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2張PPT)學案28 鑒賞詩歌的語言特色和創作風格——詩中自有真意在,細加涵詠韻味長復習目標1.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特色)。2.賞析詩歌創作風格。鏈接高考卷別 篇名 題干表述 設題角度 命題特點2021全國乙卷 《鵲橋仙·贈鷺鷥》 這首詞的語言特色鮮明,請簡要分析。(6分) 語言特色 題干中有明確的賞析“××”句字樣。語言賞析題是近幾年高考考查的熱點,且重點考查了語言風格和煉句。2019全國Ⅲ卷 《插田歌 (節選)》 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相比,這幾句詩的語言風格有什么不同?(6分) 語言風格2018北京卷 《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清人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論本詞的藝術特色說:“龍吟虎嘯之中,卻有多少和緩。”請談談你對上述評論的理解,結合具體詞句作簡要闡釋。(6分) 創作風格考向一 賞析語言特色(風格)所謂語言風格,是指詩人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獨特的語言藝術個性,是詩人的獨特氣質、詩歌美學觀念在作品中的凝結,是具有恒定性的、區別于其他詩人的藝術特色。1.不同題材詩歌常見的語言風格題材 語言風格 題材 語言風格田園詩 恬淡寧謐 羈旅詩 沉郁悲慨山水詩 清新優美 邊塞詩 悲涼慷慨諷喻詩 沉郁激憤 閨怨詩 婉約凄切詠史詩 雄渾壯闊 宮廷詩 纏綿婉轉2.常見詩(詞)人作品的語言風格詩(詞)人 語言風格 詩(詞)人 語言風格陳子昂 古樸雄渾 李商隱 委婉含蓄王勃 雄放剛健 溫庭筠 精巧艷麗張若虛 清麗自然 李煜 凄婉柔麗孟浩然 閑靜淡遠 韋莊 清麗疏淡王之渙 清朗雄健 晏殊 閑雅婉麗王昌齡 自然雄渾 梅堯臣 樸素平淡王維 閑適恬淡 歐陽修 清新舒暢李白 清新飄逸 秦觀 清麗典雅詩(詞)人 語言風格 詩(詞)人 語言風格高適 雄厚渾樸 柳永 傷感纏綿岑參 雄奇瑰麗 蘇軾 豪放曠達杜甫 沉郁頓挫 王安石 雄健高峻白居易 通俗明快 黃庭堅 瘦硬新奇韓愈 古樸奇險 周邦彥 富麗精工劉禹錫 清新豪麗 李清照 凄婉清麗柳宗元 明凈幽峭 陸游 慷慨悲涼李賀 奇麗詭誕 辛棄疾 沉郁豪放杜牧 俊爽明快 姜夔 峭拔雅麗3.解題步驟(1)明特色,用一兩個詞概括出語言風格特色。(2)列例證,結合詩歌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語言風格特點,可從手法、意象、境界等角度展開分析。(3)析效果,可指出蘊含其中的感情,可點明這一特點在傳情達意上有什么作用。[教考銜接]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登 高杜 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登高》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點?請作簡要賞析。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第一步:沉郁頓挫,含蓄深沉。(特色)第二、三步:“沉郁”主要指情感的深厚、濃郁、憂憤、蘊藉。(分析)這首詩將詩人萬里漂泊、身體多病、客居異鄉、孤獨無依的悲傷之情一起傾瀉出來。(效果)“頓挫”則包括語言的剛健遒勁、音調的鏗鏘有力、章法的曲折變化等。(分析)這首詩不僅語言雄健有力,而且做到前后相對、句中自對,更顯得節奏鏗鏘,富有音樂美感。(效果)[邊練邊悟] 1.(2021·全國乙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題目。鵲橋仙·贈鷺鷥辛棄疾溪邊白鷺,來吾告汝:“溪里魚兒堪數。主人憐汝汝憐魚,要物我欣然一處。 白沙遠浦,青泥別渚,剩有蝦跳鰍舞。聽君飛去飽時來,看頭上風吹一縷。”這首詞的語言特色鮮明,請簡要分析。【答題指導】答題步驟 第一步,感知文本 這首詞借與白鷺的對話,采用口語化的語言,直白而生動,表現出詞人美好的生活情趣第二步,結合文本,具體分析 (1)從語言角度分析,選詞方面:“魚兒”“堪數”“主人”“剩有”“來”“頭上”等詞淺近直白,通俗易懂。句式方面:采用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多種句式,整散結合。(2)從表達方式角度分析,作者采用與鷺鷥對話的形式,將鷺鷥作為題贈對象,使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以第二人稱“汝”“君”稱之,以“來”字呼之,詞人好似撫摸著白鷺說著悄悄話,營造出輕松親切的氛圍,顯得自然而親切,語言顯得活潑生動、詼諧風趣。