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 題 超重和失重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制作PPT、準備演示實驗教材內容 分 析 《超重和失重》是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中的最后一節內容,是在學習了牛頓運動定律的基礎上,對超重和失重展開的一次主題探究活動,并且與前面的內容構成了完整的動力學體系。 教材中首先通過情境引入,人站在體重秤上下蹲,觀察體重秤的示數變化,引出物體重力的測量問題。但在實際操作中,體重秤的示數變化太快,且示數變化復雜,不利于學生觀察和理解。因此,選擇更容易觀察且相對單一的現象來引入課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此外,教材中基于學生的日常經驗,重點在于應用牛頓第二定律等理論,推導超重和失重的條件,沒有突出學生通過科學實踐過程來認識和理解超重、失重現象,并不利于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設計理念 本節課通過PPT呈現中國宇航員在空間站中的生活狀態;課件中播放電梯上行、下降過程中,觀察電子秤示數變化的實驗視頻,并簡明扼要地展示了過程分析的關鍵步驟,分別從力學、運動學的角度進行分析,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將力和運動聯系起來;利用手機自帶的傳感器,使用Phyphox軟件,得到加速度隨時間的變化圖象。同時,采用學生分組實驗和教師演示實驗等,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學會分析實驗方案的優、缺點,將理論推導和實驗現象結合起來,二者相互交融、共同促進、反復驗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自主總結出超重和失重狀態所對應的力學特征及運動學特征。學情分析 本階段的學生已經學習了運動分析、受力分析和牛頓運動定律等知識,并且對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現象也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同時,具有一定的動手實驗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但是利用數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尚未發展成熟。教學目標 物理觀念 掌握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及產生原因,完善運動與相互作用的物理觀念。 科學思維 能夠運用牛頓運動定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現象,建構超重和失重的物理模型。 科學探究 經歷一系列實驗情景和實驗探究,體會由現象到本質的認識規律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分析、觀察、動手能力。 科學態度與責任 通過學習本節課知識,體會物理與生產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① 知道超重和失重的概念; ② 理解產生超重和失重的條件和本質; ③ 會分析解決超重和失重的實際問題。 2. 教學難點: ① 探究產生超重和失重現象的原因; ② 學會應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一) 師生活動 播放課件中的視頻,引導學生觀察中國宇航員在空間站中的生活狀態,并向學生提出兩個思考問題: ① 為什么在空間站中宇航員和衣服能夠自由漂浮? 預設回答:它們都處于失重狀態。 ② 火箭起飛時,厚重的宇航服有什么作用? 預設回答:抗壓、保護、緩沖作用…… 教師追問:抗什么壓?大氣壓還是……?宇航員可能受到的傷害從何而來?設計意圖 通過視頻展示中國宇航員在空間站中的生活狀態,引導學生思考兩個問題,想要科學地解釋這兩個問題,就要一起進入今天超重和失重的學習。教學環節(二) 師生活動 重力的測量 教師提問:有哪些方法可以測量物體的重力? 