 結合實例,了解電功和電功率。知道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3.4.6 通過實驗,了解焦耳定律。能用焦耳定律說明生產生活中的有關現象。3.4.7 了解家庭電路的組成。有安全用電和節約用電的意識。學習目標1 知道電流的熱效應。2 通過實驗了解影響電流熱效應的因素。3 了解焦耳定律的概念及公式。新知導入1.電飯煲工作時,是將_____能轉化為____能.2.電油汀工作時,是將_____能轉化為____能.3.電熱毯工作時,是將_____能轉化為____能.電內電內電內新知導入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就明白了。小明的爸爸出門前囑咐他好好寫作業,不要看電視。爸爸回來時看到他在認真寫作業,電視機也沒打開,很高興,可是用手一摸電視機的后蓋就知道,小明剛看過電視。你知道他爸爸是根據什么判斷的嗎?探索新知1、電流的熱效應:導體通電發熱的現象。將電能轉化為內能的裝置,統稱為電熱器。探索新知主要利用電流熱效應工作的裝置稱為電熱器。2. 電熱器電烙鐵 電熱水器 電暖氣探索新知探索新知提出問題電流通過電熱器產生的熱量跟哪些因素有關?做出猜想導體的時間導體中電阻通電的電流 設計試驗控制變量法探索新知熱量與時間熱量與電流熱量與電阻保持I、R一定,探究Q與t的關系保持I、t一定,探究Q與R的關系保持R、t一定,探究Q與I的關系探索新知保持I、R一定,探究Q與t的關系熱量與時間關系電熱絲的 相同時,通電時間越 ,電熱就越 。【結論1】多長電流和電阻探索新知熱量與電阻關系保持I、t一定,探究Q與R的關系通過電熱絲的 相同時,電熱絲的電阻越 ,電熱就越 。【結論2】多大電流和通電時間探索新知熱量與電流關系保持R、t一定,探究Q與I的關系電熱絲的 相同時,電熱絲中的電流越 ,電熱就越 。【結論3】多大電阻和通電時間探索新知探究電熱的影響因素探索新知實驗結論結論1: 在通電電流和電阻相同的條件下,通電時間越長,電流產生的熱量越多。結論2: 在通電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的條件下,電阻越大,電流產生的熱量越多。結論3: 在電阻和通電時間相同的條件下,電流越大,電流產生的熱量越多。探索新知二、焦耳定律1、內容: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與導體電阻成正比,與通電時間成正比。2、公式:Q = I2Rt 3、單位:I-A, R-Ω, t-s, Q-J 探索新知三、電功與電熱的關系電功W=UIt電熱Q=I2Rt純電阻電路:電能 → 內能Q=W非純電阻電路:其他形式的能電能內能W其他=W - Q典例分析例1.下列用電器中,主要是利用電流熱效應來工作的是( )A. 電風扇 B. 電視機C. 電飯鍋 D. LED燈C典例分析例2.下列物體是用來防止電熱危害的是( )A.供取暖用的電褥子B.電熱取暖器的散熱片C.電熨斗的金屬外殼D.電視機上的散熱窗D典例分析例3.電爐絲通電一段時間后變得很燙,而連接電爐絲的導線卻沒有明顯發熱,這主要是因為 ( )A.導線的絕緣皮隔熱B.導線散熱比電爐絲快C.通過導線的電流小于通過電爐絲的電流D.導線的電阻遠小于電爐絲電熱絲的電阻D典例分析例4.將規格都是“220 V 100W”的一臺電風扇、一臺電視機和一把電烙鐵分別接入家庭電路中,通電時間相同,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三個電器產生的熱量一樣多B.電流通過三個電器做功一樣多C.三個電器消耗的電能一樣多D.電烙鐵產生的熱量最多A典例分析例5.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為3V,R1的阻值為10Ω,閉合開關后,電流表的示數為0.5A,則通過R1的電流為______A,R2的阻值為______Ω,通電5min,電路產生的總熱量為______ J。0.36720課堂總結當堂檢測1、當0.1安的電流通過一金屬線時產生的熱量為Q1,若使通過的電流增加到0.2安時,在相同的時間內產生的熱量為Q2,那么Q2是Q1的 ( )A、2倍 B、4倍 C、0.25倍 D、0.5倍B當堂檢測2.甲、乙兩段實心鐵導體的電阻值相等,將它們如圖所示串聯在電路中,通電一段時間后,比較甲、乙導體產熱的多少,正確的是( ?。?br/>A.甲導體的產熱比乙導體多B.乙導體的產熱比甲導體多C.甲、乙導體產熱相等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C當堂檢測3.如圖乙所示,將錫紙條的中間剪掉一些,已知ab、bc、cd長度相等,如圖甲所示,將錫紙條接在電池兩極,很快錫紙條開始冒煙、著火。關于該實驗現象的分析錯誤的是( ?。?br/>A.ab段的電阻大于bc段的電阻B.bc段產生的熱量大于cd段C.先冒煙的是ab段D.ab段的電流小于bc段的電流D當堂檢測4.電水壺燒水時,電熱絲很熱,連接它的導線卻不怎么熱,其原因是電熱絲與導線串聯______相同,因為電熱絲的電阻遠大于導線的, 根據公式________可知電熱絲放出的熱量遠大于導線,所以出現了電熱絲很熱導線卻不怎么熱的現象。電流Q=I2Rt當堂檢測5.如圖所示是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兩個透明容器中密封著等量的空氣,電阻絲b的阻值為10Ω,其余電阻絲的阻值均為5Ω。