(3)從情感表達上分析,詞人用口語化的語言,詼諧風趣地將筆下的山水湖泊、魚蟲蝦草、青天白鷺、人鳥私語融合為一體,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愿望組織答案 ①本詞采用對話口吻,多用口語,“魚兒堪數”“主人憐汝汝憐魚”通俗易懂,淺近直白,清新明快,句式整散結合,和諧統一。②語言詼諧風趣,活潑生動。將鷺鷥作為題贈對象,運用擬人手法以第二人稱“汝”“君”稱之,以“來”字呼之,詞人好似撫摸著白鷺說著悄悄話,營造出輕松親切的氛圍,顯得自然而親切。且詞人借助口語化的語言,詼諧風趣地將筆下的山水湖泊、魚蟲蝦草、青天白鷺、人鳥私語融合為一體,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愿望考向二 賞析詩歌創作風格風格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詩人往往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同一詩人的不同作品,風格有時也不盡相同。詩歌風格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詩(詞)人、同一詩(詞)人不同時期的作品往往表現出不同的風格。需要注意的是,給某些詩(詞)人冠以“婉約派”或“豪放派”的頭銜,這只是說明這位詩(詞)人的作品整體上呈現某種風格,并非這位詩(詞)人的全部作品都是這一種風格。答題 角度 關注 題材 詠物詩一般含蓄委婉,閨怨詩一般婉約細膩,邊塞詩一般豪邁雄奇,山水詩一般清新明麗,愛國詩一般悲壯慷慨。分析 意象 分析詩中最能體現創作風格的意象。如運用“菊花”“飛鳥”等意象描寫田園生活的詩句,詩歌風格一般清新自然。錘煉 詞語 分析詩的用詞,如辭藻華麗、色彩鮮明的詩句一般絢麗飄逸,直接陳述、不加修飾語的詩句一般平實質樸。揣摩 情感 詩歌的情感體現其特有的寫作風格。如抒發悲憤之情的詩句,其風格一般沉郁頓挫。知人 論世 杜甫沉郁頓挫,李白浪漫飄逸,白居易樸素自然,王維清新明麗,李商隱含蓄委婉,蘇軾豪放雄奇,辛棄疾雄渾壯闊,陸游慷慨悲壯。答題 步驟 1.明風格。用一兩個詞概括出創作風格。常用術語:婉約和豪放,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等。2.列例證。結合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風格特點,可以從手法、選材、境界、語言等角度展開分析。3.析效果。可指出蘊含于其中的感情;可點明這一特點在傳情達意上有什么作用。[教考銜接] 2.分析《蜀道難》的創作風格。答案 ①詩人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的特點,字詞中流露出詩人對社會的某些憂慮與關切;②全詩律體與散文間雜,文句參差,筆意縱橫,豪放灑脫;③本詩充分展現了詩人的浪漫氣質和熱愛自然的感情。解析 從語言上看,注意從句式的選用等角度分析,如“問君西游何時還?”“使人聽此凋朱顏!”等句式的選用,顯現出“散文化”的特征。使用設問、感嘆句和排比句式,語勢參差錯落有致,又極其酣暢。從表現手法上看,大量運用豐富的想象和夸張手法,充滿神奇色彩;選材上,運用神話傳說和故事,增加了故事性。情感上,體現了作者的浪漫主義色彩。[邊練邊悟] 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完成2~3題。雨余小步王夫之蓮花蓮葉柳塘西,疏雨疏風斜照低。竹籜①冠輕容雪鬢,桃枝杖滑困春泥。垂虹疑飲雙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不擬孤山閑放鶴,鵓鳩②恰恰向人啼。【注】 ①籜(tuò):竹筍上一片一片的皮。②鵓鳩:即斑鳩。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C解析 C項,“頷聯描寫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狀,并通過描寫一路所見竹筍破土而出的景象,表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理解錯誤。“竹籜冠輕容雪鬢”,竹籜冠,是用竹筍皮制成的帽子。這句詩的意思是花白的頭發上戴著竹籜冠。A.首句點明“小步”的地點,并描寫出雨后蓮塘的美麗景象,兩個“蓮”字連用,具有音韻之美,也暗示出對美景的喜愛。B.第二句點明“小步”的時間,并通過風輕雨疏、夕陽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霽之時明麗、清新的氛圍。C.頷聯描寫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狀,并通過描寫一路所見竹筍破土而出的景象,表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D.詩歌緊扣“雨余”著筆,選取了“斜照”“垂虹”“砌草”等常見而富有特色的景物進行描寫,細膩生動,情景交融。3.本詩風格清新,其“清新”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解析 解答此類題目,要清楚詩歌風格體現在語言、意境、情感等方面。