預設回答: 根據重力的計算公式G = mg,先用天平稱量出物體的質量m,再利用打點計時器,使物體拖著紙帶自由下落,然后計算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即可求得該物體的重力G。 用彈簧測力計或壓力秤測量物體的重力,測量原理是二力平衡,所以待系統平衡時,彈簧測力計或壓力秤的示數就是物體的重力大小。設計意圖 帶領學生回憶初中階段所學的測量重力的方法,逐步引導學生思考彈簧測力計或壓力秤的示數所代表的物理含義,即彈簧測力計受到的拉力大小或物體對壓力秤臺面的壓力大小,并不就是物體的重力,同時引入“視重”和“實重”的概念,自然地銜接初、高中的內容。教學環節 (三) 師生活動 教師預先準備好數根紙帶和相應數量的鉤碼,在接近紙帶下方大約5 mm處用筆尖戳開一個小洞,將一個50 g鉤碼的掛鉤從洞中穿過并懸掛起來,此時紙帶能夠提起鉤碼并使其保持靜止狀態。 將對應的實驗裝置分發給學生,由學生提起紙帶后,引導學生跟著教師操作——將紙帶迅速向上提起,速度越快越好,教師與此同時進行演示。 實驗現象:將紙帶迅速向上提起時,發現紙帶下端斷裂,鉤碼掉下。 教師提問:原本紙帶能夠提起鉤碼并使其保持靜止狀態,說明紙帶是能夠承受鉤碼的重力的,但是為什么我們將紙帶迅速向上提起之后,紙帶會斷裂呢? 引導學生回答出“紙帶受到力的作用”。 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受力分析,首先分析初始狀態時鉤碼的受力情況(T = mg),利用牛頓第三定律說明紙帶受到的拉力大小T’ = T = mg,再對紙帶斷裂時受到的拉力大小進行分析,即T’ > mg,從而引入超重的概念。 超重: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大于物體所受重力的現象。 (板書內容)F壓(T’)> mg 進行類比得出失重的概念——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小于物體所受重力的現象。 (板書內容)F壓(T’)< mg設計意圖 通過紙帶游戲,對紙帶斷裂的原因進行分析,利用牛頓定律,從力的角度給出超重和失重的概念。教學環節 (四) 師生活動 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有關超重、失重的體驗,例如:蹦極、大擺錘、跳樓機、電梯等…… 從生活中最為普遍的超重、失重現象——電梯入手,帶領學生一起探究電梯中的超重失重現象。 教師提問:如何設計一個實驗方案來探究電梯中的超重、失重現象呢? 預設回答:彈簧測力計懸掛物體、電子秤上放置物體……通過讀出彈簧測力計或電子秤的示數,并將示數與物體的重力大小進行比較,從而判斷物體處于超重狀態還是失重狀態。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根據超重、失重的概念設計實驗方案,分析彈簧測力計或電子秤示數所代表的物理含義——彈簧測力計受到的拉力大小或物體對電子秤臺面的壓力大小。教學環節 (五) 師生活動 教師播放課件中電梯上升過程的實驗視頻,引導學生注意觀察電子秤的示數變化情況。 預設回答:電子秤的示數先由83.7變大至94.1,之后恢復到83.5,再變小到73.5,最后恢復為83.7. 教師提問:電梯上升的過程可以分為幾個運動階段? 預設回答:三個運動階段,即電梯先向上加速,再向上勻速,最后向上減速為零。 引導學生從理論上分析各個運動階段物體的受力情況、運動情況及依次對應的超重、平衡和失重狀態,學會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將運動學和力學聯系起來,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并利用牛頓第三定律說明FN = F壓,再列出相應的牛頓第二定律方程,最后得出超重、失重狀態所對應的運動學特征。 與此同時,也能夠鞏固“判斷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加、減速的依據”,即:加速度a與v同向,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a與v反向,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 引導學生對超重、失重狀態的運動學特征進行總結,物體處于超重狀態還是失重狀態,與物體的加速度方向有關——加速度a向上時,物體處于超重狀態;加速度a向下時,物體處于失重狀態,而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無關。