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七年級下冊 第九課 法律在我們身邊 知識梳理和真題練習★課標對接核心素養 1.了解法律對個人生活、社會秩序和國家發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質及特征。(法治觀念) 2.了解以民法典為代表的、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法律,理解法律是實現和維護公平正義的基本途徑。(法治觀念)內容要求 初步認識法治的內涵,理解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教育)★知識梳理第一框 生活需要法律1.為什么說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法律與生活的關系)(P85-P86)①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矛盾和糾紛,不僅需要依靠道德、親情、友情來協調,而且需要法律來調整。②法律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又對生活加以規范和調整。③法律已經深深地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影響社會的方方面面。法律通過調整社會關系,不僅服務于人們當下的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生活。④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相伴一生。我們一生都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為我們每個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2.法律是如何產生的?(P86)①原始社會沒有法律,人類用習慣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這些習慣靠人們自覺自愿遵守。②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國家產生之后,統治階級開始有意識地創制法律。3.什么是法律?(法律的本質)(P87)法律是統治階級共同意志的體現,是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也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4.什么是法治?(P87)法治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5.法治的重要性?(P87-P88)①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②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已經成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③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6.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及地位(P88相關鏈接)(1)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地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1.法律、道德、紀律等行為規范的共同點(聯系)是什么?(P90)法律、道德、紀律等都是人們生活中的行為規范,它們共同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2.法律的特征?(P91-P92)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②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最主要特征)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3.怎樣理解“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P92)①在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②每個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 ③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4.法律的作用?(P92-P93)①法律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總述)②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法律讓我們懂得在社會生活中可以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法律也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規范作用)③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保護作用)★易混易錯1.法律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糾正:2.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糾正:3.法律維護全體社會成員的一切利益。糾正:4.法律都是由國家制定的。糾正:5.法律最主要特征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糾正:6.我國已經形成完備的法律體系。糾正:只要我們不違法,法律就與我們沒有關系 ×;法律對違法者具有懲戒作用,與守法者無關。糾正:★真題掃描1.(賀州)出生后,父母為我申報戶口;到了上學年齡,父母要送我上學;年滿18周歲,我享有了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年老了,我有從國家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這表明( )A.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B.法律一定會讓生活更美好C.青少年需要法律的特殊保護D.法律保障我們生活的一切需求2.(河南)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已成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犯罪類型之一。為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其他合法權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由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通過,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該法規定,組織、策劃、實施、參與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或者為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幫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由此可見,法律( )①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②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③只對參與電信網絡詐騙活動的人具有約束力④能讓公民不再遭受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侵害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吉林)長春市兩級法院真情服務群眾,踐行為民宗旨,2022年,共受理各類案件187140件。辦結181412件,由此可見( )A.我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B.司法機關讓人民群眾感受公平正義C.一般違法行為都要承擔行政責任D.行政機關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4.(株洲)根據《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株洲市區公安機關5月份共處置中心城區違規燃放煙花爆竹警情22起,對違規燃放煙花爆竹的人員進行批評教育,并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這體現( )A.法律只服務于當前的生活B.法律對犯罪分子毫不留情C.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D.法律只對違法的人有約束力5.(昆明)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這是法律區別于其他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下列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A.學校嚴肅批評違反校紀校規的學生并給予紀律處分B.乘客們紛紛譴責在公交車上爭搶愛心專座的李某某C.張某因制作、傳播侮辱他人的漫畫,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D.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七年級下冊 第九課 法律在我們身邊 知識梳理和真題練習★課標對接核心素養 1.了解法律對個人生活、社會秩序和國家發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質及特征。(法治觀念) 2.了解以民法典為代表的、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法律,理解法律是實現和維護公平正義的基本途徑。(法治觀念)內容要求 初步認識法治的內涵,理解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教育)★知識梳理第一框 生活需要法律1.為什么說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法律與生活的關系)(P85-P86)①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矛盾和糾紛,不僅需要依靠道德、親情、友情來協調,而且需要法律來調整。②法律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又對生活加以規范和調整。③法律已經深深地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影響社會的方方面面。法律通過調整社會關系,不僅服務于人們當下的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生活。④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相伴一生。我們一生都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為我們每個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2.法律是如何產生的?(P86)①原始社會沒有法律,人類用習慣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這些習慣靠人們自覺自愿遵守。②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國家產生之后,統治階級開始有意識地創制法律。3.什么是法律?(法律的本質)(P87)法律是統治階級共同意志的體現,是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也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4.什么是法治?(P87)法治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5.法治的重要性?(P87-P88)①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②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已經成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③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6.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及地位(P88相關鏈接)(1)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地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1.法律、道德、紀律等行為規范的共同點(聯系)是什么?(P90)法律、道德、紀律等都是人們生活中的行為規范,它們共同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2.法律的特征?(P91-P92)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②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最主要特征)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3.怎樣理解“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P92)①在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②每個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 ③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4.法律的作用?(P92-P93)①法律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總述)②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法律讓我們懂得在社會生活中可以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法律也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規范作用)③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保護作用)★易混易錯1.法律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糾正: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2.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糾正: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集中體現。3.法律維護全體社會成員的一切利益。×糾正:法律維護全體社會成員的合法權益。4.法律都是由國家制定的。×糾正: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5.法律最主要特征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糾正:法律的最主要特征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6.我國已經形成完備的法律體系。×糾正:我國的法律體系正在逐步完善。7.只要我們不違法,法律就與我們沒有關系 ×;法律對違法者具有懲戒作用,與守法者無關。×糾正:法律與我們相伴一生。法律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對我們有規范作用和保護作用。★真題掃描1.(賀州)出生后,父母為我申報戶口;到了上學年齡,父母要送我上學;年滿18周歲,我享有了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年老了,我有從國家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這表明( A )A.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B.法律一定會讓生活更美好C.青少年需要法律的特殊保護D.法律保障我們生活的一切需求2.(河南)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已成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犯罪類型之一。為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其他合法權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由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通過,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該法規定,組織、策劃、實施、參與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或者為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幫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由此可見,法律( A )①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②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③只對參與電信網絡詐騙活動的人具有約束力④能讓公民不再遭受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侵害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吉林)長春市兩級法院真情服務群眾,踐行為民宗旨,2022年,共受理各類案件187140件。辦結181412件,由此可見( B )A.我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B.司法機關讓人民群眾感受公平正義C.一般違法行為都要承擔行政責任D.行政機關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4.(株洲)根據《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株洲市區公安機關5月份共處置中心城區違規燃放煙花爆竹警情22起,對違規燃放煙花爆竹的人員進行批評教育,并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這體現( C )A.法律只服務于當前的生活B.法律對犯罪分子毫不留情C.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D.法律只對違法的人有約束力5.(昆明)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這是法律區別于其他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下列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C )A.學校嚴肅批評違反校紀校規的學生并給予紀律處分B.乘客們紛紛譴責在公交車上爭搶愛心專座的李某某C.張某因制作、傳播侮辱他人的漫畫,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D.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下冊 第九課 法律在我們身邊 知識梳理和真題練習.(教師版)docx.docx 七年級下冊 第九課 法律在我們身邊 知識梳理和真題練習(學生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