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課時 多特殊天氣 多氣象災害設計說明本節課我們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線。通過讀侵入中國的寒潮路徑示意圖和閱讀教材內容,掌握我國多特殊天氣和多氣象災害的具體知識。通過合作探究特殊天氣和氣象災害對我國的影響,初步形成防災減災意識。學習目標通過閱讀材料,了解特殊天氣、氣象災害及其危害,初步形成防災減災意識,培養學生區域認知和人地協調觀的地理核心素養。重點難點通過閱讀材料,了解特殊天氣、氣象災害及其危害,初步形成防災減災意識。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讀圖分析法、概括歸納法。教學過程一、預習檢查完成知識梳理部分的內容。二、學習任務教學 模塊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復習導入: 教師提問:氣候的兩個特征是什么 學生: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教師:讀中國的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圖,回顧以下知識點。 (1)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2)冬、夏季風的源地、風向、性質。 (3)夏季風的失常造成的災害。 (4)季風的優點。 學生一起回顧。 溫故而知新。通過復習舊知識,學生強化基礎知識,建立知識的關聯性。1.多特殊天氣 教師:讀圖2-33侵入中國的寒潮路徑示意,閱讀教材第42~44頁,回答下列問題。 (1)中國的特殊天氣主要有 、 、 、 等。 (2)寒潮 ①寒潮指的是大范圍的 活動。 ②時間: 。 ③天氣現象: 、 、 ,有時還伴隨 天氣。 ④寒潮影響較小的地區有 高原和 高原,原因是 。還有 盆地,原因是 。還有廣東省、 、 ,原因是距離遠。 (3)梅雨 ①時間: 。 ②發生地區: 。 (4)臺風 ①概念: 是極猛烈的熱帶氣旋。 ②影響范圍和時間:中國的 、廣東、廣西、臺灣 、浙江等沿海省區。襲擊中國的臺風常發生在5-10月,尤以 月為多。 (5)沙塵暴 ①概念: 。 ②時間: 。 ③發生地區: 。 ④沙塵暴形成的因素: 、 、 。 學生展示。 探究:寒潮、梅雨、臺風和沙塵暴對中國的影響。 通過學生自學和讀侵入中國的寒潮路徑示意圖,總結我國特殊天氣和氣象災害的概況和危害,培養學生區域認知和綜合思維的地理核心素養。學生1:入侵南方的強寒潮,常常會使長江以南地區的農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凍害;在草原牧區,寒潮帶來的暴風雪會覆蓋草場,斷絕飼料來源,甚至凍死體弱的牲畜。 教師追問:寒潮對北方的危害更大,還是對南方的危害更大 多數學生會認為對北方的危害更大,因為寒潮對北方的降溫作用比南方大。 教師引導:北方的冬季由于氣溫太低,不會有農業活動,所以冬季寒潮對北方的危害可以忽略,但是春季的寒潮會影響北方果樹的花期。 學生2:在江淮地區,梅雨如果來得過早,雨期過長,雨量過大,就會出現洪澇和低溫災害,嚴重影響夏、秋農業收成;如果來得太晚,或者雨期過短,甚至“空梅”,就會出現干旱,嚴重影響夏種和春播作物的生長。 學生3:臺風過境時,帶來的狂風、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發,毀壞房屋,損害莊稼;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夠顛覆船只,危及航運安全,破壞港口設施。 教師:臺風登陸后,風力會逐漸減弱,臺風帶來的雨水可以緩解部分地區的旱情。7、8月份,雨帶移動到華北和東北地區,江淮地區進入旱季,此時正好是北方的伏天,因此稱為伏旱。 學生4:沙塵暴天氣給當地的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它使土壤變得貧瘠,農作物及各種設施遭到掩埋和損害,污染環境,對人和動植物造成危害。2.多氣象災害 (1)中國主要氣象災害有 、 、寒潮、梅雨、臺風、沙塵暴等。 (2)洪澇是中國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多出現在降水比較集中的 季,多發生在中國 。 (3)干旱是對中國農業生產影響 、 且分布范圍最廣的一種自然災害,不僅降水稀少的 旱情嚴重,而且在 區也頻繁發生。 學生展示。 活動:學生完成教材第45頁活動。 學生:我們位于華北地區,氣象災害主要是洪澇、干旱和沙塵暴。興修水利設施可以減少干旱和洪澇的影響。我們多植樹造林,可以減弱沙塵暴的影響。 教師:我們要通過讀圖,總結不同區域面臨的主要災害,比如南方地區主要是洪澇、干旱和臺風等,北方和西北地區主要是寒潮、沙塵暴和干旱等。興修水利設施可以減少干旱和洪澇的影響;對于臺風,我們只能加強預警,做好防范措施;應對沙塵暴,我們要體現中國特色,多方聯動,在沙源地減少荒漠化現象,增加地表植被,減少沙塵暴的發生,減少破壞環境的行為,避免過度開荒、過度放牧等行為,加強監測預警。 學生通過完成活動題,歸納我國不同地區的氣象災害及其危害,并提出防災減災的措施,培養學生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和人地協調觀的地理核心素養。三、過程性評價隨堂練習四、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掌握了我國的主要特殊天氣——寒潮、梅雨、臺風和沙塵暴的發生時間、地區及危害和氣象災害——干旱、洪澇的分布及危害,初步了解防災減災的措施。五、布置作業建議所有同學完成本課時的相關練習六、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