設計意圖 通過播放電梯上行過程中的視頻,觀察電子秤的示數變化情況,從而判斷物體是處于超重狀態、平衡狀態,還是失重狀態,再引導學生先將電梯上行過程拆解為三個階段,從理論上分析各個運動階段物體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學會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將力和運動聯系起來,總結得出超重、失重狀態所對應的運動學特征,同時,也能夠鞏固“判斷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加、減速的依據”。教學環節(六) 師生活動 教師提問:電梯下降的過程又可以分為哪幾個運動階段呢? 預設回答:三個運動階段,即電梯先向下加速,再向下勻速,最后向下減速至零。 引導學生利用“判斷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加、減速的依據”,從理論上分析各個階段所對應的加速度方向,并與電梯上升過程中的三個階段進行一一對應,判斷物體在各階段依次處于失重、平衡、超重狀態,猜想此時電子秤示數的變化情況。 教師播放課件中電梯下降過程的實驗視頻,引導學生注意觀察電子秤的示數變化情況,利用實驗驗證理論分析是否正確,并整理、復述實驗現象及物體的對應狀態。 引導學生對超重、失重狀態對應的運動學特征進行更為系統的總結,即:物體處于超重狀態時,加速度a向上(兩種情況:向上加速和向下減速);物體處于失重狀態時,加速度a向下(兩種情況:向上減速和向下加速),此時教師進行板書。設計意圖 先引導學生先將電梯上行過程拆解為三個階段,利用“判斷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加、減速的依據”,從理論上分析各個運動階段所對應的加速度方向,并與電梯上升過程中的三個階段進行一一對應,判斷物體在各階段依次處于失重、平衡、超重狀態,猜想此時電子秤示數的變化情況,再播放課件中電梯下降過程的實驗視頻,利用實驗驗證理論分析是否正確,最后對超重、失重狀態對應的運動學特征進行系統總結。教學環節(七) 師生活動 教師提問:除了在電梯里,我們在地面上會不會有超重失重現象呢? 預設回答:下蹲和起立。 教師提問:如何設計一個實驗方案來探究下蹲、起立過程中的超重失重現象呢? 預設回答:人站在體重秤上蹲下、起立,通過觀察體重秤指針的擺動情況,從而判斷出人處于超重狀態還是失重狀態。 引導學生分析實驗方案中存在的困難——下蹲和起立是一個非常迅速的過程,這會導致體重秤指針的擺動也非常迅速,難以準確地觀察到實驗現象。此時教師向學生介紹手機自帶的傳感器,利用Phyphox軟件進行實驗探究,邀請一名學生上臺,手持平板完成下蹲和起立的過程,將測量所得的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實時投屏。 教師帶領學生分析實驗所得的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蹲過程中,人的加速度a先向下,再向上,說明人先處于失重狀態,后處于超重狀態;起立過程中,人的加速度a先向上,再向下,說明人先處于超重狀態,后處于失重狀態。 引導學生從理論上對下蹲、起立過程進行分析,即下蹲過程可分為兩個運動階段——人先向下加速,后向下減速,即加速度a先向下,再向上,所以人先失重,后超重;起立過程也可分為兩個運動階段——人先向上加速,后向上減速,即加速度a先向上,再向下,所以人先超重,后失重。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根據超重、失重的概念設計實驗方案,并對實驗方案進行分析和評估,利用手機自帶的傳感器,測得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帶領學生分析圖象中的加速度方向,以及人所處的狀態,再將下蹲、起立的過程拆分為兩個運動階段,從運動學的角度對加速度的方向進行分析,進一步驗證實驗結果。教學環節(八) 師生活動 問題:若電梯以加速度g向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求人對電梯的壓力為多大? 該題屬于牛頓第二定律的簡單應用,學生需要牢記牛頓第二定律是連接運動學和力學的橋梁,會按照步驟和流程先進行受力分析,再列出牛頓第二定律方程,然后根據所給條件求解,本題最后還需要利用牛頓第三定律說明F壓 = FN = 0。設計意圖 一方面,通過簡單計算,由失重引入“完全失重”的概念——當物體的加速度a = g 時,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為零的現象;另一方面,能夠鞏固牛頓第二定律的簡單應用,強調學生解題的規范性和完整性。