本詩用語清新,不引經據典,不古奧,不事雕琢,有輕快自然之感。“清新”指清爽而新鮮,可從語言、形象、思想內容等方面進行分析。語言方面,本詩遣詞造句不事雕琢,符合“清新”的含義;形象方面,本詩選取的“蓮”“柳”“垂虹”“砌草”等意象清新自然;思想內容方面,詩人寫自己在雨后美景中散步時的所見所聞,情感輕松愉悅。全詩緊扣“雨余”著筆,柳塘蓮葉、彩虹飲水、砌草柔美等景物清新自然。詩人雨后出行雖被困春泥,卻陶醉于美景的輕松愉悅。如首聯“蓮花蓮葉柳塘西,疏雨疏風斜照低”點明“小步”的地點,并描寫出雨后蓮塘的美麗景象,兩個“蓮”字連用,具有音韻之美,也暗示了對美景的喜愛。又點明“小步”的時間,并通過對風輕雨疏、夕陽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霽之時明麗、清新的氛圍。語言清爽,不事雕琢,明白曉暢;描寫的景物又清新自然;頷聯“垂虹疑飲雙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選取了“垂虹”“砌草”等常見而富有特色的景物進行描寫,細膩生動,情景交融,于雨余散步之時,見美好春景,落寞中暫得輕松愉悅的感情。答案 ①語言清爽。用語不事雕琢,明白曉暢,如“蓮花蓮葉”“疏雨疏風”“垂虹疑飲雙溪水”等。②景物清新。柳塘蓮葉、砌草柔美、彩虹飲水等描繪出雨后風景的清新自然。③情感輕松。雨余散步,見美好春景,落寞中暫得輕松愉悅。測 評 練 案(滿分:54分)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9分)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其一)杜 甫遠送從此別,青山空復情。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謳歌惜,三朝出入榮。江村獨歸處,寂寞養殘生。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CA.詩歌以“遠送”發端,又借山言人,情致婉曲,意深而情長,表達詩人不忍相別又無可奈何之情。B.古人云“詩用倒挽,方見曲折”。頷聯先寫憧憬重逢,再言昨夜歡宴之景,增添了別樣的情趣韻致。C.頸聯敘寫嚴武榮居高位,離任時受到百姓贊美,表達了自己想如嚴公一般做一個受人愛戴的好官。D.尾聯“獨”字見別后的孤單無依,“殘”字含風燭余年的悲涼凄切,道盡知己遠去的冷落和惆悵。解析 C項,“表達了自己想如嚴公一般做一個受人愛戴的好官”錯誤,頸聯主要是謳歌嚴武,沒有表達“自己想如嚴公一般做一個受人愛戴的好官”。頸聯中詩人想到,像嚴武這樣知遇至深的官員恐怕將來也難得遇到,于是離愁之中又添一層凄楚。關于嚴武,詩人沒有正面頌其政績,而說“列郡謳歌惜,三朝出入榮”,說他于玄宗、肅宗、代宗三朝出守外郡或入處朝廷,都榮居高位。離任時東西兩川屬邑的人們謳歌他,表達依依不舍之情。★2.與詩人的《望岳》相比,這首詩的語言風格有什么不同?(6分)解析 《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其一)》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送好友嚴武的詩作。此詩既贊美嚴武,也發出他自己“寂寞養殘生”的嘆息。詩意在送嚴武奉召還朝。詩人曾任嚴武幕僚,深得嚴武關懷,所以心中那種依依不舍的別離之情,不必再用言語解釋。這首詩語言質樸含情,章法謹嚴有度,平直中有奇致,淺易中見沉郁,情真意摯,凄楚感人。前四句倒裝,增添了詩的情趣韻致。首聯如果把“青山”一句提到前面,就會顯得感情唐突,使人不知所云;頷聯如果把“昨夜”一句放在前面,便會顯得直白而缺少情致。現在次序一倒,就奇曲多趣了。這正是此詩平中見奇的地方。最后兩句抒寫詩人送別后的心境。“江村獨歸處,寂寞養殘生。”“獨”字見離別之后的孤單無依;“殘”字含風燭余年的悲涼凄切;“寂寞”則道出知遇遠去的冷落和惆悵。兩句充分體現了詩人對嚴武的真誠感激和深摯友誼,依戀惜別之情溢于言表。《望岳》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五言古詩。這首詩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贊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一、二句寫泰山山脈綿延遼闊,句首的“夫”字融于句中,新奇別致,詩人用“岱宗”直言泰山為五岳之宗,用“齊魯”大地襯托泰山之雄闊;三、四句寫泰山雄峻磅礴,詩人用“割”字寫泰山割斷陰陽充滿雄渾之力量;五、六句是仔細遠望,見群峰云生,仿佛有歸鳥入谷。七、八句想象將來登山所見景象,同時抒發自己的抱負,尾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又體現其勇于攀登、傲視一切的豪情。全詩以詩題中的“望”字統攝全篇,句句寫望岳,但通篇并無一個“望”字,而能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可見詩人的謀篇布局和藝術構思是精妙奇絕的。這首詩寄托雖然深遠,但通篇只見登覽名山之興會,絲毫不見刻意比興之痕跡。