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3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學案【學習目標】1.通過閱讀與思考,能夠說出對待外來文化的兩種激進的觀點。2.結合名人名言,闡明待外來文化的正確態度及具體要求。3.通過材料分析,總結立足國情,交流互鑒的原因及措施。【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理解并認同對待外來文化的正確態度。2.科學精神:文化發展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做到面向世界、博采眾長3.公共參與: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吸收外來有益文化。【學習重難點】重點:對待外來文化的正確態度難點:文化交流中發展本民族文化【預習新知】面向世界 博采眾長1.對待外來文化的兩種錯誤觀點2.對待外來文化的正確態度文化發展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做到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學習借鑒:①一切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②一切有利于豐富我國人民文化生活的積極成果;③一切有利于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經營理念和運行機制。【名詞解釋】①文化事業:具有公益性、非盈利性的公共文化類產品。如: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等。②文化產業:以盈利性為目的,提供文化產品和服務的行業。如:影視音像、圖書出版、游戲動漫等產品。③注意: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都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立足國情 交流互鑒1.立足國情、交流互鑒的原因 :①必要性:古代的學問不能直接解決今天的問題,外來文化也不能直接解決中國的問題。②重要性: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才能發揮積極作用。③意義: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動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發展。2.如何立足國情、交流互鑒①立足中國國情,實現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應當堅持“洋為中用”,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當代中國文化發展。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當代中國文化發展。注意:文化交融強調的是不同文化相互借鑒,既豐富本民族文化也能繁榮世界文化。不能說成文化趨同或文化逐漸統一。3.知識整合:如何正確對待外來文化?(1)要在堅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礎上,尊重差異,理解個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2)推動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增強本國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角度)(3)要克服文化復古主義和全盤西化論兩種錯誤的傾向,堅持文化發展的正確方向。(反對兩種錯誤傾向)(4)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我們要學習借鑒一切有利于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一切有利于豐富我國人民文化生活的積極成果、一切有利于發展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經營管理理念和運行機制,以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對待外來文化的正確態度)(5)立足中國國情,實現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應當堅持“洋為中用”,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當代中國文化發展。(對待外來文化的要求、原則)三、突破提升1.發展中國文化必須處理好兩對關系①處理好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的關系:對待傳統文化,要做到“古為今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批判繼承傳統文化,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②處理好外來文化與中國文化的關系:正確對待外來文化,既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又要立足國情,堅持“洋為中用”,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將外來文化有益成果與中國國情具體結合。2.知識拓展:【易錯提示】1.對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應以吸收為主、為我所用。( )答案:×解析:對待其他民族優秀的文化成果,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2.只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就能推動文化發展。( )答案:×解析:文化發展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但是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是多樣的,保持開放的心態只是其中之一。3.只要我們敢于吸收外來文化的積極成果,外來文化就能發揮重要作用。( )答案:×解析:我們要敢于吸收借鑒外來文化的積極成果,但是外來文化必須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才能發揮重要作用。4.吸收外來文化,根本目的就是要加強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 )答案:×解析:吸收外來優秀文化成果,發展本民族文化,根本目的就是要更好地指導實踐,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鞏固訓練】1.