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運動的完成課時目標1.概述動物的運動是由骨骼和骨骼肌的協調配合完成的。2.尊重事實證據,通過真實觀察及體驗,運用分析和綜合等思維方法闡釋動物運動的原理。3.概述動物運動的完成需要多種系統的共同參與。4.說出運動對動物生存的意義。學習重點:概述動物的運動是由骨骼和骨骼肌的協調配合完成的。學習難點:概述動物的運動是由骨骼和骨骼肌的協調配合完成的。課時活動設計溫故知新,多媒體展示圖片。提出問題:動物運動的基礎是什么 運動系統由哪些器官構成 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所學知識,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問題:在運動時,各運動器官分別起什么作用 如何協調配合完成運動 順利引出本節課內容。設計意圖:運用復習上節課所學知識的方法引出新課,節約課堂時間,為后面的實驗觀察和實踐體驗留出充分時間。進行觀察雞翅的實驗。參照課本第70頁的觀察要求,觀察雞翅的骨、關節和骨骼肌三者的著生位置關系,認識運動時各部分的作用。強調實驗注意事項:①剪去皮膚時,應認真仔細,特別是關節部位,皮膚與肌肉、肌腱結合得比較緊密,要避免損壞肌肉和肌腱;②小組成員要注意分工合作;③解剖時要注意安全。解剖好后先確認關節部位,找到一塊肌肉,仔細觀察肌肉的位置和兩端的肌腱附著的位置;兩只手分別捏住關節的兩端,輕輕地來回折伸,仔細觀察不同部位肌肉的形態變化,是拉長了還是縮短了。通過觀察探究,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動物的運動是由骨骼和骨骼肌的協調配合完成的。設計意圖: 通過真實觀察主動建構概念,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觀察自己的屈肘和伸臂動作。首先帶領學生做幾次屈肘和伸臂動作,推測一下骨(肱骨、橈骨和尺骨)、骨骼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和關節(肘關節)的相對位置是如何變化的,各起什么作用;再結合圖片進行觀察。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附著在肱骨上,但下端的肌腱都跨越肘關節附著在前臂骨上。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牽動著前臂骨以肘關節為支點向上抬起;伸臂時,肱三頭肌收縮,以肘關節為支點使前臂與上臂伸直。可見,人體的屈肘和伸臂動作,是由于骨骼肌的收縮,牽動著骨圍繞關節發生位置變化而產生的。在這里,骨骼肌的收縮作用是運動的動力,關節起樞紐作用,骨起支撐作用,三者相互協調配合,才能完成一個動作。在自身體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再次觀察屈肘和伸臂圖片,同時提出問題:屈肘和伸臂時,肱三頭肌和肱二頭肌分別處于什么狀態 通過圖片可以看出,屈肘時,以肱二頭肌為主的屈肌肌群收縮,以肱三頭肌為主的伸肌肌群舒張;伸臂時則正好相反。使學生理解骨骼肌在運動中的協作關系,動物做任何一個動作,都不是由一塊骨骼肌收縮就能完成的,而是由成對的肌肉協作完成的。再引導學生分析直臂放松及直臂提重物時的肌群狀態,進而得出肌群也可以協作完成運動。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結合圖片自主分析、感受、學習,進一步認識到運動器官在運動時的作用,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在機體中,骨骼肌能自發地收縮嗎 它受誰的支配 讓學生再慢慢地做一做屈肘和伸臂動作,使學生感受到骨骼肌是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收縮的,從而理解動物和人體所進行的各種運動,必須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才能完成。引導學生結合已學過的知識進一步思考:肌肉收縮的物質基礎來自哪里 使學生認識到運動時需要能量的供給和物質的運輸等,因此需要消化、呼吸和循環等系統的配合。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以往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培養學生建立知識體系、綜合宏觀理解知識的能力。第二節 運動的完成一、骨、關節和骨骼肌之間的協調配合骨骼肌受刺激收縮,牽動骨繞著關節活動,軀體就產生了運動。二、運動的完成還需要其他系統的配合調節與控制 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物質運輸、能量供給 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三、動物運動的意義: ①利于覓食、避敵;②適應復雜多變的外界環境。課本《當堂練》。相關練習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