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 自然資源及其利用學案【學習目標】通過實例,說明自然資源的數量與人類活動的關系。通過圖文資料,說明自然資源的質量與人類活動的關系。通過實例,說明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學習重難點】1.自然資源的分類。2.自然資源的特征,包括數量、質量以及空間分布特征。【預習新知】自然資源及其屬性概念:指在一定 下,從自然環境中獲得并能滿足人類生產和 的物質和能量。 分類成為自然資源的條件能滿足某一時期人類社會的 。需要人類具備相應的 。自然資源的屬性自然屬性:自然資源的 、質量和 分布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社會屬性:人類如何利用自然資源,受不同歷史時期人類的需求及 的影響。【特別提醒】我們平時所說的能源資源,既包括非可再生資源如煤、石油、天然氣等,也包括可再生能源如風能、水能、太陽能、地熱能等。自然資源的數量特征特征:數量是有限的,具有 。原因在一定的 自然環境能提供的自然資源有一定的數量限制。受技術條件的限制,人類能從自然環境中獲取的自然資源數量更為有限。利用要求:人類能夠從自然環境中獲取更多的自然資源,但不能突破自然環境供給資源的 。【特別提醒】許多可再生資源的數量和更新能力在一定時空范圍內存在極限,人類的不合理利用,可能對其造成破壞,使其轉變為非可再生資源。自然資源的質量特征總體特征:質量有優劣高低之分。衡量標準利用表現自然資源的質量可用一定的 來刻畫。不同質量的自然資源開發 有差別。不同質量的自然資源,因人類需求的差異而有不同的用途。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特征表現分布不均勻但有規律影響分布的空間差異,是導致社會經濟發展 的重要因素之一。空間分布不均勻,使不同地區間形成 與貿易的需求,導致資源在空間上的流動,也促進了區域間的聯系和 進程。【思考探究】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特征下圖是我國西氣東輸二線工程管線走向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我國決定建設西氣東輸二線工程所考慮的最主要因素是( )A.經濟發展 B.環境質量C.就業需要 D.國際背景(2)設計西氣東輸二線工程主干管線走向時所考慮的最主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 B.工資水平C.消費市場 D.國家政策答案:(1)A (2)C解析:第(1)題,西部地區天然氣資源豐富,但消費量低,東部地區經濟發達,能源短缺,實施西氣東輸有利于加強區際聯系,能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進而促進我國經濟的全面協調發展。第(2)題,西氣東輸二線管道沿線經過眾多城市,天然氣需求量大,市場廣闊。【鞏固訓練】下圖為經濟上有開采價值的銅礦品位變化趨勢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小題1】經濟上有開采價值的較低品位的銅礦不斷得以開采,主要得益于( )A.資源的枯竭 B.需求量減少 C.科技的發展 D.替代品出現【小題2】低品位銅礦的開采利用帶來的主要影響可能是( )A.銅產品的價值不斷下降B.銅生產的生態成本更高C.銅產品循環利用率降低D.銅替代品的生產量提高干熱巖是指埋深數千米,內部致密、不透水的高溫巖體,是一種新興的地熱能。 2021 年 6 月 28 日,由河北省煤田地質局組織實施的唐山市馬頭營凸起區干熱巖開發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實現了干熱巖試驗性發電,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干熱巖試驗性發電。下面圖 1 為我國干熱巖主要分布區圖,圖 2 為干熱巖發電原理示意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小題1】材料描述的干熱巖( )A.是一種高溫水資源 B.屬于非可再生資源C.分布具有空間差異 D.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小題2】制約我國干熱巖規模化開采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市場 C.技術 D.氣候【小題3】若干熱巖實現商業化開采,將有利于我國( )A.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B.能源利用效率提高C.大氣環境質量改善 D.完全取代煤炭開采高嶺土是一種黏土礦物,主要用于造紙、陶瓷和耐火材料。我國高嶺土多為普通陶瓷用土,優質高嶺土資源保障程度不高。廣東茂名高嶺土質量較好,且分布較集中,該地高嶺土經過了風化殘積—搬運自磨—再風化三個階段,風化較完全。下圖示意廣東茂名高嶺土主要分布區。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小題1】我國優質高嶺土資源保障程度不高,體現了自然資源的( )A.地域性 B.有限性 C.多用性 D.社會性【小題2】茂名高嶺土的主要特征是( )A.土質透明 B.土質堅硬 C.顆粒粗糙 D.顆粒細膩芬蘭地處北歐,國內能源資源匱乏。為了提高本國的能源自給率,芬蘭不斷加大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力度。