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25:鑒賞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學案(含答案)+ 課件(共46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25:鑒賞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學案(含答案)+ 課件(共46張ppt)

資源簡介

(共46張PPT)
學案25 鑒賞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由形悟神,內外合一
復習目標
1.明確詩歌中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的內涵及分析方法。
2.掌握鑒賞詩歌形象的答題思路,提高答題能力。
鏈接高考
卷別 篇名 題干表述 設題角度 命題特點
2022全國甲卷 《畫眉鳥》和《畫眉禽》 這兩首詩中,畫眉鳥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請簡要分析。(6分) 物象作用 ①物象多考查概括物象特點與情志。
②人物形象多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點。
③屬于輪考點,不是必考點。
2020全國Ⅲ卷 《苦筍》 詩人由苦筍聯想到了魏征,這二者有何相似之處?請簡要分析。(6分) 物象分析
2020北京卷 《寄東魯二稚子》 這首詩多處寫到桃樹。請分析桃樹在詩中的意義與作用。 物象作用
2017全國Ⅱ卷 《送子由使契丹》 本詩首聯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性格?請加以分析。(6分) 性格分析
考向一 人物形象
高考對古詩中人物形象的考查,就形象內容而言,有辨識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概括形象作用三方面內容。高考重點是把握形象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義。
一、人物形象特點
藐視權貴,傲岸不羈;憂國憂民,心系社稷;懷才不遇,壯志難酬;寄情山水,歸隱田園;愛恨情長,感時傷別;矢志報國,壯志難酬;情感真摯,依依惜別;獻身邊塞,反對征伐;保家衛國,征戰沙場;寂寞愁苦,身世飄零;零落漂泊,孤獨寂寞;羈旅他鄉,思念故鄉;歷經磨難,堅持追求;胸懷寬廣,豪放灑脫。
二、答題步驟
1.概括形象特征。形象概括采用“性格+身份”的格式。
2.分析形象特征。結合詩歌內容具體分析是如何塑造形象的,分點說明,切忌以譯代析。
3.明確形象意義。聯系情感、主旨,分析詩歌塑造形象的作用或意義。
[教考銜接]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全詞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將軍形象?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步:塑造了一個披肝瀝膽、忠貞不貳,勇往直前、奮勇殺敵的將軍形象。(性格、身份)
第二步:他用大塊的烤牛肉犒勞將士們,讓他們分享;軍樂隊奏著高亢激越的邊塞戰歌,以助興壯威;在秋風獵獵的戰場上,他檢閱著各路兵馬,準備出征。他率領將士們終于完成了收復中原、統一祖國的偉業,贏得了生前死后不朽的英名。(依據)
第三步:表現了作者想要殺敵報國、收復失地的強烈愿望,以及壯志難酬的悲嘆。(情感/意義/作用/效果)
[邊練邊悟]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
鉅鹿贈李少府
高 適
李侯雖薄宦,時譽何籍籍。
駿馬常借人,黃金每留客。
投壺華館靜,縱酒涼風夕。
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損益。
【注】 投壺:古代飲宴時的一種游戲。設投壺一個,賓主依次向壺中投矢,勝者罰負者飲酒。損益:對自己有損或有益的朋友。《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C
解析 C項“意思是通過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優點和不足”理解有誤。結合注釋可知,“吾欣知損益”一句運用典故,意為可以以李少府為典范來辨明朋友的好壞。
A.首聯中李少府的“薄宦”與其“時譽籍籍”形成對比,突出李少府的聲名卓著。
B.尾聯中“神仙”指李少府。詩人以此稱之,包含著對李少府的欣賞和贊美之情。
C.“吾欣知損益”一句運用典故,意思是通過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優點和不足。
D.全詩質樸的語言中蘊含著詩人的真摯情意,風格不同于其邊塞詩的雄壯渾厚。