教學環節(九) 師生活動 初始狀態:裝滿水的有孔瓶子會漏水 教師提問:為什么會漏水?原因是什么? 預設回答:因為存在著水壓。 教師引導學生完善答案,可將水瓶中的水分為上、下兩部分,看作上下疊放的兩個物體,上半部分的水會對下半部分的水有壓力,所以水會從孔中流出來。 教師提問:如果松手讓水瓶下落或將水瓶豎直向上拋時,水瓶中的水是否會噴出? (教師演示實驗) 實驗現象:松手讓水瓶下落或將水瓶豎直向上拋時,水瓶中的水都不會噴出。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原因,從水瓶和水的運動狀態入手分析,即水瓶和瓶中的水可看作是自由落體運動或豎直上拋運動,加速度均為重力加速度g,此時水瓶和瓶中的水均處于完全失重狀態,上半部分的水對下半部分的水的壓力FN = 0,所以水不會從孔中噴出。設計意圖 通過演示實驗,認識因為“完全失重”而產生的神奇現象,并從運動學和力學的角度,學會利用完全失重的概念解釋現象產生的原因。教學環節(十) 師生活動 為什么在空間站中宇航員和衣服能夠自由漂浮? 預設回答:因為它們都處于完全失重狀態,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為零。 ② 火箭起飛時,厚重的宇航服有什么作用? 預設回答:火箭由靜止向上起飛時,需要在短時間Δt內獲得非常大的速度v,說明此時火箭和宇航員的加速度a = 也非常大,而且加速度a向上,所以宇航員處于超重狀態,宇航員對火箭艙壁的壓力可能是宇航員自身重力的好幾倍,穿著厚重的宇航服是為了保護宇航員免受這么大的力所造成的傷害。設計意圖 首尾呼應,通過本節課的系統學習,能夠利用超重、失重的運動學特征和力學特征,科學地解釋課前的思考問題,對學習效果進行檢驗。板書設計 超重和失重 超重:F壓(T’)> mg a向上: ① 向上加速 ② 向下減速 失重:F壓(T’)< mg a向下: ① 向上減速 ② 向下加速 完全失重:a = g,F壓(T’)= 0 向上加速(a向上)向下減速 F壓 > mg,FN > mg 超重 FN - mg = ma 向上勻速(a = 0) F壓 = mg,FN = mg 平衡 向上減速(a向下)向下加速 F壓 < mg,FN < mg 失重 mg - FN = ma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教姿教態 教姿教態自然,語速適中,課堂整體比較流暢。 教學重、難點處理 從電梯上升過程入手,對超重、失重現象及背后的本質原因進行分析,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將運動學和力學聯系起來,教學深入淺出,能夠較好地突破本節內容的教學重、難點。 信息化教學 利用Phyphox軟件中測量加速度的功能,學生配合完成下蹲、起立的過程,并投屏顯示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從實驗圖像、理論分析這兩個角度,對下蹲、起立過程中出現的超重、失重現象進行分析。 課堂練習設置 課堂習題的難度較低,比較符合普通班學生的層次,以強化概念、簡單應用和計算為主。 不足之處 課程內容銜接 課堂開頭過渡較為生硬,未能很好地銜接初、高中內容,可以增設“重力的測量”這部分內容,提出“視重”、“實重”的概念,由學生在初中已掌握的物理知識自然地過渡至超重、失重現象,才不會讓學生感覺知識點的難度陡然提升。 學生主體性 課堂以教師為主導,未能充分體現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留給學生自主思考、分析的時間并不多。教師可以先帶領、引導學生分析完整的運動過程和受力情況,之后類似的分析過程可由學生進行回答,熟練對思路和方法的應用,強化對相應知識內容的理解。 學生實驗設置 少部分學生未能很好地參與到簡易的實驗中來,可以增加學生上臺實驗的次數,讓學生獲得較強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加深學生對課堂實驗的印象,加強對知識點的理解。 課堂結構完整性 課堂內容安排較為緊湊,雖然能夠全面覆蓋知識點,較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但是未能完成課堂知識梳理、課后作業布置這兩個教學環節,課堂結構有所缺失,各部分內容的時間安排有待加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