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關鍵詞檢索1(按首字英文字母排序)B/本質1. 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2.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3. 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4.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5.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6.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 。7.在集體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 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fā)生沖突時,B/表現1.創(chuàng)新精神,表現為 的勇氣和自信,表現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zhàn)權威的 ,表現為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 ,表現為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2.弘揚和傳承民族精神,表現在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 、 、 ;表現在他人生命、財產遇到危險的關鍵時刻能夠 、 、 ;表現在日常學習工作中的 、 、 。3.自信的中國人的表現:自信的中國人對國家有 ,對文化有 ,對發(fā)展有 。4 是一個人內在修養(yǎng)的外在表現。5.國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 。國家利益至上, 高于一切,二者相輔相成。6.遵守憲法和法律的具體表現:。B/必然選擇、必由之路1.走 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2.堅持 ,走生產發(fā)展、生活富裕、生態(tài)良好的文明發(fā)展道路,是我們必然選擇。3. ,應成為各國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必然選擇。4.加快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文化發(fā)展,逐步縮小發(fā)展差距,促進 ,是增進民族團結、發(fā)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5. 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wěn)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F/方針1.走綠色循環(huán)低碳發(fā)展之路,要堅持 、 、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倡導節(jié)能 的生產生活方式。2.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堅持 。3.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實行 的基本方針。4.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和最佳方式:“ ”。G/根本、根基1.發(fā)展的根本目的就是 。2.教育是 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yǎng) 、促進 的根本途徑。3. 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權力的 。4. 是我國的根本制度。5. 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6.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tǒng)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 。7.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 ,形成了 ,確立了 ,發(fā)展了 。這是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 ,也是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8.從根本上說, 與集體利益、個人利益是一致的。9.堅持 ,以 為宗旨、 為根本、 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 ,以 為依托。10.憲法是根本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 。11.憲法規(guī)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 、 的問題。12. 是權力正確行使的根本保證13.通過 體現、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國家繁榮發(fā)展、生活穩(wěn)定有序、制度充滿活力、社會長治久安的根基。G/關鍵1.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關鍵是 。2.改革開放的結論: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是 的關鍵抉擇。3.人口是社會發(fā)展的主體,也是影響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 。4.辦好中國的事關鍵在 。5.面對人生道路上的每次關鍵性選擇,我們要理性分析 ,思考并決定自己的目標和方向。關鍵詞檢索2(按首字英文字母排序)H/核心1.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推進以 為核心的全面創(chuàng)新,讓創(chuàng)新成為 的第一動力。 2.法治是 的核心。 3.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 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5.時代精神的核心是 。 6.國家的核心利益包括 、 、 、 、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大局穩(wěn)定、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 。7.規(guī)范 以保障 是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8. 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是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9.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是10.司法改革的核心:J/基本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 。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 ; 。3. 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4. 是發(fā)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5. 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6.全面依法治國基本要求: 、 、 、 。7.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fā)展中 、 、 的力量。8. 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9.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和最佳方式:“ ”。10.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 是世界文化充滿活力的表現,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 。11.我國的基本國情: 。12.從事一定的職業(yè)是個人為社會作貢獻、 的基本路徑。13.人的基本情緒: ;還有復雜情緒:害羞、焦慮、厭惡、內疚等。14.情感是人 的精神需求。15.樹立法治意識是 的基本要求。16.恪守道德、 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17.憲法的基本原則:① ;② ;18.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 。19.基本政治權利: 。20.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 。21. ,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證。22.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 。23. 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24. 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25.正義是社會和諧的 。26. 是公民的基本德性。J/基石、基礎1. 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2. 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3.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為當代中國一切發(fā)展進步奠定了 和制度基礎,為國家富強人民富裕 。