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 | 《臉,臉,各種各樣的臉》導讀:《臉,臉,各種各樣的臉》是一本幫助幼兒認識五官、識別情緒的繪本。本文針對6名孤獨癥譜系障礙幼兒使用此繪本進行教學活動,旨在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模仿能力、遷移能力等,并從三個方面總結活動經驗,以期與同行交流分享。一、設計目的《3—6 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提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有利于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驗。”對孤獨癥幼兒來說,學會認識情緒、辨別情緒、表達情緒、控制情緒、調節情緒十分重要。因此,結合班級孤獨癥幼兒的特點,本次活動選用繪本故事《臉,臉,各種各樣的臉》。這本繪本通過點、線、面的方式表現五官特征,從而展現不同的表情。為了便于幼兒理解,教師在活動過程中忽略了孤獨癥幼兒難于理解的表情,如威風凜凜的臉和一本正經的臉,將常見的開心、傷心、生氣、睡覺的臉、甜蜜蜜的臉串聯起來。在集體閱讀中引導幼兒觀察繪本,在辨別表情、模仿表情、繪制表情圖、制作表情書等一系列活動中幫助孤獨癥幼兒認識情緒,學會用表情、動作正確表達情緒,從而形成良好的情緒行為。二、繪本分析《臉,臉,各種各樣的臉》是一本幫助幼兒認識五官、識別情緒的繪本,從眼睛到鼻子再到嘴巴,繪本用最簡單的圖形和線條為幼兒勾畫一張張不同的臉。通過線條、圖形與顏色的配合,幼兒可以生動感受不同情緒的變化,分辨它們之間的差別,在頭腦中形成既視感強烈的具象圖畫。從開心、傷心等基本情緒到調皮搗蛋等更細膩的情緒,幼兒閱讀繪本的過程就是發現新情緒的過程。幼兒可以直觀感受情緒帶來的面部變化,進而模仿學習。這既符合低齡幼兒的認知特點,又為幼兒發揮想象閱讀提供了空間。在幼兒認識情緒之初,成人不必刻意回避消極情緒,不論高興、快樂還是傷心、生氣都是正常和健康的。三、學情分析本次活動的對象為本園孤獨癥譜系障礙幼兒,共 6 名幼兒參與活動,平均年齡在 4—5歲,根據幼兒的參與度、共同關注、語言表達、情緒行為等綜合能力水平分為 3 個層次。A 層 :2 名幼兒。認知能力和語言理解表達能力較好,學習能力較強,愿意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能較細致地觀察畫面并使用語言進行表達,能將簡單的線段、圖形進行組合繪畫。B 層 :2 名幼兒。認知能力水平一般,積極主動性和配合度較高,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觀察事物,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欠佳,能繪畫線條或圖形來表現事物。C 層 :2 名幼兒。有一定的認知基礎,只能理解和表達簡單常用的語句,主動性較弱,單一刻板,注意力比較短暫,有自我刺激行為,能畫出簡單的線段或圖形。四、活動目標(一)通過觀察學習,能理解故事內容A 層 :通過觀察學習,理解繪本故事內容。B 層 :通過觀察學習,能在教師的支持下理解故事內容。C 層 :能在輔課教師的協助下參與課堂學習。(二)通過觀察畫面,了解各種各樣的臉所對應的表情A 層 :通過觀察畫面,能辨識五種常見的表情。B 層 :通過觀察畫面,能在教師的支持下認識五種常見的表情。C 層 :能在輔課教師的協助下認識三種常見的表情 (高興、傷心、生氣)。(三)能通過模仿和經驗遷移學做不同的臉,體驗不同的表情通過繪本閱讀,掌握表情和情緒之間的關系。增加情緒體驗,提高共情能力。五、活動準備《臉,臉,各種各樣的臉》PPT、小鏡子若干、彩 色水彩筆若干、沒有表情的娃娃畫 6 個一組 , 數量與幼兒人數相同。六、活動過程(一)律動導入,引起幼兒共同關注1.教師和幼兒拍手坐好,相互打招呼問好。2.教師和幼兒一起做《表情操》律動兒歌,提升幼兒注意力和模仿能力。3.教師出示鏡子,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照鏡子觀察自己的小臉,找一找鏡子上 的五官,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做一做表情。讓幼兒一起跟著模仿,并邀請個別幼兒做怪表情,同伴模仿。設計意圖 :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通過表情操、照鏡子活動加深幼兒對五官的印象,通過模仿加深對表情的感知,幫助幼兒了解表情的變化同時提升幼兒同伴之間的互動能力。(二)多媒體教學,整體感知故事內容1. 介紹故事名字,引起幼兒的興趣師 :剛才在照鏡子時,小朋友們都看到了自己的臉!今天老師也帶來一個關于臉的繪本故事,這個臉會發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呢?設計意圖 :多媒體呈現繪本,直觀、形象,容易吸引幼兒注意,幫助幼兒整體感知繪本內容。2. 播放 PPT,集體閱讀,結合經驗進行討論(1)逐頁閱讀講述圖1—圖4,介紹臉師 :小朋友們看這是一個什么?這是一張臉,臉上有什么呢?兩只眼睛、一個鼻子,還有一張嘴巴。設計意圖 :引導幼兒觀察,加強幼兒自主表達。