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七大洲面積排序:亞非北南美,南極區大洋。2、大洲陸界:亞非界河蘇伊士,運河穿過埃及境,南北美洲巴拿馬,運河把此分兩邊。3、世界居民:世界人口分布數,最多亞洲次非洲,最少要數大洋洲,無人居住南極洲。人口分布稠密區,亞洲東南美洲歐,極地沙漠高山區,熱帶雨林少人口。4、澳大利亞知識總結:澳大利亞大洋環,南回歸線過中間,地廣人稀國發達,高原面積占一半,氣候植被呈半環,動物稀有多奇觀。騎在羊背坐礦車,首都設在堪培拉。5、我國領土四端:頭上頂著黑龍江,腳踩曾母暗沙島,嘴喝兩江匯合水,帕米爾上擺擺尾。6、中國十四鄰國名稱:東朝鮮、北蒙古,東北、西北俄羅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部還有緬老越。7、中國的行政區劃:兩湖兩廣兩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云貴川蒙青陜甘,新藏兩寧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臺歸之日盼團圓。8、我國的主要山脈:東西走向有三橫,北天陰,中昆秦。湘桂粵贛夾南嶺。東北一西南有三撇,興安太行巫雪峰,長白武夷中間橫,臺灣山脈東分布。喜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9、我國鐵路干線:南北京廣與京九,京哈京滬列在東。焦枝、枝柳和寶成,向南延伸交貴昆。東西京包和包蘭,隴海蘭新至北疆,滬杭-浙贛至株洲,湘黔株洲至貴陽,貴陽-昆明是貴昆。10、我國九大商品糧基地:三江松嫩和江淮,鄱陽洞庭江漢連,太湖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糧為先。11、學生學中國地形時,可用歌訣概括:(1)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分界線:一二階梯分界線,昆侖祁連橫斷山,二三階梯分界線,大興太行巫雪峰。(2)三級階梯特點的影響:海洋濕潤供水多,利于農、林、牧、漁棒。許多大河向東流,溝通海陸交通網。滾滾東流落差大,水能蘊藏階梯間。12、長江概況:青藏高原唐古拉,長江源出此山間,各拉丹東是源頭,自西向東青藏滇,川渝鄂湘贛皖蘇,奔流上海入東海,流程全長六千三,排名世界列第三。宜昌以上為上游,切山斷嶺多峽谷,落差達到六千米,水力資源最豐富。中游宜昌到湖口,湖泊支流尋常見,下游湖口至海口,江寬水深平原闊。13、黃河源流概況:青藏高原黃河源,源出巴顏喀拉山。出山向東入青川,北上甘寧內蒙轉,南下晉陜折豫魯,東去注入渤海灣。14、秦嶺-淮河線的概括:秦嶺淮河線兩邊,亞熱暖溫分界線,濕潤半濕分兩半,八百毫米降水線,一月均溫零度線,水田旱地分界線,南方北方分界線,自然風光大異然。15、香港特別行政區:珠江口東是香港,素稱明珠和天堂。新界九龍香港島,發展經濟各有長。進口原料搞生產,電子鐘表和服裝,銀行如林船如梭,金融中心自由港。九七回歸更發展,一國兩制好主張。16、礦產資源:煤:河北峰峰和開灤,大同西山晉陽泉。黑有雞西鴨鶴崗,遼撫阜新淮北皖;徐州煤礦在江蘇,河南有個平頂山;內蒙古的準格爾,霍林東勝元寶山;陜西神府貴六盤,再加寧夏石嘴山。鐵:河北武安和遷安,遼寧本溪和鞍山;白云鄂博內蒙古,安徽鐵礦馬鞍山;海南石祿富鐵礦,攀枝花礦在四川;湖北鐵礦是大冶,甘肅有個鏡鐵山。有色金屬:鎢產南嶺與大余,錫礦山間生產銻;銅仁汞個舊錫,修文淄博平果鋁;云東川贛德興,兩地銅礦負盛名;錫鐵山水口山,兩個山地產鋅鉛;招遠金白銀銅,甘肅金昌鎳資源。17、省級行政區京津滬渝直轄市,蒙寧新藏桂自治,一國兩制臺港澳,東北三省黑吉遼,冀晉魯歸華北.蘇浙皖贛在華東,湘鄂豫歸華中,華南還有粵閩瓊,川滇黔桂西南,西北還有陜甘青.18、我國之最面積最小的省是澳門,緯度最高的省是黑龍江,面積最大的省是新疆,跨經度最廣的省是內蒙古,跨緯度最廣的省海南省,人口最多的省河南,人口最少的省澳門。19、我國七大古都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河南洛陽和開封,安陽殷墟史料重。北京故宮天安門,頤和園及八達嶺。西安大小兩雁塔,驪山華清池秦陵。南京雨花臺江橋,蓄武湖和中山陵。杭州西湖雙十景,靈隱寺與飛來峰。洛陽龍門石窟精,白馬少林寺著名。開封鐵塔和龍亭,相國寺鐘觀音亭。20、中國鐵礦:我國鐵礦有八家,內蒙白云湖北大。遼寧鞍山和本溪,河北遷安安徽馬。海南鐵礦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中國煤礦:中國煤礦有十一,開灤峰峰省份冀。遼寧煤礦是阜新,大陽西山在山西。安徽淮北江蘇徐,黑龍抓住鶴和雞,平頂山礦省份豫。有色金屬礦:德興銅礦在江西,湖南錫礦山產銻。貴州銅仁產汞礦,云南個舊出產錫。甘肅金昌礦產鎳,鎢礦產地贛大余。湖南水口山鉛鋅,廣西平果出產鋁。內蒙白云泥土稀,山東招遠有金幣。21、貨運選擇三原則:貴重急需量不大,最佳選擇是航空。易死變質鮮活貨,短程可用公路送,遠程而且數量大,鐵路上有專車用。大宗笨重遠距離,水運鐵路二者中。22、中國十大旅游景點:北京故宮八達嶺,避暑山莊河北行。陜西省內秦皇陵,長江三峽鄂渝境。安徽黃,桂桂林,浙江西湖蘇園林,臺灣島上日月明。23、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我國是個多民族,少數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壯族,四百萬人滿回土,苗為彝藏和蒙古。24、我國十四個陸上鄰國:北面俄蒙古,朝鮮在東南西北哈吉塔,三個皆斯坦印尼和不丹,四國在西南西邊巴和基,還有阿富汗南方三國家,老緬和越南。25、中國地形區特點:青藏高原有雪山,遠看是山近成川。內蒙高原第二大,一望無際地面坦。黃土高原黃土松,支離破碎多溝坎。云貴高原峰嶺眾,巖溶壩子到處看。塔里、準噶、柴達木,盆地內部戈壁灘,四川盆地山嶺環,內有成都象把扇。三大平原北向南,東北華北長江南。東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華北又稱黃淮海,海拔50地勢坦。河汊交織湖泊多,“水鄉”遍布長江岸。26、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大體以黑龍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騰沖市劃一條直線為界,該線東南部人口多,該線西北部人口少。27、地勢階梯界線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界線:西起昆侖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界線:由東北向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28、地形區界線(1)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界線:大興安嶺(2)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界線:太行山脈。(3)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界線:巫山。(4)云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線:橫斷山脈。(5)準格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線:天山山脈。(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線:昆侖山脈。(7)黃土高原和漢水谷口地界線:秦嶺。(8)河西走廊和柴達木盆地界線:祁連山脈。