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中考歷史復習三輪沖刺必背核心知識點(全國通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中考歷史復習三輪沖刺必背核心知識點(全國通用)

資源簡介

2024中考復習三輪沖刺必背核心知識點
一、中國古代史
(一)原始社會
1.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受到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1)半坡人:居住在黃河流域,種植粟,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居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制作彩陶(如人面魚紋彩陶盆),會紡織制衣。
(2)河姆渡人:居住在長江流域,種植水稻,使用骨耜,居住干欄式房屋,制作黑陶、玉器,會制作樂器,還會建造水井,使用天然漆。
2.原始農業的標志: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的出現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發展。
3.原始農業的意義: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二)夏、商、西周
1.“家天下”的出現:
(1)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標志著早期國家的產生,從此原始社會結束,奴隸社會開始。
(2)禹的兒子啟繼承了他的位置,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西周的分封制:
2.目的:穩定周初政治形勢,鞏固疆土。
3.依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
4.分封對象:宗親、功臣等。
5.諸侯的權力和義務:諸侯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進行管理,建立諸侯國,但需要向周王進納貢物,并服從周王調兵。
6.作用:加強了對地方控制,穩定了政局,擴大了統治范圍。
7.消極影響:諸侯勢力日益強大,威脅到周天子的統治地位。
西周的社會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隸。
(三)春秋戰國
1.商鞅變法:
(1)根本原因:戰國時期,鐵制農具和牛耕的使用進一步推廣,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新興地主階級的勢力增強。
(2)目的:富國強兵。
(3)時間、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變法。
(4)內容:
①政治:確立縣制,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改革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嚴明法度,禁止私斗。
②經濟: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鼓勵耕織,統一度量衡。
③軍事:獎勵軍功。
(5)作用: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為以后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2.百家爭鳴:
(1)背景:鐵制農具和牛耕的使用進一步推廣,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舊制度逐漸瓦解,新制度逐步確立;貴族壟斷教育局面被打破,形成學在民間。
(2)代表派別及主張:
①儒家:孔子(仁、以德治國)、孟子(仁政、民貴君輕)、荀子(禮治)。
②道家:老子(順應自然、無為而治)、莊子(順應自然、追求精神自由)。
③法家:韓非(以法治國、中央集權)。
④墨家:墨子(兼愛、非攻、節儉)。
(3)影響: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四)秦漢時期
1.秦統一中國:
(1)背景:戰國時期的連年戰爭,人民希望結束戰亂;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實力超過東方六國。
(2)過程: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國先后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
(3)完成統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陽,稱“始皇帝”。
(4)影響: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爭戰混亂的局面,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5)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①政治:確立中央集權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縣制)。
②經濟: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
③文化:統一文字。
④交通:統一車軌、修筑馳道。
⑤軍事:北擊匈奴,修筑長城。
2.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
(1)政治:頒布“推恩令”,削弱諸侯王國勢力;建立刺史制度,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2)思想:罷黜百家,尊崇儒術,儒家思想成為統治思想。
(3)經濟:鹽鐵專賣,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4)軍事:北擊匈奴,解除匈奴威脅。
3.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
(1)張騫通西域:
①目的:聯絡大月氏、烏孫夾擊匈奴。
②時間:公元前138年(第一次)、公元前119年(第二次)。
③意義:促進了漢朝與西域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往來,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
(2)絲綢之路:
①陸上絲綢之路:長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亞、西亞——歐洲。
②海上絲綢之路:山東——黃?!r、日本;中國東南沿?!心习雿u——馬來半島——印度洋沿岸。
③意義: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促進了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
(3)西域都護的設置:
①時間:公元前60年(西漢)。
②意義:標志著西域開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新疆在西漢時正式納入中國版圖。
(五)魏晉南北朝
1.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鮮卑族建立北魏,統一北方后,為了更好地統治中原地區。
(2)目的: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
(3)措施:遷都洛陽、改說漢語、改穿漢服、改用漢姓、鼓勵與漢族聯姻。
(4)作用:促進了民族交融,增強了北魏的實力。
2.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
(1)時期:北朝后期。
(2)特點:民族關系有時矛盾激化,甚至發生戰爭,但總體上,民族隔閡趨于消解,民族關系趨于緩和。
(3)影響:為中華民族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豐富了中華民族文化,有利于隋唐時期多民族國家的繁榮發展。
3.科技和文化:
(1)農學:賈思勰著《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
(2)數學:劉徽(割圓術)、祖沖之(圓周率)。
(3)書法:王羲之(書圣,《蘭亭集序》)。
