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物質的轉化規律) 識點1.非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 有的非金屬可以轉化為非金屬氧化物(以硫磺燃燒實驗為例):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取一藥匙硫磺,觀察其外觀硫磺是淡黃色粉末講硫磺放到燃燒匙中,在酒精燈上點燃硫磺,觀察現象硫磺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并放出熱量,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把燃燒著的硫磺放進盛有氧氣的集氣瓶內,觀察現象燃燒更旺,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注意】二氧化硫是一種有毒、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不要直接排放都空氣中。該實驗最好在通風櫥中進行;硫的用量不能過多,為吸收SO2,集氣瓶中要預留一些水或氫氧化鈉。 非金屬氧化物可以轉化成酸,不穩定的酸受熱分解后又重新生成非金屬氧化物(以CO2與碳酸的轉化為例):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原因分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取2杯蒸餾水,向其中1杯蒸餾水中吹氣或通入二氧化碳。然后分別向2只燒杯中滴加幾滴紫色石蕊試液吹氣或通入二氧化碳的燒杯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后,溶液變紅;另一杯無變化吹氣或通入二氧化碳的燒杯中,生成了碳酸向2只燒杯中分別取少量液體放入試管中,加熱,觀察現象變紅色的燒杯內的溶液又變成了原來的紫色,另一燒杯內無變化碳酸不穩定,受熱分解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其他非金屬氧化物也可以與H2O反應。 二氧化硫與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氧化硫與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氧化二磷與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規律總結】非金屬氧化物+H2O→酸(含氧) ★有的非金屬可以轉化為非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又可以轉化成酸,不穩定的酸受熱分解后又重新生成非金屬氧化物。 【提問】寫出C→CO2→H2CO3→Na2CO3相關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金屬單質→非金屬氧化物→酸→鹽 非金屬單質在氧氣中燃燒可生成非金屬氧化物。大部分的非金屬氧化物可溶于水,生成對應的酸;也可與堿反應生成相應的鹽和水。少數非金屬氧化物(如二氧化硅)不能跟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如硅酸);也有少數非金屬氧化物不能跟堿反應,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 知識點2.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 (1)有的金屬與非金屬可以發生反應,轉化成化合物(以鐵粉和硫磺感應的實驗為例子) ①實驗藥品:鐵粉(黑色)、硫磺 ②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SFeS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取少量鐵粉放在白紙上,再取少量硫磺與鐵粉混合。用磁鐵接近混合物,觀察現象鐵粉被磁鐵吸引把混合物放進試管內,用酒精燈加熱,觀察現象鐵粉和硫磺反應發光,生成黑色固體,同時放出大量的熱將生成物倒在白紙上,觀察生成物的外觀,再用磁鐵靠近生成物,觀察磁體能否吸引生成物生成物呈塊狀,不能被磁鐵吸引實驗解釋:反應前是單質鐵,可以被磁鐵吸引,反應后生成物不再是鐵,而是硫化亞鐵(鹽),所以不能被磁鐵吸引。充分說明金屬單質鐵轉化成了相應的化合物。 其他一些金屬與非金屬也可以發生反應。 鈉和氯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鐵和氯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些金屬氧化物可以與水反應生成堿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在蒸發皿中放1小塊生石灰,加少量水,攪拌,觀察現象生石灰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 CaO+H2O=Ca(OH)2向反應后的蒸發皿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觀察現象無色酚酞變紅其他一些金屬氧化物也可以與水反應生成堿。 