(9)四川盆地和漢水谷地界線:大巴山脈。(10)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界線:古長城。(11)長江中下游平原和華北平原界線:淮河。29、氣候界線(1)1月0℃等溫線(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及高原氣候區分界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 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界線):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3)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濕潤區和半干旱區界線):從大興安嶺西坡經過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脈東部。(4)2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干旱區與干旱區界線):大致通過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到岡底斯山一線。30、河流界線(1)外流區和內流區的界線:北段大體沿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端)一線,南段比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線。(2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分水嶺:巴顏喀拉山脈~秦嶺。(3)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南嶺。(4)瀾滄江與怒江的分水嶺:怒山。(5)長江流域與東南沿海諸河流域的分水嶺:武夷山。距離計算1.原理緯度1°的經線長度=111km赤道上經度1°的緯線長度=111km任何緯線上,經度1°的間隔=111 cosφkm2.運用:首先確定兩點間距離與經度還是緯度大致相當,而后確定大約相當于多少經度或緯度,結合上述原理進行計算。地方時計算1.計算公式某地地方時=已知地方時±經度差/15°×1時某地地方時=已知地方時±4分鐘/1°×經度差式中加減號的選用條件:如果所求地方時的某地在已知地的東邊,用加號;在已知地的西邊用減號。經度差的計算:兩地在0°經線的同側,則兩地的經度數相減;兩地在0°經線的兩側,則將兩地的經度數相加。2.計算地方時的步驟確定兩地的經度差;確定兩地的地方時差;確定兩地的東西方向;代入公式計算。區時計算1.計算公式某地區時=已知地區時士1小時×兩地相隔時區數式中加減號的選用條件:如果所求區時的某地在已知地的東邊,用加號;在已知地的西邊用減號。時區差的計算:兩時區同在東時區或西時區,則大數減去小數;如果一地在東時區,另一地在西時區,則兩時區數相加。時區數一所在地經度/15°,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數。即為時區數。2.計算區時的步驟確定兩地的時區;確定兩地的時區數差;確定兩地的東西方向;代人公式計算。日期計算1.日期變化原因日界線(國際日期變更線):由于東邊的時間早于西邊,且每隔15個經度就相差1小時。全球有360個經度,同一個地方在繞地球一周后就相差24個小時,即1天。為消除這種日期上的差異,國際上規定以180°經線為日界線。子夜線:地方時為24點或0點的經線,是今天和昨天的自然分界線,是由于晝夜的更替而引起的。2.注意的問題①日界線兩側的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鐘點相同,但日期不同,東十二區比西十二區快24個小時,即快1天。②為了避免在一個國家或地區內使用兩個日期,日界線并不完全與180°經線重合,而是繞過了一些島嶼和海峽。③子夜線兩側的鐘點相同,但日期不同,東側的日期比西側的日期早(快)1天。④子夜線是自然存在的,地方時為24點或0點,說24點時為昨天,0點時則為今天。3.兩個日期所占比例的計算①在地球上,分隔日期的分界線共有兩條,一條是人為規定的國際日期變更線(180°經線),簡稱日界線;另一條則是地方時為0時(或24時)的經線。②當地球上只存在一個日期時,兩條分界線合為一條,便是180°經線。因為日界線是新的一天的起點,所以180°經線的地方時就等于新一天已經轉過的時角,也就是說,從180°經線向西到地方時為0時的經線之間的范圍為新的一天,其余的就是舊的一天。因此,已知地球上某點的地方時,可以求算此刻今日與昨日在地球上所占的比例。如果180°經線的地方時為12時,則此時在地球上今日與昨日的地區范圍各占一半。假若直射經線不是180°而是120°E,那么可以推出180°經線地方時為16時,則地球上新的一天范圍大于舊的一天的范圍。規律:a.180°經線向西到地方時為0時的經線之間是新的一天范圍。b.180°經線地方時為0/24,則全球屬于同一天。c.180°經線地方時為12時,則全球新舊日期各占一半。d.180°經線地方時為幾小時,則全球新的一天占幾小時。正午太陽高度計算1.計算公式H=90°- 緯度差緯度差指該地與直射點間的緯度之差。同半球時等于兩地緯度之差;異半球時等于兩地緯度值之和。2.計算步驟:直射點的緯度(δ)和當地緯度(φ)是決定正午太陽高度的兩個變量。根據公式,知道或間接知道其中的兩個變量,可以求知另一個變量。正午太陽高度的應用1.計算樓距為了使樓房底層獲得充足的太陽光照,一般來說。緯度較低的地區樓距較小,緯度較高的地區樓距較大。解題關鍵是計算當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即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陽高度),并計算影長。公式:L=HCotθL樓間距;H前一樓高;θ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陽高度角。2.計算熱水器安裝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陽能資源,應該合理設計太陽能熱水器的傾斜角度,使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板與太陽光線垂直,提高太陽能熱水器的效率。公式:α=90°-Hα太陽能集熱板與地平面的夾角;H正午太陽高度角。晝夜長短計算1.計算公式①晝(夜)長=晝(夜)弧經度數/15°(小時)=晝(夜)弧經度數×4(分鐘)②晝長=(12一日出時間)×2=(日落時間一12)×2=日落時間一日出時間③夜長=日出時間×2=(24一日落時間)×2④某緯度的晝長=相對緯度的夜長地形圖中的計算1.計算公式:坡度計算:相對高度/水平距離相對高度計算:兩點的海拔相減水庫儲水面積計算:找到最高水位的海拔高度,根據此海拔等高線圍繞的范圍,估算其面積陡涯相對高度計算:(n-1)d≤H<(n+1)d距離計算1.原理緯度1°的經線長度=111km;赤道上經度1°的緯線長度=111km任何緯線上,經度1°的間隔=111 cosφkm2.運用:首先確定兩點間距離與經度還是緯度大致相當,而后確定大約相當于多少經度或緯度,結合上述原理進行計算。地方時計算1.計算公式某地地方時=已知地方時±經度差/15°×l時某地地方時=已知地方時±4分鐘/1°×經度差式中加減號的選用條件:如果所求地方時的某地在已知地的東邊,用加號;在已知地的西邊用減號。經度差的計算:兩地在O°經線的同側,則兩地的經度數相減;兩地在O°經線的兩側,則將兩地的經度數相加。2.計算地方時的步驟確定兩地的經度差;確定兩地的地方時差;確定兩地的東西方向;代入公式計算。區時計算1.