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2024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末復習核心考點講解第11講:綜合性學習七年級下冊綜合性學習知識匯總 1考點一:天下國家 1考點二:孝親敬老,從我做起 4考點三:我的語文生活 7綜合性學習的主要題型 8題型一:漢字書寫 8題型二:口語交際 8題型三:材料探究 8題型四:活動策劃 9題型五:補寫、擬寫與仿寫 9題型六:圖文轉換 9題型七:應用文 9七年級下冊綜合性學習知識匯總考點一:天下國家(一)激發心智:愛國人物故事會01.鄭成功收復臺灣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占了我國領土臺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臺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斗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1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臺灣,經過九個月的激戰,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的滾出臺灣。臺灣又回到祖國懷抱。02.林則夕虎門銷煙虎門銷煙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集中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此事后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此次戰爭時簽訂的。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民國時被定為不放假的禁煙節。03. “糖丸爺爺”顧方舟“糖丸爺爺”顧方舟,在研制出第一批小兒麻痹癥疫苗時,不惜冒著終生癱瘓的風險親自試喝。后來需要在兒童身上試驗,他又給剛滿月的兒子喂下了疫苗。他是不愛惜自己,不愛惜親人嗎?肯定不是。只因當時小兒麻痹癥在國內暴發,已經導致千余名兒童終身殘疾,甚至失去生命。臨危受命的顧方舟重任在肩,在億萬人民的“大我”和自己家人的“小我”之間,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前者。04. “兩彈一星”梁思禮“兩彈一星”功臣梁思禮是梁啟超最小的兒子。1949年,他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后毅然回國效力,而他的同窗好友林樺選擇留在美國。幾十年后,林樺成了波音宇航公司的首席科學家,梁思禮成了航天部的總工程師,梁的工資只有林的百分之一。但梁思禮一點不后悔,“他干的導彈是瞄準中國的,我干的導彈是保衛祖國的。”“人必真有愛國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父親梁啟超的這句話,梁思禮用一生來銘記和踐行。05.“敦煌的女兒”樊錦詩“敦煌的女兒”樊錦詩,從北大畢業的那一天起,就扎根大漠,潛心考古,一堅守就是半個世紀。為了守護敦煌這塊文化瑰寶,她和丈夫兩地分居長達19年,兩個兒子出生后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照料。有人問她“可有心酸不平?”她的回答是“無怨無悔。”她愛自己的“小家”,也愛祖國這個“大家”,正是濃濃的家國情懷,撐起了樊錦詩的“無怨無悔。”06.生物學家施一公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是蜚聲國際的生物學家,身兼中美兩國科學院院士。在美國生活優越、前景光明的時候,他毅然回國執教;在清華取得驕人業績,身居副校長高位的時候,他又自討苦吃去創立民辦大學。當為國為民這個“大我”和求名求利這個“小我”發生沖突的時候,施一公總是堅定地選擇前者。何謂“家國情懷”?何謂“一心為公”?施一公用自己的人生選擇為我們做出了生動的注解。(二)陶冶心靈:愛國詩詞朗誦會屈原:《離騷》《國殤》《涉江》。杜甫:《前出塞》九首、《后出塞》五首、《春望》、《秦州雜詩》二十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陸游:《金錯刀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追感往事》五首、《示兒》、《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等。辛棄疾:《水龍吟》(渡江天馬南來)、《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鴿鳩天》(壯歲旌旗擁萬夫)、《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等。文天祥:《過零丁洋》、《金陵驛》二首、《正氣歌》等。(三)啟發心智:愛國名言展示會01.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司馬遷02.以身許國,何事不敢為?——岳飛03.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04.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一切聽之而已。——劉伯堅05.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陳毅06.君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厲。——孫中山07.我生平優點不多,但自謂愛國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燒成了灰,我的每一粒灰也還會是愛國的。——季羨林08.個人的痛苦與歡樂,必須融合在時代的痛苦與歡樂里適用主題:家國情懷/人生價值/使命感09.當我們愛腳下的泥濘時,說明我們已經擁有了一種精神適用主題:家國情懷/民族精神/熱愛10.人既發揚踔厲矣,則邦國亦以興起適用主題:青年擔當/使命感/責任感11.平凡比非凡可能更有價值,或者說平凡乃是非凡的極限。適用主題:平凡與偉大者/敬業奉獻12.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適用主題:家國情懷/堅守本心/無私奉獻13.捧出一顆丹心,獻與億萬生靈適用主題:家國情懷/執愛祖國/丹心報國14.惟原諸君將振興中華之責任,置于自身之肩上適用主題:家國情懷/青年使命/心系祖國15.江山不負英雄淚, 且把利劍破長空適用主題:有關英雄、愛國激流勇進、時代擔當等話題。(四)精彩語段01.“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中國人眼里,家是繁衍生息的場所,是安身立命的港灣;國是生于斯長于斯的地方,更是精神的家園、心靈的歸宿。家奠定國之基石,國護佑萬家平安。02.