★2.請結合詩歌的中間兩聯,分析李少府的形象特點。
解析 本詩大意是:李少府雖然為官收入并不高,但當時的聲名卻是非常卓著的。其為人慷慨,經常將駿馬借與別人,黃金也和他人分享。他熱情好客,投壺之時,大家都凝神觀賞,大廳內一片寂靜;傍晚時分,涼風習習,李少府與賓客盡情暢飲。在這里遇到這等“神仙”一樣的人,可以以李少府為典范來辨明朋友的好壞啊!詩歌首聯是對李少府的整體評價,“薄宦”與“時譽籍籍”形成對比,突出李少府的聲名卓著。中間兩聯點明原因,具體分析李少府為人。“駿馬、黃金”是個人財物,“常借人”“每留客”足見對朋友樂善好施、慷慨大方已成其本性。“投壺”時“華館靜”,通過觀賞氛圍可見其技藝精彩;“縱酒涼風夕”寫傍晚時分,涼風習習,游戲過后與賓客盡情暢飲,表現出其瀟灑不羈的一面。最后一聯,則是寫詩人感受,“神仙”一詞更突出李少府的形象特點,也是對頷聯和頸聯描寫的一個總結。抓住中間兩聯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 ①慷慨大方。李少府經常將駿馬借與別人,黃金也和他人分享,由此可見,他是一個慷慨之人。②射藝高超。“投壺華館靜”是說,李少府投壺之時,大家都凝神觀賞,大廳內一片寂靜,側面表現其投壺技藝的高妙。③瀟灑不羈。傍晚時分,涼風習習,李少府與賓客盡情暢飲,表現出其瀟灑不羈的一面。
考向二 鑒賞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多指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所謂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這些物象大多帶有詩人的主觀色彩,曲折地表現詩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是其常運用的表達技巧,故此,明確“物”的特征,找出“志”的內容,即鑒賞事物形象的兩個關鍵要素。高考對古代詩歌中的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概括物象的特點。
2.分析物象在體現詩歌中人物的品格或寄寓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教考銜接]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題目。
卜算子·詠梅
陸 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本詞描繪了怎樣的梅花形象?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步:上闋描繪了風雨中獨自綻放的梅花,下闋寫梅花無意爭春,碾作塵而香氣依舊。(概括物象表層特點)
第二步:塑造了梅花身處逆境、自強不息、獨標高格、孑然一身的形象。(分析物象內涵)
第三步:詞人通過寫梅花的寂寞、愁苦的處境和凌寒獨香的品格,體現出自己孤高雅潔的志趣。(點出物象意義)
[邊練邊悟] 閱讀下面這兩首宋詩,完成3~4題。
病 牛
李 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愿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禾 熟
孔平仲
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
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斜陽。
【注】 李綱,南宋四大名臣之一,政治家,極力主張抵抗金人與革新內政。本詩是李綱于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年)被貶武昌所作。
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B
解析 B項“遭人傷害”錯,“力盡筋疲誰復傷”中的“傷”是“同情”的意思,不是“傷害”。
A.李詩首句“千”非實指,而是極言牛的付出,與“但愿眾生皆得飽”一起體現了詩人勤政憂民的人格。
B.李詩第二句體現了牛的筋疲力盡卻又遭人傷害的處境,這既是病牛之“病”的體現,也是作者自喻。
C.孔詩一、二句融情于景,視覺嗅覺相結合,飽滿地呈現了一幅秋后豐收圖景,融入了作者內心的喜悅。
D.兩詩最后一句都寫到了夕陽,一“殘”一“斜”,一字之差,但詩人所呈現的思想境界卻大不相同。
★4.錢鐘書先生將此兩首詩都選入他的《宋詩選注》,他認為兩首詩中的牛“貌同心異”,請作簡要分析。
解析 解答此題的要點是弄清“貌同心異”的內涵,即指表面形式相同但精神實質不同,所以應從“貌同”“心異”兩個角度分析兩首詩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詩歌 貌同 心異
