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G大調弦樂小夜曲》教案一、教學目標1、有興趣地欣賞室內樂《G大調弦樂小夜曲》,感受多聲部音樂豐富多彩的音響結構形式,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2、通過聆聽、哼唱《G大調弦樂小夜曲》熟悉其主題旋律。3、進一步了解奏鳴曲式結構。二、教學重點感受《G大調弦樂小夜曲》豐富多彩的音響結構形式三、教學難點在復聽全曲過程中,分辨出音樂主題四、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1、猜猜他是誰?教師:今天老師要介紹的這位作曲家特別有名,請大家根據老師的描述判斷他究竟是誰。老師將會介紹他的特征,請大家搶答:他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作曲家之一他是奧地利人他與海頓、貝多芬并稱為“維也納古典樂派三杰”他被人們稱為“音樂神童”同學們是不是認為這位音樂大師太不可思議了、太神了?是的,他就是被后人稱為音樂神童的莫扎特。2、今天我們就來一起進入莫扎特的音樂世界,看看今天他在《G大調弦樂小夜曲》中給我們講述什么故事(二)賞析《G大調弦樂小夜曲》第一樂章播放《G大調弦樂小夜曲》第一樂章呈示部(A)音頻音樂主題1(1)教師:請大家認真聆聽后回答:它的旋律和節奏有著怎樣的特點?音樂以活潑明快、流暢的節奏和短促、華麗的八分音符組成了歡樂的旋律,充滿了明朗的色彩和青春氣息,接著樂曲出現輕盈優美的舞曲搬的旋律。教師:我想請一組同學用“beng”來唱一唱旋律,看看能不能唱出這種激昂有力的感覺。所有的同學一起來試一試(學生哼唱)大家可以發現,齊唱比獨唱更能夠表達出這種激昂的感覺,所以,在樂曲的開始,莫扎特讓五把音域不同的提琴齊奏這一句旋律。再來演唱一次,這一次,我們想象手中擁有樂器,邊唱邊演奏出來。提醒大家,我們要用聲音和動作表現出這一句的激昂有力。(教師示范,學生邊唱邊模仿)音樂主題2教師:同學們的演奏感覺很棒!我們再來聽聽第二主題,和前一句相比,這一句的情緒有了怎樣的變化?提問:大家從圖形中觀察到了什么?感受到了音樂的哪些要素?學生交流,教師總結:開始的節奏很舒緩,中間部分有一點向下滑動的裝飾音,旋律有著柔美的線條,尾部的節奏富有彈性。讓我們拿出手,一邊用“啦”唱一邊把這樣的線條劃出來。音樂主題3教師:當第三個主題出現的時候,請大家仔細觀察我的動作,想想我的動作會讓你產生怎樣的聯想?學生聆聽,教師用動作表現。學生討論,師生交流。律動感受教師:請再聽一聽,模仿老師的動作再次聆聽,學生嘗試在音樂中邊哼唱邊用動作表現。音樂主題4教師:音樂片段給你什么感受?主題中出現的“顫音”如何用動作表示?學生交流,師生討論小總結:請學生根據自己對音樂主題的理解,給每個主題命名,方便記憶。課堂練習聆聽呈示部音樂片段,寫出音樂主題出現的順序(教師指導)分別聆聽展開部、再現部音樂片段,學生自主完成主題順序。7、完整欣賞全曲視頻完整觀看視頻,邊聽邊看邊感受整首樂曲的情緒以及音樂主題。8、根據剛寫出的音樂主題順序,引出奏鳴曲式結構,講解奏鳴曲式曲式結構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尾聲呈示部:主部主題----連接部----副部主題----結束部展開部:建立在主部主題和副部主題上再現部:再現呈示部五、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莫扎特的音樂有了怎樣的認識?教師:在音樂的世界里,像這樣經典的作品還有許多,音樂大師們為我們留下來了一筆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希望喜歡的同學下去自己可以繼續去欣賞一些作品。感受音樂在其中的魅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