語言用語新奇,雄渾豪放。答案 《望岳》語言用語新奇,雄渾豪放。如詩以問句開頭,把常見于句首的“夫”字融于句中,新奇別致。又如詩人用“岱宗”直言泰山為五岳之宗,用“齊魯”大地襯托泰山之雄闊,用“割”字寫泰山割斷陰陽充滿雄渾之力量。或如尾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又體現其勇于攀登、傲視一切的豪情。本詩語言平中見奇,奇中見沉郁。如詩人直切送別,把“遠送從此別”“幾時杯重把”前置,突出不舍之意及再相遇的艱難,增添別樣奇趣。又如尾聯選用“獨歸”“寂寞”“殘生”等有極強主觀色彩的詞語,暗含對自己余生孤苦無依的沉郁之情。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3~4題。(9分)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杜 甫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朝罷香煙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欲知世掌絲綸①美,池②上于今有鳳毛③。【注】 ①世掌絲綸:世代都在中書省代皇帝草擬詔旨。②池:鳳凰池,禁苑中池沼,中書省所在地。③有鳳毛:南朝時謝鳳和謝超宗父子文章風格和成就很出眾,梁武帝稱贊說,“超宗殊有鳳毛”。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CA.首聯先用漏壺滴水聲急點明早朝時間,再用“醉仙桃”點出皇宮院內春色醉人爛漫。B.頷聯描寫儀仗旌旗上龍蛇騰躍,和風輕拂下燕雀高飛,盛贊大明宮中氣象沖融和悅。C.頸聯寫到了退朝后,大臣們帶著滿袖熏香,聚在一起揮毫寫就華美詩詞篇章的場景。D.尾聯表示賈至的文章風格和成就承襲父親,稱頌賈氏世代執掌帝王詔書的恩寵殊榮。解析 C項,“聚在一起揮毫寫就華美詩詞篇章的場景”是錯誤的。由詩題可知,頸聯后半句應是詩人對賈至的贊美,突出了賈至的風流文采。★4.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相比,這首詩的語言風格有什么不同?(6分)解析 本題是一道比較閱讀題,首先明確兩首詩從詩歌體裁上是不同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歌行體,句式相對比較自由,而本詩是律詩,句式比較嚴格,并且中間兩聯要求對仗工整。本詩首聯描寫了宮中景色,用“醉仙桃”點出了皇宮院內純色醉人爛漫;而頷聯對朝見時儀仗的描寫也寫出了皇宮中氣象沖融和悅的景象,頸聯對賈至的贊美,體現了賈至的風流倜儻,這些語言清麗典雅,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語言卻是樸素自然、通俗易懂的。從修辭上來說,這首詩的尾聯運用了謝鳳和謝超宗父子的典故,語言含蓄,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語言非常的直白。答案 ①這首詩采用格律詩的寫法,句式嚴整,中間兩聯對仗工整;《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歌行體,句式自由。②這首詩語言清麗典雅(如對于宮中景色氣氛及朝見時儀仗的描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語言樸素自然。③這首詩運用典故,語言含蓄(恰當稱頌了賈至及其家世文采與榮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語言平直。三、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5~6題。(9分)閶門外登溪船五首(其一)楊萬里步下新船試水初,打頭攬載適逢予。一椽板屋才經雨,兩面油窗好讀書。剩買春風紅芍藥,亂篸①棐幾竹籧篨②。清溪浮取松亭子,賞遍千山不要驢。【注】 ①篸(zān):通“簪”,插入。②籧篨(qú chú):用竹或葦編的席。5.以下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CA.首聯中,“試水初”指剛剛試水,“打頭攬載”指才開始招攬船客,由這兩處就可見溪船之新。B.頷聯對仗工整,“一椽”“兩面”寫出溪船之簡小,“才”“好”則抒發了詩人對溪船的喜愛之情。C.頸聯中,詩人想用盛開的芍藥裝點溪船,但溪船太簡陋,只能將芍藥胡亂地擺放或插在棐幾和席上。D.尾聯先描寫了乘舟所見的青松山亭伴水而來的景象,后以夸張手法感嘆了水路溪行的方便。解析 C項,“只能將芍藥胡亂地擺放……”錯誤。從詩中來看,頸聯中的“亂”字意在描寫詩人隨心隨意的狀態,體現輕松愉悅的感覺,而非“胡亂”之意。★6.楊萬里的詩被稱作“誠齋體”,風格純樸風趣。請結合本詩簡要談談你的理解。(6分)解析 解答此類題目,應先審題,明確具體的設題方向,如本題“楊萬里的詩被稱作‘誠齋體’,風格純樸風趣。請結合本詩簡要談談你的理解”,針對詩歌的語言風格設題,且題干中已經給出了本詩的風格,即“純樸風趣”。作答時,聯系詩歌內容分析這一風格即可。