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 地區產業結構變化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地區產業結構的差異及影響因素。2. 理解產業結構升級的表現及原因。【學習重難點】1.不同地區產業結構的空間差異及成因。2.某一地區產業結構升級變化的一般規律與成因。3.地區產業結構差異與變化的原因分析【預習新知】地區產業結構 產業是社會分工的產物,它隨著社會分工的產生而產生,并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而發展。 我國三大產業劃分:第一產業為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和漁業);第二產業為工業(包括采掘業,制造業,電力、煤氣、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和建筑業;第三產業為流通部門和服務部門。 三大產業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第一產業為第二、第三產業奠定基礎;第二產業是三大產業的核心,對第一產業有帶動作用;第一、第二產業為第三產業創造條件,第三產業發展促進第一、第二產業的進步。例1 下圖為某省級行政區域產業結構比例變化圖,自內向外環形依次代表1980 年、2000 年和2020 年(規劃)。讀圖,完成(1)—(2)題。(1)下列有關圖中數據的分析,正確的是 ( )A. 1980 年第一產業所占比例最小 B. 2020 年第三產業所占比例最大C. 第一產業所占比例一直在上升 D. 第三產業所占比例一直在下降(2)從圖中產業結構的變化趨勢可推知 ( ?。?br/>A. 工業化停滯不前 B.產業結構沒有得到優化C. 第二產業作用越來越突出 D.城鎮化水平明顯提升解析:(1)由圖中信息可知,1980 年第三產業所占比例最小,2020 年第三產業所占比例最大,第一產業所占比例一直下降,第三產業所占比例一直在上升。(2)讀圖可知,該省級行政區域產業結構表現為1980 年以第一產業為主;2000 年第一產業所占比例明顯下降,第二、第三產業所占比例提高,且以第二產業為主;2020 年以第三產業為主,第一產業所占比例很小。由此可推知,該省級行政區域工業化穩步提升;產業結構得到優化;第三產業作用越來越突出;城鎮化水平明顯提升。答案:(1)B (1)D產業結構的升級不同發展階段三大產業結構的變化規律例2 讀下面某地區三次產業的產值比例和就業比例變化圖,完成(1)—(2)題。(1)下列關于該地區產業結構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br/>A. 產業結構變化以工業化拉動為主B. 第一產業產值迅速下降C. 第三產業就業比例低于第二產業D. 第二、第三產業對剩余勞動力的吸收有限(2)下列關于該地區產業結構情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第一產業就業人數所占比例持續下降B. 第一產業就業人數所占比例上升最快C. 第二產業產值比例變幅最大D. 產業結構逐步轉型并得到優化解析:(1)讀圖可知,第三產業產值比例穩步提高,第一產業產值比例逐漸下降,第二產業產值比例變化比較平穩。雖然第一產業產值比例下降很快,但不同年份三次產業的具體產值圖中并未給出,因此無法判定第一產業產值的變化情況。第三產業就業比例始終高于第二產業。三次產業就業比例變化都不大明顯,說明第二、第三產業對剩余勞動力的吸收有限。(2)圖中顯示,第一產業產值比例逐漸下降,第二產業產值比例變化比較平穩,第三產業產值比例穩步提高,說明該地區產業結構逐步轉型并得到優化。答案:(1)D?。?)D上海產業結構的變化例3 上海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城市,也是國際化大都市。據此完成(1)—(2)題。(1)浦東新區的開發,為上海市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上海市建設浦東新區是因為 ( ?。?br/>①上海市人口出生率高?、诔鞘幸幠U大的需要?、劢洕l展的需要?、芫徑馍虾J谐鞘袉栴}的需要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2)1997 年,浦東新區的產業結構為第一產業1%,第二產業62%,第三產業37%,這說明 ( ?。?br/>A. 浦東新區的第三產業不發達B. 浦東新區的農業非常落后C. 工業是浦東新區的主要經濟支柱D. 浦東新區的產業結構很不合理解析:(1)浦東新區建設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緩解上海市面臨的城市問題,如城市規模的擴大;二是以浦東開發為切入點,促進上海的發展,從而帶動長江流域經濟的發展。故選B。(2)從題中可以看出,浦東新區第二產業比例最高,說明工業是浦東新區的主要經濟支柱,C 項正確。第一產業比例較低反映了區域發展水平高,并不是農業落后。答案:(1)B?。?)C【鞏固訓練】嘉峪關地處河西走廊中部,1955年該地區發現鐵礦,1958年依托國家“一五”計劃重點項目建立鋼鐵廠,1965年設嘉峪關市。隨著鋼鐵工業的發展,嘉峪關市逐步形成了以冶金為主的工業體系。