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光合作用的原料課時目標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2.概述綠色植物有利于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3.分析光合作用的相關資料,得出相應的結論,培養(yǎng)從現(xiàn)象到本質的科學思維方式。4.嘗試光合作用的相關實驗過程,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一絲不茍的探究精神。學習重點: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學習難點: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課時活動設計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教師活動:展示一棵茂盛的大樹的圖片,用符號標出大樹吸收的氣體和釋放的氣體,提出問題——你知道大樹進行光合作用吸收和釋放了什么氣體嗎 學生回答:吸收了二氧化碳,釋放了氧氣。設計意圖:利用圖片信息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思考的能力,及時提出問題明確學習任務。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教師活動:提出問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嗎 學生活動:作出假設——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教師給出材料用具:天竺葵、大燒杯、酒精燈、石棉網(wǎng)、三腳架、打火機、玻璃缸、質量分數(shù)為25%的氫氧化鈉溶液、清水、碘液等。學生活動:1.設計實驗。(1)取兩個玻璃缸編號為A、B,在A缸內加入適量質量分數(shù)為25%的氫氧化碳溶液,在B缸內加入等量的清水。(2)把兩株長勢相同的天竺葵分別放入A、B玻璃缸內,罩上大燒杯,放在陽光下。(3)照射幾小時后分別從兩株天竺葵上取下一片葉片,酒精脫色處理后滴加碘液,觀察現(xiàn)象。2.完成實驗。3.實驗分析:B缸里的天竺葵葉片變藍,說明有二氧化碳能進行光合作用產(chǎn)生淀粉;A缸里的天竺葵葉片不變藍,說明沒有二氧化碳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不能產(chǎn)生淀粉。4.得出結論: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設計意圖:讓學生動腦去思考、動手去實驗,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探究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教師活動:提出問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嗎 教師展示實驗圖片:取一株天竺葵,剪斷一片葉子的主脈,把該葉片分為無水分輸送的B部分和有水分輸送的A部分,放在陽光下照射2小時,取下葉片,經(jīng)過一系列處理后滴加碘液。結果顯示葉片的A部分變成藍色,B部分未變藍色。學生活動:分析實驗現(xiàn)象,A部分有水分供應,進行了光合作用,產(chǎn)生了淀粉;B部分沒有水分供應,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沒有產(chǎn)生淀粉。學生得出結論: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教師活動:展示同位素標記實驗的相關圖片,實驗結果表明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氧氣中的氧元素與水中的氧元素種類相同,進一步證實了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觀察現(xiàn)象,動腦思考,從而得出結論,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了學生基于證據(jù)和邏輯的科學思維。光合作用的意義及應用。教師活動:用概念圖的形式表示出光合作用的原料、產(chǎn)物和條件。提出問題:光合作用的意義是什么 學生活動:通過概念圖理解光合作用,弄清楚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討論得出光合作用的意義:1.制造有機物,是食物的來源。2.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是氧氣的來源。3.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是能量的來源。4.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教師活動:提出問題——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如何利用光合作用提高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 學生討論得出答案:1.延長有效光照時間。2.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積。3.保證充足的水肥。4.提高二氧化碳的濃度。設計意圖:培養(yǎng)了學生對概念圖的理解能力,鍛煉了學生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及語言組織和表達的能力;使學生感受到知識的應用性,深層次地理解了光合作用對于自然界的意義。第二節(jié) 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應用:1.延長有效光照時間。2.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積。3.保證充足的水肥。4.提高二氧化碳的濃度。課本《當堂練》。鞏固性作業(yè):本節(jié)知識鞏固、基礎通關。提高性作業(yè):本節(jié)能力突破、素養(yǎng)達標。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