如從寫景的角度看,“一椽板屋才經雨,兩面油窗好讀書”“剩買春風紅芍藥,亂篸棐幾竹籧篨”,主要寫了經雨的板屋、兩面油窗、芍藥、棐幾和席等物品,這些東西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之物,描寫樸實自然;從寫事的角度看,“步下新船試水初”“清溪浮取松亭子”,詩人乘坐小船,沿著溪水前行,這是水鄉常見的事情;從用語的角度看,“打頭”“適逢予”“剩買”“不要驢”等均是口語,通俗易懂,讓詩歌有了詼諧幽默之趣。考生結合這些內容作答即可。答案 ①描寫事物、敘述事件,富有生活氣息,透出樸實自然的風格。板屋、油窗、芍藥、棐幾和席,均為日常之物,既不華貴也不精致;乘船溪行,是水鄉常見之事,這些為詩作增添了濃濃的生活氣息。②口語入詩,直白風趣。“打頭”“適逢予”“剩買”“不要驢”這些口語通俗易懂,為詩作增添了詼諧幽默之趣。四、閱讀下面這首元詞,完成7~8題。(9分)水龍吟·過黃河許有壬濁波浩浩東傾,今來古往無終極。經天亙地,滔滔流出,昆侖東北。神浪狂飆,奔騰觸裂,轟雷沃日。看中原形勝,千年王氣,雄壯勢、隆今昔。 鼓枻茫茫萬里。棹歌聲、響凝空碧。壯游汗漫①,山川綿邈,飄飄吟跡。我欲乘槎②,直窮銀漢,問津深入。喚君平一笑,誰夸漢客,取支機石③。【注】 ①汗漫:廣闊無邊。②槎:竹、木筏。③傳說漢代張騫乘槎尋河源,見婦人浣紗,問之,曰:“此天河也。”乃與一石而歸。問嚴君平,云:“此支機石也。”7.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BA.詞的開頭兩句從大處著筆,從時空角度寫黃河氣勢之大、存在之久,奠定全詞基調。B.黃河浪濤激越飛騰,氣勢磅礴,聲響如震天之雷,讓游賞者心生驚恐,徘徊不前。C.“棹歌聲、響凝空碧”的描寫手法和王勃《滕王閣序》中的“纖歌凝而白云遏”相似。D.全詞把黃河雄壯的氣勢和自己的豪邁胸襟互相滲透,妙合無隙,風格雄渾閎肆。解析 B.“讓游賞者心生驚恐,徘徊不前”理解錯誤。“神浪狂飆,奔騰觸裂,轟雷沃日”寫黃河浪濤氣勢磅礴,給人一種豪壯之感。★8.前人認為本詞風格豪放,請結合“壯游汗漫,山川綿邈,飄飄吟跡”作簡要分析。(6分)解析 “壯游汗漫,山川綿邈,飄飄吟跡”,詞人由黃河之壯美聯想到祖國山河之壯麗,激發了詞人想要歷盡祖國名山大川、飽覽天下勝境、隨處吟詠的愿望,寫出詩人壯游天下的雄壯,塑造了豪邁狂放、灑脫不羈的詞人形象。“壯”寫出游覽的氣勢,具有力量感,“汗漫”指廣闊無邊,“綿邈”指廣泛無邊、廣遠,“汗漫”“綿邈”讓畫面開闊,“飄飄”疊詞的運用增加了節奏感,寫出了詞人漫游的灑脫,用詞雄壯豪放,營造出雄渾遼闊的語境。答案 ①從意境角度,用詞雄壯,意境開闊。“壯”有力量感,“汗漫”“綿邈”等詞有開闊感,“飄飄”有灑脫感,營造出雄渾遼闊的意境。②從詩人形象角度,詩人形象豪邁狂放,灑脫不羈。詩人胸懷壯志,游覽祖國壯麗河山,并希望能夠詠唱吟頌。③從情感角度,表達了作者壯游天下的雄心和吟頌祖國大好河山的豪情。五、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9~10題。(9分)采桑子(其八)歐陽修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 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驂鸞【注】,人在舟中便是仙。【注】 驂鸞:仙人駕馭鸞鳥云游登仙。9.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CA.西湖夜色中,管弦聲聲,鷗鷺習以為常,依然安睡,游人極盡游樂之興,一切都和諧美好。B.天光水色融為一體,好似一片瓊田,這種境界使人有遠離塵囂、心曠神怡之感。C.詞人陶醉在月光皎潔、湖水澄澈的美景中,油然生出及時行樂的想法,勝似神仙。D.這首詞景中寓情,圍繞詞人泛舟西湖剎那間的意緒波動來寫,表達對西湖的由衷贊美。解析 C項,“油然生出及時行樂的想法”錯誤,此詞描寫西湖的天光水色,著意刻畫了一幅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的西湖夜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和現實人生的深深熱愛和眷戀,反映了歐公晚年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不是“及時行樂”。★10.這首詞寫得十分清新,請從內容和語言兩方面簡要分析。(6分)解析 內容上,詩歌表現西湖的恬靜脫俗,贊美西湖美景。“云物俱鮮”一句,一個“鮮”字寫出西湖景物的新鮮美好,表達詞人內心的喜悅。“風清月白”二句營造了清風徐徐、月光皎潔,湖水在月色中瑩碧如玉的美好意境,寫景新鮮;詞人用鷗鷺閑眠來烘托,一方面突出西湖的靜謐,另一方面暗示西湖的游客的高雅脫俗,沒有功利之心:盡管游人往來、管弦聲聲,但是鷗鷺毫不戒備,依然安睡。“誰羨”兩句在描繪西湖晝夜美景的基礎上,抒發詞人厭棄紅塵、飄然出世的情懷。情感脫俗。語言上,“天容水色”“云物俱鮮”“風清月白”“瓊田”“閑眠”等語言清麗雅致,讀來滿口生香,令人耳目一新。答案 內容:①寫景新鮮。天光水色融為一體,鷗鷺安睡,風清月白,瓊田一片,如詩如畫。②情感脫俗。