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非洲的鼓語和歌舞學習目標一、通過歌曲的聆聽和演唱,感知非洲音樂的歡快旋律、熱烈的情緒。二、能夠跟隨鼓聲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唱準附點節奏。三、掌握非洲鼓的基本節奏,跟隨音樂的節拍邊拍邊唱,表現音樂,體會創編成功的快樂。四、知道非洲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等。思考:非洲音樂的節奏有什么特點?這樣的音樂會在怎樣的場合出現?非洲音樂的主要演奏樂器是什么?手掌位置清脆非洲鼓音樂相關簡介非洲鼓的功能1.應用于音樂;2.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3.用來傳遞各種信息,即所謂“會說話的鼓”。請同學們邊欣賞邊思考:在這首作品中,鼓敲擊的節奏與語言的描述存在什么樣的關系?作品中除了節奏在發生變化以外,音色有沒有變化?原因是什么?鼓的語言科特迪瓦民間音樂(1)我現在開始打鼓。(2)我的打鼓就要結束了。(3)阿薩克羅村的一個小孩正在這里打鼓。(4)科姆拉科請您脫帽。(5)村里的人都到田里去了。去年我們買了收咖啡豆的機器。村里有些年輕人已經擁有了那種機器。這種機器現在剛剛開始使用。非洲鼓如何傳遞信息通過敲擊鼓的不同位置產生不同的音色,以及每一次擊鼓時的不同節奏型表現不同的說話語氣。體驗非洲鼓語(1)4/4X XXX|(2)X O X O |X O X O | (3)XX XX XXX|XX XX XXX|部落斗鼓①每個部落推選1名酋長,各組討論編創一條四小節2/4拍固定節奏型。② 部落成員拍手練習節奏,各部落接龍比賽。跨 節 奏跨節奏是非洲鼓樂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演奏時每個人演奏不同的節奏,節奏隨意自由,具有很強的即興性。從橫向看:每個人都保持同樣的時間長度,并不斷地反復。從縱向看:形成了極為復雜的節奏組合 。2/4 ||:xx x | xx x | xx xx | xx x :||2/4 ||:x xx | x xx | x x | x xx :||歌曲速度:稍快歌曲旋律:音域較窄多重復,多切分節奏按節奏讀一讀歌詞。伴 奏合唱《依呀呀噢咧噢》第二聲部:2∕4 嘿 嘿 ∣哦嘞 哦∣嘿 嘿 ∣ 哦嘞 哦加納宮廷儀式舞蹈豐多姆佛羅姆的舞蹈1、非洲人生活中舞蹈是不可缺少的,而舞蹈中主要的伴奏樂器就是鼓。。2、觀看豐多姆佛羅姆舞蹈錄像,了解這種舞蹈表演場景和社會功能。(1)請同學們根據舞蹈進行想象:該舞蹈是表現黑人勞動、休閑娛樂、求雨、豐收、還是表現黑人狩獵的情景 音樂演奏的意義風格03注意力集中學跳非洲舞非洲歌舞音樂的特點:1、舞蹈伴隨著歌唱;2、節奏鮮明而強烈;3、伴奏樂器以鼓為主的打擊樂器;4、歌舞中常伴有喊叫聲、吶喊聲。律動非洲演一演:在“各部落酋長”的帶領下,用演唱、伴奏、舞蹈等多種形式,一起來表現歌曲《咿呀呀噢咧噢》。小結:同學們,從非洲一路走來我們看到美麗的風光,聽到的是動聽的音樂,節奏是世界音樂的寶貴資源,非洲音樂的靈感無處不在,愿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當中更多的關注世界民族音樂,不斷的開啟音樂之旅。再見!謝謝大家!