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第一部分:閱讀一、單元主題:本單元以演講為主題,選取了四篇風格迥異的演講詞,展現(xiàn)了演講的強大力量,引導我們走進演講的世界,學習演講的技巧,并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辨能力。二、單元學習目標:1.了解演講的特征:理解演講是面對聽眾,就某個問題發(fā)表自己見解,并試圖說服聽眾的一種口語表達形式。2.感受演講的魅力:體會演講的感染力、鼓動性和說服力,感受演講者傳遞的思想和情感,并激發(fā)對演講的興趣。3.學習演講的技巧:掌握演講稿的寫作方法,如確定主題、選擇材料、安排結構、設計開頭和結尾、運用修辭手法等,并學習演講時的語言表達技巧,如語氣、語調、節(jié)奏、表情、動作等。4.提升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學習和實踐,提升口頭表達能力,做到語言清晰、流暢、生動、富有感染力。5.培養(yǎng)思辨能力:學會分析演講者的觀點和論證方法,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判斷,提升思辨能力。三、單元核心知識點:(一)演講的類型:演講的類型多種多樣,可以根據不同的目的、場合、內容等進行分類。常見的演講類型有:1.政治演講:闡述政治觀點、號召行動的演講,例如競選演講、就職演說等。2.學術演講:介紹學術成果、探討學術問題的演講,例如學術報告、研討會發(fā)言等。3.紀念性演講:紀念重要人物或事件的演講,例如追悼會演講、周年紀念會演講等。4.勵志演講:鼓舞人心、激勵斗志的演講,例如畢業(yè)典禮演講、企業(yè)年會演講等。5.生活演講:探討生活問題、分享生活經驗的演講,例如家長會演講、朋友聚會發(fā)言等。(二)演講稿的結構:演講稿一般由開頭、主體、結尾三部分組成。1.開頭:演講的開頭要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常用的方法有:(1)問候語:向聽眾表示問候,拉近與聽眾的距離。(2)開場白:介紹演講的背景、目的、主題等,引起聽眾的興趣。(3)設問句:提出問題,引發(fā)聽眾思考。(4)引用名言:引用名人名言,增強演講的說服力。(5)故事導入:講述與主題相關的故事,吸引聽眾的注意力。2.主體:演講的主體部分要圍繞主題展開論述,闡明自己的觀點,并用充分的論據進行論證,使聽眾信服。常用的論證方法有:(1)舉例論證:用具體的事例來證明觀點。(2)道理論證:用科學的道理或公認的理論來證明觀點。(3)對比論證: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進行比較,證明觀點。(4)比喻論證:用比喻的方式來證明觀點,使論證更加生動形象。3.結尾:演講的結尾要總結全文,強化主題,并發(fā)出號召,留下深刻的印象。常用的方法有:(1)總結式結尾:概括總結演講的主要內容和觀點。(2)號召式結尾:向聽眾發(fā)出號召,鼓勵行動。(3)展望式結尾:展望未來,表達美好的愿望。(4)引用名言:引用名人名言,增強演講的感染力。(5)故事結尾:講述與主題相關的故事,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演講的語言:演講的語言要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1.口語化:演講的語言要接近口語,通俗易懂,避免使用過于書面化或專業(yè)化的詞匯。2.形象化:要善于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使語言更加生動形象,易于理解和記憶。3.情感化:演講要表達真情實感,用飽滿的熱情去感染聽眾,引發(fā)共鳴。(四)演講的技巧:除了語言表達,演講時還需要注意一些技巧,才能更好地吸引聽眾,取得良好的效果。1.語氣語調:要根據演講的內容和情感,調整語氣和語調,使演講更加生動自然,富有感染力。2.節(jié)奏控制:要控制演講的節(jié)奏,該快則快,該慢則慢,使演講更加引人入勝。3.表情動作:要配合演講的內容和情感,運用合適的表情和動作,使演講更加生動形象,增強表達效果。4.眼神交流:演講時要與聽眾進行眼神交流,觀察聽眾的反應,并根據情況調整演講的內容和方式。四、各篇課文核心知識筆記最后一次講演1.核心知識點:(1)演講背景: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黨反動派發(fā)動內戰(zhàn),并對愛國民主運動進行鎮(zhèn)壓,聞一多先生在李公樸先生追悼會上發(fā)表了這篇演講,慷慨激昂地痛斥國民黨反動派的罪行,表達了對和平民主的追求,以及為正義事業(yè)獻身的決心。(2)演講主題:控訴國民黨反動派的罪行,號召人民起來斗爭,爭取和平民主。(3)語言特點:演講語言慷慨激昂,富有氣勢,大量運用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增強了演講的感染力和鼓動性。(4)演講技巧:聞一多先生在演講時,語氣堅定,情感真摯,并運用眼神、手勢等動作,增強了演講的表達效果。