氧化鈉和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鋇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鉀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不是所有的金屬氧化物都能和水反應。只有可溶性堿對應的金屬氧化物能和水直接化合。 知識點3.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 1.兩條縱線 (1)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例如Ca→CaO→Ca(OH)2→CaCO3; (2)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鹽,例如C→CO2→H2CO3→Na2CO3。 2.四條橫線 (1)金屬+非金屬→無氧酸鹽,例如2Fe+3Cl22FeCl3; (2)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含氧酸鹽,例如CaO+SiO2CaSiO3; (3)酸+堿→鹽+水,例如HCl+NaOH===NaCl+H2O; (4)鹽+鹽→新鹽+新鹽,例如AgNO3+NaCl===NaNO3+AgCl↓。 3.四條交叉線 (1)金屬氧化物+酸→鹽+水,例如Fe2O3+6HCl===2FeCl3+3H2O; (2)非金屬氧化物+堿→鹽+水,例如SO2+2NaOH===Na2SO3+H2O; (3)酸+鹽→新酸+新鹽,例如CaCO3+2HCl===CaCl2+CO2↑+H2O; (4)堿+鹽→新堿+新鹽,例如2NaOH+CuSO4===Na2SO4+Cu(OH)2↓。 4.兩條彎線 (1)金屬+鹽→新金屬+新鹽,例如Fe+CuSO4===Cu+FeSO4; (2)金屬+酸→鹽+氫氣,例如Zn+H2SO4===ZnSO4+H2↑。 5.八圈圖可用下列口訣加以記憶:兩條縱線通到底(6條規律),四條橫線相聯系(4條規律),六條交叉成網絡(6條規律)。【來源:21·世紀·教育·網】 4、常見的轉化關系 同步題型 1、關于硫燃燒的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B.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 C.該實驗最好在通風櫥中進行 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S+3O22SO3 2、下列物質間的轉化,不能一步實現的是( ) A. CO2→H2CO3 B. CuO→Cu(OH)2 C. H2CO3→CO2 D. Cu(OH)2→CuO 3、下列物質的轉化能實現的是( ) A. H2SO4 HCl B. CO Na2CO3C. Cu(OH)2 NaOH D. NaNO3 Ba(NO3)2 4、下列轉化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的是( ) A. Ba(OH)2→NaOH B. HCl→NaCl C. Fe2O3→Fe(OH)3 D. MgCO3→MgCl2 5、下列轉化能一步完成的是( ) ①CH4→CO2 ②HNO3→HCl ③CaO→Ca(OH)2 ④BaCl2→Ba(NO3)2⑤CuO→Cu 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6、在的各步轉化中,反應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不包括( ) A.化合反應 B.復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分解反應 7、如圖,給出了三種物質可能存在的轉化關系,根據所學的物質性質及化學變化規律,判斷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不能一步實現轉化的有①② B.實現③轉化,可通至氯化鈉溶液C.實現⑤轉化,可加入碳酸鈣粉末 D.實現⑥轉化,可加入氫氧化鉀溶液 8、鐵可以轉化為多種含鐵化合物,請寫出如圖 所示的轉化過程中相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④ 。 反應②表明:金屬和非金屬可以相互反應,生成相應的 ; ③④兩個反應表明:鐵和酸或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鐵的化合價通常為 。 9、下列哪種金屬氧化物不能通過與水反應得到相應的堿( ) A.Na2O B.CaO C.K2O D.CuO 10、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轉化均能一步實現的是( ) A.FeFe2O3Fe(OH)3 B.CuOCuSO4CuCl2 C.SSO2H2SO4 D.CO2Na2CO3NaOH 11、某同學在學習了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規律后,繪制了可以通過一步反應制取MgSO4的思維導圖(如圖所示),其中所選用的物質錯誤的是( ) A.①—Mg B.②—MgCl2 C.③—H2SO4 D.④—Mg(OH)2 12、如圖給出了三種物質可能存在的轉化關系。根據所學的物質性質及化學變化規律,判斷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不能一步實現轉化的有①② B.