(1)實驗中通過比較U形管中______的變化來判斷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的多少。液面當堂檢測(2)甲裝置可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______的關系。(3)乙裝置通電一段時間后,______(選填“c”或“d”)電阻絲產生的熱量多。(4)若把乙裝置右瓶并聯的兩根電阻絲都放入瓶內,接通電源一段時間后,產生的熱量情況是______(選填“左瓶多”、“右瓶多”或“兩瓶一樣多”)。電阻C左瓶多當堂檢測6.如圖所示,電阻R1的阻值為20Ω,電阻R2的阻值為40Ω,當開關S閉合時,電流表示數為0.3A。求:(1)電源電壓;(2)10s內電路產生的熱量。答案:(1)4V (2)12J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5.3 電熱 電流的熱效應(第1課時) 學案班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使用時間:___________【學習目標】1.知道電流的熱效應。2.通過實驗了解影響電流熱效應的因素。3.了解焦耳定律的概念及公式。【探究新知】1.電流的熱效應:導體通電__________的現象。2.電熱器:將電能轉化為__________的裝置。3.探究電熱的影響因素:①在通電電流和電阻相同的條件下,通電時間越_____,電流產生的熱量越_____。②在通電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的條件下,電阻越_____,電流產生的熱量越_____。③在電阻和通電時間相同的條件下,電流越_____,電流產生的熱量越_____。4.焦耳定律:①內容: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與導體電阻成正比,與通電時間成正比。②公式:Q=_____________5.電功與電熱的關系:①純電阻電路:W_______Q②非純電阻電路:W_______Q【典例分析】例1.下列用電器中,主要是利用電流熱效應來工作的是( )A. 電風扇 B. 電視機 C. 電飯鍋 D. LED燈例2.下列物體是用來防止電熱危害的是( )A.供取暖用的電褥子 B.電熱取暖器的散熱片C.電熨斗的金屬外殼 D.電視機上的散熱窗例3.電爐絲通電一段時間后會變得很燙,而連接電爐絲的導線卻沒有明顯的發熱,這主要是因為 ( )A.導線的絕緣皮隔熱 B.導線散熱比電爐絲快C.通過導線的電流小于通過電爐絲的電流D.導線的電阻遠小于電爐絲電熱絲的電阻例4.將規格都是“220 V 100W”的一臺電風扇、一臺電視機和一把電烙鐵分別接入家庭電路中,通電時間相同,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三個電器產生的熱量一樣多 B.電流通過三個電器做功一樣多C.三個電器消耗的電能一樣多 D.電烙鐵產生的熱量最多例5.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為3V,R1的阻值為10Ω,閉合開關后,電流表的示數為0.5A,則通過R1的電流為______A,R2的阻值為______Ω,通電5min,電路產生的總熱量為______ J。【當堂檢測】1、當0.1安的電流通過一金屬線時產生的熱量為Q1,若使通過的電流增加到0.2安時,在相同的時間內產生的熱量為Q2,那么Q2是Q1的 ( )A、2倍 B、4倍 C、0.25倍 D、0.5倍2.甲、乙兩段實心鐵導體的電阻值相等,將它們如圖所示串聯在電路中,通電一段時間后,比較甲、乙導體產熱的多少,正確的是( )A.甲導體的產熱比乙導體多 B.乙導體的產熱比甲導體多C.甲、乙導體產熱相等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3.如圖乙所示,將錫紙條的中間剪掉一些,已知ab、bc、cd長度相等,如圖甲所示,將錫紙條接在電池兩極,很快錫紙條開始冒煙、著火。關于該實驗現象的分析錯誤的是( )A.ab段的電阻大于bc段的電阻B.bc段產生的熱量大于cd段C.先冒煙的是ab段D.ab段的電流小于bc段的電流4.電水壺燒水時,電熱絲很熱,連接它的導線卻不怎么熱,其原因是電熱絲與導線串聯______相同,因為電熱絲的電阻遠大于導線的, 根據公式________可知電熱絲放出的熱量遠大于導線,所以出現了電熱絲很熱導線卻不怎么熱的現象。6.如圖所示是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兩個透明容器中密封著等量的空氣,電阻絲b的阻值為10Ω,其余電阻絲的阻值均為5Ω。(1)實驗中通過比較U形管中______的變化來判斷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的多少。(2)甲裝置可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______的關系。(3)乙裝置通電一段時間后,______(選填“c”或“d”)電阻絲產生的熱量多。(4)若把乙裝置右瓶并聯的兩根電阻絲都放入瓶內,接通電源一段時間后,產生的熱量情況是______(選填“左瓶多”、“右瓶多”或“兩瓶一樣多”)。5.如圖所示,電阻R1的阻值為20Ω,電阻R2的阻值為40Ω,當開關S閉合時,電流表示數為0.3A。