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3-2024學年高二化學下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專題06烴的衍生物(考點清單)(講練)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3-2024學年高二化學下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專題06烴的衍生物(考點清單)(講練)

資源簡介

清單06 烴的衍生物
01 鹵代烴
一、鹵代烴的概述
1.鹵代烴的概念和官能團
(1)概念
烴分子中的氫原子被鹵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稱為鹵代烴。
(2)官能團
鹵代烴分子中一定存在的官能團是碳鹵鍵,單鹵代烴可簡單表示為R—X(X=F、Cl、Br、I)。飽和單鹵代烴的分子通式為CnH2n+1X(n≥1)。
2.鹵代烴的分類
鹵代烴
3.鹵代烴的命名
鹵代烴的命名一般用系統命名法,以烷、烯、炔、苯為母體,鹵素原子為取代基。例如:
(2-氯丁烷)、CH2=CH—Cl(氯乙烯)、(1,2-二溴乙烷)
4.鹵代烴的物理性質
二、鹵代烴的化學性質(以溴乙烷為例)
1.溴乙烷
溴乙烷的分子式為C2H5Br,結構簡式為CH3CH2Br,它是無色液體,沸點較低,密度比水的大,難溶于水,可溶于多種有機溶劑。
2.鹵代烴的化學性質
(1)取代反應
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 ①中溶液分層;②中有機層厚度減小;④中有淺黃色沉淀生成
實驗解釋 溴乙烷與NaOH溶液共熱生成了Br-
化學方程式 CH3CH2Br+NaOHCH3CH2OH+NaBr
反應類型 取代反應,也稱水解反應
反應機理 在鹵代烴分子中,由于鹵素原子的電負性比碳原子的大,使C—X的電子向鹵素原子偏移,進而使碳原子帶部分正電荷(δ+),鹵素原子帶部分負電荷(δ-),這樣就形成一個極性較強的共價鍵:Cδ+—Xδ-。因此,鹵代烴在化學反應中,C—X較易斷裂,使鹵素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所取代,生成負離子而離去
應用 可用于制取醇,如:CH3Cl+NaOHCH3OH+NaCl(制一元醇)、+2NaOH+2NaBr(制二元醇)、+NaOH+NaBr(制芳香醇)
(2)消去反應
將溴乙烷與強堿(如NaOH或KOH)的乙醇溶液共熱,溴乙烷可以從分子中脫去HBr,生成乙烯。
有機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從一個分子中脫去一個或幾個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含不飽和鍵的化合物的反應叫做消去反應(消除反應)。反應機理為:。
3.鹵代烯烴
鹵代烯烴的某些化學性質與烯烴的相似,能發生加成反應和加成聚合反應。例如,氯乙烯能加成聚合生成聚氯乙烯。n→
【例1】
(23-24高二上·廣東珠海·期中)
1.下列反應不屬于取代反應的是
A.溴乙烷與氫氧化鈉水溶液共熱
B.溴乙烷與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共熱
C.甲烷與氯氣光照
D.苯與液溴的混合液滴到鐵屑中
02 醇
一、醇的概述
羥基與飽和碳原子相連的化合物稱為醇。
1.醇的分類
(1)根據醇分子中所含羥基的數目,可以分為
一元醇:如甲醇(CH3OH)
二元醇:如乙二醇()
多元醇:如丙三醇(又叫甘油)()
(2)根據烴基種類,可以分為
脂肪醇:如飽和醇乙醇(CH3CH2OH)、不飽和醇丙烯醇(CH2=CH—CH2OH)
脂環醇:如環己醇()
芳香醇:如苯甲醇()
其中由鏈狀烷烴衍生出來的一元醇,叫做飽和一元醇,通式:CnH2n+1OH(n≥1),可簡寫為R—OH。
2.醇的物理性質
(1)三種重要的醇
名稱 狀態 溶解性 用途
甲醇 無色、具有揮發性的液體 易溶于水 化工原料,車用燃料
乙二醇 無色、黏稠的液體 易溶于水和乙醇 化工原料,汽車防凍液
丙三醇 化工原料,配制化妝品
(2)物理性質
①在水中的溶解度
a.飽和一元醇隨分子中碳原子數的增加而降低;
b.羥基個數越多,溶解度越大。
②沸點
a.相對分子質量相近的醇和烷烴相比,醇的沸點遠遠高于烷烴;
b.飽和一元醇隨分子中碳原子數的增加,沸點逐漸升高;
c.碳原子數目相同,羥基的個數越多沸點越高。
二、醇的化學性質——以乙醇為例
1.取代反應
(1)醇與氫鹵酸的取代反應
乙醇與濃氫溴酸混合加熱:。
(2)醇分子間脫水成醚的取代反應
乙醚是一種無色、易揮發的液體,有特殊氣味,具有麻醉作用,易溶于有機溶劑。像乙醚這樣由兩個烴基通過一個氧原子連接起來的化合物叫做醚,醚的結構可用R—O—R′來表示。
(3)酯化反應
乙醇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2.消去反應
實驗裝置
實驗操作 ①在圓底燒瓶中加入乙醇和濃硫酸(體積比約為1∶3)的混合液20 mL,放入幾片碎瓷片(防止暴沸),加熱,迅速升溫至170℃;②將生成的氣體先通入氫氧化鈉溶液除去雜質,再分別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實驗現象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實驗結論 乙醇在濃硫酸的作用下,加熱到170 ℃,發生消去反應,生成乙烯:
(2)醇的消去反應規律
醇發生消去反應(分子內脫水)的斷鍵位置:
①醇發生消去反應的必備條件:有β-C原子,且β-C原子上必須連有氫原子,否則不能發生消去反應。
如:CH3OH、(CH3)3CCH2OH、不能發生消去反應生成烯烴。
②若醇分子中α-C原子連接兩個或三個β-C,且β-C原子上均有氫原子時,發生消去反應時可能生成不同的產物。例如:
發生消去反應的產物為或。
③二元醇發生消去反應后可能在有機化合物中引入碳碳三鍵或兩個碳碳雙鍵。如:
發生消去反應可生成HC≡CH。
3.氧化反應
(1)催化氧化
①乙醇在銅或銀作催化劑及加熱的條件下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乙醛,
化學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②醇的催化氧化規律
