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地形復雜多樣設計說明本節(jié)課通過讓學生讀圖,掌握14個地形區(qū)的名稱、位置及中國地形特征。閱讀教材,了解14個地形區(qū)的特點及中國山區(qū)面積廣大的優(yōu)劣勢,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構建地理空間思維,培養(yǎng)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和人地協(xié)調觀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學習目標1.運用地圖和資料,了解我國主要的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分布及特點,培養(yǎng)學生區(qū)域認知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2.運用地圖和資料,分析歸納我國的地形特征,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思維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3.結合相關實例,了解山區(qū)開發(fā)的優(yōu)勢和劣勢,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思維和人地協(xié)調觀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重點難點重點:1.我國主要的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分布及特點。2.我國的地形特征。難點:山區(qū)開發(fā)的優(yōu)勢和劣勢。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讀圖分析法、概括歸納法。教學過程一、預習檢查完成知識梳理部分的內容。二、學習任務教學 模塊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復習導入:學生拿出提前準備的中國山脈圖,進行18條山脈的填圖比賽。 通過讓學生填圖,強化學生地理知識的空間構建,培養(yǎng)學生的區(qū)域認知地理核心素養(yǎng)。1.我國主要的地形區(qū) 教師:縱橫分布的山脈,構成了中國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鑲嵌其中。 讀圖2-8中國地形分布,在圖中找到并圈出我國的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的名稱。 學生1:高原有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 學生2:平原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學生3:盆地有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 學生4:丘陵有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 教師: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態(tài),根據其特征可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地形區(qū)指以某種地形類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為主的獨立地形單元,不同的地形區(qū)之間往往以山脈和河流作為分界線。 通過讀中國地形分布圖,讓學生圈找14個地形區(qū),培養(yǎng)學生區(qū)域認知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 閱讀教材第24~27頁,回答下列問題。 (1) 四大高原的位置和主要特點。 高原名稱位置主要特點青藏高原中國西南部世界海拔最高,號稱“ ”; 終年積雪, 縱橫 內蒙古 高原中國北部 ,地面起伏和緩 黃土高原 以南, 以北,祁連山烏鞘嶺以東, 以西 世界上 分布面積最廣;長期的 ,形成了 的地表形態(tài) 云貴高原中國西南部,西起 ,北鄰 盆地,東到雪峰山 地形 , 廣布;山間盆地和河谷平原錯落其中 (2)中國陸地的最低處是吐魯番盆地中的 ,湖底低于海平面154.31米。 (3)四大盆地的位置和主要特點。 盆地名稱位置主要特點塔里木 盆地新疆 部 中國 的內陸盆地;盆地內的 是中國最大的沙漠;有儲量較大的 準噶爾 盆地新疆 部 西北部因受海洋濕潤氣流的影響, 略多;牧場廣闊, 業(yè)發(fā)達 柴達木 盆地青海西北部中國四大盆地中,平均海拔最 ;礦產資源豐富,素有“ ”之稱 四川盆地四川省東部有“ ”或“ ”之稱;著名的 平原素有“ ”的美稱 通過讓學生閱讀教材,圈畫重點知識,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 (4)三大平原的位置和主要特點。 平原名稱位置主要特點東北平原位于 、 與 之間 中國 的平原; 面積廣大;東北部為 ,中部為 ,南部為 華北平原燕山以南,大別山以北, 以東,東臨 海、 海 主要由 、淮河、海河沖積形成,也稱 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 長江中下 游平原沿長江中下游呈帶狀分布地勢低平,湖泊眾多,有“ ”之稱 (5)三大丘陵:中國丘陵自北向南主要有 、 和 等。 (6)讀“中國地形分布”圖,完成下表。 山脈名稱兩側地形區(qū)名稱東側西側大興安嶺東北平原 太行山脈 黃土高原巫山長江中下游平原 橫斷山脈云貴高原 山脈名稱南側北側天山山脈 準噶爾盆地昆侖山脈塔里木盆地 秦嶺四川盆地 教師總結: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冰川縱橫;內蒙古高原地面起伏和緩;黃土高原黃土最廣,溝壑縱橫;云貴高原地形崎嶇,石灰?guī)r廣布,地表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學生通過讀圖,完成表格,構建空間結構,強化區(qū)域認知素養(yǎng)。陸地最低處:艾丁湖。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盆地內有中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準噶爾盆地西北部因受海洋濕潤氣流的影響,降水略多;柴達木盆地海拔最高,有“聚寶盆”之稱;四川盆地有“紅色盆地”或“紫色盆地”之稱,其西部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國”的美稱。 三大平原:東北平原面積最大,黑土最廣,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組成;華北平原由黃河、淮河、海河沖積形成,也稱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被稱為“魚米之鄉(xiāng)”。 東南丘陵最大,是我國典型的紅壤區(qū)。 2.中國的地形特征 教師:讀圖2-17中國地形類型構成和中國陸地不同海拔高度的面積及其比例表,回答下列問題。 (1)中國陸地海拔1000米以上的面積是多少 約占中國陸地總面積的比例是多少 (2)中國陸地五種地形類型中,哪一種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大 哪一種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小 (3)結合圖2-18,說一說中國陸地地形類型的主要特點。 學生1:中國陸地海拔1000米以上的面積是555.8萬千米2,約占中國陸地總面積的比例是57.9%。 學生2:中國陸地五種地形類型中,山地所占的比例最大。 學生3:在中國各種地形類型中,山地面積約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1/3。