李詩 首句中的兩個“千”字,極言病牛“耕犁”面積之廣、勞動收獲之多。“力盡筋疲”“羸病”直接點明病牛的勞累疲倦。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將病牛“力盡筋疲”與“誰復傷”加以對照,集中描寫了病牛勞苦功高、筋疲力盡及其不為人所同情的境遇。“但愿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病牛勞苦功高,筋疲力盡,卻無人憐惜,但它沒有怨天尤人,消極沉淪,因為它有心甘情愿為眾生的溫飽而“羸病臥殘陽”之志。
孔詩 “老牛粗了耕耘債”,疲乏的老牛已經了結耕田耘地的債,說明了老牛的勞累疲倦。 “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斜陽”展現了這樣的畫面:經過了一年辛勤耕耘的老牛,閑適地躺在山坡上,嚼著草,沐浴著夕陽。寫出老牛在經歷繁重的勞作之后,如釋重負的閑適與愜意,這種景象令人寬慰。
答案 ①貌同:兩首詩中,作者都寫出了“牛”終于結束辛勤勞作之后的疲憊不堪。
②心異:李綱詩中的牛辛勤耕耘,無私奉獻,心系蒼生,雖無人理解仍甘愿承受繁重勞作后的病痛,令人心酸而無奈;
孔平仲詩中的老牛在經歷繁重的勞作之后,交出了耕耘的豐碩成果,終于等到了甜美的憩息時光,如釋重負的閑適與愜意令人寬慰。(意思對即可。)
考向三 鑒賞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詩歌中描繪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單個景物形象,也有由多個景物形象組合成的意境。從高考命題來看,對景物形象的考查往往有兩種類型:一是畫面描述題或意境賞析題,二是寫景作用題。
[教考銜接] 3.試比較“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與“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在意境上的不同。
答案 前句意境屬豪放類,雄渾開闊。借助“平野”“大江”等闊大意象,營造出一種雄渾開闊的意境,借以表達詩人的孤獨。后句意境屬婉約類,凄清冷寂。不知酒醒后會在何處,也許是泊舟在楊柳岸邊,曉風習習,殘月斜照,整個畫面顯得孤獨冷清,表達了詞人與情人分別后的凄凉傷感之情。
[邊練邊悟] (2020·天津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紀村事
韋 莊
綠蔓映雙扉,循墻一徑微。
雨多庭果爛,稻熟渚禽肥。
釀酒迎新社,遙砧送暮暉。
數聲牛上笛,何處餉田【注】歸。
【注】 餉田:到田間送飯。
5.“釀酒迎新社,遙砧送暮暉”描寫了什么樣的鄉村場景?
答案 為準備祭祀、祈求豐收,農人在忙于釀酒;暮色漸濃,遠處飄來搗衣的聲音。描寫了忙碌而祥和的農村生活場景。
[解題思維]
第一步:描繪畫面。“釀酒迎新社”,寫農人為準備社日的祭祀活動而忙于釀造美酒,這句呈現出一派熱鬧、忙碌的景象。“遙砧送暮暉”,寫遠處傳來的搗衣聲送走了落日余暉,顯現出鄉村寧靜和諧的氛圍。
第二步:概括特點。頸聯描寫出繁忙、充實、安寧、祥和的農村勞動、生活場景。
測 評 練 案
(滿分:54分)
一、(2024·德州開學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9分)
秋興八首①(其三)
杜 甫
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
信宿②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抗疏③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
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
【注】 ①《秋興八首》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寓居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時創作的以遙望長安為主題的組詩。②信宿:再宿。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③抗疏:臣子對君命或廷議有所抑制,上疏進諫。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A.朝暉、翠微可謂人間美景,詩人日日觀賞,沉醉在大自然中忘卻了憂愁。
B.頷聯緊承首聯繼續寫景,描繪漁人泛舟水上、燕子空中翻飛的動態美景。
C.頸聯運用典故,詩人借用歷史上匡衡和劉向之事,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D.本詩前兩聯寫景后兩聯抒懷,將眼前之景和心中所思、所感結合在一起。
解析 A項,“忘卻了憂愁”錯誤,詩人流落在外,壯志難酬,雖觀賞美景,卻心憂天下,心中充滿了惆悵之情、漂泊之感。故選A。
★2.請比較詩歌尾聯中塑造的“同學少年”形象和《沁園春·長沙》中的“同學少年”形象有何不同。(6分)