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正所謂“天下之本在家”。“家國情懷”不是要我們拋卻小家,忘卻親人,而是要我們推己及人,由“家”到“國”,都捧出一顆愛心來。03.顧炎武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任”,范仲淹講“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作為新時代新青年,我們要走出孤芳自賞的“小我”,融入祖國和人民的“大我”,站在時代潮頭,活出最美的青春。04.“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傳承,“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接續,是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亙古綿延的精神密碼。05.國家并非抽象,它是由一個個家庭所組成的共同體。我是我自己,我也不僅僅是我自己;你是你自己,你也不僅僅是你自己。當我們手拉手站在一起,我們就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06.丹心寸意,皆為有情;奮不顧身,共筑家國。正是這樣的家國精神,感召著中華兒女萬眾一心跨過一道道關、邁過一道道坎;正是這樣的家國情懷,陪伴著我們踏實堅定地走過昨天、走到今天、走向明天。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在種花家。考點二:孝親敬老,從我做起(一)了解“孝”的含義漢字的“教”字,就由“孝”和“文”組成,因此教育的根本是建立在孝道人倫基礎上的,一切的教育隨之擴展開來,起到化育人民的作用。“孝”字的漢字構成,上為老、下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親,并能順其意。殷商甲骨文中就已出現“孝”字。(二)搜集“孝”的名言警句。1.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3.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馬遷4.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勞。 ——《詩經》5.子孝父心寬。 ——陳元靚(宋)6.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馬遷7.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游子吟》8.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詩經》9.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 ——《勸孝歌》10.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德)歌德11.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英)薩克雷12.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13.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14.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三)孝親敬老俗語1.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情。2.扶老養老傳家久,尊老敬老世澤長。3.尊重老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未來。4.尊敬老人就是尊敬自己,老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5.太陽光大,父母恩大。6.對父母最大的愛,莫過于管好自己。(四)古籍中關于“孝”的論述。1.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詩·小雅·蓼莪》2.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 (《說文解字·老部》)3.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論語·為政》)4.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論語·為政》)5.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萬章上》)6.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禮記·祭義》)7.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人間世》)8.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9.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孝經》)10.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11.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禮記·中庸》)12.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經》)(五)孝親敬老故事1.蘆衣順母閔損,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并稱。 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 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2.恣蚊飽血晉朝人吳猛,幼年母親早逝,與父親相依為命。由于家貧買不起蚊帳,每到夏夜,吳父常常因蚊蟲叮咬而睡不好覺,吳猛年紀雖小,但非常有孝心,為了讓父親睡好,自己竟赤裸上身,讓蚊子咬吸自己的血,希望蚊子喝飽了血就不再叮咬父親。吳父去世后,吳猛為父親守喪三年,三年里他燒紙供奉,早晚祭奠,從不間斷,受到后人的贊譽。3.親嘗湯藥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四子,為薄太后所生。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4.扇枕溫衾黃香九歲就失去了母親。他思慕母親極其哀切,鄉人都稱贊他的孝心。他年紀雖小,卻做事不顧勞苦,服侍父親竭盡孝順。夏天酷暑炎熱,黃香就揮扇而使父親的枕席子涼快。冬天天寒地凍,黃香就以自己的身體去溫暖父親的被席。活動一、征集活動方案“孝親敬老月”活動方案(一)活動目標1.