計算公式某地區時=已知地區時士1小時×兩地相隔時區數式中加減號的選用條件:如果所求區時的某地在已知地的東邊,用加號;在已知地的西邊用減號。時區差的計算:兩時區同在東時區或西時區,則大數減去小數;如果一地在東時區,另一地在西時區,則兩時區數相加。時區數一所在地經度/15°,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數。即為時區數。2.計算區時的步驟確定兩地的時區;確定兩地的時區數差;確定兩地的東西方向;代人公式計算。日期計算1.日期變化原因日界線(國際日期變更線):由于東邊的時間早于西邊,且每隔15個經度就相差1小時。全球有360個經度,同一個地方在繞地球一周后就相差24個小時,即1天。為消除這種日期上的差異,國際上規定以180°經線為日界線。子夜線:地方時為24點或O點的經線,是今天和昨天的自然分界線,是由于晝夜的更替而引起的。2.注意的問題①日界線兩側的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鐘點相同,但日期不同,東十二區比西十二區快24個小時,即快1天。②為了避免在一個國家或地區內使用兩個日期,日界線并不完全與180°經線重合,而是繞過了一些島嶼和海峽。③子夜線兩側的鐘點相同,但日期不同,東側的日期比西側的日期早(快)1天。④子夜線是自然存在的,地方時為24點或O點,說24點時為昨天,O點時則為今天。3.兩個日期所占比例的計算①在地球上,分隔日期的分界線共有兩條,一條是人為規定的國際日期變更線(180°經線),簡稱日界線;另一條則是地方時為0時(或24時)的經線。②當地球上只存在一個日期時,兩條分界線合為一條,便是180°經線。因為日界線是新的一天的起點,所以180°經線的地方時就等于新一天已經轉過的時角,也就是說,從180°經線向西到地方時為O時的經線之間的范圍為新的一天,其余的就是舊的一天。因此,已知地球上某點的地方時,可以求算此刻今日與昨日在地球上所占的比例。如果180°經線的地方時為12時,則此時在地球上今日與昨日的地區范圍各占一半。假若直射經線不是180°而是120°E,那么可以推出180°經線地方時為16時,則地球上新的一天范圍大于舊的一天的范圍。規律:a.180°經線向西到地方時為0時的經線之間是新的一天范圍。b.180°經線地方時為0/24,則全球屬于同一天。c.180°經線地方時為12時,則全球新舊日期各占一半。d.180°經線地方時為幾小時,則全球新的一天占幾小時。正午太陽高度計算1.計算公式H=90°- 緯度差緯度差指該地與直射點間的緯度之差。同半球時等于兩地緯度之差;異半球時等于兩地緯度值之和。2.計算步驟:直射點的緯度(δ)和當地緯度(φ)是決定正午太陽高度的兩個變量。根據公式,知道或間接知道其中的兩個變量,可以求知另一個變量。正午太陽高度的應用1.計算樓距為了使樓房底層獲得充足的太陽光照,一般來說。緯度較低的地區樓距較小,緯度較高的地區樓距較大。解題關鍵是計算當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即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陽高度),并計算影長。公式:L=HCotθL樓間距;H前一樓高;θ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陽高度角。2.計算熱水器安裝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陽能資源,應該合理設計太陽能熱水器的傾斜角度,使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板與太陽光線垂直,提高太陽能熱水器的效率。公式:α=90°-Hα太陽能集熱板與地平面的夾角;H正午太陽高度角。晝夜長短計算1.計算公式①晝(夜)長=晝(夜)弧經度數/15°(小時)=晝(夜)弧經度數×4(分鐘)②晝長=(12一日出時間)×2=(日落時間一12)×2=日落時間一日出時間③夜長=日出時間×2=(24一日落時間)×2④某緯度的晝長=相對緯度的夜長地形圖中的計算1.計算公式:坡度計算:相對高度/水平距離相對高度計算:兩點的海拔相減水庫儲水面積計算:找到最高水位的海拔高度,根據此海拔等高線圍繞的范圍,估算其面積陡涯相對高度計算:(n-1)d≤H<(n+1)d基礎知識概念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地球是一個兩極略扁的不規則球體,它的平均直徑為6371米。 2.緯線與緯度 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最后成一點。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3.經線和經度 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叫做經線,也叫子午線。所有的經線都是半圓狀;長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20°W和160°E的經線圈,是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 4.地球自轉與晝夜交替 地球繞地軸不停地自西向東旋轉,這叫做地球自轉。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也就是一天。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 5.地球公轉和季節變化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圍繞著太陽自西向東公轉,公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年。地球的公轉,產生了季節變化。 6.五帶的劃分回歸線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極圈是寒帶和溫帶的分界線。熱帶在南北回歸線之間,溫帶在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南回歸線和南極圈之間的地區,一年中沒有極夜和極晝的現象,四季變化明顯。寒帶在北極圈以北和南極圈以南的地區,有極夜和極晝的現象。7.地圖三要素 比例尺、圖例與注記。8.海拔和相對高度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做海拔。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叫做相對高度。9.等高線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10.世界海陸的分布地球上海洋面積占了71%,而陸地面積僅占29%。11.陸地地形 分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種基本類型。 12.促使地形變化的力量 地球內部所產生的作用稱為內力作用,如地殼運動、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來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風、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氣和氣候天氣是一個地方短時間里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14、氣溫的變化 一天當中,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正午過后(約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15.