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 題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18課《電腦美術》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教材內容 分 析 教材分析本課是一年級上學期的學習內容,本課結合學生用電腦“畫圖”中的圓形、方形等工具和填色的“油漆桶”工具,來表現美術作品,表達自己的想法,體驗電腦畫圖的樂趣。教材中,提供了兩種“同工異曲”的表現方法。所謂“同工”,指的是兩種方法都需要先用圖形工具選擇合適的圖形,圈畫出構成畫面的基本形狀,然后,再根據需要把這些圖形組成自己需要的畫面。所謂“異曲”則指的是創作的結果。方法一,使用與輪廊相同的色彩填充圖形,所以創作的結果,是不同色彩形狀組合,而方法二,則是在圖形內,用其他色彩鎮充,形成有輪廊的圖形結合。“異曲同工”的目的,是在盡可能簡單操作的前提下,為豐富學生的創作,提供不同的方法。設計理念 1、是否標新立異,大膽、積極地思考。2、是否能利用矩形、橢圓形等工具進行繪畫創作。學情分析 學生現實生活中使用電腦機會較少,對電腦以及電腦軟件熟悉度較差,本節課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多媒體,從頭開始讓學生接觸電腦美術。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打開電腦并進入操作系統畫板程序的界面。2、指導學生采用界面上的繪畫工具進行簡單的繪畫游戲。3、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創意和操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積極大膽的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敢于上機操作,并能利用矩形、橢圓形等工具進行繪畫創作。教學過程教學環節(一) 師生活動 1.師通過電腦屏幕引導學生鞏固認識畫圖程序窗口。2.師打開有關花邊的電腦美術優秀作品讓學生欣賞,并請學生思考:這些圖案有什么特點?是運用了菜單欄中的哪項功能制作出來的?3.復習排列與重復的知識內容。設計意圖 請學生按程序打開電腦進入畫圖界面復習復制和粘貼的操作過程,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熱情與興趣。教學環節(二) 師生活動 1.分析與講解:師通過電腦屏幕向學生進一步說明畫圖程序界面上的各種工具的用途并演示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設計意圖 第一步像學生講解圖畫工具的使用途徑,讓大家簡單了解教學環節 (三) 師生活動 2.欣賞與思考:指導學生欣賞教材作品,學生根據圖示中的制作步驟思考:單獨紋樣是采用工具箱中的什么工具制作出來的?一個單獨紋樣如何變成一條漂亮的花邊圖案,它采用什么方法制作出來的?(師通過演示使學生進一步鞏固選取、復制、粘貼的制作要點)師通過電腦屏幕向學生展示一幅花邊圖案,并提問:這組花邊圖案還有其它的排列方式嗎?(導出翻轉的功能)。師演示翻轉的制作過程(復制—粘貼—翻轉)。請學生看書說說翻轉后形成新的單獨圖案是如何繼續制作花邊圖案的?(師通過演示進一步補充說明)設計意圖 本環節通過電腦像學生演示花邊的翻轉排列方式,用電腦演示會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到(復制-粘貼-翻轉)是如何操作。教學環節 (四) 師生活動 3.學生歸納步驟:打開畫圖程序。(開始—程序—附件—畫圖)。打開工具箱的各種工具畫出一個形象后上色,并打開編輯進行復制、粘貼、翻轉、變化和排列。設計意圖 經過前面環節的講解,學生已經對電腦美術有了一定的了解,現在開始進行操作。教學環節 (五) 師生活動 布置作業:讓學生利用復制、粘貼、變化和翻轉制作一副獨特、有趣的花邊圖案。鼓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作和繪制。作業完成后可讓學生互評、互欣賞。設計意圖 經過學習,學生已經簡單可以進行電腦美術的設計和操作,本環節將進行簡單的操作。教學反思 對一年級學生來說,“使學生進一步熟練使用鼠標 ,學會利用教學軟件中提供的繪圖工具及顏料進行基本構圖,配色,能設計制作出相對完整,比較綜合的繪畫作品。〞是教學的主要目的,由于一年級學生識字星有限,金山面王因形化界面,各種工具及功能按鈕簡單形象,初學者能夠比較容易的入門。 此外豐富的背景圖庫和形家角色,學生們能夠比較容易的拼湊出漂亮的圖國,容易操作,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提高了他們學習的興趣。興趣小組則有所不同,目的在于選拔和培養有良好天賦和濃厚興趣的同學,是一種特長教育,難度層次相對較高。今年考慮到有較大一部分同學是低年級學生,所以我選擇了windows自帶的“國圖”軟件,作為學習電腦繪國的基本工具。國圖界面也非常簡潔明了,工具相對較少,但能夠實習小學生繪畫的基本要求,同時又能培養學生的手繪能力,讓有特長的學生得到充分的發揮。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興趣小組還可以 入Flash或者Photoshop軟件進行教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