解析 尾聯意思是年少時一起求學的同學大都已飛黃騰達了,他們在長安附近的五陵,穿輕裘,乘肥馬,過著富貴的生活。尾聯借“同學少年”之得意反襯自己不得意的處境。想到同學少年多已騰達得意,輕裘肥馬,作威作福,既不念故人之流落,更不念家國之殘破,一個“多”字,一個“自”字,表現了詩人的痛心,也表明了他的鄙視之情,詩人本不得意,卻以得意者反襯,表達了詩人功業無成的悲憤之情。《沁園春·長沙》中“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兩句,描寫出同學之間的友誼,表現出當代青少年的積極進取。回想過去,我和我的同學,經常攜手結伴來到這里游玩,在一起商討國家大事,那無數不平凡
的歲月至今還縈繞在我的心頭。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大家躊躇滿志,意氣奔放,正強勁有力地評論國家大事,寫出這些激濁揚清的文章,把當時那些軍閥官僚看得如同糞土。還記得嗎?那時我們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幾乎擋住了疾馳而來的船?“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一個“恰”字,統領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的戰斗風貌和豪邁氣概。
答案 (1)尾聯中的“同學少年”生活在京城,穿輕裘,乘肥馬,過著富貴的生活,一個個都飛黃騰達,卻不念故人之流落,更不念家國之殘破。(2)《沁園春·長沙》中的“同學少年”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熱情奔放,心懷國家,立志高遠,滿腔熱血,富有活力,積極進取,勇于擔當。
二、閱讀下面這首晉詩,完成3~4題。(9分)
雜詩(其十一)
陶淵明
我行①未云遠,回顧慘風涼。
春燕應節起,高飛拂塵梁。
邊雁悲無所,代謝歸北鄉。
離鹍②鳴清池,涉暑經秋霜。
愁人難為辭,遙遙春夜長。
【注】 ①行:行役。元興三年春,陶淵明東下任鎮軍參軍。②鹍(kūn):一種像鶴的鳥。
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C
A.開篇以敘事起筆,“慘風”一語雙關,既寫氣候變化,也嘆人生多艱。
B.“春燕”往往給人以生機勃勃之感,但在本詩中卻帶有一絲悲涼的意味。
C.遷徙途中的大雁居無定所,卻一代代不辭辛勞回歸北方,有自況之意。
D.本詩既有直抒胸臆,又有借景抒情,表達了詩人行役在外的無限愁苦。
解析 C項,“一代代不辭辛勞”說法錯誤,“代謝”的意思是時節變換。
★4.“鳥”是陶淵明詩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意象,請結合詩歌內容,分析本詩中的“離鹍”與《歸園田居》(其一)中的“羈鳥”這兩個意象的特征及蘊含情感的不同。(6分)
答案 ①特征:“離鹍”指離散(或離鄉)之鳥,特征是離散(或離鄉);“羈鳥”即籠中之鳥,特征是被束縛。②情感:本詩中詩人借歷經夏暑與秋霜,在清池邊鳴叫的離群(或離鄉)鹍鳥,表達終日奔忙卻與自己的理想相背離的愁苦;《歸園田居》(其一)中詩人借籠中之鳥留戀山林,表達對官場生活的厭惡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每點3分,意思對即可)
三、(2024·江西高三聯考)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5~6題。
快閣用黃山谷韻①
程文德
北風吹雨暗江城,快閣登臨欲晚晴。
水落魚龍②雙渚闊,云開文武③遠山明。
漁舟亂逐輕煙放,霜樹時驚返照橫。
納納乾坤皆快閣,未應偏與白鷗盟。
【注】 ①此詩為次韻詩,詩人為明代賢臣。黃山谷,即北宋詩人黃庭堅,號山谷道人。②魚龍:雙渚之名。③文武:指文筆、武姆二山。
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C
A.詩人與黃庭堅同為秋季雨后登閣賞晴,黃“倚”飄然悠閑,程“欲”則直陳欣喜。
B.第三句語意蘊藉,既實寫雨落在魚龍雙渚上,江面開闊,也點出詩人舒展的心情。
C.頸聯比擬生動,賦予漁船人之情態,寫出漁船因雨勢盛大而四處躲雨的熱鬧場景。
D.數百年后,詩人登臨快閣和詩前人,語陳意新,境界闊大,胸懷廣遠,氣韻端方。
解析 C.“雨勢盛大”和“四處躲雨”理解錯誤。本句意思是說雨過天晴后,漁舟在薄薄的水霧中四散競發。
★6.本詩與《登快閣》尾聯“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一樣,都寫到了“白鷗”,但各有用意,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解析 本詩尾聯“納納乾坤皆快閣,未應偏與白鷗盟”意思是:開闊包容的天地都像快閣此刻的景象一樣闊大明朗,不應該偏偏跟白鷗訂立盟約。“白鷗盟”無利祿之心,借指歸隱。此處反用白鷗的典故,表明作者深感天地廣大,不宜歸隱,而應有所作為的積極進取心態。黃詩尾聯“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詩人說自己希望能坐上歸船,吹弄著悠揚的長笛,回到那遙遠的故鄉——我的這顆心呵,早已和白鷗訂好盟約了。借用白鷗的典故,表明歸隱的決心。