如果把山地、丘陵連同比較崎嶇的高原合稱為山區(qū),那么中國山區(qū)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3。 教師:通過以上數(shù)據和讀圖,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 教師:閱讀教材第28頁,中國山區(qū)面積廣大,發(fā)展經濟有哪些優(yōu)勢和劣勢 引導學生運用中國地形類型構成圖和表格,得出中國的地形特征,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了地理綜合思維的核心素養(yǎng)。學生1:優(yōu)勢有山區(qū)可以發(fā)展農業(yè)多種經營、生態(tài)旅游開發(fā),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水能資源豐富,部分水熱條件配合較好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發(fā)展種植業(yè)。 學生2:劣勢有地面崎嶇,不利于發(fā)展種植業(yè);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建設難度較大,成本較高;山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相對脆弱,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討論:下列材料中的兩個方案, 哪一個較為合理 說出你的理由。 中國南方山區(qū)某村落, 海拔1700多米,全村人口不足100人,環(huán)境閉塞,經濟落后,迄今尚未通公路。 為了解決該村的貧困問題,有兩種發(fā)展方案可供選擇。 第一種方案是對該村落進行現(xiàn)代化改造,新建幾十千米盤山公路,并將通信網絡延伸上山,這樣需投入大量資金,砍伐大面積林木。 第二種方案是移民下山,將該村人口遷入山下平原的小城鎮(zhèn), 為勞動力安排新的就業(yè)崗位,這樣該村居民必須離開傳統(tǒng)的居住地。 學生:對比兩種方案,我認為第二個方案更合理,因為該村人口少,不足100人,搬遷成本低。搬遷后可以為勞動力安排就業(yè)崗位,增加了家庭收入。第一種方案不僅需投入大量的資金,而且要砍伐大面積的林木,不利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 通過閱讀材料,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人地協(xié)調觀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三、過程性評價隨堂練習四、課堂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掌握了我國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名稱、位置及特點,山脈和地形區(qū)的相對位置,了解了中國地形特征之一:地形復雜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五、布置作業(yè)建議所有同學完成本課時的【基礎通關】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同時完成【素養(yǎng)達標】和【考點專練】。六、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第3課時 地勢西高東低設計說明本節(jié)課在學生掌握18條山脈和14個地形區(qū)的基礎上,讓學生讀圖明確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的范圍和每一級階梯的主要地形類型、地形區(qū),讓學生能夠在不同的地圖中熟練讀出每一級階梯的地形區(qū)和階梯界線;通過繪制階梯簡圖,讓學生理解地勢特征,實現(xiàn)圖文的轉換;通過讀圖,讓學生探究地勢特征對氣候、河流的影響。學習目標通過對中國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的判讀,了解我國地勢的特征及優(yōu)越性,培養(yǎng)學生的區(qū)域認知和綜合思維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重點難點重點:通過對中國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的判讀,了解我國地勢的特征。難點:了解我國地勢的優(yōu)越性。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讀圖分析法、概括歸納法。教學過程一、預習檢查完成知識梳理部分的內容。二、學習任務一教學 模塊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復習導入:學生拿出提前準備的中國山脈圖,進行18個山脈和14個地形區(qū)的填圖比賽。 溫故而知新,通過讓學生填圖,強化學生地理知識的空間構建,培養(yǎng)學生的區(qū)域認知地理核心素養(yǎng)。1.地勢三級階梯 教師:讀圖2-19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示意,完成下列表格。 階梯 界線 平均海拔主要地形 類型主要地形區(qū)第一級 階梯4000米 以上 、 、 分界線 — — — 第二級 階梯1000~ 2000米 、 、 分界線 — — — 第三級 階梯多在500米 以下 、 、 學生:展示成果。 2.我國地勢特征 教師:讀圖2-20沿32°N線中國地形剖面,完成下列表格。 第一級 階梯分界線第二級 階梯分界線第三級 階梯海洋地形區(qū) 或山脈 通過讀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示意圖,學生參照地圖填表,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和區(qū)域認知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 教師:讀圖,總結我國的地勢特征。 學生: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階梯狀分布。 教師:畫出我國地勢的簡圖。 學生作圖后,老師出示正確的簡圖。 探究:中國地勢特征對氣候、河流的影響。 讀圖,探究下列各題。 (1)從沿32°N線中國地形剖面圖可知,中國地勢的特征是 ,呈 分布。 (2)觀察中國地勢特征對氣候、河流影響示意圖。 ①地勢對氣候的影響:地勢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 。 ②地勢對河流的影響:西高東低的地勢,使中國許多大河滾滾向 流入海洋,溝通了 交通,加強了 與 的聯(lián)系。 ③地勢對水能的影響;使河流在從高一級階梯流入低一級階梯的地段,水流湍急,產生巨大的 。 通過讓學生讀地形剖面圖,培養(yǎng)學生的區(qū)域認知地理核心素養(yǎng)。 學生通過讀圖,分析地勢對氣候、河流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區(qū)域認知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三、過程性評價隨堂練習四、課堂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掌握了我國的地勢特征:西高東低,大致呈階梯狀分布。掌握了階梯界線和每一級階梯的主要地形類型、地形區(qū)。理解了地勢對氣候和河流的影響。五、布置作業(yè)建議所有同學完成本課時的【基礎通關】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同時完成【素養(yǎng)達標】和【考點專練】。六、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