2.原文解析:這篇演講是聞一多先生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暴行,發(fā)出的正義之聲。(1)開頭部分,聞一多先生開門見山,直斥國民黨反動派暗殺李公樸先生的卑劣行徑,并表達了對李先生的敬佩和懷念。(2)主體部分,聞一多先生列舉事實,控訴國民黨反動派制造恐怖、破壞和平、殘害人民的罪行,并揭露其“慌”“怕”的本質。(3)演講過程中,聞一多先生多次運用反問句,質問國民黨反動派的罪行,并號召人民起來斗爭,“打不盡”“殺不完”的人民力量必將戰(zhàn)勝反動勢力。(4)結尾部分,聞一多先生表達了對未來的堅定信念,“我們的光明就要出現(xiàn)了”,并發(fā)出“李先生的血不會白流”的誓言,表達了為正義事業(yè)獻身的決心。3.精彩語句:(1)“今天,這里有沒有特務?你站出來!是好漢的站出來!你出來講!憑什么要殺死李先生?”(運用排比和反問的修辭手法,直接質問特務,表達了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憤慨和蔑視,也展現(xiàn)了聞一多先生的勇氣和正義感。)(2)“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你們將失去千百萬的人民!”(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強調了人民的力量不可戰(zhàn)勝,也預示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必然滅亡)(3)“正義是殺不完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這句話精煉地概括了演講的主題,也表達了對正義和真理的堅定信念)應有格物致知精神1.核心知識點:(1)格物致知的含義:“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經典《大學》,原意是通過探究事物本源來獲得知識,丁肇中先生在演講中賦予其新的含義,即重視實驗精神,通過實踐來探究真理。(2)科學精神:演講強調了科學研究需要實驗精神,要通過觀察、實驗、分析、推理等方法來探究事物真相,而不是依靠空想或權威。(3)論證方法:演講主要運用了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論證方法,并結合自身經歷,使說明的內容更加具體可信。2.原文解析:丁肇中先生從“格物致知”這一中國傳統(tǒng)思想出發(fā),闡述了科學研究需要實驗精神的重要性,并結合自身經歷,鼓勵中國學生要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實踐探索的能力。(1)演講開頭,丁肇中先生從自己獲得“情系中華”征文特別榮譽獎談起,引出對中國傳統(tǒng)教育和西方教育的思考,自然地過渡到“格物致知”這一話題。(2)演講接著介紹了中國傳統(tǒng)教育對“格物致知”的理解,并以王陽明“格竹子”的例子,說明了傳統(tǒng)教育重視內省而忽視實踐的局限性。(3)演講的核心部分,丁肇中先生結合自身的科研經歷,強調了實驗精神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指出“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4)演講還分析了中國學生由于文化背景的影響,容易“偏向于理論而輕視實驗”,并鼓勵中國學生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tài)度,要靠實踐來發(fā)現(xiàn)事物的真相”。(5)演講最后,丁肇中先生總結了“格物致知”在新時代的意義,即“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探索應該有想象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3.精彩語句:(1)“現(xiàn)代學術的基礎就是實地的探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謂的實驗。”(這句話點明了“格物致知”在現(xiàn)代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意義,即要重視實驗,通過實踐來探究真理)(2)“科學發(fā)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這句話強調了科學研究的嚴謹性,要以實驗為基礎,不能依靠空想或主觀臆斷。)(3)“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學術不可缺少,而且對應付今天的世界環(huán)境也是不可少的。我們需要培養(yǎng)實驗的精神,就是說,不論是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人文科學,還是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tài)度,要靠實踐來發(fā)現(xiàn)事物的真相。”