2019年,該市三次產業結構為1.7:62.8:35.5。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2005~2010年該市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迅速增加,主要原因是( )A.人口慣性的影響 B.環境條件的改善C.青壯年人口遷出 D.康養產業的發展【小題2】該市第一產業比重較低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交通運輸 B.自然資源 C.市場需求 D.勞動力【小題3】該市在推進工業結構優化過程中宜重點發展( )A.造紙工業 B.紡織工業C.食品加工工業 D.裝備制造工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但仍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升級緩慢等問題。下圖為 2012 ~ 2022 年我國三次產業結構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 下面小 題。 【小題1】2012~2022年,我國三次產業( )A.第一產業占比持續下降B.第三產業一直占據經濟主導地位C.第二產業占比波動上升D.第三產業占比呈波動上升的趨勢【小題2】推測我國產業結構不合理的本質原因是( )A.部分行業生產能力過剩B.過度關注經濟發展而忽視了環境治理C.要素資源的配置不合理D.區域間未能體現比較優勢和協作效益【小題3】加快我國產業升級,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推進科技基礎設施建設B.大力發展輕工業以替代重工業C.加快產業間的合作融合D.完善和發展技術創新相關政策區域的發展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初期階段、成長階段和衰落階段。初期階段主要表現為以傳統農業為主體,成長階段可分為工業化階段和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結合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在區域發展的初期階段,下列關于區域內產業結構及產業特征的說法,正確的是( )A.第二產業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產業表現出加速發展的趨勢B.傳統農業占較大比重,工業化處于起步階段C.工業化的起步源于本階段科技的創新D.人地關系的不協調已表現得比較明顯【小題2】圖中A、B、C各點分別代表區域發展不同時期的產業結構特征。從區域發展的過程來看,其正確的順序是( )A.A—B—C B.B—C—A C.C—A—B D.B—A—C紹興袍江工業區是浙江省開發建設規模最大的開發區,袍江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紹興市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現代化工業新城區和紹興中心城市三大組團之一。紹興袍江工業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機電一體化、新材料和環保等高新技術產業項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讀下圖幾種常見工業導向型模式圖,與紹興袍江工業區的主導因素相符合是( )A.圖b B.圖d C.圖a D.圖c【小題2】下表為浙江省某市1980年~2020年產業結構變化表,下列關于該市的判斷正確的是( )1980 年 1997 年 2018 年農業 63% 14% 1.6%工業 20% 48% 32.9%服務業 17% 38% 65.5%A.農業變率最大 B.工業產值減小C.服務業變幅最小 D.工業增量最多鄂爾多斯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草原與沙漠面積廣闊,歷史文化悠久。該地礦產資源豐富,煤炭探明儲量占全國的六分之一,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改革開放初期,該地煤炭得到大規模開采與輸出,鄂爾多斯經濟快速發展,成為國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近年來鄂爾多斯注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逐步從依靠能源、礦產資源向依靠先進科學技術轉變。據此回答下面小題。【小題1】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鄂爾多斯重化工業的發展方向主要是( )①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②擴大重化工業規模,提高產能③實施“走出去”宏觀布局戰略④加強科技創新,進行產品深加工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小題2】伴隨著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還有第三產業的發展,當前適宜鄂爾多斯發展的第三產業包括( )①物流業②房地產業③高鐵運輸業④家政服務業⑤旅游業A.