世界氣溫的分布 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極地逐漸降低;同緯度的海洋和陸地,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氣溫還受地勢高低的影響,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氣溫約降低0.6℃。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規律:赤道附近地帶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西岸降水少,大陸東岸多;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17.熱帶主要氣候類型 ①熱帶雨林氣候 ②熱帶草原氣候 ③熱帶季風氣候 ④熱帶沙漠氣候 18.溫帶的主要氣候類型 ①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②地中海氣候③溫帶大陸性氣候 ④溫帶海洋性氣候 19.自然資源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水、礦產、森林等,都是自然資源。按其形成的特點,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再生資源;一類是非可再生資源。20.土地的利用類型土地的利用類型可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類型。 21.土地資源的分布溫帶濕潤的平原地區地勢平坦,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區。氣候冷濕的亞寒帶地區和炎熱多雨的熱帶地區,保留了大片的針葉林和雨林。熱帶和溫帶半干旱地區草地面積廣闊,是世界畜牧業的主要分布區。 22.地球上水資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三種存在形式。23.森林人們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總調節室”。世界有森林面積40億公頃,絕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4.世界上的鐵礦主要分布在俄羅斯、馬西西國、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和美國等。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亞歐大陸和北美洲中部。中東地區約占世界石油儲量的一半還多。25.各大洲人口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歐洲的人口增長速度最慢。26.人口遷移主要以三種形式為主第一種是科技移民,第二種是勞動力輸出,第三種是國際難民遷移。27.世界人口的分布 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的人口最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區主要位于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帶。28.城市人口世界上發達國家人口的70%以上為城市人口,發展中國家的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30%多一點。29.世界的人種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30.世界上的國家世界上有190多個國家,面積最大的俄羅斯有1700多萬平方千米。中國的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千米居第三位。最小的是梵蒂岡。 31.領土國界線范圍以內的陸地、領海、領水和領空,總稱為領土。 32.七大洲和四大洋七大洲:亞洲、非洲、南極洲、南美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3.東亞國家東亞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西側,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日本等國家。蒙古的畜牧業占有重要的地位。日本為現代工業發達的國家。東亞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地區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34.東亞人口東亞是世界上黃色人種的主要分布區,居民絕大部分是黃色人種。35.日本日本是東亞的一個島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一些小島組成。日本群島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火山很多。富士山是其中著名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36.日本的經濟日本最大的貿易對象是美國,其次是亞洲和西歐。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37.東南亞東南亞位于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是世界上火山活動最多的國家。中南半島和菲律賓群島北部屬于熱帶季風氣候。 38.東南亞居民與經濟東南亞是華人與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其祖先大多是中國廣東、福建的居民。東南亞是世界上天然橡膠、棕油、椰子、蕉麻等熱帶經濟作物產品的最大產地,各國居民多以稻米為主在食物。東南亞的礦產以錫和石油為最重要。新加坡有“花園城市”之稱。 39.南亞南亞是佛教和印度教的發源地。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恒河沖積而成,是南亞的主要農業區和人口密集區。印度半島大部分被德干高原所占據。40.印度印度的耕地面積很廣,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印度的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和小麥,經濟作物有棉花、茶、黃麻等。印度的礦產主要有煤、鐵、錳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東北部。首都新德里。加爾各答盛產黃麻。孟買位于西部沿海,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紡織工業中心。 41.中亞中亞地處亞歐大陸中部,深居亞洲內陸。地形以丘陵、平原為主。烏茲別克斯坦因盛產棉花而稱為“白金之國”。牲畜以細毛羊和羔皮羊為主。42.西亞與北非 西亞和北非地處亞歐非三大洲、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間的樞紐地帶。死海湖面海拔高度為-400米,是世界上陸地表面的最低點。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沙漠氣候。43.