(這段話將“格物致知”的精神擴展到更廣泛的領域,認為這種精神不僅適用于科學研究,也適用于社會生活和個人行動。)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1.核心知識點:(1)人生抉擇:演講以“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為主題,分享了王選先生在人生道路上做出的重要選擇,以及這些選擇對他的事業(yè)和人生的影響。(2)扶植年輕人:演講中,王選先生特別強調了扶植年輕人的重要性,認為這是歷史的規(guī)律和潮流,并以卡文迪許實驗室的例子說明了這一點。(3)淡泊名利:演講中,王選先生也表達了對名利的淡泊態(tài)度,認為“院士者,就是他一生辛勤奮斗,做出了出色貢獻,晚年給他一個肯定,這就是院士”,并告誡年輕人不要追求虛名,要踏踏實實地工作。2.原文解析:王選先生以“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為主題,回顧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并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1)演講開頭,王選先生以幽默的語言介紹了自己“過時的科學家”的身份,并以“太陽”的比喻,說明了不同年齡段的人所處的不同階段。(2)演講的第六個抉擇部分,王選先生重點闡述了扶植年輕人的重要性,并以英國卡文迪許實驗室的例子說明了“扶植年輕人是一種歷史的規(guī)律”。(3)演講中,王選先生也反思了“馬太效應”,認為“已經得到的,他一個勁兒地得到,多多益善;不能得到的,他永遠得不到”,并以自身經歷為例,說明了小人物在科研過程中常常不被重視的現(xiàn)象。(4)演講還批評了一些人“把時態(tài)給弄錯了”,將已經“過時”的科學家誤認為是“現(xiàn)在”甚至“將來”的權威,并強調了院士只是一種“肯定”,而不是“當前的學術權威”。(5)演講最后,王選先生以榮格的公式“IplusWeequalstoFullI”結束演講,鼓勵年輕人要融入集體,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自我價值。3.精彩語句:(1)“努力奮斗,曾經取得過成績,現(xiàn)在高峰已過,跟不上新技術發(fā)展的一個過時的科學家”。(這句話以自嘲的語氣,體現(xiàn)了王選先生的謙虛和幽默,也表達了對新技術發(fā)展的關注和對年輕人的期待)(2)“我覺得世界上有些事情也非常可悲和可笑。當我26歲在最前沿,處于第一個創(chuàng)造高峰的時候,沒有人承認。”(這句話反映了科研領域論資排輩的現(xiàn)象,也表達了對年輕科研人員的同情和理解。)(3)“院士者,就是他一生辛勤奮斗,做出了出色貢獻,晚年給他一個肯定,這就是院士。”(這句話點明了院士的本質,即對過去成就的肯定,而不是對現(xiàn)在或將來能力的保證。)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1.核心知識點:(1)奧林匹克精神:演講闡述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即“根除恐懼”,“培養(yǎng)自信和平和”,“致力于讓社會底層的人們接觸到各種鍛煉形式,享受到強身健體的樂趣”。(2)奧林匹克運動的意義:演講強調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意義,即不僅僅是體育競技,更是要“面向大眾”,促進世界和平,推動人類進步。(3)演講風格:演講語言莊重典雅,富有哲理,展現(xiàn)了顧拜旦先生作為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創(chuàng)始人的思想深度和遠見卓識。2.原文解析:顧拜旦先生在演講中回顧了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年來的歷程,并展望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未來發(fā)展方向。(1)演講開頭,顧拜旦先生回顧了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0周年慶典,并指出奧林匹克精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浩劫中幸存下來,并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2)演講接著闡述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認為奧林匹克運動不僅是體育競技,更是要“根除恐懼”,“培養(yǎng)自信和平和”。(3)演講還強調了奧林匹克運動要“面向大眾”,打破“貴族特權”,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4)演講最后,顧拜旦先生展望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未來,希望它能夠為構建更加和平、公正的社會做出貢獻。