實現③轉化,可將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鈉溶液中 C.實現⑤轉化,可加入碳酸鈣粉末 D.實現⑥轉化,可加入氫氧化鉀溶液 13、學習了物質分類與轉化規律后,某同學繪制了部分物質間相互反應的關系圖,如圖 所示。圖中陰影部分表示相鄰兩類物質間的反應,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4、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1)物質X的化學式為 。 (2)在物質的分類中,CO屬于 (填字母序號) 酸 B. 堿 C. 鹽 D. 氧化物 (3)寫出X轉化為CO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4)寫出圖中轉化關系中屬于分解反應的一個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變化:CCO2H2CO3(H2O+CO2)CaCO3Ca(NO3)2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圖所示,圍棋棋盤上有五枚棋子,代表鐵、稀鹽酸、氫氧化鋇、碳酸鈣、硝酸銀五種物質,相鄰棋子間的連線表示物質間可以反應。已知與戊的反應中:甲—戊的反應類型不同于其他幾個反應,丙—戊反應能產生一種氣體,且該氣體還能與丁反應生成沉淀。則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 選項甲乙丙丁戊A鐵硝酸銀碳酸鈣氫氧化鋇稀鹽酸B硝酸銀鐵稀鹽酸氫氧化鋇碳酸鈣C硝酸銀鐵碳酸鈣氫氧化鋇稀鹽酸D鐵氫氧化鋇碳酸鈣硝酸銀稀鹽酸17下列表中各組物質不能按照圖中關系(“→”表示反應一步完成)轉化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8列各組物質中,物質按箭頭方向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實現如圖所示轉化的是( ) 物質選項甲乙丙丁AH2OCO2CuOO2BCuSO4H2SO4HClFeCNaClNa2CO3KNO3NaOHDCaOCaCO3Ca(OH)2H2O19、蹬高取物”游戲規則:梯子上下相鄰的物質之間能發生反應的,游戲者可以上升一格,最終登頂者可以獲得“足球”獎勵。甲同學根據規則能順利獲獎,乙同學根據規則從CaCO3、CuSO4、KNO3、BaCl2中選擇合適物質填入①、②兩處,也順利獲獎。 (1)②是________。 (2)寫出圖中有CuO參加的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 20、Y、Z 三種物質,其中X為硫酸鹽、Y為一種難溶性堿、Z為一種鹽酸鹽,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其中 根據以上關系: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X________,甲________,乙________. (2)寫出乙與Z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反應類型________。 21、A~L為初中常見的化學物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A是黑色固體,B是人體胃酸的主要成分,C是紅棕色固體,D、F是組成元素相同的兩種氣體,K是食用調味品。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甲是________(填化學式)。 (2)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3)寫出G的一種用途:________。 22均為初中所學的物質,其中屬于堿的是B、C,屬于鹽的是D、E,其中D是鈉鹽;胃酸中含有F能幫助消化,A是食品包裝袋中常用的干燥劑,其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一”表示兩端的物質能發生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其余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試回答: (1)A的俗名是________ 。 (2)圖中的相互關系中沒有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 (3)寫出標號②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物質的轉化規律) 識點1.非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 有的非金屬可以轉化為非金屬氧化物(以硫磺燃燒實驗為例):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取一藥匙硫磺,觀察其外觀硫磺是淡黃色粉末講硫磺放到燃燒匙中,在酒精燈上點燃硫磺,觀察現象硫磺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并放出熱量,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把燃燒著的硫磺放進盛有氧氣的集氣瓶內,觀察現象燃燒更旺,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注意】二氧化硫是一種有毒、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不要直接排放都空氣中。