a.醇分子中與—OH相連的碳原子上有氫原子時,才能發生催化氧化反應。反應時,羥基(—OH)上的氫原子及與羥基相連的碳原子上的氫原子脫去,形成碳氧雙鍵。
b.醇能否被氧化以及被氧化的產物的類別,取決于與羥基相連的碳原子上的氫原子的個數,具體分析如下:
(2)強氧化劑氧化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溶液由橙色變成綠色
乙醇能被酸性重鉻酸鉀(或KMnO4)溶液氧化,其氧化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
(3)燃燒
乙醇燃燒的化學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
4.置換反應
乙醇與金屬鈉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C2H5OH+2Na→2C2H5ONa+H2↑。
【例2】
(23-24高二下·北京·期中)
2.用如圖裝置制備(反應放熱)并收集乙酸乙酯。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加熱試管A,溶液上方產生油狀液體,是乙酸乙酯等物質液化所致
B.一段時間后,試管中液體逐漸變黑,是由于濃硫酸使乙醇等物質發生了炭化
C.由于該反應放熱,所以升高溫度不利于提高乙酸乙酯單位時間的產率
D.振蕩試管,產生氣泡,發生反應:
03 酚
一、苯酚的結構與物理性質
1.酚的概述
2.苯酚的組成與結構
3.苯酚的物理性質
二、苯酚的化學性質
由于苯酚中的羥基與苯環直接相連,苯環與羥基之間的相互作用使酚羥基在性質上與醇羥基有顯著差異。
1.酸性
(1)+CO2+H2O→+NaHCO3。
(2)苯酚在水溶液中呈弱酸性,故俗稱石炭酸,且酸性:H2CO3>>HCO。
(3)由于苯酚中的羥基和苯環直接相連,相互影響,使酚羥基中的氫原子比醇羥基中的氫原子更活潑。
2.取代反應
(1)+3Br2→↓+3HBr
(2)在苯酚分子中,羥基和苯環相互影響,使苯環在羥基的鄰、對位上的氫原子較易被取代。
(3)苯酚與溴的反應很靈敏,可用于苯酚的定性檢驗和定量測定。
3.顯色反應
苯酚能與FeCl3溶液反應,使溶液顯紫色。酚類物質一般都可以與FeCl3溶液作用顯色,可用于檢驗其存在。
基團間的相互影響
(1)苯環對支鏈的影響
①烷烴和苯均不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而苯的同系物一般可被其氧化成苯甲酸。
②苯環對羥基的影響,使得酚羥基部分電離顯弱酸性。
(2)支鏈對苯環的影響
①甲基對苯環的影響,使得甲苯與硝酸反應生成2,4,6-三硝基甲苯。
②酚羥基對苯環的影響,使得苯酚與飽和溴水反應生成2,4,6-三溴苯酚。
【例3】
(23-24高二下·江蘇南京·期中)
3.四環素是一種廣譜性抗生素,能高效抑制多種細菌感染。它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1個四環素分子中含5個手性碳原子
B.四環素分子中含氧官能團有醇羥基、酚羥基和酮羰基
C.四環素分子與溴水只能發生取代反應
D.四環素分子不易與O2反應
04 醛和酮
一、乙醛
1.乙醛的結構
乙醛的分子式:C2H4O,結構式:,結構簡式:CH3CHO,官能團:—CHO或。
2.乙醛的物理性質
乙醛是無色、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密度比水的小,沸點:20.8 ℃,易揮發,易燃燒,能與水、乙醇等互溶。
3.乙醛的化學性質
乙醛分子中的醛基官能團對乙醛的化學性質起決定作用。
(1)加成反應
①催化加氫(又稱還原反應)
+H2CH3—CH2—OH
②與HCN加成
+H—CN
2-羥基丙腈
(2)氧化反應
①與銀氨溶液反應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向A中滴加氨水,現象為先產生白色沉淀,繼續滴加氨水沉淀溶解,溶液變澄清,加入乙醛,水浴加熱一段時間后,現象為試管內壁出現一層光亮的銀鏡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中:AgNO3+NH3·H2O=AgOH↓(白色)+NH4NO3、AgOH+2NH3·H2O=[Ag(NH3)2]OH+2H2O;C中:CH3CHO+2[Ag(NH3)2]OH2Ag↓+CH3COONH4+3NH3+H2O
實驗結論 [Ag(NH3)2]OH是一種弱氧化劑,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而Ag+被還原成Ag。由于生成的銀附著在試管壁上形成銀鏡,所以該反應又叫銀鏡反應
用途 檢驗醛基
銀鏡反應實驗的注意事項
a.試管要潔凈——先用熱堿洗滌,再用蒸餾水沖洗。
b.銀氨溶液必須現用現配,不可久置。
c.配制銀氨溶液時,氨水不能過量。
d.銀鏡反應要在堿性條件下進行,且需水浴加熱,反應過程中不能振蕩試管。
e.實驗結束后,試管內壁上附著的單質銀可用稀硝酸進行洗滌。
②與新制氫氧化銅反應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A中出現藍色絮狀沉淀,滴入乙醛,加熱至沸騰后,C中有磚紅色沉淀產生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中:2NaOH+CuSO4=Cu(OH)2↓+Na2SO4;C中: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
實驗結論 新制Cu(OH)2是一種弱氧化劑,能把乙醛氧化,而Cu(OH)2被還原成磚紅色Cu2O沉淀
用途 檢驗醛基
a.Cu(OH)2必須是新制的。
b.制取Cu(OH)2時,NaOH溶液一定要過量,保證所得溶液呈堿性。
c.反應必須加熱,但加熱時間不宜過長,避免Cu(OH)2分解。
③催化氧化
乙醛在一定溫度和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能被氧氣氧化成乙酸:2+O22。
二、醛類和酮
羰基()的碳原子與一個氫原子相連便形成了醛基()。烴基(或氫原子)與醛基相連而構成的化合物叫做醛。飽和一元醛通式:CnH2nO(n≥1)。
1.醛類
(1)常見的醛
①甲醛是最簡單的醛,又叫蟻醛,結構式:,是一種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它的水溶液(又稱福爾馬林)具有殺菌、防腐性能,可用于消毒和制作生物標本。