《依呀呀噢咧噢》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學唱歌曲《依呀呀噢咧噢》【年級】八年級【課型】音樂綜合課【教材分析】本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音樂八年級(上)第五單元 《環球之旅(三)》,本單元以非洲和美洲最具特色的音樂為教學內容。在本課時教學中應突出非洲歌曲,或者可延伸至非洲音樂的特點,讓學生了解非洲的地理、文化等相關知識,熱愛世界民族音樂文化遺產,樹立多元文化價值觀念。【學情分析】八年級學生喜歡上音樂課,喜歡聽流行音樂,但對于正處在青春期、變聲期的他們來說往往不喜歡大膽表現自己,這跟他們青春期心理與生理的變化有關。課的導入環節我用了游戲導入拉近學生與作品地域的距離感,在歌曲的演唱方面,我用了教師范唱、律動等方式去帶動學生的演唱熱情。在學唱之前連續聆聽音樂,在聆聽的基礎上加強對歌曲情緒的整體把握。對于非洲典型樂器——鼓,不僅限于欣賞,更將鼓帶進課堂,總之,基于學情,在教學的方式我不會像以前陳舊的教學模式只教學生學完歌曲就行了,我會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用真切的體驗去感知歌曲,真正的感受到音樂給與他們的快樂。【核心素養】1、審美感知:通過演唱、欣賞及演奏非洲鼓樂,認識非洲鼓,并初步了解非洲音樂復雜多變的節奏特點,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2、藝術表現:通過聆聽《鼓的語言》,試奏,創編,合作,情景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藝術表現力。3、創意實踐:通過聆聽與學唱歌曲《依呀呀噢咧噢》,感受非洲民歌的音樂風格, 能夠用所學的鼓節奏和舞蹈動作為歌曲伴奏和表演。4、文化理解:通過欣賞舞蹈《豐多姆佛羅姆》,模仿跳非洲舞蹈,深度加強學生對非洲音樂文化的理解,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世界多元化音樂。【教學重點】感受非洲民歌的音樂風格,能夠用自信且有彈性的聲音熟練演唱歌曲《依呀呀噢咧噢》,認識非洲的代表樂器非洲鼓。小組合作創編鼓節奏,體會鼓語。【教學難點】掌握歌譜中兩種切分節奏的演唱。體驗、感受多聲部節奏合奏,并能夠小組之間合作為歌曲編配多聲部合奏伴奏。【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非洲鼓、非洲羽毛頭飾、豹紋裙道具【教學過程】游戲導入1.師生合作擊鼓游戲。師:同學們,我們先來做個游戲,請把雙手食指放到桌沿上,手腕放松,左右交替、輕盈地快速擊桌,動作要小,注意力度控制:弱一強-弱一強一收師:太棒了!我們在模仿什么樂器啊 生:鼓。師;是的。你知道最古老的打擊樂器是什么嗎 (生:是鼓)非洲鼓是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現在又是非常普及時尚的打擊樂器。這節課我們就隨著跳動的鼓點,走近撒哈拉以南,走進非洲的扎伊爾,去感受那里的神秘氣息。二、新課教學1、聽賞非洲(1)播放非洲音樂視頻,提問:思考:非洲音樂的節奏有什么特點?這樣的音樂會在怎樣的場合出現?非洲音樂的主要演奏樂器是什么?(設計意圖:對非洲音樂有初步印象,明確本課所涉及的音樂范疇。)(2)介紹非洲鼓的造型,持鼓方式,功能以及非洲鼓的三個基本音。(3)聆聽《鼓的語言》,請同學們邊欣賞邊思考:在這首作品中,鼓敲擊的節奏與語言的描述存在什么樣的關系?作品中除了節奏在發生變化以外,音色有沒有變化?原因是什么?(4)小結:通過敲擊鼓的不同位置產生不同的音色,以及每一次擊鼓時的不同節奏型表現不同的說話語氣。