該實驗最好在通風櫥中進行;硫的用量不能過多,為吸收SO2,集氣瓶中要預留一些水或氫氧化鈉。 非金屬氧化物可以轉化成酸,不穩定的酸受熱分解后又重新生成非金屬氧化物(以CO2與碳酸的轉化為例):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原因分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取2杯蒸餾水,向其中1杯蒸餾水中吹氣或通入二氧化碳。然后分別向2只燒杯中滴加幾滴紫色石蕊試液吹氣或通入二氧化碳的燒杯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后,溶液變紅;另一杯無變化吹氣或通入二氧化碳的燒杯中,生成了碳酸向2只燒杯中分別取少量液體放入試管中,加熱,觀察現象變紅色的燒杯內的溶液又變成了原來的紫色,另一燒杯內無變化碳酸不穩定,受熱分解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其他非金屬氧化物也可以與H2O反應。 二氧化硫與水:SO2+H2O=H2SO3 三氧化硫與水:SO3+H2O=H2SO4 五氧化二磷與水:P2O5+H2O=2H3PO4 【規律總結】非金屬氧化物+H2O→酸(含氧) ★有的非金屬可以轉化為非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又可以轉化成酸,不穩定的酸受熱分解后又重新生成非金屬氧化物。 【提問】寫出C→CO2→H2CO3→Na2CO3相關方程式 ① C+O2CO2 ② CO2 +H2OH2CO3 ③ H2CO3+2NaOH== NaCO3 +2H2O ★非金屬單質→非金屬氧化物→酸→鹽 非金屬單質在氧氣中燃燒可生成非金屬氧化物。大部分的非金屬氧化物可溶于水,生成對應的酸;也可與堿反應生成相應的鹽和水。少數非金屬氧化物(如二氧化硅)不能跟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如硅酸);也有少數非金屬氧化物不能跟堿反應,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 知識點2.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 (1)有的金屬與非金屬可以發生反應,轉化成化合物(以鐵粉和硫磺感應的實驗為例子) ①實驗藥品:鐵粉(黑色)、硫磺 ②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SFeS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取少量鐵粉放在白紙上,再取少量硫磺與鐵粉混合。用磁鐵接近混合物,觀察現象鐵粉被磁鐵吸引把混合物放進試管內,用酒精燈加熱,觀察現象鐵粉和硫磺反應發光,生成黑色固體,同時放出大量的熱將生成物倒在白紙上,觀察生成物的外觀,再用磁鐵靠近生成物,觀察磁體能否吸引生成物生成物呈塊狀,不能被磁鐵吸引實驗解釋:反應前是單質鐵,可以被磁鐵吸引,反應后生成物不再是鐵,而是硫化亞鐵(鹽),所以不能被磁鐵吸引。充分說明金屬單質鐵轉化成了相應的化合物。 其他一些金屬與非金屬也可以發生反應。 鈉和氯氣: Na +Cl22NaCl 。 鐵和氯氣: 2Fe +3Cl22FeCl3 。 (2)某些金屬氧化物可以與水反應生成堿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在蒸發皿中放1小塊生石灰,加少量水,攪拌,觀察現象生石灰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 CaO+H2O=Ca(OH)2向反應后的蒸發皿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觀察現象無色酚酞變紅其他一些金屬氧化物也可以與水反應生成堿。 氧化鈉和水: Na2O +H2O==2NaOH 氧化鋇和水: BaO +H2O==Ba(OH)2 氧化鉀和水: K2O +H2O==2KOH 【注意】不是所有的金屬氧化物都能和水反應。只有可溶性堿對應的金屬氧化物能和水直接化合。 知識點3.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 1.兩條縱線 (1)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例如Ca→CaO→Ca(OH)2→CaCO3; (2)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鹽,例如C→CO2→H2CO3→Na2CO3。 2.四條橫線 (1)金屬+非金屬→無氧酸鹽,例如2Fe+3Cl22FeCl3; (2)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含氧酸鹽,例如CaO+SiO2CaSiO3; (3)酸+堿→鹽+水,例如HCl+NaOH===NaCl+H2O; (4)鹽+鹽→新鹽+新鹽,例如AgNO3+NaCl===NaNO3+AgCl↓。 3.