②苯甲醛()是最簡單的芳香醛,俗稱苦杏仁油,是一種有苦杏仁氣味的無色液體,是制造染料、香料及藥物的重要原料。
(2)醛類的化學性質
醛類的化學性質與乙醛類似,一般情況下,能被還原成醇,被氧化成羧酸,可以發生銀鏡反應,能與氰化氫加成。
【特別提醒】甲醛中碳原子采取sp2雜化,4個原子共平面,其結構可以看作兩個醛基:。因此與銀氨溶液或新制氫氧化銅反應時,相當于兩個醛基的用量,且。
2.酮
羰基與兩個烴基相連的化合物叫做酮,其結構可表示為,飽和一元酮的通式為CnH2nO(n≥3)。
(1)丙酮
丙酮是最簡單的酮,結構簡式:。
①物理性質
常溫下,丙酮是無色透明的液體,沸點:56.2 ℃,易揮發,能與水、乙醇等互溶。
②化學性質
不能被銀氨溶液、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劑氧化,但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能催化加氫生成醇,也能與氰化氫加成。
+H2;
+HCN。
(2)酮的應用
酮是重要的有機溶劑和化工原料,丙酮可用作化學纖維、鋼瓶儲存乙炔等的溶劑,還用于生產有機玻璃、農藥和涂料等。
醛和酮的區別與聯系
醛 酮
官能團 醛基: 酮羰基:
官能團位置 碳鏈末端(最簡單的醛是甲醛) 碳鏈中間(最簡單的酮是丙酮)
結構通式 (R為烴基或氫原子) (R、R′均為烴基)
聯系 碳原子數相同的飽和一元脂肪醛和飽和一元脂肪酮互為同分異構體
【例4】
(23-24高二下·天津·期中)
4.是合成藥物查爾酮類抑制劑的中間體,可由在一定條件下制得: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反應中加入,能提高的轉化率 B.和可以用溶液鑒別
C.與的加成產物分子中含2個手性碳原子 D.一個分子中有11個鍵
05 羧酸
一、羧酸的結構和物理性質
1.羧酸的結構及分類
(1)羧酸的概念:羧酸是由烴基(或氫原子)與羧基()相連而構成的有機化合物。
(2)官能團:羧基(或—COOH)。
(3)分子通式:飽和一元脂肪酸的分子通式為CnH2nO2(n≥1)或CnH2n+1COOH(n≥0)。
(4)羧酸的分類
①根據與羧基相連的烴基的不同
②根據羧酸分子中羧基的數目
2.常見的羧酸
典型羧酸 物理性質 主要用途
甲酸(蟻酸)HCOOH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有腐蝕性,能與水、乙醇等互溶 在工業上可用作還原劑,也是合成醫藥、農藥和染料等的原料
苯甲酸(安息香酸) 無色晶體,易升華,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可用于合成香料、藥物等,其鈉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劑
乙二酸(草酸)HOOC—COOH 無色晶體,通常含有兩分子結晶水,可溶于水和乙醇 化學分析中常用的還原劑,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3.羧酸的物理性質
(1)溶解性
甲酸、乙酸等分子中碳原子數較少的羧酸能夠與水互溶,隨著分子中碳原子數的增加,一元羧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迅速減小,甚至不溶于水。高級脂肪酸是不溶于水的蠟狀固體。
(2)熔、沸點
羧酸的熔、沸點隨碳原子數的增多而升高,且與相對分子質量相當的其他有機化合物相比,沸點較高,這與羧酸分子間可以形成氫鍵有關。
4.羧酸的系統命名法
(1)選主鏈:選擇含有羧基的最長碳鏈作為主鏈,按主鏈碳原子數稱為某酸。
(2)編號位:在選取的主鏈中,從羧基碳原子開始給主鏈上的碳原子編號。
(3)定名稱:在“某酸”名稱之前加上取代基的位次號和名稱。
二、羧酸的化學性質
1.酸性
羧酸的化學性質主要取決于羧基官能團。由于受氧原子電負性較大等因素的影響,當羧酸發生化學反應時,羧基結構中以下兩個部位的化學鍵容易斷裂。
當O—H斷裂時,會解離出H+,使羧酸表現出酸性;當C—O斷裂時,—OH可以被其他基團取代,生成酯、酰胺等羧酸衍生物。
2.酯化反應
(1)酯化反應的機理
羧酸和醇在酸催化下生成酯和水的反應叫酯化反應,屬于取代反應。
使用同位素示蹤法,證實羧酸與醇發生酯化反應時,羧酸脫去羧基中的羥基,醇脫去羥基中的氫。如在濃硫酸催化作用下,醋酸與乙醇(CH3CH218OH)發生酯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酯化反應是可逆反應:
①使用濃硫酸作吸水劑,使平衡右移;
②由于乙酸乙酯的沸點比乙酸、乙醇都低,因此從體系中不斷蒸出乙酸乙酯,使平衡右移;
③增加乙酸或乙醇的量,使平衡右移。
(2)酯化反應的基本類型
①生成鏈狀酯
a.一元羧酸與一元醇的反應
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b.一元羧酸與二元醇或二元羧酸與一元醇的反應
2CH3COOH++2H2O,
+2CH3CH2OH+2H2O。
②生成環狀酯
a.多元醇與多元羧酸進行分子間脫水形成環酯
+2H2O。
b.羥基酸分子間脫水形成環酯
+。
c.羥基酸分子內脫水形成環酯
+H2O。
醇、酚、羧酸分子中羥基氫原子的活潑性比較
名稱 乙醇 苯酚 乙酸
結構簡式 CH3CH2OH CH3COOH
羥基氫原子的活潑性 不能電離 能電離 能電離
酸性 中性 極弱酸性 弱酸性
與Na反應 放出H2 放出H2 放出H2
與NaOH反應 不反應 反應 反應
與Na2CO3反應 不反應 反應 反應
與NaHCO3反應 不反應 不反應 反應
由上表可知,常見分子(離子)中羥基氫原子的活潑性順序為RCOOH>H2CO3>> HCO>ROH。運用上述反應現象的不同,可判斷有機物分子結構中含有的羥基類型。
【例5】
(23-24高二下·江蘇淮安·期中)
5.化合物Z是合成沙丁胺醇的重要中間體,其合成路線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X中的官能團為羧基、酯基
B.Y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縮聚反應
C.X與Z可用FeCl3溶液鑒別
D.Z與足量H2的加成產物分子中有3個手性碳原子
06 羧酸衍生物
一、酯
1.酯的結構特點
(1)概念
酯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產物,可簡寫為RCOOR′。
