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附件 1:教學設計設計者 單位一 授課 內容 教材來源 書 名:小學音樂教材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年 12 月內容來源 四 年級 下 冊第 三 課《水鄉》唱歌課《癩蛤蟆和小青蛙》P17課名 《癩蛤蟆和小青蛙》課時 一課時授課對象 四年級學生二 目標 設定 依據 課標相關 要求 新課程提出學生通過音樂課程學習,感知、發現、體驗和欣賞藝術美、自然美、生活美,審美能力。發展創新思維,積極參與創作、表演、展示等藝術實踐活動,豐富想象力,運用媒介、技術和獨特的藝術語言進行表達與交流,運用形象思維創作生動形象、意蘊健康的藝術作品,提高藝術表現能力。學科核 心素養主要相關 要求 審美感知和藝術表現是小學音樂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審美感知是對美的特征及其意義與作用的發現、感受、認識和反應能力,有助于學生發現美、感知美、豐富審美體驗。藝術表現是在藝術活動中創造藝術形象、表達思想情感。本課通過聆聽、演唱、分角色表演與創編等各項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音樂美、旋律美和意境美,并能運用自己的音樂素養進行藝術創編,自信的表演出來,增強學生的創造性和表現力。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四年級下冊第三課《水鄉》,是一首風趣、活潑的兒童歌曲。歌曲用擬人化的手法,表現了癩蛤蟆和小青蛙因長得像而認錯的幽默情節,歌曲蘊含科學知識,是一首具有表演情節和科普意義的兒童歌曲。歌曲為兩段體,第一樂段以跳躍的音程和緊湊的節奏表現癩蛤蟆和小青蛙的活潑特點。第二樂段采用變化重復的手法,表現癩蛤蟆和小青蛙認錯時,從疑惑到觀察再到醒悟的過程。歌曲加入了“念白”說唱結合,使歌曲更加的風趣、可愛。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對音樂基礎知識已經不陌生,接觸過弱起節奏的歌曲,基本能夠對簡單的節奏型旋律進行演唱。在上課之前,根據學生的狀態,圍繞音樂要素,針對性的設計鋪墊環節,讓學生快速融入教學。三 學習 目標 目 標 (達成的活 動+目標)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癩蛤蟆合小青蛙》,并感受歌曲風趣、活潑的特點。 能按節奏讀歌詞 學習力度記號mf和mp,并能運用到歌曲當中 讓學生了解保護自然、保護動物、保護生態的重要性。知識要點 力度記號中強mf和中弱mp重 點 并感受歌曲風趣、活潑的特點。難 點 掌握力度記號mf和mp,并能運用到歌曲當中四教學用具 希沃白板、電子琴、雙響筒、自制課題和頭飾五評價任務設計 評價任務 針對目標課前:音樂律動 課中:聆聽歌曲感受音樂情緒,認識和了解癩蛤蟆和小青蛙的區別 課中:認識力度記號mf和mp,并能正確運用于歌曲中 了解弱起小節 課后:認識小青蛙和癩蛤蟆的益處,明白保護蛙類,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 訓練節奏感 提升音樂感知力 解決重難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提升六教學過程教 學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技術 運用 評價 要點 設計 意圖 時間 分配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初聽歌曲,學習節奏 師生以音樂的形式問好 跟隨課件進行音樂節奏律動 3.利用多媒體課件,制作簡易動畫,創設一個月光下荷塘的情境,插入《森林狂想曲》音樂,伴著蛙叫蟬鳴聲講故事導入新課。 初步聆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 復習四二拍的強弱關系,從而引出弱起小節。 講解“念白”,教師范唱,引導學生感受念白的作用 借助打擊樂器:雙響筒,用師問生答的形式解決重點節奏型 X | X XX X X| X O | 哎 他好像 是誰 呀? 咦 他好像 是誰 呀? 哎 他是我 娃娃 嗎? 咦 他是我 爸爸 嗎? 設問:用什么音樂元素分別表現小青蛙和癩蛤蟆?利用距離的遠近表現聲音的強弱,從而引出中強mf和中弱mp 刮奏打擊樂器雙響筒,讓學生聆聽并結合生活實際想象是什么動物的聲音。想想他們聲音的區別? 學生跟著課件拍手拍腿等指示,按音樂節奏進行音樂律動 學生通過老師創設的情境,感知音樂,進入情境 聆聽歌曲,說出歌曲中的癩蛤蟆和小青蛙之間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感受歌曲中“念白”的作用 3.學著著老師的節奏,讀一讀 X | X XX X X| X O | 哎 他好像 我娃 娃 咦 他好像 我爸 爸 哎 他不是 我娃 娃 咦 他不是 我爸 爸 4.學習和區分力度記號mf和mp 5.聆聽老師用雙響筒刮奏的聲音,分析出是青蛙和蛤蟆的叫聲 視頻、PPT PPT 視頻 音頻 節奏訓練 感受音樂意境 掌握重難點節奏型 讓學生用音樂的方式進入課堂,激發學習興趣。 充分調動各種感官,使學生進入所創設情境 了解“念白”解決重難點節奏型。并通過打擊樂器雙響筒發出的聲音結合生活實際,區別癩蛤蟆和青蛙的音色 3分鐘 13分鐘學唱歌曲、角色扮演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1.按節奏讀歌詞 2.跟著旋律走向劃出旋律線 3.用“lu”模唱歌曲 4.學唱歌曲 5.分角色演唱歌曲 6.角色扮演,創編演繹 7.知識鞏固競賽游戲 設問:青蛙和蛤蟆的益處 欣賞《青蛙之歌》,讓學生明白蛙類的重要性,知道守護蛙類、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自然的重要性 1.用手劃出旋律線 2.上臺展示表演 3.上臺游戲競賽 欣賞《青蛙之歌》并思考 PPT 視頻 音頻 PPT 視頻 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參與課堂度高 鼓勵學生思考 大屏幕按音樂節奏出示旋律,讓學生更清晰明了的感受歌曲旋律,運用齊唱、分組唱等多種方式學唱歌曲,鼓勵學生分角色表演,提高學生的創造性 通過設問,引導學生思考,并欣賞視頻歌曲,讓學生明白保護蛙類,保護生態的重要性 20分鐘 3分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