①⑤ B.②③ C.①② D.③④【小題3】制約鄂爾多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最主要因素是( )A.資金投入嚴重不足 B.污染嚴重,環境惡化C.專業技術人才短缺 D.交通擁堵,通達度低洛陽市產業結構一直都存在第二產業(尤其是重工業)占比過重的問題。為了推動洛陽市進一步發展, 2021 年洛陽市政府下發了《洛陽市未來產業發展推進方案》,未來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發展方向。下圖為 2015 — 2021 年洛陽市產業結構統計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小題1】2015-2021年洛陽市( )A.第一產業發展水平降低B.第二產業產值逐年下降C.第三產業比重持續提升D.產業結構有所優化調整【小題2】洛陽市第二產業(尤其是重工業)占比過重最可能導致當地( )A.交通擁堵嚴重 B.建設用地緊張C.環境污染較重 D.工業布局分散【小題3】推測洛陽市未來產業發展項目最可能包括( )A.前沿材料 B.生態農業 C.服裝制造 D.交通物流北京是我國的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右圖為北京市三個不同年份三大產業結構統計。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北京市產業結構的特點是( )A.今后將向“高精尖”方向發展B.資源、資金密集型工業主導C.農業產值呈波動式逐年降低D.第三產業不包括高新技術業【小題2】北京市第二產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對外拉力降低 B.產業結構調整C.環境污染嚴重 D.從業人員減少淮北市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資源型城市,為國家經濟建設 作出 過重要貢獻,同時,也付出資源銳減、生態環境惡化等沉重代價。 2009 年,淮北市被國務院列為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到 2022 年,淮北市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產業轉型效果明顯,創新驅動特征逐漸清晰,已從“煤城”轉型成“美城”。下圖示意淮北市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1957-1965年,淮北建礦建市,煤炭采掘業快速發展,其產值占工業產值的比重由1.8%攀升到74.4%,主要是因為( )A.國家經濟發展快,國內市場大B.國家政策支持,廉價勞動力充足C.煤炭資源儲量豐富,煤質優良D.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小題2】十幾年來,淮北市由“煤城”轉型成“美城”,生態環境得到修復。其具體措施包括( )A.遷出煤炭產業,減輕環境污染B.注重生態價值轉化,推動生態經濟化C.所有采煤塌陷區深挖注水成湖D.建設環境保護區,嚴格限制生產用地【小題3】在淮北市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創新驅動特征體現明顯的有( )A.大力發展煤電,增加煤炭附加值B.精細化采煤,提高采煤效率C.承接長三角紡織業、服裝業轉移D.發展新材料、高端材料產業下圖示意我國某城市2005—2020年能源相關碳排放情況,其中碳排放強度是指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該城市是( )A.三亞市 B.北京市 C.大慶市 D.攀枝花市【小題2】根據碳排放總量變化,推測該市的人口和產業疏解政策開始于( )A.2005年 B.2013年 C.2017年 D.2020年【小題3】碳排放強度的下降說明該市( )A.能源消費量下降 B.能源利用率下降C.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D.高耗能產業崛起下圖示意2000年、2017年深圳市三次產業比重變化情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2000年深圳市三次產業的結構特點是( )A.第二產業>第一產業>第三產業B.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第一產業C.第三產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D.第三產業>第二產業>第一產業【小題2】2017年至今,深圳迅速發展的龍頭產業主要是( )A.服裝加工 B.玩具制造 C.家具生產 D.電子信息參考答案1、答 案解 析2、答 案解 析3、答 案解 析4、答 案解 析5、答 案解 析6、答 案解 析7、答 案解 析8、答 案解 析9、答 案解 析10、答 案解 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