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講 我與社會 達標測試一、單項選擇題:1.中學生王怡針對小區門口出現小攤販亂擺攤的問題進行了調查,并把調查的結果和建議反映給當地政府。王怡的做法告訴我們 ( )A.要關注社區的治理,并獻計獻策 B.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關注社會治理上C.要關心國家的發展,并為之自豪 D.參與社會生活就是給政府提意見2.“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副對聯啟示我們( )A.政治生活是人們最主要的生活B.在所有事件中,政治事件最為重要C.政治與我們息息相關,應積極參與政治生活D.讀書是為了參與政治生活3.北京市一零一中學通過社團、選修課推進活動開展,學生代表多次參加市政協全會全程觀摩,他們的不少建言受到委員們的關注,由委員們提交到大會并成為正式提案。由此可見,置身于廣闊的社會之中,我們會( )A.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走向成功 B.更加關注社會治理,并獻計獻策C.學到更多的知識,不需要再上學 D.懂得更多的生存技能4.為了豐富同學們的課外生活,開學第一天,貴州省余慶縣大烏江鎮涼風小學把開學第一課搬到了金燦燦的稻田里,用別開生面的方式開啟新的學期。同學們參加此類活動可以( )①開闊眼界,增長見識 ②體會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③陶冶情操,提升素養 ④感受社會生活的絢麗多彩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5.小楠計劃在周末開展“防疫義務宣傳”為主題的宣傳活動,該活動的實施路徑是( )①召集人員、分工協作 ②明確主題、制定計劃 ③深入社區、開展活動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6.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三人組成功返航著陸。小宇在電視里看到這則新聞時,感到非常自豪,對中國航天人的進取和奉獻精神感到由衷敬佩。這說明( )①個人是社會的一個“結點”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③我們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 ④我們要關心國家的發展,并為祖國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進入中學時代,我們的認知不斷擴大,能力不斷提升,慢慢跳出“家一學校”的固定生活圈,開始去了解和感受社會生活。下列感受社會生活的做法中你贊同的是( )①沉迷網絡游戲,歡度開心暑假 ②走進農村田間,參與田間勞作③棄學投身社會,認真就業創業 ④開展社會調查,進行普法宣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開始關注社會、談論一些社會話題。下列做法能正確體現感受社會生活的是( )①參與打牌賭博 ②參加愛心捐贈 ③參觀魏源故居 ④參加研學活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寒假期間,古田團縣委組織返鄉大學生開展了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學習紅色黨史、參與志愿服務、深入基層調查等,引導返鄉大學生傳承紅色基因、傳遞愛心公益火炬。這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 )①有利于引領學生直接學習書本知識②讓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得到鍛煉③使學生對社會生活的認識越來越深刻④有利于引領學生探索專業的知識領域,提高專業成績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0.一幅幅生動的社會生活畫卷在我們面前展開,我們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下列能夠體現上述觀點的有( )①“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②小磊沉迷于網絡游戲③2022年春節期間,各地冰雪游火爆,旅游年味更濃④我國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生態環境持續改善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1.以下同學感受社會生活的方式你認可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小道特別喜歡雙休日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光,陪媽媽逛街、買菜、幫廚,和爸爸一起打球,討論新聞時政。小道的做法會( )①增進與爸爸媽媽的情感 ②加強對社會生活的了解③豐富自己的生活閱歷 ④減少學習時間,影響學習成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我們要主動融入絢麗多彩的社會生活。對于融入社會生活,下列同學的做法中不正確的是( )A.小浩經常看新聞,來了解社會的發展,感受社會的進步B.小佳經常參加小區的公益活動C.小薇經常為所在城市的發展提出建設性的意見D.小宇總是以作業多沒時間為借口不參加實踐活動14.我們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置身于廣闊的社會之中,融入社會生活,我們( )①會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②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③會更加關注社會治理,并獻計獻策④會更加關心國家發展,并為之自豪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5.社會離不開個人,是因為( )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②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的全面進步密不可分③人們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社會提供的種種條件④任何社會的生存和發展,都是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二、綜合探究題16. 下圖是小明繪制的社會關系網絡圖。(1)觀察圖片,以社會關系建立的基礎為標準,列舉小明與他人之間的三種不同社會關系。(2)從社會關系的角度,你還能得出什么結論?(寫出一條即可)(3)依據關系圖,選擇小明的兩種身份,并分別說明應該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7.材料:每個人都不止一種身份,即使是剛出生的嬰兒,他(她)都不止一種身份:除了是家庭的新人外,他(她)還是一個國家的新公民。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身份還會逐漸增加。(1)為什么說每個人都不止一種身份?(2)在社會生活中,你都具有哪些具體身份?請列舉兩個。參考答案1、A 2、C 3、B 4、 A 5、 B 6、D 7、C 8、D 9、B 10、C 11、A 12、A 13、 D 14、D 15、C16、(1)小明與爸爸媽媽、外公外婆是血緣關系;小明與老師、同學是業緣關系;小明和鄰居、同鄉是地緣關系。(2)人們在交往中形成了各種社會關系;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3)本題答案具有開放性,答案內容與具體身份對應,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答案示例:兒子,孝敬父母。鄰居,和睦相處。乘客,主動購票,做到誠信,遵守乘車規則。學生,認真學習;同學,友愛互助,不歧視。公民,愛國,遵守道德、遵守法律。17、(1)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2)在家里,我們是父母的孩子;在學校,我們是老師的學生;在超市,我們是顧客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講 我與社會 學案(一)學習目標:1、知道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2、理解參與社會生活的意義;3、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的關系;4、感受社會生活的變化,關心國家發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5、提高學生關心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二)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感受和認識社會生活;學習難點: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一)閱讀課本,補全知識:1、走進農村,我們看到農民在田間___________;來到工廠,我們看到工人在___________地工作;步入_______,琳瑯滿目的商品映入眼簾;參觀博物館,豐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觀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我們感受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一幅幅生動的___________畫卷在我們面前展開,我們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2、人在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中逐漸形成了錯綜復雜的__________。