3.精彩語句:(1)“奧林匹克主義包括但又遠遠超越了一般的體育運動。”(這句話點明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本質,即不僅是體育競技,更是一種精神追求)(2)“勇氣是戰(zhàn)爭中的美德,它能夠在時勢中造就英雄。……根除恐懼真正的、能持久發(fā)揮效用的良藥,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氣。”(這段話將“自信”與“勇氣”進行對比,突出了“自信”在和平年代的重要性,也體現(xiàn)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3)“面對一個需要用基本原則來整頓的全新世界,某些過去一直被視為烏托邦的原則,如今卻變得切實可行。人類必須吸收古文明遺留下來的全部精華,用以構筑未來,其中就包括奧林匹克精神。”(這段話表達了對奧林匹克精神的信心,認為它可以為構建更美好的未來做出貢獻)第二部分:撰寫演講稿一、什么是演講稿?演講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是演講者在特定場合,針對特定聽眾,就特定主題發(fā)表意見、表達觀點、闡述事理、抒發(fā)情感的文稿。它是演講活動的基礎和依據,也是演講者與聽眾溝通交流的橋梁。二、為什么要撰寫演講稿?1.理清思路,明確目標:撰寫演講稿可以幫助我們理清演講的思路,確定演講的目標,使演講內容更加集中,避免漫無邊際或離題萬里。2.精心準備,提升質量:撰寫演講稿可以讓我們對演講內容進行充分的思考和準備,選擇合適的材料,運用恰當?shù)恼Z言,提升演講的質量,使演講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3.增強自信,克服緊張:擁有精心準備的演講稿,可以增強演講者的自信心,減少臨場發(fā)揮的壓力,克服緊張情緒,使演講更加流暢自然。4.留下記錄,便于修改:撰寫演講稿可以留下演講的文字記錄,便于日后回顧、反思和修改,不斷提升演講水平。三、如何撰寫演講稿?1.確定主題,明確目的:撰寫演講稿的第一步是確定演講的主題,明確演講的目的。主題要鮮明突出,目的要明確具體,要根據演講的場合、聽眾和時間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2.選擇材料,充實內容:確定主題后,要選擇與主題相關的材料,充實演講的內容。材料要真實可靠,有代表性,能夠支持演講的觀點,并引起聽眾的共鳴。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搜集材料:(1)查閱資料:查閱書籍、報刊、網絡等資料,了解相關信息和背景知識。(2)調查研究:進行實地調查,了解實際情況,收集一手資料。(3)采訪專家:采訪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獲取專業(yè)意見和建議。(4)個人經歷:結合個人經歷和感悟,使演講更加真情實感。3.安排結構,邏輯清晰:演講稿的結構要清晰合理,邏輯嚴密,便于聽眾理解和記憶。常用的演講稿結構有:(1)總分結構:先總述演講的主題,再分點闡述,最后總結全文。(2)并列結構:將幾個并列的觀點或事例進行逐一闡述。(3)遞進結構:將幾個遞進的觀點或事例進行逐一闡述,層層深入。(4)問題解決結構:先提出問題,再分析問題,最后給出解決問題的辦法。4.設計開頭,吸引聽眾:演講的開頭要吸引聽眾的注意力,激發(fā)聽眾的興趣,為接下來的演講做好鋪墊。常用的開頭方法有:(1)問候語:向聽眾表示問候,拉近與聽眾的距離。(2)開場白:介紹演講的背景、目的、主題等,引起聽眾的興趣。(3)設問句:提出問題,引發(fā)聽眾思考。(4)引用名言:引用名人名言,增強演講的說服力。(5)故事導入:講述與主題相關的故事,吸引聽眾的注意力。5.闡述觀點,論證充分:演講的主體部分要圍繞主題展開論述,闡明自己的觀點,并用充分的論據進行論證,使聽眾信服。常用的論證方法有:(1)舉例論證:用具體的事例來證明觀點,使論證更加具體形象,易于理解。(2)道理論證:用科學的道理或公認的理論來證明觀點,使論證更加有說服力。(3)對比論證: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進行比較,突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證明觀點,使論證更加清晰明確。(4)比喻論證:用比喻的方式來證明觀點,使論證更加生動形象,易于理解。6.設計結尾,強化主題:演講的結尾要總結全文,強化主題,并發(fā)出號召,留下深刻的印象。常用的結尾方法有:(1)總結式結尾:概括總結演講的主要內容和觀點,使聽眾對演講內容有一個清晰的回顧。(2)號召式結尾:向聽眾發(fā)出號召,鼓勵行動,激發(fā)聽眾的熱情和斗志。(3)展望式結尾:展望未來,表達美好的愿望,給聽眾留下希望和憧憬。(4)引用名言:引用名人名言,增強演講的感染力,使演講更加深刻有力。