4.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實行 ,發(fā)展 。5.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通過賦予公民更多的參與公共活動的 ,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善治) 6.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上的 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7.建設生態(tài)文明要以 為基礎,以 為準則,以可持續(xù)發(fā)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8. 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9. 是實現文化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前提和基礎。10.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 的較量。11.人有基礎性情感,如 ; 也有高級情感,如 。12. 是未成人保護的基礎。13.承擔責任是個人有所成就的基礎,也是集體發(fā)展的 。14.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 、政治安全為 、經濟安全為 ,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 ,以促進國際安全為 。15.憲法是國家 的基礎。16.憲法根本法,具有 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 和 。17.監(jiān)督公權力行使的制度體系中, 具有基礎性意義。18.行使 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19. 是公民賴以生存的基礎。20.生產資料的 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基礎。21.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都是 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基礎。22.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為人民當家作主奠定堅實 。23.公平是 的重要基礎。關鍵詞檢索3(按首字英文字母排序)J/決定1.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 。2. 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J/就是1.保護 就是尊重創(chuàng)造、保護創(chuàng)新。2.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就是保護 ,改善 就是發(fā)展生產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3.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 、人民幸福。(內涵)4.中國道路就是 。5.中國精神就是以 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為核心的時代精神。6.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原則,歸根到底就是要 。M/目標、目的1. 成為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2. ,就是黨的奮斗目標。3.黨是最終目標是 。4.建設生態(tài)文明,實現 ,要以資源環(huán)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guī)律為準則,以可持續(xù)發(fā)展、 為目標。5.“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第一個百年(建黨百年)奮斗目標: ,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第二個百年(建國百年)奮斗目標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 ;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 。6. 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是法治社會的 。7.發(fā)展的根本目的就是 。8.創(chuàng)新的目的是 ,讓生活更美好。Q/前提1. 的確立,為當代中國一切發(fā)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2.“一國”(即 )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3.文化多樣性是實現文化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 。4.承擔責任是 的基礎,也是集體發(fā)展的必然前提。5. 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S/首先、首位、首要1.公民增強民主意識首先要 ,按憲法原則和精神參與2.守護生命首先要 。3.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首先要對 負責。4.堅持依法治國首先堅持 ,依法執(zhí)政首先 。5.促進發(fā)展,要把 放在首位。6.監(jiān)察機關的首要職責: 。T/體現1.民主監(jiān)督是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行使 的具體體現。2.維護國家統(tǒng)一、反對分裂,是 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3. 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4.我國憲法是 的集中體現,是國家的 。5.法律的本質:法律是 的體現。T/特點、特征、特有1.中華文化的特點: 、 。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特點: 、博大精深。2.人口現狀的特點:①基本特點: ,人口素質偏低; ②新的特點:總人口增速趨緩、 明顯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偏高、 、大量的流動人口等。3.資源現狀的特點:我國自然資源豐富, ,種類多,但 少,開發(fā)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4.網上交往具有 、 、 等特點。5.生命的特點:生命來之不易,生命是 ,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是 ,生命有接續(xù)。6.青春期情緒的特點:反映強烈; ;細膩性; ;表現性。7.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將國家和人民視為一個 ,將 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8.法律的特征:法律由 制定或認可、 (最主要特征)、法律對 具有普遍約束力。9.犯罪的特征: (最本質特征)、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處罰性。10.當今世界的特征:開放的世界、發(fā)展的世界、 的世界。11.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yōu)勢: 。X/新1.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2.新發(fā)展格局:以 為主體, 相互促進。3.新發(fā)展理念: 、 、 、 、 。關鍵詞檢索4(按首字英文字母排序)Y/原則1.民主選舉都要遵循 、 和 的原則。2.法治政府要按照 原則運作。3.要高舉 、發(fā)展、合作、 的旗幟,建設相互尊重、 、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4.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堅持 、 和 。5.“一國”(即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制”的 。6.中國遵循 原則,為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7.憲法基本原則:① ;②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8.我國國家機構實行 的原則。9.憲法的規(guī)定具有原則性的特點,各種法律制度是對憲法的 。10.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 的標志,也是 的基本原則之一。11.與異性同學交往的原則:內心坦蕩、 、舉止得體。Y/源泉1. 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2. 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Z/“最”1. 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2. 通過充分協(xié)商、求同存異,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3.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 的最廣泛、 、最管用的民主。4.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通過賦予公民更多的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和權利,實現公共利益的 。 5. 