(2)官能團:酯基()。
(3)通式
①酯的通式一般為RCOOR′或,其中R代表任意的烴基或氫原子,R′是任意的烴基,R和R′都是烴基時,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②飽和一元羧酸和飽和一元醇形成的酯的通式是CnH2nO2(n≥2)。
2.酯的物理性質、存在及命名
(1)物理性質
低級酯是具有芳香氣味的液體,密度一般比水小,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許多酯也是常用的有機溶劑。
(2)存在
酯類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如蘋果里含有戊酸戊酯,菠蘿里含有丁酸乙酯,香蕉里含有乙酸異戊酯等。
(3)命名
酯的命名是根據生成酯的酸和醇命名為某酸某酯,如HCOOCH2CH3命名為甲酸乙酯。
命名為苯甲酸乙酯,命名為二乙酸乙二酯,命名為乙二酸二乙酯。
3.酯的化學性質
酯可以發生水解反應,生成相應的羧酸和醇。
(1)酯的水解原理
酯化反應形成的鍵,即酯水解反應斷裂的鍵。酯的水解反應是酯化反應的逆反應。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水解反應的原理:。
(2)酯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
在酸性條件下,酯的水解是可逆反應。乙酸乙酯在稀硫酸存在下水解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在堿性條件下,酯的水解是不可逆反應。乙酸乙酯在氫氧化鈉存在下水解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
酯化反應與酯的水解反應的比較
酯化反應 酯的水解反應
反應關系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催化劑 濃硫酸 稀硫酸或NaOH溶液
催化劑的其他作用 吸水、提高CH3COOH和C2H5OH的轉化率 NaOH中和酯水解生成的羧酸、提高酯的水解效率
加熱方式 酒精燈火焰加熱 水浴加熱
反應類型 酯化反應、取代反應 水解反應、取代反應
二、油脂
1.油脂的組成
(1)油脂的成分主要是高級脂肪酸與甘油形成的酯,結構可表示為 R、R′、R″代表高級脂肪酸的烴基
高級脂肪酸的種類較多,如飽和的硬脂酸(C17H35COOH)、不飽和的油酸(C17H33COOH)等。
(2)狀態
常溫下呈液態的油脂稱為油,如花生油、芝麻油、大豆油等植物油,是含較多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的甘油酯;常溫下呈固態的油脂稱為脂肪,如牛油、羊油等動物油脂,是含較多飽和高級脂肪酸的甘油酯。
2.油脂的性質
(1)水解反應
①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條件下發生水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H2O3C17H35COOH+。
②硬脂酸甘油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的化學方程式為+3NaOH3C17H35COONa+。
油脂在堿性溶液中的水解反應又稱為皂化反應,工業上常用來制取肥皂。高級脂肪酸鹽是肥皂的主要成分。
(2)油脂的氫化
油酸甘油酯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H2,
這一過程稱為油脂的氫化,也稱為油脂的硬化。由此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通常又稱為硬化油。
三、酰胺
1.胺
(1)定義:烴基取代氨分子中的氫原子而形成的化合物叫做胺,一般可寫作R—NH2;胺也可以看作是烴分子中的氫原子被氨基取代得到的化合物。
(2)官能團:氨基(—NH2)。
(3)代表物:CH3—NH2(甲胺)、(苯胺)。
(4)化學性質:胺類化合物與NH3類似,具有堿性,能與鹽酸、醋酸反應。如苯胺能與鹽酸反應,生成可溶于水的苯胺鹽酸鹽。
+HCl→
2.酰胺
(1)酰胺的結構
酰胺是羧酸分子中羥基被氨基取代得到的化合物,其結構一般表示為,其中的叫做酰基,叫做酰胺基。
常見的酰胺:乙酰胺()、苯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等。
(2)酰胺的性質
酰胺在酸或堿存在并加熱的條件下可以發生水解反應。
水解原理:
在酸性條件下,生成的氨氣轉化為銨鹽,如:RCONH2+H2O+HClRCOOH+NH4Cl;
在堿性條件下,生成的酸轉化為鹽,如:RCONH2+NaOHRCOONa+NH3↑。
【例6】
(23-24高二下·天津·期中)
6.秋冬季節流感頻發,奧司他韋可抑制流感病毒在人體內的傳播以起到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作用,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物質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B.該物質不存在含苯環的同分異構體
C.該物質可發生取代、加成、聚合反應 D.該物質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23-24高二下·江蘇淮安·期中)
7.下列相關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氟利昂—12(CF2Cl2)有二種結構
B.名稱為3,4-二甲基-4-己醇
C.化合物中所有碳原子可能處于同一平面內
D.化合物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和
(23-24高二下·湖南長沙·期中)
8.下列液體混合物可以用分液漏斗進行分離的是
A.溴和四氯化碳 B.乙醇和水 C.苯和甲苯 D.溴乙烷和水
(23-24高二下·天津·期中)
9.下列實驗處理可行的有幾項
①將CH3CH(OH)CHO與NaOH的醇溶液共熱制備CH3CH=CH2
②向丙烯醛(CH2=CHCHO)中加入溴水,觀察橙色褪去,能證明結構中存在碳碳雙鍵