(5)故事結尾:講述與主題相關的故事,留下深刻的印象,引發(fā)聽眾的思考和回味。7.錘煉語言,增強感染力:演講的語言要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要做到:(1)口語化:演講的語言要接近口語,通俗易懂,避免使用過于書面化或專業(yè)化的詞匯。(2)形象化:要善于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使語言更加生動形象,易于理解和記憶。(3)情感化:演講要表達真情實感,用飽滿的熱情去感染聽眾,引發(fā)共鳴。四、注意事項:1.了解聽眾:撰寫演講稿要考慮聽眾的年齡、身份、文化程度、興趣愛好等因素,選擇合適的語言和內容,才能更好地與聽眾溝通。2.控制時間:演講稿的篇幅要根據演講的時間進行控制,避免演講時間過長或過短。3.反復修改:演講稿要反復修改,仔細推敲,才能達到最佳的表達效果。4.預演練習:撰寫演講稿后,要進行預演練習,熟悉演講稿的內容,并注意語氣、語調、節(jié)奏、表情、動作等方面的表達,提升演講的感染力。第三部分:舉辦演講比賽一、為什么要舉辦演講比賽?演講比賽是展現(xiàn)口才、鍛煉膽量、提升自信、交流思想的平臺。舉辦演講比賽,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語言表達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辨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和團隊合作精神,并促進校園文化的建設。二、如何舉辦演講比賽?舉辦演講比賽需要進行周密的計劃和安排,確保比賽的順利進行和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步驟和注意事項:1.賽前準備:(1)確定主題:選擇一個能夠引起學生共鳴、激發(fā)他們思考的主題,例如“我的夢想”“感恩的心”“責任與擔當”“科技與未來”等。主題要積極向上,符合時代精神,并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2)制定規(guī)則:制定比賽規(guī)則,包括比賽時間、演講內容要求、評分標準、獎項設置等,確保比賽的公平公正。(3)宣傳發(fā)動:通過海報、廣播、校報等多種途徑宣傳比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報名篩選:設置報名截止日期,并對報名選手進行篩選,確保參賽選手的水平和質量。2.選手準備:(1)撰寫演講稿:根據比賽主題和規(guī)則,撰寫演講稿。演講稿要觀點鮮明,結構清晰,語言生動,并能引起聽眾的共鳴。(2)練習演講:反復練習演講,熟悉演講稿的內容,并注意語氣、語調、節(jié)奏、表情、動作等方面的表達,提升演講的感染力。(3)準備PPT:如果需要,可以制作PPT,配合演講內容,增強演講的視覺效果。3.比賽現(xiàn)場:(1)布置場地:布置比賽場地,包括舞臺、音響、燈光、背景等,營造良好的比賽氛圍。(2)安排人員:安排主持人、評委、計時員、工作人員等,確保比賽的順利進行。(3)比賽流程:①主持人開場:主持人介紹比賽主題、規(guī)則、評委等,并宣布比賽開始。②選手演講:選手按照抽簽順序依次上臺演講。③評委評分:評委根據評分標準,對選手的演講進行評分。④頒獎儀式:主持人宣布比賽結果,并為獲獎選手頒獎。(4)注意事項:①時間控制:嚴格控制演講時間,確保比賽的節(jié)奏和進度。②公平公正:評委要公平公正地評分,避免個人偏見或情感因素的影響。③現(xiàn)場秩序:維持良好的現(xiàn)場秩序,避免噪音干擾或其他意外情況發(fā)生。4.賽后總結:①評委點評:邀請評委對選手的演講進行點評,指出優(yōu)點和不足,幫助選手提升演講水平。②選手交流:組織選手進行交流,分享演講經驗和心得體會。③總結經驗:總結比賽經驗,為下次比賽積累經驗。三、演講比賽的評分標準:演講比賽的評分標準可以根據比賽的主題和要求進行調整,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評分標準:1.內容:觀點是否鮮明,論證是否充分,材料是否恰當,語言是否準確,能否引起聽眾的共鳴。2.結構:結構是否清晰合理,邏輯是否嚴密,層次是否分明。3.語言:語言是否流暢自然,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4.技巧:語氣、語調、節(jié)奏是否恰當,表情、動作是否自然得體,能否與聽眾進行有效的溝通。5.儀態(tài):儀表是否端莊大方,舉止是否得體,精神面貌是否良好。四、演講比賽的注意事項:1.主題要明確:演講的主題要明確具體,避免泛泛而談或離題萬里。2.內容要充實:演講的內容要充實,要有理有據,避免空洞無物或言之無物。3.語言要生動:演講的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避免枯燥乏味或平淡無奇。4.技巧要嫻熟:演講的技巧要嫻熟,包括語氣、語調、節(jié)奏、表情、動作等方面的表達,才能更好地吸引聽眾,達到良好的演講效果。5.自信大方:演講時要自信大方,展現(xiàn)自己的風度和魅力。