詞人置身西湖美景,產生“人在舟中便是仙”的妙想,神清氣爽。語言:清麗雅致,令人耳目一新。六、閱讀下面的這首唐詩,完成11~12題。(9分)種柳戲題①柳宗元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陰當覆地,聳干會參天。好作思人樹②,慚無惠化傳。【注】 ①此詩是詩人出任柳州刺史時所作。②思人樹:出自《史記·燕召公世家》,古代燕召公有惠化(德政與教化)于民,他死后,人們自覺地愛護他生前親手種的甘棠樹,還作了詩篇歌詠他,以表示對他的懷念。1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DA.本詩應是柳宗元現存詩歌中別具一格的作品,一改平時嚴肅風格,緊緊扣住詩題中的“戲”字而作,基調輕松。B.首聯十個字嵌入了四個“柳”字,交代了人物、事件和地點,既照應了詩題“種柳戲題”,又使讀者感到新穎別致。C.頷聯想象自己今天的所作所為會成為人們將來談笑的故事,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許會變成歷史上的一段佳話。D.尾聯中,詩歌運用了“思人樹”這一典故,并以議論的口吻,表達詩人種柳也是為了追念古代燕召公的深摯情懷。解析 D項,“表達詩人種柳也是為了追念古代召公的深摯情懷”說法錯誤,借用這個典故,主要是為了表達努力造福于民的愿望。★12.這首詩語言風格鮮明,請概括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特點,并結合詩歌的內容分析這種語言風格和表現的思想情感的關系。(6分)解析 從語言風格的角度分析,“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兩句十個字,連用四個“柳”字,既照應了詩題中的“戲題”二字,又使讀者感到極度新穎,極度別致,自然而然地調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使人感到妙不可言。也可以說這兩句展現出柳姓人種柳樹的一種巧妙的形式,柳宗元通過對自己姓氏與所種柳樹同字的巧合,展現出“繞口”的特點,呈現出的是自我嘲諷的態度,語言別致詼諧,充滿輕松的語氣。思想感情方面,頸聯“垂陰當覆地,聳干會參天”中,詩人想象碩大的樹冠應當能遮蔽住驕陽,覆蓋著大地。高聳的樹干一定能長大成材高入云天,堅信自己今天種樹能使百姓得利,能惠及后人。尾聯“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傳”中,作者用燕召公“思人樹”這一典故,表達后人懷念時,自己只感到慚愧沒有什么良好政績可以流傳,這是作者的自謙之語。通過以上兩聯可以看出,作者在柳州刺史的任上,大量栽種柳樹,想更多地施惠于當地百姓。表達了作者為官一方,造福一方,留惠于民的強烈愿望與做官準則。答案 (1)語言風格:幽默詼諧、輕松活潑。開頭有意運用“繞口”句式,連用四個“柳”字,以姓柳的柳州刺史在柳江邊種柳樹的絕妙巧合,來自嘲自勉,詼諧而開朗。(2)思想感情:在戲謔幽默的語言背后實則表達詩人為官一方,造福一方,留惠于民的強烈愿望與做官準則;在自嘲自戲的文字中也表達了詩人沒有什么良好政績可以流傳的憂慮和慚愧,并以此自勵自勉。本節內容結束THANKS學案28 鑒賞詩歌的語言特色和創作風格——詩中自有真意在,細加涵詠韻味長復習目標 1.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特色)。2.賞析詩歌創作風格。鏈接高考 卷別 篇名 題干表述 設題角度 命題特點2021全國乙卷 《鵲橋仙·贈鷺鷥》 這首詞的語言特色鮮明,請簡要分析。(6分) 語言特色 題干中有明確的賞析“××”句字樣。 語言賞析題是近幾年高考考查的熱點,且重點考查了語言風格和煉句。2019全國Ⅲ卷 《插田歌(節選)》 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相比,這幾句詩的語言風格有什么不同?(6分) 語言風格2018北京卷 《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清人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論本詞的藝術特色說:“龍吟虎嘯之中,卻有多少和緩。”請談談你對上述評論的理解,結合具體詞句作簡要闡釋。(6分) 創作風格考向一 賞析語言特色(風格)所謂語言風格,是指詩人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獨特的語言藝術個性,是詩人的獨特氣質、詩歌美學觀念在作品中的凝結,是具有恒定性的、區別于其他詩人的藝術特色。1.不同題材詩歌常見的語言風格題材 語言風格 題材 語言風格田園詩 恬淡寧謐 羈旅詩 沉郁悲慨山水詩 清新優美 邊塞詩 悲涼慷慨諷喻詩 沉郁激憤 閨怨詩 婉約凄切詠史詩 雄渾壯闊 宮廷詩 纏綿婉轉2.