③實驗時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乙醇沖洗,再用水沖洗
④用溴水除去混在苯中的己烯,分液得到純凈的苯
⑤利用重結晶法可以提純含有少量NaCl的苯甲酸
⑥在分別盛有少量苯和四氯化碳的試管中加碘水后振蕩,可根據現象區分苯和四氯化碳
⑦向含有苯酚的苯中加入碳酸鈉溶液,反應后分液,可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
⑧用碳酸鈉溶液可區分乙醇、甲苯、乙酸、溴乙烷和苯
⑨煤油的主要成分為烴類物質,可用來保存金屬鈉
A.3 B.4 C.5 D.6
(23-24高二下·北京西城·期中)
10.某有機化合物其結構簡式為,關于該有機化合物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能使溴水褪色
B.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C.在加熱和催化劑作用下,最多能和4mol反應
D.一定條件下,能和HBr發生加成反應
(23-24高二下·河北邯鄲·期中)
11.由丙醛(CH3CH2CHO)制1,2-二溴丙烷(CH3CHBrCH2Br),不涉及的反應類型是
A.氧化反應 B.加成反應 C.消去反應 D.還原反應
(23-24高二下·浙江寧波·期中)
12.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向對甲基苯甲醛中加入過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5+2+6H+→5+2Mn2++3H2O
B.溴乙烷與氫氧化鈉水溶液共熱:C2H5Br + OH-CH2=CH2↑ +Br-+H2O
C.向氨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銀溶液:Ag++NH3·H2O=AgOH↓+
D.苯甲酰胺在鹽酸中水解:
(23-24高二下·北京·期中)
13.下列除雜方法、除雜試劑、除雜裝置選用均正確的是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除雜方法 除雜試劑 除雜裝置
A 蒸餾 無
B 洗氣 溴水
C 過濾 濃溴水
(NaCl) 重結晶
A.A B.B C.C D.D
(23-24高二下·山東德州·期中)
14.實驗室用濃硫酸和乙醇制乙烯的裝置如圖所示,對下列操作或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為控制反應溫度,溫度計的量程為0~150℃
B.實驗得到的氣體能使溴水褪色說明有乙烯生成
C.反應中圓底燒瓶內會產生黑色固體
D.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乙烯
(23-24高二下·浙江杭州·期中)
15.有機物X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1mol該物質最多能與4mol發生加成反應 B.不能使溴水褪色
C.含有2種官能團 D.1mol該物質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最多可消耗1mol NaOH
(23-24高二下·安徽六安·期中)
16.1-乙基-2-氯環己烷()存在如圖轉化關系(X、Y、Z均為有機化合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的分子式為C8H14,沒有順反異構
B.Z中含有醛基
C.反應①、②均為消去反應
D.若Y發生消去反應,有機產物有兩種(不考慮立體異構)
(23-24高二下·江蘇南通·期中)
17.有機物結構和性質“相依”。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探究目的的是
選項 探究目的 實驗方案
A 苯中是否混有苯酚 向樣品中滴加飽和溴水,觀察實驗現象
B 某物質是否屬于醛類 向新制Cu(OH)2懸濁液加入少量該物質的溶液,加熱,觀察實驗現象
C 某鹵代烴是否是溴代烴 取一支試管,滴入10滴該鹵代烴,再加入1ml5%NaOH溶液,加熱充分反應,靜置分層后,取少量上層水溶液于另一支試管中,加入2滴AgNO3,觀察實驗現象
D 檸檬酸的酸性是否比碳酸強 向小蘇打粉末中滴入檸檬酸,觀察實驗現象
A.A B.B C.C D.D
(23-24高二下·江蘇南通·期中)
18.化合物Z是合成抗多發性骨髓瘤藥物帕比司他的重要中間體,可由下列反應制得。
下列有關X、Y、Z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1molX中含有2mol碳氧σ鍵
B.X→Y經歷多步反應,其中第一步為加成反應
C.Z在水中的溶解度比Y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D.X、Y、Z分別與足量酸性KMnO4溶液反應所得芳香族化合物相同
(23-24高二下·江蘇淮安·期中)
19.CPAE是蜂膠的主要活性成分,由咖啡酸合成的過程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一定條件下,咖啡酸可與HCHO發生縮聚反應
B.1molCPAE最多可以和3molNaOH反應
C.可用金屬Na檢測上述反應結束后是否殘留苯乙醇
D.與苯乙醇互為同分異構體且苯環上一溴代物有2種的酚類物質共有3種
(23-24高二下·陜西西安·期中)
20.物質Y是一種重要的藥物中間體,其合成路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molX分子含3molC-O鍵
B.分子Y不含手性碳原子
C.1molX 與H2發生加成反應,最多消耗6molH2
D.不能用新制Cu(OH)2懸濁液檢驗Y中是否含有X
(23-24高二下·湖南株洲·期中)
21.下列有關同分異構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式為的有機物中含有結構的同分異構體有12種
B.螺 庚烷()的二氯代物有4種
C.有機物的同分異構體中,其中屬于酯且苯環上有2個取代基的同分異構體有2種
D.芳香族化合物能與反應生成 ,該芳香化合物連在碳原子上的氫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的一氯代物共有17種
(23-24高二上·陜西安康·期末)