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終年高溫少雨,植物稀少,沙漠下有豐富的石油。 44.阿拉伯人與伊斯蘭教西亞和北非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區,主要為白色人種。西亞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發祥地。耶路撒冷被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都看做圣城。 45.西亞和北非西亞和北非是出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46.畜牧業與農業 棗椰樹是綠洲農業的代表植物。47.埃及 位于非洲東北部,全境90%以上是沙漠,尼羅河全長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第一長河,發源于非洲東部高原,注入地中海。過去,長絨棉一直是埃及著名的出口商品。近年,埃及的石油、運河、僑匯和旅游收入都超過了棉花,成為埃及的主要經濟支柱。48.非洲非洲大陸的地形以高原為主,東非裂谷帶,南起贊比西河,北經紅海。乞力馬扎羅山,是非洲最高峰。東非大裂谷是地殼在運動過程中斷裂形成的。動物主要以斑馬、羚羊、長頸鹿、獅和豹子為主。黃金、金剛石的儲量和產量都占世界第一位。49.非洲居民與經濟整個經濟是以初級產品為主的經濟。50.南非南非位于非洲大陸最南端,首都比勒陀利亞。臨近好望角的開普敦是南非最大港口。約翰內斯堡是金礦開采和機械制造工業中心。51.歐洲歐洲西部北臨北冰洋,南臨地中海,海岸線十分曲折。北部有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有伊比利亞、亞平寧和馬爾干三個大半島。歐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和山為主,波德的平原、西歐平原。氣候主要是海洋性氣候,冬季比較溫和,比較涼爽,全年降水的季節分配也比較均勻。萊茵河流經德國魯爾工業區,也是一條重要的國際河流。52.歐洲居民歐洲西部居民以白種人為主。人口自然增長率是最低的。53.英國英國全稱是“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領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顛島和北愛爾蘭島東北部。是工業化最早的國家。目前商船噸位仍居世界前列。54.法國法國是歐洲西部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有著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以平原和丘陵為主的地形、溫和濕潤的氣候、肥沃的土壤,都有利于農業的發展。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園藝業發達,所產的葡萄酒世界聞名。55.德國德國是歐洲西部鄰國最多的國家。北部是北德平原,中部是山地,南部有高原和草地。德國工業的發展,主要是建立要本國豐富的煤炭資源,便利的水陸運輸條件,雄厚的科技力量基礎上。魯爾區是德國重要的工業區。德國南部的慕尼黑是德國宇航、飛機制造和微電子中心,德國是歐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萊茵河是德國的“黃金水道”。56.北美 是一些以英語為主的美洲國家。西部高山區,東部高原、山地區,中部平原區有中央大平原。蘇必利爾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北美大部分區屬于北溫帶,溫帶大陸性氣候在北美所占的范圍最廣。57.美國美國本土有48個州,位于北美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州,位于太平洋北回歸線附近的夏威夷州。美國的全稱為“美利堅合眾國”。美國面積為930多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美國的農業生產可分為棉花帶、玉米帶、小麥帶、乳畜帶、畜牧和灌溉農業區等主要農業帶。加利福尼亞洲是西部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舊金山是西部的大港口,附近的“硅谷”是新興的電子工業中心。58.拉丁美洲拉丁美洲是指美國以南的美洲國家和地區。北部,包括三個地理區域,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峽和西印度群島。巴拿馬運河位于中美地峽的最窄處。安第斯山被稱叫做“南美洲的脊梁”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巴西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大河。秘魯附近的海洋,是世界著名的漁場之一。阿根廷出口的牛肉,占世界第一位七大洲名稱及按面積排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世界主要礦產資源世界重要三礦產,煤鐵石油是重點。俄巴中澳印加美,七國鐵礦儲量大。亞歐大陸和北美,煤礦分布也不差。石油分布很集中,一半以上在中東。世界人口超億十國名稱南極大洋均無他,人口超億十國家。中美兩印俄兩巴,日尼外加孟加拉。中亞五國名稱哈吉塔連我肩,烏茲別克咸海邊。里海岸邊土庫曼,中亞五國記心間。中亞知識概括中亞距海位置遠,冬冷夏熱降水難。植被草原和荒漠,卡庫沙漠居西南。東和東南地勢高,天山米爾邊境間。北、西丘陵和平原,最大哈丘與圖蘭。河流多數為內流,錫爾阿姆水量減。里海最大世著稱,咸海變化危機現。土庫棉田產量增,功在卡庫運河建。額爾齊斯外流河,流經三國向北穿。產棉基地次中美,“白金之國”美名傳。民族多信伊斯蘭,最大城市塔什干。中美地狹七國名稱(1) 中美地狹有七國,色地馬拉伯利茲。薩、洪、尼、哥、巴拿馬,香蕉咖啡天下知。(2) 危洪刷(薩)泥(尼)哥爸(巴)離(伯利茲),中美七國永牢記。北美五大湖-01-北美五大湖,蘇密休伊安。-02-北美五大湖,相互連成群。冰川作用下,構成湖泊因。美加共有四,中間分界明。“伊利”、“安大略”,“蘇必”與“休倫”。另一美獨有,稱之“密歇根”。五湖總面積,世界居第一。淡水資源豐,特別利航運。美國農業帶及其分布美國農作形成帶,中部冬麥北春麥。五大湖區及東北,典型乳肉畜牧帶。南部地區條件好,成為集中玉米帶。密河下游平原區,棉花似海處處白。西部山地高原區,牧業農業需灌溉。西亞、北非地理位置亞歐非洲緊相連,濱臨四海一湖間。絲綢之路連東西,海陸空運很方便。緊鄰油區波斯灣,里海海峽西北端。南北運河蘇伊士,三洲兩洋航程短。拉美氣侯特征“拉美”大部居低緯,熱帶氣候主地位。充足熱量降水豐,“暖濕”二字表入微。“安山”兩側顯差異,季節相反赤南北。澳大利亞知識總結赤道以南澳利亞,地廣人稀國發達。中部平原水自流,動物古老不可怕。騎在羊背坐礦車,首都設在堪培拉。中國的省級行政區-01-三北兩廣兩寧山,五江四南藏蒙川。陜甘青貴福吉安,港澳重天上臺灣。-02-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二寧青陜甘。云貴藏川北上天,重蒙臺海福吉安。120萬人以上的15個少數民族蒙白布回朝,滿彝哈尼瑤。壯族過千萬,土藏侗維苗。我國的山脈-01-東西走向有三橫,北天陰,中昆秦,湘桂粵贛夾南嶺。東北一西南有三撇,興安太行巫雪峰,臺灣山脈東分布,長白武夷夾當中。弧形山脈氣勢雄,喜馬拉雅山似臥龍。-02-東西走向六條山,天陰昆秦南喜山。南北橫賀六喜斷。東北西南三排山,興安太行巫雪峰,長白武夷東臺灣。西北一東南祁連泰,我國地形是多山。長江干流流經省區-01-由入海口逆上:滬蘇皖贛湘鄂渝,川云藏青至源地。-02-青和藏,川渝云,兩湖贛皖蘇滬城,浩浩蕩蕩入東海,六三零零,航運忙不停。