常見詩(詞)人作品的語言風格詩(詞)人 語言風格 詩(詞)人 語言風格陳子昂 古樸雄渾 李商隱 委婉含蓄王勃 雄放剛健 溫庭筠 精巧艷麗張若虛 清麗自然 李煜 凄婉柔麗孟浩然 閑靜淡遠 韋莊 清麗疏淡王之渙 清朗雄健 晏殊 閑雅婉麗王昌齡 自然雄渾 梅堯臣 樸素平淡王維 閑適恬淡 歐陽修 清新舒暢李白 清新飄逸 秦觀 清麗典雅高適 雄厚渾樸 柳永 傷感纏綿岑參 雄奇瑰麗 蘇軾 豪放曠達杜甫 沉郁頓挫 王安石 雄健高峻白居易 通俗明快 黃庭堅 瘦硬新奇韓愈 古樸奇險 周邦彥 富麗精工劉禹錫 清新豪麗 李清照 凄婉清麗柳宗元 明凈幽峭 陸游 慷慨悲涼李賀 奇麗詭誕 辛棄疾 沉郁豪放杜牧 俊爽明快 姜夔 峭拔雅麗3.解題步驟(1)明特色,用一兩個詞概括出語言風格特色。(2)列例證,結合詩歌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語言風格特點,可從手法、意象、境界等角度展開分析。(3)析效果,可指出蘊含其中的感情,可點明這一特點在傳情達意上有什么作用。[教考銜接]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登 高杜 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登高》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點?請作簡要賞析。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邊練邊悟] 1.(2021·全國乙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題目。鵲橋仙·贈鷺鷥辛棄疾溪邊白鷺,來吾告汝:“溪里魚兒堪數。主人憐汝汝憐魚,要物我欣然一處。 白沙遠浦,青泥別渚,剩有蝦跳鰍舞。聽君飛去飽時來,看頭上風吹一縷。”這首詞的語言特色鮮明,請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向二 賞析詩歌創作風格風格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詩人往往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同一詩人的不同作品,風格有時也不盡相同。詩歌風格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詩(詞)人、同一詩(詞)人不同時期的作品往往表現出不同的風格。需要注意的是,給某些詩(詞)人冠以“婉約派”或“豪放派”的頭銜,這只是說明這位詩(詞)人的作品整體上呈現某種風格,并非這位詩(詞)人的全部作品都是這一種風格。答題 角度 關注 題材 詠物詩一般含蓄委婉,閨怨詩一般婉約細膩,邊塞詩一般豪邁雄奇,山水詩一般清新明麗,愛國詩一般悲壯慷慨。分析 意象 分析詩中最能體現創作風格的意象。如運用“菊花”“飛鳥”等意象描寫田園生活的詩句,詩歌風格一般清新自然。錘煉 詞語 分析詩的用詞,如辭藻華麗、色彩鮮明的詩句一般絢麗飄逸,直接陳述、不加修飾語的詩句一般平實質樸。揣摩 情感 詩歌的情感體現其特有的寫作風格。如抒發悲憤之情的詩句,其風格一般沉郁頓挫。知人 論世 杜甫沉郁頓挫,李白浪漫飄逸,白居易樸素自然,王維清新明麗,李商隱含蓄委婉,蘇軾豪放雄奇,辛棄疾雄渾壯闊,陸游慷慨悲壯。答題 步驟 1.明風格。用一兩個詞概括出創作風格。常用術語:婉約和豪放,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等。 2.列例證。結合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風格特點,可以從手法、選材、境界、語言等角度展開分析。 3.析效果。可指出蘊含于其中的感情;可點明這一特點在傳情達意上有什么作用。[教考銜接] 2.分析《蜀道難》的創作風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邊練邊悟] 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完成2~3題。雨余小步王夫之蓮花蓮葉柳塘西,疏雨疏風斜照低。竹籜①冠輕容雪鬢,桃枝杖滑困春泥。垂虹疑飲雙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不擬孤山閑放鶴,鵓鳩②恰恰向人啼。【注】 ①籜(tuò):竹筍上一片一片的皮。②鵓鳩:即斑鳩。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首句點明“小步”的地點,并描寫出雨后蓮塘的美麗景象,兩個“蓮”字連用,具有音韻之美,也暗示出對美景的喜愛。B.第二句點明“小步”的時間,并通過風輕雨疏、夕陽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霽之時明麗、清新的氛圍。C.頷聯描寫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狀,并通過描寫一路所見竹筍破土而出的景象,表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D.詩歌緊扣“雨余”著筆,選取了“斜照”“垂虹”“砌草”等常見而富有特色的景物進行描寫,細膩生動,情景交融。3.