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鐵匠波爾卡》音樂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 音樂表現目標:學生能夠了解波爾卡音樂的特點和風格。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聲音和動作表現音樂。2. 創意實踐目標:通過聆聽、體驗、律動等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和表現力。引導學生在音樂實踐中,運用思維分析和理解音樂的節奏、旋律和情感。3. 審美感知目標: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樂趣,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造力。文化理解目標:讓學生了解外國作品,從一頭霧水到能夠分清段落,理解其中的情節。二、教學重難點1.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聲音和動作表現音樂。2. 教學難點:學生能夠準確把握每個樂段的銜接處,并連貫地表現出來。三、教學方法1. 直觀教學法:通過視頻、圖片等直觀手段,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2. 體驗式教學法:讓學生在聆聽、律動等活動中,親身體驗音樂的魅力。3. 合作學習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共同完成音樂表演任務。四、教學過程1. 導入說說你的小手還有什么用處?仔細聽一聽這像是什么發出的聲音?他們是做什么的?鐵匠 打鐵提問學生對波爾卡音樂的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揭示主題2. 欣賞樂曲(1)請大家聽第一部分A段,并且結合動畫圖譜,伸出你的小手和鐵匠們一起打鐵。(2)第一部分A段同學們,你們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是大鐵錘在打鐵,還是小鐵錘在打鐵呢?小鐵錘第一部分B段請欣賞第一部分B段,這時里面出現了兩個鐵錘(大鐵錘和小鐵錘)你能模仿出它們的聲音嗎?我們來分別練習兩個鐵錘的節奏。鐵錘二重奏(8)第一部分A’段請大仔細聽這一段,它和哪段相似?第一部分A段在這一段里面,你聽出了幾個鐵錘的聲音呢?是怎么出現的?大鐵錘和小鐵錘交替出現(9)下面讓我們用這兩種樂器,按照圖譜去為這段音樂伴奏吧!大鐵錘小鐵錘第一部分圖譜完整演奏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大家聽一聽這個部分可分成幾段?兩段(13)聆聽第二部分兩段樂曲,想一想是什么樣的情節?第二部分A段 第二部分B段結合第二部分A段圖譜,跟著音樂劃旋律。結合第二部分B段圖譜,跟著音樂劃旋律。(16)第三部分這部分音樂跟哪個部分相似呢?第一部分第三部分再現樂段圖譜.請大家看圖譜邊聽音樂邊打節奏(17)小鐵匠在干什么?你找到舞蹈的規律了嗎?波爾卡是流傳于捷克的一種民間舞蹈,起源于波西米亞的一種二拍子舞曲,19世紀,波爾卡舞蹈在歐洲特別流行。作品介紹《鐵匠波爾卡》(管弦樂)作于1869年,是奧地利作曲家約瑟夫· 施特勞斯所作的一百余首波爾卡舞曲中流傳范圍最廣的一首。據說首次出演時,樂隊曾采用兩臺打鐵用的鐵砧作為特定節奏樂器,丁當丁當的聲音使樂曲更為活潑、歡快,音樂形象更加生動鮮明。請大家欣賞《鐵匠波爾卡》管弦樂合奏。3. 音樂實踐- 組織學生分組,根據樂曲的節奏和旋律,設計并表演打鐵的動作。- 引導學生在表演中注意節奏的準確性和動作的協調性。- 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加入自己的想法,使表演更加生動有趣。4. 拓展與延伸- 介紹波爾卡音樂的起源和發展,讓學生了解更多相關知識。- 播放其他波爾卡音樂作品,讓學生感受不同風格的波爾卡音樂。- 引導學生思考波爾卡音樂在生活中的應用,如舞蹈、影視等。5. 總結- 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如波爾卡音樂的特點、表現方式等。- 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肯定學生的努力和進步。- 鼓勵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繼續關注和欣賞音樂,培養自己的音樂素養。