了解中國傳統的孝文化,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2.積極參加各種孝親敬老活動,懂得孝敬父母、尊重老人,常懷感恩之心。(二)活動主題感恩父母,敬老愛老。(三)活動步驟1.宣傳動員(1)利用廣播站、黑板報、宣傳欄宣傳“孝親敬老”,在學校營造感恩孝親的氛圍,動員全校師生開展孝親敬老活動。(2)召開主題班會,討論什么是“孝”,怎樣做才是“孝”,以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如何孝親敬老。2.活動實施(1)以小組為單位,搜集孝親敬老故事,在班上和同學們分享。(2)開展“感恩父母,敬老愛老”演講比賽及作文競賽。(3)以小組為單位,到附近的敬老院看望老人,開展慰問活動。(4)活動結束后,每人寫一篇關于活動的體會和心得的文章。活動二:分工合作,組織活動(一)任務分工班委會:負責“孝親敬老月”活動的總體統籌與協調,包括制訂活動方案,組織慰問活動,協調宣傳委員做好宣傳工作等。宣傳委員:制作“孝親敬老月”宣傳海報,負責指導和組織宣傳工作。文娛委員:組織好慰問演出節目。生活委員:負責“孝親敬老月”相關活動經費的籌集。 各小組組長:收集本組同學“孝親敬老月”活動的資料與照片,并匯報本組活動情況。考點三:我的語文生活(一)精彩廣告詞①不打不相識。(打字機廣告詞)②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請為你的窗戶裝上玻璃。(眼鏡店廣告詞)③夏天的“涼”友,冬日的“火”伴。(空調廣告詞)④平時注入一滴水,難時擁有太平洋。(保險公司廣告詞)⑤多一些潤滑,少一些摩擦。(潤滑油廣告詞)(二)對聯的基本常識(1)發展歷史:對聯起源于桃符。桃符本來是古人在大門上掛的兩塊畫著門神或題著門神名字的桃木板,古人認為它能壓邪,后來在上面貼春聯,因此后來用桃符借指春聯。五代時期蜀主孟昶在桃符上的題詞,一般被認為是最早的對聯,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2)擬寫規則:對聯要求字句對等、詞性對品、結構對應、節律對拍、平仄對立、形對意聯。(3)對聯分類:根據內容,可分為節令聯、喜慶聯、哀挽聯、名勝聯、行業聯、題贈聯、趣巧聯等。經典對聯梅花點點笑迎豐收歲,爆竹聲聲歡歌大治年。春到小康人家家家樂,喜至勤勞門戶戶戶歡。壽聯:壽添滄海日,松祝曉春天。福海朗照千秋月,壽域光涵萬里天。喜聯:春山春水春常在,喜事喜人喜日來。出水紅蓮開并蒂,朝陽彩鳳喜雙飛。挽聯:青山永志芳德,綠水長吟雅風。白骨未歸三尺土,忠魂已上九重天。名勝古跡聯:龍游鳳舞中天瑞,風和日朗大地春。(北京故宮)一彈流水一彈月,半入江風半入云。(福州烏山琵琶亭)客中客入畫中畫,樓外樓看山外山。(杭州西湖樓外樓)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成都武侯祠)綜合性學習的主要題型題型一:漢字書寫漢字書寫,主要考查學生對于要求“會寫”的字的掌握情況,重視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在此基礎上,逐步要求書寫流利。正確書寫每個漢字,注意形聲字、形近字、易錯字等,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選擇使用正確的漢字。書寫漢字時,要求用正楷字書寫;要保證絕對正確;要掌握好所給漢字的間架結構和各部分比例,做到工整,美觀。要認識幾種常見的字體。題型二:口語交際口語交際題多是通過設置一定的情境 ,讓考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表達自己的觀點,表現自己的知識積累與聯想想象能力,其表現方式主要有: 講述、應對、復述、轉述、即席講話、演講稿、開場白、串聯詞、問題討論等的寫作,以及標語、贈言、廣告詞等的擬定等。口語交際的考查,綜合考察學生的參與意識、情感態度和表達能力,主要通過多種評價方式,促進學生根據不同的對象和內容,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考題常常設置具體的交際情境,讓學生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通過學生在活動中的實際表現,綜合考察學生真實的口語交際水平和創新表達能力。題型三:材料探究材料探究題是一種考查學生綜合能力的題目,它打破了學科界限,融合各種知識,考查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成為近年來各地試題中的新寵。其考查包括:1.準確概括材料的主要內容;2.對給定的信息進行整合;3.根據所提供的材料提煉出觀點;4.針對材料中的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這種題型的特點是:從時下熱門的新聞事件里選取素材,著重檢測考生的語言概括和表達能力。新聞時事的題型中最常見的是概括新聞題,即給一篇簡短的新聞加標題或擬寫一句話新聞。題型四:活動策劃對活動類考試有明確要求:即要求學生會策劃語文活動,擬出活動方案。語文活動是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主要實施途徑,以活動來考查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也就成了一種主要的形式,此類試題在各地出現的頻率也很高。考查時常常給定一個活動項目,讓考生編寫活動提綱,或者擬定實施方案等等。既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知識面,更要有一定的組織策劃能力。題型五:補寫、擬寫與仿寫擬寫、補寫與仿寫指的是根據題目要求,依照特定語段語境或句子句式,寫一句話或幾句話,多以主觀表述題的形式出現,并與修辭結合起來考查。擬寫、補寫與仿寫的關鍵,是準確把握所給語境和例句的內容與形式,要求所寫的句子在內容、結構與修辭上和語境或者例句保持一致。擬寫、補寫與仿寫要遵循兩條原則:一是形式的束縛性,就是說一定要符合題目要求,不可另起爐灶;二是內容上的創造性,內容上不要再去重復例句,要盡量開拓境界。題型六:圖文轉換圖文轉換題,要求對徽標、漫畫、表格、示意圖、地圖、曲線圖等進行觀察、識讀,按照命題要求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所需信息,形式上好像只是簡單的“看圖說話”,實際上是一種綜合性、技巧性較強的“另類閱讀”。要求讀社會熱點、生活現象等,并運用簡明、連貫、準確且“言之有物”的語言進行表達。圖文轉換題是近年來中考必考題型,也是很容易失分的題型,應該引起大家注意。題型七:應用文應用文是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經常應用的實用文體。“應用文就是‘應’付生活,‘用’于實務的‘文’章。如:通知、條據(借條、收據、請假條、留言條)、啟事(尋物啟事、招領啟事、征文啟事),書信(表揚信、慰問信、感謝信、倡議書、申請書、建議書)。它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一般有固定的格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