四條交叉線 (1)金屬氧化物+酸→鹽+水,例如Fe2O3+6HCl===2FeCl3+3H2O; (2)非金屬氧化物+堿→鹽+水,例如SO2+2NaOH===Na2SO3+H2O; (3)酸+鹽→新酸+新鹽,例如CaCO3+2HCl===CaCl2+CO2↑+H2O; (4)堿+鹽→新堿+新鹽,例如2NaOH+CuSO4===Na2SO4+Cu(OH)2↓。 4.兩條彎線 (1)金屬+鹽→新金屬+新鹽,例如Fe+CuSO4===Cu+FeSO4; (2)金屬+酸→鹽+氫氣,例如Zn+H2SO4===ZnSO4+H2↑。 5.八圈圖可用下列口訣加以記憶:兩條縱線通到底(6條規律),四條橫線相聯系(4條規律),六條交叉成網絡(6條規律)?!緛碓矗?1·世紀·教育·網】 4、常見的轉化關系 同步題型 1、關于硫燃燒的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B.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 C.該實驗最好在通風櫥中進行 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S+3O22SO3 【答案】D 2、下列物質間的轉化,不能一步實現的是( ) A. CO2→H2CO3 B. CuO→Cu(OH)2 C. H2CO3→CO2 D. Cu(OH)2→CuO 【答案】 B 3、下列物質的轉化能實現的是( ) A. H2SO4 HCl B. CO Na2CO3C. Cu(OH)2 NaOH D. NaNO3 Ba(NO3)2 【答案】 A 4、下列轉化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的是( ) A. Ba(OH)2→NaOH B. HCl→NaCl C. Fe2O3→Fe(OH)3 D. MgCO3→MgCl2 【答案】 C 5、下列轉化能一步完成的是( ) ①CH4→CO2 ②HNO3→HCl ③CaO→Ca(OH)2 ④BaCl2→Ba(NO3)2⑤CuO→Cu 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 A 6、在的各步轉化中,反應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不包括( ) A.化合反應 B.復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分解反應 【答案】A 7、如圖,給出了三種物質可能存在的轉化關系,根據所學的物質性質及化學變化規律,判斷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不能一步實現轉化的有①② B.實現③轉化,可通至氯化鈉溶液C.實現⑤轉化,可加入碳酸鈣粉末 D.實現⑥轉化,可加入氫氧化鉀溶液 【答案】A 8、鐵可以轉化為多種含鐵化合物,請寫出如圖 所示的轉化過程中相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④ 。 反應②表明:金屬和非金屬可以相互反應,生成相應的 ; ③④兩個反應表明:鐵和酸或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鐵的化合價通常為 。 【答案】①3Fe+2O2Fe3O4 ②Fe+SFeS ③Fe+2HClFeCl2+H2↑(合理即可)④Fe+CuSO4FeSO4+Cu(合理即可) 鹽 +2 9、下列哪種金屬氧化物不能通過與水反應得到相應的堿( ) A.Na2O B.CaO C.K2O D.CuO 【答案】D 10、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轉化均能一步實現的是( ) A.FeFe2O3Fe(OH)3 B.CuOCuSO4CuCl2 C.SSO2H2SO4 D.CO2Na2CO3NaOH 【答案】D 11、某同學在學習了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規律后,繪制了可以通過一步反應制取MgSO4的思維導圖(如圖所示),其中所選用的物質錯誤的是( ) A.①—Mg B.②—MgCl2 C.③—H2SO4 D.④—Mg(OH)2 【答案】B 12、如圖給出了三種物質可能存在的轉化關系。根據所學的物質性質及化學變化規律,判斷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不能一步實現轉化的有①② B.實現③轉化,可將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鈉溶液中 C.實現⑤轉化,可加入碳酸鈣粉末 D.實現⑥轉化,可加入氫氧化鉀溶液 【答案】A [解析] 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之間不能相互轉化;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所以實現③轉化,可將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氫氧化鈉轉化為碳酸鈉,需要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鈉轉化為氫氧化鈉,可以加入氫氧化鈣或者氫氧化鋇溶液等,但是不能加入氫氧化鉀溶液。 13、學習了物質分類與轉化規律后,某同學繪制了部分物質間相互反應的關系圖,如圖 所示。