隨著身體的成長、智力的發展、能力的提高,我們的_______________不斷延展,我們會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我們會更加關注____________,并____________;會更加關心_____________,或為之自豪,或準備為之分憂。3、個人是社會的____________部分。如果把個人看成點,把_____________看成線,那么,由各種關系連接成的線就織成一張“大網”,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4、人的身份是通過____________確定的。在不同的____________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例如,我們是父母的子女;我們是老師的學生、同學的同學;在小區里,我們是業主,也是其他業主的鄰居;在祖國大家庭中,我們是未來的建設者……(二)閱讀課本,找到下列問題并標注出來:1.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感受社會生活?2.感受社會生活有哪些意義?3.★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主要的社會關系有哪幾種?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春節期間,小澤跟隨爸爸回老家給親朋好友拜年。對于這些親朋好友,小澤與很多人產生各種各樣的關系,如父母、老師、公交車司機等,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關系網絡中。(1)思考:小澤對每個人的稱呼有區別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 見下圖:每個人都生活在如上圖所示的社會關系網絡中。(2)請你結合圖示說說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怎樣的?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八年級學生小布每天看電視新聞,他還通過學校的報欄來了解社會,了解天下事。看報,成了小布每天的必修課。這使他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同桌小霖勸他說:“學習壓力那么大,不如把看報的時間用來多做幾道題。(1)從人與社會關系的角度,談談你對材料一這個關系圖的認識。(2)閱讀材料二,請你簡要評析小霖的說法。(3)青少年應有關注天下大事的興趣和習慣。你知道關注社會的途徑有哪些嗎 3.【個人與社會】材料一 李剛是一名教師,他在妻子、兒子、同事、鄰居的眼里,都得到很高的評價和認可。材料二 魯迅先生曾說過:“一個人想要離開社會而生存,那正像人拔著自己的頭發想離開地球一樣的不可能。”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寫出李剛所處的社會關系分別屬于哪種類型?人物 ①李剛與妻子、兒子 ②李剛與同事 ③李剛與鄰居所屬社會關系(2)說說你是如何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的。4.閱讀樂樂同學的兩則日記片段,回答問題。社會生活豐富多彩,置身廣闊天地,我們不斷成長,日益豐富自己……社會就是一個大舞臺,每個人都會隨著場景的不同,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比如,此刻在家里,我是女兒;到了學校,我就成了學生;到了城市里,我就成了市民。(1)從樂樂的這段話中,你獲得哪些感悟?暑假期間,很多同學在家長陪伴下外出旅游,欣賞山河美景,尋訪文物古跡,感受城市面貌,體驗農村發展……(2)從個人與社會的角度,談談同學們為什么需要外出旅游、走進社會?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社會是個多姿多彩的大舞臺,絢麗的社會生活,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我們去探究、去參與。作為青少年,我們該如何了解社會呢?為此,某中學八年級(2)班的全體同學在道德與法治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一次主題班會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1)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三例絢麗多彩的社會生活。班會上,老師對同學們說:“身處的環境不同,我們所處的社會群體自然就不同。在家里,我們是子女,面對的是父母;在學校,我們是學生,面對的是老師和同學;在路上,我們是行人,面對的是社會道德和法律法規的約束。我們都是社會‘大家庭’中的一頁,我們身在其中。所以說,我們與社會零距離。”(2)老師的話說明“我與社會”有怎樣的關系?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在生活中我們怎樣才能使自己更好地“與社會零距離”。見課時練習(一)課后反思:本節課我學會了:本節課存在的問題:把本節課所學知識畫出思維導圖附合作探究參考答案:1.(1)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2)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把個人看成點,把人與人的關系看成線,那么,由各種關系連接成的線就織成一張“大網”,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2.(1)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②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的身份是不同的。③具體到本圖,人的身份可以通過血緣關系來確定。(2)小霖的說法是片面的。青少年不但要用功讀書,還需要樹立主人翁意識,關注社會發展。因為:①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形成了各種社會關系。②隨著身體的成長、智力的發展、能力的提高,我們的社會生活空間不斷延展,我們會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③我們會更加關注社區治理,并獻計獻策;更加關心國家發展,或為之自豪,或準備為之分憂。(3)通過①讀報紙、②聽廣播、③上網等途徑關注社會。3.(1)①血緣關系 ②業緣關系 ③地緣關系。(2)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②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③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4.(1)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定的,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扮演不同的角色,而每種角色都意味著承擔相應的責任,角色不同,責任不同。(2)隨著身體的成長、智力的發展、能力的提高,我們的社會生活空間不斷延展,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我們要在不斷社會化中逐步成長為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5.(1)走進農村,看到農民在田間辛勤勞作;來到工廠,看到工人在有條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場,琳瑯滿目的商品映入眼簾;參觀博物館,豐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觀看升旗儀式,感受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寫出三點言之有理即可)(2)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我們應更加關注社區治理,并獻計獻策;我們應更加關心國家發展,或為之自豪,或準備為之分憂。(寫出一點言之有理即可)目標解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達標測試自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講 我與社會 學案.doc 第1講 我與社會 達標檢測.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