(4)繪畫:顧愷之(《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5)雕刻:云岡石窟、龍門石窟。
(六)隋唐時期
1.科舉取士制度的創立:
(1)過程: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時,進士科的創立,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確立。
(2)意義: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加強了皇帝的權力,擴大了官吏選拔的范圍,推動了教育的發展。
2.盛唐氣象:
(1)經濟繁榮:農業(曲轅犁、筒車)、手工業(蜀錦、唐三彩)、商業(長安)。
(2)民族交融: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首領尊稱為“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
(3)開放的社會風氣:開放、充滿活力、兼容并蓄。
3.中外文化交流:
(1)遣唐使:日本派遣使節到中國學習先進文化,對日本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鑒真東渡:鑒真六次東渡,到日本傳授佛經和中國文化,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3)玄奘西行:玄奘到天竺(今印度)學習佛法,帶回大量佛經,并著《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
(七)宋元時期
1.北宋的政治:
(1)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
①措施:解除禁軍將領的兵權,控制軍隊;在中央分化相權;在地方派文臣擔任長官,頻繁調動;設置轉運使,把地方財賦收歸中央。
②影響:宋朝把中央集權強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2)重文輕武的政策:
①目的:防止武將對中央集權造成威脅。
②措施:重用文官,抑制武將;注重發展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科舉制。
2.宋代經濟的發展:
(1)經濟重心的南移:從唐朝中期開始,到南宋最后完成。
(2)農業的發展:引入占城稻,水稻產量躍居糧食作物首位;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帶成為豐饒的糧倉。
(3)手工業的興盛:絲織業、棉紡織業、制瓷業、造船業發達。
(4)商業貿易的繁榮:城市發展,出現“瓦子”;海外貿易發達;紙幣出現(交子)。
3.社會與文化:
(1)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北宋的開封、南宋的臨安、元朝的大都。
(2)都市文化生活:“瓦子”、“勾欄”、雜劇、節日習俗。
(3)宋詞:豪放派(蘇軾、辛棄疾)、婉約派(李清照)。
(4)元曲:散曲、雜劇(關漢卿《竇娥冤》)、南戲;“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
(5)史學:司馬光《資治通鑒》(編年體)。
(八)明清時期
1.朱元璋強化皇權:廢除丞相制度,權分六部;取消行省,設立“三司”;分封諸子為王;把大都督府分為五軍都督府;設立錦衣衛、東廠。
2.科舉考試的變化:
(1)八股取士:
①目的:加強思想控制。
②內容:題目必須來自“四書”“五經”,考生對題目的解釋必須以朱熹的《四書集注》為標準。
③形式:嚴格規定,由八部分組成,稱為“八股文”。
④影響:禁錮了知識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會的進步。
(2)鄭和下西洋:
①目的:提高明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用中國的貨物去換取海外的奇珍。
②條件:明朝前期國力雄厚;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先進;明朝政府的支持;鄭和的個人能力。
③概況:1405~1433年,7次,到達亞非三十多個國家,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一帶。
④意義: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網。
(3)戚繼光抗倭:
①背景:明朝中期,倭寇猖獗,嚴重威脅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安全。
②概況:戚繼光組建“戚家軍”,在臺州九戰九捷,平定了浙東地區的倭患;后又前往福建、廣東抗倭,最終平息東南沿海倭患。
③性質:反抗外來侵略的正義戰爭。
④意義:戚繼光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英雄和愛國主義者。
3.科技、建筑與文學:
(1)科技巨著:李時珍《本草綱目》、宋應星《天工開物》、徐光啟《農政全書》、徐霞客《徐霞客游記》。
(2)明長城:東起鴨綠江邊、西至嘉峪關,總長萬余里,是明代修筑長城的規模最大,歷時最久,布局更合理。
(3)北京城:明成祖時修建,1420年基本建成,1421年正式遷都北京。包括宮城、皇城、內城、外城。宮城即紫禁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
4.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1)收復臺灣和加強對臺灣的管理: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1885年臺灣正式建省。
(2)對西藏地區的管轄:確立冊封達賴、班禪制度;設置駐藏大臣;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
(3)對新疆地區的管轄:康熙平定噶爾丹叛亂;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亂;設置伊犁將軍。
(4)雅克薩之戰:康熙三次親征,打敗沙俄侵略者,簽訂《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是中國的領土。
5.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
(1)農業:清政府推行墾荒政策,興修水利,推廣高產作物,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
(2)手工業:傳統手工行業發達,出現了一些規模較大的手工工場。
(3)商業:商業發達,商品貿易興盛,形成全國性的商業網,出現了一些工商業市鎮和大商幫。
(4)人口: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長,到乾隆末年達到3億。
二、中國近代史
(一)鴉片戰爭
1.背景: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向中國走私鴉片,導致中國白銀外流,人民身心健康受到摧殘。
2.導火線: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
3.經過: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戰敗。
4.條約: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中國被迫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5.影響: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二)洋務運動
1.背景:兩次鴉片戰爭失敗和太平天國運動的刺激,清政府面臨內憂外患。
2.目的:利用西方先進技術,強兵富國,維護清王朝的封建統治。
3.時間: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4.代表人物:
(1)中央:奕 ;
(2)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5.內容:
(1)前期(自強):創辦軍用企業(安慶內軍械所、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興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
(2)后期(求富):創辦民用企業(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
6.評價:
(1)洋務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洋務運動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也沒有使中國實現富強。
(三)甲午中日戰爭與瓜分中國狂潮
1.甲午中日戰爭:
(1)背景:日本蓄謀已久,侵略朝鮮,進而侵略中國。
(2)導火線:1894年,朝鮮東學黨起義。
(3)經過:豐島海戰、平壤戰役、黃海大戰、遼東戰役、威海衛戰役,中國戰敗。
(4)《馬關條約》: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
(5)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
2.瓜分中國狂潮:
(1)甲午戰爭后,列強掀起了搶奪利權、強租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的瓜分中國狂潮。
(2)1899年,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要求利益均沾,共同奴役中國。
(四)戊戌變法
1.背景: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資產階級要求發展資本主義。
2.目的: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
3.時間:1898年。
4.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
5.內容: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
6.結果:遭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反對,歷時103天而失敗。
7.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
(1)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2)維新派缺乏群眾基礎。
(3)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勢力的阻撓。
(五)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義和團運動:
(1)背景:帝國主義侵略加劇,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2)口號:“扶清滅洋”。
(3)評價: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帶有盲目排外的性質。
2.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原因:列強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擴大對中國的侵略。
(2)經過:1900年,八國聯軍(英、法、德、美、日、俄、意、奧)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帝西逃。
(3)條約:1901年,清政府被迫與列強簽訂《辛丑條約》,賠款白銀4.5億兩,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北京,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
(4)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六)辛亥革命
1.武昌起義:
(1)時間:1911年10月10日。
(2)地點:武昌。
(3)結果:起義軍成立湖北軍政府,黎元洪為都督。
2.中華民國的建立:
(1)時間:1912年1月1日。
(2)地點:南京。
(3)臨時大總統:孫中山。
(4)意義: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
3.《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頒布:1912年3月11日。
(2)內容:主權在民;自由平等;三權分立。
(3)意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肯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
4.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1)經過: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迫使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竊取革命果實。
(2)結果: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中國仍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①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②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有改變。
(七)新文化運動
1.背景:中華民國成立后,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政治混亂,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認為必須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
2.時間:1915年—1923年。
3.陣地:《新青年》雜志。
4.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
5.內容:
①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專制和愚昧。
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③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6.意義:
(1)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五四運動作了思想準備。
(2)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八)五四運動
1.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2.爆發:
(1)時間:1919年5月4日。
(2)主力:學生。
(3)口號:“外爭主權,內懲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3.擴大:
(1)時間:6月。
(2)主力:工人階級。
(3)結果:取得初步勝利。
4.意義:
(1)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2)五四運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準備。
(九)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1)背景: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影響。
(2)傳播:李大釗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各地建立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
(3)影響:馬克思主義開始與中國工人運動結合起來。
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時間:1921年7月。
(2)地點:上海(后轉移到嘉興南湖)。
(3)代表:毛澤東、董必武等13人。
(4)內容: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確定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
(5)意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十)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1.國共合作:
(1)背景: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進行反帝反封建斗爭。
(2)中共三大:決定同國民黨合作。
(3)國民黨一大:確立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
(4)黃埔軍校:1924年5月在廣州成立,為國民革命軍培養了大批軍事和政治人才。
2.北伐戰爭:
(1)目的:推翻北洋軍閥統治。
(2)時間:1926年7月—1928年。
(3)結果:基本消滅吳佩孚、孫傳芳主力,取得重大勝利。
3.失敗:
(1)原因: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先后發動反革命政變,國共合作破裂。
(2)結果:國民黨建立南京國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
(十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1.南昌起義:
(1)時間:1927年8月1日。
(2)地點:江西南昌。
(3)領導人: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
(4)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2.秋收起義:
(1)時間:1927年9月。
(2)地點:湖南、江西邊界。
(3)領導人:毛澤東。
3.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
(1)時間:1927年10月。
(2)地點:井岡山。
(3)領導人:毛澤東。
(4)意義: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探索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
4.井岡山會師:
(1)時間:1928年4月。
(2)人物:朱德、陳毅與毛澤東。
5.古田會議:
(1)時間:1929年12月。
(2)內容:肯定了毛澤東關于“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
(3)意義: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保證了中國共產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6.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成立:
(1)時間:1931年11月。
(2)地點:江西瑞金。
(3)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毛澤東。
7.紅軍長征:
(1)原因: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2)時間: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3)路線:江西瑞金出發,經過湘江戰役、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突破臘子口,最后三大主力紅軍在甘肅會寧會師。
(4)遵義會議:
①時間:1935年1月。
②內容:糾正了“左”傾錯誤路線,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
③意義: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5)意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十二)抗日戰爭
1.七七事變:
(1)時間:1937年7月7日。
(2)地點:北平郊外盧溝橋。
(3)影響: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
2.第二次國共合作:
(1)背景:民族危亡空前嚴重,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共同抗日。
(2)形成標志:1937年9月,國民黨發表國共合作宣言。
(3)意義: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是中華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保證。
3.淞滬會戰:
(1)時間:1937年8月13日—11月。
(2)地點:上海。
(3)影響:打破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粉碎了“速勝論”,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戰信心。
4.南京大屠殺:
(1)時間:1937年12月。
(2)地點:南京。
(3)罪行:日軍屠殺中國平民和戰俘達30萬人以上。
5.平型關大捷:
(1)時間:1937年9月。
(2)地點:山西平型關。
(3)指揮者: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長林彪。
(4)意義:是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6.百團大戰:
(1)時間:1940年8月。
(2)地點:華北。
(3)指揮者: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
(4)意義: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
7.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作用:中流砥柱的作用——堅持抗戰,積極發動群眾,開展敵后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
8.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和意義:
(1)原因:國共合作,全民族抗戰;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
(2)意義:中國人民取得了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十三)解放戰爭
1.背景: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發動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解放戰爭。
2.三大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基本消滅了國民黨軍隊主力。
3.渡江戰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解放南京。
4.新中國的成立:
(1)時間:1949年10月1日。
(2)地點:北京。
(31)意義: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三、中國現當代史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1.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時間:1949年9月。
(2)地點:北平。
(3)內容:通過了《共同綱領》,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決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改北平為北京。
(4)意義: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2.開國大典:
(1)時間:1949年10月1日。
(2)地點:北京天安門廣場。
(3)意義: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3.新中國成立的意義:
(1)國內意義: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2)國際意義: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
(二)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1.第一個五年計劃:
(1)時間:1953—1957年。
(2)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3)內容: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