圖中陰影部分表示相鄰兩類物質間的反應,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 氫氧化鋅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水;鋅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堿和鹽反應時,堿必須是可溶性堿,而氫氧化鋅不溶于水,所以不能用于制取氯化鋅;鋅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氯化鋅和銅。 14、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1)物質X的化學式為 。 (2)在物質的分類中,CO屬于 (填字母序號) 酸 B. 堿 C. 鹽 D. 氧化物 (3)寫出X轉化為CO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4)寫出圖中轉化關系中屬于分解反應的一個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O2(2)D(3)CO2+C==CO(4)H2CO3==H2O+CO2 15、.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變化:CCO2H2CO3(H2O+CO2)CaCO3Ca(NO3)2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圖所示,圍棋棋盤上有五枚棋子,代表鐵、稀鹽酸、氫氧化鋇、碳酸鈣、硝酸銀五種物質,相鄰棋子間的連線表示物質間可以反應。已知與戊的反應中:甲—戊的反應類型不同于其他幾個反應,丙—戊反應能產生一種氣體,且該氣體還能與丁反應生成沉淀。則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 選項甲乙丙丁戊A鐵硝酸銀碳酸鈣氫氧化鋇稀鹽酸B硝酸銀鐵稀鹽酸氫氧化鋇碳酸鈣C硝酸銀鐵碳酸鈣氫氧化鋇稀鹽酸D鐵氫氧化鋇碳酸鈣硝酸銀稀鹽酸【答案】A 17.下列表中各組物質不能按照圖中關系(“→”表示反應一步完成)轉化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 A 【解析】圖中三角關系表示,X→Y→Z→X都能一步完成,根據這一關系結合選項中的物質可以進行判斷。 X為Na2SO4 , Y為NaCl,Z為NaNO3。Na2SO4到NaCl可以加入BaCl2。NaCl到NaNO3可加入AgNO3。NaNO3不能通過加試劑直接到Na2SO4 , A正確;B、X為BaCl2 , Y為Ba(NO3)2 , Z為BaCO3。BaCl2到Ba(NO3)2可通過加入AgNO3。Ba(NO3)2到BaCO3可通過加入Na2CO3。BaCO3到BaCl2可通過加入HCl,可以按照圖中關系轉化,B錯誤;C、X為Cu,Y為CuO,Z為CuSO4。Cu到CuO可在空氣中灼燒生成。CuO到CuSO4可通過加入H2SO4得到,CuSO4到Cu可通過加入鐵粉等得到,能按照圖中關系轉化,C錯誤;D、X為CaO,Y為CaCl2 , Z為CaCO3。CaO到CaCl2可通過加入HCl得到。CaCl2到CaCO3可通過加入Na2CO3得到。CaCO3到CaO可通過高溫鍛燒得到,能按照圖中關系轉化,D錯誤。故選A 18、下表所列各組物質中,物質按箭頭方向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實現如圖所示轉化的是( ) 物質選項甲乙丙丁AH2OCO2CuOO2BCuSO4H2SO4HClFeCNaClNa2CO3KNO3NaOHDCaOCaCO3Ca(OH)2H2O【答案】A 19、高取物”游戲規則:梯子上下相鄰的物質之間能發生反應的,游戲者可以上升一格,最終登頂者可以獲得“足球”獎勵。甲同學根據規則能順利獲獎,乙同學根據規則從CaCO3、CuSO4、KNO3、BaCl2中選擇合適物質填入①、②兩處,也順利獲獎。 (1)②是________。 (2)寫出圖中有CuO參加的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 【答案】 (1)BaCl2(2)CuO+2HCl=CuCl2+H2O等 【解析】 解答本題關鍵是要知道金屬鐵的化學性質,熟悉方程式的書寫注意事項。鹽的化學性質,酸的化學性質,碳的化學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 (1)最上邊是鐵,在所給的物質中與鐵反應的是硫酸銅,再根據②既能與硫酸銅反應,又能與硝酸銀反應考慮;(2)根據氧化銅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或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 (1)最上邊是鐵,在所給的物質中與鐵反應的是硫酸銅,②既能與硫酸銅反應,又能與硝酸銀,在所給的四種物質中只有氯化鋇符合該條件;(2)氧化銅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用觀察法配平,所以方程式是:CuO+2HCl═CuCl2+H2O;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用觀察法配平,反應條件是高溫,二氧化碳后面標上上升符號,所以方程式是C+2CuO 2Cu+CO2↑。故答案為:(1)BaCl2;(2)CuO+2HCl═CuCl2+H2O 或C+2CuO 2Cu+CO2↑。 