長江主要支流及注入長江時所在省烏、岷、雅、嘉、贛、沅、湘,唯有漢水不叫江。烏岷雅嘉川匯入,漢鄂、贛贛、湘、沅、湘。黃河干流流經省區-01-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陜過后入豫魯。-02-發源青海川甘寧,途經內蒙晉與秦,再經豫魯入渤海,五四六四略呈“幾”字型。黃河支流及注入黃河時所在省湟、洮、汾、渭、洛、沁。前兩甘,渭河秦,洛、沁、豫,汾河晉。長江中下游主要河港賓(宜賓)客重(重慶)來,宜昌會晤(武漢)。敬酒(九江)五壺(蕪湖),難難(南京、南通)老張(張家港)。我國沿海開放14個城市江海連波通三州,秦島云煙上青天。季風與非季風區界線興安、陰山、賀蘭山,巴顏岡底季風圈。我國災害性天氣春旱、伏旱和夏澇,臺風、熱風和冰雹。風雪流,倒春寒,還有霜凍和寒潮。我國重點建設的煤礦-01-內蒙東部北到南,伊敏、霍林、元寶山。準格爾礦靠晉陜,黃河“幾”字內捌彎。東勝、神府立西南,內蒙陜西黃河邊。晉北黃河“幾”右肩,大同平朔正擴產。遼寧北部鐵法建,黑省東部雙鴨山。魯南兗州戰猶酣,安微中部有淮南。-02-山西大同與平陽,雞西鶴崗黑龍江。魯兗蘇徐皖兩淮,河北峰峰與開灤。遼寧阜撫貴六水,河南有個平頂山。我國石油工業基地東北慶、扶、遼河田,華北大港與中原。勝利、南陽和東濮,西北克、冷玉門關。1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高溫多雨。位于各洲的赤道兩側,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分布: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非洲的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亞洲東南部的一些群島等。這些地區位于赤道低壓帶,氣流以上升運動為主,水汽凝結致雨的機會多,全年多雨,無干季,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過60毫米,且多雷陣雨;各月平均氣溫為25°~28℃,全年長夏,無季節變化,年較差一般小于3℃,而平均日較差可達6°~12℃。幾處特殊分布:馬達加斯加島東部,澳大利亞東北部,巴西東南部,加勒比海沿岸島國東北部。在這種終年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長,樹種繁多,植被茂密。2熱帶草原氣候 全年高溫,降水分干季和濕季。這種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氣候區的兩側,即南、北緯5°~15°左右(有的伸達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其主要特點,首先是由于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的南北移動、交替影響,一年之中干、濕季分明。當受赤道低壓帶控制時,盛行赤道海洋氣團,且有輻合上升氣流,形成濕季,潮濕多雨,遍地生長著稠密的高草和灌木,并雜有稀疏的喬木,即稀樹草原景觀。當受信風影響時,盛行熱帶大陸氣團,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土壤干裂,草叢枯黃,樹木落葉。與赤道多雨氣候相比,一年至少有1~2個月的干季。其次是全年氣溫都較高,具有低緯度高溫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溫度在16°~18℃以上。最熱月出現在干季之后、雨季之前,因此,本區氣候一般年分干、熱、雨三個季節。氣溫年較差稍大于赤道多雨氣候區。3熱帶沙漠氣候 終年炎熱干燥。它分布于熱帶干濕季氣候區以外,大致在南、北緯15°~30°之間,以非洲北部、西南亞和澳大利亞中西部分布最廣。熱帶干旱氣候區常年處在副熱帶高氣壓和信風的控制下,盛行熱帶大陸氣團,氣流下沉,所以炎熱、干燥成了這種氣候的主要特征;氣溫高,有世界“熱極”之稱。降水極少,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且變率很大,甚至多年無雨,加以日照強烈,蒸發旺盛,更加劇了氣候的干燥性。熱帶半干旱氣候,分布于熱帶干旱氣候區的外緣,主要特征:一是有一短暫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毫米;二是向高緯一側的氣溫不如向低緯一側的高。4熱帶季風氣候 全年高溫,降水分旱季和雨季。主要分布在我國臺灣南部、雷州半島、海南島,以及中南半島、印度半島的大部分地區、菲律賓群島;在澳大利亞大陸北部沿海地帶也有分布。這里全年氣溫皆高,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8℃以上。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這是由于夏季在赤道海洋氣團控制下,多對流雨,再加上熱帶氣旋過境帶來大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熱帶干濕季氣候更多的夏雨;一些迎風海岸,因地形作用,夏季降水甚至超過赤道多雨氣候區。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毫米以上。本區熱帶季風發達,有明顯的干濕季,即在北半球冬吹東北風,形成干季;夏吹來自印度洋的西南風(南半球為西北風),富含水汽,降水集中,形成溫季。5地中海氣候 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位于副熱帶緯度的大陸西岸,約在緯度30°~40°之間,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亞的南端。它是處在熱帶半干旱氣候與溫帶海洋性氣候之間的過渡地帶。這些地區受氣壓帶季節位移影響顯著,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氣流下沉,因而除大陸西部沿海受寒流影響外,夏溫十分炎熱,下沉氣流不利興云致雨,所以氣候干燥;冬季受西風影響,溫和濕潤。全年雨量適中,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間,主要集中在冬季。6溫帶海洋性氣候 全年溫和多雨。位于大陸西岸,南、北緯40°~60°地區。終年處在西風帶,深受海洋氣團影響,沿岸又有暖流經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最熱月在22℃以下,氣溫年、日較差都小。全年都有降水,秋冬較多,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在山地迎風坡可達2,000~3,000毫米以上。這種氣候在西歐最為典型,分布面積最大,在南、北美大陸西岸相應的緯度地帶以及大洋洲的塔斯馬尼亞島和新西蘭等地也有分布。7溫帶大陸性氣候 冬季寒冷,夏季溫暖,降水稀少。分布在北緯35°~55°之間的北美大陸東部(西經100°以東)和亞歐大陸溫帶海洋性氣候區的東側。這種氣候在氣溫、降水的變化上同溫帶季風氣候有些類似,但風向和風力的季節變化不像溫帶季風氣候那樣明顯。冬季由于氣旋活動影響,降水稍多;夏季有對流雨,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像溫帶季風氣候那樣顯著。天氣的非周期性變化也很大。8溫帶季風氣候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出現在北緯35°~55°左右的亞歐大陸東岸,包括我國華北和東北、朝鮮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一部分。