22.布洛芬(Ibuprofen)為解熱鎮痛類、非甾體抗炎藥,對感冒發燒有一定治療效果,其分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布洛芬分子化學式為
B.分子結構中有且只有1個手性碳原子
C.該物質與發生反應,可以產物中檢測到
D.有既往消化性潰病史、胃酸過多或穿孔的患者不宜服用布洛芬
(23-24高二下·江蘇南京·期中)
23.藥物沃塞洛托的重要中間體的合成路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用紅外光譜可確證X、Y存在不同的官能團
B.最多能與反應
C.最多能與含的濃溶液取代
D.Y分子中所有原子有可能共平面
(23-24高二下·浙江·期中)
24.是一種有機烯醚,可以用烴A通過下列路線制得:
已知E與溴反應的物質的量之比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化合物A的鍵線式為
B.化合物B分子結構中最多有10個原子共面
C.化合物E可能有4種結構
D.①②③的反應類型分別為加成反應、水解反應、消去反應
(23-24高二下·江蘇淮安·期中)
25.某有機物M的結構簡式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中烴基上的氫被氯原子取代的一氯產物有4種
B.M能發生催化氧化反應生成酮
C.M與NaOH乙醇溶液共熱發生消去反應產物有2種
D.M和乙二醇屬于同系物
(23-24高二下·湖北·期中)
26.浠水安息香不僅清香撲鼻,還有提神解乏、驅蚊避疫之功效。一種安息香的合成路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為取代反應 B.a能發生銀鏡反應
C.安息香能與溶液反應生成 D.安息香與濃硫酸共熱時能發生消去反應
試卷第1頁,共3頁
試卷第1頁,共3頁
參考答案:
1.B
【分析】根據取代反應的定義“有機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團所代替的反應”進行判斷。
【詳解】A.溴乙烷與氫氧化鈉水溶液共熱,溴乙烷中溴原子被羥基取代生成乙醇,屬于取代反應,故A錯誤;
B.溴乙烷和氫氧化鈉醇溶液共熱發生消去反應生成乙烯,屬于消去反應,故B正確;
C.甲烷與Cl2混合光照,甲烷中的氫原子被氯原子所代替生成氯代物,屬于取代反應,故C錯誤;
D.苯與液溴反應,苯環上的氫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取代生成溴苯,屬于取代反應,故D錯誤;
本題選B。
2.C
【分析】乙酸與乙醇在濃硫酸作用下加熱發生酯化反應,生成的乙酸乙酯在碳酸鈉溶液中溶解度降低,揮發出的乙酸可與碳酸鈉發生反應生成乙酸鈉、二氧化碳和水,由于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可使有機物脫水碳化。
【詳解】A.乙酸乙酯是不溶于Na2CO3溶液的油狀液體,加熱試管A,溶液上方產生油狀液體,是乙酸乙酯等物質液化所致,A正確;
B.濃硫酸具有脫水性,能使有機物脫水碳化,試管A中液體逐漸變黑,是由于濃硫酸使乙醇等物質發生了炭化,B正確;
C.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可提高乙酸乙酯單位時間的產率,C錯誤;
D.揮發出的乙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離子方程式:,D正確;
答案選C。
3.A
【詳解】
A.分子中5個手性碳的位置如圖:,A正確;
B.四環素分子中含氧官能團有醇羥基、酚羥基、酮羰基和酰胺基,C錯誤;
C.四環素分子中的碳碳雙鍵可以與溴單質加成,C錯誤;
D.四環素中酚羥基、酮羰基、酚羥基等結構均可以與O2反應,D錯誤。
本題選A。
4.A
【詳解】A.對比X、Y的結構簡式,X→Y的反應可表示為X+BrCH2CH=C(CH3)2→Y+HBr,生成的HBr可與碳酸鉀反應,有利于反應正向移動,提高X的轉化率,故A正確;
B.X中含醛基和酚羥基,Y中含有醛基和碳碳雙鍵,均可被高錳酸鉀溶液氧化,現象相同,不能用KMnO4溶液鑒別X和Y,故B錯誤;
C.Y與Br2的加成產物為,手性碳原子只有1個,故C錯誤;
D.單鍵都是σ鍵,雙鍵中有1個σ鍵和1個π鍵,一個X分子中有15個σ鍵,故D錯誤;
故選A。
5.D
【詳解】A.X中的官能團-COOH為羧基、-COOCH3為酯基,故A正確;
B .Y含有羧基和羥基,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縮聚反應,故B正確;
C.Z含有酚羥基,X不含酚羥基,氯化鐵溶液能與酚羥基發生顯色反應,則可用FeCl3溶液鑒別X和Z,故C正確;
D. Z中苯環和酮羰基能與H2加成,產物分子中 有4個手性碳原子,故D錯誤;
故選:D。
6.B
【詳解】A.該物質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使酸性溶液褪色,A正確;
B.該物質分子中的不飽和度是4,苯環的不飽和度也是4,存在含苯環的同分異構體,B錯誤;
C.該物質分子中含有酯基能發生取代反應,含有碳碳雙鍵能發生加成反應和加聚反應,C正確;
D.該物質分子中大量的C原子發生SP3雜化,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正確;
故答案為:B
7.D
【詳解】A.甲烷為正四面體結構,故氟利昂-12(CF2Cl2)只有一種結構,A錯誤;
B.名稱是3,4-二甲基-3-己醇,B錯誤;
C.根據甲烷正四面體結構,化合物中存在多個亞甲基,故所有碳原子不可能處于同一平面內,C錯誤;
D.化合物 是乙酸乙酯的球棍模型,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乙醇和乙酸, 是乙醇的鍵線式,是乙酸的比例模型,D正確;
答案選D。
8.D
【詳解】A.溴和四氯化碳是互溶的液體,應該用蒸餾方法進行分析,不能用分液漏斗進行分離,A不合題意;
B.乙醇和水是互溶的液體,應該用蒸餾方法進行分析,不能用分液漏斗進行分離,B不合題意;
C.苯和甲苯是互溶的液體,應該用蒸餾方法進行分析,不能用分液漏斗進行分離,C不合題意;
D.溴乙烷和水是不互溶的兩種液體,用分液漏斗進行分液分離,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9.C