答案 ①本詩尾聯:開闊包容的天地都像快閣此刻的景象一樣闊大明朗,不應該偏偏跟白鷗訂立盟約。反用白鷗的典故,表明作者深感天地廣大,不宜歸隱,而應有所作為的積極進取心態。
②黃詩尾聯:作者想象坐上萬里歸船,吹著長笛,與白鷗訂盟,正用白鷗的典故,表明歸隱的決心。
四、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7~8題。(9分)
菩薩蠻 舟次青神①
[元]李齊賢
長江日落煙波綠,移舟漸近青山曲。隔竹一燈明,隨風百丈輕。  夜深蓬底宿,暗浪鳴琴筑。夢與白鷗盟②,朝來莫漫驚。
【注】 ①這是李齊賢奉使川蜀途中所寫的一首詞。②白鷗盟,出自《列子·黃帝》:“海上之人有好鷗鳥者,每旦之海上從鷗鳥游。”后人以與鷗鳥盟誓表示毫無心機,這里是指無利祿之心,借指歸隱。
7.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C
A.這首詞按照時間順序,從“日落”寫到“燈明”,然后寫到“夜深”,再至“朝來”,依次敘寫。
B.“輕”是“雙關”的修辭手法,既指船行,也表現了船上人心情的輕松愉快。
C.下片寫晚上入睡的情景,夜深人靜,詞人宿于船篷之下,暗浪拍打船舷,給人一種悲涼凄冷之感。
D.結尾寫詞人夢中與白鷗結盟,早上醒來時請白鷗不要驚懼,借典抒發了詞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解析 C項情感分析有誤。結合注釋可知,這首詞是作者奉使川蜀途中所作,聯系上片“隨風百丈輕”可知詞人這次出行順風順水。夜深人靜,詞人宿于船篷之下,暗浪拍打船舷,如有彈琴擊筑的美妙音樂相伴入眠,是一種愜意,不是悲涼凄冷。
★8.“長江日落煙波綠,移舟漸近青山曲”,這里寫的“日落”景象,與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結合詩歌簡要賞析。(6分)
答案 ①本詞這兩句寫的是川蜀途中所見的日落景象,重點寫了煙波之色彩和青山之形狀;白詞寫的是江南日出景象,突出江花江水的色彩。②雖為不同時間的景象,但都是色彩明媚的、美麗的、迷人的。③都借景抒情,體現了作者輕松愉悅的心情。李詞兩句寫行船之人在日落時靠岸停泊看到了美景,尋到了住處,可見其心情愉悅。白詞兩句借美好的江南風景抒寫自己回憶起江南時的愉悅心情。(能結合兩首詞答出景、情、手法即可酌情給分)
五、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9~10題。(9分)
春晚書山家屋壁
貫 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鴛鴦  【注】如家禽。
前村后壟桑柘深,東鄰西舍無相侵。
蠶娘洗繭前溪淥,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   (xī chì):水鳥名。
9.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B
A.“東鄰西舍無相侵”一句,寫出了農家生活祥和寧靜,沒有恃強凌弱、爾虞我詐、互相爭奪等社會現象,寄托了詩人的理想和情趣。
B.“蠶娘洗繭前溪淥”一句,通過描寫“蠶娘”在淥溪邊漂洗蠶繭的場景,既寫出了農家勞動的艱辛,也表現出“蠶娘”的辛勤和豐收的喜悅。
C.尾聯寫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神態、動作描寫,表現其淳樸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并從側面烘托出“我”流連忘返的心情。
D.本詩末尾用一“熟”字狀“西坡瓜豆”,描繪出一片豐收在望的景象,回應上文滿塘黑壓壓的蒲與到處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解析 “寫出了農家勞動的艱辛”與詩意不符。
★10.本詩前三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 (1)景象:前三句寫池塘里蒲草森森茂密繁盛;微風吹過,傳來陣陣清香;水鳥悠閑嬉戲,如家禽一樣,一點也不怕人;桑樹和柘樹到處都是,顯得翠色蔥蘢。描繪了山村晚春景色秀美、郁郁蔥蔥的景象。
(2)作用:①渲染了山村靜謐安恬的氛圍;②為下文描寫和諧安寧的山村生活做鋪墊;③寄托了詩人對寧靜美好、民風淳樸的田園生活的喜愛與向往之情。
六、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1~12題。(9分)
磧西頭送①李判官入京
岑 參
一身從遠使,萬里向安西。
漢月垂鄉淚,胡沙費馬蹄。
尋河②愁地盡,過磧覺天低。
送子軍中飲,家書醉里題。
【注】 ①磧西:安西都護府所在地,在今新疆庫米什附近。②尋河:史載張騫出使西域時曾去尋找黃河的源頭。