冬季這里受來自高緯內陸偏北風的影響,盛行極地大陸氣團,寒冷干燥;夏季受極地海洋氣團或變性熱帶海洋氣團影響,盛行東和東南風,暖熱多雨,雨熱同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約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全年四季分明,天氣多變,隨著緯度的增高,冬、夏氣溫變幅相應增大,而降水逐漸減少。9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這種氣候出現在北緯50°~65°之間,呈帶狀分布,橫貫北美和亞歐大陸。具體來說,在北美從阿拉斯加經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紐芬蘭的大部分;在亞歐大陸西起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部以最熱月10℃等溫線為界。這一帶的氣候主要受極地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的影響,并為極地大陸氣團的源地。在冬季,北極氣團侵入機會很多;在暖季,熱帶大陸氣團有時也能伸入。該類氣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長而嚴寒,每年有5~7個月平均氣溫0℃以下,并經常出現-50℃的嚴寒天氣;夏季短暫而溫暖,月平均氣溫在10℃以上,高者可達18°~20℃,氣溫年較差特別大;年降水量一般為300~600毫米,以夏雨為主。因蒸發微弱,相對濕度很高。10極地苔原氣候 分布在北美大陸和亞歐大陸的北部邊緣(南以最熱月10℃等溫線與亞寒帶大陸性氣候相接)、格陵蘭島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島嶼;在南半球則分布在馬爾維納斯群島、南設得蘭群島和南奧克尼群島等地。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個月月平均氣溫在0°~10℃之間,冬季酷寒而漫長;年降水量約200~300毫米,以雪為主;地面有永凍層,只有地衣、苔蘚等低等植物。11極地冰原氣候 分布在極地及其附近地區,包括格陵蘭、北冰洋的若干島嶼和南極大陸的冰原高原。這里是冰洋氣團和南極氣團的發源地,整個冬季處于永夜狀態,下半年雖是永晝,但陽光斜射,所得熱量微弱,因而氣候全年嚴寒,各月溫度都在0℃以下;南極大陸的年平均氣溫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陸,1967年挪威人曾測得-94.5℃的絕對最低氣溫,可堪稱為世界“寒極”。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蓋,又多凜冽風暴,植物難以生長。12高山高原氣候 主要分布于亞洲的喜馬拉雅山系、帕米爾高原和青藏高原,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歐洲的阿爾卑斯山系以及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等地。由于氣溫、降水等氣候要素隨地勢增高而呈垂直變化,從而形成了垂直氣候帶結構。不同的山地或高原具有不同的出氣候帶結構,即或是同一個山地或高原,由于其內部坡向、高度與位置等的差異,也往往具有不同的垂直氣候帶結構。一、概況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半球(赤道經過),北部以巴拿馬運河與北美洲為界,南部以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西鄰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南美洲是世界上陸地面積第四大的洲,共包括15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為巴西。【補充】拉丁美洲和南美洲的區別拉丁美洲,是指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也就是地處北緯32°42′和南緯56°54′之間的大陸,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南美洲(South America)是巴拿馬運河以南的美洲大陸,位于西半球、南半球。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北部和北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南部和南極洲隔德雷克海峽相望。南美洲是第四大的大洲,陸地面積剛剛超過1780萬平方千米。拉丁美洲包括南美洲,還包括美洲以南的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島。二、南美洲的地形南美洲西部為安第斯山脈,東部為平原、高原相間分布,自北向南依次為圭亞那高原-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亞高原。南美洲河流廣布,北部主要為亞馬孫河,南部主要為巴拉那河、巴拉圭河,其中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三、南美洲的氣候特征:濕熱為主,有世界最大熱帶雨林區,也有廣大熱帶草原,干旱區面積較小,沒有寒帶氣候,溫帶氣候區也較狹窄。【補充】南美洲氣候類型結構的獨特性南美洲由于安第斯山南北縱列、盤踞西部,大陸東部地區面積遼闊,高度不大,因此在氣候類型的分布、排列上,東西部之間對比強烈,從而交織成南美洲獨特的結構圖式。東部大部分地區的氣候類型都是南北排列,即按緯度排列的。如赤道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都是東西延伸的,具有一定的對稱性。(但要注意南美洲東南有小部分的熱帶雨林氣候,主要是非地帶性)西部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體現了非地帶性,不同緯度的山地,從北向南呈狹長狀;如安第斯山以西地區,自北而南依次為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最接近赤道)、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注意】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區——亞馬遜平原亞馬遜平原面積廣大,地勢低平,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壓和東南信風的控制,空氣對流旺盛。它的北、西、南三面為高原、山地,東面向大西洋敞開,沿海又有暖流經過,從東北、東南方向海上來的濕熱氣流匯集內陸,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終年降水豐沛。因此,亞馬孫平原成為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這里有著豐富的生物資源,無論森林儲量、植物種類和鳥類、淡水魚等都非常豐富,是人類珍貴的寶庫,同時也影響了全球的大氣循環和水循環。但最近幾年的熱帶雨林遭到較為嚴重的破壞,2019年也發生了大范圍的亞馬遜森林大火,這將會導致全球升溫,沿海低地面臨受海水侵吞、生物多樣性減少的威脅。四、河流與湖泊“南美洲水系以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為分水嶺,東西分屬于大西洋水系以及太平洋水系。