6.尊重聽眾:演講時要尊重聽眾,與聽眾進行有效的溝通。五、演講比賽的意義:1.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演講比賽是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語言的準確性、流暢性和生動性。2.培養(yǎng)思辨能力:演講比賽需要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并用清晰的邏輯和有力的論據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思辨能力。3.增強自信心:演講比賽需要學生克服緊張情緒,勇敢地站在舞臺上表達自己,這有助于增強他們的自信心。4.促進團隊合作:演講比賽通常需要團隊合作,例如共同討論主題、撰寫演講稿、練習演講等,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第四部分:字音字形13.最后一次講演卑劣(liè) 卑鄙(bǐ) 蠻橫(hèng) 挑撥離間(jiàn) (曉)得 無(恥) (誣)蔑 (屠)殺 (捶)擊恐(怖) 賦(予)14.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瞭(liào)望 緬(miǎn)懷 彷(páng)徨 (瞭)望 (緬)懷 探(察) (檢)討 (彷)徨 格物(致)知 (袖)手旁觀 不知所(措)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干(gān)預 墮(duò)落 狡(jiǎo)辯 陽奉陰違(wéi) 強(qiǎng)詞奪理 (抉)擇 扶(植) 阻(礙) (趨)勢 狡(辯) 陽奉陰(違) 招搖(撞)騙 強(詞)奪理 平(易)近人不修邊(幅)16.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指摘(zhāi) 襁(qiǎng)褓 縈(yíng)繞 絢(xuàn)麗 枷(jiā)鎖 拙(zhuō)劣 奠(diàn)定摯(zhì)愛 暴風驟(zhòu)雨 相輔(fǔ)相成 (浩)劫 (縈)繞 (絢)麗 (枷)鎖 目(睹) (摯)愛 (鐘)愛 分崩離(析) 行將就(木)第五部分:成語1.光明正大:心懷坦白,言行正派。2.挑撥離間:搬弄是非,使別人不團結。3.格物致知: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4.袖手旁觀:把手籠在袖子里,在一旁觀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過問,也不協(xié)助別人。5.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6.狗皮膏藥:比喻騙人的貨色多多益善;越多越好。7.陽奉陰違:玩弄兩面派手法,表面上遵從,暗地里違背(當眾同意肯后反對)。8.招搖撞騙:假借名義,進行蒙騙欺詐。9.風口浪尖:比喻激烈尖銳的社會斗爭前哨。10.強詞奪理:無理強辯,明明沒理使說有理。11.平易近人:對人和藹可親,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12.不修邊幅:原形容隨隨便便,不拍小節(jié)。后形容不注意衣著或容想的整潔。13.行將就木:快要進棺材了。指人臨近死亡。木,指棺材。14.分崩離析:崩塌解體,四分五裂。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15.暴風驟雨:又猛又急的大風雨。比喻聲勢浩大,發(fā)展急速面猛烈。16.擔驚受怕: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17.相輔相成:兩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補充,缺不可。18.自圓其說:說話的人能使自己的論點或謊話沒有漏洞。第六部分:文學常識1.聞一多:(1)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2)代表作品有詩集《紅燭》《死水》等。2.丁肇中:1936年出生于美國密歇根州安阿伯,祖籍山東省日照市,美籍華裔物理學家。3.王選:(1)計算機文字信息處理專家,是漢字激光照排系統(tǒng)的創(chuàng)始人。(2)2002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被譽為“當代畢昇”。(3)由他領導研制成功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tǒng)”為我國新聞出版業(yè)普及推廣中文計算機排版做出了重大貢獻。4.顧拜旦:(1)法國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創(chuàng)始人。(2)主要作品有《體育頌》《運動心理學試論》《競技運動教育學》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