1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D
A.從題目來看,詩歌與送別相關,應是詩人在邊塞送自己友人回京時所作。
B.第三句使用擬人手法,賦予月亮以人格,表現出對故鄉深深的思念之情。
C.詩人用張騫典故表明邊疆廣闊,好像要到天地的盡頭,突出旅途的艱辛。
D.詩人送別友人之后想到了家人,在酒醉中寫下家書,托李判官帶給家人。
解析 D項,“詩人送別友人之后想到了家人”錯誤,結合“送子軍中飲,家書醉里題”可知,詩人是送別之時就想到了家人。
★12.請簡要分析首句中“一身”和“萬里”內涵,二者結合塑造了怎樣的詩人形象。(6分)
解析 “一身從遠使,萬里向安西”寫出了詩人受到召喚不遠萬里,孤身一人,從長安來到安西。“一身”與“萬里”運用對比和夸張的手法,二者對比懸殊,表現出作者驚人而又超人的膽魄和勇氣;同時,“一身”也包含離別家鄉親人之意,為下文寫鄉愁埋下伏筆。岑詩運用對比和夸張的手法,通過“一身”與“萬里”的對比表現出作者超人的膽魄和勇氣,二者結合,塑造了一位投身邊疆、不畏艱辛、矢志報國的詩人形象。
答案 “一身”指孤身一人,“萬里”指路途遙遠。二者結合,塑造了一位投身邊疆、不畏艱辛、矢志報國的詩人形象。
本節內容結束
THANKS學案25 鑒賞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由形悟神,內外合一
復習目標 
1.明確詩歌中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的內涵及分析方法。
2.掌握鑒賞詩歌形象的答題思路,提高答題能力。
鏈接高考 
卷別 篇名 題干表述 設題角度 命題特點
2022全國甲卷 《畫眉鳥》和《畫眉禽》 這兩首詩中,畫眉鳥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請簡要分析。(6分) 物象作用 ①物象多考查概括物象特點與情志。 ②人物形象多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點。 ③屬于輪考點,不是必考點。
2020全國Ⅲ卷 《苦筍》 詩人由苦筍聯想到了魏征,這二者有何相似之處?請簡要分析。(6分) 物象分析
2020北京卷 《寄東魯二稚子》 這首詩多處寫到桃樹。請分析桃樹在詩中的意義與作用。 物象作用
2017全國Ⅱ卷 《送子由使契丹》 本詩首聯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性格?請加以分析。(6分) 性格分析
考向一 人物形象
高考對古詩中人物形象的考查,就形象內容而言,有辨識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概括形象作用三方面內容。高考重點是把握形象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義。
一、人物形象特點
藐視權貴,傲岸不羈;憂國憂民,心系社稷;懷才不遇,壯志難酬;寄情山水,歸隱田園;愛恨情長,感時傷別;矢志報國,壯志難酬;情感真摯,依依惜別;獻身邊塞,反對征伐;保家衛國,征戰沙場;寂寞愁苦,身世飄零;零落漂泊,孤獨寂寞;羈旅他鄉,思念故鄉;歷經磨難,堅持追求;胸懷寬廣,豪放灑脫。
二、答題步驟
1.概括形象特征。形象概括采用“性格+身份”的格式。
2.分析形象特征。結合詩歌內容具體分析是如何塑造形象的,分點說明,切忌以譯代析。
3.明確形象意義。聯系情感、主旨,分析詩歌塑造形象的作用或意義。
[教考銜接]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全詞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將軍形象?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邊練邊悟]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
鉅鹿贈李少府
高 適
李侯雖薄宦,時譽何籍籍。
駿馬常借人,黃金每留客。
投壺華館靜,縱酒涼風夕。
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損益。
【注】 投壺:古代飲宴時的一種游戲。設投壺一個,賓主依次向壺中投矢,勝者罰負者飲酒。損益:對自己有損或有益的朋友。《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中李少府的“薄宦”與其“時譽籍籍”形成對比,突出李少府的聲名卓著。
B.尾聯中“神仙”指李少府。詩人以此稱之,包含著對李少府的欣賞和贊美之情。
C.“吾欣知損益”一句運用典故,意思是通過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優點和不足。
D.全詩質樸的語言中蘊含著詩人的真摯情意,風格不同于其邊塞詩的雄壯渾厚。