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fā)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6. 是文化最深層的內核。7. ,維護祖國統(tǒng)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8.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 、最普遍的愿望。9.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和最佳方式:和平統(tǒng)一、 。10.實現 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11.情感是人 的精神需求。12.法律是 的社會規(guī)則, 是人們行為的底線。13.法律的 特征: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14.犯罪的 特征:嚴重的社會危害性。15.刑罰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刑罰分 和 兩大類。16.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 、 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 。17. 是捍衛(wèi)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18.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就是將國家和人民視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將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19.黨的最終目標是 ;20.憲法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 。21. 是最大的人權。22. 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23.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的特征,是 的最大優(yōu)勢,黨是最高 。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 ,代表全國人民統(tǒng)一行使國家權力,在整個國家機關體系中居于 。國務院是最高 ;國家監(jiān)察委員會是最高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 ;最高人民檢察院是最高 (最高檢察機關)。Z/重要、重心1.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 和動力源,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 2. 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fā)展的重要力量。3.企業(yè)是 的重要力量。4.民主選舉是人民實現 的一種重要形式。5.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現: 在全球范圍內完成; 在全球范圍內進行。6.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 ,是世界文化充滿活力的表現,也是 的重要動力。7.結果很重要, 同樣重要。8.創(chuàng)新已經成為 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心。9.把經濟建設的重心轉移到依靠 和提高 的軌道上來。Z/宗旨1.政府的宗旨: 。2.中國共產黨的宗旨: 。3.堅持 ,以人民安全為宗旨、政治安全為根本、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關鍵詞檢索5(按首字英文字母排序)Z/主導、主要、主題1.國家權力機關在國家機構中居于主導地位。2.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3.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4.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是人類文明的主要傳承者之一。5.當今時代的主題:和平與發(fā)展。6.人民政協(xié)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政治協(xié)商、民主監(jiān)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Z/職權1.人大代表的職權:審議權、表決權、提案權、質詢權。2.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jiān)督權。3.國家主席的職權:公布法律發(fā)布命令、任免權、外事權、授予榮譽權。4.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監(jiān)督憲法實施的職權。★其他重要句子1.改革開放的成就:經濟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改善、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2.尊重知識、尊重創(chuàng)造、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已經成為社會共識。(四個尊重)3.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4.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fā)展階段,優(yōu)化經濟結構,轉變發(fā)展方式。5.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建設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社會公平正義。6.民主在價值上要求大多數人當家作主。7.民主形式:選舉民主和協(xié)商民主。8.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途徑:民主選舉、民主協(xié)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9.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10.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科學立法)。11.走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12.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13.中華文化的精髓:中華傳統(tǒng)美德。14.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的新內涵:偉大的創(chuàng)造精神、偉大的奮斗精神、偉大的團結精神、偉大的夢想精神。中華民族精神的品格:與時俱進。15.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6.人類面對生態(tài)危機做出的智慧選擇: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17.建設美麗中國要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18.我國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19.新型的民族關系 :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20.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21.民族問題上,每個公民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22.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紐帶和精神財富:中華文化23.新時代黨的指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4.“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25.“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26.消除貧困、讓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建設和平、公正、包容的社會,是當今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發(fā)展課題。27.對待人類文明的態(tài)度:學習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yōu)秀成果,堅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交流互鑒。28.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29.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的共同目標和團結協(xié)作。30.法律的作用:法律規(guī)范社會成員的行為,法律保護我們生活。31.社會規(guī)則(法治)劃定了自由的邊界,是享有自由的保障。32.公民行使權利的界限: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權利。33.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34.義務具有強制性;權利具有自愿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關鍵檢索1.doc 關鍵檢索2.doc 關鍵檢索3.doc 關鍵檢索4.doc 關鍵檢索5.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