影片《長安三萬里》采用了“科技+文化”的方式演繹歷史故事,讓全世界觀眾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之美,一躍成為暑期檔的“頂流”。可見,該影片的成功在于( )A.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B.面向世界、博采眾長C.批判吸收、增強認同 D.不忘本來、創新發展2.無論是“大蓮花”“小蓮花”等場館造型,還是取材自錢江潮的“潮涌”會徽、融入良渚玉琮元素的“薪火”火炬、呈現杭州湖山景觀的“湖山”獎牌和“青花瓷”禮服,在杭州亞運會的諸多設計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元素無處不在。從中可以感受到,一個自信的民族應懂得( )①交流互鑒,交融發展②不忘本來,面向未來③堅守立場,守正創新④以我為主,為我所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一帶一路”是帶有鮮明中國印記、蘊含博大中國智慧的一條路,中國身體力行“兼世以達、獨善則窮”的思想理念,堅持“以義為先,義利并舉”的正確義利觀,為塑造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做出中國貢獻。這體現了( )①中華核心思想理念為解決當今問題提供了具體方案②中華文化是在與各國文化的交流碰撞中發展起來的③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相互發展促進的特點④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涵養著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當今,看似繁榮的國內兒童書市場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孩子們“如數家珍”的大多數童書都是外國書籍,如美國的《貝貝熊》、法國的《不一樣的卡梅拉》等,“西餐”悄然成為孩子們“餐桌上的主菜”。這引發了很多有識之士的擔憂。這啟示我們( )①文化創新除了吸收優秀的外來文化外,別無它法②發展中國特色文化,離不開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蘊③抵制“西餐”文化的傳播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體現④開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原創童書有利于增強文化認同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位于黃河與洛河交匯流域的河洛地區向來被認為是中華文明的腹心地帶。距今5300年前后的河洛古國巨型聚落遺址考古,出土器物包含許多外來因子,如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折腹鼎、背壺,有屬于屈家嶺文化因素的雙腹陶器,還有雙墩文化靴形器、大溪文化杯等文化元素。對此解釋最為恰當的是( )A.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勇于接受新事物B.中華各地區的文化自古以來就帶有明顯的區域性C.兼容并蓄是中華文明的底色,具有突出的包容性D.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仍具有極重要的價值6.2023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以瓷為媒,跨越地域、語言和種族,邀請50余個國家的攤主,與本地陶瓷工作者、非遺傳承人及手工藝人一起練攤,互相學習,共同展示,處處散發著景德鎮陶瓷文化美美與共的魅力。此次博覽會,瓷并不是全部,“瓷+”科技、“瓷+”產業融合元素頻頻出現,為觀眾帶來一場中外古今融合的藝術視覺盛宴。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的做法( )①以豐富的文化內容展現厚重文化載體②使文化在交流中多彩,在交融中豐富③交流中立足國情,保持民族文化本色④保持開放的心態,積極吸收外來文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2023年3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他說:“我們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開創世界各國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讓世界文明百花園姹紫嫣紅、生機盎然。”這有利于( )①更好認同其他民族文化,推動世界文化繁榮發展②世界各國不同文化更好實現交流互鑒、包容共存③大大推動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④促進不同文明的美美與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12月9日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行。習近平在主旨講話中這樣總結在源遠流長的中阿友好交往中凝聚而成的中阿友好精神:“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鑒”。這意味著( )①世界各國文化應相互認同,加強合作②要堅持求同存異,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③文化交流互鑒應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④各種文明都是人類精神瑰寶,要堅持平等原則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9.我國軍事家孫武在實戰基礎上,研究戰爭規律與謀略而寫成的《孫子兵法》,是影響古今中外的不朽著作之一。截止目前其已被翻譯成29種外文,被全球100多個國家研究,其戰略戰術思想被全球各大國寫進軍校教材并廣泛運用于實戰。這說明( )①《孫子兵法》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②《孫子兵法》的基本內涵在不斷豐富③《孫子兵法》來自于實踐并指導實踐④全世界一致認同《孫子兵法》的價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毛澤東指出:“對于外國文化,排外主義的方針是錯誤的,應當盡量吸收進步的外國文化,以為發展中國新文化的借鏡;盲目搬用的方針也是錯誤的,應當以中國人民的實際需要為基礎,批判地吸收外國文化。”由此可見,對待外來文化應( )①批判繼承,古為今用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③面向世界,博采眾長④立足實際,吸收借鑒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參考答案1.