★2.請結合詩歌的中間兩聯,分析李少府的形象特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二 鑒賞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多指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所謂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這些物象大多帶有詩人的主觀色彩,曲折地表現詩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是其常運用的表達技巧,故此,明確“物”的特征,找出“志”的內容,即鑒賞事物形象的兩個關鍵要素。高考對古代詩歌中的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概括物象的特點。
2.分析物象在體現詩歌中人物的品格或寄寓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教考銜接]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題目。
卜算子·詠梅
陸 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本詞描繪了怎樣的梅花形象?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邊練邊悟] 閱讀下面這兩首宋詩,完成3~4題。
病 牛
李 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愿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禾 熟
孔平仲
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
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斜陽。
【注】 李綱,南宋四大名臣之一,政治家,極力主張抵抗金人與革新內政。本詩是李綱于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年)被貶武昌所作。
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李詩首句“千”非實指,而是極言牛的付出,與“但愿眾生皆得飽”一起體現了詩人勤政憂民的人格。
B.李詩第二句體現了牛的筋疲力盡卻又遭人傷害的處境,這既是病牛之“病”的體現,也是作者自喻。
C.孔詩一、二句融情于景,視覺嗅覺相結合,飽滿地呈現了一幅秋后豐收圖景,融入了作者內心的喜悅。
D.兩詩最后一句都寫到了夕陽,一“殘”一“斜”,一字之差,但詩人所呈現的思想境界卻大不相同。
★4.錢鐘書先生將此兩首詩都選入他的《宋詩選注》,他認為兩首詩中的牛“貌同心異”,請作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三 鑒賞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詩歌中描繪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單個景物形象,也有由多個景物形象組合成的意境。從高考命題來看,對景物形象的考查往往有兩種類型:一是畫面描述題或意境賞析題,二是寫景作用題。
[教考銜接] 3.試比較“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與“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在意境上的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邊練邊悟] (2020·天津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紀村事
韋 莊
綠蔓映雙扉,循墻一徑微。
雨多庭果爛,稻熟渚禽肥。
釀酒迎新社,遙砧送暮暉。
數聲牛上笛,何處餉田【注】歸。
【注】 餉田:到田間送飯。
5.“釀酒迎新社,遙砧送暮暉”描寫了什么樣的鄉村場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案25 鑒賞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教考銜接
1.第一步:塑造了一個披肝瀝膽、忠貞不貳,勇往直前、奮勇殺敵的將軍形象。(性格、身份)
第二步:他用大塊的烤牛肉犒勞將士們,讓他們分享;軍樂隊奏著高亢激越的邊塞戰歌,以助興壯威;在秋風獵獵的戰場上,他檢閱著各路兵馬,準備出征。他率領將士們終于完成了收復中原、統一祖國的偉業,贏得了生前死后不朽的英名。(依據)
第三步:表現了作者想要殺敵報國、收復失地的強烈愿望,以及壯志難酬的悲嘆。(情感/意義/作用/效果)
邊練邊悟