本詩風格清新,其“清新”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案28 鑒賞詩歌的語言特色和創作風格教考銜接1.第一步:沉郁頓挫,含蓄深沉。(特色)第二、三步:“沉郁”主要指情感的深厚、濃郁、憂憤、蘊藉。(分析)這首詩將詩人萬里漂泊、身體多病、客居異鄉、孤獨無依的悲傷之情一起傾瀉出來。(效果)“頓挫”則包括語言的剛健遒勁、音調的鏗鏘有力、章法的曲折變化等。(分析)這首詩不僅語言雄健有力,而且做到前后相對、句中自對,更顯得節奏鏗鏘,富有音樂美感。(效果)邊練邊悟1.【答題指導】答題步驟 第一步,感知文本 這首詞借與白鷺的對話,采用口語化的語言,直白而生動,表現出詞人美好的生活情趣第二步,結合文本,具體分析 (1)從語言角度分析,選詞方面:“魚兒”“堪數”“主人”“剩有”“來”“頭上”等詞淺近直白,通俗易懂。 句式方面:采用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多種句式,整散結合。 (2)從表達方式角度分析,作者采用與鷺鷥對話的形式,將鷺鷥作為題贈對象,使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以第二人稱“汝”“君”稱之,以“來”字呼之,詞人好似撫摸著白鷺說著悄悄話,營造出輕松親切的氛圍,顯得自然而親切,語言顯得活潑生動、詼諧風趣。 (3)從情感表達上分析,詞人用口語化的語言,詼諧風趣地將筆下的山水湖泊、魚蟲蝦草、青天白鷺、人鳥私語融合為一體,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愿望組織答案 ①本詞采用對話口吻,多用口語,“魚兒堪數”“主人憐汝汝憐魚”通俗易懂,淺近直白,清新明快,句式整散結合,和諧統一。 ②語言詼諧風趣,活潑生動。將鷺鷥作為題贈對象,運用擬人手法以第二人稱“汝”“君”稱之,以“來”字呼之,詞人好似撫摸著白鷺說著悄悄話,營造出輕松親切的氛圍,顯得自然而親切。且詞人借助口語化的語言,詼諧風趣地將筆下的山水湖泊、魚蟲蝦草、青天白鷺、人鳥私語融合為一體,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愿望教考銜接2.解析 從語言上看,注意從句式的選用等角度分析,如“問君西游何時還?”“使人聽此凋朱顏!”等句式的選用,顯現出“散文化”的特征。使用設問、感嘆句和排比句式,語勢參差錯落有致,又極其酣暢。從表現手法上看,大量運用豐富的想象和夸張手法,充滿神奇色彩;選材上,運用神話傳說和故事,增加了故事性。情感上,體現了作者的浪漫主義色彩。答案 ①詩人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的特點,字詞中流露出詩人對社會的某些憂慮與關切;②全詩律體與散文間雜,文句參差,筆意縱橫,豪放灑脫;③本詩充分展現了詩人的浪漫氣質和熱愛自然的感情。邊練邊悟2.C [C項,“頷聯描寫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狀,并通過描寫一路所見竹筍破土而出的景象,表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理解錯誤。“竹籜冠輕容雪鬢”,竹籜冠,是用竹筍皮制成的帽子。這句詩的意思是花白的頭發上戴著竹籜冠。]3.解析 解答此類題目,要清楚詩歌風格體現在語言、意境、情感等方面。本詩用語清新,不引經據典,不古奧,不事雕琢,有輕快自然之感。“清新”指清爽而新鮮,可從語言、形象、思想內容等方面進行分析。語言方面,本詩遣詞造句不事雕琢,符合“清新”的含義;形象方面,本詩選取的“蓮”“柳”“垂虹”“砌草”等意象清新自然;思想內容方面,詩人寫自己在雨后美景中散步時的所見所聞,情感輕松愉悅。全詩緊扣“雨余”著筆,柳塘蓮葉、彩虹飲水、砌草柔美等景物清新自然。詩人雨后出行雖被困春泥,卻陶醉于美景的輕松愉悅。如首聯“蓮花蓮葉柳塘西,疏雨疏風斜照低”點明“小步”的地點,并描寫出雨后蓮塘的美麗景象,兩個“蓮”字連用,具有音韻之美,也暗示了對美景的喜愛。又點明“小步”的時間,并通過對風輕雨疏、夕陽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霽之時明麗、清新的氛圍。語言清爽,不事雕琢,明白曉暢;描寫的景物又清新自然;頷聯“垂虹疑飲雙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選取了“垂虹”“砌草”等常見而富有特色的景物進行描寫,細膩生動,情景交融,于雨余散步之時,見美好春景,落寞中暫得輕松愉悅的感情。答案 ①語言清爽。用語不事雕琢,明白曉暢,如“蓮花蓮葉”“疏雨疏風”“垂虹疑飲雙溪水”等。②景物清新。柳塘蓮葉、砌草柔美、彩虹飲水等描繪出雨后風景的清新自然。③情感輕松。雨余散步,見美好春景,落寞中暫得輕松愉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屆高中語文一輪復習學案28 鑒賞詩歌的語言特色和創作風格(含答案).docx 2025屆高中語文一輪復習課件28 鑒賞詩歌的語言特色和創作風格(共52張ppt).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