五、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波爾卡音樂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識,并能夠用自己的聲音和動作表現音樂。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在音樂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同時,我也意識到在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不夠等。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音樂學習中得到充分的發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8張PPT)說說你的小手還有什么用處?打鐵鐵匠仔細聽一聽這像是什么發出的聲音?他們是做什么的?鐵匠波爾卡【奧】約瑟夫·施特勞斯 曲第一部分請大家聽第一部分A段,并且結合動畫圖譜,伸出你的小手和鐵匠們一起打鐵。第一部分A段同學們,你們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是大鐵錘在打鐵,還是小鐵錘在打鐵呢?小鐵錘1=D˙˙˙˙˙˙˙˙˙˙˙˙˙3 1 3 1 | 4 3 3215 | 3 2 2765 | 2 1 1|˙˙˙˙˙˙˙˙˙˙˙˙˙˙3 1 3 1 | 4 3 3215 | 3 2 3234 | 6 5 5 |˙˙˙我是 一個 小鐵 匠 呀, 小鐵 匠 呀 叮叮 當!每天 工作 多快 樂 呀,多快 樂 呀,叮叮 當!﹟《鐵匠歌》我是一個小鐵匠小鐵匠呀,叮叮當!每天工作快樂多快樂當!叮叮多呀,,呀呀,第一部分B段請欣賞第一部分B段,這時里面出現了兩個鐵錘(大鐵錘和小鐵錘)你能模仿出它們的聲音嗎?X X | X X| X X |X - |X X |X - |當 當 當 當 當 當 當 , 當 當 當!0 0 |0 0 | XX X |XX X |XX XX |XX X |叮叮 當 叮叮當 叮叮當當 叮叮 當!X X | X X | X X |X - | X X | X - |當 當 當當 當 當 當 當 當 當!0 0 | 0 0|XX X|XX X | XX XX | XX X |叮叮 當叮叮 當 叮叮當當 叮叮 當!1=D我們來分別練習兩個鐵錘的節奏鐵錘二重奏X X | X X | X X |XX X |X X|X X|X X| X - |X X | X X | X X | X - |X X|X - |0 0 | 0 0|XX X |XX X|XX XX |XX X |大 錘 當 當, 小 錘 叮叮 當 大 錘 小 錘 敲 得 響。當 當 當 當 當 當 當 當 當當!叮叮 當 叮叮當 叮叮當當 叮叮 當!1=D請大仔細聽這一段,它和哪段相似?第一部分A’段在這一段里面,你聽出了幾個鐵錘的聲音呢?是怎么出現的?第一部分A段大鐵錘和小鐵錘交替出現下面讓我們用這兩種樂器,按照圖譜去為這段音樂伴奏吧!大鐵錘小鐵錘第一部分圖譜叮 當 叮 當 叮 叮 當 當 嘿 嘿 嘿叮 當 叮 當 叮 叮 當 當 嘿 嘿 嘿叮 當 叮 當 叮 叮 當 當 嘿 嘿 嘿叮 當 叮 當 叮 叮 當 當 嘿 嘿 嘿叮 當 叮 當 叮 叮 當 當 嘿 嘿 嘿叮 當 叮 當 叮 叮 當 當 嘿 嘿 嘿完整演奏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大家聽一聽這個部分可分成幾段?兩段第二部分A段第二部分B段聆聽第二部分兩段樂曲,想一想是什么樣的情節?情節對嗎?結合第二部分A段圖譜,跟著音樂劃旋律。結合第二部分B段圖譜,跟著音樂劃旋律。第三部分這部分音樂跟哪個部分相似呢?第一部分第三部分再現樂段圖譜結尾句請大家看圖譜邊聽音樂邊打節奏小鐵匠在干什么?你找到舞蹈的規律了嗎?波爾卡是流傳于捷克的一種民間舞蹈,起源于波西米亞的一種二拍子舞曲,19世紀,波爾卡舞蹈在歐洲特別流行。《鐵匠波爾卡》(管弦樂)作于1869年,是奧地利作曲家約瑟夫· 施特勞斯所作的一百余首波爾卡舞曲中流傳范圍最廣的一首。據說首次出演時,樂隊曾采用兩臺打鐵用的鐵砧作為特定節奏樂器,丁當丁當的聲音使樂曲更為活潑、歡快,音樂形象更加生動鮮明。作品介紹請大家欣賞《鐵匠波爾卡》管弦樂合奏。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2.鐵匠波爾卡.mp3 A'段.mp3 A段.mp3 A段前.mp3 A段后 前半段.mp3 A段后 后半段.mp3 A段后.mp3 B段.mp3 B段前.mp3 B段后半.mp3 教學設計.doc 演示.pptx 鐵匠波爾卡_標清.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