太平洋水系源短流急,且多獨流入海。大西洋水系的河流大多源遠流長、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流域面積廣。亞馬遜河:世界上流域面積廣、水量最大的河流,長度僅次于尼羅河。南美洲水系內流區域很小,內流河主要分布在南美西中部的荒漠高原和阿根廷的西北部。南美洲多瀑布,安赫爾瀑布落差達979米,為世界落差最大的瀑布,也稱天使瀑布。南美洲湖泊不多,安第斯山區的荒漠高原地區多構造湖,如的的喀喀湖、波波湖等;南部巴塔哥尼亞高原區多冰川湖;內流區多內陸鹽沼。南美洲西北部的馬拉開波湖是最大的湖泊。五、自然資源委內瑞拉近海地區的石油;巴西的鐵(伊塔比拉鐵礦);智利、秘魯的銅;智利的硝石;牙買加的鋁土;巴西高原河流的水力資源;秘魯附近的漁場;亞馬遜平原世界最大熱帶雨林區;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牛肉出口世界第一);獨特的哺乳動物樹懶、大食蟻獸、卷尾猴,鳥類中的蜂鳥。排名 森林覆蓋率(%) 1 蘇里南 94.6 2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91.5 3 塞舌爾 88.5 4 帕勞 87.6 5 加蓬 85.4 6 不丹 84.1 7 所羅門群島 79.5 8 圭亞那 77.2 9 圣盧西亞 77 10 芬蘭 72.9 11 文萊達魯薩蘭國 72.8 12 幾內亞比紹 72.6 13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68.9 14 瑞典 68.7 15 日本 68.5 16 剛果民主共和國 68.3 17 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68.1 18 贊比亞 67 19 剛果 65.7 20 大韓民國 64.3 21 巴布亞新幾內亞 64.1 22 馬來西亞 62.8 23 斯洛文尼亞 62 24 伯利茲 61.9 25 巴西 61.9 26 薩摩亞 60.4 27 多米尼克 60.3 28 赤道幾內亞 58.8 29 柬埔寨 58.6 30 斐濟 55.1 31 哥倫比亞 54.7 32 拉脫維亞 53.6 33 秘魯 53.4 34 玻利維亞 53.4 35 委內瑞拉53.1 36 印度尼西亞 52.9 37 愛沙尼亞 52.6 38 東帝汶 51.4 39 巴哈馬 51.4 40 莫桑比克 50.2 41 哥斯達黎加 50.1 42 格林納達 50 43 緬甸 49.6 44 俄羅斯聯邦 49.4 45 洪都拉斯 48.5 46 岡比亞 47.6 47 安哥拉 47.1 48 奧地利 47 49 利比里亞 45.6 50 巴拉圭 45.2 51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44.4 52 塞內加爾 44.4 53 巴拿馬 44 54 越南 43.6 55 喀麥隆 43.1 56 列支敦士登 43.1 57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42.7 58 圣基茨和尼維斯 42.3 59 白俄羅斯 42.2 60 津巴布韋 42.1 61 貝寧 42.1 62 厄瓜多爾 41.3 63 多米尼加 40.8 64 黑山 40.4 65 斯洛伐克 40.2 66 格魯吉亞 39.5 67 馬其頓共和國 39.2 68 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 38.6 69 塞拉利昂 38.6 70 葡萄牙 37.7 71 泰國 37.1 72 中非共和國 36.4 73 瓦努阿圖 36.1 74 西班牙 35.7 75 危地馬拉 35.2 76 保加利亞 35.1 77 馬拉維 35.1 78 捷克共和國 34.3 79 克羅地亞 34.2 80 立陶宛 34.2 81 加拿大 34.1 82 安道爾 34 83 盧森堡 33.5 84 墨西哥 33.5 85 美利堅合眾國 33.2 86 科特迪瓦 32.7 87 挪威 32.4 88 斯威士蘭 32.2 89 德國 31.8 90 新西蘭 31.5 91 牙買加 31.2 92 瑞士 30.8 93 意大利 30.6 94 波蘭 30.5 95 斯里蘭卡 30.1 96 希臘 29.8 97 塞爾維亞 29.6 98 蘇丹 29.5 99 法國 29 100 阿爾巴尼亞 28.4 101 羅馬尼亞 28.3 102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28.1 103 尼加拉瓜 27 104 幾內亞 26.9 105 古巴 26.3 106 尼泊爾 25.4 107 菲律賓 25.3 108 印度 22.9 109 加納 22.7 110 匈牙利 22.4 111 安提瓜和巴布達 22.3 112 比利時 22.3 113 馬達加斯加 21.8 114 智利 21.7 115 中國 21.6 116 布基納法 21.1 117 佛得角 21 118 博茨瓦納 20.4 119 澳大利亞 19.7 120 巴巴多斯 19.4 121 塞浦路斯 18.7 122 毛里求斯 17.2 123 盧旺達 16.8 124 烏克蘭 16.7 125 烏干達 16.1 126 厄立特里亞 15.3 127 基里巴斯 15 128 土耳其 14.4 129 薩爾瓦多 14.3 130 黎巴嫩 13.4 131 丹麥 12.7 132 埃塞俄比亞 12.6 133 湯加 12.5 134 英國 11.8 135 摩洛哥 11.5 136 摩爾多瓦共和國 11.5 137 阿塞拜疆 11.3 138 孟加拉國 11.1 139 阿根廷 10.9 140 荷蘭 10.8 141 尼日利亞 10.8 142 愛爾蘭 10.5 143 馬里 10.4 144 亞美尼亞 9.5 145 烏拉圭 9.5 146 乍得 9.3 147 納米比亞 9 148 土庫曼斯坦 8.8 149 烏茲別克斯坦 7.7 150 南非 7.6 151 以色列 7.1 152 蒙古 7.1 153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6.8 154 布隆迪 6.8 155 突尼斯 6.3 156 肯尼亞 6.1 157 多哥 6 158 吉爾吉斯斯坦 4.8 159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3.8 160 海地 3.7 161 新加坡 3.3 162 馬爾代夫 3 163 塔吉克斯坦 2.9 164 敘利亞共和國 2.6 165 巴基斯坦 2.3 166 阿富汗 2.1 167 科摩羅 2 168 伊拉克 1.9 169 巴勒斯坦被占領土 1.5 170 萊托" 1.4 171 哈薩克斯坦 1.2 172 約旦 1.1 173 也門 1 174 尼日爾 1 175 馬耳他 0.9 176 阿爾及利亞 0.6 177 巴林 0.6 178 沙特阿拉伯 0.5 179 科威特 0.3 180 冰島 0.3 181 吉布提 0.2 182 毛里塔尼亞 0.2 183 埃及 0.1 184 利比亞 0.1 185 阿曼 0.05 186 卡塔爾 0.0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初中地理3年考點順口溜.docx 初中地理專題:世界氣候知識點整理.docx 初中地理必背八大地理計算公式.docx 初中地理必背地理計算公式.docx 初中地理知識點背誦口訣.docx 初中地理考試58個基礎知識概念.docx 初中地理資料:世界各國森林覆蓋率排名.docx 初中地理資料:南美洲地理匯總.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