1.C [C項“意思是通過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優點和不足”理解有誤。結合注釋可知,“吾欣知損益”一句運用典故,意為可以以李少府為典范來辨明朋友的好壞。]
2.解析 本詩大意是:李少府雖然為官收入并不高,但當時的聲名卻是非常卓著的。其為人慷慨,經常將駿馬借與別人,黃金也和他人分享。他熱情好客,投壺之時,大家都凝神觀賞,大廳內一片寂靜;傍晚時分,涼風習習,李少府與賓客盡情暢飲。在這里遇到這等“神仙”一樣的人,可以以李少府為典范來辨明朋友的好壞啊!詩歌首聯是對李少府的整體評價,“薄宦”與“時譽籍籍”形成對比,突出李少府的聲名卓著。中間兩聯點明原因,具體分析李少府為人。“駿馬、黃金”是個人財物,“常借人”“每留客”足見對朋友樂善好施、慷慨大方已成其本性。“投壺”時“華館靜”,通過觀賞氛圍可見其技藝精彩;“縱酒涼風夕”寫傍晚時分,涼風習習,游戲過后與賓客盡情暢飲,表現出其瀟灑不羈的一面。最后一聯,則是寫詩人感受,“神仙”一詞更突出李少府的形象特點,也是對頷聯和頸聯描寫的一個總結。抓住中間兩聯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 ①慷慨大方。李少府經常將駿馬借與別人,黃金也和他人分享,由此可見,他是一個慷慨之人。②射藝高超。“投壺華館靜”是說,李少府投壺之時,大家都凝神觀賞,大廳內一片寂靜,側面表現其投壺技藝的高妙。③瀟灑不羈。傍晚時分,涼風習習,李少府與賓客盡情暢飲,表現出其瀟灑不羈的一面。
教考銜接
2.第一步:上闋描繪了風雨中獨自綻放的梅花,下闋寫梅花無意爭春,碾作塵而香氣依舊。(概括物象表層特點)
第二步:塑造了梅花身處逆境、自強不息、獨標高格、孑然一身的形象。(分析物象內涵)
第三步:詞人通過寫梅花的寂寞、愁苦的處境和凌寒獨香的品格,體現出自己孤高雅潔的志趣。(點出物象意義)
邊練邊悟
3.B [B項“遭人傷害”錯,“力盡筋疲誰復傷”中的“傷”是“同情”的意思,不是“傷害”。]
4.解析 解答此題的要點是弄清“貌同心異”的內涵,即指表面形式相同但精神實質不同,所以應從“貌同”“心異”兩個角度分析兩首詩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詩歌 貌同 心異
李詩 首句中的兩個“千”字,極言病牛“耕犁”面積之廣、勞動收獲之多。“力盡筋疲”“羸病”直接點明病牛的勞累疲倦。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將病牛“力盡筋疲”與“誰復傷”加以對照,集中描寫了病牛勞苦功高、筋疲力盡及其不為人所同情的境遇。“但愿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病牛勞苦功高,筋疲力盡,卻無人憐惜,但它沒有怨天尤人,消極沉淪,因為它有心甘情愿為眾生的溫飽而“羸病臥殘陽”之志。
孔詩 “老牛粗了耕耘債”,疲乏的老牛已經了結耕田耘地的債,說明了老牛的勞累疲倦。 “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斜陽”展現了這樣的畫面:經過了一年辛勤耕耘的老牛,閑適地躺在山坡上,嚼著草,沐浴著夕陽。寫出老牛在經歷繁重的勞作之后,如釋重負的閑適與愜意,這種景象令人寬慰。
答案 ①貌同:兩首詩中,作者都寫出了“牛”終于結束辛勤勞作之后的疲憊不堪。
②心異:李綱詩中的牛辛勤耕耘,無私奉獻,心系蒼生,雖無人理解仍甘愿承受繁重勞作后的病痛,令人心酸而無奈;
孔平仲詩中的老牛在經歷繁重的勞作之后,交出了耕耘的豐碩成果,終于等到了甜美的憩息時光,如釋重負的閑適與愜意令人寬慰。(意思對即可。)
教考銜接
3.前句意境屬豪放類,雄渾開闊。借助“平野”“大江”等闊大意象,營造出一種雄渾開闊的意境,借以表達詩人的孤獨。后句意境屬婉約類,凄清冷寂。不知酒醒后會在何處,也許是泊舟在楊柳岸邊,曉風習習,殘月斜照,整個畫面顯得孤獨冷清,表達了詞人與情人分別后的凄凉傷感之情。
邊練邊悟
5.[解題思維]
第一步:描繪畫面。“釀酒迎新社”,寫農人為準備社日的祭祀活動而忙于釀造美酒,這句呈現出一派熱鬧、忙碌的景象。“遙砧送暮暉”,寫遠處傳來的搗衣聲送走了落日余暉,顯現出鄉村寧靜和諧的氛圍。
第二步:概括特點。頸聯描寫出繁忙、充實、安寧、祥和的農村勞動、生活場景。
答案 為準備祭祀、祈求豐收,農人在忙于釀酒;暮色漸濃,遠處飄來搗衣的聲音。描寫了忙碌而祥和的農村生活場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胜县| 柳林县| 邮箱| 通山县| 饶阳县| 兰溪市| 安化县| 长葛市| 茌平县| 进贤县| 齐齐哈尔市| 石狮市| 巴彦县| 玛多县| 肥东县| 日喀则市| 无为县| 山丹县| 镶黄旗| 宣城市| 天门市| 永德县| 嘉义市| 平罗县| 玛曲县| 琼结县| 富源县| 天全县| 涟源市| 资溪县| 根河市| 固原市| 遂平县| 大宁县| 重庆市| 灵宝市| 美姑县| 朝阳区| 新安县| 永川市|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