【詳解】①醇消去反應的條件濃硫酸加熱,故將CH3CH(OH)CHO與濃硫酸共熱制備CH3CH=CH2,①不合題意;②醛基也能被溴水氧化而褪色,故向丙烯醛(CH2=CHCHO)中加入溴水,觀察橙色褪去,即不能用溴水褪色來證明結構中存在碳碳雙鍵,②不合題意;③苯酚易溶于乙醇,故實驗時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乙醇沖洗,再用水沖洗,③符合題意;④己烯和溴水反應生成1,2-二溴環己烷1,2-二溴環己烷易溶于苯,故不能用溴水除去混在苯中的己烯,④不合題意;⑤氯化鈉、苯甲酸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同,且可將雜質殘留在母液中,則可用重結晶法來提純,⑤符合題意;⑥在分別盛有少量苯和四氯化碳的試管中加碘水后振蕩,與碘水混合后,分層現象苯為上層呈紫紅色,CCl4為下層呈紫紅色,現象不同,可根據現象區分苯和四氯化碳,⑥符合題意;⑦苯酚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易溶于水的苯酚鈉,與苯分層,然后分液可分離,⑦符合題意;⑧向碳酸鈉溶液中分別加入乙醇、甲苯、乙酸、溴乙烷和苯,分別可觀察到溶液互溶;液體分層,有機層在上;產生無色氣泡;液體分層有機層在下;液體分層有機層在上;故用碳酸鈉溶液無法區分甲苯和苯,⑧不合題意;⑨煤油的主要成分為烴類物質,密度比鈉的小,可用來保存金屬鈉,⑨符合題意;綜上分析可知,③⑤⑥⑦⑨等5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10.B
【詳解】A.該物質含有碳碳雙鍵,能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使溴水褪色,故A正確;
B.該物質含有的碳碳雙鍵能被酸性溶液氧化,能使酸性溶液褪色,故B錯誤;
C.苯環與碳碳雙鍵均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則在加熱和催化劑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H2反應,故C正確;
D.該物質含有碳碳雙鍵,在一定條件下,能與HBr發生加成反應,故D正確;
故答案選B。
11.A
【詳解】由丙醛制1,二溴丙烷時,應先將丙醛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1-丙醇,1-丙醇發生消去生成丙烯,丙烯與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1,二溴丙烷,所以沒有涉及的反應類型為氧化反應,故選A。
12.D
【詳解】A.向對甲基苯甲醛中加入過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生成對二苯甲酸,A錯誤;
B.溴乙烷與氫氧化鈉水溶液共熱:,B錯誤;
C.向氨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銀溶液會產生易爆炸的雷酸銀(AgONC),配制銀氨溶液的步驟為,向硝酸銀溶液中滴加氨水,出現沉淀,繼續滴加氨水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即可:,C錯誤;
D.苯甲酰胺在鹽酸中水解:,D正確/符合題意;
故選D。
13.A
【詳解】A.CCl4、CH2Cl2是互溶且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可選裝置e,蒸餾分離,A正確;
B.SO2和C2H4均可與溴水反應,不能除雜,B錯誤;
C.苯酚與溴水反應生成三溴苯酚,溴、三溴苯酚均易溶于苯,不能除雜,C錯誤;
D.二者均溶于水,不分層,不能選裝置b,D錯誤;
答案選A。
14.C
【詳解】A.濃硫酸和乙醇制乙烯的反應溫度需要控制在170℃,故A錯誤;
B.在反應過程中濃硫酸被還原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也能使溴水褪色,故B錯誤;
C.反應過程中濃硫酸可能會氧化乙醇生成單質碳,會產生黑色固體,故C正確;
D.乙烯難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但密度比空氣稍小,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故D錯誤;
故選C。
15.A
【詳解】A.1mol該有機物有1mol碳碳雙鍵,能與1mol 發生加成反應,1mol該有機物有1mol苯環,能與3mol 發生加成反應,可知最多與4mol發生加成反應,故A正確;
B.該有機物中含有碳碳雙鍵,能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使之褪色,故B錯誤;
C.該有機物中含有碳碳雙鍵、酯基、羥基三種官能團,故C錯誤;
D.酯基水解時需要1molNaOH,水解產生酚羥基,還需要1molNaOH,所以是2mol,故D錯誤;
故答案選A。
16.D
【分析】
在NaOH醇溶液加熱條件下發生消去反應生成X或;在氫氧化鈉水溶液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Y;Y經催化氧化生成,據此分析解答.
【詳解】
A.X或的分子式為C8H14,存在順反異構,A錯誤;
B.Z為2-乙基環己酮,含有羰基,不含有醛基,B錯誤;
C.反應①、②分別為消去反應、取代反應,C錯誤;
D.若Y發生消去反應,有機產物有或兩種,D正確;
故選D。
17.D
【詳解】A.苯酚與溴水反應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溴均易溶于苯,觀察不到白色沉淀,不能鑒別苯中是否混有苯酚,A錯誤;
B.含醛基的有機物與新制Cu(OH)2懸濁液加熱生成磚紅色沉淀,有機物可能為醛或葡萄糖等,B錯誤;
C.鹵代烴水解后,應加硝酸中和NaOH,再加硝酸銀檢驗鹵素離子,C錯誤;
D.小蘇打粉末中滴入檸檬酸,若生成氣體,為強酸制取弱酸的反應,可知檸檬酸的酸性比碳酸強;若無氣體生成,可知檸檬酸的酸性比碳酸弱,D正確;
故答案為:D。
18.C
【詳解】A.-CHO中碳氧雙鍵中存在一個碳氧σ鍵,-CH2OH中存在1個碳氧σ鍵,所以1molX中含有2mol碳氧σ鍵,A正確;
B.X中醛基和先CH2(COOH)2發生加成反應,然后發生消去等其它反應生成Y,所以X→Y經歷多步反應,其中第一步為加成反應,B正確;
