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 題 彩線連彩點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各種類型的線、課件等教材內容 分 析 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點與線,把生活中常見的建筑、人物、字母及各種自然物體,用點線面概括成的形態進行重新組合,繪制成非具象的畫面效果,產生豐富的空間。設計理念 將本課與新媒體結合,方便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線與點之間變化的關系,在傳統的黑板教學中難以實現這樣生動有趣的表演形式。 學生也能對本課甚至對美術興趣加深。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專注力較差,選取生動有趣的變化教學及課件能讓其更集中注意力。教學目標 用點、線、面組合成新的畫面。 能按自己意愿涂繞出不同的形象,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在涂畫中感受到繪畫的樂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教學重難點 能按自己意愿,大膽地涂繞出不同的形象。 線條變化的豐富性。教學過程教學環節(一) 師生活動 一、常見的線材料、點材料,形成對線和點的初步概念 1、師:“我給大家帶來幾種生活物品,你認識它們嗎?” 從袋子中取出各種常見的線狀材料(皮帶、彩帶、筷子),請學生認一認說一說它們的名字。 生:“彩帶,皮帶,筷子。” 師:“大家都非常聰明,那誰再來告訴他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 生:“他們都長長的。” 師:“對了,像這樣長長的東西,我們在美術里面稱它們為線。” 2、師:“上節課陳老師也帶我們認識了很多的線,那我們現在來復習下,大家都認識些什么線呢?” 生:“直線、曲線、波浪線、粗線、細線、螺旋線、虛線······” (老師同時板書畫出這些線)設計意圖 讓學生以實際感受認識到生活中身邊的線條。教學環節(二) 師生活動 師:“大家看這是什么?(出示:糖果、扣子、小石頭),他們還能叫做線嗎?” 生:“不能。” 師:“我們可以把這些相對比較小的形狀叫做點。” 師:“點除了小圓點,還可以有許許多多形狀的點,那大家來說,老師來畫。” 生:“愛心、五角星、正方形、三角形······” 4、師:“現在老師有個難題要考考大家,老師這邊有串貝殼項鏈,那它到底是線還是點呢?哪個小朋友可以告訴老師?” 生:“線···點。”(學生進行自主分析,請不同意見的學生說說自己的理由。) 師:“這條項鏈是由許多的小貝殼組成的,然后用繩子串一串就成了項鏈。所以這條項鏈是由點和線一起組成的。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彩線連彩點。”設計意圖 讓學生以實際感受認識到生活中身邊的點。教學環節 (三) 師生活動 師:“剛才我們一起認識的點和線這兩位好朋友,他們早就迫不及待的跑到大家身邊去了,請大家瞪大眼睛把他們從我們的身上、衣服上、桌子上把他們找出來。” 學生尋找身上的點和線,教師鼓勵他們細心觀察:同學們的觀察真仔細;學過美術的人,就是有一雙與眾不同的眼睛;同學們找到了這么多的點和線,真是比孫悟空的火眼金睛還要厲害;形成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設計意圖 尋找生活中的點,線的時候也注意強調物品的顏色,時刻切題:彩線彩點。教學環節 (四) 師生活動 1、欣賞吳冠中的點線作品 師:“接下來請大家打開課本第四頁,我們來看第一幅圖。這幅圖是由我們現代大畫家吳冠中畫的,小朋友舉手告訴我,這幅畫你們都看到了什么?” 生:“樹,很多點和線···” 師:“對了,這幅畫是由許多的彩點和彩線組成的,它們組成了一棵樹,小綠點是樹葉,咖啡色的線條是樹枝。” 2、欣賞《春 夏 秋 冬》 師:“我們再來看看旁邊者四幅畫,它們畫的是什么丫?” 生:“春、夏、秋、冬。” 師:“那我們是怎么知道這些畫里面那幅畫說的是春天,那幅畫是秋天呢?大家舉手回答。” 生:“·······” 師:“真棒!我們可以通過顏色來知道哪幅畫是春天,哪幅畫是秋天。春天呢,四處都在長新芽,嫩綠嫩綠的,還有五顏六色的小花朵都盛開了。秋天呢,樹葉都換上了金黃色的衣裳,都要落下來了。所以我們通過這些不同顏色的點和線來表達不同的季節。”設計意圖 通過多媒體欣賞名家畫作,并運用現代技術讓其跳動,學生能對其產生興趣,從而生動認識點、線。教學環節 (五) 師生活動 師:“那下面老師來給你們講個故事,大家都認真聽,認真看,看看老師是用什么來完成這幅畫的。” 故事:暑假的時候呢,老師去了一趟北京。我們現在在廈門,廈門一個小小的島嶼,那老師就用一個小點來表示廈門,那北京是一個大城市,老師就用一個大的正方形的點來表示。老師去的時候是坐飛機去的,飛機走的是直線,那老師用一條直線把這兩個點點連在一起。一路上老師會看到些什么呢?(根據同學們的回答添畫)回來的時候老師是坐汽車的,那汽車不如飛機快,它走的是彎彎曲曲的路,那老師就用這么的曲線來表示它。這就是老師暑假去玩的故事。 師:“老師把自己暑假去玩的故事用這些點和線畫出來了,那大家也可以把自己的故事用這樣的點和線畫出來。”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來集美小學實習的第一節課。上課的時候還是挺緊張的,但是小朋友的天真,可愛讓人心情愉快。 彩線連彩點,中心詞就是點和線。這個是我顯然做的不夠的地方。后來的評課,陳老師指出了很多小細節,確實是自己沒有想到的,如果有這些小細節的添加可以讓課上的更精彩,也能讓小朋友更好的理解。(添添改改的小細節用紅色的字體添加在上面的教案當中,使教案更完整,使用起來更方便) 從課本上提供的插圖上進行分析,課本上的插圖都是比較抽象的。因為自己對抽象畫的理解有限,在對作品進行分析與欣賞時覺得心里沒有底,沒有講的很透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