答案:D解析:D:影片《長安三萬里》采用了“科技+文化”的方式演繹歷史故事,讓全世界觀眾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之美,可見,該影片的成功在于不忘本來、創新發展,D正確。AB: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是我們對待外來文化的正確態度,材料體現的是如何正確對待中華傳統文化,AB不符合題意。C:《長安三萬里》的成功啟示我們,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增強認同,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而不僅局限于簡單的批判吸收,C排除。故本題選D。2.答案:B解析:①④不合題意,材料強調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未涉及文化交流交融和如何對待外來文化;②③正確,在杭州亞運會的諸多設計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元素無處不在,從中可以感受到,一個自信的民族應懂得不忘本來,面向未來,要堅守立場,守正創新。故選:B。3.答案:D解析:①:“兼世以達、獨善則窮”“以義為先,義利并舉”的正確義利觀,為塑造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做出中國貢獻,強調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化影響,而不是提供了具體方案,①說法錯誤。②:材料中強調的是中華文化對世界的貢獻,沒有涉及中華文化是在與各國文化的交流碰撞中發展起來的,②說法不符合題意,③:材料中“兼世以達、獨善則窮”“以義為先,義利并舉”的正確義利觀,為塑造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做出中國貢獻,體現了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相互發展促進的特點,③說法符合題意。④:“兼世以達、獨善則窮”“以義為先,義利并舉”的正確義利觀,為塑造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做出中國貢獻,體現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涵養著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觀,④說法符合題意。4.答案:C解析:吸收優秀的外來文化是文化創新的途徑之一,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①錯誤;“西餐”文化中也有優秀的文化,不能抵制,③錯誤;材料表明,在國內兒童書市場,孩子們“如數家珍”的大多數童書都是外國書籍,這說明我們應依托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蘊,發展中國特色、中國風格的文化,應該開發反映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本土原創童書,增強文化認同感,故②④正確。5.答案:C解析:“河洛古國巨型聚落遺址考古,出土器物包含許多外來因子”表明C。6.答案:B解析:①:文化要通過載體呈現出來,應是以文化載體展現豐富的文化內容,①錯誤。②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交流、交融推動文化發展。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以瓷為媒,邀請50余個國家的攤主,與本地陶瓷工作者、非遺傳承人及手工藝人一起練攤,互相學習,共同展示,使文化在交流中多彩,在交融中豐富,在交流中立足國情,保持了民族文化本色,處處散發著景德鎮陶瓷文化美美與共的魅力,②③符合題意。④:保持開放的心態,積極吸收外來有益文化,④錯誤。故本題選B。7.答案:C解析:②④:提出全球文明倡議有利于世界各國不同文化更好實現交流互鑒、包容共存,促進不同文明的美美與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②④符合題意。①: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首先應該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同時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①錯誤。③:材料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無關,③排除。故本題選C。8.答案:C解析:①:面對文化多樣性,我們要在堅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礎上,尊重差異,理解個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而不是認同其他民族文化,①錯誤。②:習近平在主旨講話中這樣總結在源遠流長的中阿友好交往中凝聚而成的中阿友好精神:“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鑒”。這意味著要堅持求同存異,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②正確。③: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與材料無關,③不符合題意。④:世界各國都對人類文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各種文明都是人類精神瑰寶,要堅持平等原則,④正確。故本題選C。9.答案:B解析:①③:《孫子兵法》被翻譯成29種外文,被全球100多個國家研究,其戰略戰術思想被全球各大國寫進軍校教材并廣泛運用于實戰,說明了《孫子兵法》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來自于實踐并指導實踐,①③觀點符合題意。②:《孫子兵法》的基本內涵是相對穩定的,并沒有被不斷豐富,②說法錯誤。④:《孫子兵法》被廣泛研究不代表被全世界一致認同,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10.答案:D解析:①:材料未涉及如何對待傳統文化,①排除。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清末洋務派的指導思想,主要涉及如何處理中學和西學的關系,與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無關,②排除。③④:對待外來文化,應該面向世界,博采眾長,立足實際,吸收借鑒,③④正確。故本題選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