C.Y中含有親水基-COOH、-OH,Z中只有親水基-OH,則Z在水中的溶解度比Y在水中的溶解度小,C錯誤;
D.X、Y、Z都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生成,所以X、Y、Z分別與足量酸性KMnO4溶液反應所得芳香族化合物相同,D正確;
故答案為:C。
19.C
【詳解】A.咖啡酸的兩個酚羥基的鄰位上的氫原子比較活潑,與醛基上的氧原子結合生成水分子,苯環與醛脫下來的碳相連,咖啡酸可與HCHO發生縮聚反應,A正確;
B.咖啡酸含酚-OH、-COOH,均與NaOH反應,則1 mol咖啡酸最多可與含3 mol NaOH的溶液發生反應,B正確;
C.CPAE中含酚-OH、苯乙醇中含-OH,均與Na反應生成氫氣,則不能用金屬Na檢測上述反應是否殘留苯乙醇,C錯誤;
D.與苯乙醇互為同分異構體且苯環上一溴代物有2種的酚類物質共有3種、、,D正確;
故選C。
20.B
【詳解】A.X中含有醛基-CHO、酯基-COOC-,1分子X中含有1個C-O鍵,則lmolX分子含1molC-O鍵,A錯誤;
B.手性碳原子是連有四個不同基團的碳原子;分子Y不含手性碳原子,,B正確;
C.X中苯環、醛基、碳碳雙鍵可以和氫氣加成,酯基不與H2加成,則1molX與H2發生加成反應,最多消耗5molH2,C錯誤;
D.X中含有醛基,Y中不含醛基,可以用新制的Cu(OH)2懸濁液檢驗Y中是否含有X,D錯誤;
故選B。
21.D
【詳解】A.分子式為C5H10O2且含有—COO—基團的有機物可以是酯,也可以是羧酸,若為酯,可以是甲酸和丁醇生成的酯(HCOOC4H9),C4H9-有4種結構,故共有4種,即HCOOCH2CH2CH2CH3、HCOOCH2CH(CH3)2、HCOOCH(CH3)CH2CH3、HCOOC(CH3)3;若為乙酸和丙醇生成的酯(CH3COOC3H7),C3H7-有2種結構,故共有2種,即CH3COOCH2CH2CH3、CH3COOCH(CH3)2;若為丙酸和乙醇生成的酯(CH3CH2COOCH2CH3),則只有1種;若為丁酸甲酯(C3H7COOCH3),C3H7-有2種結構,故共有2種,即CH3CH2CH2COOCH3、(CH3)2CHCOOCH3;酯共有9種。若為羧酸,則為C4H9-COOH,C4H9-有4種結構,故羧酸共有4種,兩類相加共13種,A錯誤;
B.螺 [3,3] 庚烷 ( ) 的二氯代物,兩個氯原子可在相同、不同的碳原子上,可在同一個環或不同的環,有 1,1- 二氯螺[3,3]庚烷, 1,2- 二氯螺[3,3]庚烷, 1,3- 二氯螺[3,3]庚烷, 2,2- 二氯螺[3,3]庚烷, 1,4- 二氯螺[3,3]庚烷, 1,5- 二氯螺[3,3]庚烷, 2,5- 二氯螺[3,3]庚烷 7 種,B錯誤;
C.由題給信息可知該有機物的同分異構體中苯環上的取代基為-CH3和-OOCH,應有鄰、間、對三種同分異構體,C錯誤;
D.分子式為的含有苯環有機物,能與反應生成 ,含有羧基和苯環,可能含有1個側鏈,側鏈為-CH2COOH,可能含有2個側鏈,側鏈為-COOH、-CH3,有鄰、間、對三種,故符合條件的同分異構體有:或或或,共有4種,其一氯代物的種類分別為:4種、5種、5種、3種,共17種,D正確;
故選D。
22.C
【詳解】A.由布洛芬的結構簡式知,布洛芬的化學式為C13H18O2,A項正確;
B.中“*”標示的碳原子為手性碳原子,只有1個手性碳原子,B項正確;
C.該物質與CH3CH218OH發生酯化反應,根據酯化反應的機理,18O在產物中,產物水中沒有18O,C項錯誤;
D.布洛芬含羧基、呈酸性,有既往消化性潰病史、胃酸過多或穿孔的患者不宜服用布洛芬,D項正確;
答案選C。
23.D
【詳解】A.紅外光譜可以檢驗不同的官能團,X中含有酚羥基、羧基,Y含有酚羥基、酯基、醚鍵,A正確;
B.中含有酚羥基、羧基,最多能與反應,B正確;
C.標記1、2號C原子上的氫原子可以被的濃溶液取代,所以最多能與含的濃溶液取代,C正確;
D.標記1、2、3號C原子與周圍原子形成四面體結構,所以Y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錯誤;
故選D。
24.B
【分析】烴A與溴發生加成反應得B,B在堿性條件下水解得C,C在濃硫酸作用下發生脫水成醚,結合烯醚的結構逆推可得C為HOCH2C(CH3)=CHCH(CH3)OH、B為BrCH2C(CH3)=CHCH(CH3)Br、A為CH2=C(CH3)CH=CHCH3。B發生加成反應生成D為BrCH2CH(CH3)CH2CH(CH3)Br,D發生消去反應生成E,由于E與溴反應的物質的量之比為,說明E分子中只有1個碳碳雙鍵,據此解答。
【詳解】
A.化合物A的結構簡式為CH2=C(CH3)CH=CH(CH3),鍵線式為,故A錯誤;
B.由分析可知,B為BrCH2C(CH3)=CHCH(CH3)Br,由于碳碳雙鍵是平面形結構,且單鍵可以旋轉,因此B分子結構中最多有10個原子共面,故B正確;
C.D發生消去反應生成E,由于E與溴反應的物質的量之比為,說明E分子中只有1個碳碳雙鍵,根據D的結構簡式可判斷E分子可能有3種結構,故C錯誤;
D.由上述分析可知,①②③的反應類型分別為加成反應、水解反應、取代反應,故D錯誤;
故選B。
25.A
【詳解】A.有機物碳鏈含有4種H,則一氯代物有4種,故A正確;
B.與羥基相連的碳原子沒有氫原子,不能發生催化氧化反應,故B錯誤;
C.與羥基相連碳的鄰位碳有三個,其中有個碳沒有氫,有機物消去反應產物有2種,但應該是在濃硫酸催化下加熱而不是在NaOH乙醇溶液共熱進行,故C錯誤;
D.M為一元醇,乙二醇為二元醇,結構不似,O原子數不同,不屬于同系物,故D錯誤;
故選A。
26.B
【詳解】A.該反應為兩分子苯甲醛發生的加成反應,故A錯誤;
B. a含有醛基,能發生銀鏡反應,故B正確;
C.安息香含有羰基和羥基,不能與溶液反應,故C錯誤;
D.安息香中與羥基相連的碳原子的相鄰碳原子上沒有氫原子,與濃硫酸共熱時不能發生消去反應,故D錯誤;
故選B。
答案第1頁,共2頁
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义县| 乐都县| 沁源县| 谢通门县| 全椒县| 木兰县| 三门县| 彰化市| 婺源县| 山丹县| 巴林右旗| 盐边县| 体育| 阿瓦提县| 田阳县| 永靖县| 西充县| 且末县| 察哈| 察雅县| 吉林省| 调兵山市| 白山市| 荃湾区| 乐业县| 克什克腾旗| 桂平市| 盘山县| 丽江市| 阿拉善盟| 城固县| 德州市| 连州市| 竹北市| 寻乌县| 永城市| 永登县| 安新县| 洛浦县| 道孚县| 西华县|