芬蘭目前各種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生物能所占比例最大,約占可再生能源的 90% 。除了開發生物能,芬蘭還大力開發了風能、水能等其他清潔能源。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小題1】芬蘭大力開發生物能的主要原因是( )①能源需求量大,供需矛盾突出②其他可再生能源短缺③森林資源豐富,森林工業發達④熱量條件好,利于發展沼氣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小題2】下列關于芬蘭各清潔能源開發條件的敘述,正確的是( )A.緯度較低,太陽能資源豐富B.地勢平坦,不利于水能資源開發C.受中緯西風帶影響,風能資源豐富D.交通便利,利于煤炭資源的運輸下表示意北京市和湖北省的水資源狀況( 2020 年)。據此回答下面小題。地區 水資源總量 / 10 8 m 3 人均水資源量 / ( m 3 · 人 -1 ) 人均用水量 / ( m 3 · 人 -1 ) 供水總量 / 10 8 m 3北京市 2 5.8 1 17.8 1 85.4 4 0.6湖北省 1 754.7 3 006.7 4 77.9 2 78.8【小題1】北京市供水總量超出當地水資源總量得益于( )A.開采地下水 B.建設海綿城市C.修建水庫 D.跨流域調水【小題2】湖北省的人均用水量遠高于北京市的人均用水量,其主要原因是湖北省的( )①工業用水量大②水污染嚴重③水田面積大④節水技術先進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6.下列自然資源中,屬于非可再生資源的是( )A.土地資源 B.水資源 C.生物資源 D.礦產資源在交通的十字路口處,我們經常見到下圖所示的交通信號燈,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號燈的亮度會出現變化,你認為影響因素主要是( )A.海拔 B.電網供電 C.陰晴狀況 D.交通流量【小題2】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設置這種交通信號燈效果會更好( )A.烏魯木齊 B.重慶 C.大慶 D.海口干熱巖是地球內部熱能的一種賦存介質,一般是指溫度大于200℃,埋深數千米,內部不存在流體或僅有少量地下流體的高溫巖體,是國際公認的清潔能源,但長期以來未得到有效開發。2021年6月我國實現了干熱巖試驗性發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儲存熱能的干熱巖最可能是( )A.花崗巖、板巖 B.石灰巖、板巖C.玄武巖、石灰巖 D.花崗巖、玄武巖【小題2】與太陽能、風能等相比,干熱巖能源的最大優勢是( )A.低碳且清潔環保 B.資源儲量巨大C.開發利用成本低 D.供能穩定性好【小題3】干熱巖能源長期以來未得到有效開發的影響因素主要是( )A.市場 B.政策 C.技術 D.勞動力“資源詛咒”多指與礦業資源相關的經濟社會問題,豐富的自然資源可能是經濟發展的詛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數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比那些自然資源稀缺的國家經濟增長得更慢,經濟學家將原因歸結為貿易條件的惡化、荷蘭病(北海石油依賴癥)或人力資本的投資不足等,主要由對某種相對豐富的資源的過度依賴導致。在全球經濟增速降低和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巴西、南非、沙特等資源型國家仍在艱難地探索轉型道路,以破解資源依賴引發的國內經濟社會問題。據此回答下面兩題。【小題1】推斷巴西、南非、沙特產生“資源詛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資源過度開采加劇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B.經濟結構缺陷導致發展動力不足C.有足夠資金投資于人力資本和技術D.資源開發成本較高,國際競爭力弱【小題2】破解“資源詛咒”最合理的措施是( )A.進行產業轉型,加大教育投入B.擴大資源生產規模,充分發揮資源優勢C.優化生態環境建設,防止污染D.保護本國資源,從國外進口“資源詛咒”多表現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可能是經濟發展的“詛咒”而不是“祝福”,部分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比那些資源稀缺的國家工業化速度更慢。“資源詛咒”主要由對某種相對豐富的資源的過分依賴導致。目前,巴西、南非、沙特阿拉伯等資源型國家仍在艱難地探索轉型道路,以破解資源依賴引發的國內經濟社會問題。據此回答下面小題。【小題1】推斷巴西、南非、沙特阿拉伯出現“資源詛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資源過度開采加劇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B.經濟結構缺陷導致發展動力不足C.有足夠資金投資于人力資源和技術D.資源開發成本較高,國際競爭力弱【小題2】下列破解“資源詛咒”的措施中,較為合理的是( )A.提高科技含量,促進產業升級B.擴大資源開發規模,充分發揮資源優勢C.優化生態環境建設,防止污染D.保護本國資源,從國外進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