(4)成就:第一個五年計劃超額完成,初步改變了中國工業落后的面貌。
2.三大改造:
(1)內容: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2)方式:農業和手工業實行合作化,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公私合營。
(3)意義: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基本建立起來。
(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1)時間:1978年12月。
(2)地點:北京。
(3)內容: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
(4)意義: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2.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1)內容: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2)意義: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3.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1)內容:增強企業活力,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實行多種經營方式。
(2)意義:促進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
4.經濟特區的建立:
(1)時間:1980年。
(2)地點:廣東省深圳、珠海、汕頭、廈門。
(3)意義:為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國內的進一步改革,擴大對外經濟交流,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4)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5.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時間:2001年12月。
(2)意義: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為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
6.科技文化成就:
(1)“兩彈一星”:原子彈、導彈、人造地球衛星。
(2)載人航天: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神舟七號載人飛船。
(3)雜交水稻:袁隆平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
(4)青蒿素:屠呦呦團隊研制出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四、世界古代史
(一)古埃及文明
1.尼羅河:古埃及文明發源于非洲東北部的尼羅河流域,尼羅河定期泛濫,為兩岸留下肥沃的淤泥,有利于農業生產,因此古埃及被譽為“尼羅河的贈禮”。
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和古埃及人高超的智慧。
3.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成就。
(二)古希臘文明
1.城邦:
(1)突出特點:“小國寡民”。
(2)居民:公民(享有政治權利)和非公民(外邦人和奴隸)。
2.雅典民主政治:
(1)時間:公元前5世紀。
(2)內容:公民大會、五百人議事會、民眾法庭、十將軍委員會、陶片放逐法。
(3)特點:實行直接民主,成年男性公民享有參政權利。
(4)局限性:婦女、奴隸和外邦人沒有公民權。
(三)羅馬帝國
1.疆域:地跨歐、亞、非三洲,是古代世界疆域最為遼闊的帝國之一。
2.法律:制定了《十二銅表法》和《民法大全》,是古代羅馬法律的集大成,對后世法律產生了深遠影響。
(四)西歐封建社會
1.封建制度:
(1)封君封臣制:封君賜予封臣土地,封臣向封君效忠,服兵役。
(2)影響:形成了西歐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
2.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
(1)城市:10世紀起,西歐城市快速發展,市民階層逐漸形成,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
(2)大學:12世紀,西歐大學興起,打破了教會對教育的壟斷,促進了歐洲教育和學術的發展。
五、世界近代史
(一)新航路的開辟
1.背景:
(1)經濟根源:歐洲商品經濟發展,需要開辟新的貿易市場和原料產地。
(2)社會根源:馬可·波羅的游記激發了歐洲人對東方的向往。
(3)直接原因:奧斯曼帝國控制了東西方貿易的傳統商路。
2.條件:
(1)地理知識的進步。
(2)造船和航海技術的進步。
(3)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3.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1)迪亞士:到達非洲好望角。
(2)達·伽馬:開辟了從歐洲繞過非洲好望角到達印度的新航路。
(3)哥倫布:到達美洲,發現了“新大陸”。
(4)麥哲倫:船隊首次完成環球航行。
4.影響:
(1)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
(2)加速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
(3)歐洲殖民擴張開始,給亞非拉人民帶來災難。
(二)殖民擴張與爭霸
1.三角貿易:
(1)路線:歐洲——非洲——美洲——歐洲。
(2)內容:歐洲人販賣黑奴到美洲,從美洲運回種植園經濟產品到歐洲。
(3)影響:給非洲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2.殖民爭霸:
(1)荷蘭:被稱為“海上馬車夫”,在亞洲、非洲、美洲建立殖民地。
(2)法國:在北美洲、非洲和亞洲建立殖民地。
(3)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成為海上霸主,在北美洲建立殖民地,并通過戰爭打敗荷蘭和法國,成為最大的殖民帝國。
(三)資產階級革命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時間:17世紀中期。
(2)性質: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的推翻君主專制的革命。
(3)結果:處死了國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國,頒布《航海條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2.法國大革命:
(1)背景:法國封建專制阻礙資本主義發展,社會矛盾尖銳。
(2)開始: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
(3)重要文獻:《人權宣言》。
(4)影響: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傳播了自由民主思想,對世界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3.美國獨立戰爭:
(1)原因:英國殖民統治阻礙北美資本主義發展。
(2)領導人:華盛頓。
(3)重要文獻:《獨立宣言》。
(4)影響: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
(四)工業革命
1.第一次工業革命:
(1)時間:18世紀60年代開始。
(2)發源地:英國。
(3)主要發明:珍妮紡紗機、瓦特改良蒸汽機、火車機車。
(4)影響: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產生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兩大階級;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確立了對世界的統治。
2.第二次工業革命:
(1)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
(2)主要成就:電力、內燃機、新材料、新通訊手段。