觸摸非洲【出示課件】體驗鼓語(1)4/4X X XX |X X XX 師:這條節奏好像似曾相識,想想你在什么情況下按這樣的節奏型說話過?就是此時此刻。(歡迎歡迎,熱烈歡迎(全體學生模仿,連續打兩遍,生發揮想象暢所欲言)(2)X O X O |X O X O |來了陌生人,大家要警惕。(3)XX XX XX X |XX XX XX X |認識了中國朋友,友善愉快地交談。(4)跟著老師模仿不同的節奏、力度和速度,來進一步體會鼓是如何來說話的?(5)即興創作“部落斗鼓”。提出要求,分3個部落,每個部落推選1名酋長,各組討論編創一條四小節2/4拍固定節奏型。 部落成員拍手練習節奏,各部落接龍比賽。總結:非洲鼓樂的特點: 跨節奏是非洲鼓樂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演奏時每個人演奏不同的節奏,節奏隨意自由,具有很強的即興性。從橫向看:每個人都保持同樣的時間長度,并不斷地反復。從縱向看:形成了極為復雜的節奏組合 。唱響非洲跟著鼓聲唱歌曲《咿呀呀噢咧噢》師:《咿呀呀噢咧噢》這首歌曲是一首贊頌的歌曲,表達了扎伊爾人民,對祖國、對領袖的熱愛之情。(1)教師范唱歌曲。總結歌曲的特點:音域較窄,多重復,多用切分節奏。(2)學生學唱曲譜,體驗旋律特點。教師要提示學生手打節拍唱曲譜。(3)按照節奏讀歌詞,填詞演唱,體會歌詞特點,注意咬字清晰。(5)難點突破:如切分音節奏的準確演唱等。(6)師:演唱得不錯。這首歌曲向我們傳遞了什么心情 (生:歡樂)我們的表現好像還不夠,加上鼓聲是不是更好呢 還可以加上什么,歌曲的表現力會更強?(喊叫)我們一起來合作吧,(7)、多聲部合唱《依呀呀噢咧噢》老師出示第二聲部:2∕4 嘿 嘿 哦嘞 哦∣ 嘿 嘿 哦嘞 哦拓展延伸—舞動非洲欣賞舞蹈《豐多姆佛羅姆》(1)啟發學生根據舞蹈進行想象:該舞蹈是表現黑人勞動、休閑娛樂、求雨、豐收、還是表現黑人狩獵的情景 舞蹈有什么特點?(2)了解非洲黑人舞蹈的特點(節奏強烈,強調人體的每個部位,如頭、頸、肩、胸、腰、胯和四肢的表現力。)小結:(豐多姆佛羅姆的舞蹈是加納的一種宮廷儀式舞蹈。這種舞蹈最初是由豐多姆佛羅姆族的獵人們為了嚇退野獸而創造的,它是一種戰斗性舞蹈,伴隨著領頭人的叫聲,參與者叫喊、揮舞棍棒并呼應,同時有節奏地跺腳。這種舞蹈因伴奏需要使用豐多姆佛羅姆鼓而得名。舞蹈者以優美的姿勢和剛勁的動作,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情。)2、總結非洲歌舞的主要特點非洲歌舞音樂的特點:(1)舞蹈伴隨著歌唱;(2)節奏鮮明而強烈;(3)伴奏樂器以鼓為主的打擊樂器;(4)歌舞中常伴有喊叫聲、吶喊聲。3、學習模仿非洲人的舞蹈,教師教基本舞步,學生模仿。,4、拓展活動在“各部落酋長”的帶領下,用演唱、伴奏、舞蹈等多種形式,一起來表現歌曲《咿呀呀噢咧噢》。五、小結:同學們,從非洲一路走來我們看到美麗的風光,聽到的是動聽的音樂,節奏是世界音樂的寶貴資源,非洲音樂的靈感無處不在,愿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當中更多的關注世界民族音樂,不斷的開啟音樂之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五單元環球之旅(三)非洲與美洲《依呀呀噢咧噢》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doc 第五單元環球之旅(三)非洲與美洲《依呀呀噢咧噢》教學課件2023—2024學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