(2)閱讀圖5,觀察笑臉師 :主人公的小臉看著你們,露出什么表情?從什么地方看出他笑了?師 :嘴角彎彎向上翹,這是開心的表情,那你們開心時是什么樣子的?什么事情會讓你覺得開心?設計意圖 :引導幼兒學習觀察,結合自身經驗 , 加強幼兒自主語言表達。(3)從傷心臉到開心的臉(圖6—圖7)師 :(翻到傷心)小臉變成什么樣了?什么事情讓他這么傷心?(幼兒自由表達)師 :有什么辦法讓他不再傷心?(自由表達)師 :(翻到下一頁的笑臉)哎呀,你們的辦法真好。看,他多開心啊!謝謝你們!引導幼兒結合經驗說一說什么事情會讓自己感到傷心。(自由表達)設計意圖 :結合幼兒生活經驗,培養幼兒大膽表達的能力。(4)從哭的臉到生氣的臉(圖8—圖9)師:(出示哭的臉)可是,有的時候,他還會這樣!你們會為什么事生氣?師 :這張臉和傷心的臉有什么不一樣?誰發現了?(有眼淚和沒有眼淚)師 :看到別人傷心哭了或自己生氣時,心里舒服嗎?我們該怎么辦?師 :有的小朋友說請他吃棒棒糖、抱一抱他、給他拿紙擦眼淚……你們的辦法都很好。當我們傷心難過或生氣時,我們可以深深地吸一口氣,然后去做點別的事情。你們也可以和爸爸媽媽說一說自己的心情哦,請爸爸媽媽幫忙!設計意圖 :培養幼兒觀察比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5)睡著的臉到甜蜜蜜的臉(圖10、圖13)師 :我們的臉有時候會開心,有時會傷心,有時會生氣,有時是睡著了的,有時是甜蜜蜜的。師 :你們睡著了是什么樣子的表情?我們一起學一學。引導幼兒思考一下他為什么會有甜蜜蜜的表情, 發生了什么事情。設計意圖 :通過觀察辨識表情了解表情的不同, 積極大膽猜測。3. 再次講解,加深幼兒理解不同臉部表情表達的情緒師 :這個故事真好聽,讓我們一起在聽一聽、看一看吧!師 :這是什么樣的臉?為什么?逐頁翻書,邊翻邊講解各種各樣的臉,引導幼兒說一說,注意引導幼兒聽和看。總結 :我們小臉可真神奇,能做出各種各樣的表情,有開心的、傷心的、生氣的、睡著的、甜蜜蜜的…… 每個表情都是不一樣的。設計意圖 :整體講述故事內容,加深幼兒對臉的認知,提升幼兒學習能力。(三)創意活動:我為娃娃畫表情師 :今天,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有趣的臉,老師這里還有很多小娃娃們沒有表情,請小朋友動手畫一 畫,給他們添畫上不同的表情,并請你們說一說畫的是什么表情。設計意圖 :活動升華,緊扣故事內容,創造機會和條件,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發展幼兒想象力、 創造力。(四)活動小結師 :今天,我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臉,特別有趣。這些臉,都藏在這本書里:《臉,臉,各種各樣的臉》。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再讀一讀這個故事,說一說、演一演故事內容。設計意圖:家園共育,培養親子閱讀能力和提升親子互動。(五)活動延伸1. 豐富班級的圖書角,便于幼兒自助取放,吸引幼兒自主閱讀。2. 在操作區提供不同的材料。請幼兒畫一畫、做一做不同的表情。3. 結合日常活動記錄幼兒不同的表情,和幼兒一起制作我的表情書。設計意圖 :對幼兒掌握的知識進行鞏固、泛化, 提高幼兒的小肌肉控制能力,增強圖畫語言表征的能力,提高審美和創造力。七、活動總結(一)選擇與幼兒生活相關的繪本在選擇繪本時要符合 3—6 歲幼兒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基于幼兒當前發展需要,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和幼兒實際經驗相融合。此外要內容簡單、色彩明亮、生動有趣,內容比較容易理解。根據孤獨癥幼兒的特點和閱讀能力有目標地刪選和修改,降低難度,有利于幼兒參與活動,提高配合度。(二)多感官參與,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指南》提出讓幼兒“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本次活動通過動作模仿、照鏡子游戲、多媒體教學、藝術活動等形式,充分調動幼兒多感官參與,激發幼兒的積極性。(三)挖掘繪本價值,開展多元化的繪本延伸活動某些孤獨癥幼兒在美術繪畫方面有著獨特天賦,結合繪本內容延伸出“我為娃娃畫表情”游戲。在幼兒給娃娃設計表情時,每個幼兒的表現都不一樣,有的畫出愛心形狀的眼睛表示喜歡,感嘆號的眼睛表示驚喜,還有的畫出了吐舌頭的怪表情,充分體現大膽的想象和創造力。結合繪本內容,在建構區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擺一擺、拼一拼,建構出不同表情的娃娃。在美工區通過剪、貼、畫等多種方式制作“我的表情書”,在創作表情包的過程中學會表達情緒。在延伸音樂活動《幸福拍手歌》中通過音樂替換歌詞,表演不同的動作,學會用肢體語言表達情緒,也可以在音樂的律動中釋放自己的情緒,獲得愉快感。八、結語在繪本《臉,臉,各種各樣的臉》活動中,幼兒的共同關注、同伴互動、語言表達、動手操作等方面都得到了鍛煉,學習變得更有趣,活動更豐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