20、Y、Z 三種物質,其中X為硫酸鹽、Y為一種難溶性堿、Z為一種鹽酸鹽,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其中 根據以上關系: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X________,甲________,乙________. (2)寫出乙與Z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反應類型________。 【答案】 (1)MgSO4;BaCl2;AgNO3(2)2AgNO3+MgCl2=Mg(NO3)2+2AgCl↓;復分解反應 【解析】(1)X為硫酸鹽,X和硝酸鋇反應會生成硝酸鎂,所以X是硫酸鎂;(2)硫酸鎂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氫氧化鎂,因為Y為一種難溶性堿,所以Y是氫氧化鎂;(3)氫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生氯化鎂和水,因為Z為一種鹽酸鹽,所以Z是氯化鎂;(4)硫酸鎂與氯化鋇反應生成氯化鎂和硫酸鋇沉淀,所以甲是氯化鋇;(5)氯化鎂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鎂,所以乙是硝酸銀。(1)X是硫酸鎂,化學式為:MgSO4;甲是氯化鋇,化學式為BaCl2;乙是硝酸銀,化學式為:AgNO3;(2)乙與Z的反應是氯化鎂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鎂和氯化銀沉淀,化學方程式為:2AgNO3+MgCl2=Mg(NO3)2+2AgCl↓;在反應中,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新的化合物,因此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氯化銅和水,鐵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銅,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一共發生3個化學反應; 21、~L為初中常見的化學物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A是黑色固體,B是人體胃酸的主要成分,C是紅棕色固體,D、F是組成元素相同的兩種氣體,K是食用調味品。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甲是________(填化學式)。 (2)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3)寫出G的一種用途:________。 【答案】 (1)NaOH(2)Na2CO3+CaCl2=CaCO3↓+2NaCl(3)制作銅線 【解析】考查物質推斷。B是人體胃酸的主要成分,為鹽酸;D、F是組成元素相同的氣體,為CO、CO2;K是調味品,為NaCl,綜合圖示可以得到:,C為紅棕色固體,又和D高溫反應生成J和F,則C為Fe2O3,D為CO,J為Fe,F為CO2 , E在通電條件下分解,則E為H2O,G和H加熱生成黑色固體A,則A為CuO,G為Cu,H為分解生成的O2 , K為NaCl,則I為能和CaCl2反應生成沉淀的鹽,即 Na2CO3+CaCl2=CaCO3↓+2NaCl ,I為Na2CO3,F是CO2 , 則甲為 NaOH 。故(1) NaOH;(2) Na2CO3+CaCl2=CaCO3↓+2NaCl;(3) 制作銅線 22、F均為初中所學的物質,其中屬于堿的是B、C,屬于鹽的是D、E,其中D是鈉鹽;胃酸中含有F能幫助消化,A是食品包裝袋中常用的干燥劑,其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一”表示兩端的物質能發生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其余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試回答: (1)A的俗名是________ 。 (2)圖中的相互關系中沒有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 (3)寫出標號②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 【答案】 (1)生石灰(2)置換反應(3)2NaOH+CO2═Na2CO3+H2O 【解析】先根據鹽酸是胃酸的主要成分、生石灰為食品干燥劑推導出A和F,然后再根據其他物質的類別及與鹽酸、生石灰間的轉化關系推導出其他物質,再按要求解答。 胃酸中含有F能幫助消化,則F為鹽酸,A是食品包裝袋中常用的干燥劑,A為氧化鈣, 屬于堿的是B、C,屬于鹽的是D、E,其中D是鈉鹽 ,與鹽酸能發生反應,D為碳酸鈉,則C為氫氧化鈉,B為氫氧化鈣,E可生成A,則E為碳酸鈣;(1)A俗稱為生石灰;(2)圖中物質沒有單質,沒有涉及到置換反應;(3) 標號②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為:(1)生石灰;(2)置換反應;(3) 2NaOH+CO2═Na2CO3+H2O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物質的轉化規律 學生版.docx 11物質的轉化規律 老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