求:(1)電源電壓;(2)10s內電路產生的熱量。15.3 電熱 電流的熱效應(第1課時) 課后作業班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1. 將規格都是“220V 180W”的一臺電風扇和一床電熱毯,都接入家庭電路中,通電時間相同,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風扇產生的熱量多 B.電熱毯產生的熱量多C.二者產生的熱量一樣多 D.無法比較二者產生的熱量2.將甲、乙兩電阻絲串聯接入同一電路中,相同時間甲電阻絲比乙電阻絲放出的熱量多,則( )A.通過甲的電流比乙的電流大 B.甲電阻絲兩端的電壓比乙電阻絲兩端的電壓小C.甲電阻絲阻值比乙電阻絲小 D.甲電阻絲消耗的電功率比乙大3.甲、乙兩電熱絲電阻之比為2:3,通過的電流之比為3:1,則相同時間內產生的熱量之比為( ?。?br/>A.2:1 B.6:1 C.1:2 D.1:64.用電熱絲燒水,當電流為I時,t秒可將水燒開。如果電流減小為原來的一半,則燒開同樣的水所需時間為( )A.t/2 B.2t C.4t D.t/45.關于下圖所示實驗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br/>A.該實驗研究的是電流的熱效應B.實驗中采用了控制變量法C.觀察實驗現象可知:在其他條件相同時,電阻越大產生的熱量越少D.實驗中是通過觀察U形管內液面高低來判斷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熱量的多少6.圖甲是小燈泡L和電阻R的I﹣U圖象。將小燈泡L和電阻R接入圖乙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恒為2V,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由圖甲知小燈泡兩端的電壓越大,電阻越小B.開關S1、S2都閉合時,電流表示數為0.5AC.開關S1、S2都閉合時,電路總功率為1.4WD.開關S1、S2都閉合時,在1 min內電阻R產生的熱量為240 J7.如圖所示,阻值為R的電阻絲,用四種方法分別接在電壓為U或2U的電源上。閉合開關后,在相同時間內虛線框里的電阻絲產生的總熱量最多的是( )8.為了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阻大小的關系”,小健采用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R1<R2。(1)實驗中,R1、R2采用______的連接方法,通過它們的電流相等;(2)在通電時間相同時,兩支玻璃管內煤油上升較高的是______(填“甲”或“乙”)瓶。由此可知,在通電時間相同,電流一定的情況下,電阻越大,電流產生的熱量越______;(填“多”或“少”)(3)該實驗中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的研究方法(填一種即可)。9.如圖是“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甲、乙是完全相同的密閉容器,里面密封著等量的空氣,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變化反映密閉空氣溫度的變化,閉合開關前,A、B兩U形管內液面相平。(1)實驗中,乙容器外部電阻的作用是為了使左右容器內導體的________不相等。(2)由于電流產生的熱量不易直接測量,因此在實驗中是通過觀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變化來顯示甲、乙容器內空氣溫度的變化,這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3)通過對比觀察,________(選填“左邊”或“右邊”)容器中導體的電阻產生的熱量較多。由此可知,在電阻和通電時間相同時,電流越________,導體產生的熱量越多。10.在1min內,通過電阻為50Ω的電熨斗的電流為2A,則電熨斗產生的熱量是多少?11.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3V,開關閉合后,電流表為0.2A,電壓表示數為2V,求:(1)R2兩端的電壓是多少伏?(2)R2的電阻是多少歐?(3)通電1min電流通過R2所產生的熱量是多少焦?15.3 電熱 電流的熱效應(第1課時) 學案參考答案【典例分析】1、C2、D3、D4、A5、0.3 6 720【當堂檢測】B2、C3、D4、電流 Q=I2Rt5、(1)液面 (2)電阻 (3)C (4)左瓶多6、(1)4V (2)12J15.3 電熱 電流的熱效應(第1課時) 課后作業參考答案1、B2、D3、B4、C5、C6、C7、D8、(1)串聯 (2)乙 多 (3)控制變量法9、(1)電流 (2)轉換法 (3)左邊 大10、12000J11、(1)1V;(2)5Ω (3)12J乙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5.3 電熱器 電流的熱效應(第1課時) 學案.doc 15.3 電熱器 電流的熱效應(第1課時) 課件.pptx 視頻1.mp4 視頻3.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