(3)影響:進一步提高了生產力,人類進入“電氣時代”;加速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出現了壟斷組織;資本主義國家對外擴張加劇。
(五)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背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產生了資本主義制度無法克服的矛盾。
2.代表人物:馬克思、恩格斯。
3.主要著作:《共產黨宣言》。
4.主要內容:
(1)資本主義社會必然被共產主義社會代替。
(2)闡述了無產階級革命理論。
5.意義:
(1)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2)為無產階級解放斗爭指明了方向。
(六)第一次世界大戰
1.原因: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激化,爭奪世界霸權。
2.時間:1914—1918年。
3.主要參戰國:
(1)協約國:英國、法國、俄國、美國等。
(2)同盟國: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等。
4.結果:協約國取得勝利。
5.影響:
(1)給世界帶來巨大災難。
(2)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
(3)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覺醒。
六、世界現代史
(一)俄國十月革命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使俄國國內矛盾激化。
2.時間:1917年11月。
3.領導人:列寧。
4.意義:
(1)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2)推動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
(3)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
(二)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
1.巴黎和會:
(1)時間:1919年。
(2)內容:簽訂《凡爾賽和約》,懲罰德國。
(3)影響: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國際新秩序;和約過于苛刻,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禍根。
2.華盛頓會議:
(1)時間:1921—1922年。
(2)內容:簽訂《九國公約》,調整帝國主義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關系。
(3)影響:維持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三)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1.新經濟政策:
(1)時間:1921年。
(2)內容: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允許自由貿易,發展商品經濟。
(3)意義:調動了勞動者的積極性,促進了蘇聯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2.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
(1)時間:20世紀20—30年代。
(2)內容:制定和實施五年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3)意義:使蘇聯迅速實現了工業化,成為工業強國。
(四)羅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蕭條。
2.時間:1933年。
3.內容:
(1)整頓金融體系。
(2)加強對工業的指導。
(3)調整農業政策。
(4)推行“以工代賑”。
(5)建立社會保障制度。
4.意義:
(1)使美國經濟逐步復蘇。
(2)緩和了社會矛盾。
(3)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
(五)第二次世界大戰
1.原因: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激化,爭奪世界霸權。
2.時間:1939—1945年。
3.主要參戰國:
(1)法西斯軸心國:德國、意大利、日本。
(2)反法西斯同盟國:中國、蘇聯、美國、英國等。
4.結果:反法西斯同盟國取得勝利。
5.影響:
(1)給世界帶來巨大災難。
(2)促進了世界格局的轉變。
(3)加速了殖民體系的瓦解。
(4)為世界和平力量的壯大創造了條件。
(六)冷戰
1.背景:二戰后,美蘇兩國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的沖突。
2.時間:20世紀40年代中期—20世紀90年代初。
3.內容:美蘇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進行對抗。
4.影響:
(1)威脅世界和平與安全。
(2)推動了世界科技的發展。
(3)促進了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七)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1.歐洲的聯合:
(1)背景:二戰后,西歐國家實力削弱,需要聯合自強。
(2)過程: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聯盟。
(3)意義:促進了歐洲經濟的發展,提高了歐洲的國際地位。
2.美國的霸權:
(1)背景:二戰后,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頭號強國。
(2)表現: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推行霸權主義政策。
(3)影響:對世界和平與發展造成威脅。
3.日本的崛起:
(1)背景:美國的扶持和日本自身的努力。
(2)表現:經濟高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4.社會保障制度:
(1)背景:二戰后,西方國家為了緩和社會矛盾。
(2)內容:建立各種社會福利制度,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
(3)意義: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八)世界多極化趨勢
1.背景:冷戰結束后,世界格局發生深刻變化。
2.表現:美國實力相對下降,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等力量崛起。
3.意義: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促進世界多極化發展。
(九)經濟全球化
1.背景:
(1)科技進步和生產力發展。
(2)跨國公司的發展。
(3)國際貿易和投資的擴大。
2.表現: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形成全球化的市場。
3.影響:
(1)積極: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
(2)消極: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不平衡,帶來了環境污染等問題。
(十)世界貿易組織
1.成立時間:1995年。
2.宗旨: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發展,提高人類生活水平。
3.作用:規范國際貿易秩序,促進世界經濟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江县| 峨眉山市| 重庆市| 平南县| 建瓯市| 罗甸县| 黑山县| 广灵县| 遵义市| 苗栗县| 壶关县| 巫山县| 宁陕县| 嘉义市| 沿河| 申扎县| 永顺县| 库尔勒市| 赤城县| 望城县| 甘孜县| 保定市| 南华县| 潼南县| 马龙县| 怀柔区| 吉安市| 南平市| 明水县| 平邑县| 淮北市| 合阳县| 綦江县| 海城市| 元阳县| 阜宁县| 扎囊县| 太谷县| 山西省| 宁城县| 夏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